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聖經的話來禱告
神的話(聖經經文)是最好的禱告材料,我們按著祂的話語來禱告,就更容易作出合神心意的禱告。這是一位有三個小孩的父親,從聖經中選出經文,並將經文分成不同禱告主題的小冊子,原意是方便人使用來為青少年禱告;但經過教會牧師的編纂,使它也適用於為任何人禱告,包括為我們自己。 【序】神的話(聖經經文)是最好的禱告材料,神將祂的旨意表達在祂的話中,我們按著祂的話語來禱告,就更容易作出合神心意的禱告。約翰說:「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甚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壹5:14)這是曹益華弟兄從聖經中選出的經文,並將經文分成不同禱告的主題,原意是方便我們使用這些聖經經文來為青少年禱告;但我們編纂這本小冊,認為它也適用於為任何人禱告,包括為我們自己。我們沒有特別在這些禱告詞裡,寫上翹課、吸毒、外遇、暴力等等,您關心的人可能遇上的問題;因為我們相信,照著神的話說出正面禱告的話,是面對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當您為孩童、青少年孩子、配偶,或是您所關懷的人、主放在您心上的人禱告時,可以將他的名字放進空格中,為著他得著永恆、真實的祝福,在主面前懇求。有時只是將您所關懷之人的名字,加在這些話語裡,您慢慢地、用心地讀一遍,就是很好的禱告了。禱告是我們內心的表現和態度,是我們的心靈對於上帝的作為一種肯定的態度,上帝在天上即刻認為這種態度就是禱告,是對祂的心所發出的祈求。禱告用不用話語,對於上帝並無分別,只對於我們有分別。(哈列斯比,道聲出版《禱告》)【作者簡介】曹益華畢業於中原大學醫工系,曾服務於台北巿立和平醫院,擔任醫學工程師;後轉任國中理化老師,曾獲優良教師獎,目前已退休。他是三個小孩的父親。曹力中 牧師畢業於台大物理系,1978年蒙主帶領,與妻子劉秀慧牧師,由溝子口錫安堂(榮耀秀教士)差派,在台灣東部五年,建立羅東錫安堂、宜蘭錫安堂,並於1983年於台北建立士林錫安堂,牧會至今。曹力中牧師與妻子,數十年來同心將生命擺上,與神同工,帶領神百姓進入王的內室,住在祂裡面,並經歷祂的豐盛;他所傳講的信息、製作成的書,能將渴慕神的人,帶進神話語的規模與豐盛中。 【目錄】序求悔改求拯救釋放求醫治求甦醒興起求智慧求聖靈求平安喜樂求大能護庇求力量剛強求聖潔神的帶領得著榮耀豐盛的生命渴慕認識基督謙卑順服住在主裡多結果子求信心作得勝者..
如何教養出優秀的孩子(上冊)
18歲前的人生•父母的責任18歲後的人生•孩子的責任.帶領父母以聖經的教養為核心信念,帶出品德、心理、才能、思想、情緒、意志、靈性健全的孩子古有母三遷、朱子家訓,不是為教養而戮力。今日家長們更是費盡心力期望孩子能夠表現優秀,但「優秀」的定義是什麼? 可能人人期望不同。有些父母重課業表現及位高低;有些母重人格發展,從全人教養的觀點來看,「優秀」的定義應堂是在人格各面向,如品德、心理、才能、思想、情緒、意志及靈性上都要能夠健全,沒有嚴重欠缺、扭曲和偏差, 這樣的孩子課業工作肯定都不差。優秀絕非天生,孩子出生如張白紙,一切都需仰賴教導。學校不能塑造孩子的品德,塑造孩子的人格是天父託付給父母的責任。父母若未盡到該盡的教養之責,隨興教養,孩子模仿了錯誤的學習對象,在所難免. 這樣隨機成長的孩子,至終擁有怎樣的人格,也是無法預期的危險之事!0-18歲的教養手冊內容分五大篇:教養概論、0-3歲嬰幼兒期、3-9歲兒童期、9-14歲青少前期、14-8歲青少年期, 依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詳述父母需施行的教養重點。希望能引導父母給予孩子不同階段所需要的適當教養方法,幫助孩子健全成長, 使孩子在滿十八歲時成為能自我管理的健全成人,能面對人生的各項挑戰。作者曾在佳音電台主講「優秀是教出來的」節目二年,建議讀者可將書内容與節目音檔相互參照閱讀,成效更佳。上冊目錄 :推薦序黃序如何教出優秀的孩子錢序一本充滿智慧也可以傳家的教養書吳序這是誰家養出來的孩子?朱序「一本相恨晚的書」廖序自序為什麼寫本書?務必閱讀 如何使用本書課程致謝I 教養概論1 優秀是教出來的2 教養方程式3 實踐教養目標的方法4 教環境不可疏忽5 錯誤的教養式:完美主義與過度高壓6 錯誤的教式:過度屈從與溺愛7 錯誤的教養模式:忽略與拒絕8 錯誤的教養模式:輕視羞辱與過度處罰9 善用機會教育10 常被忽略的教養方法: 鼓勵11 常被錯用的教養方法: 糾正12 處罰不一定要責打13 糾正不可少了悔改14 正向教養之簡介15 父母的角色當分工與合作16 最有效的教養:身教17 一致的教養原則18 務必全人教養19 如果做不到,該怎麼辦 ?II 0-3歲嬰幼兒期教養重點1 人腦的發展2 智能的發展3 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一)4 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二)5 教養方程式的應用6 讓愛充滿你家7 柔軟心田,播撒好種8 訓練孩子聽從父母9 從出生就開始生活教育一教導與解釋理由10 訓練孩子遵守界線(一) 概念11 訓練孩子守界線(二) 因果律與責任律12 訓練孩子遵守界線(三) 能力律13 培養說話與閱能力14 如何選擇遊戲與玩具15 如何避免3C產品對幼兒的影響16 情商教養17 專注力的訓練18 負責任的訓練19 給孩子適當的自由20 訓練孩子主動自力21 全人教養(一) 生理與心理22 全人教養(二) 智能與品德23 全人教養(三) 靈性III 3-9歲兒童教養重點1 建立健康的良心2 充實孩子的「道德倉庫」3 如何讓孩子樂於聽從父母4 讓孩子聽從父母的說話方式5 教養界線 一尊重律6 教養界線 一動機律7 教養界線 一積極律8 正向教養(一)基本原則9 正向教養(二)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10 訓練孩子自主管理課業11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12 培養閱品味與閱能力13 培養專注力14 培養責任感15 情緒教養(一)父母的情緒連動孩子的情緒16 情緒教養(二)培養同理心17 情緒教養(三)導正孩子的錯誤情緒附錄1 專有名詞及重點索引2 書目錄及錄音檔編號 對照表作者 紀惟明現年八十歲,育有二女,因個人的原生家庭經歷, 深刻了解父母對子女人格長的影響深遠. 故對親職教育負有使命感。離開職場後,戮力於推廣親職教育以提升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觀念,期使孩子們能獲得健全的人格成長。作者擁有十九年舉辦親職教育課程經驗, 從參與學員的反應, 深感需要將0-18歲不同階段的教養重點, 系統性的整理以提供父母參考。2019七月開始佳音電台主講「優秀是教出來的」節目,節目內涵蓋0-18歲各階段孩子的教養重點及具體教養方法, 以期每位父母都能教養出優秀健全人格的孩子為目標,而本書為該節目的文字版本。..
平安喜樂-筷筷信主黃金檀木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6R2qzfSZME你準備好了嗎?跟著《筷筷信主》5G新式樣,帶著5G一樣的速度傳福音,將神的愛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初信成長指南:50天靈程導引
內容簡介 ★ 每天一篇屬靈導引,助初信者建立靈修生活 ★ 多角度的靈程導引,領信徒在信仰路上進深 ★ 附設延伸閱讀和思考問題,讓讀者反思信仰 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指南,適合初信者,以及希望靈性繼續成長的信徒閱讀。 本書透過50天的靈程導引,配以精選經文,引領讀者一步步進入上帝的話語,明白《聖經》的核心真理,包括作門徒的呼召、禱告、彼此相愛、饒恕等主題,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另外,每篇導引短文皆附有禱文,幫助讀者建立祈禱的生活。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沙利文.休斯(Selwyn Hughes) 世界復興運動(Crusade for World Revival)的創辦人,曾在英國擔任牧師十八年,於靈性輔導方面有豐富輕驗,對人類行為有深刻的屬靈洞見。他亦是享負盛名的國際演說家和多產作家,著作包括《每天與耶穌同行》(Every Day with Jesus)系列等暢銷靈修讀物。 譯者簡介 麥穗 一個仍然深信文字之美和語言之味的自由譯者。自從巴別塔「變亂」後,我們從單一自傲,轉為要在多元中合一,翻譯就誕生了,努力為不同文化和文字的傳遞「亂中尋序」。麥穗多年來翻譯無數,由新聞、商業、學術、法律,到成人圖書及兒童繪本的翻譯,可以說是雜亂無章,亦可以是百味紛陳,最重要的格言和信念是「下一本永遠更精彩」!譯者就如拾穗者,低調而不起眼,最好讀者毫不察覺譯者的存在,在文字的變換和躍動中仍然只是感受、體驗和意會原著者的神髓、筆觸和創作力。麥穗超級喜歡哆啦A夢,但絕對沒有甚麼翻譯法寶,所以肯定不會有所謂的完美翻譯,就如同沒有完美寫作一樣,總是在有限和不足中達致美好。..
時時祈禱,事事祈禱
內容簡介◤隨時隨地與主保持連線,一年四季都是祈禱好時光。與耶穌相遇綻放的光芒,溫暖照亮生活裡的每個片段。◢想祈禱又不知從何開始,這本書滿足你學祈禱的各種需求。\超好學✕超實用✕超入門✕初學者也OK/口袋裡的極簡祈禱課,認識豐富多樣的祈禱方式。換個心境與主同行,平淡的日子變得更踏實美好!如果覺得天主離你很遠,不用怕也別著急,就讓詹姆士.馬丁神父陪伴你,一步步向祂靠近。▍「彼此勉勵,互相善待……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得前五15~18)祈禱是基督徒不變的深切渴望!本書帶你探索教會豐富的靈修寶藏,從歲首到年終,透過禮儀時節和各種生活情境,學習找出最適合自己、最管用的祈禱方法,隨時與天主保持連線。67篇生活化的靈修隨筆,內容親切易讀,篇幅適中且容易實踐。融入依納爵靈修的精神,幫助你的祈禱生活越來越有味兒、越活越有勁──在天主面前,做真正的自己;在一切事上,發現天主的臨在與陪伴。祂日夜都在,天天等著與你相遇!◎ 本書特色:◆ 最適合祈禱初學者的入門學習書!◆ 鼓勵基督徒從忙碌中抽身,現在就開始跟耶穌培養好交情。◆ 祈禱就是與主談心交流!坦誠說出內心感受,祂會用愛好好接住你。◆ 幫助慕道友、新教友、渴望加深信仰的基督徒將祈禱融入日常生活,也能為校園使徒、宗輔老師及靈修輔導者帶來靈感與啟發。 作者介紹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 SJ)美籍耶穌會士,身兼作家、梵蒂岡傳播部顧問、耶穌會《美國》雜誌(America)特約編輯、Podcast主持人等多重身分。1960年出生於賓州,畢業於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在商界打滾多年後決定獻身修道。1988年入耶穌會初學院,1999年晉鐸,2009年宣發末願。長年關注無家者、迷途青年、東非肯亞難民等弱勢族群,曾至「垂死之家」服務,並投入監獄牧靈工作。常受邀演講,亦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媒體發表評論,談論宗教信仰和靈修議題。著有《我的天主,祢為什麼捨棄了我?》、《平凡見神妙》、《找到自己,找到天主》等多本暢銷書,作品屢屢獲獎且譯為十多種語言。《襪子堆裡的聖人》更榮獲《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圖書、克里斯多福獎、天主教媒體協會圖書獎等殊榮。黃佳音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靈修輔導員培訓結業,目前參與南部依納爵靈修工作室的服務。吳伯仁(審閱)台灣嘉義人,耶穌會士,1963年生。1998年領受司鐸聖秩。台灣大學數學碩士、美國麻州威斯頓耶穌會神學院神學碩士。曾任教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靈修學程。現於新竹從事牧靈服務,帶領避靜與靈修輔導工作,亦是神恩復興台灣共融服務團隊指導神師。代表著作《拉內神學的靈修觀》,合譯《鬧市中的黑暗》;亦是《祈禱入門》、《靈修輔導實務》、《基督徒的默觀之路》、《和耶穌一起去度假》、《改變生活的簡單祈禱》的校訂者;《七重山》、《治癒生命的創傷》、《釋放心靈的枷鎖》的審訂者;《依納爵式分辨之道》、《驅魔師進擊》的審閱者,其他文章散見《神學論集》等。 目錄前言 請教我們祈禱第一部 傳統瑰寶:入寶山必滿載而歸01 天主經02 聖母經03 玫瑰經04 瑪利亞是主保也是同伴05 跟聖人一起祈禱06 意識省察07 聖言誦讀08 停留在觸動心靈的字詞09 在天主內安歇10 歸心祈禱11 對禱12 跟護守天使一起祈禱13 彌撒是祈禱14 朝拜聖體15 成為我們所領受的16 用聖像畫祈禱17 天主的形象第二部 凡事交託:隨時與主保持連線18 祈禱的最好時機19 家庭祈禱20 跟朋友一同祈禱21 信仰分享22 靈修交談23 靈修筆記24 日常生活中的神祕經驗25 靈修輔導26 基督徒避靜27 就從感恩開始28 誠實以對29 主,我生氣了!30 求恩31 洞察力32 朝聖也是祈禱33 大自然祈禱34 為我們共同的家園祈禱35 夏季祈禱36 在一切事上發現天主37 品嘗玩味38 喜樂與祈禱39 行動中的默觀者40 司祭、先知及君王41 天主透過夢境對你說話42 祈求慈悲43 分辨聖召44 祈禱中的記憶45 祈禱中的渴望46 祈禱中的分心47 祈禱中的神枯48 懷疑時候的祈禱49 為我們的仇敵祈禱第三部 禮儀時節:一年四季主恩相隨【將臨期與聖誕節】50 等待的時節51 祈禱中的耐心52 誰是主角?53 跟著聖家一起祈禱【四旬期】54 四旬期祈禱55 良善是祈禱56 守齋是祈禱57 苦路祈禱58 曠野中祈禱59 懷著痛悔的心祈禱【復活期、聖神降臨節】60 復活喜樂61 向復活基督祈禱62 不再忽略聖神【其他慶節】63 拜訪也是祈禱64 敬禮聖心65 與痛苦聖母一起祈禱66 十一月一點也不苦67 祈禱中哀悼後記 向天主開放致謝附錄 常用祈禱文註釋內容連載【前言】請教我們祈禱根據《路加福音》記載,某天門徒看見他們的師傅正在祈禱,便開口請求耶穌說:「主,請教我們祈禱。」(路十一1)這段小插曲讓我們認識耶穌的祈禱生活,更注意到祂的祈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就像小朋友看見同伴正開心地玩著跳繩,也想要嘗試而央求對方說:「你教我玩啦!」應門徒的要求,耶穌教導他們〈天主經〉──教會「最完美的祈禱文」(參《天主教教理》二七六三號)。此後,世世代代的基督徒學會了主禱文,但或許仍不時思忖:到底祈禱是什麼?門徒當年提出想學祈禱的請求,依舊是雋永不變的渴望。不只天主教友,其實有許多基督徒常懷疑自己的祈禱方式是否「正確」。本書集結了我在祈禱月刊《我日用糧》(Give Us This Day)的專欄短文,我們將一起探索各式各樣的祈禱方式,希望能夠從歲首到年終持續學習凡事交託,隨時與天主保持連線。什麼是「正確」的祈禱方法?玫瑰經?朝拜聖體?閱讀聖經?想像式祈禱?說實在的,我認為在你當下的處境中最管用的祈禱,就是恰當的方式。你人在哪裡,天主就在那裡迎接你。你手上捧著這本書,正說明了你已經準備好與主相遇。我們就像門徒一樣,不斷地請求主耶穌教我們祈禱,相信天主會時時幫助和觸動我們,甚至是以令人驚奇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的懇求。詹姆士.馬丁神父寫於紐約市..
如何閱讀聖經1:讀經藝術13課
內容簡介帶領讀者入門瞭解聖經 10大文體方法論,正確閱讀聖經、詮釋經文意涵。《如何閱讀聖經》是暢銷近 30 年《讀經的藝術》以最新版本經典全新重譯,再度出版。此書最獨特的貢獻在於,第一、提供聖經 10 大文體的閱讀方法論,第二、處理經文在歷史意義和今日意義的詮釋問題。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一般讀者和研究聖經者,都能認識聖經各類文體,避免誤讀聖經、斷章取義,讀出聖經原意!.方法論全在此!讀聖經常常有讀沒有懂?原來讀聖經,也需要有方法!踏入聖經 66 卷書前,你需要掌握的敘事類、非敘事類 10 大文體都在這裡:舊約敘事、律法書、先知書、詩篇、智慧書、福音書、比喻、使徒行傳、書信、啟示錄。讓你依文體閱讀原則,更加讀懂聖經!.處理聖經古今意涵問題!處理聖經歷史性,如何應用到現代的問題。此書教授詮釋聖經的原則,幫助讀者辨別經文對原初讀者,與現代讀者的意義。.經典全新重譯,閱讀流暢易懂!根據原書最新 2014 年第四版,以現代語意重新翻譯,與《聖經導覽手冊》互相參照,幫助華人讀者以最佳閱讀體驗使用本書。 作者介紹戈登‧費依(Gordon D. Fee, 1934–2022)曾任教於多所福音派神學院,包括美國惠頓學院、加拿大維真學院新約教授,為當代深具影響力的新約學者。著名五旬宗學者、美國神召會牧師,撰寫及參與編著多本釋經書。他曾是新國際新約註釋系列(NICNT)的總主編,編輯過《新國際新約註釋書》系列(NICNT series),並與新國際版聖經(NIV)聖經學者及翻譯委員會進行長達30多年的合作。戈登‧費依對聖經研究的貢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著有《如何閱讀聖經》、《新約解經手冊》(New Testament Exegesis,書名暫譯),與多本新約書信註釋書。道格拉斯‧史都華(Douglas Stuart, 1943-)美國戈登康維爾神學院資深舊約教授,當代著名解經家。精通十四種古代與現代語言,專研亞述與巴比倫語言文學、古近東文化,授課領域遍及古代東方語言、法律文件研究,以及聖經歷史書、先知書、詩歌的解經與釋經。史都華教授也有深厚的教牧與宣教關懷,不僅身兼牧職,也常組織短宣隊至東歐服事當地的吉普賽人。著作甚豐,除了與戈登‧費依合著《如何閱讀聖經》、《聖經導覽手冊》外,亦著有《舊約解經手冊》(Old Testament Exegesis,書名暫譯)、《如何選擇和使用聖經註釋書》(A Guide to Selecting and Using Bible Commentaries,書名暫譯),以及多部舊約釋經著作。 目錄聖經譯本與註釋書系列縮略語表第四版序第三版序初版序第一章 引言:詮釋的必要第二章 基本工具:好的聖經譯本第三章 書信:學著根據上下文來思考第四章 書信:詮釋的問題第五章 舊約敘事:恰當的用法第六章 使徒行傳:歷史先例的問題第七章 四福音:一個故事,許多層面第八章 比喻:你抓到重點了嗎?第九章 律法書:以色列的盟約條款第十章 先知書:在以色列施行盟約第十一章 詩篇:以色列的禱告、我們的禱告第十二章 智慧書:彼時與此刻第十三章 啟示錄:審判與盼望的圖象附錄:如何評估及使用註釋書經文索引人名索引..
探班貼紙-B款
每款共8張不同圖樣的防水貼紙4 x 5 cm 圓角長方形(2張)/3.8 x 4.8 cm 橢圓(4張)/5 x 5 cm 圓形(2張)臨時起意的探班,忘了帶小卡片出門,又想留點祝福的話給對方嗎?沒機會見到對方,只能留下點心時,覺得寫名字在包裝上不好看嗎?專為探班設計的祝福貼紙,貼在飲料、點心等包裝上,幫你傳遞心意!..
戀愛與婚姻的十個要訣
【作者簡介】賈力耕醫學博士、部定教授、心理諮詢顧問牟燕菁中國婚姻家庭諮詢師、心理三級諮詢師【內容簡介】本著關懷單身者與已婚者的心,賈力耕醫師與投入心理諮商的愛妻牟燕菁聯手,完成了本書。書中將婚姻常遭遇到的惱人問題給予極珍貴的解決妙方,譬如:如何戀愛和選擇上好的配偶?如何處理婚前性生理的困擾?如何營造閨房之樂和處理性行為的異常?如何化解夫妻的衝突和避免婚外情?如何教導兒女成龍成鳳和改善親子關係?如何面對婆媳糾紛及老人失智安養和嬰兒腦癱照顧?⋯⋯等,能幫助未婚者在戀愛上不致挫傷,已婚夫妻在婚姻上營造幸福的家庭。書中主題涵蓋:「戀愛和擇偶、天賜良緣、夫妻溝通、婚外情、閨房之樂、原生家庭、孝敬父母、教養子女、同負㇐軛、金錢管理」十個要訣,除了旁徵博引豐富的相關資料,又穿插各種故事例證,讀來十分生動有趣;此外,也有技巧教學與討論提綱,可供團體應用,可以說是㇐本婚姻指南的百科全書。【推薦序】 推薦序 1守住信念、融合醫學實務賈醫師夫婦與我是多年好友。四十多年前,有㇐些醫師從台北榮總轉來台中,而且成立教會,而我㇐直在東海,當時大家年輕,結識傑出的朋友當然是美事。力耕話不多,為人相當誠懇。他的醫術醫德不在話下,我總以能認識他們夫妻為榮。隨後,他們離開台中往較偏僻的恆春基督教醫院服事,我知道他們所追求的生命不是養尊處優富裕闊綽的生活享受,而是藉醫療往偏鄉、往內陸、志願服務別人,這不是㇐條易路,而我深知他們這些付出非我所能及。有時聽到他們回加拿大探望小孩,更多時候聽到他們在培養年輕醫療人才。有時更聽到他們努力的開展家庭婚姻輔導事工,靈巧的把生活的內涵與醫療福音做最好的連結。時下婚姻家庭方面的書籍汗牛充棟,但本書有別於他書的特色是:此書扣住婚姻的教導時下有關婚姻的書籍何其多,但並不是都符合婚姻的教導。《戀愛與婚姻的十個要訣》㇐書開宗明義的把婚姻的緣起與原則作了說明,提出婚姻是盟約,婚姻必須是㇐男㇐女,㇐夫㇐妻,㇐生㇐世,結合後更應該是生養眾多。其實整本書的文字裡處處流露出力耕兄嫂兩人的專業態度,也看出他們對時下年輕人婚姻的關心。世上的理論學說都要過去,唯有真理是永遠⾧存,賈醫師夫婦做到了。此書有不少真實的個案見證專業的輔導都知道尊重及保護案主,更能從案主的坎坷生命與淚水中得到寶貴的輔導經驗與技巧,所以強調 Learning from clients,因為再好的書若沒有案例的批註與說明均將只是㇐些文字的堆砌而已。賈醫師夫婦能用極為專業的婚姻輔導案例作說明,使本書更顯珍貴。此書有夫妻性生活方面的教導作者畢竟是醫師,會從生理與心理層面來剖析性方面的議題。舉凡生殖器與腦組織、性頻率、性高潮、性愛的預備與溝通等議題,由這對醫師夫婦專家來解析最妥善不過。看到老朋友出書令我很開心,書本又融合醫學專業與實務的案例,讓我更是佩服。惟願此書使更多人獲益得幫助。簡春安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中信月刊(台灣地區)發行人推薦序 8婚姻的百科全書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場白說,「所有幸福的婚姻都是㇐樣的幸福,不幸的婚姻卻有不同的不幸。」婚姻的幸福與不幸福,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是命運?是自我的選擇?還是自我的經營呢?其實,這三點都是本書的重點。結論是,㇐樁美好的婚姻,需要有天父和眾人的祝福,自己也要放大眼睛擇偶,並要在婚後妥善經營。(包括雙方的溝通、⾧輩與親人的人際關係,都有「撇步」,值得細心講究。)賈力耕夫婦是我敬愛的兄⾧,他們夫妻本身就是美好婚姻的見證人,他們不但有好的婚配、也有好的經營。由他們來寫成《戀愛與婚姻的十個要訣》這本書,必能造就未婚男女、新婚夫婦,成就㇐生的幸福,非常值得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的內容還旁徵博引豐富的相關資料,又穿插各種故事例證,讀來非常生動有趣;此外,也有技巧教學與討論提綱,可供團體應用,可以說是㇐本婚姻指南的百科全書。創世記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個配偶幫助他。」可見,天父喜歡男女互相扶持的婚姻關係。婚姻也是人生經營最初階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因為古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願這本書的讀者都能有如此的智慧,幸福到老、家齊國治。林意玲台灣醒報社⾧作者序不可不讀的婚姻寶典前書《擇偶與婚姻的十個要訣》已售罄,本書《戀愛與婚姻的十個要訣》經修訂而增添㇐些婚姻家庭不可多得的動心見證,以饗讀者。夫妻生活若不刻意營造就會落入地獄般痛不欲生、度日如年的昏姻。若是善於經營,夫妻就會成為相知相惜、如膠似漆,進入像天堂般美好的婚姻,只有「享受」、而不是「忍受」。根據調查研究,美國已婚夫妻每三對就有㇐對離婚,現在中國的離婚率高達 43.7%、占世界第㇐位,每分鐘就有 3.8 對離婚,離婚的原因,婚外情排首位占 45%,家暴緊跟其後占24.7%。此情況造成的單親家庭比比皆是,更使人談婚色變。有次飯局,邀約了五位朋友,我無意的問他們為何不攜帶老婆或老公來赴約,沒料到五位都是離婚的單親貴族。就這麼㇐桌人,除了我們夫婦外,其他五人的婚姻城堡全部淪陷。我們夫婦近年來略盡㇐點綿薄之力,用健康的婚姻觀及戀愛觀來幫助㇐些面臨婚姻危機的夫妻們破鏡重圓,也給年輕人婚前輔導以及培訓學生戀愛及擇偶之道。本書是戀愛擇偶、經營婚姻、管理家庭、造就心靈健康及勵志不可不讀的良書,亦是父母教導情竇初開的兒女選擇伴侶和保護他們免入歧途的導師。此書並非「知易行難」,而是「知行合㇐」,因為讀這本書不只是得到知識,而是必需切實力行。沒有行為的知識就是死的、還有什麼益處呢?賈力耕、牟燕菁【目錄】推薦序 1 守住信念、融合醫學實務╱簡春安 006推薦序 2 愛情是㇐種病嗎?╱施以諾 008推薦序 3 婚姻家庭解決方案╱陳政弘 009推薦序 4 要「跟你說」也要「聽你說」╱尹可名、詹慶臨 010推薦序 5 恢復婚姻愛情原來面貌╱游建國、劉儷 011推薦序 6 原來問題出在這裡╱曾獻瑩 013推薦序 7 經營婚姻生活及家庭管理的良著╱黃聖志 014推薦序 8 婚姻的百科全書╱林意玲 015作者序 不可不讀的婚姻寶典 016前言 018第㇐部分 戀愛與擇偶戀愛故事 022㇐場車禍南北串聯 ∣㇐見傾心展開追求 ∣誠心、耐心 ∣愛心 ∣雙方家人的贊同∣信心第 1 章戀愛和擇偶 032擇偶有哪些方式?∣為何找不到伴侶?∣何謂愛的吸引力?∣何謂意中人?∣如何確定你的「那㇐位」伴侶?∣擇偶要訣∣婚前兩廂情願的性行為可以嗎?∣未婚高齡者會遭人歧視嗎?∣婚姻遭受父母阻礙怎麼辦?∣追求配偶要多談戀愛比較好嗎?∣如何面對失戀?∣如何健康的分手?∣戀愛和擇偶的正確心態∣擇偶應遠離哪種對象?∣幾歲是適婚年齡?∣追求的戰術∣追求配偶可利用「性」來套牢對方嗎?∣擇偶的對象並非意中人怎麼辦?第二部分 婚姻與夫妻關係第 2 章 天賜良緣 060何謂婚姻?∣何謂昏姻?∣婚姻的目的∣如何預備婚姻?∣破壞婚姻的因素有哪些?∣中國的離婚率為何增高?∣人為何需要配偶?∣婚姻的設立∣何謂夫妻?∣如何營造幸福美滿的婚姻?∣為何夫妻不能離婚?∣何謂愛?∣夫妻相處之道∣夫妻如何扮演婚姻中的角色?∣婚後夫妻如何調整心態?∣夫妻之間的警語∣婚姻幸福滿意感第 3 章 夫妻溝通 093知己知彼∣如何認識自己?∣何謂情感?∣夫妻溝通為何發生問題?∣溝通應注意什麼?∣溝通的技巧∣夫妻溝通中最有效的武器是什麼?∣為何夫妻不必言語就知道對方的需要?∣如何約會?∣如何改善婚後症候群?∣誤解的最大阻礙是什麼? ∣為何會發生爭吵和衝突?∣如何化解爭吵和衝突?∣男女爭吵的思維有何不同?∣何謂夫妻幽默之道?∣如何饒恕別人? ∣什麼是溝通的絕招?第 4 章 婚外情 153婚外情的例證∣為何發生婚外情?∣外遇者的心態如何?∣如何面對婚外情?∣如何處理婚外情?∣受害者心靈創傷的輔導∣受害者心靈創傷的治療|如何避免婚外情?|缺乏「性」會致命嗎?第 5 章 閨房之樂 170何謂性?∣如何滿足夫妻性生活?∣夫妻性愛之道∣性教育∣何謂色情?∣兩性差異∣何謂愛情?∣⾧壽的祕訣是什麼?∣性技巧∣何謂性感?∣看色情影片是促進夫妻性愛的良方嗎?∣兩性在性愛上有何差異?∣性高潮∣性生活不和諧∣性生活有何障礙的因素?∣性行為異常∣同性戀是否有罪?∣性成癮怎麼辦?∣性創傷造成性生活不和諧怎麼辦?∣不孕症、月經、遺精∣婚前性行為∣如何預防婚前性行為?第三部分 家庭與⾧幼關係第 6 章 原生家庭 218原生家庭的影響因素∣何謂家暴?∣原生家庭會干擾婚姻嗎?∣夫妻之間的差異∣如何處理夫妻之間的差異?第 7 章 孝敬父母(婆媳關係) 228孝敬父母的方法 ∣父母如何在尊嚴安詳中離開世界?∣何謂安寧緩和醫療?∣何謂失智症∣父母晚年贍養是在老人院還是兒女的家呢?∣婆媳關係 ∣何謂新五子登科的婆婆?∣丈夫在婆媳之間如何擔任稱職的角色?第 8 章 教養子女(親子關係) 249何謂教養?∣父母與兒女的關係∣墮胎合法嗎?∣遺傳基因對孩子有何影響?∣父母如何把握嬰兒腦部發育的黃金期?∣何謂教育?∣家庭教育∣何謂在家教育?∣猶太人的教育∣德國人的教育 ∣孩子從小需要養成什麼好習慣?∣環境教育 ∣如何教導兒女?∣如何幫助孩子自動自發學習呢?∣價值與價錢相同嗎?∣何謂巨嬰?∣孩子沉迷電玩或色情網站怎麼辦?∣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處理孩子的叛逆行為?∣如何處理青少年情慾的問題?∣職業婦女有了孩子怎麼辦?第四部分 信仰與金錢管理第 9 章 同負㇐軛 302夫妻為何要同負㇐軛呢?∣人生和信仰∣如何面對死亡?∣信仰的見證∣最愛的伴侶未信主怎麼辦?∣為何基督徒家庭的離婚率較低?∣信仰挽回婚姻∣信仰小道理∣科學家的信仰∣基督教文化∣兩個不同信仰的家族∣惡人⾧壽享福而義人短壽受苦,上帝公平嗎?∣家庭時間∣何謂婚姻鐵三角?第 10 章 金錢管理 322何謂正確的金錢觀?∣何謂理財之道?∣夫妻可以借債嗎?∣富人有幾種?∣什麼是真正的奉獻?∣如何賺錢?∣為何貧窮?∣職業夫妻如何處理兩人財務?參考資料 335【文章試閱】前言何謂婚姻?婚姻是男女兩人藉由愛、性、約三者結合在㇐起,三者中若有㇐個缺失就會造成婚姻破碎成為昏姻。在法律上,婚姻是由男女兩人合法登記,並以婚禮的形式在天父及眾人見證下的㇐種盟約(covenant),兩人結合、同甘共苦、組成家庭,享受性愛、生養兒女。婚姻掌握在夫妻自己的手中,兩人共同生活是需要努力經營的,如同花園需要有計劃的栽種、翻土、施肥。㇐棵樹是由根和葉組成,就像婚姻是由愛和性所構成。婚姻的花園需夫妻刻意地營造,使內心的愛和需求得到滿足才能幸福美滿,誠如韓偉師母所說「家是愛之窩」,也是滿足愛的地方。婚姻首重溝通。溝通就是栽種、翻土、施肥,它們決定了樹成⾧的好壞。溝通亦是決定婚姻成⾧的勝敗。貧賤夫妻百事哀,戀愛在雲端、可以風花雪月談感情,婚姻在地上、卻要柴米油鹽談麵包,在生活中會面對許多難題,諸如:性愛不和諧、婚外情、婆媳不和、管教子女不當、財務危機、性格不合等,皆與溝通不良有關。溝通出了問題就會鬧婚變,佳偶變成怨偶。溝通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功課,隨著年齡的增⾧及環境的不同而調整,尤其要察言觀色、針對配偶背後隱藏的需求而隨機應變。溝通也是交心,有時夫妻並無「性」的需要,只是感到孤獨需要伴侶談心,夫妻若不了解就會鬧情緒、冷戰或熱吵。本書在戀愛與婚姻方面提供讀者十個要訣(戀愛和擇偶、天賜良緣、夫妻溝通、婚外情、閨房之樂、原生家庭、孝敬父母、教養子女、同負㇐軛、金錢管理),分述於十章中,將婚姻常遭遇到的惱人問題給予極珍貴的解決妙方,譬如:如何戀愛和選擇上好的配偶?如何處理婚前性生理的困擾?如何營造閨房之樂和處理性行為的異常?如何化解夫妻的衝突和避免婚外情?如何教導兒女成龍成鳳和改善親子關係?如何面對婆媳糾紛及老人失智安養和嬰兒腦癱照顧?..等,能幫助未婚者在戀愛上不致挫傷,以及夫妻在婚姻上營造幸福的家庭。第2 章 天賜良緣婚姻幸福滿意感幸福滿意感是衡量人生目的及快樂的標準,就是在你需要時能獲得滿足的感覺。人生的幸福是睡得好(不失眠)、吃得好(不厭食)、拉得好(不便秘)、婚姻好(不吵架)。前三項的睡吃拉都是身體上的滿足,而第四項的婚姻是心靈上的滿足。幽默大師林語堂對幸福的看法是,聽愛人的情話、吃母親的飯菜、享兒孫的樂趣、睡自家的床榻。在婚姻上,最幸福的就是和自己所愛的配偶快樂地生活,最痛苦的就是和所愛的人分離。理想的配偶(男的高富帥,女的白富美)和勤奮的工作,都不能保證婚姻的幸福和美滿。㇐位世界知名又俊又帥的演說家,在婚姻上卻留下遺憾。他精挑細選,直到 40 多歲才和㇐位美麗的富家女結婚。妻子因無法忍受丈夫總是把時間和精力過分投入工作中,讓她感到被忽視,因此時常發生爭吵和衝突。他極盡所能的忍受她的淩辱。她曾因他又要出遠門演說,心生不滿就從樓上澆了㇐盆水在他頭上,讓他變成狼狽的落湯雞,他不發㇐言的更衣後再出門。又有㇐次他正在台上講道,她抱著枕頭及被子,當著會眾面前丟到他台前說:「你講再好,但整天都不回家,今晚就不要回家,睡在這裡吧!」他十分驚愕,但停頓㇐會後又繼續講下去。他這種無休止的勤奮工作而疏忽家庭,是婚姻紛擾和家庭破碎的主要因素。切記,金錢、名譽和成就感,都是㇐時的,它們無法帶來⾧久的幸福,只有美滿的婚姻才是我們㇐輩子的依靠和歸宿。什麼是婚姻幸福滿意的要素?彼此相愛:不停約會、性愛甜蜜。彼此順服:不出惡言、尊重謙遜。彼此信任:不忘盟約、心志相同。彼此饒恕:不報私仇、憐憫包容。彼此幫助:不推責任、關懷照顧。彼此和睦:不斷微笑、溫馨溝通。彼此幽默:不挑龜毛、妙語如珠。其中最重要的是相愛和順服。簡單說,美滿的婚姻就是熱愛妻子的丈夫和尊重丈夫的妻子,兩人快樂和諧的生活在㇐起。哈佛醫學院於 2015 年的研究發現,幸福與財富名位無關,而是與良好的人際關係有關,在人際關係中尤以婚姻為最。哈佛醫學院又探知,婚姻良好的夫妻,通常比孤獨單身者和成天吵架的夫妻,更幸福快樂,身體也更健康⾧壽。..
胡爾摩斯Ⅲ新世紀拉比探案
http://shop.campus.org.tw/EPreview/Books/A1793/mobile/index.html時常化身「胡爾摩斯」的胡拉比,又要帶我們來探案啦!★參孫明明就是個好色之徒,違反了各樣拿細耳人的規定,為何卻被列在信心偉人之列?★不過就是童子的嘲笑,以利沙為何大動肝火取了四十二條人命,是不是脾氣也太差了?★「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上帝怎麼會和惡魔站作伙?★約伯記中,年輕人以利戶在三位長輩之後說的話,到底是對是錯?他又是在扮演什麼角色?你時常看不懂聖經為何這樣說、那樣做,到底上帝出的是哪招?其實你讀不懂都是有原因的,舊約成書過程歷經五、六百年(甚至更為久遠),舉凡歷史、地理、語言、風俗習慣、古代近東文學,在在形塑了敘事當下的條件和背景,剝離了這些詮釋的外衣,難怪我們讀經好似霧裡看花。舊約學者胡維華老師研析古代近東文明,帶領讀者穿越歷史,進入文化時空,還原古猶太人的世界,沒有嚴肅的教條說理,少用難懂的原文解經,使我們可以輕鬆理解一些看似荒謬的解經難題。閱讀本書,包管你像愛上偵探小說一樣愛上閱讀聖經。「作者帶領讀者進入了古代聖經的歷史—文化時空。透過富有創意和幽默風趣的手筆,使我們可以很輕鬆地理解並掌握一些難懂、甚至是從沒有想過的解經難題。」——劉利宇牧師「這本書非常適合各種不同的信徒族群:是退休及家管者的屬靈點心,是職場人士繁忙中的壓力釋放,是學生們探索的知識來源,是好學者追尋的真理教導,同時又是歷史研究者難得的寶貴資料。」——王貴恆牧師 作者介紹胡維華原從事通信系統研發設計。蒙召後以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做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為志。先後於美國戈登-康威爾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攻讀神學,主修舊約,研究領域為結合閃族語言、近東考古等專業知識,探討在古近東文明中舊約神學的內涵。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副教授,深具啟發性的教學,在學生中間獲得「胡拉比」的美譽,近年常化身「胡爾摩斯」享譽華文讀者。二○二三年接任歐華神學院院長。事奉之餘,喜愛旅遊、閱讀、運動、音樂及電影。著有《胡爾摩斯品聖經懸疑》、《胡爾摩斯II重返聖經現場》、《神聖的悲憫:何西阿書研究及註釋》、《老摩西的牧養學》(以上校園書房出版)、《彌迦書、那鴻書》(香港天道書樓)、《西番雅書、約珥書、哈巴谷書》(香港明道社),另參與撰述《創世記研讀本》、《路得記研讀本》(台灣聖經公會)。 目錄1. 巴比倫帝國隕落的那夜(經文:但以理書第五章)2. 妓女懷中的信心偉人?(經文:士師記第十三~十五章)3. 你真是我的血郎了!(經文:出埃及記第四章)4. 不長眼的宗教學徒(經文:列王紀下第二章)5. 當領導團隊心結不解(經文:民數記第十二章)6. 雅各的遺言(經文:創世記第四十九章)7. 來自未來的書信?(經文:以斯拉記第四章)8. 舊約中的好客之道(經文:創世記第十八~十九章)9. 兩全其美的判例(經文:民數記二十七章1~7節,三十六章)10. 神與人有未來嗎?(經文:詩篇第九十篇)11. 以利戶的講論(經文:約伯記第三十二章~三十七章)12. 從神來的惡魔?(經文: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4~23節)13. 小人物、大故事(經文:使徒行傳第八章) ..
驢子寶貝蛋(繪本)-生命花園58
各界推薦「一部令人捧腹大笑的作品,非常適合故事時間和小組分享。」——《學校圖書館雜誌》(School Library Journal)好評推薦「蘇珊.克魯梅爾和珍妮特.史蒂文斯姐妹的經典作品之一。」——《書目雜誌》(Booklist)好評推薦「這本書或許會使你聯想到德克·西蒙斯(Dr. Seuss)的著名作品《大象荷頓在孵蛋》(Horton Hatches the Egg),然而它卻極其獨特且別具吸引力,彷彿一位輕鬆幽默的鄉村說書人在對你說話。」——《出版人周刊》好評推薦內容簡介老棕熊每天從早到晚只想睡懶覺,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努力耕耘。但是狐狸知道,只要有隻小毛驢,就能幫助老棕熊振作起來。而且,狐狸手上剛好有顆快要孵出小驢子的寶貝蛋……咦?等等!驢子不是從蛋裡頭孵出來的吧?被騙的老棕熊能得到出乎意料的好結果嗎?凱迪克得獎作品《上面和下面》(三之三)書中的可愛角色大棕熊和跳跳兔又來了,他們再度出馬,為大家演出這個時間與和詭計組成的趣味故事。不管是驢子、駿馬或騾子,還是西瓜、南瓜或椰子,相似的騙人情節,不但已經流傳了好幾個世紀,而且在阿爾及利亞、加拿大、韓國或美國等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中都曾出現過!作繪者簡介蘇珊.克魯梅爾 (Susan Stevens Crummel)珍妮特.史蒂文斯 (Janet Stevens)凱迪克獎得主珍妮特.史蒂文斯和姐姐蘇珊.克魯梅爾一起創作了許多繪本,包括《幫幫我,馬特先生!》(Help Me, Mr. Mutt!)、《公雞喔喔叫》(Cook-a-Doodle-Doo!)以及《毛茸茸的狂熱軍團》(The Great Fuzz Frenzy)。在成長過程中,史蒂文斯姐妹倆有被愚弄的切身體驗。她們住在德州鄉村的表兄弟,一致認為這兩個都市鄉巴佬真是太好騙啦──他們當年甚至做了一個「鹿角兔」的頭,來向姐妹倆證明世界上真的有這種動物!過了好幾年之後,史蒂文斯姐妹倆終於贏得最後的勝利:她們創作了繪本《鹿角兔》(Jackalope),而且還把這本書獻給她們每個表兄弟!目前,珍妮特住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波德市,蘇珊則住在德州沃思堡。譯者簡介羅吉希文字工作者、資深青少年兒童文學讀者。譯有《穿越文字森林》(道聲)、《紅噗噗與藍嚕嚕》(字畝)等作品。專家導讀驢子蛋?寶貝蛋!文/羅吉希(資深文字工作者/閱讀推廣人) 看到「驢子蛋」的故事時,誰不會皺起眉頭,在心裡暗笑:「哈哈,驢子哪是從蛋裡孵出來的?」三歲小孩大概就能分辨卵生和胎生的不同了,可惜書中主角老棕熊傻傻分不清,把大西瓜當成寶貝蛋,陪著大西瓜坐了又坐,搖了又搖,玩了又玩……。當然,誰不希望童話故事有個圓滿的結局,讓騙人的狐狸得到懲罰、勤懇傻氣的老棕熊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故事要怎麼發展,既能使聰明的小讀者信服,又能感動成人呢? 這則有趣的故事說明「時間是巨大的資產,情感是神奇的魔法」,讓讀者在哈哈大笑之後,心中升起一絲柔情,繼續對美好的世界懷抱夢想與期待。知識故事‧圖文互融這本故事書的作者是史蒂文斯姊妹倆,一個擅長視覺藝術,用獨具特色的衣著配飾,創造個性鮮明的擬人化動物角色;一個身為科學領域教師,教書生涯持續了將近三十年,在美國西岸和東岸間不斷旅行,曾和超過十萬名學生分享她對寫作的熱愛。這就難怪本書的敘述方式如此具有時間感,且包含各式各樣對動物、昆蟲的觀察與描述。讀者時不時就會看見跳跳兔不停地揚言,要再來一場龜兔賽跑;但眼尖的小讀者可能早就發現,烏龜可是經常默默地出現在畫面中,緩緩地埋首向前走;而當文字敘述狐狸強迫推銷驢子蛋,拿了鈔票就閃人時,讀者可能會納悶沒有看到老棕熊掏錢啊?這時候,就得回頭從圖片中找答案了……。 圖文交織的樂趣,豐富了小讀者的閱讀經驗;科學的精確與藝術想像,使這個故事成為值得收藏的經典繪本。時間是巨大的資產 故事巧妙地藉著由小到大的時間單位,表現老棕熊「孵」小驢子的堅持和耐心。從秒直至分鐘,分鐘累積成小時,小時串連成日夜,日夜更迭為數週,透過時間變化,我們看見了老棕熊的努力不懈,他具體展示了近年教育心理學家強調的「恆毅力」及「堅毅力」—能力需要長時間刻意練習。 對孩子來說,「業精於勤,荒於嬉」是非常抽象的事;但是「多與少」卻是十分清楚的概念。一天之中,練習才藝、打遊戲、聊天、閱讀的時間有多長?以「花費時間長短與比例」的方式來檢查自己的生活作息表,相信必定能增強孩子生活管理的自主性。 對成人而言,閱讀這則故事仍會有許多美好的提醒,如同狐狸疑惑,自己過去以為不值一顧的,是不是其實值得珍惜?我們是否常以漫不經心的態度對待家人共處的寶貴時光?又如同跳跳兔忽然醒悟,原來一心求勝的競賽,不過是無聊又老套的目標?還是你我也像老棕熊,生命中的某一塊好像失去了希望,不再感到充滿樂趣與活力,卻被那滿地飛濺、燦爛的西瓜紅觸動,發現另有一片豐饒正等待自己去耕耘? 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很公平。但每個人用相同的時間所創造的價值卻不同。重新想想我們的時間分配,是否符合我們認定值得努力的生活目標?情感是神奇的魔法 這個流傳久遠的故事,向年幼孩子說明什麼是「詐欺」。如同詐騙往往是利用「人之常情」,或許是父母擔心兒女的安全,或是寂寞的心渴望情感交流,一不小心,我們的情感和想像,就成了容易受騙的缺口。 但也只有人們的情感,才能使平淡的人、事、物閃閃發光。 故事一開始,你也曾在心裡暗笑老棕熊是個上了狐狸當的大傻瓜。但隨著情節進展,大家不得不承認,正是老棕熊傻傻的情感,將故事變得耐人尋味:經歷了一頁又一頁的照顧歷程,看見老棕熊將驢子蛋抱在懷裡的溫暖畫面時,恐怕沒有讀者不為「世上沒有其他夥伴,比他倆更親愛」的描述為之觸動! 老棕熊對驢子蛋的愛,就像父母對子女的愛;狐狸告訴老棕熊,要讓驢子蛋感覺「溫暖、安全、快樂」,這也是作者在書頁翻開時,獻給父母的謝詞。正是父母付出如此的愛,把驢子蛋變成了寶貝蛋—父母的愛,能讓每個孩子滿有自信,充分發揮潛力;而在創造我們的造物主眼中,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獨具特色的寶貝蛋!祂就像老棕熊,對我們的欣賞、疼愛、期許,始終沒有停止。 阿根廷作家波赫士曾說,短篇小說著重的是使人驚奇的情節,長篇小說寫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卷繁幅大的《唐吉訶德》所描寫的,其實是瘋狂騎士唐吉訶德與忠心侍從桑丘之間的情感和關係;而《驢子寶貝蛋》這則故事中,同時兼具短篇小說的巧妙和長篇小說的深情;讓人哈哈大笑的情節,出乎意料卻又合情合理。不妨偶爾拾起重讀,讓故事不斷提醒我們,仍舊可以單純地付出愛。..
拉密城市版:台北(桌遊)
N064 拉密城市版--台北版 ..
透明貼紙-耶穌愛你
| 耶穌愛你透明貼紙 |超耐用,不必擔心脫落!表面光滑平整的物品皆可貼,例如:手機、水杯、冰箱、牆面、行李箱、手帳本、筆電外殼、行動電源等。尺寸:18.9X14.8 cm..
手機掛繩夾片-恩典印記
手機夾片&掛繩解放雙手的配件新亮點出遊搭配好選擇!快速安裝好便利將夾片放置手機與手機殼之間,穿過充電孔,扣上掛繩即可使用..
