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事工
過濾搜尋
(缺貨)一對一門徒養育查經(原書名:一對一門徒栽培訓練)
一對一門徒訓練」的總結就是神的話。因為當神的話語進到人裡面,生命就會被神改變。若我們順服耶穌所託付的大使命,將這個改變的生命與人分享見證時,我們會成為一個靈命成長、成熟的領袖。這樣的人能活出一個為父的生活,而為父的心是不斷經由再生產再培育而發出來的。【目錄】基督徒的成長︰一對一栽培查經概論︰以基督為..
(缺貨)教堂空間之社會分析: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堂為例
基督教由於其信仰特質中先知及祭司的雙重性格,往往與執政者之間存在著特殊的緊張關係,經過台灣獨特的歷史及社會脈絡發展之相互作用,教堂建築所展現出的空間意象尤為複雜而豐富。究竟是怎樣的歷史脈絡生產出濟南教堂?是怎樣的建築空間承載著多重政教憧憬?一座小小的民間教堂又如何在不同的歷史脈絡中進行其特殊的角色任..
(缺貨)教會教義學卷一:神道論(二)-神學教育叢書
《教會教義學》卷帙浩繁,原著共四卷、十三冊、九千多頁、六百萬字。整部著作之結構分為:神道論、神論、創造論、復和論。貫穿全書,巴特的論述均以基督為中心。在卷一《神道論》,巴特開宗明義指出,教義學必須以神的話及對神話語之闡釋為唯一基礎。《教會教義學》曾指導迷失的神學人重回正路,今天亦將激發讀者穩站在神話..
(缺貨)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
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牧者的角色帶著別人不同的期許;牧者在忙於回應的當兒。會否渾忘了牧職召命的初衷?本書作者憑其豐富的牧會經歷,以及栽培牧者的經驗,帶領讀者從歷史、神學、聖經、靈性及處境出發,一起回到牧養的原點,重新發現牧者的身分。 書中不時穿插大大小小的真實故事,既令人掩卷沉思,卻又觸動著讀..
(缺貨)超基本崇拜通論:跨宗派實踐指南
本書是所有崇拜事奉者必備的實踐指引。楚示格博士以崇拜的意義開始,並以崇拜中的各項元素(如:儀式、文化、音樂和時間),延伸解說崇拜的本質、神學和架構。第三部分為四疊崇拜(即召聚、聖道禮、聖餐禮、差遣)的實踐,探索企畫崇拜所涉及的神學,啟發讀者探索崇拜更新的出路。本書是著者在亞洲多年教學和實踐崇拜的結晶..
(缺貨)重現神的聲音:型塑不同聖經文體的講章
傳講神的道時,是否每一次都能捕捉到神的聲音?「制式的講章規則」會不會阻礙經文自然呼吸?「釋經講道」是傳道人基本訓練中的基礎配備,然而,「制式的講章規則」會否流於冷冰冰的機械化?因此作者樂意引導傳道人在撰寫講章時,能湧現神活潑、熱情的本意。書內主題架構簡單、清楚——第1章至3章鋪陳理論思路:重現的聲音..
1+9--青少年事工的核心指標
課名/經文/目的 1 虛空之王-所羅門/列王紀上九~十一/教導學生避免因成功富裕而偏離神的試探。 2 愚昧之王-羅波安/列王紀上十二1~19,十四21~31;歷代志下十~十二/教導學生要開闊心胸,能接納何與自己不同的意見。 3 背逆之王-耶羅波安..
1年一遍新讀經運動:新約篇
序言/主內符明勝 主後2019年10月二年一遍舊約讀經運動「我何等愛慕祢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祢的命令常存在我心裡,使我比仇敵有智慧。」(詩119:97、98)聖經是世上銷路最廣的一本書,一個「袖珍圖書館」(歷史、文學、法律、哲學、倫理、預言),但主題卻是一貫的。舊約是根基,新約是其上的建築物,彼..
21世紀基督教教育事工及展望
內容簡介「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