教會/事工
過濾搜尋
「溫州教會」領導模式的再思(1867-2015)
溫序加利利海旁最後的早餐過後(約翰福音 21:15–17),耶穌三次提問彼得,又連續三次囑咐他說:「你牧養/餵養我的羊。」被挽回後的使徒彼得,接受了復活主的委託,把祂的羊交由他牧養/餵養。老使徒彼得,晚年語重心長地叮囑:「我這作長老??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
一對一門徒養育查經(原書名:一對一門徒栽培訓練)
一對一門徒訓練」的總結就是神的話。因為當神的話語進到人裡面,生命就會被神改變。若我們順服耶穌所託付的大使命,將這個改變的生命與人分享見證時,我們會成為一個靈命成長、成熟的領袖。這樣的人能活出一個為父的生活,而為父的心是不斷經由再生產再培育而發出來的。【目錄】基督徒的成長︰一對一栽培查經概論︰以基督為..
三維福音:在罪咎、羞恥和懼怕的文化中傳福音
……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1:18-19) 當我們習慣以法律角度來詮釋救恩,卻越來越發現真理並未滲入生命的每個角落,使之開花結實。西方神學強調罪得赦免,但極為龐大的群體在根深蒂..
不完美的事奉:默想士師記人物的高山幽谷
事奉中,到底誰是主角?是我們,還是上帝? 我們今天的事奉如此艱難,是否正因為事奉者也抱著「任意而行」的心態行事? 士師記時代是一個眾人都「任意而行」的時代,以色列民經常掉進高山與幽谷、拯救與沉淪的惡性循環之中,可從中我們又看到上帝的作為,怎樣透過充滿人性軟弱的子民及領袖而彰顯出來..
不平凡的抉擇,改變諞凡的人物-馨香講道集(二)
人因「自私」而渺小,因「願意被神使用」而偉大。在面對人生崎路進退維谷時,順著神的旨意而行吧!因為,那裡總有希望之光;總有痛苦與磨難過後的榮耀。 詭詐的雅各如何被神改變? 低調的以撒在聖經中只是個配角嗎? 摩西如何面對人生的重要抉擇? 上帝為何離棄祂親自揀選的掃羅王? 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為何..
中國耶穌教會小史:謝洪賚文選-漢語基督教經典文庫集成二十世紀篇
謝洪賚(1873-1916),字鬯侯,別號寄塵,晚年更號廬隱。一八九六年任上海中西書院教授,一八九八年開始參與商務印書館的翻譯工作,以及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的宣教事業。當時的基督教出版品多為翻譯書籍,幾乎沒有涉及中國教會的思考和與中國文化交織的創作性書籍。謝洪賚最大的貢獻是,他不僅翻譯了許多基督教經典..
主護城傳奇:欽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復興史(二版)
巴洛克時期的德國,除了音樂之父巴哈,主護城,是上帝興起的另一個神蹟!歷經世界大戰的波及,失而復得的老鐘至今卻依然宣告,勿忘十八世紀主護城復興的傳奇!..
事奉有夠神:團隊服事的23堂課
團隊服事,在聖經舊約與新約的敘事中不斷地出現。創世記裡的亞當、夏娃,出埃及記的摩西、亞倫,到使徒行傳的保羅、 巴拿巴,他們的服事過程與果效,都可以用團隊的觀點檢視。 保羅與巴拿巴的例子,呼應我們的經驗, 團隊服事真是不容易,當年如此, 我們處在後現代、全球 化、多元、社群媒體包圍的環境更是如此..
二十一世紀的宣教:普世宣教的神學論據
自新千禧年開始後,基督教會需要重新思考她在宣教上的責任。在全球化、資訊科技的出現、大批以移民或難民身分的人口轉移,以及貧富之間的鴻溝劇化,宣教就要面對全新的問題,同時也是全新的機會。 要實踐教會的宣教責任,就需要對現代生活和教會在這世界的職分,作出正確的評估。為新的目的和宣教處境劃出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