天國的盛宴:從啟示錄七教會出發的靈命更新指引
內容簡介終末,是一場哈利路亞宴席。如何解讀啟示錄的信息,向來會大大地影響我們現今如何生活。長久以來鑽研並傳講啟示錄信息的畢德生牧師,在本書中有力地闡明,啟示錄並非末日占卜,也不是以密碼撰寫將來的歷史。他把焦點從預測那末後的日子,轉回耶穌基督的啟示,以及「終末是一場天國的盛宴」的核心。本書醞釀於畢德生在一九八四年的大齋期一系列講章,連同作者過往個人一些對啟示錄的註釋和材料而輯結彙編成書。畢德生以深邃方式來宣講,層層爬梳約翰在啟示錄裡奔放、奇異的意象,同時細膩詮釋約翰如何協助初代七地的教會洞察當下的現實,以抵抗羅馬帝國的主流意識型態。當今教會同樣面臨許多文化當中無可迴避的考驗,而畢德生呼籲我們,以啟示錄作為更新之始,察驗、審視當今個人靈命及教會群體的體質,激勵我們去愛、受苦、言說真理、培育聖潔、感知現實、產生見證、持續委身,並堅持到最後。原來,當我們深切體會,終末是一場哈利路亞的宴席,給啟示錄七教會的信息,將為我們生命更新帶來清晰的指引。啟示錄乃是上帝所發出的邀請,邀請我們進入敬拜、洗禮和聖餐的奧祕之中,那才是我們聖召的安身立命之處。這份邀請是向歷代教會讀者所發出的,我們都受邀一同歡慶、頌讚,以肯定的「是」來回應上帝,為著上帝所賜下的食物、友誼、群體,獻上肯定的感恩。在《天國的盛宴》裡,有了畢德生作為導遊專家,我們踏進了啟示錄。他有智慧地勸讀者抵擋誘惑,不要把啟示錄變成一份朝向未來、混亂的探路地圖。反而,他向我們示範如何在第一世紀七個教會的世界裡行駛,留意介於他們的掙扎與我們自身掙扎兩者間的相似之處。我極力推薦這本書給任何渴望活在彷彿耶穌已經開始了那場宴席的人。它以最好的方式呈現變革性、先知性,並切中時代!—庫特.威廉斯(Kurt Willems)《迴聲盼望》(Echoing Hope)作者作者簡介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 1932-2018)英文信息版聖經(The Message: The Bible in Contemporary Language)譯者,廣泛受到世界各地讀者鍾愛。著有超過三十本書,包括《與馬同跑:16堂耶利米書精讀課》(Run with the Horses)、《翠鳥著火》(As Kingfishers Catch Fire)、《悠悠年歲》(A Month of Sundays)。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閃族語言碩士學位,也獲頒數個榮譽博士學位。畢德生是馬里蘭州貝萊爾市基督我王長老教會的創會牧師,他和妻子珍,於一九九一年退休前,在那裡服事了二十九年。畢德生自一九九八年,獲頒加拿大卑詩省維真神學院靈修神學(spiritual theology)的名譽教授,直到二〇一八年過世。 畢德生集牧者、學者、作家、詩人於一身,因其作品對教牧人員靈性導引的幫助,享有「牧師中的牧師」之稱譽,與盧雲、侯士庭、傅士德等人,被推崇為二十世紀北美重要靈修作家。校園書房出版社中譯著作:[門徒訓練]《天路客的行囊》、《改變生命的54封信》[聖經靈修學]《聖經好好吃》、《耶穌的道路》、《翱翔的基督》、《復活的操練》、《天國的語言》[回憶錄]《牧者的翱翔》[教牧牧養]《靈魂的牧者》、《天國的牧養學》[啟示錄]《天啟的雷聲》[靈修禱告]《擁抱神的話》、《詩情禱語》、《耶穌愛你這麼多》、《天天活出神的話》、《天天與耶穌一起禱告》、《翱翔的禱告》目錄推薦序一:祂知道教會的所是、所非(吳榮滁)/i推薦序二:別忘了自己是世界的鹽、桌上的光(孫寶玲)/v編輯說明/001第1章:位於終點的開始/005終點就是我們出發的地方第2章:以弗所/029考驗我們的愛心第3章:士每拿/049考驗我們的受苦第4章:別迦摩/071考驗我們的真理第5章:推雅推喇/089考驗我們的聖潔第6章:撒狄/105考驗我們的實在第7章:非拉鐵非/117考驗我們的見證第8章:老底嘉/129考驗我們的委身第9章:這場哈利路亞宴席/145羔羊的婚宴:祝願最終的察驗/157序/導讀編輯說明《天國的盛宴》(This Hallelujah Banquet)醞釀於畢德生過往的一系列講章,主要是出自一九八四年的大齋期,他在馬里蘭州貝萊爾市(Bel Air)基督我王長老教會(Christ Our King Presbyterian Church)的講道內容,連同一些他自己個人檔案裡更豐富的註釋和材料。水溪(WaterBrook)出版社的團隊,挑選了這份材料,並把它編輯得適合閱讀,同時保留了忠於畢德生的獨特語氣和牧養用心。我們進行的編輯和增補都是有限制的,除了對一些小錯誤的糾正,和為了流暢和清晰而重新梳理之外,唯一更動之處就是挪去過時的參考資料(諸如關於科技、政治、流行文化等等領域),用作者曾經建立的原則取代,並添加了一些關於啟示錄其他作品的相關材料,讓額外的背景資料有助於本書的完成。(例如,本書開場那一章的多處,出自一篇更早先、一九六七年的講道—把許多有價值的洞見加入畢德生的思想裡;就是他思考啟示錄裡約翰對那些教會的事工,以及我們需要透過約翰回到這些基督的話語。)還有,我們偶爾從他後來論啟示錄的寫作裡,引用了一些與他之前講道自然契合的特別深度見解而安插其中。我們儘可能不隨意改動畢德生的話語或思想,並採用畢德生在寫作和講道時的獨具技藝與悉心照料,將它們呈現給各位讀者。以我個人來說,我參與這份工作時,開心地留意到有一股特別的親密感,來自於那些注定要被說出來的話語。我認為,當畢德生看到他的講章經過這麼多年的主日之後,而依舊在「傳講」時,他會露出微笑。最後是結構上的要點:約翰給教會的每一封信都是採取類似的架構。首先,基督展現了祂品格上獨特的部分。再來,基督察驗基督徒。察驗揭露了他們的強處和軟弱,因此接下來基督下令改善的行動。每個信息都以一個迫切的應許作結束。畢德生遠非不知變通地固守於這個路徑,而是在每一章中,都尊重其自身的節奏韻律。這些信息當中,我們要去面對某種生活方式—或甚至是我們信仰的某種版本的結束,這可以迎來一種全新並與基督有更多活潑精采的連結。每個結束都成為一個開始。正是這個察驗和邀請的主題,塑造了畢德生本書教導的核心。當我們首次在二○一九年的秋天通力合作這本書,我們絲毫不知道全球面臨的變化會以二○二○年大流行疫情的方式臨到。現在,當這本書於二○二一年多霧的歲首上市時,更似一個認真嚴肅的關注。比起任何時刻的鮮明記憶,疫情感覺像是世界末日。隨之而來的是哀傷、反省和盼望—這些元素都呈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帶著沉靜的喜悅與期待,我們水溪所有的出版同仁,連同畢德生一家人的所有祝福,將這本特別的書獻給讀者們。願它引導你進入對神羔羊的更深入認識;這位羔羊邀請我們所有人前來祂的永恆婚宴、這場豐盛又及時的哈利路亞宴席。—編輯 保羅.帕斯特(Paul J. Pastor)內容連載終點就是我們出發的地方那位坐在寶座上的說:「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他又說:「你要寫下來,因為這些話是可信靠的,是真實的。」他又對我說:「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開始,我是終結。我要把生命的泉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得勝的要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啟示錄二十一章5∼7節(和合本2010)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啟示錄,有一些最適合開始新的一年的話語,能讓我們著手規畫行事曆的頁面。艾略特(T. S. Eliot)在〈小吉丁〉(Little Gidding)寫道:我們稱為開始的地方往往是結束,而宣告結束就是著手開始。終點就是我們出發的地方。「終點就是我們出發的地方。」聖經的結尾,是我們新的一年生活的開始。它對我們的心境和狀態說話,用這種方式動工在我們身上。在新年的這一天,會有的特別心情和典型心理是展望未來。我們有著許多在前頭開展的全新日子。面對它們,我們充滿好奇,也不免惶恐。好些外行的先知做出各式各樣預言。星座雜誌和占星專家來到他們的高峰旺季。報章雜誌上激增的文章內容包括:商業前景、藝文展望、政治預測、期待的社會改變。即使這些林林總總,也沒有誰能不去問個人性的問題:這些將會帶給我什麼?有什麼等著被記錄在新一年日記的內頁?啟示錄是上帝的話語,向著對未來那種焦慮與盼望相互交織的狀態說話。對擔憂及關切未來的人來說,啟示錄是上帝及時的話語。在我們的年歲之中,新年這一天是我們用來表達對未來關心的日子。啟示錄這卷書,則是用聖經經文來處理「我們關心的未來」這部分。我們開始閱讀啟示錄時,首先感到困惑,接著是失望。我們被作者搞得一頭霧水,他提到天使與龍、吃書的人與吃人巨獸、無底坑與神祕數字、稀奇古怪的野獸與黃金般的城市。這種語言讓我們摸不著頭緒。接著,我們大失所望,因為在啟示錄裡找不到我們正在尋尋覓覓的東西。我們想要知道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卻只發現啟示錄既沒有提到任何日期,也沒有透露任何人名。我們害怕在接下來的十二個月內,世界上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發現啟示錄沒有說出任何事情,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即將來臨的日子。我們對生活和家人懷有一些盼望,卻發現啟示錄沒有談到任何有關我們前景如何的蛛絲馬跡。於是,我們回過頭去看政治評析,埋首報紙鑽研星座,偶爾讀一篇科幻小說作為逃避,竭盡所能地如此過日子。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啟示錄—儘管是神聖的經文—是否辜負了我們?上帝的話語,雖然在之前數世紀受到相當的看重,但要與我們這個成年人、成熟的世界溝通,卻顯得頗不夠看?我們把啟示錄的作者和讀者,歸類成手相算命師之列—天花亂墜而且有些離譜。或者,是不是我們沒有付出足夠的思考?也許閱讀啟示錄需要的是某種辛苦費力的專注,去弄懂許多的象徵符號,去處理年代順序,以及去搞清楚預言內容。許多人的確已經那樣做了。他們執著於未來,卻不願意承認聖經沒有對未來下定論,於是扭曲及安排其中的內容,直到最後誕生了他們想要聽的話。歷史變成了安排在先知預言裡的分期連載。日期已經排好,要角已經選定。未來是已知的;再也沒有什麼是不確定的。但是,啟示錄裡的最終結果,雖然足以令人滿意,卻不是一目了然。這卷書也許已經受到夠多的矚目,不用再更多的穿鑿附會。也許,我們太過執著關於未來的問題,以至於沒有聆聽啟示錄怎麼談論未來。也許,我們太過執著於自己的想法,沉溺在那將要說出來的事情,以至於沒能聽見實際上已經說出來的話。對我們而言,未來指的是日期、事件、名字,而假如我們沒有在啟示錄裡找到這些未來線索的話,我們若不是在反感中放棄,就是捏造,把它們變成任何我們想要的樣子。但是,也許未來最終並不是那樣。也許我們之前沒想過啟示錄就是關於未來的真理,而上帝正試著在這卷書說些什麼。也許這是一個全新的字眼—一個真正全新的用詞。這個嶄新、不在預期之中的特質,就是聖經經文的特色。你留意過在福音敘事中,人們經常去質問耶穌,但祂的答覆往往無視他們的提問嗎?聖經經文不是一種百科全書的資訊,供我們在好奇或疑惑時查閱的。聖經經文是上帝以祂自己的話語,正在對我們說話,把祂所期願的事情告訴我們,並略過不重要的部分。(你曾否列過一份強烈關切項目的清單,卻發現沒有任何聖經資訊與其相關?)啟示錄確實和未來有關,但是它說出的話語,並不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或是符合我們認為明顯該說的事情。啟示錄不是許多對於未來事件的言談,卻顯明了那些未來事件的內在意涵。啟示錄沒有告訴我們將會發生什麼事,以及發生的日期;啟示錄告訴我們的是那些事件的意義。啟示錄沒有提供我們歷史的時間表;啟示錄提供的是一種對於歷史事實的內在觀看。啟示錄不是進行預測的預言,乃是洞悉現實的能力。啟示錄,簡單來說,是關於上帝此刻祂自己的樣子。啟示錄是扯掉擋住我們視線的面紗,讓我們看見正在發生的事情。..
小無框畫-鏽鐵
特選十字架概念店的創作照片透過良好的印刷效果讓無框畫上印刷的十字架呈現出接近真實的立體感也許你還沒預備好掛上一支真實的十字架或是想為商業空間、公共空間注入信仰氣息掛上一幅“印有十字架”的無框畫會是一個更為柔性的選擇這款的圖片是鏽鐵十字架鏽的層次,在光線的照耀下再清楚不過鏽的確是破碎,也是真實生命的樣子是一支貼近人生歷程的十字架 搭配上溫暖的光束彷彿被上帝托著、看顧著尺寸|25 x 35 x 3 cm 材質|輸出油布、木頭產地|中國 ﹝注意事項﹞❶ 此為平面作品,是將攝影作品轉印在油畫布上,非立體十字架❷ 為避免褪色,請在室內使用,避免曬到陽光❸ 清潔保養使用乾布擦拭即可❹ 因商品尺寸過大,無法使用超商取貨,僅能宅配左為小款,右邊為大款..
真平安/酒精隨身瓶套組
特色:細緻噴霧頭卡片型好攜帶環保無味、耐摔耐用注意事項1.使用時請避開眼睛2.遠離火源,避免直曬..
心然婚禮程序單40張(A4)-愛的誓言
商品貨號:OZW024作者:給好設計頁數:40張尺寸:210x297mm..
豐盛的神:讓生命富足的八堂課
內容簡介上主所賜的豐盛,是經歷艱困、痛苦,甚至在面臨死亡時,仍可以安然知足的生命境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是許多基督徒琅琅上口的詩句,經常出現於家中的擺飾,也被許多歐美人士選作墓誌銘。然而,在消費主義瀰漫社會的時代,一種沒有恐懼而無所匱乏的生活,是相信上帝的人們所享有的嗎?如果我們時常要為生活擔憂、忍受令人身心俱疲的關係,又因世局的動盪而不安,如何能經歷到那位令詩人不致缺乏的牧者呢?這些問題,且聽曾以《21世紀天國導論》、《靈性操練真諦》震撼福音派教會的靈性塑造大師魏樂德,本著厚實的哲學與基督教靈性傳統,為願意進入豐盛生命的門徒娓娓道來。魏樂德告訴我們,豐盛的生命,來自於賦予生命的是一位豐盛的上帝。這位豐盛的上帝,是我們可以認識的;上帝所帶來豐盛的生命,是我們可以經歷的。若我們不能正確地認識上帝的豐盛,就沒有辦法進而分享祂的豐盛。另一方面,魏樂德也指出了使生命充足的要素:信心、捨己、愛。靠著恩典,藉由在生活中不斷練習信靠上帝、降伏於上帝、成為有愛的人,上帝便會領我們走向無所匱乏的境界。魏樂德不主張豐盛神學,更是拒絕律法主義,而是指出人可以從上帝的豐盛直接獲得滿足,湧流出寧靜與勇氣,戰勝因著缺乏而生的一切恐懼。對於這樣的生命境界,不須總是在遠離塵囂的「避靜」中尋覓,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向豐盛的上帝敞開,操練與祂同在。 作者介紹魏樂德 Dallas Willard(1935-2013)「福音派的浸信會牧師」、「南加州大學哲學系的教授」,兩個看似不會生發交集的身分,在魏樂德身上不可思議地巧妙結合。在校園裡,他是備受學界肯定的現象學專家,又是課程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在教會中,他是才華洋溢的聖經教導者,又是以文字啟發無數信徒的靈修作家。魏樂德成長於美國密蘇里州貧困而虔誠的農村環境。九歲時,他經歷了一次帶給他啟蒙的閱讀體驗,從此手不釋卷,至終於威斯康辛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任教於南加州大學達48年之久。儘管身為學術巨擘,魏樂德於信仰方面的著作更是受矚目。在其哲學的基礎上,魏樂德試圖建構一穩固的靈修藍圖,從認識上帝的實在出發,進而與上帝建立關係,邁向上帝管治下的門徒生活。著有《上帝的聲音》、《靈性操練真諦》、《溫柔護教學》、《大使命與大抗命》等,其《21世紀天國導論》更被視為可與歷代靈修經典並列之大作。 目錄推薦序/無所匱乏的生命—探索詩篇第二十三篇的深邃智慧/周學信/ i前言/001開場祈禱/005導言/007第一章 神在祂自己PART1:榮光燦爛、自生自守、永遠常在的牧羊人/017第二章 神在祂自己PART2:心思定睛於我們的偉大神/043第三章 地球為何會有人類?/071第四章 為何會有缺乏?為何會有惡的存在?/091第五章 信靠上帝:得生命的關鍵/121第六章 完全捨己完全信靠/155第七章 在愛裡得充足/191第八章 我一生一世/223結束祈禱/255個人與小組研讀指引/257附錄一:關於上帝豐盛供應的經文/285附錄二:謙卑與向自己死(慕安德烈)/291致謝/296附註/299..
逆轉(合唱譜/旋律譜)-天韻創作專輯之26
內容簡介緣起聖經,是一部經典著作。在眾多內容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歷史人物故事。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超過兩千年的人物故事常使我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們的身份多元化,有政府官員、富豪、打工仔、家庭主婦、娼妓、乞丐、殘疾人士,等。無論他們以什麼身份出場,一旦脫去時代的外衣,他們竟和你我一樣,是翻滾於人生各種境遇中的普通人。聖經人物雖生活在沒有手機、電腦,更是沒有元宇宙的時代,但他們的故事不會停留在「古老傳說」的灰燼裡。因為,幾千年的社會發展改變不了人生的規律: 喜怒哀樂,人生無常,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人類對愛和公義的渴慕、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對未來和死亡的恐懼等情緒,在聖經中一覽無遺。因此,人們始終被聖經所震撼,人類歷史也不斷的被聖經改造。《逆轉》,取材於新約聖經中不同背景的真人真事,描述他們如何在生活困境中遇見永活神的兒子耶穌,導致人生有了翻轉。我們盼望這張專輯能讓你遇見這位如今仍然活著的耶穌,並經歷祂不變,卻又能改變人的愛。「逆轉」曲目01我怎麼能忘 How Could I Forget02歡喜的日子 A Day of Joy03親眼見祢 My Eyes Have Seen You04心的追求 My Heart’s Desire05歡喜祢來 I Celebrate Your Coming06轉彎 Turnaroud07沒有預料的時刻 Unexpected08挽回的愛 Redeeming Love09逆轉人生 Changed Forever..
抗衡通膨
本書簡介通膨變遷下的信仰省思對抗通膨?預備荒年?雷倩|前新加坡霸菱亞太基金投資合夥人綜觀世界局勢分析金融挑戰,探討實體經濟和金融的脫鉤現象,提出國家治理新方針及個人的新思維。胡業民|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從聖經歷史篇章尋覓通貨膨脹的信息,提醒處理通膨與蕭條乃一線之隔,盼有約瑟智慧出現,妥善治理全球。趙曉|香柏領導力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剖析當前全球性的通貨膨脹是因人的罪引發的惡與代價,人必須悔改並尋回道路、真理和生命。馮騰永|台灣農業關懷使命團理事長從全球生態環境反思人類應如何成為好管家,並指出經濟不公義應以綠色循環的農業經濟為永續之本。周學信|中華福音神學院神學中心主任不論經濟如何震盪,基督徒要回到以聖經為依歸的簡樸生活,並提出如何操練與實踐的方法。陳冠賢|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從消費文化來談經濟對靈性的挑戰;不是消滅慾望,而是醫治慾望,達到與福音一致的安貧、順服。林榮恩|TXI Center台灣以色列投資合作中心創辦人具體提出三個因應通膨或經濟蕭條的策略,與透過科技的輔助來推行烏托邦互助網,以因應經濟挑戰。 ..
聖經人物-原包裝-新舊約全套
‧按聖經書卷分類‧手工剪圖‧A3收納檔案夾,限量售完為止聖經人物新舊約全套教與學系列透過聖經人物‧認識神的作為大祭司的聖衣是什麼樣子呢?將這張大祭司的聖經人物吸在白板上,就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再現聖衣,並按照各部分的特點,使學習者更明白神分別為聖的心意。──近200個聖經人物及配飾,按照聖經的時代背景繪製,猶如時光倒流,讓學習者印象深刻!上帝是怎樣透過人來彰顯他的作為呢?老師可以使用這套聖經人物將他們的歷程鮮活地呈現出來;打敗歌利亞的少年大衛;被賣到他鄉卻成為宰相的約瑟;帶領百姓出埃及的摩西…從真實的聖經人物聯系到今天的信徒,神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奇妙的作為,有效地配合聖經教導。──全套聖經人物,可以搭配組合成100多個聖經故事,主要人物盡在其中,不再是白底黑字,而是豐富生動,讓學習者全情投入。天父是怎樣愛我們呢?學生已經熟悉浪子回頭的故事了,如何再講呢?老師可以讓他們自己用這套聖經人物,按照故事的情節貼在白板上,邊看邊講,在自己講述的過程中體會天父的心意,自然回應天父的愛。──增強互動,擴充老師的教學法,使學習者興趣盎然,每個人物背面均標有中英文人物名稱及編號,方便對照和學習。這些人物被記載在聖經的哪些章節中呢?每章聖經的書卷都有神的心意,不僅是記住故事本身,更是進入聖經的教導,人物的出現和聖經章節緊密結合,記住並遵行神的話語。──全套聖經人物目錄,方便老師教學和歸類尋找,抓住主題、重點清晰,讓老師一目了然。..
跨越界線的自我對話練習:21堂重建信任關係的療癒課
內容簡介 我們可以不怕心碎,再次冒險在人我關係中,每個人都必須了解界線,而設立界線,也是讓我們可以在生命的每個面向經歷自由的必要條件,為的是讓自己和他人能有合宜的關係。但是,一旦擁有安全的界線,常讓我們退縮到滿足現況、將就度日的境地。界線,無形中可能成為我們的牢籠,藏身在其中感覺舒適又自在,日子一久,就越來越封閉冷淡。寫過多本「立界線」作品的湯森德疾呼,我們受造並非要成為孤立又隔離的個體,進入有意義的連結關係,才是我們與上帝以及與彼此相處的正確方式。不管你面對的,是在信任破滅的關係中重新學習信任,或是用良好的界線來建立一段新關係,甚或只是用一個健康的方式來定義你的未來,這本書都有助益。湯森德在書中提出兩種類型的界線,幫助我們更能明白在關係的建立中,界線所扮演的角色:定義型界線,代表著自我認同的中心,反映出生命中最重要且珍貴的價值;保護型界線,則是我們需要學習,可以調整與改變,並預備好要去跨越的界線,以進入那更深美、更能無懼敞開內心脆弱的關係中。跨越那條自我保護的界線,重建渴望的緊密關係,探索「我・你・我們」的正向發展,這是值得冒險一試的生命大挑戰。我很喜愛與約翰一起工作,《跨越界線的自我對話練習》是給每位讀過《立界線得自由》讀者的必讀之書。這是他至今最優秀的作品。—史蒂芬.阿特本(Stephen Arterburn),暢銷作家,新生命現場(New Life Live!)脫口秀節目主持人這是我讀過關於建立健康關係最棒的書籍之一。我幾乎在每一頁都做標記。約翰.湯森德是美國談論這個主題最優異的交流者之一。我讀過約翰寫的所有文字,因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吉姆.伯恩斯(Jim Burns),博士,「家庭之道」(HomeWord)總監,《創造親密的婚姻》和《更親近:吸引夫妻在一起的委身》(Creating an Intimate Marriage andCloser: Devotions to Draw Couples Together)作者作者簡介 ▌湯森德(John Townsend)他是商業顧問、領導力教練,也是心理學家。他著有(及合著)超過三十本書,合計有千萬本以上的銷量。其中《界線》系列(Boundaries)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湯森德主持線上直播節目,經營Podcast,也是電視節目的共同主持人。二十多年來,湯森德博士一直與全球各地的領導人、組織和個人接觸,為他們提供改變生活的解決方案。湯森德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家醫療保健公司,在美國西部的三十五個城市經營了十年。在這個領域,他學會了變革和成功的策略,如今他在企業教練和諮詢中也採用了這些策略。他也是「芥菜種牧場」董事會的成員,這是一個提供給弱勢青年的馬術計畫。湯森德住在南加州,他的愛好之一,是和兒子瑞奇與班尼一起在合組的「土匪樂團」(The Bandits)中合奏。目錄 前言 015導論:不要將就 019第一部 了解問題第1章 關係的吸引力 031第2章 傷害的出現 039第3章 界線的功用 045第4章 重燃渴望 053第二部 知道自己何時準備好第5章 承認受傷並接受支持 071第6章 理解你過去的選擇 077第7章 將故事各點連成線 087第8章 哀傷過後就放手 099第9章 培養成長型友誼 113第10章 相信自己的定義型界線 125第11章 讓價值觀轉化渴望 139第12章 該冒或不該冒的風險 149第三部 知道對方何時準備好第13章 這個人是否在意他╱她對你的影響? 165第14章 這個人(真的)與好人有連結嗎? 177第15章 這個人可以承受與你之間的關係嗎? 193第16章 約會和婚姻關係:這個人是否超越激情? 207第17章 重要問題是否用對的方式來解決? 219第四部 進入關係第18章 必須進行的談話 235第19章 冒險 247第20章 處理減速路障 257第21章 能走多遠? 269總結:跨越界線,走進最美好的人生 279附註 281序/導讀 導論不要將就如果你不想在目前的關係中將就,本書就是為你而寫。在生活中其他方面,我們經常得勉強自己去將就或適應一些狀況。高爾夫球好手總會走到某個階段,必須適應長青巡迴賽的一切;個人與家庭必須為了情勢所需,減少花費並調整財務預算;父母終得放開對孩子的控制,容許孩子自己做決定。但在關係的世界中,我們時常太快就勉強自己接受現況了。當我們在婚姻、約會、家庭、友情或者工作關係中,遭遇困難和不舒服的狀況,很容易就會退縮。這很自然,通常也是必要的反應。痛苦使我們退縮,保護我們免受更多的不適或傷害。在我十幾歲剛開始刮鬍子時,臉老是被刮鬍刀刮傷。這種尖銳的割傷真的很痛,所以一有刮傷我就會避開那個區域,趕快把其他地方刮完。我完全不期待下一次的刮鬍子,能拖就拖。不過到頭來我還是學會了掌握刮鬍刀的角度,順順地把鬍子刮完。人們用不同的方式將就,適應於自認是最好的情境裡。有些人將就的方式是留在一個還算能忍受的婚姻中—不至於反目成仇,但也不是太親密。有些人則是接連與不同人約會,從不想要委身。有些人甚至連最重要的友誼也保持在讓自己自在的距離,有些人則將精神聚焦在活動上,而不是關係上。在關係中將就,並不是度過人生的最糟方式。這個方式比較不痛苦,通常也比較好預測。選擇逃避痛苦,和選擇可預期性都是有道理的,但這絕不是神為我們所設計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你受造要與人相連,進入深刻、有意義且正向的關係中—與神和與人都是如此。這是建立幸福美滿生活所需要的方式和目標。只是,當我們最親密的關係變得不健康、甚至是有害時,挑戰就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在關係中建立健康的界線,來保護自己。二十年前,當克勞德和我在《立界線得自由》(Boundaries)中討論這個議題時,我們其實不曉得讀者對這本書,或是之後關於婚姻、約會、教養、青少年,以及進行艱難對話等一連串著作,會有多大興趣。但是在許多會議、廣播節目的互動、電郵往來、社群網路和一對一的談話中,我們發現許多基督徒並不了解聖經關於個人責任上的教導,特別是這個責任的起點和終點應該在哪裡。雖然他們學習許多給予、照顧、愛、犧牲、寬恕的功課,對其他重要的議題卻不甚了解—比如在關係中,有哪些事是他們應該或不應該負責的,哪些選擇是需要捍衛的,以及怎麼樣才不會使成癮、罪惡和虐待這類有害的模式發生。我們很高興看到,許多人最終學會在該說「不」的時候拒絕,並找到神所應許給我們的選擇自由:「基督釋放了我們,為使我們得自由。所以要站穩了,不要再被奴隸的軛挾制。」(加五1)人們學會根據他們的價值觀做出決定,由此獲得莫大的快樂與滿足。但是這些年下來,浮現了一個重大問題:當我在關係上遭遇問題,也立下界線之後,我怎麼知道何時可以再次冒險,與某人進入關係呢?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神在每個人心中放置了對連結與關係的渴望。就定義來說,學習設立適當的界線,某程度上會造成你與他人之間的區隔。在不同的情況下,這可能代表你還留在關係中,卻不容許他人接近你更深沉的自我,也可能表示暫時退出關係,或甚至意味著完全結束這段關係。不管是什麼情況,人們會發現,雖然他們很高興得到設立界線帶來的自由,卻仍然渴望與人連結,只是不曉得如何重建這個連結—不管是延續現存的關係,或是開始一段全新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本書要以《跨越界線的自我對話練習》為名。本書的設計是要教導你如何去辨認關係中的問題,並且從中成長;幫助你確認某個人現在是否值得信任,並且告訴你如何以一個循序漸進且安全的方式,來掌握自己敞開心懷的過程。一旦你設好界線,當正確的時刻來臨,你就可以跨越那些一直保護著你的界線,在與人的連結中找到美好的關係、深度以及自由,而這正是神一直以來盼望你駐足享受之處。跨越界線後的美好生命願景這裡有幾個案例,是我見過人們跨越界線之後的情況:工作場域中。葛倫和李奇都是我的朋友,為同一家投資公司的合夥人。他們倆之間的相處不大和諧,使他們無法用自己最好的一面來彼此相待。他們互相責怪、失去對彼此的信任,最後解除合夥關係。我感到非常難過,不只是因為我喜歡他們兩個,更因為我曉得他們曾是很棒的團隊。不過,當他們自己為彼此的關係設下界線後,兩個人都有更多時間反省和成長。他們練習本書中所教導的原則,幾年後又在某個計畫中重新合作。婚姻中。泰瑞莎和凱斯十二年的婚姻簡直是一場災難。凱斯講話苛薄而且自我中心;泰瑞莎需要關愛又害怕衝突。當我開始輔導這對夫妻時,可以清楚看見,雖然他們在意彼此、也在意這段婚姻,兩人卻很疏離,對未來也不抱什麼盼望。諮商的過程中,泰瑞莎必須對凱斯設下清楚的界線。過去當凱斯嚴厲批評她時,泰瑞莎通常會順從和讓步,只為了維持和平,保持一點跟他之間的連結。但後來她學會清楚告訴凱斯:「我很在意我們的關係,但你這種行為傷害了我,我無法接受。如果你不能對我和善一點,我就先到另一個房裡去,甚至得要求你離開家裡,直到你決定不再做出這種行為。」泰瑞莎有好一段時間都必須這麼做。凱斯的內心開始逐漸改變。他的心柔軟了,也開始能同理泰瑞莎的感受。泰瑞莎在還沒有確定這個改變是否確實以前,並沒有馬上就對他敞開心懷。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彼此之間發展出真實的親密感,如今已經是一對能夠共同經歷人生、享受人生的親密伴侶。家庭中。琳西的母親快把她逼瘋了。雖然琳西已經結婚生子,她的母親卻還是一直想用母親的權威來控制琳西。她到琳西家裡的時候,會批評她教養孩子的方式;每次琳西都得花好幾個小時陪伴沒什麼朋友的孤單母親,但是這位母親還是會說女兒對自己的關愛不夠多。最後,琳西必須要設下界線。她告訴母親她們不能再這麼常見面,她需要時間建立更健康、更良好的方式來和母親相處。雖然她的母親一直不能理解她為什麼需要這麼做,但是琳西最後終於可以有更多的精神、清晰的思路和對母親的愛,重新進入這段關係。我自己的生活。我在念研究所時認識了丹恩,但我沒有真的把他當好友看待,我只有想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跟他在一起;如果我不方便,他就找不到我。我會找個藉口外出吃飯,或者找我們各自的女友一起四人約會。我並不是在炫耀,但事實是,現在的我已經完全悔改了。好一陣子,我和丹恩之間一直很有距離,但是我們現在重新成為朋友了,我們的關係變得比從前更有互動,也更加平衡了。我求主使用《跨越界線的自我對話練習》一書中所提到的故事、洞見和技巧,幫助你跨出你為自己立定的界線範圍,為了得到親密感而重新在關係上冒險。雖然會有真實的風險,受傷的可能性也一直都在,但我們可以把風險限縮到可控、合理且可承受的範圍。不過,你也可能得暫時將就,因為對方不願意也不能夠做到你所期待的地步。但如果是這樣,讓關係受限的就不是你了。贖回所失去的傑理和瓦莉都是全職宣教士,也是我和內子芭比的老朋友。我和傑理是心理學博士班的同學。幾年後,瓦莉懷了他們第三個孩子。有一天,芭比和我接到電話,他們說正在醫院,因為孩子出了狀況。我們到醫院時,傑理告訴我們麥可出生了,但因為健康問題有生命危險,活不了太久,可能只有幾個星期而已。麥可得留在醫院,才能得到所需的幫助。我們聽了心都碎了,也不知道能對傑理和瓦莉說什麼,只能為他們感到深深的悲傷。我們和傑理跟瓦莉保持聯絡,也儘量去醫院探望。麥可的狀況時好時壞。某一天早晨,他們打電話來告訴我們麥可剛剛過世了。我們趕到醫院;護士把麥可帶到房裡,讓我們抱抱他幾分鐘,跟他說嗨,也跟他道別;然後護士就把他帶走了。那一刻起,我們與傑理和瓦莉一起進入哀傷的過程。芭比和我儘可能單純陪伴他們,聽他們說話,陪在他們身邊。他們訴說著為麥可編織的夢想,以及有多麼愛他。麥可過世後,我們與傑理夫婦保持聯絡,但後來他們搬走了。之後幾年沒能太常碰面。又過了幾年後,他們帶著兩個女兒以及兒子以撒來拜訪。以撒那時約莫六歲。他們來訪時,我看到傑理把以撒帶到一旁跟他說:「你知道這兩位叔叔阿姨嗎?他們認識麥可,也看過他。你如果有想問關於哥哥的問題,可以問他們,他們會告訴你。」距離那天已經又過了好些年。以撒從來沒有什麼必要打電話給我們,但傑理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讓兒子活在家人的記憶中,把失去兒子一事,與他的家人和我們聯繫在一起。雖然痛苦,但他不想在他的關係中隱藏這個回憶;他不想為了避免暴露心中的脆弱,而略去麥可。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你。你也許沒有失去孩子,但你失去了某個東西;也許是一段你希望能夠長久的關係,或是信任他人及敞開自己的能力。不管你所失去的事物或所受到的傷害是什麼,你就是受造要活在關係中,與人連結,並且可以敞開心底脆弱之處。如果你走上正確的路徑,你所經歷的艱難就可以被紓解,你的自我保護也能被化解。親密感是複雜的,但並不玄妙。關於界線的法則很清楚,親密感和風險的規範也是。你應該活在跨越自我保護的界線之上,再次與他人有緊密的關係。擁有你真正渴望的關係,是值得去冒險和努力的。內容連載(請以6000字以內為限 第一部 了解問題第1章 關係的吸引力你和我都「被吸引」去與他人建立關係。我們裡頭有一股將我們推向他人的驅力。事實上,我們還受到許多其他驅力影響:因為想要找資訊,所以上網;受到飢餓的驅使,我們才走向廚房;想要打扮,所以去購物;因為想要建立關係,於是我們與人交談。這不是能夠選擇的,神就是這樣子創造我們。我們被吸引要建立的關係,可能是同伴關係、事業關係、愛的關係或浪漫關係。這股吸引力強烈而難以抗拒,但不見得是健康的、有足夠資訊,或經過良好判斷的狀態。因此時常會做出糟糕的選擇,或是沒有妥善處理我們的關係。我們尋尋覓覓,卻沒有想到應該設立界線。於是,在某段關係上掙扎了一段時間,試圖要梳理所遭遇的一切後,我們又開始尋覓新對象了—而且希望自己這次會更有智慧。因此,了解我們生來就會受吸引去尋找與他人的關係,是很重要的。「跨越界線」的起點,是承認一個單純的事實:我們需要跨越自我保護,因為我們無法逃避,永遠都會被吸引去與他人連結。沒有人在進入關係時,期待遇見災難。我們都不希望事情的發展脫序;我們帶著盼望啟程,渴望好事發生。盼望發展出友誼、親密感、安全感和實質的關係;盼望一段時間後,這段關係會深化並且豐富我們的生命,也許彼此會更進一步委身其中。這是我們希望關係進行的方向。一開始,我們因著許多原因而對一個人感興趣,可能是外表、共同嗜好、人格、價值觀、喜好。一旦認定好事可能發生,我們就會投入時間和精神,看事情如何進展。無論如何,總是以期待好事來開始的。這股驅動的力量其實由不得選擇,而是與生俱來、不容否定的天性。我們受造要尋求建立關係,也盼望這關係是正向的。我們感受到一股「吸引力」—一股動力或渴望—想要找到一個可以分享生命的人。我們希望有人理解我們,與我們相處,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解決之道。我們被吸引走出自我的範圍。在生命的第一段關係,也就是嬰兒對母親的依戀中,我們就會看見這個事實。嬰兒離開子宮後,會馬上尋找另一個人的同在,讓她感到安全,覺得被保護,在她生命最初那幾分鐘的混亂中,給她一種可預測的感覺。這是天生的直覺行動。神創造了這股驅向關係的吸引力。其實這股引力是朝向神本身的,而先知也告訴我們要尋求祂的同在:「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賽五十五6)。在與神的關係中,我們才能找到最終的連結和意義。而神也設計讓這股吸引力朝向其他的人:「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傳四9)。當我們與神和最重要的他人有深刻的連結時,就活出生命最好的狀態。這樣的連結再加上一個有意義的目的和任務,就能創造出最美好的生命。人們之間彼此連結,有許多好處:擁有健康關係的人較長壽、健康問題較少,也比較不會有精神上的失序。關係是生命的燃料,提供力量給我們的外在活動和內在世界,讓我們往該去的方向前進。相反地,孤單、與人隔絕和破壞性的關係對我們無益,是需要被修復的。雖然人們大都曉得與人連結的好處,我們受吸引卻不是因為這些益處。尋求關係,是因為我們在一個不可忽視的深沉層次上,渴望關係、也需要關係。愛人與被愛是令人愉悅和滿足的,但是當關係崩解時,也是令人痛苦和遺憾的。我們會去找尋自己熱情之所在的工作,去喜愛的餐廳用餐,看激勵人心的電影,都是因為渴望某種連結。我們對關係的需要也是如此。信任是關鍵然而,吸引力要在一個良好的關係中產生應有的功效,就必須以信任為核心。如果你可以打從內心深處信任對方,這股吸引力就達成任務,你也可以做出好的連結。我們多數人都能處理關係上的問題,例如混亂、不負責任,甚至是高度的控制慾;但是當信任不在關係的等式中,你就不算認識坐在你對面那張椅子上的人。這永遠是最該被優先處理的問題。信任是能夠對另外一個人暴露你的脆弱。信任某個人,就是確定他總會考慮到什麼對你是最好的;你相信他的為人裡外如一;你心底曉得與他在一起是安全的;你知道不管如何,他都會在你身旁,而且即便你不是太可愛,他仍然會愛你。Batach是一個希伯來字, 在聖經中常被譯為信任(trust)。舉例來說,「當將你的道路交託耶和華,並倚靠(譯註:英文翻譯為「信任」)他,他就必成全。」(詩三十七5)Batach 的另一個意思是「無慮的」,指的不是不負責任或衝動性的毫無掛慮,而是「沒有憂慮」,不帶任何掛慮或疑慮。如果你對人有一種Batach式的信任,與他在一起就會覺得自在;你不用修飾自己、謹言慎行、如履薄冰。在Batach中,你對神或另一個人敞開自己脆弱的部分,不用自我質疑或擔心受到批判。這就是信任。這樣的信任並不是一種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沒有信任,關係就無法健康發展。我們都盼望找到一份關係,能因為信任對方是安全的,而在其中得到安息。我過去曾與一位名為崔佛的業務共事過。他具備完美業務員的個人特質:外向、精力充沛、風趣。但是崔佛不是很可靠。如果他說早上十點會出席會議,就一定是十點二十才會出現;如果他從車上打電話說他再十分鐘就會抵達,其實就是二十分鐘;如果他說他那天打了十五通電話,通話紀錄只會顯示十通。因為如此,與他共事變得很困難。最後我氣得告訴他:「崔佛,你告訴我的每件事,我都必須打個八折,才能得到最真實的那個答案。」換句話說,雖然我想要信任他,我卻做不到。他對我的「吸引」被削弱了。信任是讓關係這個機器運作平順的潤滑油;它不是一個奢侈品,而是重要的根本。..
(限時活動買一送一)耶和華是我的亮光~福音禮品
一次須購買5個送5個出貨12個白光與暖光,*各5個出貨)祝福禮品:耶和華是我的亮光祝福經文: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 障,我還懼誰呢? 詩篇27:1..
轉化情緒痛苦的心理治療:情緒聚焦取向
【內容簡介】 轉化痛苦的前提是直面痛苦,「唯有先抵達痛處,才能從痛處離開」;本書為情緒聚焦療法(EFT)理論及其臨床應用的概述,著重心理治療中的情緒痛苦和在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者為第二代情緒聚焦領域的治療專家、理論家、培訓師和研究者,對理解心理治療中情緒轉化的過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全書實務經驗和研究基礎極為豐富,對於正在接受助人專業訓練或是欲進入助人專業行列者,堪稱必讀著作。【作者簡介】 拉迪斯拉夫.提姆拉克(Ladislav Timulak)都柏林聖三一學院諮詢心理學教授,諮詢心理學博士課程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治療,特別是情緒聚焦治療和網路心理健康干預方法的發展。作為第二代情緒聚焦療法專家,提姆拉克為幫助更多人理解心理治療中情緒轉化的過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已出版多部心理治療相關著作。【推薦序】 「情緒」這個在華人社會傳統以來是被大多數人誤解的,傳統文化中認為情緒不宜過多表露,一般人常以理性或靠意志力壓抑或忽略對待情緒;即使基督徒也多是如此看待情緒,常跳過情緒,以信心宣告或經文勸慰來處理負面情緒;然而,這樣處理情緒並不見得有好效果。 本書依據情緒焦點治療,關注聚焦負面情緒並提出有效的疏通與轉化方法,使越來越多人經驗與理解到情緒不是一味壓抑或忽略就會消失的,唯有透過與情緒接觸、被更深意識與覺察、進一步透過意義化才能得到轉化,達到修通情緒的結果,使個人的情感、理性和全人得到更好的整合。本書作者具體詳盡地提出與示範了這樣轉化痛苦情緒的心理治療工作理念與步驟方法,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從事心理工作者參考。陳秉華博士台灣師大心輔系退休教授、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 牧靈諮商科兼任教師、台北靈糧堂全人關顧中心督導 人類從出生開始直到成年都經歷豐富的情緒經驗,杏仁核負責接受情緒,但是能夠用思考或語言表達出來,必須等到成年後額葉成熟之後。情緒已經習慣跳過思考與語言表徵的方式,用極為快速且自動化的模式在我們的生命中展現出來,例如習慣性憤怒、恐懼、悲傷。 《轉化情緒痛苦的心理治療》這本書是協助我們從過往累績的經驗中,將那股無以言喻卻在內心居住已久的深度情緒,透過探索與理解,將之拉到前額葉,重新表徵進而轉化成我們生命中有意義的記號。葉在庭博士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 牧靈諮商科兼任教師 在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情緒是了解一個人的三大面向,三者本就相互影響與連動。而EFT最大的貢獻,即是從此三大面向中的情緒切入,告訴我們透過探索並滿足人們基本且合理的心理情緒需求,即能找到途徑轉化人生必有的痛苦情緒。進而幫助一個人建構有意義並且正確的認知信念,以及產生與人連結的行動力。如何做到呢?看完本書你就知道。伍育英博士醒吾科技大學退休副教授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 牧靈諮商科兼任教師、台北靈糧堂全人關顧中心督導【目錄】 中文版序/拉迪斯拉夫.提姆拉克 7推薦序一 情緒轉化的重要性/萊斯利.格林伯格(Leslie Greenberg) 9推薦序二 見樹與見林/陳玉英 12推薦序三 從痛苦出發,探討自己、帶出成長/鄭玉英 14譯者序 理解個案核心困難的另一個視窗/姚玉紅 161 導論 19 人類的痛苦:情緒痛苦 21 因應情緒痛苦 24Ⅰ 理論概念2 情緒痛苦 33 安全感 vs. 不安全感 34 愛與連結 vs. 孤單 39 認可vs.羞恥 43 情緒痛苦的特徵 47 情緒痛苦的觸發點 49 自我對待 50 預期性(繼發)焦慮 54 迴避 56 總體的痛苦 58 核心痛苦 60 未滿足的需求 61 情緒痛苦的根源 623 轉化情緒痛苦 69 治療中出現的最初痛苦 72 心理治療中情緒痛苦的轉化過程 74 觸及核心情緒痛苦並表達未滿足的需求 75 回應未滿足的需求:憐憫和保護性憤怒 78 情緒轉化體驗的影響 85Ⅱ 實踐應用4 促進情緒轉化的治療關係 89 個人體驗 90 理論觀點 925 核心情緒痛苦的概念化 107 以情緒轉化模型為基礎的情緒聚焦個案概念化 111 EFT個案概念化之案例解析 1326 治療策略:觸及核心情緒痛苦 151 觸及核心情緒痛苦 153 體驗核心情緒痛苦並識別未滿足的需求 1837 治療策略:轉化核心情緒痛苦 193 透過與重要他人的想像式對話轉化情緒痛苦 195 透過自我與自我的想像式對話轉化情緒痛苦 223 整體療程中嵌入轉化性工作 237 安的案例 2408 整體治療策略和處理治療過程中的困難 245 治療策略和治療次數 245 與情緒氾濫型的個案工作 252 與情緒迴避型的個案工作 261 治療關係的困難 266 克服繼發性憤怒 269 幫助個案區分核心痛苦 271 產生自我疼惜/憐憫的困難 273 產生保護性憤怒的困難 276後 記 283參考資料 285【文章試閱】 4 促進情緒轉化的治療關係 最近,我講述了自己運用EFT 的治療經驗(Timulak, 2014)。在治療的早期,我相當焦慮,因為對於我這樣一個天生害羞的人,與一個陌生人見面並與其近距離工作是相當具有挑戰的。我很焦慮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即使我用畢生經驗幫助個案,也不能保證治療會成功,因為情緒痛苦的轉化一直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過,我以自己的經歷和基於這些經歷得到的信心,向個案灌注希望,我將竭盡全力地幫助個案極大地改變他或她的生活。儘管我的身分是心靈脆弱的個案的治療專家,但從治療的早期開始,我就會努力打造一種能夠促進平等的關係。我試圖與個案建立信任的的關係,藉由開誠布公我的工作方式,以及治療工作中我自己的內在經驗(當然不會給個案帶來負擔,只要個案問起,我就會坦率地透露我內心的狀態)。我對個案的承諾是開放的,也就是我會渾身解數地運用技巧和知識。此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會持開放態度來理解個案的困難,與個案分享並合作,對其困難予以概念化(參見第五章)。 從治療的一開始,我就努力在內心營造溫暖的氛圍,並透過我的姿勢動作、我的聲音品質以及我對個案的經歷(特別是其痛苦)給予關懷。我會專注在個案及其當前的問題上,把那些與個案無關的東西摒棄,並有意識地盡力對個案提供幫助(Geller & Greenberg, 2012)。 在某次的治療過程中,特別是當我們觸及個案最原始的痛苦感受時,我常常感到一種非常強烈的連結。當我們趨近個案的痛苦,目睹他的掙扎和脆弱時,總是令我萬分感動。我相信這能激發出我最好的一面,那就是我所擁有的最具關懷、最有鼓勵作用的能力。我被個案的痛苦深深地觸動,而且並不試圖掩飾它;相反,我與個案分享我在其經歷所感受到的觸動、感動和憤怒等等。我試著跟個案建立關係,坦誠地表達我的支持和認同。和格林伯格一樣(Welling & Greenberg, 2011),目睹個案的痛苦會喚起我的憐憫之心(事實上,我對我的學生說,對他們來說,他們觸及個案核心痛苦的標誌是被個案感動,並變得非常溫柔,產生保護和憐憫之心)。在這些時刻,我認同個案痛苦的各個方面,並對個案初始的原發情緒痛苦感到特別溫柔和關懷(Geller & Greenberg, 2012)。當下,我意識到我需要使用的語言和採取介入措施,主動表現出溫暖的同在,這樣個案才能感受到我的在場以及與我的連結。在技術層面上,當治療中接觸到個案的核心痛苦時,我的目的是使其清晰地辨識和命名當下所感受到不一樣的痛苦,然後表達存於痛苦中未滿足的需求。此外,我正在努力促進一種情緒體驗,對個案的這些未滿足的需求做出回應,從而轉化痛苦。 我在個案處於最脆弱的階段及轉化的時刻支持他們。直接親見了個案最初的痛苦,如同目睹個案透過關懷性的自我憐憫和保護性的自我主張來對抗痛苦一般,這些都深深激勵並改變了我。這是我執業中感到最有意義的。轉化的時刻,即當個案表現出保護自我的決心,認識到自己需求的重要性和正確性,並透過關懷或認可來回應它們的時刻,都激勵著我去因應自己的痛苦和恐懼。與個案的這些共同經歷正在改變我。在這樣的時刻,我覺得我可以更好地與自己受到的傷害和脆弱建立連結,並與周圍能夠支持我的人建立連結。我也決心要更勇敢地去解決不公正(unjustice)的議題。 每當治療結束時,這對個案來說,可能會有些失落;對於我來說也是如此。一則心懷不捨,一則也因深具療效而懷著雀躍和認可之情。如果治療不怎麼見效,或者治療過早結束,我可能會感到很失望而自我反省,我本可以採取怎樣不同的治療策略。然而,這些難受的時刻可以被其他個案的成功經驗撫平(更多關於我提供的EFT 經驗,見Timulak, 2014)。(續)(摘自《轉化情緒痛苦的心理治療》第4章)..
痛苦的上帝:楊腓力的苦難神學
內容簡介我們的嘆息,是祂的嘆息;我們的眼淚,也成為祂的眼淚。當我們忍受試煉,祂與我們一同置身在那熊熊烈火裡。一九四三年, 15歲的埃利.維瑟爾,目睹一位無辜男孩死於納粹集中營,內心充斥對信仰的失望,疑惑「上帝到底在哪裡?」。在當年維瑟爾的心裡,上帝已與這位男孩一同死去。一九六七年,棲身某個農場的移工家庭,面對基督信仰無能回應他們的貧窮問題,教會只是空泛要求基督徒不斷為現況讚美感謝、不要埋怨,不禁咆哮,耶穌能否從十字架上下來,親身體會他們所過的日子。身處不同年代,遭遇不同苦難,他們發出相同的吶喊,以及對上帝的質問。當受苦以各種不明白的樣貌出現,被龐大情緒壓得喘不過氣的我們,會很自然想知道「這些事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是我?」。甚至,有時原以為基督信仰能提供解答、給予安慰,沒想到給予的回應,竟是滿地的失望,或沉默。然而,對痛苦置若罔聞,是上帝的本意嗎?「痛苦的問題」一直是基督信仰深奧難解之謎。面對苦難的基督徒,就像走在一條鋼索上,就連那些聰穎或曾自認敬虔忠心的人,也不乏仆倒其上。因為這從來不只是信仰知識、神學議題,更是一位信靠上帝之人,期望自己未曾被上帝背叛的椎心之痛。楊腓力初次寫成此書雖年僅二十來歲,但本於追尋苦難意義的初衷,日後仍舊筆耕不輟,走進受苦者的世界。他整理、書寫這些尋獲的線索,歷經前後多次增修、改版,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這本著作。楊腓力循線發現,在這些看似無望的苦難現場背後,竟透著上帝的身影。那位無辜的男孩、那戶移工家庭,從來不是獨自一人死去,也不是孤苦無依、浮沉於世。因為上帝同樣經受過如此難以想像的傷痛,祂的兒子來到世上與我們同住,卻也為我們死在這個世上。祂受壓迫的痛苦身軀,是向我們顯明自己一直都在的證據,證明祂對我們不曾離棄過的諾言,述說痛苦終有救贖可能的希望。 作者介紹楊腓力(Philip Yancey)自小生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能意味著我們將擁有真實的信仰嗎?這個自我叩問是楊腓力一生對上帝、對基督信仰持之以誠的原由。他尊重每個疑惑,因為他親身體會到自己勇於探索信仰的重要性,而不是依附別人的信仰。儘管楊腓力生長於擁有虔誠基督信仰的美國南方,出生自敬虔的基督教家庭,但他卻在成長過程中,目睹信仰可以如何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為一個滿足欲望的幌子,卻不是真實可靠的現實。直到他再次經歷、明白自己才是那位需要上帝憐憫和愛的人,他真正遇見了上帝。因此楊腓力也格外珍惜和尊重信仰中對「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探問,因為這有可能是避免讓自己淪為對上帝虛假的關鍵時刻。他按此步履,緩慢殷勤地耕耘每本作品。他所寫的每本書,不只是寫給同有這些信仰疑問的人,也是寫給他自己。截至二○二一年為止,連同與他人合著的作品,楊腓力已出版將近二十二本著作。不僅是美國各大基督教書籍獎項的常客,更陪伴無數基督徒走過信仰的路,帶出深遠的影響。 目錄前言1 揮之不去的問題Part1 為何會有疼痛這回事?2 沒人想要的禮物3 無痛地獄4 劇痛與狂喜Part2 痛苦是來自上帝的信息嗎?5 嘆息的星球6 上帝要試著告訴我們什麼?7 我們為何在這裡?8 手臂太短,豈能與上帝鬥拳?Part3 人如何回應苦難?9 摔落之後10 雙腳站起來翩然起舞11 其他的見證人12 極端的例子Part4 我們如何面對痛苦?13 守住復原的疆界14 恐懼15 無助16 意義17 盼望Part5 信仰如何幫助我們?18 祂親自體會19 身體的其餘部分20 外面是全新的世界討論指南附註..
一個名叫天堂的地方:義大利海岸、山間與城市的心靈慢旅。
【內容簡介】徜徉在義大利的地中海風情,穿梭於時尚之都,漫步在充滿故事的古城。旅途中,㇐次又㇐次邂逅各城鎮的義大利人,體會真正的義式生活。徒步於利古里亞大區的五漁村國家公園,座落在絕壁邊緣,靜靜的站在山與海之間。走訪義大利西北的皮埃蒙特大區,北面是阿爾卑斯山,南面丘陵遍布葡萄園。悠遊北邊的倫巴底大區,米蘭為首府。從瑞士邊境的阿爾卑斯山延伸而出,穿越浪漫的湖泊,來到廣闊的波河平原。此區有杜鵑花園的湖畔別墅、宏偉宅邸、華麗教堂……。隨著沿途美景,作者更帶給我們另㇐種心靈的風景──● 美好的風景總是藏在深山絕壑間,願意尋找的人有福了。成功的冠冕總是藏在汗水和掙扎中,願意經歷的人有福了。● 每天,要有㇐段固定的「休息」的時間,只要你挪出時間,上帝㇐定會準時出席。這種休息是能量的累積,漸漸的,你內心會有㇐個角落,那裡風浪打不著,患難也無法靠近。● 上帝從不要求百合花散發著紫羅蘭㇐樣的芳香。獨特,不是品牌,不是穿著打扮,而是由中散發的特質。如果你對現在的自己不滿意,努力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吧。……天堂,不是看雲,是看雲飄走後那個萬年不變的天空。──依品凡【作者簡介】依品凡,旅行與靈修作家。她的足跡踏遍歐洲多國與美加、日本。除了沉浸在自然美景與人文風情,她也熱切追尋「心靈的風景」,將信仰智慧寫入人生旅記,讓幸福從外而內,使生命得到完全的滋養。著作有《人間天堂》(遠流出版)、《在京都找到幸福》(商智文化)、《心,遺落在北海道》(商周出版)、《山頂上的舞台》、《阿爾卑斯山的風景會說話》、《跟著上帝去旅行》及《上帝也浪漫》、《上帝的甜言蜜語》、《上帝把葉子染紅了》、《出酒的葡萄園》、《日本冬季行旅》及《㇐張椅子的生活態度》(後皆為宇宙光出版)。【推薦序】本書可做為面對個人情感、內心情緒的心靈雞湯。在與人相處的各樣人際關係中,書中皆有很好的審視與提醒,也指出實際可行的方法,更藉著「幸福練習題」,讓讀者反思,不僅適合個人閱讀,亦適合團體討論,是很好的心理輔導教材與指引;同時也是建立良好關係,包括夫妻相處、親子關係和人際溝通的重要守則,值得再三反覆閱讀。──台大醫學院副院⾧ 陳敏慧閱讀本書就像「台大醫師到我家」!作者以生動的例證為前言,然後分析問題原因,再提供解方,中間穿插聖經中的例證或相關經文,使無法突破人性軟弱的人,找到有所突破的能源。若能將本書加以咀嚼、應用,相信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紐約新城歸正教會退休牧師 蘇桂村【目錄】目錄I 利古里亞大區● 地中海風情萊姆的滋味藍色路徑掛在海上的㇐幅畫愛的步道隧道好日子皇后大道畫門小鎮色彩與價值永恆的舞步平凡中的美麗兩張公車票II 奧斯塔谷大區&皮埃蒙特大區● 杜林耶穌的臉歡笑的城市午餐時間㇐片雲彩三杯水的滋味天堂國家公園㇐個名叫天堂的地方黃色小花人生保證書聽土撥鼠吹口哨蕾絲傳奇III 倫巴底大區● 米蘭穿紅色Polo 衫的天使米蘭-時尚之都●貝加莫半空中的古城倒數計時㇐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科莫湖蜜月天堂階梯㇐抹夏季的微風●伊塞奧湖和森林仙子有約上帝作的決定追逐● 水都威尼斯水上巴士我是VIP跟著色彩起舞兩個角落● 童話小鎮──阿爾貝羅貝洛除了位置以外㇐個名叫蘑菇的村莊陽子の店白色小鎮● 山洞之都──馬泰拉「薩西之旅」第㇐頁教授的電話看到噴泉向左轉石頭打造起來的美麗㇐扇窗【文章試閱】㇐個名叫天堂的地方世界上有許多山,但「天堂山」只有㇐座;世界上有許多公園,但叫作「天堂」的公園只有㇐個。去米蘭旅遊的人很多,卻很少人知道米蘭西北邊有㇐個「天堂」。義大利有兩處阿爾卑斯山,多洛米提(Dolomites)靠近奧地利邊境,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般人口中的義大利阿爾卑斯,指的是米蘭西北邊的奧斯塔谷(Valle d'Aosta)。這片占地七萬公頃,由壯麗高山及茂盛草地所組成的自然生態區,曾經是薩沃亞王朝的皇家獵場。㇐九九二年,國王㇐三世把它捐給政府,成為義大利最古老的國家公園—大天堂國家公園(Gran Paradiso National Park)。高四○六㇐公尺的大帕拉迪索山(Gran Paradiso),是大天堂國家公園的主要山峰。帕拉迪索(Paradiso),就是英文的天堂(Paradise),這也是公園名稱的由來。世界上有許多山,但「天堂山」只有㇐座;世界上有許多公園,但叫作「天堂」的公園只有㇐個。看完大天堂公園的介紹之後,我好像聽到遙遠的山谷傳來的呼喚:來吧,來拜訪這個神祕而美麗的地方,來吧……。大天堂公園裡有好幾個度假中心,科涅(Cogne)位於公園的中心地帶,是最熱鬧的㇐個,也是造訪公園最好的據點。訂好飯店之後,我還是有㇐種作夢般的感覺。科涅,多麼陌生又奇怪的名字,這是個真實的地方嗎?帶著㇐份嚮往,㇐張陌生的地圖,及心裡種種好奇與期待,我出發了!抵達這個海拔㇐五三四公尺、只有㇐千五百個居民的山谷小鎮,我感到非常驚訝。所謂「最熱鬧」的度假中心,居然安靜得好像無人居住㇐樣。㇐條道路,從山下的奧斯塔谷延伸上來,路的㇐邊,包括我們旅館在內的數十間房舍,是整座公園房子最密集的地方。路的另㇐邊,是㇐望無際的綠色草地。覆蓋著白雪的山峰靜靜的圍繞在四周,陽光靜靜的照耀著,除此之外,連㇐片葉子漫不經心的掉落的聲音都沒有。天堂公園的旅遊旺季從六月中旬到九月底,五月,冷冷清清的,有些旅館和餐廳還沒開始營業。是因為遊客太少,所以如此安靜嗎?還是,安靜本來就是它的語言?放眼望去,覆蓋著白雪的山這麼美,迤邐在山中的小路這麼美,㇐望無際的草地這麼美,座落在草地邊緣的樹林這麼美,潺潺而流的溪水這麼美。據說,它們都會親切的遞給遊客㇐張名片。我在天堂公園收到的第㇐張名片,上面寫著安靜。那是初春時節,四周很安靜,我們內心也很安靜。從抵達那㇐刻起,以及接下來的每㇐天,我們徜徉在這片「無聲勝有聲」的天地裡,看時光安靜的喚醒清晨、送走黃昏。有時,希望時間也能靜止不動,因為不想這幸福假期太快結束。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10)來自天堂的詩籤天堂,是在上帝面前安安靜靜休息的地方。..
我愛禱告
作 者 簡 介 (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先緻(撰寫第2、4、6、7、10、12、15、17、19、20篇)大學畢業不久即於英國蒙召,1991年取得華神道碩後,按立傳道進入全職服事。2001年開拓大直衛理堂,擔任主任牧師至今20年。除牧會事工外並致力於自我成長、婚姻及親子關係、家庭經營等教育工作。同時對於社會服務不遺於力,2006年創辦「展開天使翅膀」慈善音樂會迄今,協助偏鄉弱勢兒童、青少年教育事工,至今已幫助超過275所中小學、10000名學生。 毛黃秀蓮(撰寫第3a、8、9、11、14、16a、21、23篇)南港浸信會傳道,個性熱情開朗,喜與人接觸,善於輔導。有位愛他的牧師老公、兩位遠在美國卻貼心的女兒,及一位可愛的孫女。喜愛運動、古典音樂、電影,並樂於寫作及傳福音;享受上帝所賜豐盛而美好的生活! 吳惠蘭(撰寫第1、3b、5、13、16b、18、22、24篇)18歲信主,23歲成為全職傳道人,一生只服事一位主人。曾跟隨宣教士開拓佈道所,參與國內外事奉。2012年加入淡江教會全職服事,2019年9月29日於淡江教會按立牧師。目前致力於培育青年人、外展事工、禱告事工、行走禱告、敬拜團、講道及小組服事。期許自己一生都能成為陪伴年輕人成長的好姊姊,成為建造教會的使女。 內 容 簡 介 3位牧者 × 18則禱告佳句 × 24個主題 × 28篇禱告文 [出版的話]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這是使徒保羅教導我們的信仰生活態度。 現代人生活忙碌,馬不停蹄、勞碌奔波、疫情造成緊張壓力、憂慮愁煩、重擔難卸、難題待解,心靈常有不知怎麼辦「無助」的呼求! 耶穌說:「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十一章24節) 「禱告」就是打開心門,讓耶穌進到我們心裡來幫助我們,讓祂那奇妙的能力,解決我們的難題。 天天「禱告」,和上帝交談,會讓您慢慢地凡事依靠、交託上帝,漸而成為生活的「習慣」。 這種「習慣」會幫助我們活出耶穌的樣式,進而讓一個人的生命改變。 本書的輯成是由幾位牧者提供一些簡潔的禱告範例,旨在使讀者容易學習而進入禱告的恩典裡,領您入蒙福之境,幫助您建立禱告的生活。陳敬智 目 錄 出版的話 61出入平安 82情緒安穩 10 3悔改歸正 12 4身心健康 16 5生命突破改變 18 6關係修復 20 7為自己禱告 228為父母禱告 24 9為兒女禱告 2610為家庭、親友禱告 28 〈主禱文〉 30 11為同事、職場禱告 32 12為牧者禱告 34 13為年輕世代禱告 36 14為弱勢者禱告 38 15信仰生活 40 16婚姻交友 42 17生病就醫 46 18工作財務 48 19禱告生活 50 20團契生活 52 〈雅比斯的禱告〉 54 21教會合一 56 22傳福音、宣教 58 23倚靠主恩、安度逆境 6024風調雨順、四境平安 62 作者簡介 64..
便條紙-祝福滿滿
尺寸 : 7.5x7.5cm..
你要往哪裡去?論教會醫院的使命與走向
書介教會醫院應具備自己的身分認同,透過展現上帝的愛和關懷,對社會和醫療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且承擔醫療、宣教教育和慈愛等重要任務。過去,教會醫院面臨挑戰時展現出堅毅精神,並致力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隨著醫院規模擴大和資源增加,組織運作和管理逐漸成為重要課題。教會醫院應制定目標,成為學習型組織,提供員工發展機會,創造成長與轉型的氛圍,維持自身競爭力。除了使命導向,教會醫院尚須注意經營管理,必須擬定因應環境變化及組織發展的策略,用愛心與智慧經營管理,謹記我們是光,是鹽的本質,以善盡上帝管家的責任。目錄推薦序 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推薦序 活出撒瑪黎雅人的精神自序 發揮使命價值,成為世上的一抹光前言 探索教會醫院的存在價值第一章 教會醫院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章 教會醫院的使命第三章 醫療傳道使命的省思與挑戰第四章 如何彰顯教會醫院的使命價值?第五章 祝福與應許自序發揮使命價值,成為世上的一抹光本書算是博士論文後的篇外篇。會寫這本探套冷門議題的書,一切出於內心深處的感動驅使,透過閱讀、訪談和撰寫,也算是一種心靈的療癒,並真心希望教會醫院能繼續擁有美好的見證。本書內容是一些比較實務的做法,旨在探討Why之後,所提出的How。這些方法是自己思考、觀察後的見解,希望以此拋磚引玉,能激發更多人持續關注教會醫院的經營使命。 讀了不少外籍醫療宣教師的傳記或故事,得到不少激勵,也獲得許多助益,希望讀者也能藉由他們的經歷,從中獲得生命的感動。本書就這些故事或記載,探討他們可能經歷的困境,以及在教會醫院擔任管理工作時,所面臨的挑戰。透過觀察教會醫院的經營狀況與內部管理,分析面臨外在環境的影響下,如何領導和管理醫院,以繼續實踐其宗旨和使命。這是一項終須面臨的挑戰,尤其在面對時代巨輪所帶來的環境改變,教會醫院如何在轉型中仍保留其使命與特色,更是值得關注的課題。由於本書不是醫院管理的教科書,也不會討論如何因應健保與追求獲利的做法;而將從管理學的角度,提出教會醫院如何在經營困境或穩定經營中,持續發揮使命價值和影響力。就像耶穌提醒門徒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馬太福音》5:14),也提醒「當做完上帝吩咐要做的一切事,只不過是盡了本分而已。」(《路加福音》17:7-10) 一棒接一棒,傳承使命與精神 剛到醫院那年,我有幸碰到創院的美籍醫療宣教師戴德森(Marcy Leroy Ditmanson, 1919~2000)。這位原本是學歷史的一般外科醫師,來台灣十年後,在50歲時回美國重新學習骨科,經過四年取得骨科專科醫師證照,為的是回台灣進行小兒麻痺患者的脊椎側彎手術。當時台灣並無此項開刀技術。後來我才得知,一位患有小兒麻痺的高中同學,也曾尋求戴醫師的協助。這是最令人佩服的地方,為了小兒麻痺患者的需要,50歲的戴醫師願意承受學習和值班的辛苦。無論扮演哪個角色職分,願我們的決策和行為,都能展現心中的慈愛和憐憫,做符合上帝心意的事。就像醫療宣教師當時為台灣帶來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愛心服務,百年前英籍蘭大衛醫師與其夫人連瑪玉女士的切膚之愛,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所展現的不是數字,而是故事;倘若我們能因上帝的恩典而帶出數字、資源或地位,那就是上帝信任委託可以管好幾座城(《路加福音》19:11-19),無論個人或醫院,就要帶出更多影響力。 期望大家能了解,教會醫院持守使命的永續經營,是從創院的精神,更在上帝的恩典保守下,一棒接一棒的傳承下來。雖然我們可能不容易感受到其影響力,但在台灣歷史的某個階段,教會醫院對於民眾現今所享受的生活環境條件,在醫療及公共衛生層面,做出極大的貢獻及影響。猶如族譜中每個人的名字,若沒有其中任何一個人,就不會有今天的「我」,而且無論我們是否喜歡,都會受到他們無形的影響。 說來特別,大學畢業後我曾立志不到教會機構工作,認為那不是學習管理的人,可以講求效率、有所發揮的地方;但上帝卻將我帶到教會機構,也漸漸找到對教會機構的使命感。還記得廿幾年前剛來醫院時,與副院長藉由電子郵件討論事情時,收到他的勉勵:It’s not a job, it’s a mission.(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使命)。在我忙碌或遇到困難時,這句話常常提醒我。我曾以「遷徙」為題與同仁分享,透過宣教師的「遷徙」,給予我不少啟發與激勵。就像當初到嘉基服務時,並沒有很清楚的「初衷」。但廿多年來,經歷了許多計畫、環境的挑戰,以及危機事件的考驗,還有許多人事糾葛,都讓我擁有刻骨銘心的感受,也逐漸讓我從中明白神美好的意義。接受的挑戰愈多,獲得的恩典愈多要感謝嘉基,在醫院服務期間,院內單位與工作場所搬遷不下20次,所有的經歷讓我體會到:經歷的挑戰愈多,獲得的恩典也愈多。如果不敢冒險或面對挑戰,就無法擁有成長、成熟的生命體。人的一生就像不斷地遷徒,不管是居住地點、工作轉換、角色或生活方式……每一個抉擇都會對我們的生命或生活經驗,帶來改變與影響;而這些改變又會帶來學習和成長,形塑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形塑我們對自己及組織的mission(使命感)。我從中學習到兩項寶貴的道理:一是謙卑依靠、經歷上帝的恩典;二是繼續尋找「遷徙」與「付出」的意義。藉由服事上帝的過程中,我們有機會經歷祂的恩典,造就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即使面對無法掌握的變數和風險,我們仍應勇敢地迎接挑戰和面對困難。我相信只要我們秉持合乎神旨意的心志,以及負責任的態度,上帝會用祂的方式帶領我們經歷祂的恩典,並豐富我們的人生。因為我們不是獨自面對這些考驗,而是與上帝的恩典同工,祂的恩典足夠我們使用。「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並且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其實,不是我自己在工作,而是上帝的恩典與我一同工作。」(《哥林多前書》15:10)我們要慢慢體會,人的一生都有上帝的安排與攝理,唯有回想才能理解、才會感恩。 感謝學習成長過程中,許多人給予我的關懷、教導與和陪伴,他們的愛是我警醒的力量,也是我學習的典範。在上帝的召喚和他們的影響下,牽引我進入教會機構,投入醫院管理領域,並修習學位寫書。撰寫書籍期間,正值父親因病住院、在家休養和過世,讓我對醫療議題、出院後的照顧和臨終關懷,有了更深入的體悟和思考。醫療不應僅僅是身體的治療,心和靈的關懷也同樣重要,這也是教會醫院的核心價值與特色所在。感謝成書過程中,幾位我所敬重的人,以身教和言教展現了他們的信仰,並提供許多書寫的觀點,很高興在尋求教會醫院繼續傳遞醫療傳道使命的路上,能有他們留下典範。 堅持信念,彰顯教會醫院美好價值 有一次在熟悉的公園散步運動時,上帝突然問我一句話:「你要往哪裡去?」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藉此觀察教會醫院要往哪裡去。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世界的局勢產生極大的影響力,未來也將持續帶來變化,人們有機會重新審視生活方式,而教會醫院在疫情及後疫情時代,也將繼續面對使命價值的彰顯和現實經營的挑戰。如果教會醫院能勇於面對挑戰,並堅持信仰理念,必能因這樣的張力而漸漸茁壯,終將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價值與意義。 住家周圍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樹木,其中一棵巨大的橄欖樹,成為許多鳥類、昆蟲和松鼠棲息之處,展現了旺盛的生命力。有一天回家時,發現這棵大樹倒下了。過了一陣子,突然發現其他小樹開始茁壯成長,原來大樹底下沒有陽光,導致其他小樹無法成長,心中期待這些小樹有一天可以長成大樹。同理,雖然醫療宣教師已陸續離開,但他們留下的精神,將根植於這片肥沃的土地,讓許多成長中的小樹,繼續成為各類生物棲息之所。 謝謝翁院長和柯神父的推薦序,給我許多鼓勵和支持。除了醫師的角色外,翁院長也具有院長、局長、傳道人、海外宣教師與教會機構董事長等身分,並曾經歷教會醫院從外籍宣教師轉換為本土的接棒工作,書中有他的經驗和見解。他對醫療傳道的開闊視野與遠見,在經營策略及所推動的宗教事工上,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柯神父在台灣奉獻超過50年,在信仰的實踐上是我的榜樣,他曾提及盡本分就是愛,並鼓勵我們用愛做小事,這種對上帝旨意順服的謙卑態度,相信無形中也影響了許多人。最後,也感謝所有在書寫過程中提出寶貴想法的人,這些我所敬重的人,讓我聽到、看到行善和幫助別人的生命見證。值此嘉義基督教醫院65週年院慶這個值得念的日子裡,我選擇出版此書,回顧所走過的恩典之路,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上主。..
小眼睛看聖經
ISBN: 9789888733101語言: 繁體中文/英文重量(克): 364出版社: 漢語聖經協會尺寸: 16.0 x 23.8 x 1.5 cm原價: NT$390頁數: 92《小眼睛看聖經》專為4至8歲的孩子設計,裝幀纖巧,內容豐富,簡單明瞭地重述一個個珍貴又熟悉、從創造到拯救的聖經故事。《小眼睛看聖經》的插圖生動有趣、色彩繽紛,故事簡短,主題鮮明,用引人入勝、易於理解的方式幫助孩子逐步探索聖經。全書中英對照,附簡明詞彙表,助孩子學習聖經中的生詞。適合4-6歲親子伴讀、7-8歲自行閱讀..
非它不可-教會永續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
【作者簡介】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克雷格.葛洛契爾是生命教會(Life.Church)的創始與主任牧師。生命教會成立於1996 年,至今幫助了數十萬人認識基督,並開發YouVersion 免費聖經應用程式服事全球基督徒,此應用程式至今下載次數已超過六億次。美國職場評價社群Glassdoor 將克雷格牧師列入美國中小型企業的十大執行長之一,並連續兩年將其帶領的生命教會評選為最佳工作場所;克雷格牧師也透過Podcast 節目與世界各地的領袖營會,將其珍貴的領導經驗與人分享。身兼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他至今出版了超過十二本書,其中許多亦有中文譯本。欲聯絡克雷格牧師,請洽www.craiggroeschel.com。【內容簡介】 有「它」同行,你的領導將無往不利。 克雷格牧師對於如何擁有好的領導力,以打造充滿生機的事工與組織,有其獨特、卓越的洞見。他憑藉自己身為成功領袖的經驗,分享寶貴的領導心得,幫助讀者: • 了解自己的組織與事工是否具備那成功的要素──難以言喻卻具體而微的「它」。 • 明白並實踐使你擁有「它」的七個領導原則。 • 探索與「它」保持美好關係的三個層面,使它能長存於組織中。 教會、機構或事工若想增長,一切關乎上帝的作為。領袖不能待在原處等候上帝傾倒恩膏,而是需要透過裝備成為承接「它」的器皿。以「它」為念的領導,將帶來豐盛的祝福。【推薦序】 推薦序-1福氣教會主任牧師/楊錫儒 當陳怡良牧師親自轉交《非它不可:教會永續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這本書的文稿時,跟我提起,克雷格牧師在這本書裡講的理念跟你很相似。 當時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畢竟有關「教會領導」這類的書籍,已經多到目不暇給的地步了,不容易會有眼睛一亮的期待。 可是當我完整地讀完本書時,發現真的有令人意外的雷同之處。(只是用詞不同,例如七個要素中「勇於嘗敗」,我們的說法是:「這不是失敗,這是研發成本」;「心繫迷羊」,我們的說法是:「以佈道為導向」;2023年幸福小組國際研智會的主題「看不見的更關鍵」,也可以說就是「它」。) 什麼是「它」?作者自始至終都沒有給予直接具體的定義,但是所有作為教會領袖的,在看完全書後都應該了然於胸,點滴在心頭。 作者提到構成「它」的七個領導原則:異象、上帝所賜的焦點、彼此相愛、勇於創新、勇於嘗敗、心繫迷羊、以國度為念,全都是建造強盛教會的關鍵因素。 我推動幸福小組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教會被激勵而願意成為佈道的教會,很多教會因此得到很大的祝福,但是也有不少教會做得很辛苦,甚至到最後選擇「停業」,關鍵原因在這本書中大概都找得到。 作者本身是成功的教會建造者,他還為每一個要素的構成,提供具體的方向,我相信對於有心好好服事主的門徒,是相當具有啟發性的一本書。 我誠心的建議教會的領袖,都應好好的開讀這本書,最好的方法是與教會的長執們一起研讀討論,共同實踐,必定會帶給你們教會極大成長與祝福。推薦序-2旌旗教會主任牧師/蔡晶玫 我一直是克雷格牧師的忠實聽眾,也欣賞他的領導力。很高興他出了這本關於教會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這是有歷練和洞見的人,才能寫出生命智慧的書。有「它」的教會將會充滿動力不斷結果子。衷心推薦每位領袖都能讀這本書,將會改變我們事奉的焦點、重新得力!【目錄】 敬獻各界讚譽推薦序-1/楊錫儒推薦序-2/蔡晶玫前言導言第一部 「它」是什麼?1-1 有「它」與無「它」之間「它」能撼動人心。1-2 「它」從何來?「它」的出現與消失,似乎毫無規律。1-3 以「它」為中心教會得著「它」時,每個人都認得它,失去它時也一樣。第二部 「它」必備的七個原則2-1 異象異象能使你的思維、焦點與方向,以非常明確且清晰的方式呈現。2-2 上帝所賜的焦點擁有它的事工往往把焦點集中在少數幾個目標,同時知道哪些事不屬於他們蒙召的範圍。2-3 彼此相愛擁有它的團隊彼此相愛,不但一起服事,也一起生活。2-4 勇於創新待解決問題+有限資源+熱情升溫=快速增長的創新2-5 勇於嘗敗如果你還沒有它,你可能需要嘗試一些新方法──然後失敗。2-6 心繫迷羊愛會使你做些瘋狂的事。你愛誰?你愛那些不認識基督的人嗎?2-7 以國度為念你關心上帝此時在各地的作為,勝過上帝此時在此地的作為嗎?第三部 與「它」維持美好關係的三個層面3-1 心態勝於模式風格、模式都無法帶來改變,心態才是關鍵。3-2 打造賦權「它」的制度著手建立恰當的制度──達成你心之所向的方法。3-3 以「它」為中心偉大的領袖既堅持不懈又單調無趣。3-SP 你擁有「它」嗎?「它」得著你了嗎?你的服事要擁有它,你自己必須先得著它。結語 得著「它」之後,如何持守「它」擴張我、毀壞我、醫治我,這些衷心又危險的禱告幫助我們持守它。致謝附註【文章試閱】 1-1有「它」與無「它」之間完美的敬拜就是幾乎無自覺的敬拜,因為我們全神貫注於上帝。──魯益師(C. S. Lewis) 我曾經是一個愛喝啤酒、喜歡把妹、又吵又鬧的大學兄弟會會員,後來才為耶穌癲狂。 我是在大學期間成為基督徒的。當時我正在校園裡散步,有人遞給我一本基甸會(Gideon Bible)的免費聖經。我去過教會,但幾乎沒有信心,也從未認真讀過聖經。於是我決定要讀那本聖經,而它和我以前讀過的書完全不一樣。我透過這本免費的綠皮小聖經遇見了耶穌,因此下定決心要用餘生跟隨祂。 雖然我是個稚嫩的初信者,卻也知道我必須找一間教會。 該怎麼找教會呢?我對此毫無頭緒,但認為教會大致上都一個樣,所以不太擔心這點。蒙恩得救確實是件大事,不過節省點油錢也很重要,於是我開始找離大學最近的教會。 我很快就找到了!那是一間宏偉又歷史悠久的教會。這教會一應俱全:彩繪玻璃窗、高聳入雲的尖塔,最棒的是有一口巨大的鳴鐘。(我不太明白教會為何需要一個鳴鐘,但仍感到驚嘆不已,時至今日我還是有點鳴鐘情結。) 我卯足了全力,希望給這個未來的教會大家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儘管我沒有一套完整的西裝,但我穿上了我最好的卡其褲,繫上真皮編織腰帶,搭配光亮的平底樂福鞋,以及有點皺的白襯衫(沒有領帶),同時把頭髮梳成了整齊的中分,兩側還梳起羽毛捲(畢竟那可是80 年代)。我看起來彷彿是從電視劇《邁阿密風雲》(Miami Vic)裡走出來的角色。當然,唯一不同的是我有穿襪子。 我清楚地記得,當我踏上通往全市最宏偉又古老教堂前門的階梯時,通向那扇巨大而雕刻精美大門的台階似乎沒有盡頭(我實在不想提及我的大門情結)。站在入口前的門衛(我現在知道教會通常不稱他們為門衛)看起來就像剛吃完一大碗芥末,滿臉不悅地盯著我。或許是因為我沒有打領帶,衣服沒有熨平,也沒有帶著一本聖經。不管原因是什麼,我感覺自己並不受歡迎。 我已經很緊張了,而他那不太友善的態度更讓我感到侷促難安。我遇到的下一位接待者在室內,在那裡,第二號門衛似乎以懷疑的眼光上下打量我。我神經緊張地認為,他正在評估是否應該遞一份週報給我或把我趕出去。顯然,我被判定值得一份週報,但僅僅勉強及格。 我整理了一下褲子,然後恭敬地走進那美麗卻幾乎空無一人的禮拜堂。我不想第一次參加崇拜就遲到,所以提早幾分鐘入場。當時,我以為禮拜堂之所以空無一人,是因為會眾都準時出席。 禮拜堂裡只有寥寥幾個人在交談,但沒有人跟我打招呼,或者與任何陌生人交流。 少數幾位會眾已經入座,分散坐在不同的位置。我按照他們的作法,自己找了個座位。一分鐘後,一位板著臉的老婦人告訴我,我坐在了她的位子上。(我好奇的是,一整排長椅怎麼能分得出座位來,她是不是從1879 年就開始占據這個座位。而且,附近還有四張空著的長椅,她為什麼不能坐其中一張呢?)我沒有與她爭論先來後到,只是默默站起身,然後另外找了個地方坐下。整個空間幾乎是空蕩蕩的。 直到崇拜結束,大批會眾都沒有出現。 最後,一位穿著聖袍的男士莊嚴而緩慢地步上講壇,展開雙臂,以非常牧師的語調對我們說:「奉主的名問你們安。」每個人都含糊地說了些我聽不懂的話,然後幾乎是整齊劃一地同時站了起來,接著管風琴突然開始演奏。我們一共唱了三首詩歌,彷彿毫無生氣的機器人一般。 每首詩歌都只唱第一、二、四節。他們為何反對第三節?難道有人把每首歌的第三節綁架了?他們通知相關單位了嗎? 唱完詩歌後,另一位穿著袍子但沒有那麼嚴肅的男士走上台前,低沉地說了些話。他好像提到了一個婦女的編織小組,但我不太確定,因為聽不清他那單調的聲音。終於,重頭戲登場。一位穿著精緻華麗外袍的男士──我猜想他是資深牧師(另外兩人不就是資淺牧師?)──站起來要傳講一篇能使人飢渴靈魂得飽足的證道。他開始滔滔不絕地說……不幸的是,我還是感到飢渴未被滿足。 當他話一說完,每個人都大咧咧地起身離開。我跟著他們亦步亦趨地走出大門,然後回到我的車裡。在開車返家的路上,我感到茫然,努力試圖理解為什麼上帝──以祂無可抗拒的恩典和無法識透的大能,突然改變我的生活,又把全新的生命和活力賜給我,然後讓我在一個主日早晨如此空虛、無意義地度過。 回顧這一切,我深知這些教會的忠心會友絕非有意傳達冷漠的訊息,但良好的意圖未必總能轉化為優秀且健全的教會群體。 當我離開時,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麼,只知道我剛經歷過缺少它的情境。接著我心中疑問,既然連如此壯觀雄偉的教會也無法擁有它,那麼還有可能在其他任何一間教會找到它嗎?你在今晚的氛圍中,感受到「它」了嗎? 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次經驗。沒有人向我表達善意,沒有人對我微笑,也沒有人告訴我他們歡迎我的來訪,更沒有人邀請我再次回來。似乎沒有人對任何事感到興奮,彷彿整個教會已經死寂多年,卻沒有人察覺到這個現象。 回到校園後,我滿腹失望又有點茫然。我走進餐廳吃午餐,正當我吃著難以下嚥的漢堡時,看到一群大約二十歲的學生走進來。他們一邊笑鬧,一邊鬥嘴,而且手裡都拿著聖經! 我小心翼翼地觀察他們,盡量避免眼睛直視。他們用餐前先禱告,但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感謝主,阿們」。他們真的在禱告,誠心誠意地祈禱了很長一段時間。 當他們開始用餐時,彼此之間依然親密地互動著。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站起身,朝他們走去。就在我走近的時候,其中一位男生突然轉頭看向我,臉上綻放出微笑。他快速站了起來,迎向我,並伸出了他的手。 「真的嗎?真的嗎?我們聽說……你真的找到基督了?」 雖然我們從未見面,但他顯然已經聽說我剛信主的消息,我們立刻彼此接納。他的眼中含淚,告訴我他和其他一些人已經為我禱告超過一年。我感到非常震驚,無法言語,心中充滿了慚愧和喜悅,同時也充滿了感激之情。有人一直在為我禱告?為我?他們怎麼知道這件事?我曾經陷入深深的絕望,遠離了上帝,企圖尋找任何寄託──但他們怎麼會知道? 這男生邀請我加入他們,接著把我介紹給全桌每個人。這些人與我在那間美麗教堂遇到的人截然不同,他們熱情洋溢、敬虔、真誠、坦率,同時對耶穌充滿渴望。他們確實與眾不同,身上都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氛圍,其他人都能感受到它。那種感覺太明顯,簡直不容忽視。 僅僅談話幾分鐘後,他們就邀請我當天晚上跟他們一起去教會。他們和我一樣才剛從教會出來,怎麼會有人想在一天內去教會兩次?而且,怎麼可能有人想在一天內通過那些暴躁的門衛兩次? 然而,這群男生就是很想再去教會。後來我才發現原因是,他們的教會擁有它,而且他們自己也充滿了那種感染力。 他們堅持要我穿得輕便,所以當我後來跟他們會合時,我穿著平價的OP 短褲,還有我最喜歡的藍色T恤。(如果你不了解,OP是Ocean Pacific的縮寫,這品牌在流行程度上屬於第三酷,就是勉強可以接受,相對於Izod而言稍次,距離最受歡迎的Polo 還差兩個等級。) 我手裡緊握著那本光亮猶新的綠色基甸會口袋新約聖經,和其他幾個人擠進車裡,聽著先鋒牌音響播放基督教樂團堅石(Petra)的搖滾音樂上路。 就在我們快要抵達他們的教會時,我對他們口中所謂的「教會」感到一陣困惑。那棟建築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座教堂,毫無美感可言。沒有壯觀的樓梯,沒有高聳的塔樓,沒有彩繪玻璃窗,沒有教堂常見的鳴鐘。它只是一棟普通的鐵皮屋,說它普通實在是太客氣了,它簡直是「醜到不行」。 因為塞車回堵了半條街,我們必須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進入教會,但沒有人抱怨,甚至沒有人感到不耐煩。老年人、年輕人、富人、窮人,各種來自不同種族和經濟背景的人都興奮地前來。 當我們終於把車停好準備入場時,一群面帶微笑的人熱情地歡迎我,有個傢伙甚至給了我一個擁抱。顯然,他和教堂門衛的風格大不相同,早上那些暴躁的門衛應該是兩回事了。 這棟建築的內部平凡無奇。但即使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也因為擠滿了大批的人群而難以看清楚。 人們塞滿了整個場地。整個空間震耳欲聾。想像一個大廳擠滿等待小賈斯汀演唱會開始的年輕人,這就是當時那地方給人的感覺。然而,我在各角落看到的不是一般派對或演唱會上常見的毒品和酒精,而是親切的笑容、歡樂的笑聲、溫暖的擁抱,以及聖經;整個空間充滿了熱情。如果警察局長看到這種場面,一定覺得不可思議。但每個人都興奮不已,對這一切擁擠毫不在意。 而這只不過是門廳而已。準備迎接「它」 特別的時刻即將來臨。每個人都知道,他們不僅期待,還積極地等待著。當初我同意前來時,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但現在我也在熱切期待著它。儘管我是初次來訪者,但我也能感受到即將發生非凡的事情。 當大廳入口的兩扇門開始傳來音樂聲時,我們還站在門廳外。滿屋子的人像飢餓的鯊魚一樣湧入。我們跟隨著人潮走進去……該怎麼稱呼這樣的大房間呢?是禮拜堂?大會堂?多功能房間?還是最佳的躲避球場地?室內充滿了振奮人心的氛圍,事實上,該怎麼稱呼它並不那麼重要。 那裡的人都深愛上帝,並且對自己能有表達內心感受的機會感到極度興奮。有人流下眼淚,有人舉起雙手,(我心想,這是怎麼回事?)有人高聲呼喊,有人跳舞,有人屈膝禱告。 當講員走上台時,他身上流露出難以言喻的特質。他看似充滿自信,但不僅如此,他同時兼具自信與謙卑。他似乎散發著一種榮光,彷彿他剛用視訊和上帝通過話,而上帝交給他一段信息,要他與我們分享。那位講者帶著充滿屬靈信心的微笑。 講員一開口,大家立刻聚精會神,好像每句話都至關重要。對我來說,確實如此,他的話無比重要,那段信息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似乎整個房間只有我一個人,而他在直接對我說話。直到超過三十年後的今天,我仍然記得那段信息的某些細節。(這實在非比尋常,因為我經常忘記自己上週講道的內容。)他的信息震撼了我,這間教會震撼了我,聚集在這裡的人們也震撼了我。確實,上帝透過這一切震撼了我。 遇見基督,使我成為一個截然不同的人。我得蒙赦免,生命得以更新、改變。我的人生現在擁有兩個關鍵時刻:得救和在教會經歷上帝,這就是其中一個轉捩點。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這間教會,每週好幾次。我開始參與服事,邀請朋友參加,甚至什一奉獻。結果,我以嶄新且深刻的方式經歷了上帝。我對祂的渴望不再只是希望祂能為我做些什麼,我所渴望的就是上帝,別無他想。 不知怎的,從那一天起,我成了不同的人。上帝對我來說,不再只是那位為我成就一切的神,我被心中對祂的愛溫柔地壓倒了,我承受不起,只能順從。這關乎上帝的旨意,上帝的計畫,祂想透過我來接觸其他人。 這間教會有它。 我想要它。 我需要它。 然後,我得著了它。「它」因素➤ 華麗的建築、酷炫的場地和先進的科技不是得著它的必要條件。➤ 一個全然降服於基督的人能得著它。➤ 任何人一旦得著它,就無法私藏它。討論與反思1. 你是否曾經去過空間舒適、設備完善,但卻感受不到它的教會?那是怎麼回事?你有什麼感覺?你能從這些經驗中學到什麼?2. 想想你那些擁有它的朋友,說說他們身上哪些方面很有感染力。3. 有時你看見其他事工擁有它,但自己又不願意去了解它時,最自然的反應就是批評它。你知道哪個事工擁有它?你認為他們做了什麼而產生這樣的結果?你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什麼?4. 每個事工都有其優缺點。你的事工有何優點?你事工中哪個部分最能幫助人得著它?你的事工需要加強哪個部分,才更能幫助人經歷它?【行銷建議】 1.本書的核心在於「它」──難以名狀,卻能翻轉生命的力量。雖說難以描述,但克雷格牧師以其豐富的領導經驗與上帝的供應為底,使讀者認識「它」,了解「它」的構成要素並學會持守「它」的方法,使教會有活潑的生命力,能替上帝得著更多靈魂。2.本書客群:本書雖以領袖的角度出發,但並不分大小高低。不論是大至教會與機構領袖,還是小至小組長,都能在其中收穫鼓勵與啟發。3.克雷格牧師以其領導風格與生命教會的Youversion聖經軟體聞名於世,廣受各界歡迎。他的諸多著作已出版繁體中文版,今年也受邀參加2023/24台灣領袖高峰會。不論是與他其他作品成立作者專區推廣,或者於活動期間(2023/11/10-11)推出配套行銷活動,想必都能有所成效。..
祝福筆-祝福筆筆皆是
祝福筆筆皆是每支70元共有六款 請備註款式若無備註則隨機出貨*一生蒙福*重新得力*平安喜樂*福杯滿溢*職場得勝產品說明:*中性筆0.5mm*4倍墨量16000m書寫長度*瑞士MIKRON彈簧筆頭*日本MIKUNI油墨..
幸福小掛畫-平靜安穩
規格說明尺寸:210*150mm材質:水彩紙.木條..
我的第一本感謝書(燙金版)(中文版)
為過去感謝/過去你有一些不甘心總覺得哪裡做得不夠好讓我們透過感謝書一同數算上帝的恩典「慈愛的天父,我感謝祢!因為____(我最近發生快樂的事)所以我的心歡喜快樂!我相信這是天父祢奇妙的作為,也相信是祢把快樂放在我的心中。」當你失去重心,想找個依賴與擁抱的時候跟著可愛的小鹿一起,不限時間地點的與天父說說話吧!尺寸| 長14 x 寬14 x 高1 cm . 內含3冊材質|袖套- 244g 日本NT元素紙|小書- 105g 天堂鳥製成|雷射銀燙印/霧黑燙印/打凸軋型層次,四色印刷Made in Taiwan..
靈火聖經:豐盛生命研讀本(皮面拉鍊索引)
《特點及輔助工具》尺寸:182x260 mm串珠系統:藉著以經解經,使其意義更加明確。研讀註釋:根據五旬節的觀點及全備福音信仰基準所作。專 文:配合經文,論述重要主題。要義索引:十二種符號,各代表傳統五旬節教義中的要義。主題索引:查考各種不同主題和重要教義的經文。另有段落標題、人名及地名、圖表、地圖、全彩地圖、讀經計畫、書卷大綱、歷史背景、綜覽書卷、書卷特色及重點等供讀者參考。..
追思禮拜程序單14(50入)-美好回憶(傳3:2)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書3:2)規格: 包/50張(21x29.7cm)..
追思禮拜程序單17(50入)-盼望之光(約8:12)
耶穌對他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 (約11:25-26)規格: 包/50張(21x29.7cm)..
福音明信片(B)-5入套組
一套5張基督福音品牌【樂菓子文創】用樂菓子的插畫風格,設計了五款充滿祝福的明信片:一無掛慮款、向山舉目款、如鷹展翅款、大山小山款、我們愛款一張小小的明信片,帶來大大的祝福!選用285磅 [美術紙],手感紙質且具有珍珠光澤質感!卡片邊角平整不易翹邊,背面有大範圍書寫空間!自用送禮,傳福音的好選擇!明信片-/規格/10.5 x 14.8公分/張數/5張/材質/美術紙/產地/台灣/包裝/單入OPP袋..
福音明信片(A)-5入套組
一套5張商品介紹基督福音品牌【樂菓子文創】用樂菓子的插畫風格,設計了五款充滿祝福的明信片:避難所款、感謝神款、躺臥青草款、凡事都能做款、愛裡沒有懼怕款一張小小的明信片,帶來大大的祝福!選用300磅 [美術紙],紙張平滑且紮實,手感極佳!卡片邊角平整不易翹邊,背面有大範圍書寫空間!自用送禮,傳福音的好選擇!明信片-/規格/10.5 x 14.8公分/張數/5張/材質/美術紙/產地/台灣/包裝/單入OPP袋..
金蘋果萬用經文卡
..
銀髮自主(活動與練習本):12堂長者身心靈健康的實用課程
內容簡介本書是台灣第一套針對長者身心靈自主所發展的系統課程,並與德國在靈性發展最權威、最具公信力的「明斯特史瓦札赫靈性關懷中心」合作推展「銀髮自主」課程的教學認證,其涵蓋層面包含了情緒與心理、生命歷程探索、信仰、財務與臨終關懷準備等具體面向,長者對自己的銀髮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徹底認知後,才能真正享受自由與自主的銀髮生活。這對強化長者身心有極大的幫助。本課程依照七個身心自主鍛鍊領域共分12課,每課皆依照成人教育的教案體例編寫,本課程共分兩冊:一本是閱讀與帶領手冊,一本是練習與活動手冊。《銀髮自主(閱讀與帶領手冊)》是提供給課程帶領者備課,或者課程參與者個人進深閱讀使用。教案中並提供許多具體的案例故事,讓帶領者更能活用課程內容並以「說故事」 的方式來提高學員的共感與參與度。在每一課的最後,為了讓教師便於規劃課程,我們也附上了「教案範例」,供帶領者參考,並可以自行變化。 作者介紹王文秀 老師東海大學社工系畢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齡事工小組主任。吳信如 老師(教材總編撰)現職為社團法人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秘書長、德國明斯特史瓦札赫修道院靈性發展課程講師、德國海德堡大學基督教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胡瑞芝 老師台灣神學院靈性諮商組兼任助理教授, 靈性諮商組,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史懷哲宣教會靈性關懷師督導。林彥妤 老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督導級心理治療師,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洪旋格 牧師曾經在偏鄉教會牧會10年。現職為新使者雜誌執行主編,以及4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常在文字、育兒、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中,認識自己與信仰反省。林淑芬 老師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政治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周秀雲 傳道台灣神學院神學碩士、博士班,台灣神學院兼任講師聖經學院兼任老師。王幸珍 老師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講師。專長:行銷、 財務管理、創業課程。 目錄序言第1課 尊嚴到老第2課 接納與新生:學習與過去和好第3課 放手.讓生命流動第4課 我的情緒我自主第5課 一起變老:年老時的親子關係、伴侶關係、人際關係第6課 囤情不囤物,理財也理情第7課 儀式感創造心靈自主與自我價值:節慶、儀式與信仰第8課 用靈性的態度面對病痛第9課 臨終、道別與悲傷陪伴第10課 流淚谷變泉源:強化心靈自主力面對老年憂鬱第11課 我就是我:失智不失力第12課 我的銀髮生命藍圖..
銀髮自主(帶領與閱讀手冊):12堂長者身心靈健康的實用課程
內容簡介★ 唯一台灣、德國合作發展的高齡靈性照顧實務教材!本課程是依照德國「銀髮自主方案」中的提升「長者心靈自主力」項目,再加上獲得德國政府授勳的靈性輔導大師古倫博士/神父(Anselm Grün)所著的兩本暢銷書籍:《擁抱老年心生活》與《樂活銀髮,力要從心》所編著的一套長者自主力提升課程。這也是台灣第一套針對長者身心靈自主所發展的系統課程,並與德國在靈性發展最權威、最具公信力的「明斯特史瓦札赫靈性關懷中心」合作推展「銀髮自主」課程的教學認證,其涵蓋層面包含了情緒與心理、生命歷程探索、信仰、財務與臨終關懷準備等具體面向,長者對自己的銀髮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徹底認知後,才能真正享受自由與自主的銀髮生活。這對強化長者身心有極大的幫助。本課程依照七個身心自主鍛鍊領域共分12課,每課皆依照成人教育的教案體例編寫,本課程共分兩冊:一本是閱讀與帶領手冊,一本是練習與活動手冊。《銀髮自主(閱讀與帶領手冊)》是提供給課程帶領者備課,或者課程參與者個人進深閱讀使用。教案中並提供許多具體的案例故事,讓帶領者更能活用課程內容並以「說故事」 的方式來提高學員的共感與參與度。這些案例故事只是編寫者的建議,若帶領者有更符合教學現場的在地故事,也可以自行應用。我們在每一課也提供專業的心理諮商、精神醫療與信仰靈修的背景知識,帶領者可以視長輩的特質決定講述的深度與廣度。但是,關於「憂鬱症」與「認知障礙」(失智)、 安寧與自主醫療、遺產分配等與醫療或法律相關的主題,本教材只提供基本的介紹與知識,進一步的診斷與法律行動則必須由醫師與律師來進行,帶領者絕不可以在課堂上妄加建議,以免誤導或延誤問題的解決時機。在每一課的最後,為了讓教師便於規劃課程,我們也附上了「教案範例」,供帶領者參考,並可以自行變化。 作者介紹王文秀 老師東海大學社工系畢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齡事工小組主任。吳信如 老師(教材總編撰)現職為社團法人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秘書長、德國明斯特史瓦札赫修道院靈性發展課程講師、德國海德堡大學基督教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胡瑞芝 老師台灣神學院靈性諮商組兼任助理教授, 靈性諮商組,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史懷哲宣教會靈性關懷師督導。林彥妤 老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督導級心理治療師,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洪旋格 牧師曾經在偏鄉教會牧會10年。現職為新使者雜誌執行主編,以及4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常在文字、育兒、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中,認識自己與信仰反省。林淑芬 老師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政治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周秀雲 傳道台灣神學院神學碩士、博士班,台灣神學院兼任講師聖經學院兼任老師。王幸珍 老師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講師。專長:行銷、 財務管理、創業課程。 目錄序言第1課 尊嚴到老第2課 接納與新生:學習與過去和好第3課 放手.讓生命流動第4課 我的情緒我自主第5課 一起變老:年老時的親子關係、伴侶關係、人際關係第6課 囤情不囤物,理財也理情第7課 儀式感創造心靈自主與自我價值:節慶、儀式與信仰第8課 用靈性的態度面對病痛第9課 臨終、道別與悲傷陪伴第10課 流淚谷變泉源:強化心靈自主力面對老年憂鬱第11課 我就是我:失智不失力第12課 我的銀髮生命藍圖..
神采活現:為神而活的基督信仰-經義闡明叢書13
內容簡介作者認為基督教的基本真理有這五大基本支柱。簡單地說,基督信仰可以定義為:1. 以三一神為導向2. 以基督為焦點3. 因聖靈而得力4. 以教會為家5. 以天堂為盼望而刻意列出這些教義的用意,是要我們不單單只是相信,更要憑著信心做出回應。例如,若真正的相信三一神,就是導引自己的生命與三位一體的神密切相交,而這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以這五大支柱為根據,我們可以更明確而名正言順地主張:神學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著眼於基督,在聖靈幫助下,以教會為家,抱著永生的盼望為神而活的教義。這個定義簡短地總結了前面強調的五大支柱。如果基督教神學無法引導我們迎向啟示這一切的神,那麼就稱不上是真正的基督教神學,也不會是真正的神學。因此,如果一個教會的敬拜、教導和證道,無法激勵信徒藉著聖靈、經由基督為神而活,就會成為一個危險的場所,因為這會使許多信徒以為一切靜好,但事實卻正相反。同樣,敬拜時掀起激情未必就真能營造出這樣的生命,但這樣的生命必須彰顯在生命的各個面向上(儘管在此世稍顥瑕疵)。儘管這句話相當沈重,但是誰願意浪費時間到一個靈命衰退、以虛謊取代真理、以人的形象造神、以娛樂取代「虔誠、敬畏」(來十二28)的場所裡去敬拜神? 作者介紹馬克‧瓊斯 (Rev. Dr. Mark Jones)馬克‧瓊斯牧師是荷蘭萊頓大學博士(PhD, Leiden Universiteit),自2007年擔任加拿大溫哥華信心改革宗長老教會(PCA)的牧師,同時任教於南非的自由州大學(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他經常在南非的威克里夫神學院(John Wycliffe Theological College)以及世界各地的神學院演講,也常於部落格Reformation21.org發表文章,最近正努力寫作與改革神學和「Sheer Christianity」相關主題的書籍。 目錄專家推薦致謝前言第一部分 以三一神為導向的生命1. 三一神2. 與三一神相交3. 尊榮的三一神第二部分 以基督為焦點的生命4. 位格5. 先知,祭司,君王6. 生與死7. 高舉8. 救贖的果效第三部份 充滿聖靈大能的生命9. 恩賜10. 定罪11. 聖潔12. 光照第四部份 以教會為家的生命13. 組織架構14. 敬拜15. 洗淨16. 餵養第五部份 盼望天堂的生命17. 新天新地18. 外邊的黑暗地結語—向神而活附注一般索引經文索引 內容連載前言為神而活 神學最正確的定義即:探討藉著基督為神而活的教義。—瑪斯崔希特(Petrus van Mastricht) 神學就是關於向神而活的教義/教導。—威廉.艾姆斯(William Ames) 為神而活。真正的生命始於我們為神而活:「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帖前三8)我們不是以各種生活方式為自己而活,就是以各種生活方式為主而活;在此生為主而活的意義,就是為要在來生為主而活—要享受後者就必須先投入前者。 那麼我們要如何為主而活呢?基督教對此的回覆只有一個最佳方案。 我們若要活出基督徒生命,首先就必須堅信正確的教義與敬虔的生活緊密相繫在一起、不可偏廢,而且前者就是後者的基礎。保羅非常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在勸勉他的徒弟提摩太如何防備錯誤教導與糜爛生活時,他表示:「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四16)我們還可以舉出其他例子,但諸位從保羅書信(尤其是羅馬書和以弗所書)裡面就可以瞭解教義與生活的密不可分(也就是,從表述導引出命令)。 魯益師也瞭解神學與倫理學之間的密切關係。好比,在《返璞歸真:純粹的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一書中,他首先敘述的是基督教的基本教導,然後才探討從那些神學原則中衍生出的道德觀。魯益師曾在其他地方清楚闡釋二者之間的連結:就我來說,往往發現教義書籍比靈修書籍更有益於靈修,而且我深深以為其他人可能也有同樣的經驗。我相信許多或跪或坐、翻開靈修書籍卻「毫無感動」的人,當他們轉而嘴裡咬著一根煙斗或手裡握著一隻鉛筆、努力地思索一個艱難的神學問題,其內心便會不由自主的開始哼唱。 換句話說,真正的靈修書籍必然充滿教義,而探討教義的書 籍也應該有益靈修。教義和靈修相互為友(羅十一33-36)。 清教徒威廉.艾姆斯(William Ames)深知二者間的聯繫,因此說出「神學就是關於向神而活的教義/教導」這句名言。對艾姆斯來說,儘管神學始終都是思想上的抽象概念,但是絕對不能夠脫離現實中根據意志所發出的回應。荷蘭改革宗神學家瑪斯崔希特(Petrus van Mastricht)以艾姆斯的觀念為基礎表示:「神學的最正確定義就是,探討經由基督為主而活的教義。」增添「經由基督」一語,就是要強調我們若不與基督合一就無法為神而活、也無法向神而活。瑪斯崔希特跟艾姆斯同樣認為神學上的理論與實踐攜手並行,既然如此,「迄今為止,神學所探討的一切無非就是,人的生命應該以神為導向,……故此神學不過就是經由基督為神而活的教義。」因此,純正的神學(若被人接受)能帶來純正的生命(若被人奉行)。 純粹基督教 但願上面這些想法能夠說明何以一本闡釋基督徒生命的書會寫得像是在討論神學教義一樣。讀者可能還會注意到我只專注在五個議題:三一神,基督,聖靈,教會和來生。我選擇這些議題是因為它們關乎基督教最根本的核心教義。在衡量這樣的選擇時,且讓我們回顧魯益師的《返璞歸真:純粹的基督教》。魯益師指的是使所有虔誠的基督徒合而為一的基要信仰,而且他表明這個名稱和觀念是借用自清教徒巴克斯特(Richar Baxter)。 巴克斯特的用意是要駁斥宗派思想的分裂主義,因此稱呼他自己是萬世萬代遍布各地的「基督教會」裡的「一個純粹基督徒」。按照純粹基督教的觀念,他稱呼自己是一個「大公基督徒」(Catholic Christian),所謂大公不是指羅馬教會,而是指一般符合使徒信經共通教導的意思。他屬於「堅決反對分門結黨的那個陣營」而不屬於「任何分裂或者相互對抗的宗派。」 我們可以認為巴克斯特偏頗地排斥宗派的用意是為了要把他自己定位為純粹的基督徒,也可以同樣地不認同他對純粹基督徒的定義;然而,他那「純粹基督徒/教」的想法,清楚地顯示他渴望得到一個能夠使所有真正的信徒合而為一的共同基礎。對巴克斯特來說,這必然不會是一條可以便宜行事或者得過且過的捷徑,而是一條能夠消弭不必要的紛爭的道路。他也曾針對基督教不同的宗派表示: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成為任何一個宗派的會友;但要成為那種每個人都想成為的基督徒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為任何一個宗派或者信念大發熱心,但是要眾人都普遍地為基督信仰燃起熱情或者持續火熱,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需要費盡心力才維持得下去,因為分門結黨的衝動會撲滅它。要愛自己所屬的宗派非常容易,但要對所有基督徒都發揮大愛、並一直活在聖潔的慈愛與言語中(基督徒團契的特質),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巴克斯特表示,這樣的團契所彰顯的就是「現實世界中的聖潔」,他指的顯然就是經由基督為神而活。隨之而來的就是,這種團契應該「活出永生的盼望,也就是分別為聖的人將會活在無盡的喜悅中、而那些沒有分別為聖的人將會生活在永刑與咒詛中;他們雖然活在現世中,但真心相信天堂與地獄的存在,以及末日審判的必然到來。」7 顯然,並不是所有認為自己是「純粹基督徒」的人都配得上這個稱呼。十七世紀的異端約翰.比德爾(John Biddle)稱自己是「純粹基督徒」,結果遭到約翰.歐文(John Owen)的斥責(有得到國會的授權),歐文的評論是:「現在,不論此人是個『純粹基督徒』或只是個純粹譁眾取寵的琉善派(Lucian),就由讀者自行判斷吧。」8 現在有許多人就像比德爾一樣自稱是「純粹基督徒」,卻只會耍嘴皮子,甚至公開否認基督信仰的基本真理(例如,三一神第二位格的耶穌基督的永恆性)。 我必須承認,我在這一點上倚重的是巴克斯特和魯益師,以及他們對「純粹基督教」的重視。有鑑於此,此書的主要目標就是勾勒出基督信仰的基本真理,藉此闡釋為神而活和向神而活的意義。換句話說,此書就是身為牧師的我獻給我所牧養的羊群和其他基督徒的「基督信仰入門之書」。 這種方式的歷史根源就是使徒信經,教會歷史上已經有許多人探討過這一份為基督信仰奠定基礎的信經。弗朗西斯.圖倫丁(Francis Turretin)在其《辯道學要義》(Institutes of Elenctic Theology;十七世紀一本非常繁瑣複雜的系統神學著作)中就表示,基本信條猶如—關於聖經是出自神之啟示的教義⋯⋯即其為獨一又完美的信條;關於三位一體的神;關於基督,救贖者及其最完美的圓滿;關於罪及其懲罰—死亡;關於律法及其所無法拯救;關於因信稱義;關於恩典與善工之必要,成聖與敬拜神,教會,死人復活,最後審判與永生,以及與這一切相關的教義。所有這些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從而彼此互相依存。這一切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缺一不可。 除了圖倫丁,還有許多學者都曾總結基督信仰的主要教義。不論是在宗教改革時期、後宗教改革時期,或者最近幾百年間,許多著作都在探討這些議題,但所強調的重點各有不同。我對基督教的基本真理有我自己的觀點,而我著重的就是下面這五個基本支柱。簡單地說,基督信仰可以定義為: 1. 以三一神為導向 2. 以基督為焦點 3. 因聖靈而得力 4. 以教會為家 5. 以天堂為盼望 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我刻意列出這些教義的用意,是要我們不單單只是相信,更要憑著信心做出回應。例如,若真正的相信三一神,就是導引自己的生命與三位一體的神密切相交,而這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依此,我可以根據上述五大支柱為神學下一個更明確的定義:神學就是在教會裡,經由基督,在聖靈幫助下,為神而活,並盼望著天堂的榮光。 以這五大支柱為根據,我們可以更明確而名正言順地主張:神學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著眼於基督,在聖靈幫助下,以教會為家,抱著永生的盼望為神而活的教義。 這個定義簡短地總結了前面強調的五大支柱。如果基督教神學無法引導我們迎向啟示這一切的神,那麼就稱不上是真正的基督教神學,也不會是真正的神學。因此,如果一個教會的敬拜、教導和證道,無法激勵信徒藉著聖靈、經由基督為神而活,就會成為一個危險的場所,因為這會使許多信徒以為一切靜好,但事實卻正相反。同樣,敬拜時掀起激情未必就真能營造出這樣的生命,但這樣的生命必須彰顯在生命的各個面向上(儘管在此世稍顥瑕疵)。儘管這句話相當沈重,但是誰願意浪費時間到一個靈命衰退、以虛謊取代真理、以人的形象造神、以娛樂取代「虔誠、敬畏」(來十二28)的場所裡去敬拜神? 以聖經為生命的基礎 某些人可能會認為我遺漏了一個支柱(尤其是依循著前面圖倫丁「以神的話語為神學起點」的論點而言):我們豈不是應該同時主張活出以聖經為基礎的生命嗎?確實,我們同意,在任何關於三一神、基督、聖靈、教會和天堂的討論裡,都必須以出乎我們自身以外、惟獨由神所啟示的基本源頭為基礎;神屈尊就卑、以人類的能力自限,雖然貴為創造主卻願以被造物的身分與我們相交。 我寫作此書的目的,就是完全按照神話語的啟示,陳述其中關於生命的首要教導。若離開了改革宗惟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信念,那麼此書竭力主張「為神而活」的呼籲就會是一場徒勞。 我們服事的是一位基於憐憫向祂的被造物啟示祂自己的神。祂藉著被造的外在世界與被造之人的內心,明確地向所有人類啟示祂自己。儘管神已經明白地向所有人類啟示祂自己並從而使我們「無可推諉」,但是人類卻因為不敬虔而「阻擋真理」(羅一18-20)。因此,雖然自然啟示已經清楚明白地顯示神,但對墮落的人類來說,卻仍不足以使我們活出敬虔的生命。 於是乎,我們需要永遠記載在聖經裡的特殊啟示方能勝過我們的罪,並引領我們經由基督回到神的面前;惟獨身為神–人的祂能夠使我們與神和好。西敏寺大要理問答(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1647)中的第二問答,完滿地總結了這個觀念:問:怎麼知道神的存在? 答:人類內心的自然之光,以及神的作為,清楚明白顯示神存在;但是,就人類救恩而言,惟獨祂的話語和聖靈才能充分並有效地向人類啟示出祂。 所以,儘管我們能夠藉著自然之光得知神,但我們惟有藉著特殊啟示之光才能經由基督來到祂面前。正如西敏寺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清楚表示的,要領受這樣的啟示就需要「神之聖靈的內在光照」(1.6),這樣才能夠「識透」祂所啟示的「救恩」(例如,帖前一5)。 來自神的話語就是祂「親口說出」的話語,就是神所默示(因此是無誤的)的話語,因而「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三16)。你是否注意到保羅表示神的話語對教導(真理)和操練(生命)都是有益的?的確,瑪斯崔希特是根據聖經而把神學定義為「經由基督為神而活」,這意味著神學是作為「永生之道的言語」(約六68;參徒五20),並區辨出凡聽從天父之教訓的人就是來到基督面前的人(約六45)。瑪斯崔希特主張,「這整套神學的宗旨就是要塑造一個人的生命並將其引導到神面前,因為聖經所提的一切都以此為脈絡與依歸。」 西敏寺信條第一章依舊是歷來對整部聖經最扼要完備的陳述。而我這本書想要強調其中的幾項教導。首先,聖經本身已自具足,因為其中所啟示的是「關於(神)自己的榮光,以及人類的救恩、信心與生命」之信息(1.6)。其次,聖經是「最必要」、或者說不可或缺的文字紀錄,因為「以往神向其百姓啟示祂自己的其他方式已經止息」(1.1)。第三,聖經是指導信仰與生命的權威,也是所有神學「爭議」的「至高判準」(1.10)。掌握這種權柄的不是人也不是教會,「而是完全在創造主神(祂就是真理);因此,我們要領受它,因為它就是神的道」(1.4)。總之,在我們瞭解這五大支柱時,我們可以這麼說:惟獨神的話語足以為生命闡明這些教導、且是這些教導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惟獨神的話語能夠使我們生命中的這些教導被賦予當有的權柄。 當我們開始詳細探討這五大支柱時,要以「以三一神為導向的生命」作為起點。雖然耶穌是我們信仰與生命的焦點,但我們需要先瞭解三位一體的神,才能瞭解基督的位格與作為。接著我們要探討「以基督為焦點的生命」,而這樣的生命必須同時「充滿聖靈的大能」才能持續恆常。接著我們要來思想關於基督的新婦,也就是教會,倘若我們真正屬祂的話,就理當過著「教會生活」。最後,我們要一探「盼望天堂的生命」,指望我們將來從死裡復活後永遠活在基督面前,然而那些不屬基督的人卻要在死後接受永刑。..
非它不可:教會永續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
內容簡介有「它」同行,你的領導將無往不利。克雷格牧師對於如何擁有好的領導力,以打造充滿生機的事工與組織,有其獨特、卓越的洞見。他憑藉自己身為成功領袖的經驗,分享寶貴的領導心得,幫助讀者:• 了解自己的組織與事工是否具備那成功的要素──難以言喻卻具體而微的「它」。• 明白並實踐使你擁有「它」的七個領導原則。• 探索與「它」保持美好關係的三個層面,使它能長存於組織中。教會、機構或事工若想增長,一切關乎上帝的作為。領袖不能待在原處等候上帝傾倒恩膏,而是需要透過裝備成為承接「它」的器皿。以「它」為念的領導,將帶來豐盛的祝福。【強力推薦】推薦序-1福氣教會主任牧師 楊錫儒當陳怡良牧師親自轉交《非它不可:教會永續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這本書的文稿時,跟我提起,克雷格牧師在這本書裡講的理念跟你很相似。當時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畢竟有關「教會領導」這類的書籍,已經多到目不暇給的地步了,不容易會有眼睛一亮的期待。可是當我完整地讀完本書時,發現真的有令人意外的雷同之處。(只是用詞不同,例如七個要素中「勇於嘗敗」,我們的說法是:「這不是失敗,這是研發成本」;「心繫迷羊」,我們的說法是:「以佈道為導向」;2023年幸福小組國際研智會的主題「看不見的更關鍵」,也可以說就是「它」。)什麼是「它」?作者自始至終都沒有給予直接具體的定義,但是所有作為教會領袖的,在看完全書後都應該了然於胸,點滴在心頭。作者提到構成「它」的七個領導原則:異象、上帝所賜的焦點、彼此相愛、勇於創新、勇於嘗敗、心繫迷羊、以國度為念,全都是建造強盛教會的關鍵因素。我推動幸福小組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教會被激勵而願意成為佈道的教會,很多教會因此得到很大的祝福,但是也有不少教會做得很辛苦,甚至到最後選擇「停業」,關鍵原因在這本書中大概都找得到。作者本身是成功的教會建造者,他還為每一個要素的構成,提供具體的方向,我相信對於有心好好服事主的門徒,是相當具有啟發性的一本書。我誠心的建議教會的領袖,都應好好的開讀這本書,最好的方法是與教會的長執們一起研讀討論,共同實踐,必定會帶給你們教會極大成長與祝福。推薦序-2旌旗教會主任牧師 蔡晶玫我一直是克雷格牧師的忠實聽眾,也欣賞他的領導力。很高興他出了這本關於教會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這是有歷練和洞見的人,才能寫出生命智慧的書。有「它」的教會將會充滿動力不斷結果子。衷心推薦每位領袖都能讀這本書,將會改變我們事奉的焦點、重新得力! 作者介紹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生命教會(Life.Church)的創始與主任牧師。生命教會成立於1996 年,至今幫助了數十萬人認識基督,並開發YouVersion 免費聖經應用程式服事全球基督徒,此應用程式至今下載次數已超過六億次。美國職場評價社群Glassdoor 將克雷格牧師列入美國中小型企業的十大執行長之一,並連續兩年將其帶領的生命教會評選為最佳工作場所;克雷格牧師也透過Podcast 節目與世界各地的領袖營會,將其珍貴的領導經驗與人分享。身兼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他至今出版了超過十二本書,其中許多亦有中文譯本。欲聯絡克雷格牧師,請洽www.craiggroeschel.com。..
科學實證 人人適用:百變211 終極瘦身密碼
網友引頸期盼!減肥界「大仁哥」宋晏仁醫師全新著作終於上市!獨創211全平衡瘦身法 成功幫助超過萬人成功減重不復胖真正實現吃飽吃好、營養均衡、不須痛苦運動的幸福減肥法減肥理論爭吵不休,從科學面及實際面證實,211不僅符合各派理論,更是最安全、有效、能長期持續執行的減肥法。211能終結各種肥胖、糖胖、代謝胖,無論吃葷或吃素、低碳或高脂、地中海或得舒飲食,都能找出相應的211餐盤搭配。百變211,讓各個族群皆「瘦」用不盡! /目錄/作者序 減肥必須簡單有理前 言 我到底胖不胖? ■多胖才算胖?【BOX個人脂肪閾值與逆轉糖尿病】 ■ 肥胖的科學判定方法■ 向肥胖說再見PART 1 為何人類越來越肥、越減越肥、越來越難減肥第一章 減肥十大地雷,讓你原地踏步■ 地雷一:與帥哥/美女/名醫照片一起刊登的減肥祕方可以快速瘦身?■ 地雷二:少量多餐可以瘦?■ 地雷三:斷食不健康?■ 地雷四:早餐不吃不健康?■ 地雷五:減肥一定要節食?■ 地雷六:大魚大肉一定會胖?■ 地雷七:吃低脂食物才不會胖?■ 地雷八:脂肪既然是健康的,那麼吃高脂食物不會胖?■ 地雷九:愛吃混合烹調的食物?堅持一定要吃主食?■ 地雷十:減重成功後可以吃回「正常」飲食?第二章 熱量赤字易懂好用,卻滿佈地雷與矛盾■ X+Y+Z=-500?「每天熱量負平衡500大卡,兩周可減重一公斤定律」的謬誤■ 熱量赤字神話的幻滅第三章 減肥是三元N次方程式:一個公式不夠用■ 減肥為什麼有這麼多理論?是誰下令讓全世界一起變肥?■ 重要減肥理論小檢閱,讓你一次看清楚PART 2 什麼是211全平衡瘦身法?為什麼終生有效? 第一章 心中有餐盤,行走天下都可活用211■ 什麼是211全平衡瘦身法,為什麼可以終生執行?【BOX 男抖俊、女抖嬌:人類最強效運動】■ 什麼是「211飲食餐盤」?【BOX 也許老天要你胖:果糖與尿酸的祕密】第二章 進階 211 餐盤, 套上任何飲食都超合用■ 「進階211」餐盤:什麼是211-NAFPK進階餐盤?什麼是211-MDCV餐盤?■ 「進階211」超強變奏曲:重磅推薦 MDCV/麥德奇威餐盤!第三章 飲食順序居然很「科學」:水肉菜飯果的祕密■ 為何先喝水?咖啡可以嗎?奶茶可以嗎?湯可以嗎?■ 為何先吃肉?先吃菜不行嗎?■ 為何後吃飯?吃麵包可以嗎?一定要吃糙米、五穀米等粗澱粉嗎?■ 為何最後吃水果?■ 甜點何時吃?冰淇淋何時吃?酒何時喝?烈酒、紅酒、啤酒哪種好?第四章 怎麼吃都能創造熱量赤字的211法則■ 吃飽了都不超過熱量限度的211餐盤■ 行遍天下皆可用的211■ 素食211與速食211,還有宿食211■ 隱藏的暗黑熱量第五章 與神經荷爾蒙共舞的211全平衡瘦身法■ 任何熱量都需要神經荷爾蒙的指揮才會存為脂肪【BOX 你不能不認識的胖瘦交響樂團樂手們:調節脂肪的荷爾蒙】■ 荷爾蒙決定脂肪堆積的位置■ 利用食物的信號,呼喚荷爾蒙的活動PART 3 211+生酮、168,為減肥裝上加速器第一章 宋醫師的親身實證1:生酮飲食■ 什麼是生酮飲食?【BOX 什麼是「酮體」?】■ 生酮飲食為何能減肥?又為何會失效?■ 生酮飲食還能治百病?■ 生酮飲食有哪些惱人的副作用?■ 生酮飲食適合每個人嗎?■ 生酮飲食與酮酸毒血症■ 211+生酮飲食的威力:宋醫師的生酮飲食親身體悟第二章 宋醫師的親身實證2:211+間歇性斷食■ 斷食是餓死還是餓活?【BOX餓活:斷食不只減重,還能長壽又健康】■ 常見的有效斷食法■ 執行斷食的正確觀念■ 哪些人不適合斷食?■ 斷食時常犯的錯誤■ 斷食時如何吃■ 斷食結束後如何復食■ 我的積極斷食法【BOX C8 中鏈脂肪酸的小小驚奇】■ 善戰者,善于易勝者也結語 肥胖、糖胖、代謝胖,胖胖相連■ 從糖胖到代謝症候群:被捻滅的火種■ 肥胖、糖胖、代謝胖,胖胖相連特別收錄 ■ 減重時的營養補充■ 211七日菜單示範■ 瘦友211餐盤分享 /作者簡介/姓名:宋晏仁現任初日診所院長、Cofit線上營養師平台醫療顧問。曾經也是個在減肥路上屢屢受挫的大胖子,直到2014年靠著飲食成功減重20公斤,於是潛心研究,獨創「211全平衡瘦身法」,不但繼續精進,更維持體重至今不復胖。投入肥胖治療之後,深刻體會肥胖的複雜性,而在協助病患減重的過程中,發現「211全平衡瘦身法」不僅符合各種理論,更有「百變」的靈活性,能讓所有人在各種情境中都能戰勝肥胖。宋醫師善於用淺白的說法來解釋艱澀的理論,網路上的演講影片累計有超過百萬次的觀看;他也經常拍攝影片來傳遞健康減重的知識,Youtube上每支影片都有數萬到數十萬的點閱率。FB社團:初日の糖毒勒戒所|宋晏仁醫師 x CofitYoutube: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康乃爾大學免疫毒理學博士- 前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副校長-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特約主治醫師-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 家庭醫學科醫師- 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台灣肥胖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肥胖症專科醫師- 美國抗衰老再生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體適能健身C級指導員(教練)專長- 肥胖症- 糖尿病- 營養與代謝醫學- 精準醫學相關著作:《【限量簽名版】科學實證 人人適用:百變211終極瘦身密碼》《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暢銷增訂版】》《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傳神版)》《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
平衡免疫力:中西醫共治免疫疾病,以科學實證扶正祛邪,打造不生病體質!-身心靈書房悅讀健康系列
/內容簡介/中醫常說「扶正袪邪」,而「正」是指免疫力,強化免疫力,增強扺抗力,「扶正」才能夠「袪邪」。調控並維持免疫力平衡,才是健康不易生病的關鍵。‧過敏免疫 ‧風濕免疫 ‧慢性發炎 ‧癌症免疫當免疫失衡時,太強或太弱,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西醫快速控制症狀,抗發炎、調節免疫,緩解不適,中醫調理體質,重新取得免疫平衡,減少身體損害。中西合治截長補短,調理免疫,提升療效減少復發。‧氣喘西醫使用氣喘擴張劑緩解或用類固醇抑制氣管發炎。中醫依體質找出適合藥材、穴位按摩搭配適當飲食。‧慢性腎臟病西醫檢查診斷,配合藥物,常規治療。中醫針對病因選擇中藥、針灸,延緩洗腎時程。‧癌症除了西醫標準治療,手術、放療或化療等。中醫輔助,減緩副作用或提升療效,改善生活品質。 ✢ 本書章節重點:Part 1 全球中醫熱 Part 2 了解體內的免疫大軍Part 3 常見的免疫疾病Part 4 自我照護,平衡免疫力✢內附八段錦示範影音QR CODE專文推薦 (依姓氏筆劃推薦)王陸海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林奏延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前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旺全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各界專業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王志堯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李文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洪明奇 中央研究院院士周德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璟隆 土城長庚醫院院長 顧正崙 長庚大學分子與臨床免疫中心主任/教授小熊媽張美蘭 親職/繪本作家..
救恩的頂點:從個人靈修到團體實踐的神化教義
內容簡介/內容簡介/神成為人,為要使人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神。——李常受你有聽說過「神化教義」嗎?你知道「有分於神,並逐漸變化成為神」是什麼意思嗎?作者透過大量的文本分析,將從古至今的神化研究精要濃縮於此書中,使讀者循序漸進地認識何謂「神化教義」,了解這與正統神學相得益彰的智慧。更特別的是,作者不僅使用西方的文獻,亦在書中詳盡介紹與分析東方起始的召會,透過實例將這教義從書中躍出,真真實實地環繞在我們周圍。本書分為四大部分:第一:神化教義的歷史沿革與當代論述第二:神化教義的分析與歸納第三:說明神化的實踐方式,並與傳統相較之異同第四:分析與結論,並說明李常受,這位對近代神化論述著力最深的神學家之一,在神化教義發展上的價值與地位。「神化教義」不僅是古代教父們的屬靈傳承,更是一種從個人到團體的信仰實踐方式,透過在生活中與聖靈同工汲取生命的活力與動力,進而一同「逐漸變化成為神」。 作者介紹張證豪"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宗教學博士,近年主要的研究是新約希臘文、希臘教父與當代基督教的神化教義,並撰寫與希臘文研究相關的論文。已出版著作:《新約聖經希臘文輕鬆速成》(張證豪、郭承天、周復初、劉瑋倫著,2020年,聖經資源中心出版)《改變形像:中國基督教本土與全球發展》(郭承天、周復初、張證豪合編,2018年,聖經資源中心出版)" 目錄/目錄/推薦序 周復初推薦序 郭承天導讀致謝聖經譯本、專有名詞與術語說明表導 論 從神化教義重拾聖經文本與教父遺產中的珍貴觀點第一章 從希臘教父到當代學者的神化歷史概述 第一節 神化教義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當代論述第二章 當代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核心架構與重要內容 第一節 當代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核心架構 第二節 當代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重要內容第三章 整合性的分析理論框架:神化的核心架構與重要內容 第一節 神化的核心架構與重要內容 第二節 「神化人者——『神』」:祂是怎樣的一位? 第三節 「被神化者——『人』」:人成為神的意義為何? 第四節 「 神化的實踐方法」:人要如何成為神?第四章 李常受的神化論述發展歷程、基本內容與其特點 第一節 李常受在發展神化論述前的主要教義與其發展歷程 第二節 神化歷史與教義沿革的概述 第三節 神化交換公式的特色——「但不在神格上」與團體的神化 第四節 論述神化經文的最大特點——從未引述詩篇八十二篇6 節 第五節 神經綸的目標是神化——從個人到團體的終極完成 第六節 李常受的神化論述類型是「實際的」第五章 「神化人者——『神』」的詮釋與分析 第一節 神化交換公式與虛己的內涵 第二節 基督的神人二性與人性的神化 第三節 道成肉身的擴張性意義 第四節 聖靈是神化人者 第五節 分析與歸納:一應俱全又別樹一幟的神化論述第六章 「被神化者——『人』」的詮釋與分 第一節 「 被神化的『個人』」——信徒——的詮釋與分析 第二節 「被神化的『團體人』」——教會——的詮釋與分析 第三節 分析與歸納:從個人主義的氛圍回歸到教會建造的目標第七章 「神化的實踐方式」的詮釋與分析 第一節 召會的運作模式及其演變歷程 第二節 神化需要人的合作與配合 第三節 基督徒生活 第四節 召會生活 第五節 眾召會的行動 第六節 基督身體的建造 第七節 全球召會的「新約中的領導」 第八節 分析與歸納:從個人靈修到團體行動、從信徒造就到教會建造第八章 總結:從西方個人靈修到召會團體實踐 第一節 神化教義在推廣上的突破、挑戰與展望 第二節 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化思想與實踐的進展 第三節 提供基督教從自身神學傳統中發展神化教義的借鑑 第四節 重新建構教會體制與其實踐的可能性 第五節 乘上新一輪的神化浪潮作為當代基督教會發展的新進路附錄:李常受論述人∕人類的神化交換公式參考書目 內容連載【導讀】歷史上關於「神化」(theosis)最著名的一句話,應屬亞他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的一句名言:「祂成為人,好使我們成為神」(For the Son of God became man so that we might become God)。由於神化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有不同的發展,所以現今難以給神化下一個簡單、精準而全面的定義。不過,從希臘教父(Greek Father)開始,幾乎所有的神化作者都致力於以下兩個面向的論述:從正面來說,「神化」是指信徒能有分於神,並逐漸變化成為神的一種過程;從反面來說,這絕非指人會因此成為受人敬拜的神,從而導致神化變成一種多神論的概念。「神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是希臘教父所留給基督教珍貴之共同遺產的一部分,並在歷史浮沉中經過漫長的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直到本世紀初重新湧現對神化教義的研究與復興的浪潮。本書的主要內容,是筆者在2021 年所完成的博士論文〈神化思想在中國本土基督教的再現:從西方個人靈修到召會的團體行動實踐〉。本書更動了某些章節的順序,將推論與驗證的論文體裁變更為直接的論述;並修改原來不易理解的部分內容與不足之處。這些更動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讀者能更容易認識神化教義的內容。本書的撰寫動機,首要的是表明神化教義是希臘教父所遺留下來珍貴遺產。與教父們其他的論述相比,神化教義不僅受到的關注非常少,甚至遭受各種不同的誤解,導致人們對神化教義有許多未深究其理的刻板印象。其次,神化教義不僅是希臘教父的遺產而已,它也經過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存續至今,並且在最近二十年間重獲復興。無論是從歷史沿革、論述內容或具體實踐來說,都有加以認識與探討的必要性。因此,對於神化教義感到陌生、有興趣、或無從下手的人來說,無論是信徒、神學生、教會牧者、宗教研究者或學者,本書都盡力適合於所有人的需求。再者,關於信徒因為有分於神而逐漸像神、變化成為神(但沒有受敬拜的位格)等類似的思想,不僅出現於西方的基督教歷史中,也能在中國本土基督教中得窺一二。中國本土基督教中著名的神學家,如賈玉銘、倪柝聲等人都曾有類似的論述。至於接續倪柝聲使地方召會繼續發展到全球的李常受,則是公開、全面地論述神化教義與實踐方式。當西方學術界對神化教義研究的熱潮尚未開始,西方宗教界在神化教義的復興上仍未現端倪時,李常受即於上個世紀九○年代大量宣講神化教義與實踐方式。他所論述的內容,直接且全面地影響了召會在教義傳遞、宣教內容、教會建立、組織架構等各方面的發展。這對於中國本土基督教與西方基督教而言,都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例子。因此,李常受的神化論述與召會的神化實踐方式,理應受到更多重視並加以深入研究。第一章 從希臘教父到當代學者的神化歷史概述第一節 神化教義的歷史沿革一、西方歷史中神化教義的源起、發展與沉寂神化的蹤跡其實出現於整個西方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從希臘教父、拉丁教父開始,經過漫長的中世紀與宗教改革運動後,一路流傳到了現代。希臘教父的神化概念,最早是出於他們對詩篇八十二篇6 節的「你們是神」的詮釋。例如,殉教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就引用了詩篇八十二篇6 節,主張人類能成為神。在基督教文獻中,這是這一節經文第一次使用於神化概念,對於後來者影響深遠。愛任紐(Irenaeus)是一位著名的教父,教會歷史學家薛夫稱為「最正統的尼西亞前教父」。他以其《反異端》(Against Heresies)等論述反駁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愛任紐雖然沒有使用「神化」的術語,但他卻被認定為神化教義的創始者。他也是第一位以「交換公式」(Exchange Formula)來論述神化概念的人:「神的兒子曾成為我們所是的,好將我們作成祂自己所是的」。這種論述方式源自於保羅的哥林多後書八章9節:「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交換」的內涵不是本體身分的更動,而是一種屬性的交流。基督在本性上乃是神的兒子,祂成為一個人,為要使人靠著神兒子的名分成為眾子。此外,愛任紐也點出道成肉身的重要性,這是人能神化的必要與先決條件。他的神化論述影響深遠,也奠下了神化概念的重要基礎。亞歷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對於神化的理解,是「在漸進的救恩次序中盡可能的同化於神」。他認為聖經能夠聖潔和神化人,讓神能夠將人模成祂的樣式。這種變化是藉著聖經將基督帶到人裡面,使人同化於神並成為神聖的。俄利根(Origen of Alexandria)則是首次在基督教語境中以彼得後書一章4節的「有分」說明神化的人,此後成為後世論述神化概念的重要經文。亞他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是標誌著基督教救恩論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也是神化概念發展上的重要人物。神化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偶然提及的概念,而是佔據他神學思想的中心位置。7 他最為著名之舉是在西元325年的尼西亞大公會議,成功對抗亞流主義(Arianism)。然而,在他著述中不斷出現的神化思想,卻被人們忽略了。亞他那修所用的詞彙θεοποίεω(成神),是第一次在基督教神學的背景內使用。在他著名的《論道成肉身》(On the Incarnation)中,其交換公式在歷史上也成為了著名的宣言:「祂成為人,好使我們成為神」。在亞他那修駁斥亞流的著作中,可以發現他從不同的角度論及神化時,大體上會陳明其交換公式的前半句「祂成為人」,然後才會略為提到「好使我們成為神」。例如,他在《論道成肉身》中提及交換公式後,就解釋「祂成為人」:「並且祂以身體的方式揭示了自己,以使我們可以接受看不見的父的概念。」他的這種論述特色是因為「人成為神」作為一種救恩論在當時的爭議性不大,「神如何成為人」才是亞他那修與亞流爭論的戰場。9巴西流(Basil Magnus)是在亞他那修之後另一位重要的教父,他闡明了聖靈的位格與聖靈的工作。原本在西元325 年所制定的尼西亞信經(The Nicene Creed),沒有對聖靈有任何詳細的說明;但是在西元381年的《康士坦丁堡信經》中聖靈能得到頌讚與說明,主要歸功於巴西流的貢獻。他認為人經歷神化的關鍵在於聖靈,非受造的聖靈擁有無可限量的能力,因此可聖別萬物。聖靈使人能得到祂的同在與光照,並且成為屬靈的以得著啟示,從而有能力住在神裡面,成為像神,最終達到受造物所能攀登的頂峰,也就是有分於神聖的性情。到了四世紀時,神化概念的發展有三項特殊之處。首先,早期的教父在談到神化概念時,幾乎都沒有針對「神化」進行定義,直到亞他那修時仍然如此。因為神化的概念在當時是大眾普遍理解的一種概念,並被當時的信徒所接受。這種現象與近代神化概念被某些人反對有相當大的不同。神化概念是當時基督教社群中的一種普遍理解,也是吸引基督徒聽眾的一種說法。其次,關於神化在人身上實現的方式,有「名義的」(僅是一種頭銜,如眾神(gods))、「類比的」(類推或延伸,如信徒藉著恩典成為神的兒子)或「倫理的」(以苦修或哲學式的方法達到像神)。但在亞他那修與區利羅之後,則發展出實際的取徑(在本體論上,藉著道成肉身,使人的性情被變化而神化)。區利羅(Cyril of Alexandria)的神化概念有幾項重點。首先,他拉近了三一神與被神化的基督徒之間的關係。他甚至教導初信者,祂(神、主、聖靈)有能力聖別人,並將他們神化。其次,他相當強調聖靈,認為聖靈是使所有人成聖的,也是叫他們成神的。然後,他直接用聖經的詞彙來表達神化的概念,例如稱義、聖化、兒子名分、分享那靈、有分神的性情。再者,區利羅對於人性裡的魂加以強調,因為接受救恩的對象包括人的身體與魂。最後,他將聖餐和道德生活加以整合,成為人有分於神的性情的實踐方式。除此之外,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強調道成肉身之目的是要神化人類,並藉著教會的洗禮給他們經歷。奧古斯丁雖然強調人有分於神,但也明確表達出人有分於神的界限。對於神來說,人只是神的附隨者,這二者之間永遠不可能平等。因為作為神是一回事,成為神的分享者是另一回事。到了六世紀,亞略巴古的偽丟尼修(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終於首次為神化作出比較正式的定義:「『神化』(θεωσις)就是達到了與神相像並盡可能的與神聯結為一。」在這時期中,神化經常使用於論述救恩論的場合。七世紀初期,藉著守道者馬克西姆(Maximus the Confessor)對神化思想的闡述,不僅使神化的思想確立於東方的教父間,也在東正教神學和靈修上奠定其獨特的地位。馬克西姆認為神化是一種神與人「相互滲透(perichoresis)的過程」,這過程是建立於相通(communion)的屬靈關係,以逐漸達到聯合的奧祕狀態。但是在這種聯合中,創造主和受造物間的分別仍然存在。馬克西姆對於神化的實踐有相當重要的論述,他以浸禮、聖餐與道德生活將神化全部鏈接了起來,這表明神化在教會層面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不僅僅只是一種妄想或神祕的宗教經驗。在馬克西姆影響下,神化教義持續地在東正教中不斷發展。此後,經過八世紀的大馬色約翰(John of Damascus)、十四世紀的帕拉馬斯(Gregory Palamas)等人,這些隨著時間所累積的神化教義與實踐經驗,大體上隨著東正教一直存續到了近代。至於在西方的教會,大約自十二世紀起神化概念逐漸沒落,僅在神祕主義者當中才受到一定的重視。在宗教運動改革後,改革者們並沒有拒絕神化的概念,從他們的著述中能見到關於神化的片段描述,有的採用交換公式的版本,有些則使用了神化術語。如馬丁路德在著名的1514 年聖誕節講道中,他就明確提及了神化的概念與著名的交換公式;加爾文在其彼得後書一章4節的註釋中曾論到:「福音的結束是使我們最終與上帝相稱,並且,如果我們可以這樣說,則要神化我們」;另外,有些學者主張在教義與實踐上與神化概念較為接近的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會(Methodist Church),其神學也有神化的色彩。從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儘管神化教義確實有沒落的現象,但是被一刀兩斷的認定為源自異教思想,並從普世性下降為是東正教所特有的教義,卻是十九世紀才發生的。在十九世紀之前,其實是很難找到徹底將神化自西方基督教分開的觀點。莫塞爾(Carl Mosser)認為,這種情況是在哈納克(Adolf von Harnack)、里奇(Albrecht Ritschl)等學者之後才形成的。22 對神化採取懷疑或貶抑之態度者,以哈納克最為著名。在其著作《教理的歷史》(History of Dogma)中,他認為早期基督教的教理部分源自於希臘哲學,所以混合了基督教真理以外的思想,所以需要藉著歷史重新滌蕩基督教教義。23 哈納克主張將這些部分全部剔除,只留下第一世紀原貌的猶太宗教。他的觀點不但影響了基督教對教父們的看法,也導致神化教義的正統性受到挑戰。雖然倒掉嬰兒的洗澡水是對的,但是卻有可能連嬰兒也一起倒掉了。所以直到二十世紀,神化教義雖不至於完全被抹滅,但是僅存於零星出現的著作中。二、近代中國本土基督教中的神化思想近代基督教到中國宣教的歷史不過二百餘年,中國自立教會陸續出現則是在西元一千九百年前後。這是因為義和團事件的爆發,使西方傳教士意識到中國教會自立的迫切性,也激發中國信徒推動教會的自立。西元1922–1927年的非基運動,則進一步迫使教會面對基督教本土化的問題。當時有許多教會發起了「中國本土教會自立」運動,同時也有許多本土教會陸續成立,後來發展較具規模者包括中華基督教會、耶穌家庭、真耶穌教會與地方教會(召會)等。雖然非基運動對中國基督教的發展看似是重大的挫折,但在實際上卻推動了中國基督教的本土化發展。關於中國本土基督教的神學發展,可以概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知識界的基督教精英分子,如趙紫宸、謝扶雅、丁光訓等人。他們的神學尚未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也未在教會實踐中落實。這是因為他們的論述大都不是直接以聖經為根據來詮釋的。舉例來說,謝扶雅也曾經強調,「人應當完全,像神一樣完全!」強調人具有如同神一般完美的可能性。但他是以人本主義為導向,而非以聖經為主軸來闡述人能夠在宗教中找到無限的可能性。所以在這個面向上,這些戮力於發展基督教本土化神學的基督教精英分子固然提出了一些神學思想,但他們能否作為本土化神學的代表尚有疑慮。因為這些基督教學者或知識分子只是旁觀者而不是實踐者,儘管有一些人在教會中擔任重要職務,但是他們主要的身分都是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實際從事教牧的神職人員。所以,這些神學討論只停留於基督教的精英人物,對廣大信徒群眾的影響不大。至於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發展的第二個面向,則是那些本土教會的領袖。他們才是實際上對基督教社群有真正影響力的人,也與中國本土基督教會的興起和發展有直接的關係。在中國本土基督教興起的時期中,具有廣大影響力且迄今仍具有知名度的本土教會領袖,有賈玉銘(1880–1964)、王明道(1900–1991)與倪柝聲(1903–1972)等人。賈玉銘所編輯的《靈光報》,是當時中國本土基督教相當著名的刊物;王明道的神學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被稱為中國基督教的「大眾神學」;倪柝聲的《屬靈人》與地方教會的刊物,無論在當時或現今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他們也是迄今為止探討中國本土基督教的研討會、論文與書籍中的常客。在他們的著作與講章中,其實有不少神化概念的蹤跡。(一)賈玉銘神學思想中相關的神化概念賈玉銘的神學思想曾被稱為「靈命神學」。從神化的概念來看他的神學論述,可以觀察到一些重要的神化議題。首先,他曾言明道成肉身之於人的神化意義:「我主基督所以道成人,正欲我們亦以人成道」。他認為藉著基督成為人,就使得神的生命得以傳輸到人的生命裡面;然後,當人的生命充滿了神的生命的時候,就能使人的生命變化為神的生命。其次,對於人來說,他認為人的得救就是接受生命,而基督就是生命。接著,得救的人就進入上述生命變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神的靈住在人的靈裡所帶來的。藉著神的靈住在人的靈裡面,將神的生命灌輸到人的生命裡面,使神的生命成為人的生命。宋柏榆指出,在《完全救法》中,賈玉銘以生命與人的變化,說明人的成聖過程。他的人論與救恩的觀點與倪柝聲類似,只要人的靈已經得救,在人裡面就已經有了神的生命,並進入了永生。雖然人的魂和體尚未得救,但這個問題是他們沒有能力過屬靈的聖潔生活,..
少年KK的信仰之旅-在教會成長的祝福與挑戰
美國Amazon網站★★★★★好評推薦信二代13則真實故事 × 13篇信仰思索 × 認識自己50個問題「終於有人說出我的心聲~」神喜歡聽你的想法:)★ 爸媽和教會的規矩很多,我可以做自己嗎?★ 我想尋求神,也想追逐世界上的快樂,可以嗎?★ 從小去教會,都麻木無感了,怎麼辦? ★ 我信的是爸媽還是自己的信仰?★ 我很在乎朋友的想法,也不希望爸媽、輔導對我失望,好為難!★ 我只想活得開心,雖然知道神比我追求的一切更重要,我就是不想承認……作者成長於基督徒家庭,坦然分享信仰生活的高低起伏、喜悅掙扎,思考自省的深度一點也不遜於成人,年少時的經歷成為他日後服事年輕人和弱勢族群的動力。當父母、師長更了解孩子,就能引導孩子扎穩信仰根基,擁抱神給每個人的自由。〔專家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一個信二代能夠安然成長,給予他懷疑與掙扎的安全空間是必須的要件,這本書可以幫助輔導與父母一起陪伴信二代走過青春期,成為神國的孩子。──莊舒華(中華福音神學院青少年研訓中心主任)本書是適合「神國孩子」閱讀的好書嗎?沒錯!適合父母閱讀嗎?完全正確!每位基督徒都能與本書產生連結並從中受益。──曼約翰(美國洛杉磯國際基督教會長老)很少有教會信二代願意執筆寫下自己的信仰歷程。本書提供的觀點,不論是教會中的父母或青少年輔導,甚至是教會長大的孩子,都值得細細玩味。──蔡以勤(台灣國際基督教會牧師團主席)當孩子像走鋼索般探索世界時,張開一面大安全網,接住不小心跌落的孩子,那是孩子有福的確據。──顧美芬(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老師暨翻譯工作者)〔作者簡介〕昆德魯(Andrew〔Drew〕Quint)牧師之子,在國際基督教會成長,於不同地區的堂會經歷信二代(本書簡稱「KK」)的生活。生於加拿大多倫多的他,曾住過美國伊利諾州、威斯康辛州、夏威夷州及加州,大學就讀商學院,投入柬埔寨國際志工隊。2012年本書英文版付梓時,他在柬埔寨為基督教非營利組織「寰宇希望協會」工作,並參與教會在該國馬德望省的植堂計畫。〔譯者簡介〕林政嘉師大翻譯所口筆譯組、中華福音神學院(華神)延伸神學證書科畢。受洗至今逾十五載,於2021年成立主譯工作室,立志做為主而譯的基督徒,譯作包括《教子有方》(主流出版)、《累代(第一冊):如何打造更年輕、更強壯的教會》(新加坡神之心教會出版)。曾任教會青少年輔導、青少年營隊總召,並於華神修習青少年關係佈道、團契帶領、動態反思引導等課程。現為教會職場教育執事及翻譯團隊成員。如有任何指教、回饋、合作邀請,歡迎發電子郵件至translate4god@gmail.com,也歡迎造訪、追蹤「主譯工作室」臉書粉專和Instagram。〔目錄〕推薦序一:踏上從掙扎到跟隨的KK 之旅 莊舒華推薦序二:給KK 的AAA 顧美芬推薦序三: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蔡以勤推薦序四:基督徒都能獲益的好書 曼約翰作者序:用神的眼光看自己 昆德魯中文版序:那些年,我們一起翻譯的書 林政嘉1 KK是誰? 我的真實故事:失去對信仰的確信2與壓力共處 我的真實故事:千萬不可!3 為何自由那麼重要? 我的真實故事:被逮到了!4 追求快樂 我的真實故事:悲慘世界5 對自己誠實 我的真實故事:裝傻6 選擇朋友 我的真實故事:精心設計的面具7 要上查經課程嗎? 我的真實故事:我不想下地獄8 生命徹底改變 我的真實故事:罪得赦免:受洗前後的生活9 跌倒後再站起來 我的真實故事:重新與神連結10 尊重父母與教會領袖的決定 我的真實故事:難道我不能享樂嗎?11 對信仰生活無感 我的真實故事:失去新鮮感了!12 影響你周圍的人 我的真實故事:我在分享誰的信仰?13 屬靈夢想與異象 我的真實故事:尋找異象之旅〔推薦序〕基督徒都能獲益的好書 ☉曼約翰(美國洛杉磯國際基督教會長老) 我認識昆德魯一家人許多年,曾經在芝加哥和洛杉磯教會一起同工。有天,德魯寄給我一份他的手稿,希望能出書,引起我的好奇和興趣。德魯在書中記錄他的生活,述說在敬虔基督徒家庭中成長的故事(他父母之所以敬虔,因為他們的道德標準反映出神的聖潔)。 德魯敞開心胸,坦誠分享年少時成為基督徒前後,在不同時間點經歷的感受及困惑。他寫下被神鼓舞、願意獻上一切的時刻,也寫到在外界拉扯下,心中充滿混亂感受的時刻。那時的他,渴望能夠像一般人「體驗」他無法享受的生活。 閱讀本書前,略知內容的我已覺興奮不已。我有三個孩子,同樣經歷過許多德魯筆下描述的事情,認為這本書一定能幫助在教會中長大的孩子。讀完本書,不只符合我所有期待,還有更多精采之處。 德魯在書中展現深入的觀點和洞察力,引人入勝,分享他的罪和掙扎,對抗驕傲和虛偽的爭戰,筆觸幽默動人,能夠與讀者產生連結。此外,他充分運用聖經經文及實例,引導讀者更深認識神。 德魯親身經歷的基督徒教養方式十分美好:溫柔恩慈、信念堅定、不受世俗影響、委身於神的聖潔、信靠能拯救靈魂的主、討神的喜悅、不因孩子的需求或慾望而動搖。德魯正是接受這種教養方式成長茁壯的見證。 最出乎我意料又驚訝的是,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提筆的此刻,我已成為主的門徒長達三十四年,其中二十五年擔任教會全職同工。閱讀本書時,我內心被挑戰,感受到生命中有些掙扎,與德魯描述的相同:有時候,我與團契並無應有的情感連結,也沒有了解或投入他人的屬靈生活。我可以想像,基督徒與神的關係是何種樣貌,也會努力去做,卻未深入探究屬靈心態的問題。德魯提醒我:我們很容易鬆懈下來,沒有積極建立與神同行的關係。 本書是適合「神國孩子」閱讀的好書嗎?沒錯!適合父母閱讀嗎?完全正確!其實,每位基督徒都能與本書產生連結並從中受益。 德魯,謝謝你。 〔作者序〕用神的眼光看自己 ☉昆德魯 • 你爸媽是基督徒嗎? • 教會對你的家庭生活很重要嗎? • 你小學三年級是個聖經小達人了嗎? • 爸媽聽到你罵髒話,你就完蛋了嗎? • 爸媽和基督徒的各種規矩,讓你覺得很不自由? • 你想與神建立真實深刻的關係嗎? • 你想上天堂嗎? • 你想成為基督徒嗎? 以上問題,若你大多回答「是」,這本書很適合你閱讀。許多在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年輕人,都真誠相信神又愛神,但是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或爸媽訂的規矩,讓他們覺得綁手綁腳,很辛苦。 簡單說,這正是我青少年時期的經歷。那時我什麼都想嘗試,若真的付諸行動,家人或教會的人都會密切注意我。我不太能體會什麼是自由,總覺得有點拘束。 其實,年輕基督徒在國高中和大學都可以享受自由。神會帶領你發現生命無限的可能,沒有你無法實現的夢想,也沒有大到你克服不了的困難。神希望每個人都能發揮祂放在我們裡面的潛力,只有為神而活,按照神的原則行事為人才能做到。有了神,你的生命更有意義,可以去做比你想像更大的事。甚至此時此刻,神正在為你的生命建立根基。太多令人期待的事! 不管你在生命中的哪個階段,與耶穌的關係如何,從現在起,神希望你用祂的眼光看自己。成長於基督徒家庭,你有絕佳的機會年輕時就能認識神,神為你打造美妙的旅程。這些年,我很感謝神讓我有「神國孩子」(Kingdom Kid,即信二代,本書簡稱KK)的經歷。 神看顧保守在教會中成長的我,交付我許多責任。當然,沒有人是完美的。KK和其他人一樣,生活中也有很多掙扎,要學習重要的功課。若我們緊緊跟隨神,一生會活得很自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鼓勵,也有機會鼓勵別人。 基督徒的生活有太多令人期待的事:能夠與真正了解你(而且仍然喜歡你)的人有親近的關係;享受愉快時光,不會覺得內疚或懊悔;體驗團契的喜樂和基督徒朋友的支持鼓勵;渴望神聖純潔的愛情……如果有一天你們結婚了,可以確定將會白頭偕老,因為你們用神的原則忠實建立婚姻。我的真實故事 你準備好了嗎?我想與你分享很多故事:青少年時期,我的信仰曾經動搖,與家人關係緊張。這些經歷不盡美好,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思考與神的關係。每章一開始「我的真實故事」,讓你了解我經歷的掙扎,鼓勵你認真面對內心的疑惑和試探,學習擁抱神給我們每個人的自由。每章最後「認識自己」單元,你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並誠實回答。 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更愛神,打開你的視野,看見神為你安排的奇妙計畫。〔中文版序〕那些年,我們一起翻譯的書 ☉林政嘉(譯者暨編輯) 遙想2012年底,我讀師大翻譯所碩一時,教會負責青少年事工的蔡以勤、張莉牧師夫婦,邀請我組織一些弟兄姐妹翻譯本書,希望能作教導青少年(尤其是信二代)之用。特別感謝當時的翻譯團隊協助翻譯,成員包括林大翔弟兄(第5、6章)、謝佩珊姐妹(第8章)、黃宜柔姐妹(第9、10章)、覃心瑜姐妹(第11、12章)。雖然沒有翻譯相關背景,感謝你們仍願意獻上自己的恩賜,提供這些章節的初稿,才有本書的雛型。只可惜,後來未取得版權,這項翻譯事工便無下文。 八年後,神再度感動我繼續完成這項善工。2020年底,有次與舒峻弟兄聊到,他曾把一本書自行翻譯成電子版,令我想起過去未竟的翻譯事工。那時,我剛好靈修到哈該書,神感動先知哈該激勵被擄歸回的猶太人,繼續建造延宕十六年的聖殿。我想到本書的翻譯停擺八年之久(比猶太人好些),彷彿神激勵我重建這項翻譯事工。只要開工,就不嫌遲! 與出版社、弟兄姐妹、前輩多方商討請益後,我決定自行成立「主譯工作室」翻譯本書,先在2021年出版電子書,再與中國主日學協會合作出版紙本書。本書的付梓,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感謝Illumination Publishers出版社願意授予本書版權;感謝中國主日學協會協助紙本書的編輯與出版;感謝莊舒華老師、顧美芬老師、蔡以勤牧師專文推薦;感謝彭蒨蒨姐妹、劉于萱姐妹協助電子書繁中版的校稿工作,胡愛善弟兄協助電子書簡中版的校稿工作;感謝本書作者,以及人在台北的湯大衛(David Pottinger)弟兄,多次幫助我確認英文文句的意義;也感謝翻譯出版的路上,所有鼓勵我、幫助我的人,包括我太太,懷孕期間仍全心支持我的翻譯夢想與事工。最感謝我親愛的神,若沒有神的動工開路,這一切不會成就! 盼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們教會、甚至華人眾教會的祝福,透過作者信二代的親身經歷與信念,激勵青少年活出基督裡的真自由,誠摯邀請關心青少年的輔導、同工及家長,走入青少年的世界,陪伴他們走屬於自己的信仰之旅。 謹將本書獻給我們在天上的神。*本書經文均引自《和合本修訂版》,版權屬香港聖經公會所有,蒙允准使用。..
聖經的溝通智慧(三版):轉換說話思維,化解衝突誤會,贏得和諧的好人緣
內容簡介運用兩千年的處世智慧,提升人際連結力! ✔提升好感 ✔有效表達 ✔打破尷尬✔不踩地雷 ✔挽回錯誤 ✔拓展人際被人誤解或抹黑,如何主動化解誤會?不小心講錯話,要怎麼解套?同事沒把事情做好,怎麼勸說才不會得罪人?和主管意見不合,如何說服他又顧到他面子?碰到不對盤、有成見的人,要如何相處?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來自人與人的相處。而影響人際關係的各種問題,聖經裡早就有了解決方法。藉由聖經人物現身示範與作者20多年輔導經歷,教你帶來祝福與好感的新思維說話模式,破除溝通盲點,各種令人為難的場合都能坦然面對!【書中提供不同方面的相處訣竅】✦保護自己的人際界線,掌握溝通十大原則✦若誤會已經造成,如何以五步驟挽回錯誤✦幫人傳話和解讀他人訊息的智慧✦聖經人物的三種成功談判法✦學會耶穌的九種處事原則&談話技巧【說話與相處的實際教戰守則】▶ 跟主管意見不合,如何得體地說出自己的看法?NG說法:我覺得這個方法不好,對某些員工不公平!應該這麼說:這是一個好方法,但不妨加上……來配套,員工更覺得被看重。溝通TIPS:不要直接否定對方的看法,幫對方補強不足之處,成人之美,贏得信任與好感。▶ 親友的做事態度引來抱怨,怎麼規勸才不會產生反彈?NG說法:.你知道嗎,你這樣做讓大家很生氣!.我聽到有人跟我說你怎樣怎樣…….這不是我說的,是很多人這樣說!他們說你上次……應該這樣說:.上次你做的那件事,我有些想法給你參考。.不管別人有沒有不同看法,我想直接跟你談,對事情比較有幫助。.別人怎樣評論不重要,能讓你做事有效果,才是我在意的!溝通TIPS:不要引用別人看法,以自身立場跟對方談。先讚美再提出改進意見,效果更佳。【實用推薦】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杜明達/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胡志強/前台中市長章啟明/前太平洋建設董事長尤秋興/歌手、動力火車成員黃暉庭/台安醫院院長黑幼龍/卡內基訓練負責人廖偉凡/知名節目主持人鄭忠信/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
我的第一本祈求書(燙金版)(中文版)
為未來祈求/未來的你不知道該往哪走正迷茫的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讓我們透過祈求書重新擁有盼望「慈愛的天父,我想要追尋人生的目標,前面的挑戰要面對許多新的事物,我好需要勇氣與動力來學習。我相信祢是一切智慧的源頭,求祢教導我學習新的事物,也教導我更認識祢。相信我透過認識祢,將會有新的開啟與祝福。」尺寸| 長14 x 寬14 x 高1 cm . 內含3冊材質|袖套- 244g 日本NT元素紙|小書- 105g 天堂鳥製成|雷射銀燙印/霧黑燙印/打凸軋型層次,四色印刷Made in Taiwan..
我的第一本感謝書(燙金版)(中文版)
為過去感謝/過去你有一些不甘心總覺得哪裡做得不夠好讓我們透過感謝書一同數算上帝的恩典「慈愛的天父,我感謝祢!因為____(我最近發生快樂的事)所以我的心歡喜快樂!我相信這是天父祢奇妙的作為,也相信是祢把快樂放在我的心中。」當你失去重心,想找個依賴與擁抱的時候跟著可愛的小鹿一起,不限時間地點的與天父說說話吧!尺寸| 長14 x 寬14 x 高1 cm . 內含3冊材質|袖套- 244g 日本NT元素紙|小書- 105g 天堂鳥製成|雷射銀燙印/霧黑燙印/打凸軋型層次,四色印刷Made in Taiwan..
造型聖誕卡-水晶球
聖誕燙金卡片(附信封)每一款都是一份美好的祝福 讓你送給特別的人尺寸:11.7x13.1cm..
造型聖誕卡-禱告熊
聖誕燙金卡片(附信封)每一款都是一份美好的祝福 讓你送給特別的人尺寸:9.4x12.8cm..
造型聖誕卡-聖誕樹
聖誕燙金卡片(附信封)每一款都是一份美好的祝福 讓你送給特別的人尺寸:13.7x12.9cm..
造型聖誕卡-福氣羊
聖誕燙金卡片(附信封)每一款都是一份美好的祝福 讓你送給特別的人尺寸:13x12.6cm..
書法卷軸磁鐵-最大是愛
將神的話語和祝福製作成捲軸形式的冰箱貼精巧雅緻、古色古香,讓捲軸之美妝點你的生活品味尺寸:8.5x13 cm ..
書法卷軸磁鐵-智慧寶鑰
將神的話語和祝福製作成捲軸形式的冰箱貼精巧雅緻、古色古香,讓捲軸之美妝點你的生活品味尺寸:8.5x13 cm ..
幸福小掛畫-平靜安穩
規格說明尺寸:210*150mm材質:水彩紙.木條..
幸福小掛畫-新造的人
規格說明尺寸:210*150mm材質:水彩紙.木條..
幸福小掛畫-常常喜樂
規格說明尺寸:210*150mm材質:水彩紙.木條..
幸福小掛畫-凡事都能
規格說明尺寸:210*150mm材質:水彩紙.木條..
無時效月計畫手帳
/ 商 品 規 格 /尺寸:A5頁數:64頁裝訂:線裝封面燙金,共6色:奶茶色、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灰色請備註所需顏色若無備註則隨機出貨/ 內 容 /異象頁 x1 年度回顧&命名 x2月計畫 x24每月重點 x24佳句筆記 x4專案計畫 x4自由筆記 x2恩典卡收集 x2資訊頁 x1..
光之旅盒卡(30入)
內容簡介雖然不知道未來如何發生、過去如何排解,我們都長成天空的雲彩。希望從今以後,你用不一樣的眼光仰望:那片湛藍。知道自己寶貴無可取代。【盒卡正面】:攝影影像。【盒卡背面】:對應經文。 作者介紹劉 懿 Jane Liu一個自認平凡,卻又好像不這麼平凡的女孩。台灣台中人,基督徒,90世代,擁有戴墨鏡走在街上,沒男生敢搭訕的帥勁。在追夢路上慘敗,經歷身心谷底,因此開始用日記、攝影,記錄自己的生活。在自我掙扎與頃力要康復的旅途上。「光之旅」的出現,「改變」了作者本人的生活:創作、定期回診、追求信仰,使她離開了病症。希望因著這樣的「改變」,興起更多美好的人事物。讓「心理疾病」不再是難以啟齒的事,患者能學著如何照顧自己,與自己相處,進而讓「憂鬱症」、「創傷壓力症候群」等病症成為過去式。..
2024摩拉維亞 + Be The Light 原木十字架禮盒
商品介紹個人靈修禱告的手握十字架──日常靈修祈禱時握住觸感溫潤、光滑的木質十字架,帶來平安、溫暖及與主牽手同行的意象。經典永恆的藝術品──【向陽薪傳木工坊】以台灣原木製成的經典工藝,每件作品的木紋與顏色都是獨一無二;淡淡木質香味,彷若沉浸在森林的芬多精當中。不分節期的送禮好物 ──無論送給基督徒、慕道友都能表達滿有愛心與溫暖的祝福作者介紹【向陽薪傳木工坊】位在全臺最美麗的車站-「多良車站」後方的山坡上,2009年八八風災因為部落重建需要,加上台東海岸堆積了上百萬噸的漂流木,2010年,集結各界專業人士、公益團體及志工的熱情與資源,將閒置多年的多良國小舊址打造成為這個偏鄉部落的夢想基地【向陽薪傳木工坊】。在多良蹲點多年,【向陽薪傳木工坊】成功陪伴原住民部落族人習得技藝與經驗:有人學得木工技藝,自己建立工坊;有人考取執照,技能獲得提昇;有人取得自信,重新投入職場!歷經十年努力,《向陽薪傳木工坊》「化廢為惠」,為閒置的空間、無用的漂流木、沒有工作的族人創建全新的生命!詳細資料材質:台灣原木含有:1. 外包裝禮盒 (長13*寬13*高4公分)2. 底座,刻有”Be the Light”字樣 (長8*寬4*高3公分)3. 十字架 (長10.5*寬5.8*厚0.9公分)..
Be The Light 原木十字架禮盒
商品介紹 個人靈修禱告的手握十字架──日常靈修祈禱時握住觸感溫潤、光滑的木質十字架,帶來平安、溫暖及與主牽手同行的意象。 經典永恆的藝術品──【向陽薪傳木工坊】以台灣原木製成的經典工藝,每件作品的木紋與顏色都是獨一無二;淡淡木質香味,彷若沉浸在森林的芬多精當中。 不分節期的送禮好物──無論送給基督徒、慕道友都能表達滿有愛心與溫暖的祝福。材質:台灣原木1. 外包裝禮盒 (長13*寬13*高4公分)2. 底座,刻有”Be the Light”字樣 (長8*寬4*高3公分)3. 十字架 (長10.5*寬5.8*厚0.9公分)作者介紹【向陽薪傳木工坊】位在全臺最美麗的車站-「多良車站」後方的山坡上,2009年八八風災因為部落重建需要,加上台東海岸堆積了上百萬噸的漂流木,2010年,集結各界專業人士、公益團體及志工的熱情與資源,將閒置多年的多良國小舊址打造成為這個偏鄉部落的夢想基地【向陽薪傳木工坊】。在多良蹲點多年,【向陽薪傳木工坊】成功陪伴原住民部落族人習得技藝與經驗:有人學得木工技藝,自己建立工坊;有人考取執照,技能獲得提昇;有人取得自信,重新投入職場!歷經十年努力,《向陽薪傳木工坊》「化廢為惠」,為閒置的空間、無用的漂流木、沒有工作的族人創建全新的生命!..
耶穌對你說4(大)-豐盛生命經文卡(紙盒/40入)
尺寸:12.7 x 9 cm..
耶穌對你說4-豐盛生命經文卡(鐵盒/40入)
尺寸:9 x 6.5 cm..
高效能!活力時鐘人生管理術:善用你的優勢時刻,打造不再想出走的人生-個人成長
內容簡介一天內狀態最好的時間,都忙於應付各方的需求。至於你最擅長且有熱情的事,只剩下零碎且疲憊的時間。這樣的你是否外在活動很多但內在感受十分空虛?這世上有太多人因為常態的「我沒時間」而無法實現夢想和呼召。不再只為了下一次休假而活,打造一個你不會想要出走的人生吧!這本書介紹一個能在工作和家庭重新得力的策略:活力時鐘人生管理術!不一定要換工作、搬家、等孩子長大、財務自由才能拿回生活的掌控權,只要認識自己的精力時區,並善用你的優勢時段做最擅長的事,就能終結瞎忙的惡性循環,讓你的時間、精力、優先事項都在正確的軌道上效力,擁有高效能、有滿足感、充滿意義的人生!現在開始,就用能讓明天興盛的方式來過今天的日子! 作者介紹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曾任律師,目前是暢銷書作家、講員,他的Carey Nieuwhof Leadership Podcast、部落格等線上資源,每個月接觸超過150萬人,是北美最有影響力的思想領袖之一。他致力於培訓來自世界各地的領袖,提升他們的領導力、個人成長與改變。和妻子彤妮現居多倫多北部。 目錄推薦序前言第一篇 不適當的壓力Ch1為自己打造一個你不會想要逃避的人生──為何大多數人暗自厭惡自己精心打造的人生和職涯Ch2揭穿關於如何治癒過度忙碌的謬論,並找出真正有效的方式──用一種有助於明天茁壯成長的方式來過今天的生活第二篇 集中時間Ch3你其實很有時間──關於時間的兩個重要心態轉變Ch4找出你的綠色時段──如何找到最佳狀態的優勢時段第三篇 充分利用你的精力Ch5做你最擅長的事──將精力投資在回報最高的事情上Ch6紅、黃時段,和其他現實生活問題──如何充分利用精神狀態和情境條件較差的時段第四篇 實現你的優先事項Ch7時間的劫匪──為何容易陷入持續落後Ch8不再分心──停止打擾你自己Ch9人的問題──只有不對的人在爭取你的注意,怎麼辦?第五篇 當理論遇見真實世界Ch10全面同步──如何同步你每天的時間、精力和優先事項?Ch11成長茁壯──當生活破壞你的精心計劃,應該如何重新調整?Ch12遇見未來的自己──你完成了什麼還不夠,你成為什麼樣的人才重要詞彙表致謝 內容連載前言我不知道你是在什麼狀態下拿起這本書,但我猜你現在壓力很大。這個判斷肯定相當準確,畢竟現在誰沒有壓力?你和我生活在我們曾祖父母所無法想像的時間壓力之下。沒錯,他們也有壓力,比如農作物產量、威脅收成的乾旱或早霜,或是工廠生活的無情壓榨和勞力工作的艱辛。只不過,你我的壓力跟他們的不太一樣。我們當中或許有人自稱為知識型勞工,包括創業家、教師、工程師、軟體開發人員、醫生、護理師、管理者、平面設計師、行政人員、會計師、牧師、社會工作者、分析師、律師、領導者或充滿動力和夢想的全職家長。我們的挑戰感覺起來非常真實,但通常難以診斷,要弄清楚導致我們壓力龐大的肇因並不容易。這就是這本書的主題。我希望這本書提供你一個合理的診斷和一定程度的抒解,並止住你的愧疚感。我認為你跟祖先們不同,你的問題多半來自於擁有太多,而非太少。太多需求、太多機會、太多資訊、太多分心、太多選擇、太多人在爭取注意、太多事情塞滿了我們的行事曆。我懂。在2006年時,我因為不堪負荷、過勞、身心俱疲而瀕臨崩潰,正如書中提及,我得了倦怠症。原本我以為這本書要討論的主題就是「我陷入倦怠症和對抗疾病的旅程」,但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寫出來的內容更多是討論治癒而不是問題本身。我的朋友喬恩(Jon)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和廣受歡迎的演說家,他曾經問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罹患倦怠症是必須的嗎?這難道是每位領導者都必須親身體驗的重要階段性儀式?你難道不能書寫一個完全沒有倦怠症的生命故事嗎?」他當年提問時才不過三十八歲,比2006年倦怠發作的我還年輕幾歲。他是一位忠實的丈夫,育有兩名青春期的女兒。喬恩問到了重點。一項針對七千五百名美國全職員工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在二十歲到三十八歲的受訪者當中,有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人表示自己經歷過至少某種程度的倦怠(註1)。這代表社會上有為數驚人的年輕人在四十歲以前,就已經被工作和生活磨得疲憊不堪。最近,我去德州的達拉斯市為一群領導者發表主題演講。會議主持人認為,對在場八百位領導者進行現場調查,看看多少人有倦怠症狀是個不錯的點子。他的題目很簡單:「你認為自己過去一年中,出現過幾次倦怠症狀?」從未一、兩次經常(三到六次)持續這個調查並不科學,但結果令我十分驚訝。這八百位領導者當中,有百分之九十三的人自認在過去一年中,曾陷入一定程度的倦怠症狀,只有百分之七的人回答「從未」。看見螢幕上的現場調查結果,我一時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或許你屬於那百分之九十三。又或許你是屬於百分之七的人,像喬恩那樣:「我沒有……也完全不想走上那一步。」回到喬恩的問題上:倦怠是否無可避免?幾年前,他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沒有合適的答案,但我現在有了。喬恩,你不必經歷倦怠,倦怠並非無可避免。你如果屬於那百分之九十三,也不必滯留其中。我不必,你也不必。儘管如此,情緒壓力(和經常伴隨而來的倦怠)一如傳染病正在蔓延,而且跟其他疾病一樣,有時甚至令人摸不著頭緒。或許你拿起這本書(也許是別人送的)的時候心想:「我壓力很大,但肯定不是倦怠。」然而,你持續感到疲倦、麻木、吃不消,只是你說那很正常,因為這些都是時下非常正常的感受。所以,這本書不談倦怠,而是遠離倦怠。相較於倦怠發作的那年夏天,我現在的情況可說是天壤之別。這個世界實際上更忙碌、瘋狂和複雜,但我內心深處卻有了更深的平安和更大的喜樂;我也有了某種因應方式來面對生活和領導角色中與日俱增的要求,這使我能在更短時間內完成更多事情。這本書的目的也是為了幫助你找到這些方法。進入正題之前,我還有最後一點要提醒:你很快就會發現(如果你還沒發現的話)我有個人信仰。我除了在法律界工作過一小段時間、目前全職經營一家領導力公司之外,還曾任職當地教會牧師二十年。如果這跟你的背景毫無相似之處,請你千萬不要因此而放棄閱讀。雖然我的信仰是我生活和領導方式的主要推動力,但我寫作時已刻意讓這些原則適用於任何信仰觀點的你,因為需要盼望的人太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太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務實、有效,以及對你人生未來幾十年有所助益的策略。是時候該讓你的生活和領導工作回歸正常了。你,準備好了嗎?第一篇 不適當的壓力Ch1為自己打造一個你不會想要逃避的人生──為何大多數人暗自厭惡自己精心打造的人生和職涯「我們所謂的絕望,往往只不過是期望未獲滿足所引發的迫切渴望。」──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十五年前我所帶領的組織,其規模增長已超出了我的預期。面對領導員工、因應組織增長、長達十多年的婚姻以及扶養兩名幼子等各方面的壓力,坦白說,我當初想要的人生不是這樣。某天傍晚,當我把車開回家門口後,我就那樣坐在車裡。夕陽早已西下,天色灰暗,分不清白晝黑夜。收音機兀自播放,但我心不在焉,因為我一直糾結著自己是否還有力氣走進家門。我猜晚餐還沒準備好。所有事情的進度可能又再次落後了。當我走進家門正打算躺在沙發上充電時,我不僅會對上彤妮的白眼(怎麼又搞得這麼累,沒看到我需要你幫忙?),還要面對一路蹦跳到我面前,要求玩耍的兩個兒子。家庭作業肯定還沒寫完,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輔導家庭作業,尤其是數學。然後我心想,有人看到我了嗎?我好像沒看到任何人經過窗前。或許我應該倒車,回去工作。咳!念頭一剛升起,我就意識到這不是辦法。工作上要處理的問題不比家裡的少,說不定更多。所以,不不,不回去。要不,去安德魯家坐坐?不對,我多久沒發過簡訊給他了……一個月?六個禮拜?這也行不通。我想逃跑。我不確定自己在那個階段興起多少次逃跑的念頭。我指的不是真的逃走,而是像辭職、接受大幅減薪、毀掉職涯而讓我太太(再度)認為她嫁錯人的那種逃避,某種掙脫和自由。就像一個五歲小孩覺得自己受夠了家人,於是拎起小背包塞進T恤和手帕,負氣地離家出走。說來奇怪,我這輩子一直順風順水,至少外人看來是如此。我娶了大學同學,生下兩名健康寶寶。在事業上,我先從廣播界轉行到法律圈,後來成為當地教會的主任牧師(是大多數高中輔導老師大力推薦的職涯)。我原本以為這只是一份為期十八個月、服事幾間鄉下小教會的短期任務,沒想到最後會在多倫多地區一間擁有多個分堂的教會,持續服事同一群人數十年。我們教會在我任期尚未屆滿十年的時候,已經成為同一教派中成長最快的教會,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教會之一。所以……很成功,對吧?就許多方面來說,是的,但我內心的壓力與日俱增,因為我不確定如何帶領成長中的團隊。我假裝知道,卻眼看自己在人前「邊做邊摸索」的策略逐漸失效。教會參與人數也超過我所能承擔,原本擅長記憶別人姓名的我,也因為大腦持續超量負荷導致我無論如何也記不住。「真高興見到你。是新來的朋友嗎?請問你的大名是?」「我是戴夫,跟我們上禮拜和幾個禮拜前碰面時的名字一樣。」「喔,對對對,是戴夫。」沒錯,就是這個情形。有誰會樂意跟著一個記不得你名字的牧者?我處理教會增長的方式簡單又愚蠢:更多的人=更多的時間。結果我睡眠不足,長期昏沉倦怠、心浮氣躁。對於組織持續成長和領導增長型組織,我除了「更賣力」之外,沒有任何策略或看法,只依稀感覺這一切正逐漸將我推向提前陣亡的懸崖邊緣。我在擔任領導職務之初相當樂觀,到後來我開始懷疑,我是否勝任?工作無力也是家庭失敗的開始。我的家人很少看到我最好的一面,因為,就連光腳踩到一片樂高積木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使我全天處於情緒崩潰狀態。這些只是我當時生活中的鳳毛麟角,我卻因此而感到難以為繼。如果情況再複雜一點、事情再忙碌一些,我肯定全軍覆沒。更糟糕的是,當時我還不到四十歲。千萬別提醒我還有幾十年可活!這又讓我們回到「逃避」這個話題上來。我並不是整天惦記著斐濟群島的吊床,或是想移居到咖啡廳檔次更高的新城市更換生活型態。都不是,而是渴望找間倉庫躲進去。不同於我的工作性質,倉庫具備太多吸引人的特點。處理紙箱遠比應付領導任務中的挑戰來得容易,卸載棧板遠比坐在辦公室聽人卸載情緒垃圾有趣太多。在倉庫工作最棒的一點是:疊好的箱子不會亂跑。這跟我的生活境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我生活中的人,總是我行我素;事,總是出人意表。這不代表我以往的人生不如意,也不代表其中完全沒有我本身的推波助瀾。是的,人生難以預料;沒錯,我無法預知細節,但我從來沒說過我想要擁有壓力。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精心打造的生活背棄了你,沒有一樣是符合當初預期。【沒時間、沒精力,來不及完成任何事情】當我活在自己想要逃離的生活中,總覺得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真心在意的事,至於那些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就更別提了。我長期精神不濟,彷彿在自動駕駛和行屍走肉這兩種模式之間來回切換。除此之外,我覺得只要再多經歷倒霉的一天我就會徹底垮掉。至於我的優先事項,我幾乎無法控制,因為我每天……喔不,每小時打算執行的項目都會被其他的人事物半路攔劫。我不想搞砸自己的生活,但我失望地發現事與願違。我雖然如願以償做著這輩子想做的事情,但我被壓得喘不過氣、過勞且身心俱疲。同樣讓人感到氣餒的事實是,我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受到排擠。我一直想寫一本書,但我即將邁入四十歲,卻連半個字都沒有生出來。我的家庭財務目標尚未達成,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我缺乏個人嗜好,找不出時間運動。我暗自痛恨別人擁有時間、享受生活,而我只是勉強活著。最後,我撐不住了。2006年,難以維持的步調不僅使我潰不成軍,更差點讓我沒命。我突然罹患倦怠症,連續幾個月熱情喪失、油箱枯竭、精力耗盡,心中的盼望也如同餘燼,忽隱忽現。雖然這不是結局,但感覺像是。我變得麻木,身體罷工並提出抗議:「我受夠了這種不正常。」如果你不為工作宣告終點線,身體會自行宣告。關於這一點,你知道長期壓力有可能對你的身體帶來哪些影響嗎?當然,你或許沒有倦怠症,但如果你不認為壓力會讓你付出任何代價,請務必三思。【壓力的代價】壓力,在醫學上的定義是「任何會引發生物性反應的內在或外在刺激」,顯然它可以造成實質性的損傷。美國心理協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指出,壓力會影響肌肉和骨骼,造成頭痛、慢性疼痛,以及戰鬥或逃跑情境下的呼吸急促和全面性恐慌發作。壓力也跟胃灼熱、胃酸逆流、腹脹、噁心、不安、消化不良、腸躁症、性慾減退、精少症、精蟲活力不足以及女性不孕症有關。此外,壓力對記憶功能有負面影響,會減緩大腦反應時間,並造成行為和情緒障礙……真是精彩。壓力也會損害免疫系統和HPA軸之間的(信號)傳導。HPA軸是一種複雜的多重器官回饋系統(multi-organ feedback system),用來調節壓力荷爾蒙,包括皮質醇。對啊,我以前也沒聽過這些,我是查了資料才知道。但壓力顯然會讓你的皮質醇升高,引發一系列身心健康問題,例如慢性疲勞、糖尿病、肥胖症、憂鬱、自體免疫疾病等。研究顯示,壓力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之間也有關聯(註2)。然而出乎意料的,這些都只是壓力造成的部分損害!需要多舉幾個例子嗎?我看是不用了。科技只會讓這一切變得更為複雜。如果你是工作狂,科技革命並沒有讓事情變得輕省。以前你加班必須去辦公室,現在,歸功於你的手機,辦公室如影隨形。我們無力控制對科技的接觸使用,導致我們病情加重、更加焦慮,也比以往更加心浮氣躁。【你的目標不只是生存】你從未想要追求疾病纏身的生活型態,我也一樣。然而實際上,我們全都感到吃不消而且身心俱疲。家長永遠覺得追不上進度、退休人士感到極大壓力、越來越多基層員工和高中生被焦慮和恐慌發作所困擾,就連內在動機超人一等的創業家、中層幹部、學生、護理人員、律師、商家、第一線急救人員、會計師、教會領袖,甚至為我們診斷出壓力的醫生們,全都發現自己僅僅為了追趕進度而疲於奔命。這真的很了不起,因為,活在這個有史以來最富裕世代的人們(即所有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已開發國家的人),居然將日子活成了為生存而生存的狀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說真的,你我不必自製遮蔽下體的纏腰帶,不必深入叢林獵鹿維生,生活也並未要求我們為生存而奮鬥,然而,就在成為有史以來最富裕和自由世代的同時,我們竟然為了求生存而奴役自己。我們究竟是如何讓自己走到以下這種地步的?「我只要堅持到暑假就行了。」「我只要熬過期末考就沒事。」「我的目標真的只是撐過七月,然後狀況就會改善……希望是這樣。」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發現自己正處於自己不想要的狀態─厭惡自己精心打造的生活和職涯。有些人就算還不到這個地步,也相去不遠了。所以我要問:「你,是否渴望逃避?你,是否外在充滿了活動而內在情感十分空虛?」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面對真相。【不只是過渡期】你或許會在不堪負荷的狀態下,為了重拾希望而告訴自己,眼前的壓力和瘋忙都不是問題,因為這只是過渡期。我懂。我在擔任領導職務的最初十年不斷說服自己,忙碌只是階段性的。對此,我有充足的理由,畢竟我承擔的責任實在太多。所以我告訴朋友和家人們:「對啊,忙死了,但現在是忙季。」一個月後見面,我們仍然重複相同的對話。後來,朋友和家人開始模仿我,當然也只有朋友和家人才會這樣。「哈!每次都說現在是忙季。你哪時候不是忙季?」他們說的沒錯。他們的坦誠最終迫使我誠實面對自己。我一再翻新理由解釋自己為何瘋忙,又總說只要方案完成、出差回來、耶誕過後、一年結束,一切就會改觀。任誰都聽得出來這傢伙太久沒用心聽過自己蹩腳的陳年台詞。你可別跟我用一樣的藉口。階段性是有頭有尾的,如果你的忙碌沒有終點,那就不是階段性忙碌,而是一生忙碌。..
荒漠甘泉--幸福篇40精選
尺寸:11*16公分(厚度1公分)這是一本啟迪心靈、改變你生命的寶藏。現代人心靈荒漠中潺流不息的清泉豐富而睿智的意涵,真實而動人的情感,安慰、鼓舞了無數飢渴慕義遇到困境中的客旅。 (本書內容從美國考門夫人(Mrs. Charles E. Cowman)所編之《荒漠甘泉》節錄40篇精華,另外加上基督徒常常熟記的經文,例如:詩篇23篇、主禱文、使徒信經……等八篇,適合作為致贈初信者或慕道友的禮物,陪伴與鼓勵他們走一生的信仰之旅)..
一眼看懂聖經(POD)平裝
電子書試讀****注意事項(訂購3本以上不提供超商取貨)重量超過超商寄送標準作 者 魏肯生 (Bruce Wilkinson)全球最重要的基督教師之一,其最有名的著作《雅比斯的禱告》曾榮登紐約時報銷售第一名,其他幾本著作也是暢銷書,包括《永恆的獎賞》(A Life God Rewards)、《葡萄樹的秘密》(Serets of the Vine)……等。魏肯生興起許多全球創舉,他在八十多個國家,開拓了一個超過三萬多名教職員的聖經教導團隊,規畫發展出許多課程,在超過一萬所神學院中教導。他的「走覽聖經協會」(Walk thru the Bible) 每年舉辦四千多場聖經教學研習會,出版書籍與聖經,並發行一百多萬本靈修雜誌。鮑肯尼 (Kenneth Boa)具有Cas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理工學士學位,達拉斯神學院神碩學位,紐約大學博士學位,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參與許多教學、寫作、講道、宣教與門訓事工。目前是Reflections Ministries 門訓事工總裁,每月提供教學的信息可上網https://kenboa.org./reflections-teaching-letter/訂閱。書籍著作有:Conformed to His Image, 20 Compelling Evidences that God Exists.內 容 簡 介 作者在本書中提供每一卷聖經書卷的焦點、分段、主題、地點時間等圖表,讓讀者可在第一時間對該書卷一覽無遺。此外,作者非常用心地為每一卷經卷提供詳細的描述,無論是卷名、作者、背景、宗旨、甚至是經文的分段等。適合每位研讀聖經者暨授課老師參考,也是主日學老師不可或缺的工具書。作者在書卷的綜覽與大綱裡,以系列式的編排及獨特的觀點來分段,將帶領讀者在閱讀中有不同的看見。同時,作者特別在書卷中提出該書卷「對聖經貢獻」的觀點,及「該書卷中的基督」;讓讀者能從中體驗到神藉著聖經,所啟示的基督之神聖與重要;且無論是在舊約時期或新約時期,讓現今世代的讀者感受到《聖經》的重要性及神藉基督對自身的感召與回應。特色:1.每一卷書名的意義2.每卷書作者簡介3.著書日期與背景4.每卷書的主題以及目的5.每卷書的鑰字、與重點章節6.基督在每卷書中的呈現7. 每卷書對整本聖經的貢獻8.每卷書的大綱,可提供講道與主日學的備課計畫9. 圖表、年代表,與地圖10.強調出穿透整本聖經的救贖主題目錄(或是推薦特色…) 前言救贖的紅線聖經導讀舊約舊約概論五經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與地圖 以色列的節期 五經中的地理 從埃及到迦南的路程舊約歷史書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與地圖: 以色列諸王 猶大諸王 埃及與亞述帝國 巴比倫與波斯帝國詩歌智慧書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 一眼看懂詩歌智慧書 舊約統整大先知書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 以色列與猶大的眾先知小先知書導論(各卷書大綱) 圖表與地圖: 審判列國的預言新約新約概論新約歷史書導論(各卷書大綱) 圖表與地圖 福音書的地理與距離 福音書的各地區與位置 福音書地理:旅行路線/經濟 基督生平年表 四福音的基督剪影 基督生平的主題使徒行傳圖表與地圖 使徒行傳與書信的地理位置 使徒行傳的地理:旅行路線 保羅第一次宣教旅程 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 保羅第三次宣教旅程 保羅受審與坐監 保羅書信導論(各卷書大綱) 圖表 保羅書信快易通 保羅書信摘要非保羅書信與《啟示錄》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 非保羅書信快易通 非保羅書信摘要啟示錄圖表: 新約統整 新約作者 聖經的連結 聖經綜覽 ..
耶穌花園I-幼兒級 (4-5歲) 學生本
幼兒級教材 ( I )目錄 單元一 耶穌愛我 第1課 耶穌認識我 ( 線上閱讀) 第2課 耶穌供應我的需要 第3課 耶穌保守我 第4課 耶穌愛我 單元二 耶穌關心我們 第5課 開心的睚魯 第6課 讓瞎子看見 第7課 陪伴朋友 第8課 感謝耶穌的撒馬利亞人 單元三 耶穌的死與復活 第9課 耶穌上耶路撒冷城 第10課 聖餐 第11課 愛的耶穌 第12課 耶穌復活了 單元四 耶穌顯現 第13課 遇見復活的耶穌 第14課 多馬相信耶穌 第15課 耶穌升天 第16課 聖靈來了 單元五 教會 第17課 教會是上帝的家 第18課 一起分享 第19課 一起禱告 第20課 彼此照顧 第21課 傳福音 單元六 約瑟 第22課 討厭的心 第23課 親切的行為 第24課 正直的嘴巴 第25課 成為一個宰相 第26課 饒恕的快樂 教材使用說明 歡迎使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 幫助幼兒級的孩子從小就認識耶穌、跟隨耶穌,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幼兒級的孩子還無法理解神學的概念,但透過多元的體驗學習,就能夠了解耶穌愛我們、照顧我們。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提供創新的點子和活動,幫助您在教導孩子時,更讓他們容易吸收真理,專心學習。 活動學習:透過活動認識真理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以活動學習的方法進行,引起孩子的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學習重點。 孩子若只在課堂中聽故事,可記憶10%的內容。若透過實際的體驗學習則可達到90%,若加上聞、嚐、看、聽、摸等感官體驗,學習效果將更佳。因此課程中的活動請老師帶領孩子親身體驗,給予他們難忘的學習經驗。 老師就是孩子們的引導者,幫助他們透過實際經驗來認識真理。在孩子的認知中,將聖經故事透過做中學,在活動中享受喜悅,並種下真理的果子。 雖然活動學習可能會使課堂較吵鬧,但孩子們會得到全新的知識,並且透過彼此間的影響,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活動中,孩子可使用各種感官來學習聖經真理,會比安靜坐著上課,更能得到豐富的收穫。 同儕學習:透過彼此影響,體驗學習的快樂 孩子們從小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與失敗的經歷中,慢慢學會走路、說話、跑步、寫字等技能。但若是在父母或同儕的激勵下,孩子的學習會更有動力,透過跟周圍人的相處,在彼此影響之下學習,對孩子而言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課程中,孩子與同儕一起在活動中探究聖經真理,並且透過同儕學習,幫助孩子學會親切、互助,讓他們瞭解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 如同活動學習,同儕學習的教室也有可能會較吵鬧。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無法控制,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我們只是將學習的主權還給孩子。使孩子透過同儕學習,體會學習的快樂,並且產生自發性的學習動機。請試試看,相信您會有完全不同的發現! 以下幾個原則供老師參考,在您的班級裡進行有效的同儕學習活動: 訂定班級規定 「輕聲細語」、「不隨意離開教室」、「彼此幫忙」、「常說讚美的話」…等,與孩子一起訂下需遵守的規定。因為有親自參與訂定規則的過程,孩子自然也會願意遵守。 給每個人獨特的任務 給每個孩子在班級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如:整理事務櫃、收盤子等任務,藉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並意識到自己是教室的主人。 讓孩子分享心得 讓孩子開口分享自己的收穫,例如:感覺到什麼?學習到什麼?孩子們分享後,老師要給予熱情的回應與稱讚。如果氣氛熱烈,也會幫助其他的孩子打開心門,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合班時可以進行的團體活動,或是分班結束後,可進行的小活動。 小幫手皮皮 孩子們會跟小幫手皮皮一起複習當天的重點。害羞的孩子比較容易對手偶打開心門,請老師預備一個每週會固定出現的手偶稱作小幫手皮皮。小幫手皮皮也可以在孩子分心時、剛進教室時,或歡迎新朋友時,都可以派上用場。 ..
耶穌花園I-初小級 (1-2年級) 學生本
單元一 耶穌看顧我們 第1課 供應我們一切的上帝 ( 線上閱讀 ) 第2課 耶穌稱讚全心獻上的人 第3課 耶穌醫治生病的人 第4課 耶穌和被冷落的人在一起 單元二 家人 第5課 體諒 第6課 順服 第7課 上帝永恆不變的愛 第8課 教會,上帝的家 單元三 耶穌的死與復活 第9課 記念 第10課 知道我們的耶穌 第11課 完美的耶穌 第12課 耶穌為我們而死 第13課 死而復活的耶穌 單元四 初代基督徒 第14課 饒恕的上帝 第15課 上帝希望我們順服 第16課 上帝一樣的愛 第17課 接待客人 單元五 宣教 第18課 傳講耶穌的愛 第19課 差派宣教士 第20課 幫助宣教士 第21課 我們是小小宣教士 單元六 友情 第22課 遵守約定的友情 第23課 一同歡喜快樂的友情 第24課 困難時互助的友情 第25課 安慰的友情 第26課 上帝是與我們同在的好朋友 如何使用本教材 歡迎使用《耶穌花園》 幫助初小級的孩子們,能從小就認識耶穌基督,愛祂、跟隨祂、並與耶穌建立關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要將耶穌教導給初小級的孩子們是一項挑戰險,因為要找到適合認字不多的孩子的活動不容易,而且要說明有時候連大人都無法理解的抽象概念也不簡單;雖然有些在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孩子,可能會熟悉這些概念,但大多數孩子對耶穌還完全陌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主日學老師們就需要能一份能實際應用的教材。 《耶穌花園》提供了能吸引孩子參與的創新點子和活動,幫助您在教導孩子時,能讓他們更容易吸收聖經真理,並能夠專心學習。 新的學習方法 《耶穌花園》以活動學習的方法來進行聖經教育,引起孩子的參與和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熟悉課程重點;隨著各項活動的展開,孩子能了解聖經故事與聖經的真理,並將這些化為自己的經驗。 根據調查,孩子們若在課堂上只靠聆聽,僅可記住10%的內容,而透過聞、嚐、看、聽、摸等實際的體驗學習則可達到90%的記憶。這代表的意義十分簡單,孩子僅靠聽講是無法達到學習效果的,孩子必須積極參與充滿生動的活動,才能有效吸收當天所學習的內容。一切的活動安排不論孩子人數多寡都能玩,如果條件許可,十位孩子搭配一位老師最為洽當。 成功的教學 對老師來說,活動學習有什麼意義呢?因為活動學習是以孩子為主角,而不是老師,老師只要像導遊一樣引導路線,或是像芭蕾舞的編舞老師一樣給幾個訣竅;老師的任務是引導孩子朝向主日學教材的主題學習,只要活用以下幾點,就能好好擔任老師的新角色。 有創意的使用教室空間 將桌椅等搬至一側,讓孩子能自由跑跳或聚集在一起活動,雖然使用椅子也沒關係,但是坐在地板上會更好,因為椅子有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轉動椅子發出聲響也會影響上課。 活用教堂空間 二樓大廳、講台前、教會前空地、停車場等,都能運用成為孩子活動的場所,孩子喜歡多樣化,稍微改變使用空間,能引發孩子新的興趣與學習態度。 透過活動反覆學習課程的主題 教材裡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教導特定主題設定而成,在主日學上課的時間裡必須反覆地講述主題,讓孩子聽了能更熟悉。根據一項研究,人們普遍對新的事物需要反覆聽七十五遍才背得起來,不曉得各位是否會覺得自己說了太多的話,但這不是嘮叨,而是以常常強調主題的方式,幫助孩子在生活中自我確認如何應用課程的主旨。在課程中如果可行的話,請反覆多說幾次主題,讓孩子跟老師一起念出來也是一種確認孩子是否理解的好方法。 重視和孩子一起討論活動的內容 活動時間越多越好,但不要跳過討論的時間,雖然活動能讓孩子親身體驗聖經的真理,但討論時間能教導孩子如何將活動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班級人數較多,不需要一字不漏地討論書中出現的題目,或是聽所有孩子對於題目的回答,一道題目聽兩三個人回答也能讓孩子向其他孩子們學習。 ..
登山寶訓-兒童級教員本(繁)
內容: 四福音書紀錄耶穌不少講論,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記載於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登山寶訓],這是耶穌最長的一篇講章。重點是說出天國子民所應塑造的品格與行為,並教訓門徒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ˊ。本季是從這些寶訓中取出部分,作為十二課的課程內容。 前面八課是耶穌提到的八種福氣,與八種品格,敘述天國子民應具備的倫理法則和道德標準,也將天國價值觀和屬世價值觀的對比,每一項都附帶神的一個祝福。之後耶穌用鹽與光這兩個比喻,來說明基督徒在神的國度是尊貴有影響力的,有責任在現今社會裡淨化社會,否則就像鹽失去味道變成廢物,被人踐踏。基督徒也像是照在黑暗中的光,光是要照在人前,而非隱藏於背後。因此基督徒行為舉止要有美好的見證及愛心,顯露在周圍的人面前。 主禱文是耶穌教導門徒的禱文,是我們禱告的典範,包括我們的需要,如飲食、饒恕和保護。我們應該為神的國度、每日的生活,祈求神的幫助與供應。接下來耶穌提醒我們要成為喜樂的基督徒,必須有知足的心,不要為生活中的事憂慮,因為神應許祂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最後,耶穌說不要論斷人,祂是反對法利賽人那種偽善和審判的態度,為了抬高自己而貶低別人。盼望本季課程的教學使孩子們的靈命有所成長,將榮耀和頌讚歸給我們的父神。 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詩 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兒童歡唱Ⅳ,No.20)品格教育:智慧10耶穌教禱告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5~13本課目的:學習主耶穌教島的禱告典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會在在每次禱告時先感恩讚美。2.在日常的需要和困難中尋求神的幫助。金 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啟幼金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詩 歌:「主禱文」(兒童歡唱Ⅱ,No.235)品格教育:尊敬11天天都感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路加福音十二22~34本課目的:知道神會看顧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的需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憂慮,並且將憂慮交託給神。2.為著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眷顧獻上感謝。金 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啟幼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34a)詩 歌:複習詩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品格教育:喜樂12嘴裡說好話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本課目的:學習隨時隨地說造就人的好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口裡說出好話的習慣。2.用愛心去饒恕和幫助身邊的人。金 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七1)啟幼金句:「你們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七1a)詩 歌:複習詩歌「登山寶訓」品格教育:饒恕 ..
上帝的吩咐-啟幼稚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現代人生活在忙碌中,許多人過著沒有方向、意義、目標、價值、品格、道德、喜樂的生活。若人的心中沒有以神為主,以神為中心,許多惡劣的事就會連續出現,如:食言背信、崇拜偶像、悖逆父母、外遇、迷信、貪戀、不知足……等。「十誡」予人的感覺是舊約時代的律法,禁止我們做神不喜悅的事。因此在新約時代,有人以為十誡已經過時,不用再守。然而,十誡的意義並非如此,不只是神在遠古時代與百姓所立的一套古老規條,更是在今日指導我們的生活原則。明白「十誡」的意義,幫助我們選擇過一個以神為首的生命,叫我們的生命得著真正的規範與自由。本季課程是講到舊約時代神所頒佈的十條誡命,及新約時代耶穌所說最大的兩條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和「要愛人如己」等共十二條誡命。課程中的每一課都有一個代表性的聖經故事,來證明每一條誡命的中心思想。學生習作除了聖經回應外,著重在生活上的教導,可使學生更真確的明白聖經真理與他生活的關係,幫助他在生活中實踐真理,以致生命有改變,成為更討上帝和人喜愛的兒童。2018年6-8月教材「上帝的吩咐」課程大綱目錄1獨一真神本課經文:出二十1~3;王上十八20~46本課目的:引導學生學習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優先考慮上帝的心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相信耶和華是真神的理由。2.在任何困難環境中都願意堅信上帝。金 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啟幼金句:「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詩 歌:「只有一位真神」(兒歡Ⅰ,No.11)品格教育:專注2禁拜偶像本課經文:出二十4~6;出卅二本課目的:願意將自己分別為聖,學習愛上帝超過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偶像」是什麼。2.列舉出生活中有那些「偶像」取代了上帝的位置。金 句:「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啟幼金句:「不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兒歡Ⅲ,No.1)品格教育:決心3尊敬主名本課經文:民廿二~廿四;太五34~37本課目的:學生能尊敬上帝的名字,尊主為聖。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何謂「妄稱主名」。2.為一件曾經妄稱上帝之名的過錯,向上帝認罪、禱告,並向人道歉請求原諒。金 句:「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啟幼金句:「不妄稱耶和華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詩 歌:「打電話給天父」(兒歡Ⅲ,No.2)品格教育:尊敬4遵守主日本課經文:出二十8~11;出十六22~30本課目的:學生知道要遵守主日,重視敬拜上帝的日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明主日的由來和意義。2.提出一項抗拒不來主日學的誘惑之法。3.舉一例說明要如何改變自己參加主日學的態度,並能實行。金 句:「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二十8)啟幼金句:「記念安息日」(出二十8)詩 歌:「尊主為大」(兒歡Ⅲ,No.4)品格教育:恆心5孝敬父母本課經文:申五16;路得記選讀本課目的:學生能實踐十誡的教導,成為孝順、尊敬父母的孩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什麼是與父母相處的最好方法。2.舉出一件並能做到「孝敬父母」的事。金 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啟幼金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詩 歌:「孝敬」(兒歡Ⅲ,No.5)品格教育:順服6愛惜生命本課經文:創四1~10;申十九1~13本課目的:學生能愛惜生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作出非理性的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恨人」與「殺人」的關係。2.在本週內去向所厭惡的人說和好的話。金 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啟幼金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詩 歌:「感謝天父」(兒歡Ⅲ,No.6)品格教育:尊重7清潔的心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28;撒下十一本課目的:學生能夠潔身自愛,為不當的心思、意念和行為認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約瑟在面對誘惑時的榜樣。2.省察自己,並為不當的思想向天父認罪。3.邀請耶穌充滿我們整個的心。金 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啟幼金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詩 歌:「撒旦!快走開」(兒歡Ⅲ,No.7)品格教育:勇敢8我不偷盜本課經文:出二十15本課目的:學生了解拿取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犯偷竊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偷盜的行為有那些?2.為自己曾犯的偷盜行為向上帝認罪,並有補償的行動。金 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啟幼金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歡Ⅲ,No.8)品格教育:節制9說誠實話本課經文:太廿六59~68;徒六11~15本課目的:學生學習說誠實話、做正直人,不虛謊、不陷害別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說謊」的害處。2.為曾經說過的謊言向上帝也向人認罪。金 句:「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啟幼金句:「不可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詩 歌:「快樂天使」(兒歡Ⅲ,No.9)品格教育:誠實10知足常樂本課經文:出二十17;王下五15~27本課目的:學生能不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且為所擁有的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上帝所賜的事物作感恩禱告。2.說出上帝降災與基哈西的原因。3.在本週內與人分享一件自己所擁有的事物。金 句:「不可貪戀人……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啟幼金句:「不貪戀人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詩 歌:「牽我小手」(兒歡Ⅲ,No.3)品格教育:感恩11全心愛主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30本課目的:學生樂意實行愛上帝的具體行動。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希西家如何表現愛上帝的心。2.在本週內做一件服事主的工作。金 句:「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啟幼金句:「要盡力愛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詩 歌:「感謝天父」品格教育:忠貞12愛人如己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30~37本課目的:學生樂意用心去關懷周圍人的需要。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如何表現基督徒的愛心。2.提出二項「愛人如己」的實際行動。金 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啟幼金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品格教育:熱誠 ..
耶穌花園I-中小級 (3-4年級) 學生本
中小級 ( I ) 目錄 單元一我要跟隨耶穌 第1課 憑著信心,出發! ( 線上閱讀 ) 第2課 無論是誰!都歡迎 第3課 滿有大能的耶穌 第4課 信心的障礙物 第5課 最重要的事 單元二 耶穌教導的比喻 第6課 四種土 第7課 好撒瑪利亞人 第8課 欠一千萬兩銀子的僕人 第9課 回頭的浪子 單元三 耶穌的復活與復活之後 第10課 勝過死亡的耶穌 第11課 復活的耶穌 第12課 再來的耶穌 第13課 永遠與耶穌在一起 單元四 成為上帝的家人 第14課 無價的禮物 第15課 潔淨如雪 第16課 來傳揚愛 第17課 特別的引導 單元五 基督徒的生活 第18課 請引導我 第19課 上帝在聆聽 第20課 請牽著我的手 第21課 我要服事 第22課 請幫助我 單元六 服事上帝 第23課 豐盛的禮物 第24課 頭、肩膀、膝蓋、腳 第25課 按照說的去實踐 第26課 傳揚 教材使用說明 為什麼要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 沒有比幫助兒童與耶穌基督建立關係更具有意義,但是要幫助兒童讀經、讓他們在信仰上願意殷勤地追求成長,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兒童對查經感到枯燥乏味,認為聖經只是很久以前的故事而已。 我們不斷研究讓兒童對查經產生興趣的方法,於是產生了《耶穌花園‧聖經學習》的教材,這種查經的方式不只新鮮、活潑又具有創意,不但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還可以持續集中學生們的關注力。使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的好處如下: 體驗式教學法 根據研究顯示,兒童對親自做過的事能記得90%,但是對於只有耳朵曾聽過的事卻僅記得10%。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什麼呢?簡單來說,學生們無法只靠聽講來學習。他們需要經歷生動的學習經驗,並將學習重點帶回家。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所使用的是體驗式教學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各種有趣的活動和經驗,幫助他們理解重點。透過每次的活動,讓學生認識聖經真理,並內化在生活中。因為他們不只是聽,還有親自參與,所以較容易記住學習的內容。 針對三、四年級的《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是以重要的聖經故事為基礎,每個單元都有簡單又容易理解的聖經真理,能幫助三、四年級的學生應用在生活中。 … 更有果效的課程方針 請退一步接受以下的建議。主日學裡的喧嘩也有其益處,根據研究,最容易讓學生們學習新資訊的方式是透過相互學習。學生們不吵鬧不一定是成功的班級,因此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分享及對話的時間,觀察他們的討論,他們將發現如何將真理應用在生活中,使生活更幸福、快樂與投入。 三、四年級的學生們動作很快,若提早結束,他們就會開始與同學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或者會纏在一起打滾玩耍。若班上同學談論起較複雜的事或四處奔跑時,請不要擔心,學生們習慣吵雜的環境,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仍然可以充分的學習。 但老師必須注意毀謗、爭吵或憤怒的情形,如果有傷害或妨礙別人的行為,要將他們隔離,告訴他們這是不可容許的事。如果班上有一兩位學生持續有這樣的情況,要清楚的告訴他們不能和同學在教室裡一起活動。 讓活動持續進行 大部分學生的集中力是7分鐘,在學生對現在進行的活動尚未失去興趣前,就要開始預備下一個活動。 如果當學生們在進入下一個活動前仍很躁動,先暫時請他們休息一下,再帶他們唱歌律動、玩接力賽遊戲、跳躍或做體操。然後再回到課程中,學生們會比較容易集中精神。 不只觀察,也要參與 當老師充滿熱情時,學生們也會投入活動,他們會把你當作朋友,而不是有權威的人。以學生視線的高度來與他們相處,讓他們容易親近你。 捕捉教導的時機 當活動看似失敗時,若我們適時的拋出問題,就能成為非常好的機會教育,如「為什麼不能解決呢?」「這個若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會如何呢?」「從這樣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學生們將會在失敗中學到許多事情。 倚靠聖靈的幫助 不要害怕學生的提問,請記得,最好的教育不是直接將答案放在他們面前,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並從中學習。 ..
登山寶訓-幼稚級學生本(繁)
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詩 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兒童歡唱Ⅳ,No.20)品格教育:智慧10耶穌教禱告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5~13本課目的:學習主耶穌教島的禱告典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會在在每次禱告時先感恩讚美。2.在日常的需要和困難中尋求神的幫助。金 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啟幼金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詩 歌:「主禱文」(兒童歡唱Ⅱ,No.235)品格教育:尊敬11天天都感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路加福音十二22~34本課目的:知道神會看顧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的需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憂慮,並且將憂慮交託給神。2.為著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眷顧獻上感謝。金 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啟幼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34a)詩 歌:複習詩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品格教育:喜樂12嘴裡說好話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本課目的:學習隨時隨地說造就人的好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口裡說出好話的習慣。2.用愛心去饒恕和幫助身邊的人。金 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七1)啟幼金句:「你們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七1a)詩 歌:複習詩歌「登山寶訓」品格教育:饒恕 ..
(母親節)紅康乃馨胸花5元
材質:塑膠 約為3.5-4公分 ..
耶穌花園II-幼兒級 (4-5歲) 學生本
幼兒級 目錄 004 本書的使用法 010 第一單元 撒母耳 012 第1課 上帝,求?幫助 018 第2課 上帝,謝謝? 024 第3課 在上帝的家長大 030 第4課 上帝的幫手 036 第二單元 大衛 038 第5課 讚美上帝的大衛 044 第6課 聽從差遣的大衛 050 第7課 上帝站在我這邊 056 第8課 勇敢的大衛 062 第三單元 以利亞 064 第9課 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070 第10課 引導我們的上帝 076 第11課 擁有的更多了 082 第12課 上帝的照顧 088 第四單元 但以理 090 第13課 無論在任何地方 096 第14課 我不一樣 102 第15課 Yes!No! 108 第16課 愛上帝 114 第五單元 約拿 116 第17課 無處不在的上帝 122 第18課 在大魚肚子裡 128 第19課 約拿的宣告 134 第20課 上帝長闊高深的愛 140 第21課 上帝,謝謝?(感恩節) 146 第六單元 耶穌的降生 148 第22課 耶穌將要來 154 第23課 耶穌降生在馬槽 160 第24課 尋找嬰孩耶穌 166 第25課 跟著星星走 172 第26課 好好長大 ..
耶穌說故事-兒童級老師本
給老師的話比喻是自古以來常為人們所用的方法,藉以表達許多真理。耶穌基督的教訓有三分之一是藉由比喻來傳達,祂以獨特的用法,將比喻的功效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喻也是耶穌信息的特色,祂的比喻歷久彌新,沒有任何故事可與其媲美,在運用上更令人望塵莫及。耶穌採用比喻作教導的方法。祂用這方法教訓學生,也用這方法對付法利賽人。門徒曾經問祂:「祢說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太十三10~14)只有天國的子民才容易明白比喻,非天國的外人或沒有屬神生命的人是很難明白的。耶穌所講的比喻甚多,祂的觀察敏銳、想像豐富,祂的辨別深刻入微,沒有人能與祂相比。祂用一些眾人熟悉的東西,幫助我們藉日常的事物和關係來明白屬靈的道理。本季「耶穌說故事」教導兒童認識有關救恩及天國的真理,來引導他們確實將真理運用在生活中。相信透過這季的教導,能使學生更明白真理,將信仰與生活連結在一起,成為榮神益人的小基督。願神賜福您的服事,充滿喜樂、信心、智慧與聖靈的引導。一、撒種與收穫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1~23;馬可福音四1~9;路加福音八4~18本課目的:願意成為能夠結果子的基督徒,用生命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立志成為好心田接受主的道。2.至少說出成為好心田的三樣具體行動。金 句:「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 一百倍的。」(馬可福音四20)啟幼金句:「聽道,領受,結實。」(馬可福音四20)詩 歌:「嘿!別怕累」(兒童歡唱Ⅲ,No.79)品格教育:安穩 二、誰能進天國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24~30;36~43(稗子的比喻)本課目的:明白在末日審判時,神必會按人所行的分別善惡。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善」和「惡」的分別。2.遵行神的話,生活中有美好見證。金 句:「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道書十二14)啟幼金句:「人所做的事……神必審問。」(傳道書十二14)詩 歌:「愛的世界」(兒童歡唱Ⅲ,No.80)品格教育:謹慎 三、小小的種子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31~32;馬可福音四30~32;路加福音十三18~21本課目的:知道神願意使用微小的人事物來為祂成就大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輕看自己的微小,樂意奉獻自己給神使用。2.相信神能使微小的事產生大效果。金 句:「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馬太福音十8)啟幼金句:「白白得來,也要白白捨去。」(馬太福音十8)詩 歌:「愛的世界」品格教育:決心 四、藏寶與尋珠(聖誕節)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44~46本課目的:確信天國是無價之寶,值得人們付上一切代價去得著。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解釋這個比喻的意義。2.列舉天國的救恩為什麼珍貴。金 句:「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三8)啟幼金句:「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三8)詩 歌:「尋寶的路」(兒童歡唱Ⅳ,No.32)品格教育:明辨 五、無限的饒恕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八21~35本課目的:明白耶穌基督饒恕我們一切過犯,我們也要饒恕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耶穌要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去饒恕人。2.本週實行饒恕,與人和好的行動。金 句:「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十九11)啟幼金句:「寬恕人的過失。」(箴言十九11)詩 歌:「七十個七次」(兒童歡唱Ⅳ,No.33) 品格教育:饒恕 六、失羊和失錢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3~10本課目的:了解神愛世人,祂要逐一尋找失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此比喻與我有何關係。2.分辨自己是否已經被神尋回。金 句:「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加福音十五10)啟幼金句:「罪人悔改,為他歡喜。」(路加福音十五10)詩 歌:「找找找」(兒童歡唱Ⅲ,No.75)品格教育:憐憫 七、葡萄園工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二十1~16本課目的:認識神的救恩是公義公平、無偏無私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救恩」的意義。2.為自己已經得著救恩常常感謝。金句:「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詩篇一四五17)啟幼金句:「耶和華所行的公義。」(詩篇一四五17)詩 歌:「早起親近神」(兒童歡唱Ⅲ,No.83)品格教育:公正 八、大兒與小兒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一28~32本課目的:神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必須言行一致。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真正遵行神的旨意去行,不敷衍,不馬虎。2.行事為人誠實正直。金 句:「你要除掉邪僻的口,棄絕乖謬的嘴。」(箴言四24)啟幼金句:「棄絕乖謬的嘴。」(箴言四24)詩 歌:「我是主寶貝」(兒童歡唱Ⅳ,No.36)品格教育:可靠 九、愚蠢的財主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二13~21本課目的:耶穌要我們去思想暫時與永恆的價值差異。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用自己所擁有的去幫助人。2.為教會事工樂意奉獻金錢。金句:「…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摩太前書六17)啟幼金句:「倚靠我們的神。」(提摩太前書六17)詩 歌:「尋寶的路」品格教育:智慧 十、天國的筵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四15~24本課目的:明白凡飢渴慕義的人,都可來到神面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此比喻的意義。2...
登山寶訓-中小級學生本(繁)
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詩 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兒童歡唱Ⅳ,No.20)品格教育:智慧10耶穌教禱告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5~13本課目的:學習主耶穌教島的禱告典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會在在每次禱告時先感恩讚美。2.在日常的需要和困難中尋求神的幫助。金 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啟幼金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詩 歌:「主禱文」(兒童歡唱Ⅱ,No.235)品格教育:尊敬11天天都感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路加福音十二22~34本課目的:知道神會看顧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的需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憂慮,並且將憂慮交託給神。2.為著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眷顧獻上感謝。金 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啟幼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34a)詩 歌:複習詩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品格教育:喜樂12嘴裡說好話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本課目的:學習隨時隨地說造就人的好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口裡說出好話的習慣。2.用愛心去饒恕和幫助身邊的人。金 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七1)啟幼金句:「你們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七1a)詩 歌:複習詩歌「登山寶訓」品格教育:饒恕 ..
大能的勇士-兒童級老師本
給老師的話 時間過得真快,又是新一季的開始,願神的愛激勵您持續為神付出心力,培育神國的勇士。 真正的勇士是怎麼樣的人呢?乃是願意聽神的話,遵守神的命令,能夠改變自己的人。 本季課程「大能的勇士」,老師將與學生共同學習聖經中的勇士,明白如何靠神爭戰得勝。這些勇士記載於約書亞記和士師記裡,從他們所遇見的事蹟、戰役,反思我們生活中所遇見的大小事,進而選擇信靠神、聽從祂的話,作大能的勇士。 願神賜福您的服事日日更新,主恩永溢。 第三輯第一冊「大能的勇士」課程大綱目錄 一、進入應許地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第一章 本課目的:倚靠耶和華的人,神必給他勇氣獲得勝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學習約書亞遵行神的吩咐。 2.挑戰生活中感到困難的事。 金句: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一9下) 詩歌:「天國精兵」(兒童歡唱Ⅲ,No.13) 品格教育:慎重 二、一根紅繩子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第二章;六22~25 本課目的:全心仰賴神救贖的人,必蒙神的拯救。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將信心表現在行為上。 2.決志信靠耶穌,並將福音帶給家人。 金句:「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十六31下) 詩歌:「天國精兵」 品格教育:信心 三、走過約旦河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三至四章 本課目的:時常述說神的偉大作為和無限慈愛。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立石的意義。 2.舉出紀念上帝恩典的行動或記號。 金句:「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約書亞記四24) 詩歌:「耶和華的大能力」(兒童歡唱Ⅲ,No.12) 品格教育:感恩 四、城牆倒塌了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五至六章 本課目的:順從神指示的人必能得勝。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耶利哥之役勝利的原因。 2.在本週內至少在二件事上順從長輩。 金句:「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約書亞記四24上) 詩歌:兒童「圍繞著耶利哥城」(兒童歡唱Ⅱ,No.284) 啟幼「耶利哥城倒塌了」(兒童歡唱Ⅱ,No.282) 品格教育:順服 五、亞干得罪神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七至八章 本課目的:隱藏的罪惡終必被人發現,並且遭受懲罰。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遵行神的話,行走在光明中。 2.為自己曾犯的罪向神認罪悔改。 金句:「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四27) 詩歌:「圍繞著耶利哥城」 品格教育:誠實 六、最長的一天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九至十章 本課目的:神必為專心倚靠祂的子民成就奇妙的事。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把每天要做的事告訴神。 2.將困難交託給神。 金句:「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撒母耳記上十七47中) 詩歌:「黑暗中有光亮」(兒童歡唱Ⅳ,No.69) 品格教育:專注 七、士師大興起 本課經文:士師記一至三章 本課目的:神藉著士師的拯救工作顯明祂對子民的愛。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如何興起士師來拯救以色列百姓。 2.從百姓一再犯罪引為借鏡,切勿與罪惡妥協。 金句:「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耶利米哀歌三22) 詩歌:「我要敬拜祂」(兒童歡唱Ⅳ,No.74) 品格教育:憐憫 八、勇敢的女子 本課經文:士師記四至五章 本課目的:神必使用願意獻上自己的人來成就大事。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學習底波拉全心倚靠神的榜樣。 2.決志在生活上學習信靠神。 金句:「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篇二十7) 詩歌:「我要敬拜祂」 品格教育:智慧 九、羊毛為證據 本課經文:士師記六章 本課目的:忠心順服神的呼召,神會增加我們的勇氣,靠祂得勝。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願意奉獻自己被神使用。 2.有膽量為福音作見證。 金句:「耶和華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以賽亞書四十三16) 詩歌:「勝利就在你前頭」(兒童歡唱Ⅲ,No.14) 品格教育:勇敢 十、三百個勇士 本課經文:士師記七章 本課目的:神親自揀選勇士,鼓勵我們在生活中有堅定的決心面對一切困難。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基甸以三百人打勝米甸人的原因與經過。 2.在生活中隨時保持機警的心。 金句:「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羅西書四2) 詩歌:「親愛的天父」(兒童歡唱Ⅲ,No.18) 品格教育:機警 十一、大力士參孫 本課經文:士師記十三至十六21 本課目的:信主的人在生活行為必須與世人有所分別。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參孫失敗的原因。 2.珍惜自己擁有的天賦才幹。 金句:「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謹慎自守。」(彼得前書一13上) 詩歌:「參孫的頭髮」(兒童歡唱Ⅲ,No.17);啟幼「跟我唱首歌」(兒童歡唱Ⅲ,No.21) 品格教育:節制 十二、參孫復仇記 本課經文:士師記十六22~31 本課目的:知道悔改的重要,恢復與神之間的美好關係。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參孫反敗為勝的原因。..
父親的榜樣-兒童級老師本
「父親的榜樣」給老師的話 中國有一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父親被賦予的責任是何等重大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神在聖經中為作父親的弟兄們,樹立了很多的榜樣,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從聖經中,該如何看待父親的角色和責任呢?讓我們從聖經裡的父親借鏡,教導學生一些觀念。神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有「虔誠的後裔」(瑪二15),這教導虔誠後裔的責任就落在家庭裡為父為母的身上。家庭中,有父愛又有母愛,才算是完美,這是我們所當明白的。男人通常是比女人有較多的理性思維,因此,父親對待子女往往能夠比母親更客觀、更冷靜、更現實、更貼切地看待子女,所以,在對孩子未來品德的塑造上,父親是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在兒女的理想、抱負、成就和能力方面,父親也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今天的社會對孩子成長有著極大影響,尤其是作父母的,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很多父母都會說孩子不聽話,明明告訴他應該做的,孩子就是不聽也不做。這些孩子也非常驕傲,自認是現代化、處於新浪潮上的人,看不起父母,認為父母過時、老舊、跟不上時代潮流,所以不聽父母的話。而在今天許多家庭中,父親經常是缺席的,孩子所見到的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或是乾脆沒有父親!不負責任的父親、破碎的家庭關係,產生了數不盡的社會問題。有人統計,一般家庭裡,父親每天同孩子說話的時間,平均不過二分鐘!父親如果對神所託付的孩子沒有責任感,孩子跟父親就很難有好的關係!。 聖經中教導親子的關係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1~4)這裡說到管教必須照著主的旨意管教,在主的道上造就他們,以「主的教訓」為標準。例如:父親在家中所談論和所注意的,應該跟世人不同,不是只著重地上的事,而是應當教導兒女知道主的旨意,做主的事工,愛主、事奉主。 藉著本季課程「父親的榜樣」這些人物,希望我們都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善盡教導帶領之責。 本季正逢復活節,附詩歌譜《復活的主》,課程中沒有刻意講述耶穌的受難和復活,老師可以自行講述和設計活動。 願神賜福您的教學,您用心的擺上願神記念! 「父親的榜樣」課程大綱目錄 一、以撒——善用和睦解決問題本課經文:創世記廿六12~33本課目的:和睦的態度能夠平息紛爭,並且帶來和平。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有時須讓步讓事情圓滿解決。2.用和睦的態度對待周遭的人。金句:「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希伯來書十二14上半)詩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謙讓 二、約書亞——全家服事眾人表率本課經文:約書亞記廿三6~11、廿四14~15本課目的:認識神是至高無上,值得我們全心事奉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堅定的信心倚靠神。2.願意全心全意服事神。金句:「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廿四15下半)詩歌:「效法約書亞」(兒童歡唱Ⅲ,No.15)品格教育:慎重 三、迦勒——老當益壯一生隨主本課經文:約書亞記十四6~15、十五13~19本課目的:跟隨主必須有從始而終的態度,專心跟隨主。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迦勒如何表現出他的專心。2.不受人為或環境影響,專心信靠主。金句:「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四十31)詩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專心 四、耶弗他——不合神旨隨意許願本課經文:士師記十一29~40本課目的:神不要我們做出草率的承諾,卻看中我們現在的順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可隨便對人許下承諾。2.懂得在說話之前謹慎思考。金句:「謹慎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周全 五、以利——溺愛孩子家破人亡本課經文:撒母耳記上二12~36、三11~14本課目的:明白父母若是不管教孩子的過犯,必帶來嚴重的後果。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敬畏神,聽神的話。2.接受父母和長輩的管教。金句:「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十二21)詩歌:「天父求祢牽我手」(兒童歡唱Ⅱ,No.286)品格教育:盡責 六、撒母耳——兒子不願遵行其道本課經文:撒母耳記上八1~5本課目的:知道父母應善盡教導的責任,把孩子帶到神的面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藉著禱告改變自己不好的行為。2.約束自己作討神喜悅的孩子。金句:「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立比書一27上半)詩歌:「天父求祢牽我手」(兒童歡唱Ⅱ,No.286)品格教育:善勸 七、希幔——全家同心音樂事奉本課經文:歷代志上廿五1~8本課目的:明白神喜悅並看重全家人同心合一的服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管在何時何處都能喜樂讚美神。2.用自己的恩賜來服事神。金句:「你們要在神的聖所讚美祂,在祂顯能力的穹蒼讚美祂!」(詩篇一五○1)詩歌:「我有一個好爸爸」(兒童歡唱Ⅲ,No.53)品格教育:喜樂 八、巴西萊——智勇兼備慷慨樂施本課經文:撒母耳記下十七27~29、十九31~40;列王紀上二7本課目的: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要找時間和家人一起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每天和家人共享親密時光。2.安排時間和父母一起讀聖經。金句:「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以弗所書五15)詩歌:「大山可以挪開」(兒童歡唱Ⅰ,No.168)品格教育:智慧 九、約伯——經歷苦難仍存盼望本課經文:約伯記一至二章、四十二10~16本課目的:雖然經歷苦難,仍然用堅定的信心倚靠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認知約伯雖經歷苦難仍倚靠神。2.面對困難時勇於解決而非逃避。金句:「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十二12)詩歌:「永遠的愛」(兒童歡唱Ⅰ,No.215)品格教育:耐性 十、約瑟——耶穌基督肉身之父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一18~25、二13~23本課目的:明白神必親近義人,並向他顯明旨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親近神討神喜悅。2.願意遵行神的話去行。金句:「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使徒行傳五29下半)詩歌:「順服信靠祂」(兒童歡唱Ⅲ,No.36)品格教育:順服 十一、睚魯——女兒生病憂傷至極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五21~43本課目的:知道出於信心的禱告,必蒙神垂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享一件得到耶穌幫助的經驗。2.提出需要耶穌幫助的事項,並彼此代禱。金句:「耶穌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二十29)詩歌:「永遠的愛」(兒童歡唱Ⅰ,No.215)品格教育:信心 十二、保羅——屬靈父親用愛包容本課經文:腓利門書本課目的:學習以耶穌基督的愛,原諒真心悔改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在本週饒恕得罪我們的人。2.做到人和人之間的彼此尊重。金句:「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加福音六37下半)..
箴言與品格-兒童級教師本
給老師的話所羅門在他的國度極其平安時,寫了一本箴言書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如何謹慎自守。論及的範圍極廣,包括對年輕人的勸戒、抵擋試探、待人接物、道德倫常、家庭生活、夫婦之道、言談話語、認識真神、尋求真理、貧窮富足……等,人只要聽從其中的勸導,就會與神親密同行。「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7)真智慧乃使人明白人生最好的終局,促使人與人之間的和好,引導人們進入真理,養成美好的宗教信仰。耶和華是智慧的根源,如果沒有敬畏神的知識,就不會認識神。有智慧才會遠離惡事,過敬虔的生活,走在光明的道路中。本季課程從箴言裡挑選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智慧的人、交朋友、錢財使用、好行為。第一單元「智慧的人」,一至四課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智慧的人樂意尋求神追求卓越、願意親近等候神的應許、用謙卑的態度禱告、讓神來掌管改變自己的生命和個性。第二單元「交朋友」,五至七課讓學生認知耶穌不但是我們永遠的好朋友,祂還要幫助我們在生活上結交能夠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遠離罪的引誘,在神家中接受教導。第三單元「錢財使用」,八至九課引導學生善用錢財,樂意奉獻金錢給主,也能看重別人的需要,施捨予人。第四單元「好行為」,十至十二課教導學生常用口說出讚美神和人的好話,禁止做神所厭惡的壞行為,並且從神所創造的昆蟲和小動物身上學習勤勞。親愛的老師,相信因著您用心預備課程,藉著您的教導,一定會看出學生在生命及品格上的改變。願神賜福您平安喜樂。第一輯第四冊6-8月「箴言與品格」課程大綱1.尋找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三1~21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尋求神,追求卓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在聖經中尋求神的智慧。2.積極主動追尋主所喜悅的路。金句:「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走正直的路。」--箴言四11--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主動2.等候彌賽亞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二25~38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渴慕等候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西面和亞拿等候主的原因。2.有一顆渴慕的心來親近主。金句:「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箴言八34--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兒童歡唱Ⅲ,No.67)品格教育:盼望3.兩種禱告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八9~14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是能夠反省自己、謙卑悔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辨並列舉神喜悅何種禱告的態度。2.本週反省自己禱告的心態,並列出需要改進之處。金句:「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祂所喜悅。」--箴言十五8--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兒童歡唱Ⅱ,No.285)品格教育:誠懇4.撒該下來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九1~10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謙卑親近神,神必改變他的生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撒該信主前和信主後的改變。2.本週內改變自己不討人喜歡之處。金句:「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箴言十9--詩歌:「賜我新生命」(兒童歡唱Ⅲ,No.69)品格教育:能屈能伸5.麻吉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五4;箴言十八24本課目的:認知主耶穌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受耶穌的邀請,成為祂的好朋友。2.努力傳福音使別人認識耶穌。金句:「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十八24--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兒童歡唱Ⅲ,No.70)品格教育:可靠6.四位朋友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二1~12本課目的:結交能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真正好朋友的定義。2.交朋友時要慎重選擇。金句:「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十七17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品格教育:熱誠7.浪子回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11~32本課目的:神隨時彰顯祂的慈愛,希望我們回轉歸向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離開壞朋友的引誘。2.在神家中接受教導。金句:「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箴言十三13--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品格教育:真愛8.兩個小錢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41~44本課目的:樂意奉獻金錢給神,並且學習金錢管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金錢的使用。2.學習窮寡婦奉獻的心意。金句:「智慧人的財,為自己的冠冕。」--箴言十四24上半--詩歌:「數算主恩」(兒童歡唱Ⅱ,No.273)品格教育:善用資源9.少年財主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九16~22本課目的:智慧人善於管理錢財,樂於施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分配使用得宜。2.看重別人的需要,能夠施捨予人。金句:「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言十五16--詩歌:「每一天」(兒童歡唱Ⅱ,No.241)品格教育:施捨10.謹慎言語本課經文:雅各書三5~12;箴言選讀本課目的:操練謹慎說話,願意常說感謝讚美的言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禁止口中說出惡言。2.學習用口說出讚美神和讚美人的話。金句:「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慎重11.七件惡事本課經文:箴言六16~19本課目的:願意學習遠離罪惡,不受生活中罪的引誘。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分辨善惡,離開不好的思想。2.遵行神的話,做討神喜悅的事。金句:「不可行惡人的路,不要走壞人的道。」--箴言四14--詩歌:「像我這樣」(兒童歡唱Ⅱ,No.240)品格教育:敏銳12.動物的啟示本課經文:箴言六6~11;卅24~31本課目的:知道動物的長處,並學習反省自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認知神必祝福殷勤工作的人。2.學習合群、做事有秩序。金句:「懶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飢餓。」--箴言十九15--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品格教育:勤勞 ..
我的第一本床邊聖經故事-20個最受歡迎的聖經故事?
電子書預覽:我的第一本床邊聖經故事_試讀本給寶貝睡前的最佳良伴 本書精選新舊約著名的20個福音信息,容易朗讀與明白的文字,讓爸媽在睡前講故事給幼兒聽,搭配表情生動的可愛3D立體人物插圖,吸引幼兒的注意。 除此之外,每篇故事結束還有一篇禱告,和一節金句,讓孩子學習向天父上帝禱告,與天父的關係更親密。..
登山寶訓-初小級學生本 (繁)
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 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 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 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 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 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 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 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 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
國王的傳記-兒童級/教師.家長手冊(POD)
給老師的話各位親愛的老師們,辛苦了!由於您為孩子們所擺上的一切,相信神必賜福與您。本季課程進入到以色列歷史,以色列民族從由神權統治、聯合王國、進入分裂王國時期。以色列的聯合王國時期共歷時一百二十年,計掃羅王四十年,大衛王四十年,所羅門王四十年,這也是以色列史上的黃金時期。所羅門死後,王國分裂,十個支派聯合成為北方以色列國,只有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歸入南方的猶大國,歷時約三百年。百姓忘記了神是他們最高的領導者。他們指派人作高官將領,可是這些人卻不理會神,人民隨從這些行惡的領袖,仿效他們的生活方式;王國分裂之後,南北兩國都沾染拜偶像和腐敗之風,以致傾覆被擄。神容許敵國興起,與以色列及猶大國爭戰,並打敗他們,作為對他們犯罪的懲罰。北國以色列亡於亞述帝國,南國猶大稍後也被巴比倫所滅。什麼時候我們不再承認神是我們最高的領導者,那時就是走向敗亡的第一步。在邪惡君王當道、偶像崇拜猖獗、百姓囂張自滿、社會風氣每下愈況時,聖經深刻地描畫了這些君王的品格、特性、借鏡。本季十二課的課程中,只選取了十一位國王,讓我們學習他們的品格特質。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神的愛,生命改變,願意信靠順服神,遵行神的話成為我們行事為人的最高準則。第四輯第一冊「國王的傳記」課程大綱目錄(2017年9~11月)1以色列人求立王本課經文:撒上八章本課目的:明白唯有神才是真正的君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願意接受耶穌基督作生命的主。2.說出成為神的兒女之後身分的改變。金 句:「#的國是永遠的國,#執掌的權柄存到萬代。」(詩篇一四五13)啟幼金句:「#的國是永遠的國。」(詩篇一四五13)詩 歌:「三個王」(兒童歡唱Ⅲ,No.22)品格教育:喜樂2第一位國王掃羅本課經文:撒上九~十一3本課目的:明白神喜悅使用謙卑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謙卑表現出來應有的態度。2.本週內至少實踐一至二件謙卑的行動。金 句:「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十八12)啟幼金句:「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十八12)詩 歌:「最好的老師」(兒童歡唱Ⅰ,No.82)品格教育:謙卑3牧童國王大衛本課經文:撒上十六~十七章本課目的:知道神看重人的內心而不會看重人的外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揀選牧童大衛的原因。2.學習大衛倚靠神的心。金 句:「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裏倚靠祂,就得幫助。」(詩篇廿八7)啟幼金句:「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詩篇廿八7)詩 歌:「主聖名」(兒童歡唱Ⅲ,No.27)品格教育:勇敢4智慧的所羅門王本課經文:撒下十二24~25;王上三4~28本課目的:了解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願意來尋求神,敬畏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所羅門的智慧是從神而來的。2.作出聰明的抉擇—決志信靠神。金 句:「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聰明人。」(詩篇一一一10)啟幼金句:「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篇一一一10)詩 歌:「在你心外」(兒童歡唱Ⅰ,No.94)品格教育:智慧5棄智擇愚羅波安本課經文:王上十一41~43;十二1~19本課目的:明白虛心聽從長輩建言者必得幫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如何在生活中敬愛長輩。2.本週實際遵行長輩所說的話。金 句:「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箴言十五32)啟幼金句:「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箴言十五32)詩 歌:「神公義」(兒童歡唱Ⅲ,No.24)品格教育:善勸6耶羅波安狂拜偶像本課經文:王上十一28~十四16本課目的:願意除去心中所有的偶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偶像」的定義。2.列出心中的偶像並向神承認自己的罪。金 句:「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祂的沒有。」(詩篇五十三2)啟幼金句:「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尋求祂的沒有。」(詩篇五十三2)詩 歌:「神的手」(兒童歡唱Ⅲ,No.26)品格教育:正直7貪心的亞哈王本課經文:王上十六29~33;廿一1~29;彌迦書六16本課目的:知道貪心會使人犯罪,所以要以神所賜的一切為滿足。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神所賜的事物獻上感恩。2.本週與人分享一件自己所擁有的事物。金 句:「心中貪婪的,挑起爭端;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箴言廿八25)啟幼金句:「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箴言廿八25)詩 歌:「謝謝你」(兒童歡唱Ⅰ,No.97)品格教育:知足8約沙法組詩班打仗本課經文:歷代志下二十1~30本課目的:知道要常用口讚美神的恩典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這場戰爭勝利的真正原因。2.本週組成一個小小詩班讚美神。金 句:「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篇一五○6)啟幼金句:「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詩篇一五○6)詩 歌:「歌頌讚美主」(兒童歡唱Ⅱ,No.263)品格教育:專注9希西家病得醫治本課經文:王下十八1~8;王下二十1~21;歷代志下廿九~卅二33本課目的:明白倚靠神的人神必幫助他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希西家值得學習之處。2.從希西家學到的借鏡。金 句:「你這屬神的人…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啟幼金句:「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詩 歌:「儘管祈求」(兒童歡唱Ⅳ,No.61)品格教育:周全10瑪拿西惹神生氣本課經文:列王紀下廿一1~18;歷代志下卅三1~20本課目的:知道神是忌邪的真神,願意杜絕一切惡事,悔改歸向真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解釋「悔改」的意義。2.為得罪神的事作認罪悔改的禱告。金 句:「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馬太福音三8)啟幼金句:「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馬太福音三8)詩 歌:「一門只一扇門」(兒童歡唱Ⅰ,No.88)品格教育:憐憫11約西亞珍惜神話語本課經文:列王紀下廿二~廿三41;歷代志下卅四章本課目的:懂得珍惜神的話語,並且能實踐信仰真理,榮神益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效法約西亞王遵行神的旨意。2.學習過信仰生活—讀聖經、禱告的習慣。金 句:「#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一一九105)啟幼金句:「#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一一九105)詩 歌:「在你心外」品格教育:尊敬12王國終結者西底家本課經文:列王紀下廿四17~廿五21;歷代志下卅六11~21本課目的:使學生願意聽勸告,學習拒絕惡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教訓。2.本週實際遵行神所喜悅的事一至二件。金 句:「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詩篇一6)啟幼金句:「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詩篇一6)詩 歌:「神公義」品格教育:明辨..
耶穌花園II-初小級 (1-2年級) 學生本
單元一 路得與波阿斯 014第1課 以信心跟隨的路得 020第2課 付出關心的波阿斯 026第3課 接受忠告的路得 032第4課 遵守約定的波阿斯 單元二 大衛 040第5課 內心比外表更重要 046第6課 有上帝同在就沒問題 052第7課 只要原諒,就會幸福 058第8課 需要有上帝的智慧 064單元三 以利亞 066第9課 上帝填滿需要 072第10課 上帝必看顧 078第11課 不是上帝的對手 084第12課 上帝讓我重拾信心 090第13課 在上帝的手中 單元四 尼希米與以斯拉 098第14課 上帝居首位 104第15課 一起同心合力 110第16課 公平對待 116第17課 為上帝而活 122單元五 學校 124第18課 尋求最重要的能力 130第19課 體貼,帶來改變 136第20課 像蜜一樣的智慧 142第21課 信仰,永不妥協 148單元六 耶穌的降生 150第22課 期待奇妙大事 156第23課 馬槽嬰孩為我而來 162第24課 上帝差派天使 168第25課 救贖主降臨了 ..
耶穌花園II-中小級 (3-4年級) 學生本
目錄 04 教材使用說明 010 第一單元 禱告 012 第1課 向上帝禱告 018 第2課 要等候 024 第3課 請大聲說 030 第4課 無論在何處 036 第二單元 牧童與國王 038 第5課 我們的領袖 046 第6課 解決衝突 052 第7課 感謝上帝 058 第8課 親切待人 064 第9課 忠告!忠告! 070 第三單元 以斯帖──勇敢的王后 072 第10課 我很特別 078 第11課 不容易信靠時 084 第12課 惟有勇氣 090 第13課 化險為夷 P.3 096 第四單元 但以理與朋友的冒險 098 第14課 憑信心選擇 104 第15課 向世界說「不」 112 第16課 比王強大 118 第17課 憑信心跟隨的人 124 第五單元 先知們 126 第18課 站在上帝這一邊 132 第19課 需要繼續做的事 138 第20課 上帝的愛 144 第21課 禮拜與生活 150 第22課 順服與不順服 156 第六單元 耶穌的誕生 158 第23課 等候彌賽亞 164 第24課 不要擔心 170 第25課 謝謝?,上帝! 176 第26課 請保守我們的安全 ..
世界的開始-兒童級教員本
給老師的話從本季起又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以創世記一~廿五章的經文為教學重點,課程內容大致如下:神起初的創造是有計畫,而且是美好的,充滿著慈愛與信實,我們應當照著神的旨意來管理、愛護神所創造的一切。但是因著人不順服神的話,使罪進入這個世界,破壞了神的創造,但是神仍然施行拯救,期望人能從罪惡中轉回,歸向祂,得著祂的救恩。因此神揀選了亞伯蘭,應許他作一個大族的父,萬國會因這族得福。創世記的圖片及教學輔助品很多,老師可以事先預備好。每個單元中的活動僅供參考,若老師還有更多的活動方式,歡迎提供給我們一起交流使用。盼望因著這一季課程的教導,使老師與學生的靈命都一起增長,願神賜福您的擺上,必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祈求三位一體的神幫助我們,讓新道光教材秉持著聖經原則,透過自己的文化,針對現代兒童的生活情境,使兒童在德、智、體、群、美、育、靈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目錄:第一輯第一冊(9-11月)「世界的開始」1.上帝說本課經文:創世記一1~31本課目的:明白上帝說的話是充滿權威和能力的,並且創造是有次序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創造天地萬物的次序,並且感謝神。2.認識神話語的能力,學習說話謹慎。3.學習凡事有次序,守規律。金 句:「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啟幼金句:「……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詩 歌:「天父說」(兒童歡唱Ⅰ,No.12)品格教育:井然有序2.美好的創造本課經文:創世記一~二3本課目的:明白上帝看祂所造一切都甚美好,而要愛惜天父所造的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愛惜身邊的環境,有正確的環保觀念。2.用實際行動愛護動物。金 句:「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耶利米書十12--啟幼金句:「耶和華用智慧建立世界。」--耶利米書十12--詩 歌:「各地小朋友」(兒童歡唱Ⅰ,No.8)品格教育:仁愛3.可愛的人類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二章本課目的:人是照神的形象被造,擁有尊貴的管理者身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創造人類的目的,成為好的管理者。2.愛惜自己的生命,過討神喜悅的生活。金 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九十12--啟幼金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九十12a--詩 歌:「讚美主創造」(兒童歡唱Ⅳ,No.53)品格教育:自信4.罪的起源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三、四章本課目的:知道因為人類犯罪,以致破壞神造物的美好世界,因此需要神的 救恩,且要懂得認罪悔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常常犯的罪有哪些?知道如何拒絕罪的引誘。2.願意接受神的救恩,向神認錯悔改。金 句:「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啟幼金句:「……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b--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認錯5.挪亞方舟本課經文:創世記六5~七24本課目的:認識神是公義聖潔的主,祂要審判罪惡的世界,但是祂也給人類 預備救恩之路。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給我們預備的救恩之路是什麼。2.願意決志信靠耶穌,並且將福音傳揚給家人。金 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箴言一33--啟幼金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箴言一33a--詩 歌:「挪亞的方舟」(兒童歡唱Ⅳ,No.58)品格教育:信靠6.彩虹的約定本課經文:創世記六18;八1~九17本課目的:明白神用彩虹和人立約,以確保祂的慈愛永不改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的慈愛有哪些,至少為兩件事感謝神。2.願意和神立約,聽從遵守神的話,並且做個守約的人。金 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詩篇八十九34--啟幼金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詩篇八十九34a--詩 歌:「雨後彩虹」(兒童歡唱Ⅳ,No.59)品格教育:誠信7.巴別塔事件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十一1~9目 的:知道人類因著驕傲而聚集,引發巴別塔事件,造成大分散和變亂 口音。所以要敬畏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認知巴別塔建造的原因,以及神對此事的反應。2.願意為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禱告。金句:「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哀三25--啟幼金句:「等候耶和華……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利米哀歌三25--詩 歌:「上帝愛世人」(兒童歡唱Ⅳ,No.60)品格教育:謙卑8.信心之旅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二章;十五章本課目的:認識神對亞伯蘭的呼召和祝福,我們也要成為別人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亞伯蘭蒙福的原因。2.本週內至少表現一件帶祝福給別人的事。金 句:「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 心。」--約翰一書五4—啟幼金句:「……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翰一書五4b--詩 歌:「跟隨主耶穌」(兒童歡唱Ⅰ,No.23,CD第1集)品格教育:信心9.亞伯蘭和羅得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三章~十四章本課目的:明白神期盼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乃是要選擇跟隨祂的腳蹤行。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羅得和亞伯蘭的選擇。2.願意選擇跟隨主的話語而行動。金 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篇廿五12--啟幼金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的路。」--詩篇廿五12--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品格教育:慎重10.邪惡的城市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八20~十九29本課目的:明白罪惡的引誘會不知不覺地影響生活言行,但神願意拯救悔改 的人,至於行惡的人最終會遭受審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毀滅所多瑪、娥摩拉的原因。2.願意除掉生命中不討神喜悅的事。金 句:「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作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 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1~2—啟幼金句:「……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篇一2a)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聖潔11.應許之子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六~十七章;廿一1~21本課目的:神是信實、慈愛的真神,能成就超自然的計畫,成就祂的應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應許」的意義。2.相信神說的話必然應驗。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一○○5)啟幼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詩篇一○○5a)詩 歌:「神必賞賜」(兒童歡唱Ⅳ,No.62)品格教育:慈愛12.以撒娶妻本課經文:創世記廿四章本課目的:知道神引導順服的人走在正路上,信靠祂的人將得到最大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順服神的旨意,凡事願意跟神禱告。2.列出特別想對神禱告的三件事。金句:「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十三4a--啟幼金句:「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命記十三4a--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CD第1集)品格教育:順服 ..
信仰與風俗-初小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 時間過得很快,上完前幾季新道光課程,期盼您的學生已從神的話語中得到幫助與成長。 本季課程將與學生共同研究聖經中的一些風俗習慣,猶太人的節期和我們國家的節期有何相異之處?耶穌如何看待食、衣、住、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何關係呢?盼望藉著一季又一季的聖經課程,使我們更能體會神的愛與祂奇妙的恩典,更盼望學生因著遵行神的話,在這個世代成為神大能的勇士,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感謝主,相信您是樂意參與主日學事奉的好老師,為著您願意成為一個默默的耕耘者,我們感謝父神。也為著您灌溉孩童們的心田所付出的代價,我們謝謝您! 願神賜福您,並記念您對孩童們的關懷與教導。 第二輯第四冊--6-8月「信仰與風俗」課程大綱目錄 1逾越節日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二1~14 本課目的:明白唯有信靠耶穌基督才能逃過將來的審判。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紀念神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 2.在過年時全家人紀念神的恩典。 金句:「你們要記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出埃及記十二14) 詩歌:「一步兩個腳印」(兒童歡唱Ⅲ,No.34) 品格教育:信靠 2耶穌家譜(談祭祖)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一1~17;路加福音三23~38 本課目的:緬懷祖先所留下的資產,並在生活上有良好見證。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用掃墓或其他方式紀念自己的祖先。 2.向人見證基督徒是不忘祖的族群。 金句:「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命記卅二7) 詩歌:「讚美祂」(兒童歡唱Ⅰ,No.10) 品格教育:盡責 3感恩節日 本課經文:利未記廿三章 本課目的:從每個節日思想神的愛,並且操練凡事充滿感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從聖經的節日學習作感恩的人。 2.願意獻上自己最寶貝的給神。 金句:「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一三六1) 詩歌:「讚美祂」 品格教育:感恩 4彼此分享 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九章 本課目的:思想節日的真正意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中秋節的由來與意義。 2.生活中懂得和人分享物資。 金句:「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詩篇七十七11) 詩歌:「奇妙真奇妙」(兒童歡唱Ⅰ,No.21) 品格教育:慷慨 5飲食文化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 本課目的:認識聖經中提到的食物,並且知道不同國家飲食文化的差異性。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自己愛吃的食物至少三種。 2.渴慕神的話語如同食物一般。 金句:「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四4b) 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 品格教育:知足 6聖經植物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20、廿一18~22;詩篇五十一7 本課目的:從植物明白生命必須與耶穌基督相連,才能得到滋潤。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聖經裏常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2.從端午節時必須預備的植物思想神的愛。 金句:「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七18) 詩歌:「主在我裡面」 品格教育:謹慎 7幫助孤寡 本課經文:使徒行傳九36~42、十六14~15 本課目的:從多加樂於助人的故事,學習良好美德。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或畫出聖經時代的穿著。 2.學習多加樂於助人的榜樣。 金句:「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立比書四9a) 詩歌:「用我一生榮耀主」(兒童歡唱Ⅳ,No.65) 品格教育:美德 8嬰兒取名 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一8~80、二21 本課目的:認知名字所代表的意義,並能榮耀主名。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聖經人物名字的意義。 2.說出父母為自己取名字時有何的期望。 金句:「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言二十24) 詩歌:「快樂跟隨主」(兒童歡唱Ⅳ,No.23) 品格教育:智慧 9接待客人 本課經文:列王紀王下四8~37 本課目的:神喜悅我們用真誠的心款待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不同地方招待客人的方式。 2.說出聖經裏有哪些人曾招待客人的榜樣。 金句:「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十三2) 詩歌:「小小雙手為主工作」(兒童歡唱Ⅰ,No.160) 品格教育:真誠 10快樂婚禮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五1~13 本課目的:從聖經中的婚禮學習凡事都要事先預備。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聖經中的婚禮與我們的文化有何異同。 2.隨時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事。 金句:「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得前書四7) 詩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308) 品格教育:機警..
箴言與品格-中小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 所羅門在他的國度極其平安時,寫了一本箴言書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如何謹慎自守。論及的範圍極廣,包括對年輕人的勸戒、抵擋試探、待人接物、道德倫常、家庭生活、夫婦之道、言談話語、認識真神、尋求真理、貧窮富足……等,人只要聽從其中的勸導,就會與神親密同行。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7)真智慧乃使人明白人生最好的終局,促使人與人之間的和好,引導人們進入真理,養成美好的宗教信仰。耶和華是智慧的根源,如果沒有敬畏神的知識,就不會認識神。有智慧才會遠離惡事,過敬虔的生活,走在光明的道路中。 本季課程從箴言裡挑選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智慧的人、交朋友、錢財使用、好行為。 第一單元「智慧的人」,一至四課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智慧的人樂意尋求神追求卓越、願意親近等候神的應許、用謙卑的態度禱告、讓神來掌管改變自己的生命和個性。 第二單元「交朋友」,五至七課讓學生認知耶穌不但是我們永遠的好朋友,祂還要幫助我們在生活上結交能夠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遠離罪的引誘,在神家中接受教導。 第三單元「錢財使用」,八至九課引導學生善用錢財,樂意奉獻金錢給主,也能看重別人的需要,施捨予人。 第四單元「好行為」,十至十二課教導學生常用口說出讚美神和人的好話,禁止做神所厭惡的壞行為,並且從神所創造的昆蟲和小動物身上學習勤勞。 親愛的老師,相信因著您用心預備課程,藉著您的教導,一定會看出學生在生命及品格上的改變。願神賜福您平安喜樂。 第一輯第四冊6-8月「箴言與品格」課程大綱 1.尋找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三1~21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尋求神,追求卓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在聖經中尋求神的智慧。2.積極主動追尋主所喜悅的路。金句:「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走正直的路。」--箴言四11--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主動 2.等候彌賽亞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二25~38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渴慕等候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西面和亞拿等候主的原因。2.有一顆渴慕的心來親近主。金句:「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箴言八34--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兒童歡唱Ⅲ,No.67)品格教育:盼望 3.兩種禱告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八9~14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是能夠反省自己、謙卑悔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辨並列舉神喜悅何種禱告的態度。2.本週反省自己禱告的心態,並列出需要改進之處。金句:「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祂所喜悅。」--箴言十五8--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兒童歡唱Ⅱ,No.285)品格教育:誠懇 4.撒該下來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九1~10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謙卑親近神,神必改變他的生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撒該信主前和信主後的改變。2.本週內改變自己不討人喜歡之處。金句:「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箴言十9--詩歌:「賜我新生命」(兒童歡唱Ⅲ,No.69)品格教育:能屈能伸 5.麻吉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五4;箴言十八24本課目的:認知主耶穌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受耶穌的邀請,成為祂的好朋友。2.努力傳福音使別人認識耶穌。金句:「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十八24--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兒童歡唱Ⅲ,No.70)品格教育:可靠 6.四位朋友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二1~12本課目的:結交能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真正好朋友的定義。2.交朋友時要慎重選擇。金句:「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十七17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品格教育:熱誠 7.浪子回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11~32本課目的:神隨時彰顯祂的慈愛,希望我們回轉歸向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離開壞朋友的引誘。2.在神家中接受教導。金句:「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箴言十三13--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品格教育:真愛 8.兩個小錢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41~44本課目的:樂意奉獻金錢給神,並且學習金錢管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金錢的使用。2.學習窮寡婦奉獻的心意。金句:「智慧人的財,為自己的冠冕。」--箴言十四24上半--詩歌:「數算主恩」(兒童歡唱Ⅱ,No.273)品格教育:善用資源 9.少年財主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九16~22本課目的:智慧人善於管理錢財,樂於施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分配使用得宜。2.看重別人的需要,能夠施捨予人。金句:「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言十五16--詩歌:「每一天」(兒童歡唱Ⅱ,No.241)品格教育:施捨 10.謹慎言語本課經文:雅各書三5~12;箴言選讀本課目的:操練謹慎說話,願意常說感謝讚美的言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禁止口中說出惡言。2.學習用口說出讚美神和讚美人的話。金句:「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慎重 11.七件惡事本課經文:箴言六16~19本課目的:願意學習遠離罪惡,不受生活中罪的引誘。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分辨善惡,離開不好的思想。2.遵行神的話,做討神喜悅的事。..
耶穌花園II-幼稚級 (6-7歲) 學生本
004 本書的使用方法 010 單元一 上帝創造世界 012 第一課 哇!神看著是好的 018 第二課 我很特別 024 第三課 賜下禮物 030 第四課 治理全地 036 單元二 大衛 038 第五課 讚美上帝的大衛 044 第六課 獻給上帝的心 050 第七課 大衛和歌利亞 056 第八課 大衛和約拿單 062 單元三 以利亞 064 第九課 大能的上帝 070 第十課 獨一的真神上帝 076 第十一課 垂聽禱告的上帝 082 第十二課 ?是上帝! 088 單元四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 090 第十三課 立定心志 096 第十四課 真正的勇氣 102 第十五課 禱告的但以理 108 第十六課 但以理的信心 114 單元五 約拿 116 第十七課 我不能去! 122 第十八課 上帝的饒恕 128 第十九課 依舊前往尼尼微 134 第二十課 上帝的愛 140 第二十一課 感謝耶穌 146 單元六 耶穌的降生 148 第二十二課 大喜的信息 154 第二十三課 上帝的禮物 160 第二十四課 傳揚好消息 166 第二十五課 愛的禮物 172 第二十六課 耶穌是葡萄樹 ..
我愛讀詩篇-兒童級/教師.家長手冊
給老師的話詩篇是教導我們怎樣讚美神、禱告神的書卷。詩人發自心靈深處向神述說和呼求,用頌讚、求告、智慧的訓誨,來宣揚神的偉大,講述祂在宇宙和世人中間的作為。詩篇不只向神讚美、禱告、感恩,也向人說話,提醒人記得神如何慈愛待人,祂對人的期望和管教。神賞善罰惡,祂的旨意一定貫徹,祂的正義一定在地上實現。本季「我愛讀詩篇」依詩篇分類選了部分作為課程內容,讓學生透過詩篇來認識神,以及祂的創造與救贖。祂是全人類的神,也是那至高、超乎全地的主,這位神有智慧且公義,信實又仁愛,祂滿有憐憫,祂的知識、思想和工作何等偉大,超乎人的想像。祂配得我們敬畏與信賴。祂是歷史上行大事的神,也是掌管人類前途的神,祂更是從今直到永遠、管理世界萬物的主。希望老師自己先從詩篇的信息得到安慰和造就,進而教導和影響學生,使學生的生命不斷被改變,榮神益人,成為他人的祝福。願神賜福您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第三輯第四冊「我愛讀詩篇」課程大綱目錄1序曲詩歌A Prelude本課經文:詩篇一篇;創世記四1~15本課目的:從義人與惡人的光景與結果,我們要有警覺的心。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日讀聖經的習慣。2.拒絕壞朋友的引誘。金句:「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2)詩歌:「我在兩條路的交叉」(兒歡Ⅱ,No.256)品格教育:敏銳2哀痛詩歌Lamentations本課經文:詩篇十二、十三篇;撒母耳記下十六5~14本課目的:即使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境,仍帶著盼望仰望神的拯救。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隨時向神禱告,尋求從神來的力量。2.以正面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所遇見的困難。金句:「但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詩篇十三5)詩歌:「神就是愛」(兒歡Ⅰ,No.112)品格教育:樂觀3讚美詩歌Psalms of Praise本課經文:詩篇一四五篇本課目的:學習大衛看重敬拜讚美的生活。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心中充滿對神的感謝。2.口中常說出讚美的話語。金句:「我要天天稱頌祢,也要永永遠遠讚美祢的名。」(詩篇一四五2)詩歌:「來讚美主」(兒歡Ⅰ,No.155)品格教育:喜樂4感恩詩歌Psalms of Thanksgiving本課經文:詩篇三十篇;撒母耳記下廿四章本課目的:效法大衛雖然經歷患難,仍然能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仰望神,因著禱告而得著喜樂。2.存著感恩的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金句:「祢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給我披上喜樂。」(詩篇三十11)詩歌:「感謝天父」(兒歡Ⅲ,No.6)品格教育:感恩5頌神言詩Psalms of God's Law本課經文:詩篇一一九篇;列王紀下六8~23本課目的:明白神的話是我們隨時的幫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讓神的話成為我們行為的指南。2.至少每週背誦一節金句起來。金句:「求祢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祢律法中的奇妙。」(詩篇一一九18)詩歌:「天上來的書」(兒歡Ⅳ,No.46)品格教育:專注6智慧詩歌Psalms of Wisdom本課經文:詩篇卅七、七十三、九十一篇本課目的:知道神應許祂會保護專心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將一切難處交託給神,讓神來掌管我們的生命。2.對神有信心,倚靠神的力量來勝過罪惡。金句:「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詩篇卅七7a)詩歌:「與主相遇」(兒歡Ⅳ,No.22)品格教育:公正7信心詩歌Psalms of Faith本課經文:詩篇廿三篇本課目的:認知神是我們最好的牧人,我們要倚靠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詩篇廿三篇內容。2.本週背誦詩篇廿三篇。金句:「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詩篇廿三6a)詩歌:「耶穌的小羊」(兒歡Ⅱ,No.313)品格教育:可靠8君王詩歌Psalms of Royal House 本課經文:詩篇二、二十、廿一、七二、一一○篇本課目的:知道耶和華是萬王之王,我們要頌讚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真誠的心來敬拜神。2.本週用一首詩歌或寫一篇詩讚美神。金句:「祢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詩篇廿一3)詩歌:「耶穌的小羊」(兒歡Ⅱ,No.313)品格教育:尊重9歷史詩歌Psalms of History本課經文:詩篇七八篇;申命記六6~9本課目的:知道亞薩的訓誨詩,是要我們以歷史為警惕。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的罪向神認錯悔改。2.在生活中謹慎自己的行為。金句:「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側耳聽我口中的話。」(詩篇七十八1b)詩歌:「小小的我」(兒歡Ⅳ,No.16)品格教育:謹慎10預言詩歌Psalms of Prophecy本課經文:詩篇八一篇;出埃及記十二1~14本課目的:認知願意聽神話語的百姓,神必施行拯救。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除去心中一切不討神喜悅的事。2.在生活中將神的話行出來。金 句:「我是耶和華你的神,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篇八一10)詩歌:「真理小戰士」(兒歡Ⅲ,No.63)品格教育:謙卑11求告詩歌Psalms of Petition本課經文:詩篇九十篇本課目的:知道要把握現在,過有意義和價值的人生。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願意將自己的生命讓神來管理。2.珍惜每一天的生活,願意事奉敬畏神。金句:「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12)詩歌:「真理小戰士」品格教育:盡責12上行之詩Psalms of Ascents本課經文:詩篇一二○~一三四篇本課目的:學習用喜樂的心敬拜耶和華真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知道一切的幫助是從神而來。2.堅心倚靠神過得勝的生活。金句:「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一二一2)詩歌:「向前走」(兒歡Ⅱ,No.290)品格教育:秩序第三輯第四冊「我愛讀詩篇」課程大綱目錄1序曲詩歌A Prelude本課經文:詩篇一篇;創世記四1~15本課目的:從義人與惡人的光景與結果,我們要有警覺的心。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日讀聖經的習慣。2.拒絕壞朋友的引誘。金句:「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2)詩歌:「我在兩條路的交叉」(兒歡Ⅱ,No.256)品格教育:敏銳2哀痛詩歌Lamentations本課經文:詩篇十二、十三篇;撒母耳記下十六5~14本課目的:即使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境,仍帶著盼望仰望神的拯救。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隨時向神禱告,尋求從神來的力量。2.以正面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所遇見的困難。金句:「但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詩篇十三5)詩歌:「神就是愛」(兒歡Ⅰ,No.112)品格教育:樂觀3讚美詩歌Psalms of Praise本課經文:詩篇一四五篇本課目的:學習大衛看重敬拜讚美的生活。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心中充滿對神的感謝。2.口中常說出讚美的話語。金句:「我要天天稱頌祢,也要永永遠遠讚美祢的名。」(詩篇一四五2)詩歌:「來讚美主」(兒歡Ⅰ,No.155)品格教育:喜樂4感恩詩歌Psalms of Thanksgiving本課經文:詩篇三十篇;撒母耳記下廿四章本課目的:效法大衛雖然經歷患難,仍然能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仰望神,因著禱告而得著喜樂。2.存著感恩的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金句:「祢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給我披上喜樂。」(詩篇三十11)詩歌:「感謝天父」(兒歡Ⅲ,No.6)品格教育:感恩5頌神言詩Psalms of God's Law本課經文:詩篇一一九篇;列王紀下六8~23本課目的:明白神的話是我們隨時的幫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讓神的話成為我們行為的指南。2.至少每週背誦一節金句起來。金句:「求祢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祢律法中的奇妙。」(詩篇一一九18)詩歌:「天上來的書」(兒歡Ⅳ,No.46)品格教育:專注6智慧詩歌Psalms of Wisdom本課經文:詩篇卅七、七十三、九十一篇本課目的:知道神應許祂會保護專心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將一切難處交託給神,讓神來掌管我們的生命。2.對神有信心,倚靠神的力量來勝過罪惡。金句:「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詩篇卅七7a)詩歌:「與主相遇」(兒歡Ⅳ,No.22)品格教育:公正7信心詩歌Psalms of Faith本課經文:詩篇廿三篇本課目的:認知神是我們最好的牧人,我們要倚靠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詩篇廿三篇內容。2.本週背誦詩篇廿三篇。金句:「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詩篇廿三6a)詩歌:「耶穌的小羊」(兒歡Ⅱ,No.313)品格教育:可靠8君王詩歌Psalms of Royal House 本課經文:詩篇二、二十、廿一、七二、一一○篇本課目的:知道耶和華是萬王之王,我們要頌讚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真誠的心來敬拜神。2.本週用一首詩歌或寫一篇詩讚美神。金句:「祢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頭上。」(詩篇廿一3)詩歌:「耶穌的小羊」(兒歡Ⅱ,No.313)品格教育:尊重9歷史詩歌Psalms of History本課經文:詩篇七八篇;申命記六6~9本課目的:知道亞薩的訓誨詩,是要我們以歷史為警惕。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的罪向神認錯悔改。2.在生活中謹慎自己的行為。金句:「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側耳聽我口中的話。」(詩篇七十八1b)詩歌:「小小的我」(兒歡Ⅳ,No.16)品格教育:謹慎10預言詩歌Psalms of Prophecy本課經文:詩篇八一篇;出埃及記十二1~14本課目的:認知願意聽神話語的百姓,神必施行拯救。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除去心中一切不討神喜悅的事。2.在生活中將神的話行出來。金 句:「我是耶和華你的神,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篇八一10)詩歌:「真理小戰士」(兒歡Ⅲ,No.63)品格教育:謙卑11求告詩歌Psalms of Petition本課經文:詩篇九十篇本課目的:知道要把握現在,過有意義和價值的人生。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願意將自己的生命讓神來管理。2.珍惜每一天的生活,願意事奉敬畏神。金句:「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12)詩歌:「真理小戰士」品格教育:盡責12上行之詩Psalms of Ascents本課經文:詩篇一二○~一三四篇本課目的:學習用喜樂的心敬拜耶和華真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知道一切的幫助是從神而來。2.堅心倚靠神過得勝的生活。金句:「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一二一2)詩歌:「向前走」(兒歡Ⅱ,No.290)品格教育:秩序..
信仰與風俗-兒童級老師本
給老師的話 時間過得很快,上完前幾季新道光課程,期盼您的學生已從神的話語中得到幫助與成長。 本季課程將與學生共同研究聖經中的一些風俗習慣,猶太人的節期和我們國家的節期有何相異之處?耶穌如何看待食、衣、住、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何關係呢?盼望藉著一季又一季的聖經課程,使我們更能體會神的愛與祂奇妙的恩典,更盼望學生因著遵行神的話,在這個世代成為神大能的勇士,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感謝主,相信您是樂意參與主日學事奉的好老師,為著您願意成為一個默默的耕耘者,我們感謝父神。也為著您灌溉孩童們的心田所付出的代價,我們謝謝您! 願神賜福您,並記念您對孩童們的關懷與教導。 第二輯第四冊--6-8月「信仰與風俗」課程大綱目錄1逾越節日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二1~14本課目的:明白唯有信靠耶穌基督才能逃過將來的審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紀念神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2.在過年時全家人紀念神的恩典。金句:「你們要記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出埃及記十二14)詩歌:「一步兩個腳印」(兒童歡唱Ⅲ,No.34)品格教育:信靠2耶穌家譜(談祭祖)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一1~17;路加福音三23~38本課目的:緬懷祖先所留下的資產,並在生活上有良好見證。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掃墓或其他方式紀念自己的祖先。2.向人見證基督徒是不忘祖的族群。金句:「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命記卅二7)詩歌:「讚美祂」(兒童歡唱Ⅰ,No.10)品格教育:盡責3感恩節日本課經文:利未記廿三章本課目的:從每個節日思想神的愛,並且操練凡事充滿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從聖經的節日學習作感恩的人。2.願意獻上自己最寶貝的給神。金句:「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一三六1)詩歌:「讚美祂」品格教育:感恩4彼此分享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九章本課目的:思想節日的真正意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中秋節的由來與意義。2.生活中懂得和人分享物資。金句:「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詩篇七十七11)詩歌:「奇妙真奇妙」(兒童歡唱Ⅰ,No.21)品格教育:慷慨5飲食文化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本課目的:認識聖經中提到的食物,並且知道不同國家飲食文化的差異性。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愛吃的食物至少三種。2.渴慕神的話語如同食物一般。金句:「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四4b)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知足6聖經植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20、廿一18~22;詩篇五十一7本課目的:從植物明白生命必須與耶穌基督相連,才能得到滋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裏常提到的植物有哪些。2.從端午節時必須預備的植物思想神的愛。金句:「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七18)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謹慎7幫助孤寡本課經文:使徒行傳九36~42、十六14~15本課目的:從多加樂於助人的故事,學習良好美德。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或畫出聖經時代的穿著。2.學習多加樂於助人的榜樣。金句:「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立比書四9a)詩歌:「用我一生榮耀主」(兒童歡唱Ⅳ,No.65)品格教育:美德8嬰兒取名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一8~80、二21本課目的:認知名字所代表的意義,並能榮耀主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人物名字的意義。2.說出父母為自己取名字時有何的期望。金句:「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言二十24)詩歌:「快樂跟隨主」(兒童歡唱Ⅳ,No.23)品格教育:智慧9接待客人本課經文:列王紀王下四8~37本課目的:神喜悅我們用真誠的心款待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不同地方招待客人的方式。2.說出聖經裏有哪些人曾招待客人的榜樣。金句:「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十三2)詩歌:「小小雙手為主工作」(兒童歡唱Ⅰ,No.160)品格教育:真誠10快樂婚禮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五1~13本課目的:從聖經中的婚禮學習凡事都要事先預備。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中的婚禮與我們的文化有何異同。2.隨時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事。金句:「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得前書四7)詩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308)品格教育:機警11井邊婦人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四1~29本課目的:耶穌與井邊婦女的談話,認知聖經中婦女的工作。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時代婦女的工作。2.認知耶穌對井旁婦女談話的意義。金句:「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十二11)詩歌:「一步兩個腳印」品格教育:勤奮12兩種根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24~27本課目的:認知房子的結構必須要有堅固的根基,信仰也必須禁得起考驗。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裏房子的構造與故事的關聯性。2.畫出自己喜愛的房子造型。金句:「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篇一二七1)詩歌:「兩種根基」(兒童歡唱Ⅰ,No.80)品格教育:安穩..
聖靈的果子-啟幼學生本6-8月道光
給老師的話聖靈所結出的果子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特質,這些都是從神本性發出的品格。聖靈能叫人在生活行為中活出基督的樣式來,這果子是生命自然生長的結果,是順從聖靈而生活的自然表現。基督徒和神之間就產生了仁愛,喜樂,和平;在聖靈影響下,和人的關係就有了忍耐,恩慈,良善;內心世界因聖靈而造成改變,就有了信實,溫柔,節制。這些是基督徒在聖靈教導下生長成熟的一種整理表現。盼望藉著本季課程的教學,讓每一位屬神的孩子從小學習遵行神的話語,生活中有美好的見證,活出耶穌基督的品格來。本季正逢學校的暑假,老師可以鼓勵孩子們邀請同學、朋友參加教會的暑期活動。願神賜福您教學愉快,喜樂平安。「聖靈的果子」課程大綱目錄一、仁愛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哥林多前書十三1~13;約翰一書四7~21本課目的:主耶穌要我們以仁愛對待周圍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什麼是愛以及神怎樣愛我們。2.生活中能回應神的愛。金 句:「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19)啟幼金句:「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19)詩 歌:「聖靈的果子」(兒童歡唱Ⅳ,No.34)品格教育:仁愛二、喜樂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使徒行傳十六16~34(保羅西拉在監獄裏)本課目的:能夠用喜樂的心面對每天的生活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將心中的憂傷禱告交托神。2.知道喜樂的心是從神而來的,要靠主喜樂。金 句:「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七22)啟幼金句:「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言十七22a)詩 歌:「我已經決定」(兒童歡唱Ⅱ,No.294)品格教育:喜樂三、和平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創世記四十五1~15;五十15~21(約瑟原諒哥哥們)本課目的:屬神的兒女無論到何處都要帶來和睦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和睦帶來的結果。2.用和睦的態度和人相處。金 句:「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希伯來書十二14a)啟幼金句:「……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希伯來書十二14a)詩 歌:「耶穌喜愛一切小孩」(兒童歡唱Ⅰ,No.6)品格教育:和平四、忍耐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撒母耳記上廿四、廿六章(大衛在洞裏不殺掃羅)本課目的:忍耐到底的人必然享受美好的結果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忍耐所要付上的代價。2.學習忍耐必須不斷的操練。金 句:「在患難中要忍耐。」(羅馬書十二12)啟幼金句:「在患難中要忍耐。」(羅馬書十二12)詩 歌:「奇妙真奇妙」(兒童歡唱Ⅰ,No.21)品格教育:忍耐五、恩慈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撒母耳記下九1~13(大衛善待米非波設)本課目的:神喜悅祂的兒女有恩慈的心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大衛善待米非波設的原因。2.將恩慈的行為在生活中實行出來。金 句:「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四32)啟幼金句:「並要以恩慈相待。」(以弗所書四32a)詩 歌:「耶穌是我朋友」(兒童歡唱Ⅱ,No.318)品格教育:恩慈六、良善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馬太福音廿五35~45;路加福音十25~37(好撒馬利亞人)本課目的:神以良善待我們,祂也要我們以良善待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好撒馬利亞人以良善待人。2.主動去幫助一位需要幫助的同學或鄰居。金 句:「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十27) 啟幼金句:「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十27b)詩 歌:「小小孩子的朋友」(兒童歡唱Ⅰ,No.187) 品格教育:良善七、信實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撒母耳記上十八1~9,十九1~7,二十章(大衛和約拿單)本課目的:神是公義信實的主,祂要我們學習成為忠誠可靠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和人相處時表現出忠誠和可靠。2.用誠信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金 句:「…祂是信實的神;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七9)啟幼金句:「…祂是信實的神。」(申命記七9)詩 歌:「信靠」(兒童歡唱Ⅳ,No.47)品格教育:信實八、溫柔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馬太福音三11~17(耶穌受洗)本課目的:主耶穌謙卑溫柔的樣式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決志信主,有復活的新生命。2.學習主耶穌溫柔謙卑的樣式。金 句:「你這屬神的人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 啟幼金句:「……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詩 歌:「快樂天使」(兒童歡唱Ⅲ,No.9)品格教育:溫柔九、節制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但以理書五至六章(伯沙撒享樂放縱)本課目的:凡事能夠節制而行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不節制所帶來的後果。2.在食衣住行的生活上有節制的行為。金 句:「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言廿五28)啟幼金句:「…制伏自己的心。」(箴言廿五28)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Ⅱ,No.308)品格教育:節制十、信心本課經文:列王紀上十七8~24(撒勒法寡婦的信心)本課目的:耶穌幫助那願意尋求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撒勒法寡婦的信心。2.面對困難時能夠向主求助。金 句:「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十一1)啟幼金句:「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十一1)詩 歌:「聖靈的果子」品格教育:信心十一、彼此相愛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三1~35(耶穌幫門徒洗腳)本課目的:我們若效法基督的愛就能顯示出是神的兒女。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應該怎樣彼此相愛。2.實際行出彼此相愛的行動。金 句:「…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十三34)啟幼金句:「…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十三34)詩 歌:「耶穌是我朋友」品格教育:愛心十二、永生的盼望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六19~31(財主和拉撒路)本課目的:基督徒在將來永恆的國度裡帶著盼望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積極努力的態度去做任何事。2.遵行神的話語,做討神喜悅的人。金 句:「……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篇六十二5)啟幼金句:「……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篇六十二5)詩 歌:「珍惜上帝的話」(兒童歡唱Ⅲ,No.44)品格教育:盼望 ..
上帝的吩咐-兒童級教員本
給老師的話現代人生活在忙碌中,許多人過著沒有方向、意義、目標、價值、品格、道德、喜樂的生活。若人的心中沒有以神為主,以神為中心,許多惡劣的事就會連續出現,如:食言背信、崇拜偶像、悖逆父母、外遇、迷信、貪戀、不知足……等。「十誡」予人的感覺是舊約時代的律法,禁止我們做神不喜悅的事。因此在新約時代,有人以為十誡已經過時,不用再守。然而,十誡的意義並非如此,不只是神在遠古時代與百姓所立的一套古老規條,更是在今日指導我們的生活原則。明白「十誡」的意義,幫助我們選擇過一個以神為首的生命,叫我們的生命得著真正的規範與自由。本季課程是講到舊約時代神所頒佈的十條誡命,及新約時代耶穌所說最大的兩條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和「要愛人如己」等共十二條誡命。課程中的每一課都有一個代表性的聖經故事,來證明每一條誡命的中心思想。學生習作除了聖經回應外,著重在生活上的教導,可使學生更真確的明白聖經真理與他生活的關係,幫助他在生活中實踐真理,以致生命有改變,成為更討上帝和人喜愛的兒童。2018年6-8月教材「上帝的吩咐」課程大綱目錄1獨一真神本課經文:出二十1~3;王上十八20~46本課目的:引導學生學習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優先考慮上帝的心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相信耶和華是真神的理由。2.在任何困難環境中都願意堅信上帝。金 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啟幼金句:「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詩 歌:「只有一位真神」(兒歡Ⅰ,No.11)品格教育:專注2禁拜偶像本課經文:出二十4~6;出卅二本課目的:願意將自己分別為聖,學習愛上帝超過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偶像」是什麼。2.列舉出生活中有那些「偶像」取代了上帝的位置。金 句:「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啟幼金句:「不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兒歡Ⅲ,No.1)品格教育:決心3尊敬主名本課經文:民廿二~廿四;太五34~37本課目的:學生能尊敬上帝的名字,尊主為聖。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何謂「妄稱主名」。2.為一件曾經妄稱上帝之名的過錯,向上帝認罪、禱告,並向人道歉請求原諒。金 句:「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啟幼金句:「不妄稱耶和華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詩 歌:「打電話給天父」(兒歡Ⅲ,No.2)品格教育:尊敬4遵守主日本課經文:出二十8~11;出十六22~30本課目的:學生知道要遵守主日,重視敬拜上帝的日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明主日的由來和意義。2.提出一項抗拒不來主日學的誘惑之法。3.舉一例說明要如何改變自己參加主日學的態度,並能實行。金 句:「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二十8)啟幼金句:「記念安息日」(出二十8)詩 歌:「尊主為大」(兒歡Ⅲ,No.4)品格教育:恆心5孝敬父母本課經文:申五16;路得記選讀本課目的:學生能實踐十誡的教導,成為孝順、尊敬父母的孩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什麼是與父母相處的最好方法。2.舉出一件並能做到「孝敬父母」的事。金 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啟幼金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詩 歌:「孝敬」(兒歡Ⅲ,No.5)品格教育:順服6愛惜生命本課經文:創四1~10;申十九1~13本課目的:學生能愛惜生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作出非理性的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恨人」與「殺人」的關係。2.在本週內去向所厭惡的人說和好的話。金 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啟幼金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詩 歌:「感謝天父」(兒歡Ⅲ,No.6)品格教育:尊重7清潔的心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28;撒下十一本課目的:學生能夠潔身自愛,為不當的心思、意念和行為認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約瑟在面對誘惑時的榜樣。2.省察自己,並為不當的思想向天父認罪。3.邀請耶穌充滿我們整個的心。金 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啟幼金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詩 歌:「撒旦!快走開」(兒歡Ⅲ,No.7)品格教育:勇敢8我不偷盜本課經文:出二十15本課目的:學生了解拿取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犯偷竊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偷盜的行為有那些?2.為自己曾犯的偷盜行為向上帝認罪,並有補償的行動。金 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啟幼金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歡Ⅲ,No.8)品格教育:節制9說誠實話本課經文:太廿六59~68;徒六11~15本課目的:學生學習說誠實話、做正直人,不虛謊、不陷害別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說謊」的害處。2.為曾經說過的謊言向上帝也向人認罪。金 句:「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啟幼金句:「不可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詩 歌:「快樂天使」(兒歡Ⅲ,No.9)品格教育:誠實10知足常樂本課經文:出二十17;王下五15~27本課目的:學生能不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且為所擁有的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上帝所賜的事物作感恩禱告。2.說出上帝降災與基哈西的原因。3.在本週內與人分享一件自己所擁有的事物。金 句:「不可貪戀人……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啟幼金句:「不貪戀人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詩 歌:「牽我小手」(兒歡Ⅲ,No.3)品格教育:感恩11全心愛主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30本課目的:學生樂意實行愛上帝的具體行動。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希西家如何表現愛上帝的心。2.在本週內做一件服事主的工作。金 句:「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啟幼金句:「要盡力愛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詩 歌:「感謝天父」品格教育:忠貞12愛人如己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30~37本課目的:學生樂意用心去關懷周圍人的需要。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如何表現基督徒的愛心。2.提出二項「愛人如己」的實際行動。金 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啟幼金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品格教育:熱誠 ..
信仰與風俗-幼稚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 時間過得很快,上完前幾季新道光課程,期盼您的學生已從神的話語中得到幫助與成長。 本季課程將與學生共同研究聖經中的一些風俗習慣,猶太人的節期和我們國家的節期有何相異之處?耶穌如何看待食、衣、住、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何關係呢?盼望藉著一季又一季的聖經課程,使我們更能體會神的愛與祂奇妙的恩典,更盼望學生因著遵行神的話,在這個世代成為神大能的勇士,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感謝主,相信您是樂意參與主日學事奉的好老師,為著您願意成為一個默默的耕耘者,我們感謝父神。也為著您灌溉孩童們的心田所付出的代價,我們謝謝您! 願神賜福您,並記念您對孩童們的關懷與教導。 第二輯第四冊--6-8月「信仰與風俗」課程大綱目錄 1逾越節日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二1~14 本課目的:明白唯有信靠耶穌基督才能逃過將來的審判。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紀念神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 2.在過年時全家人紀念神的恩典。 金句:「你們要記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出埃及記十二14) 詩歌:「一步兩個腳印」(兒童歡唱Ⅲ,No.34) 品格教育:信靠 2耶穌家譜(談祭祖)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一1~17;路加福音三23~38 本課目的:緬懷祖先所留下的資產,並在生活上有良好見證。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用掃墓或其他方式紀念自己的祖先。 2.向人見證基督徒是不忘祖的族群。 金句:「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命記卅二7) 詩歌:「讚美祂」(兒童歡唱Ⅰ,No.10) 品格教育:盡責 3感恩節日 本課經文:利未記廿三章 本課目的:從每個節日思想神的愛,並且操練凡事充滿感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從聖經的節日學習作感恩的人。 2.願意獻上自己最寶貝的給神。 金句:「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一三六1) 詩歌:「讚美祂」 品格教育:感恩 4彼此分享 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九章 本課目的:思想節日的真正意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中秋節的由來與意義。 2.生活中懂得和人分享物資。 金句:「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詩篇七十七11) 詩歌:「奇妙真奇妙」(兒童歡唱Ⅰ,No.21) 品格教育:慷慨 5飲食文化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 本課目的:認識聖經中提到的食物,並且知道不同國家飲食文化的差異性。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自己愛吃的食物至少三種。 2.渴慕神的話語如同食物一般。 金句:「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四4b) 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 品格教育:知足 6聖經植物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20、廿一18~22;詩篇五十一7 本課目的:從植物明白生命必須與耶穌基督相連,才能得到滋潤。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聖經裏常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2.從端午節時必須預備的植物思想神的愛。 金句:「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七18) 詩歌:「主在我裡面」 品格教育:謹慎 7幫助孤寡 本課經文:使徒行傳九36~42、十六14~15 本課目的:從多加樂於助人的故事,學習良好美德。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或畫出聖經時代的穿著。 2.學習多加樂於助人的榜樣。 金句:「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立比書四9a) 詩歌:「用我一生榮耀主」(兒童歡唱Ⅳ,No.65) 品格教育:美德 8嬰兒取名 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一8~80、二21 本課目的:認知名字所代表的意義,並能榮耀主名。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聖經人物名字的意義。 2.說出父母為自己取名字時有何的期望。 金句:「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言二十24) 詩歌:「快樂跟隨主」(兒童歡唱Ⅳ,No.23) 品格教育:智慧 9接待客人 本課經文:列王紀王下四8~37 本課目的:神喜悅我們用真誠的心款待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不同地方招待客人的方式。 2.說出聖經裏有哪些人曾招待客人的榜樣。 金句:「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十三2) 詩歌:「小小雙手為主工作」(兒童歡唱Ⅰ,No.160) 品格教育:真誠 10快樂婚禮 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五1~13 本課目的:從聖經中的婚禮學習凡事都要事先預備。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聖經中的婚禮與我們的文化有何異同。 2.隨時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事。 金句:「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得前書四7) 詩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308) 品格教育:機警..
耶穌花園I-高小級 (5-6年級) 學生本
高小級 ( I ) 目錄 單元一 上帝的愛 第1課 看見耶穌的愛 ( 線上閱讀 ) 第2課 求上帝饒恕 第3課 相信上帝的愛 第4課 倚靠上帝的幫助 第5課 活出討上帝喜悅的生活 單元二 友情 第6課 和平 第7課 有基督的樣式 第8課 在一起 第9課 真正的朋友 第三單元 耶穌的死與復活 第10課 讚美耶穌 第11課 偉大的能力 第12課 義人的死 第13課 復活! 第四單元 健康的自我形象 第14課 VIP 第15課 向著標竿 第16課 我有自信 第17課 上帝的形像 第五單元 關係 第18課 解決衝突 第19課 饒恕 第20課 男人 vs. 女人 第21課 站立得穩 第22課 彼此建立 第六單元 金錢與時間 第23課 比錢更重要的 第24課 善用智慧 第24課 把握機會 第26課 珍惜與上帝親近的時間 教材使用說明 為什麼要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 五、六年級的學生介於小學與青少年的過渡時期,他們比以前的中學生更早熟,但是在許多層面,仍然有孩子的特徵。他們希望學習是有目的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快樂的學習。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更多的選擇、機會與誘惑。性、暴力、家庭問題、友情是這個年紀的學生最常面對到的問題。 因此,在進入青春期前的學生,需要有趣又多元化的課程,針對這些需要設計了《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每個單元都很有趣,都能激發學生思考的潛能。學生在各個單元結束後,不僅學習到了「什麼」,更能而去思想「為什麼」要學習。 新的教學方式 大部分的人如何學習人生重要的課題呢?雖然可以透過書籍或是別人的經驗而習得,但常透過的學習模式是自己親自學習、體驗而得著的人生經驗。 耶穌在教導眾人時,是讓人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耶穌的門徒透過參與五餅二魚的神蹟,學到了重要的真理;這種教學方式是兩千年前,最厲害的教師——耶穌,所使用的教學法。 「活動式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從做中學」;以下是簡單介紹在活動學習時,老師對兒童教學應有的基本認識。 學生需要行動 飛行員最能了解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的差別。對他們來說,被動學習是聽教官講解,或是閱讀飛行訓練的書籍。然而,主動學習卻是實際操作飛機,或是操作模擬駕駛。雖然書本或課程會有些幫助,但是當他們實際操作的時候,才知道如何真正駕駛。 耶穌也用相同的方式來教導門徒。祂一邊教導他們真理、一邊以神蹟奇事教導門徒;直到耶穌差遣七十位門徒出去傳道,他們才真正的有所得著。(參路加福音十章) 我們也可以幫助學生藉著活動自我學習。即使學生能透過老師的講解,被動學習,但是透過角色扮演與實際生活經驗,能更加瞭解、應用上帝的話語,並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動式教學法有模擬遊戲、角色扮演、服事、實驗、默劇、企劃、完成任務、現場觀摩,以及最有效的學習——融入實際生活的經驗。 接下來會更仔細說明活動式教學法。 1.活動式教學法是一種冒險 被動式學習的上課內容與結果是可預期的,因為就是讓孩子坐在位置上,單方面聽老師講述準備好的內容。 相反地,主動式學習法就是老師讓學生在沒有預期的活動內容中學習,學生透過活動,發掘沒有思想過的事情,而老師也跟學生一樣有新的學習體驗。 活動式教學法很有趣 「好,有趣的遊戲結束了。接下來要分享上帝的故事。」這句話蘊含著什麼意思呢?是不是代表「上帝」跟「有趣」無關?還是說「學習」跟「樂趣」無關呢?但如果是透過活動式教學法,絕對不會無聊!「當我們要分享耶穌是光,在密閉的房間裡,把燈關起來。我們帶著點燃的蠟燭進到室內,照亮整個房間,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耶穌是光!不管在任何黑暗中,光都無法被遮蔽。」這種有趣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就是活動式教學法。 參與活動的每個人都有所收穫 這就是活動式教學法與被動式學習法最大的區別。就像是在電視機前看足球賽,跟親自到足球場參與比賽的差別。 「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扮演瞎子,另一組為引導者。瞎子只能倚靠引導者的指引,引導者則要保護瞎子不會跌倒。」透過活動學習到信賴、相信、懷疑、害怕、確信與服事的價值,每位參與活動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 活動式教學法的結果也是重點 並不是只要有活動,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學習果效。在活動結束後,安排小組或是兩人互相討論、分享學習心得,讓學生整理活動後的收穫與感想。透過活動而得到的領受,比活動本身更有意義;透過分享討論,讓學生可以學習彙整與分析的能力。 分享討論一定要在活動結束後,馬上進行。一般來說,分享討論分為反應、解釋與應用三個階段。 反應——第一個階段是問學生:「你有什麼感受?」活動式教學法會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反應,學生按著反應分享結果。為了具體瞭解孩子的感受,最好使用問答方式,避免用是非題方式;另外,在問問題的時候,先讓孩子知道沒有正確答案,鼓勵他們勇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解釋——第二階段可以問學生:「這個活動對你有什麼意義?這個經驗跟你的生活有何相似之處呢?」……等類問題,確認他們從此次經驗中學到了什麼,幫助他們找到答案。切勿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透過一問一答的過程,讓他們自己發現答案。之後,給學生一段時間討論活動的意義。 應用——最後進入分享討論階段。問他們:「今天你所學到的,可以如何應用呢?」 讓學生透過實際經驗,得到新的領受與瞭解真理,將之應用在生活中。應用的階段必須讓學生立定心志,透過老師的提問,挑戰學生思考並清楚說出自己應該如何改變,或是如何實踐出來。 2.學生需要思考 耶穌為門徒洗腳後,問他們:「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耶穌挑戰門徒思考服事的意義。 這世代的孩子缺乏思考的訓練。我們的教育只訓練孩子如何回答老師「想要的」答案。在教會的主日學中,也是要孩子找出單字或是漏掉的句子,如:「撒該爬上的樹叫什麼名字?」這種填鴨式的教育,無法幫助孩子思考。 要幫助孩子更深地思考,教學的觀點和方法就必須改變。為此,我們研發了活動式教學的《耶穌花園‧聖經學習》主日學教材。 現在的學習環境與過去非常不同,大部分的主日學老師會在台上賣力演講,希望能將聖經知識一股腦灌輸在學生腦海中。但其實最有效的學習,是能引導學生去思考、引發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如何解決問題……以此代替老師的長篇大論。 3.學生需要說話 我們都知道在課堂上,學習收穫最多的是老師自己。當我們在學習一個概念時,通常是講述者會比聽的人,更快速的獲得知識,因此我們要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這個過程稱為相互學習或合作學習。 什麼是合作學習呢?就是透過小組討論,或是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學生不只從老師身上學習,也能彼此互相學習。為了達成目標,小組齊心完成任務,一起企劃、討論、發表,彼此教學相長;這種正向的合作,能促進個人與小組間的學習。 …. ..
媽媽的愛-兒童級老師本POD
給老師的話神給女人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即「母親」。有人替母親這個角色做了一些詮釋,說母親是:家庭教師、祭司、律師、辯護師、經濟部長、建築師、家庭醫師、專人護士、廚師……。提多書二4~5說:「好指教少年婦人,愛丈夫,愛兒女,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在當時,初信主的婦女必須向信主時間較長的姊妹學習怎樣去維繫家庭的和諧。神亦祝福那些成為母親的人,認真承擔養育責任,因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母親在孩子的生命中擔當著獨特和重要的角色。不僅要照顧孩子的飲食、學習和活動,基督徒母親更是必須不斷地用神的話語教導孩子們,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本季課程「媽媽的愛」,從聖經裏找出12位偉大的母親,因著她們對子女的愛,成就了神美好的旨意,是値得我們效法學習的。第三輯第三冊「母親的愛」課程大綱目錄(2017年3月~5月)1撒拉等候神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八1~15、廿一1~13本課目的:引導學生相信神所應許的事必然成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2.禱告之後要耐心等候神的應許成就。金 句:「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創世記十八14)啟幼金句:「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創世記十八14)詩 歌:「媽媽的愛」(兒童歡唱Ⅲ,No.41」)品格教育:耐性2夏甲的眼淚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六1~15、十八1~15、廿一1~21本課目的:認知神是公義憐憫的神,祂眷顧人的軟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認識神是有憐憫有恩慈的真神。2.相信神必拯救倚靠祂的人。金 句:「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創十六11)啟幼金句:「耶和華聽見了。」(創十六11)詩 歌:「祂是全能」(兒童歡唱Ⅰ,No.176)品格教育:憐憫3神使用約基別本課經文:民數記廿六58~59;彌迦六4;希伯來書十一23本課目的:認知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在祂裡面就得平安。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相信神必保守祂的兒女們平安。2.說出約基別三個兒女對當時的影響力。金句:「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一二七3)啟幼金句:「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一二七3)詩 歌:「我的媽媽」(兒童歡唱Ⅰ,No.25) 品格教育:勇敢4哈拿懇切禱告 本課經文:撒母耳記上一至二章本課目的:神願意我們將一切的困難帶到祂的面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哈拿專心仰賴主。2.做任何事情都能專注。金 句:「你要禱告祂,祂就聽你,你也要還你的願。」(約伯記廿二27)啟幼金句:「你要禱告祂,祂就聽你。」(約伯記廿二27)詩 歌:「主聽我禱告」(兒童歡唱Ⅳ,No.49)品格教育:專注5馬利亞順服神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一26-56;約翰福音十九25-27本課目的:因馬利亞的順服成就神的救恩計畫。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願意聽神的話學習順服順服。2.能夠順服長輩的教導。金 句:「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祂的名為聖。」(路加福音一49)啟幼金句:「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路加福音一49)詩 歌:「我心憂悶嗎?」(兒童歡唱Ⅱ,No.338)品格教育:順服6以利沙伯得子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一5~23、57~80本課目的:神揀選人預備救恩的道路。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以利沙伯遵行神的一切誡命禮儀。2.用柔和謙卑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他們兩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和條例,沒有可指 責的。」(路加福音一6)啟幼金句:「遵行主的誡命。」(路加福音一6)詩 歌:「是誰」(兒童歡唱Ⅳ,No.6)品格教育:安穩7追求至好祝福(復活節)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20~28本課目的:認知跟隨耶穌的人是有福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願意跟隨耶穌的腳步行。2.了解將來在天上的獎賞比在世上的更大。金句:「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箴廿三26)啟幼金句:「你的眼目要喜悅我的道路。」(箴廿三26)詩 歌:「復活的消息」(兒童歡唱Ⅲ,No.38」)品格教育:謹慎8拿因城哭聲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七11~17本課目的:耶穌憐憫關心人的需要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認識耶穌是改變人生命的主。2.本週去關心一個需要被幫助的人。金 句:「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該書三18)啟幼金句:「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哈該書三18)詩 歌:「是誰」品格教育:同情9拿俄米婆婆本課經文:路得記一、四13~17本課目的:神拯救願意回到祂面前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從今天的信息學習拿俄米的為人。2.用恩慈的態度對待週遭的人。金 句:「#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也眷顧保全我的心靈。」(約伯記十12)啟幼金句:「#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約伯記十12)詩 歌:「我與主同行」(兒童歡唱Ⅱ,No.289)品格教育:敬重 10母親和外婆本課經文:提摩太後書一5本課目的:信仰與生活能夠連結在一起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渴慕讀神的話語—聖經。2.每週至少背一段金句。金 句:「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埃及記廿6)啟幼金句:「守誡命的,必向他們發慈愛。」(出埃及記廿6)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善勸11智慧婦女(母親節)本課經文:箴言卅一10~31本課目的:認知敬畏神的人必有智慧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智慧婦人所擁有的優點。2.學習以敬畏耶和華為一生的目標。金 句:「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箴言卅一30)啟幼金句:「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箴言卅一30)詩 歌:「我的媽媽真偉大」(兒童歡唱Ⅰ,No.146)品格教育:智慧12.迦南婦人的信心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五21~28本課目的:信心是開啟天上寶庫的鑰匙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迦南婦人的信心2.本週實際行出信心的禱告。金句:「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七8)啟幼金句:「凡祈求的就得著。」(馬太福音七8)詩 歌:「主聽我禱告」品格教育:信心..
(缺貨)國王的傳記-啟幼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各位親愛的老師們,辛苦了!由於您為孩子們所擺上的一切,相信神必賜福與您。本季課程進入到以色列歷史,以色列民族從由神權統治、聯合王國、進入分裂王國時期。以色列的聯合王國時期共歷時一百二十年,計掃羅王四十年,大衛王四十年,所羅門王四十年,這也是以色列史上的黃金時期。所羅門死後,王國分裂,十個支派聯合成為北方以色列國,只有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歸入南方的猶大國,歷時約三百年。百姓忘記了神是他們最高的領導者。他們指派人作高官將領,可是這些人卻不理會神,人民隨從這些行惡的領袖,仿效他們的生活方式;王國分裂之後,南北兩國都沾染拜偶像和腐敗之風,以致傾覆被擄。神容許敵國興起,與以色列及猶大國爭戰,並打敗他們,作為對他們犯罪的懲罰。北國以色列亡於亞述帝國,南國猶大稍後也被巴比倫所滅。什麼時候我們不再承認神是我們最高的領導者,那時就是走向敗亡的第一步。在邪惡君王當道、偶像崇拜猖獗、百姓囂張自滿、社會風氣每下愈況時,聖經深刻地描畫了這些君王的品格、特性、借鏡。本季十二課的課程中,只選取了十一位國王,讓我們學習他們的品格特質。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神的愛,生命改變,願意信靠順服神,遵行神的話成為我們行事為人的最高準則。第四輯第一冊「國王的傳記」課程大綱目錄(2017年9~11月)1以色列人求立王本課經文:撒上八章本課目的:明白唯有神才是真正的君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願意接受耶穌基督作生命的主。2.說出成為神的兒女之後身分的改變。金 句:「#的國是永遠的國,#執掌的權柄存到萬代。」(詩篇一四五13)啟幼金句:「#的國是永遠的國。」(詩篇一四五13)詩 歌:「三個王」(兒童歡唱Ⅲ,No.22)品格教育:喜樂2第一位國王掃羅本課經文:撒上九~十一3本課目的:明白神喜悅使用謙卑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謙卑表現出來應有的態度。2.本週內至少實踐一至二件謙卑的行動。金 句:「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十八12)啟幼金句:「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十八12)詩 歌:「最好的老師」(兒童歡唱Ⅰ,No.82)品格教育:謙卑3牧童國王大衛本課經文:撒上十六~十七章本課目的:知道神看重人的內心而不會看重人的外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揀選牧童大衛的原因。2.學習大衛倚靠神的心。金 句:「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裏倚靠祂,就得幫助。」(詩篇廿八7)啟幼金句:「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詩篇廿八7)詩 歌:「主聖名」(兒童歡唱Ⅲ,No.27)品格教育:勇敢4智慧的所羅門王本課經文:撒下十二24~25;王上三4~28本課目的:了解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願意來尋求神,敬畏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所羅門的智慧是從神而來的。2.作出聰明的抉擇—決志信靠神。金 句:「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聰明人。」(詩篇一一一10)啟幼金句:「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篇一一一10)詩 歌:「在你心外」(兒童歡唱Ⅰ,No.94)品格教育:智慧5棄智擇愚羅波安本課經文:王上十一41~43;十二1~19本課目的:明白虛心聽從長輩建言者必得幫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如何在生活中敬愛長輩。2.本週實際遵行長輩所說的話。金 句:「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箴言十五32)啟幼金句:「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箴言十五32)詩 歌:「神公義」(兒童歡唱Ⅲ,No.24)品格教育:善勸6耶羅波安狂拜偶像本課經文:王上十一28~十四16本課目的:願意除去心中所有的偶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偶像」的定義。2.列出心中的偶像並向神承認自己的罪。金 句:「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祂的沒有。」(詩篇五十三2)啟幼金句:「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尋求祂的沒有。」(詩篇五十三2)詩 歌:「神的手」(兒童歡唱Ⅲ,No.26)品格教育:正直7貪心的亞哈王本課經文:王上十六29~33;廿一1~29;彌迦書六16本課目的:知道貪心會使人犯罪,所以要以神所賜的一切為滿足。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神所賜的事物獻上感恩。2.本週與人分享一件自己所擁有的事物。金 句:「心中貪婪的,挑起爭端;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箴言廿八25)啟幼金句:「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箴言廿八25)詩 歌:「謝謝你」(兒童歡唱Ⅰ,No.97)品格教育:知足8約沙法組詩班打仗本課經文:歷代志下二十1~30本課目的:知道要常用口讚美神的恩典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這場戰爭勝利的真正原因。2.本週組成一個小小詩班讚美神。金 句:「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篇一五○6)啟幼金句:「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詩篇一五○6)詩 歌:「歌頌讚美主」(兒童歡唱Ⅱ,No.263)品格教育:專注9希西家病得醫治本課經文:王下十八1~8;王下二十1~21;歷代志下廿九~卅二33本課目的:明白倚靠神的人神必幫助他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希西家值得學習之處。2.從希西家學到的借鏡。金 句:「你這屬神的人…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啟幼金句:「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詩 歌:「儘管祈求」(兒童歡唱Ⅳ,No.61)品格教育:周全10瑪拿西惹神生氣本課經文:列王紀下廿一1~18;歷代志下卅三1~20本課目的:知道神是忌邪的真神,願意杜絕一切惡事,悔改歸向真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解釋「悔改」的意義。2.為得罪神的事作認罪悔改的禱告。金 句:「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馬太福音三8)啟幼金句:「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馬太福音三8)詩 歌:「一門只一扇門」(兒童歡唱Ⅰ,No.88)品格教育:憐憫11約西亞珍惜神話語本課經文:列王紀下廿二~廿三41;歷代志下卅四章本課目的:懂得珍惜神的話語,並且能實踐信仰真理,榮神益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效法約西亞王遵行神的旨意。2.學習過信仰生活—讀聖經、禱告的習慣。金 句:「#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一一九105)啟幼金句:「#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一一九105)詩 歌:「在你心外」品格教育:尊敬12王國終結者西底家本課經文:列王紀下廿四17~廿五21;歷代志下卅六11~21本課目的:使學生願意聽勸告,學習拒絕惡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教訓。2.本週實際遵行神所喜悅的事一至二件。金 句:「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詩篇一6)啟幼金句:「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詩篇一6)詩 歌:「神公義」品格教育:明辨..
耶穌花園I-中小級 (3-4年級) 老師本
中小級 ( I ) 目錄 單元一我要跟隨耶穌 第1課 憑著信心,出發! ( 線上閱讀 ) 第2課 無論是誰!都歡迎 第3課 滿有大能的耶穌 第4課 信心的障礙物 第5課 最重要的事 單元二 耶穌教導的比喻 第6課 四種土 第7課 好撒瑪利亞人 第8課 欠一千萬兩銀子的僕人 第9課 回頭的浪子 單元三 耶穌的復活與復活之後 第10課 勝過死亡的耶穌 第11課 復活的耶穌 第12課 再來的耶穌 第13課 永遠與耶穌在一起 單元四 成為上帝的家人 第14課 無價的禮物 第15課 潔淨如雪 第16課 來傳揚愛 第17課 特別的引導 單元五 基督徒的生活 第18課 請引導我 第19課 上帝在聆聽 第20課 請牽著我的手 第21課 我要服事 第22課 請幫助我 單元六 服事上帝 第23課 豐盛的禮物 第24課 頭、肩膀、膝蓋、腳 第25課 按照說的去實踐 第26課 傳揚 教材使用說明 為什麼要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 沒有比幫助兒童與耶穌基督建立關係更具有意義,但是要幫助兒童讀經、讓他們在信仰上願意殷勤地追求成長,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兒童對查經感到枯燥乏味,認為聖經只是很久以前的故事而已。 我們不斷研究讓兒童對查經產生興趣的方法,於是產生了《耶穌花園‧聖經學習》的教材,這種查經的方式不只新鮮、活潑又具有創意,不但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還可以持續集中學生們的關注力。使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的好處如下: 體驗式教學法 根據研究顯示,兒童對親自做過的事能記得90%,但是對於只有耳朵曾聽過的事卻僅記得10%。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什麼呢?簡單來說,學生們無法只靠聽講來學習。他們需要經歷生動的學習經驗,並將學習重點帶回家。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所使用的是體驗式教學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各種有趣的活動和經驗,幫助他們理解重點。透過每次的活動,讓學生認識聖經真理,並內化在生活中。因為他們不只是聽,還有親自參與,所以較容易記住學習的內容。 針對三、四年級的《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是以重要的聖經故事為基礎,每個單元都有簡單又容易理解的聖經真理,能幫助三、四年級的學生應用在生活中。 … 更有果效的課程方針 請退一步接受以下的建議。主日學裡的喧嘩也有其益處,根據研究,最容易讓學生們學習新資訊的方式是透過相互學習。學生們不吵鬧不一定是成功的班級,因此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分享及對話的時間,觀察他們的討論,他們將發現如何將真理應用在生活中,使生活更幸福、快樂與投入。 三、四年級的學生們動作很快,若提早結束,他們就會開始與同學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或者會纏在一起打滾玩耍。若班上同學談論起較複雜的事或四處奔跑時,請不要擔心,學生們習慣吵雜的環境,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仍然可以充分的學習。 但老師必須注意毀謗、爭吵或憤怒的情形,如果有傷害或妨礙別人的行為,要將他們隔離,告訴他們這是不可容許的事。如果班上有一兩位學生持續有這樣的情況,要清楚的告訴他們不能和同學在教室裡一起活動。 讓活動持續進行 大部分學生的集中力是7分鐘,在學生對現在進行的活動尚未失去興趣前,就要開始預備下一個活動。 如果當學生們在進入下一個活動前仍很躁動,先暫時請他們休息一下,再帶他們唱歌律動、玩接力賽遊戲、跳躍或做體操。然後再回到課程中,學生們會比較容易集中精神。 不只觀察,也要參與 當老師充滿熱情時,學生們也會投入活動,他們會把你當作朋友,而不是有權威的人。以學生視線的高度來與他們相處,讓他們容易親近你。 捕捉教導的時機 當活動看似失敗時,若我們適時的拋出問題,就能成為非常好的機會教育,如「為什麼不能解決呢?」「這個若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會如何呢?」「從這樣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學生們將會在失敗中學到許多事情。 倚靠聖靈的幫助 不要害怕學生的提問,請記得,最好的教育不是直接將答案放在他們面前,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並從中學習。 ..
耶穌花園I-幼稚級 (6-7歲) 學生本
幼稚級 ( I ) 目錄 單元一 耶穌行神蹟 第1課 把水變酒的耶穌 ( 線上閱讀 ) 第2課 平靜風浪的耶穌 第3課 餵飽五千人的耶穌 第4課 醫治病人的耶穌 單元二 耶穌的比喻 第5課 栽種神話語的種子 第6課 我願意饒恕 第7課 好撒瑪利亞人 第8課 神所賜的才能 單元三 十字架與復活 第9課 讚美耶穌 第10課 效法耶穌 第11課 耶穌的禱告 第12課 耶穌死了 第13課 耶穌復活 單元四 耶穌向門徒顯現 第14課 前往以馬忤斯的路上 第15課 我的主 我的神 第16課 常與你們同在 第17課 第一個五旬節 單元五 跟隨耶穌的彼得 第18課 最寶貴的禮物 第19課 跟隨耶穌 第20課 向所有人傳福音 第21課 監獄門打開了 單元六 上帝幫助約瑟 第22課 和平相處 第23課 幫助的手 第24課 在監獄裡 第25課 宰相約瑟 第26課 神啊,感謝? 教材使用說明 歡迎您參與《耶穌花園‧聖經學習》 幫助幼稚級孩子從小開始認識耶穌基督、愛祂並跟隨祂,是件非常寶貴的事情。幼稚級孩子雖不盡然理解神學觀念,但是藉由多樣化的體驗學習,孩子能學到耶穌對我們的愛與眷顧。 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裡,孩子將透過活動學習法和協作學習法,學習到簡單的聖經真理。使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提供的點子和創意活動,你將可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並教導他們聖經真理。 活動學習:透過活動認識真理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以活動學習的方法進行,引起孩子的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學習重點。 孩子若只在課堂中聽故事,可記憶10%的內容。若透過實際的體驗學習則可達到90%,若加上聞、嚐、看、聽、摸等感官體驗,學習效果將更佳。因此課程中的活動請老師帶領孩子親身體驗,給予他們難忘的學習經驗。 老師就是孩子們的引導者,幫助他們透過實際經驗來認識真理。在孩子的認知中,將聖經故事透過做中學,在活動中享受喜悅,並種下真理的果子。 雖然活動學習可能會使課堂較吵鬧,但孩子們會得到全新的知識,並且透過彼此間的影響,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活動中,孩子可使用各種感官來學習聖經真理,會比安靜坐著上課,更能得到豐富的收穫。 同儕學習:透過彼此影響,體驗學習的快樂 孩子們從小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與失敗的經歷中,慢慢學會走路、說話、跑步、寫字等技能。但若是在父母或同儕的激勵下,孩子的學習會更有動力,透過跟周圍人的相處,在彼此影響之下學習,對孩子而言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課程中,孩子與同儕一起在活動中探究聖經真理,並且透過同儕學習,幫助孩子學會親切、互助,讓他們瞭解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 如同活動學習,同儕學習的教室也有可能會較吵鬧。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無法控制,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我們只是將學習的主權還給孩子。使孩子透過同儕學習,體會學習的快樂,並且產生自發性的學習動機。請試試看,相信您會有完全不同的發現! 以下幾個原則供老師參考,在您的班級裡進行有效的同儕學習活動: 訂定班級規定 「輕聲細語」、「不隨意離開教室」、「彼此幫忙」、「常說讚美的話」…等,與孩子一起訂下需遵守的規定。因為有親自參與訂定規則的過程,孩子自然也會願意遵守。 給每個人獨特的任務 給每個孩子在班級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如:整理事務櫃、收盤子等任務,藉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並意識到自己是教室的主人。 讓孩子分享心得 讓孩子開口分享自己的收穫,例如:感覺到什麼?學習到什麼?孩子們分享後,老師要給予熱情的回應與稱讚。如果氣氛熱烈,也會幫助其他的孩子打開心門,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
世界的開始-啟幼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從本季起又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以創世記一~廿五章的經文為教學重點,課程內容大致如下:神起初的創造是有計畫,而且是美好的,充滿著慈愛與信實,我們應當照著神的旨意來管理、愛護神所創造的一切。但是因著人不順服神的話,使罪進入這個世界,破壞了神的創造,但是神仍然施行拯救,期望人能從罪惡中轉回,歸向祂,得著祂的救恩。因此神揀選了亞伯蘭,應許他作一個大族的父,萬國會因這族得福。創世記的圖片及教學輔助品很多,老師可以事先預備好。每個單元中的活動僅供參考,若老師還有更多的活動方式,歡迎提供給我們一起交流使用。盼望因著這一季課程的教導,使老師與學生的靈命都一起增長,願神賜福您的擺上,必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祈求三位一體的神幫助我們,讓新道光教材秉持著聖經原則,透過自己的文化,針對現代兒童的生活情境,使兒童在德、智、體、群、美、育、靈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目錄:第一輯第一冊(9-11月)「世界的開始」1.上帝說本課經文:創世記一1~31本課目的:明白上帝說的話是充滿權威和能力的,並且創造是有次序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創造天地萬物的次序,並且感謝神。2.認識神話語的能力,學習說話謹慎。3.學習凡事有次序,守規律。金 句:「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啟幼金句:「……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詩 歌:「天父說」(兒童歡唱Ⅰ,No.12)品格教育:井然有序2.美好的創造本課經文:創世記一~二3本課目的:明白上帝看祂所造一切都甚美好,而要愛惜天父所造的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愛惜身邊的環境,有正確的環保觀念。2.用實際行動愛護動物。金 句:「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耶利米書十12--啟幼金句:「耶和華用智慧建立世界。」--耶利米書十12--詩 歌:「各地小朋友」(兒童歡唱Ⅰ,No.8)品格教育:仁愛3.可愛的人類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二章本課目的:人是照神的形象被造,擁有尊貴的管理者身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創造人類的目的,成為好的管理者。2.愛惜自己的生命,過討神喜悅的生活。金 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九十12--啟幼金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九十12a--詩 歌:「讚美主創造」(兒童歡唱Ⅳ,No.53)品格教育:自信4.罪的起源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三、四章本課目的:知道因為人類犯罪,以致破壞神造物的美好世界,因此需要神的 救恩,且要懂得認罪悔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常常犯的罪有哪些?知道如何拒絕罪的引誘。2.願意接受神的救恩,向神認錯悔改。金 句:「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啟幼金句:「……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b--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認錯5.挪亞方舟本課經文:創世記六5~七24本課目的:認識神是公義聖潔的主,祂要審判罪惡的世界,但是祂也給人類 預備救恩之路。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給我們預備的救恩之路是什麼。2.願意決志信靠耶穌,並且將福音傳揚給家人。金 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箴言一33--啟幼金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箴言一33a--詩 歌:「挪亞的方舟」(兒童歡唱Ⅳ,No.58)品格教育:信靠6.彩虹的約定本課經文:創世記六18;八1~九17本課目的:明白神用彩虹和人立約,以確保祂的慈愛永不改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的慈愛有哪些,至少為兩件事感謝神。2.願意和神立約,聽從遵守神的話,並且做個守約的人。金 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詩篇八十九34--啟幼金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詩篇八十九34a--詩 歌:「雨後彩虹」(兒童歡唱Ⅳ,No.59)品格教育:誠信7.巴別塔事件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十一1~9目 的:知道人類因著驕傲而聚集,引發巴別塔事件,造成大分散和變亂 口音。所以要敬畏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認知巴別塔建造的原因,以及神對此事的反應。2.願意為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禱告。金句:「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哀三25--啟幼金句:「等候耶和華……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利米哀歌三25--詩 歌:「上帝愛世人」(兒童歡唱Ⅳ,No.60)品格教育:謙卑8.信心之旅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二章;十五章本課目的:認識神對亞伯蘭的呼召和祝福,我們也要成為別人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亞伯蘭蒙福的原因。2.本週內至少表現一件帶祝福給別人的事。金 句:「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 心。」--約翰一書五4—啟幼金句:「……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翰一書五4b--詩 歌:「跟隨主耶穌」(兒童歡唱Ⅰ,No.23,CD第1集)品格教育:信心9.亞伯蘭和羅得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三章~十四章本課目的:明白神期盼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乃是要選擇跟隨祂的腳蹤行。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羅得和亞伯蘭的選擇。2.願意選擇跟隨主的話語而行動。金 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篇廿五12--啟幼金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的路。」--詩篇廿五12--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品格教育:慎重10.邪惡的城市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八20~十九29本課目的:明白罪惡的引誘會不知不覺地影響生活言行,但神願意拯救悔改 的人,至於行惡的人最終會遭受審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毀滅所多瑪、娥摩拉的原因。2.願意除掉生命中不討神喜悅的事。金 句:「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作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 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1~2—啟幼金句:「……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篇一2a)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聖潔11.應許之子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六~十七章;廿一1~21本課目的:神是信實、慈愛的真神,能成就超自然的計畫,成就祂的應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應許」的意義。2.相信神說的話必然應驗。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一○○5)啟幼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詩篇一○○5a)詩 歌:「神必賞賜」(兒童歡唱Ⅳ,No.62)品格教育:慈愛12.以撒娶妻本課經文:創世記廿四章本課目的:知道神引導順服的人走在正路上,信靠祂的人將得到最大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順服神的旨意,凡事願意跟神禱告。2.列出特別想對神禱告的三件事。金句:「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十三4a--啟幼金句:「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命記十三4a--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CD第1集)品格教育:順服 ..
我喜歡耶穌{低年級} (一年期12本)
**下單時請於備註填上訂購月分(當月開始還是下月開始)每月單本寄書(以印刷品寄出)未有掛號.請留意信箱不提供超商取貨及超商取貨付款《我喜歡耶穌》是為小朋友 量身訂做的 QT 月刊..
我喜歡耶穌{高年級} (一年期12本)
**下單時請於備註填上訂購月分(當月開始還是下月開始)每月單本寄書(以印刷品寄出)未有掛號.請留意信箱不提供超商取貨及超商取貨付款《我喜歡耶穌》是為小朋友 量身訂做的 QT 月刊..
活潑的生命(一年份)共12本
不提共超商取貨付款**下單時請於備註填上訂購月分(當月開始還是下月開始)每月單本寄書(以印刷品寄出)未有掛號.請留意信箱《活潑的生命》基督徒每日最豐富的生命靈糧★ 每天能默想適量的經文,透過所默想的經文傾聽神的聲音,並應用在 實際生活中,進而活出順服的生活。★ 深入導讀聖經書卷之時空背景的「經文解釋」,選自國內外知名著作的 默想散文,觸動人心。★ 每週的「小組分享指南」帶出肢體的生命成長。★ 「家庭禮拜指南」幫助家長透過每天的QT,建立全家一起分享的家庭 禮拜,脫離以往教導式的家庭禮拜。★ 亦為海外地區的弟兄姊妹每月發行簡體版《活潑的生命》,和繁體版 一樣豐富、完整的內容,請熱心推薦給海外的親朋好友吧!讓我們透過QT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敵人派(繪本)精裝--給我的頭號敵人/道聲兒童生命教育10(新版)
本書特色 ★ 第一屆中華基督教文字協會(CCLA)童書類金書獎★ 親子天下雜誌精選「好書一百」繪本★ 美國內華達州青少年讀者獎入圍(Nevada Young Readers' Award)★ 美國田納西州書獎入圍(Volunteer State Book Award)★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金撒種獎冠亞軍(Nebraska Golden Sower Children's Choice Book Award Winner, Second Place)★ 和平教育童書獎冠軍(Peace Education Fund Children's Book Award Winner)★ 美國密蘇里州秀書獎冠亞軍(Missouri Show Me Award Winner, Second Place)★ 美國猶他州童書獎入圍(Utah Children's Picture Book Award)★ 紐約兒童繪本首選獎入圍(Children's Choice Book Award)★ 北卡羅萊納兒童繪本首選獎(Children's Choice Book Award: North Carolina)★ 馬里蘭兒童繪本首選獎(Children's Choice Book Award: Maryland)★ 蒙大拿兒童繪本首選獎(Children's Choice Book Award: Montana)★ 美國亞馬遜五顆星評價!各界推薦 • 「說到化敵為友,《敵人派》是個很好的例子,原先完美的暑假,突然殺出一個討厭的小傑來攪局,幸好爸爸有一種殲滅敵人的妙方,就是烤派請敵人吃,不過得要先花一天時間和敵人相處,取得信任才可誘使對方吃下敵人派,而就在這一天的相處過程,兩個孩子開始彼此了解,果真輕輕鬆鬆地把敵人殲滅。這個故事恰恰說明了理解一個人之前,千萬別輕易就把對方歸類,否則平白多了許多敵人,少掉好多朋友多划不來。」──張淑瓊(本文摘自天下雜誌親子天下專刊《教出品格力》)• 聰明慧黠的故事,清楚傳遞了如何處理人際衝突的重要訊息。」──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德瑞克用這本動人的《敵人派》告訴小朋友們霸凌是不對的,如果您願意嘗試,就有可能與任何人成為朋友。這本書是老師和父母們教育小朋友們如何善待同學的好書,也是霸凌行為的良好對話起點。」──《兒童讀物與媒體評論》(Children's Book & Media Review)內容簡介 原本完美的暑假,在頭號敵人小傑搬來之後,完全變樣了。幸好爸爸有消滅敵人的絕招──敵人派!敵人派的其中一個祕方,竟然要和敵人相處一整天!於是,小男孩下定決心敲了敲小傑家的門,他能成功消滅敵人嗎?這個趣味橫生的故事中,小男孩學到把敵人變不見的祕訣。書中可愛迷人的插畫,將結交新朋友的困難和收穫栩栩如生表露無遺。關鍵字 #人際關係 #兒童生命教育系列 #生命教育 #品格教育 #敵人派 #劉清彥作者簡介 德瑞克.莫森(Derek Munson)與妻子蘇桑和他們的狗狗「小苜蓿」住在美國華盛頓州。除了寫作,莫森酷愛戶外活動。這是他為小朋友創作的第一本圖畫書。繪者簡介 泰拉.葛拉罕.金恩(Tara Calahan King)美國知名插畫家和壁畫家,畢業於辛辛納提藝術學院。與先生瑞克、兒子瑞奇住在俄亥俄州。由她負責插畫的另一本圖畫書《Odd Velvet》獲選1998年美國書商月刊最佳童書。譯者簡介 劉清彥大學和研究所都唸新聞,當過記者和編輯,卻沉迷於圖畫書無法自拔。目前從事圖畫書翻譯、創作、評論和兒童閱讀推廣教育等工作。譯作七十餘冊,著作近十冊。專家導讀 用愛化解仇恨文/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如果要做一個派給你最討厭的人吃,你會在裡面放什麼?」有一次和小朋友說這個故事前,我這麼問。「大便、蟑螂、辣椒、口水、爛泥巴、水蛭……」小朋友嘻嘻哈哈說著各種令人作嘔的東西,彷彿逮著機會,把平日潛藏心中、不容表述的報復念頭和怨氣一股腦兒傾吐出來。然後,他們津津有味聽著故事,不時竊竊私語,笑不可抑。但是當我閤上書本時,小朋友突然靜默了。我問他們:「誰知道小男孩的爸爸到底在派裡放了什麼祕方,才幫助他消滅敵人?」一個小女孩怯生生的說:「愛心。」道德勸說是童書容易陷入的書寫困境,彷彿必須透過故事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才能顯示作品對小孩具有某種程度的功能和價值。然而,好的童書不以「教化」強迫小孩向正向價值觀看齊,而是在寓教於樂中,潛移默化征服他們的心,使他們能自發體悟箇中道理。這本《敵人派》的主旨絕對是一種道德勸說,但是讀來卻嗅不到絲毫說教意味。因為屬於道德勸說的部分,經過作者和插畫家精妙絕倫、趣味橫溢的故事包裝,藏裹得不露痕跡。相對於叨叨絮絮說教,這樣的表現往往能夠讓小孩在毫無心防的情況下,按著作者鋪設的軌道,一步步邁向預設目標,然後經小仙子用發光的棒子輕輕一點,恍然大悟。作者在故事中塑造的父親角色,是最具說服力的明證。面對被新鄰居嘔得懷恨在心的小男孩,父親沒有急急忙忙搬出訓誡的大道理,而是輕巧的用一個「派」,為小男孩拂開誤解他人的迷霧,幫助他卸下心防與人相交,漸漸明白憎恨源自不了解,愛才是化解仇恨的關鍵力量。父親用派消滅的其實不是小男孩的敵人,而是充塞他心緒的盲目敵意。說教令小孩生厭,因為道理常常充滿成人本位主義的權威,對弱勢的小孩來說,不是心甘情願的強迫服從,往往導致壓抑(甚至外顯)的反彈抗拒。同樣都是說理,這本書卻從小孩的角度出發,呈現小孩的心情和感受,獲得同理後,才逐步化解心結。故事中的父親不僅作了最好的身教示範,同時也呈現小孩在面對關係衝突時,大人陪伴和參與的重要意義。當然,展現創意更是居功厥偉,做派是一絕,對敵人派材料的認知落差,不僅引發小孩的共鳴,也造成充滿趣味的轉折。圖畫書強調文圖結合,在本書中也有淋漓盡致的展演。文字以小男孩第一人稱敘述,娓娓道出小孩的觀點和心聲,讓故事顯得格外真實合理。圖像鏡頭在伸縮升降間,忽而遠觀鳥瞰,忽而誇張特寫,產生戲劇性的變化,成功營造充滿童趣、略帶誇示幽默的效果。此外,類卡通式的人物設計、豐富逗趣的表情肢體,沖淡主題的嚴肅感,也突顯故事主旨:唯有充滿關愛的了解和適度的幽默,才能融化冷漠,拉近彼此的距離。一直難忘那天說完故事後小朋友的分享。綁著馬尾辮的婷婷,想起班上喜歡扯她辮子的討厭鬼,在打躲避球時常常為她擋球;聰明機靈的茜茜,願意試著去了解班上被同學冷落的唐氏症小男孩;戴著眼鏡、老成持重的阿謙語氣沉重的說,希望美國多愛伊拉克和阿富汗一些,用食物和藥品代替飛彈,幫助那裡的難民。「這樣,爸爸就不會常常哇哇大叫,汽油又要漲價了!」你永遠料不到,故事在小孩心中會如何發酵。 ..
詩篇默想式生命讀經(下冊)
本書是作者所創的「默想式生命讀經」的具體應用。全書以詩篇為範本,引領讀者一步步掌握這種嶄新的讀經方法。用這新方法閱讀詩篇,猶如經歷剝洋葱的歷程: 一層一層的剝下,讓你 從觀察詩歌的外在形式、經文字句, 直入詩歌的思想心髓, 層層深進, 不獨領略到詩人的巧妙構思, 也明白內蘊的屬靈信息,達至 禱讀回應神, 使靈性聖化、豐富生命的地步。 途中, 你可能給刺激得熱淚盈眶, 卻又因有所領悟,體味神的心意而 深感欣慰!這是個奇妙的旅程,是閱讀詩篇的新體驗,而且易懂易學,對個人靈修、小組查經,以至傳道人編寫講章,都甚有幫助。當中尤值得注意是「禱讀回應經文」的步驟,曾隨作者修課的學員,咸認這新方法有助他們把客觀的經文,轉化為主觀心靈深處向神的敬拜、讚美、祈願或哀告,教他們更享受研讀詩篇,並優化自己的禱告。作者簡介陳興蘭,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曾任教會傳道,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延伸部聖經教師,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延伸部聖經科教師。近年來,常應遨到世界各地教學、培訓、講道。著有《默想式生命讀經..
詩篇默想式生命讀經(上冊)
本書是作者所創的「默想式生命讀經」的具體應用。全書以詩篇為範本,引領讀者一步步掌握這種新的讀經方法。 用這新方法閱讀詩篇,猶如經歷剝洋的歷程: 一層一層的剝下,讓你 從觀察詩歌的外在形式、經文字句, 直入詩歌的思想心髓, 層層深進, 不獨領略到詩人的巧妙構思, 也明白內蘊的屬靈信息,達至 禱讀回應神, 使靈性聖化、豐富生命的地步。 途中, 你可能給刺激得熱淚盈眶, 卻又因有所領悟,體味神的心意而 深感欣慰! 這是個奇妙的旅程,是閱讀詩篇的新體驗,而且易懂易學,對個人靈修、小組查經,以至傳道人編寫講章,都甚有幫助。當中尤值得注意是「禱讀回應經文」的步驟,曾隨作者修課的學員,咸認這新方法有助他們把客觀的經文,轉化為主觀心靈深處向神的敬拜、讚美、祈願或哀告,教他們更享受研讀詩篇,並優化自己的禱告。..
(缺貨)Shalom 主賜平安 香氛瓶含精油
2.5*2.5*4.5含天然野橘精油10滴也可以換成檸檬香味香香粒含紗袋、經文卡包裝..
(缺貨)登山寶訓-PPT光碟(詩歌.金句)12-2月
內容:內含詩歌&金句的Power Point檔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詩 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兒童歡唱Ⅳ,No.20)品格教育:智慧10耶穌教禱告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5~13本課目的:學習主耶穌教島的禱告典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會在在每次禱告時先感恩讚美。2.在日常的需要和困難中尋求神的幫助。金 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啟幼金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詩 歌:「主禱文」(兒童歡唱Ⅱ,No.235)品格教育:尊敬11天天都感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路加福音十二22~34本課目的:知道神會看顧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的需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憂慮,並且將憂慮交託給神。2.為著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眷顧獻上感謝。金 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啟幼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34a)詩 歌:複習詩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品格教育:喜樂12嘴裡說好話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本課目的:學習隨時隨地說造就人的好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口裡說出好話的習慣。2.用愛心去饒恕和幫助身邊的人。金 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七1)啟幼金句:「你們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七1a)詩 歌:複習詩歌「登山寶訓」品格教育:饒恕 ..
為他者的存有:潘霍華的教會─倫理觀
本書旨在全面介紹和探討潘霍華的神學思想。作者透過大量引述德文原著,務求更清楚、準確地把潘霍華的思想呈現在讀者眼前;此外,作者在各章加入潘氏適量的生平介紹,讓讀者看到他在不同時期裡發表講論的來龍去脈。作者選取「為他者的存有」為主導,結合潘氏的教會論和倫理觀,一針見血地表達了潘霍華神學的重點和精髓。 ..
平衡免疫力:中西醫共治免疫疾病,以科學實證扶正祛邪,打造不生病體質!-身心靈書房悅讀健康系列
/內容簡介/中醫常說「扶正袪邪」,而「正」是指免疫力,強化免疫力,增強扺抗力,「扶正」才能夠「袪邪」。調控並維持免疫力平衡,才是健康不易生病的關鍵。‧過敏免疫 ‧風濕免疫 ‧慢性發炎 ‧癌症免疫當免疫失衡時,太強或太弱,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西醫快速控制症狀,抗發炎、調節免疫,緩解不適,中醫調理體質,重新取得免疫平衡,減少身體損害。中西合治截長補短,調理免疫,提升療效減少復發。‧氣喘西醫使用氣喘擴張劑緩解或用類固醇抑制氣管發炎。中醫依體質找出適合藥材、穴位按摩搭配適當飲食。‧慢性腎臟病西醫檢查診斷,配合藥物,常規治療。中醫針對病因選擇中藥、針灸,延緩洗腎時程。‧癌症除了西醫標準治療,手術、放療或化療等。中醫輔助,減緩副作用或提升療效,改善生活品質。 ✢ 本書章節重點:Part 1 全球中醫熱 Part 2 了解體內的免疫大軍Part 3 常見的免疫疾病Part 4 自我照護,平衡免疫力✢內附八段錦示範影音QR CODE專文推薦 (依姓氏筆劃推薦)王陸海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林奏延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前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旺全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各界專業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王志堯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李文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洪明奇 中央研究院院士周德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璟隆 土城長庚醫院院長 顧正崙 長庚大學分子與臨床免疫中心主任/教授小熊媽張美蘭 親職/繪本作家..
科學實證 人人適用:百變211 終極瘦身密碼
網友引頸期盼!減肥界「大仁哥」宋晏仁醫師全新著作終於上市!獨創211全平衡瘦身法 成功幫助超過萬人成功減重不復胖真正實現吃飽吃好、營養均衡、不須痛苦運動的幸福減肥法減肥理論爭吵不休,從科學面及實際面證實,211不僅符合各派理論,更是最安全、有效、能長期持續執行的減肥法。211能終結各種肥胖、糖胖、代謝胖,無論吃葷或吃素、低碳或高脂、地中海或得舒飲食,都能找出相應的211餐盤搭配。百變211,讓各個族群皆「瘦」用不盡! /目錄/作者序 減肥必須簡單有理前 言 我到底胖不胖? ■多胖才算胖?【BOX個人脂肪閾值與逆轉糖尿病】 ■ 肥胖的科學判定方法■ 向肥胖說再見PART 1 為何人類越來越肥、越減越肥、越來越難減肥第一章 減肥十大地雷,讓你原地踏步■ 地雷一:與帥哥/美女/名醫照片一起刊登的減肥祕方可以快速瘦身?■ 地雷二:少量多餐可以瘦?■ 地雷三:斷食不健康?■ 地雷四:早餐不吃不健康?■ 地雷五:減肥一定要節食?■ 地雷六:大魚大肉一定會胖?■ 地雷七:吃低脂食物才不會胖?■ 地雷八:脂肪既然是健康的,那麼吃高脂食物不會胖?■ 地雷九:愛吃混合烹調的食物?堅持一定要吃主食?■ 地雷十:減重成功後可以吃回「正常」飲食?第二章 熱量赤字易懂好用,卻滿佈地雷與矛盾■ X+Y+Z=-500?「每天熱量負平衡500大卡,兩周可減重一公斤定律」的謬誤■ 熱量赤字神話的幻滅第三章 減肥是三元N次方程式:一個公式不夠用■ 減肥為什麼有這麼多理論?是誰下令讓全世界一起變肥?■ 重要減肥理論小檢閱,讓你一次看清楚PART 2 什麼是211全平衡瘦身法?為什麼終生有效? 第一章 心中有餐盤,行走天下都可活用211■ 什麼是211全平衡瘦身法,為什麼可以終生執行?【BOX 男抖俊、女抖嬌:人類最強效運動】■ 什麼是「211飲食餐盤」?【BOX 也許老天要你胖:果糖與尿酸的祕密】第二章 進階 211 餐盤, 套上任何飲食都超合用■ 「進階211」餐盤:什麼是211-NAFPK進階餐盤?什麼是211-MDCV餐盤?■ 「進階211」超強變奏曲:重磅推薦 MDCV/麥德奇威餐盤!第三章 飲食順序居然很「科學」:水肉菜飯果的祕密■ 為何先喝水?咖啡可以嗎?奶茶可以嗎?湯可以嗎?■ 為何先吃肉?先吃菜不行嗎?■ 為何後吃飯?吃麵包可以嗎?一定要吃糙米、五穀米等粗澱粉嗎?■ 為何最後吃水果?■ 甜點何時吃?冰淇淋何時吃?酒何時喝?烈酒、紅酒、啤酒哪種好?第四章 怎麼吃都能創造熱量赤字的211法則■ 吃飽了都不超過熱量限度的211餐盤■ 行遍天下皆可用的211■ 素食211與速食211,還有宿食211■ 隱藏的暗黑熱量第五章 與神經荷爾蒙共舞的211全平衡瘦身法■ 任何熱量都需要神經荷爾蒙的指揮才會存為脂肪【BOX 你不能不認識的胖瘦交響樂團樂手們:調節脂肪的荷爾蒙】■ 荷爾蒙決定脂肪堆積的位置■ 利用食物的信號,呼喚荷爾蒙的活動PART 3 211+生酮、168,為減肥裝上加速器第一章 宋醫師的親身實證1:生酮飲食■ 什麼是生酮飲食?【BOX 什麼是「酮體」?】■ 生酮飲食為何能減肥?又為何會失效?■ 生酮飲食還能治百病?■ 生酮飲食有哪些惱人的副作用?■ 生酮飲食適合每個人嗎?■ 生酮飲食與酮酸毒血症■ 211+生酮飲食的威力:宋醫師的生酮飲食親身體悟第二章 宋醫師的親身實證2:211+間歇性斷食■ 斷食是餓死還是餓活?【BOX餓活:斷食不只減重,還能長壽又健康】■ 常見的有效斷食法■ 執行斷食的正確觀念■ 哪些人不適合斷食?■ 斷食時常犯的錯誤■ 斷食時如何吃■ 斷食結束後如何復食■ 我的積極斷食法【BOX C8 中鏈脂肪酸的小小驚奇】■ 善戰者,善于易勝者也結語 肥胖、糖胖、代謝胖,胖胖相連■ 從糖胖到代謝症候群:被捻滅的火種■ 肥胖、糖胖、代謝胖,胖胖相連特別收錄 ■ 減重時的營養補充■ 211七日菜單示範■ 瘦友211餐盤分享 /作者簡介/姓名:宋晏仁現任初日診所院長、Cofit線上營養師平台醫療顧問。曾經也是個在減肥路上屢屢受挫的大胖子,直到2014年靠著飲食成功減重20公斤,於是潛心研究,獨創「211全平衡瘦身法」,不但繼續精進,更維持體重至今不復胖。投入肥胖治療之後,深刻體會肥胖的複雜性,而在協助病患減重的過程中,發現「211全平衡瘦身法」不僅符合各種理論,更有「百變」的靈活性,能讓所有人在各種情境中都能戰勝肥胖。宋醫師善於用淺白的說法來解釋艱澀的理論,網路上的演講影片累計有超過百萬次的觀看;他也經常拍攝影片來傳遞健康減重的知識,Youtube上每支影片都有數萬到數十萬的點閱率。FB社團:初日の糖毒勒戒所|宋晏仁醫師 x CofitYoutube: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康乃爾大學免疫毒理學博士- 前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副校長-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特約主治醫師-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 家庭醫學科醫師- 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台灣肥胖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肥胖症專科醫師- 美國抗衰老再生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體適能健身C級指導員(教練)專長- 肥胖症- 糖尿病- 營養與代謝醫學- 精準醫學相關著作:《【限量簽名版】科學實證 人人適用:百變211終極瘦身密碼》《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暢銷增訂版】》《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傳神版)》《終生瘦用 211全平衡瘦身法》..
看見百分之一的希望
功創業家、百萬暢銷作家蔣雅淇25段生命風景,有悲傷的淚水,也有盼望的喜悅翻開書,走進這片風景,你會找到絕處逢生的力量TVBS節目主持人方念華|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真理堂主任牧師楊寧亞 專文推薦書末附全彩「恩典餐桌」圖譜,一起體會美好的生命調味當你說不可能,一切就沒有了可能;當你看向希望,美好就有了開端。這本書裡,蔣雅淇寫下自己走過與看過的各種遭遇與心念轉折。從坐不住的過動兒到以音樂療癒人心;從離婚證書到再度交換結婚誓言;單親家庭卻有千軍萬馬相助;失去盼望的心尋得倚靠再度鮮活起來……在這些苦難但總是充滿希望的故事中,她深信,當我們把眼光放在正確的地方,就會發現死巷不再是死巷,而是一條通往下一階段、通往希望的大道。--------------------------------------現在回想起來,我自己都覺得怎麼可能呢?孩子的爸離開六年了,這段期間我家老大歷經了畢業出社會工作;女兒從國小國中到現在快要申請大學;小兒子也國小升國中了。這些人生中最徬徨或者最多挫折的階段,我們一家人是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且過得精采踏實。我想能夠帶領我們持續不斷向前的關鍵,就在於我總是想辦法看見希望。我是一個明明走在看不見任何希望的路上,也會想盡辦法要找到希望的人。我很願意不斷努力、不斷思考、不斷去問人和求助,然後找出百分之一的可能。如果被我找到那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會把油門踩到底,不管經過多久,轉彎也好,撞牆也罷,我就是要拚到最後。一路走來我深信神所說的,在人所不可能,在神凡事都能。因為神源源不絕給我的愛,讓我可以用不一樣的態度看待很多事情;我深信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一樣,沒有人可以避免,問題完全取決於你的眼光。你可以只顧低頭看著自己的苦難,越想越覺得困難、越想越覺得痛苦、越想越覺得自己可憐;你也可以抬頭仰望依然美麗的天空、仰望未來、仰望不一樣的安排,那麼結果會完完全全不同。這幾年來,在每一場的見證與分享裡,我聽到很多傷心的故事,但是聽完了故事,我總是希望跟著每一個角色去找出傷心痛苦背後神所化妝的祝福。現在我把我自己和家人以及周遭朋友所經歷過的故事都寫下來。在這些或許好笑或許悲傷,但總是充滿希望的故事中,我深信神所要賜的是平安的意念,不是災禍的意念,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在正確的地方,就會發現死巷不再是死巷,而是一條通往下一階段、通往希望的大道。我想要以這本書跟所有遇到工作困難、關係緊張、生涯抉擇、甚至步向人生盡頭或生死交關的朋友們分享,希望協助你們在以為沒有可能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靠著心的力量一起「看見百分之一的希望」。【作者簡界】蔣雅淇STUDIO A共同創辦人、TED演說者、暢銷作家、電影出品人、得獎主播、電視台台長。在蔣雅淇的生命歷程中,有最美麗的風景、最炫目的舞台,卻也有最悲傷的故事、最動人的見證。這一路走來,她因著神源源不絕的愛,總以不一樣的態度看待世事。已出版五本理財、創業、心靈勵志書籍,蟬聯十大暢銷女作家,並曾為ELLE國際中文版、聯合文學、國語日報、CHEERS雜誌擔任專欄作家。2016年以個人經歷為本,推出《沒經驗,是你最大優勢》一書,創下銷售奇蹟,橫掃誠品、博客來、金石堂暢銷冠軍,感動數萬讀者。是虔誠的基督徒,樂於分享福音,期許自己能成為別人的祝福。相關著作:《沒經驗,是你最大優勢》《沒經驗,是你最大優勢(首刷限量書盒加筆記版)》【目錄】第一部 看見可能1.愛的存款―用愛包容,用愛澆灌,用愛讓不可能變可能―愛會產生最大的複利效果2.繞路而行,也是一種祝福―跌倒不是挫折,而是意志的鍛鍊―失敗,真的沒有不好3.目中有人,心中有神―孩子使壞作怪,是在發出愛的呼求―重新定位角色,增加獨處時間4.做家人的好朋友―預備家人間的「精心時刻」―改變說話方式是另一種交流5.失敗當祝福,挫折當吃補―跟著他的雄心壯志一起前進―勇於放手的媽媽,就有能幹的孩子6.兩塊錢也要省的美好人生―沒有一百分的東西不要買―分辨「需要」跟「想要」的不同第二部 看見奇蹟7.忙碌,也不要失去對人該有的溫度―不能換老公,那就「換眼睛」―從離婚證書到重新交換結婚誓言8.你有多久,沒跟家人好好說話?―話語可以帶來祝福,也可以斬斷關係―靜默不語,也是智慧9.「愛之語」創造美麗的相處―少一點自己,多一點我們―給對方完整的注意力,彼此傾訴10.饒恕的四顆解藥―用寬恕徹底醫治受傷的心―不饒恕,就是把自己關監獄11.雞婆的說:我在這裡陪你―安靜,也是一種力量―感受到被愛、被關懷,結局會不一樣12.吵架千萬不要贏!―化解衝突第一招:用「我」陳述―化解衝突第二招:立刻致意―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第三部 看見祝福13.單親家庭之千軍萬馬―世上的苦難,誰也逃不了―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14.愛的四道―愛,讓我們經歷了人世間的永生―信仰,是溝通最美好模式15.讓失去盼望的心,重新再活起來―一份可以倚靠終身的力量―活出光彩,被愛充滿16.Let Go & Let God―度過挫折,就能看見奇蹟―放下掌控惡習,讓祂帶領生活17.每個機會,都當作是最後一回―做信心的勇士,絕不輕言放棄―勇敢邀請,被拒絕也別在意恩典一家一切美好的開端︰恩典餐桌..
猶太爸媽這樣教:培育孩子的6大未來能力,打造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善於合作的下一代
蟬聯Yes24 家庭教養類週榜、教保文庫讀者評價逾9顆星現代社會最需要的不是「讀書力」,而是彈性、包容、多元的宏觀思維! 猶太人領先全球的祕訣,就藏在他們的思維中!擺脫「讀書至上」主義,培養六大關鍵生存能力--學習態度 創造力 溝通力 同理心 幽默感 經濟思維李偉文/牙醫師.作家張旭鎧/兒童學習力專家魏瑋志/親職教育講師陳安儀/親子專欄作家吳維寧(雅媽)/作家.以色列認證幼教師好評推薦「盲目接受他人的教導,會腐蝕掉自己的權利與自信。」「如果有一百個猶太人,就會有一百種意見。」「水會因為裝載的容器不同而改變形狀,而你所結交的人,則會決定你的命運。」「錢不是賺來的,是滾出來的。」資訊爆炸時代,該怎麼培養能夠明辨是非,不被風向帶著走,能夠獨立思考的孩子?孩子的學業成績不理想,父母該如何調適自己,並且鼓勵孩子走出自己的路?AI時代,有什麼能力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該怎麼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與理財觀念?該怎麼讓孩子懂得與人溝通、合作、協調的能力?猶太人看待學習的態度填鴨式的學習法如今已沒有競爭力,未來教育並非以知識為核心,而是看重「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猶太人獨有的「哈伯露塔」討論法、培養申論式寫作能力,以及睡前閱讀的習慣,培養出「不理盲、不雙標」,能夠自行思考,用自行建立的獨特觀點就事論事,並且樂於閱讀的下一代。猶太人的創意‧個性教育AI時代必備的核心力量是「創意」和「想像力」。猶太人父母並不期望孩子能做的「比別人好」,而是強調「和別人不一樣」。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勇於做自己,展現自己,即便課業成績不如他人,還是能憑藉著自己的獨特性,闖出一番天地。唯有「語言能力」無法被AI取代「語言」不僅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拉近人與人距離,以及了解不同文化的橋樑,而人工智能僅能做到「翻譯」,卻無法達到上述目的,因此,猶太人除了母語外,大多具備兩種以上的外語能力,而這也是他們能獨步全球的原因之一。猶太人的溝通教育猶太人很重視社會化。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徹底地教育他們原則、規範和責任感等。從小就會獎勵孩子們組隊活動,交朋友時也會向孩子強調傾聽的重要,以及謹言慎行的重要性。猶太人的逆境教育猶太父母不會全盤付出,他們會有所保留,讓孩子在一定程度的匱乏環境下,教導孩子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希望藉此培養他們自力更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遇到逆境時,「幽默感」是最好的解藥,凡事樂觀以對,即便外境再怎麼艱困,也能安然度過。猶太人的經濟教育猶太人父母認為金錢教育越早越好,他們不會白白把零用錢給孩子,而是透過做家事了解勞動的價值,將零用錢分成儲蓄、消費、資產三等份。善用每一分錢。並且透過「分享、餽贈」來幫助同胞,讓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更加團結,同時締造不容小覷的經濟實力。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林志垠畢業於大元外語高中、梨花女大媒體資訊系。近十五年的記者生涯,曾任職於時事月刊誌(月刊中央)、經濟電視台(Money Today MTN)。自2016冬天起,作者到了巴西。在巴西約有12萬名猶太人居住,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發揮其影響力。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作者思考該如何教育孩子,最後選擇了猶太人教育法,仔細涉獵了龐大的猶太人教育資料,甚至親自和猶太人見面採訪,寫下了這本以猶太人教育法為核心的書。譯者簡介蔡佩君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曾至韓國漢陽大學及培才大學交換學生。從事遊戲翻譯、書籍翻譯、展場口譯等工作,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歡且享受翻譯,認為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
與孩童一起體驗神:在聖禮與禮儀中引導兒童的宗教潛能
部分全彩印刷★傳遍六大洲數十個國家的教理教學法★美國AMAZON書店讀者五星好評:「本書改變了兒童靈性教育的形態!」依循蒙特梭利教育的「善牧教理課程」,是尊重孩子天性與需求的教學法,引導孩子與內在的耶穌對話,在自由與喜樂中,走向上主。「讓孩子這麼早接觸宗教合適嗎?」這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問。作者以數十年與孩子共處的觀察與經驗告訴我們,天父早已將自己啟示給孩子,只要適當的引導,孩子的靈性潛能將會使我們大為驚歎。這本兒童教理的經典之作,描述了成人要如何帶領孩童,以「引導」而非「灌輸」的方式,讓他們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與神相會,在喜悅中接觸聖經與聖事禮儀,並且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上主的奧秘中。本書所用的這種教學法,稱為「善牧教理課程」,它深刻具有聖經與禮儀的內涵,同時非常尊重孩童的天性與需求,是一個有系統、配合禮儀年給予明確主題及教學進度的課程。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孩子的靈性潛能。書中的許多案例顯示,無論孩子幾歲、來自有信仰或是無神論的成長背景,他們對神、對課程的回應都一樣熱情。這不是一本教人照本宣科的教科書,相反地,它邀請我們去貼近孩子與神的真實關係,讓孩子活出他們內心深處的請求:「幫助我,讓我自己接近神。」【內容特色】★融合蒙特梭利概念與作者數十年的實務經驗★從學前到學齡,各年齡段的孩童都適用★配合禮儀年給予不同的明確主題及教學進度★主日學老師、教會小組的重要教學資源★對孩子靈性教育有興趣的父母必讀【名人推薦】王秉鈞/台南耶穌聖心堂主任神父吳昭蓉/修女暨樂仁幼兒園督導陳君卿/法國號靈糧堂牧師葉榮福/輔大全人教育中心講師劉振忠/天主教高雄教區主教台北總教區/教理推廣中心──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專文推薦 孩童靈性發展的基石 王秉鈞專文推薦 與孩童一起走上靈修的旅途 吳昭蓉專文推薦 幫助我,讓我自己接近神! 陳君卿專文推薦 天主早已在孩子心中 葉榮福專文推薦 與神建立關係的喜悅 教理推廣中心代 序 善牧教理課程:一個美國經驗第三版序 與幼童一起經驗聖經和禮儀 |目錄|前言 孩童的靈性與宗教潛能第一章 神與孩童.神對孩童的吸引 .與神建立關係的喜悅.孩童的神秘知識 .看見無形之物的能力.祈禱的能力 .「形而上」的孩童第二章 孩童與成人.宣講 .接受宣講的人.宣講的內容 .成人有如「無用的僕人」.間接支援:根源 .間接支援:教具.間接支授:環境 .團體第三章 基督善牧(好牧人).以基督為中心的教理和比喻 .給孩童們宣講的重點.比喻的講授 .比喻的團體默想.個人默想 .孩童的回應.對比喻的情感共鳴 .隨著年齡的發展.信理的內容第四章 基督善牧和感恩禮.聖經與禮儀的連結 .感恩禮即是「禮物的聖事」.神學面向 .與神關係中的喜悅元素.孩童們的回應 .「禮物」主題的情感影響.彌撒工作的介紹 .掌控的問題第五章 基督之光和聖洗聖事(洗禮).解讀聖洗的標記 .孩童們的回應第六章 耶穌生命中的歷史事件.預言 .新約:聖子降生.默想和祈禱降生的奧蹟 .聖經地理學.死亡與復活 .燭光禮.聖神(聖靈)降臨第七章 祈禱.孩童如何祈禱 .感恩與讚美的祈禱.神奇性的禱告 .如何協助孩童們祈禱.宣講的重要 .祈禱的範例.祈禱的用語 .環境.定時祈禱 .慶祝.靜默第八章 關於驚奇和天國的教育.天國的奧秘 .天國的價值.孩童的回應程度 第九章 道德的養成.與神和道德生活同樂 .兒童期早期的重要性第十章 象徵的方法.教會的方法:標記/象徵 .比喻即是象徵.創世的象徵 .閱讀象徵的教育.標記/象徵的宗教特質第十一章 人類學的教理課程.「敏感期」和「一致性」 .經驗與渴求.孩童所尋找的神的面向結語後記孩童圖畫解說注釋與出處|作者介紹|蘇菲亞.卡瓦蕾緹Sofia Cavalletti義大利羅馬人(1917-2011),是享譽國際的聖經學者、蒙特梭利教育家,也是編寫《兒童彌撒目錄》(Directory for Masses with Children)的委員會成員之一,畢生致力於宗教交談和兒童與神的關係。一九五四年,她與蒙氏教育專家吉安娜.高比(Gianna Gobbi)在羅馬首創為孩子和成人的善牧教理中心,而這套結合了蒙特梭利教育概念的教學法,稱為「善牧教理課程」(Catechesis of the Good Shepherd)。此後,這項工程傳遍六大洲,觸及了來自不同文化的孩童們。..
告別受委屈的自己:別讓情感的虧欠,變成情緒與關係的毒素
金錢上的債務可以追討,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債,要怎麼討、怎麼還呢?被忽視的債、未解決的問題關係,神都會帶著我們逐一還清與解決。藉由四種具體的心靈練習,脫離負面的相處循環,治癒受傷的心。✧「美國十大教會之一」主任牧師,帶領我們修復關係✧ 美國CBA(基督教書商協會)暢銷榜第一名【透視侵蝕關係的4種情緒債務】罪惡感:我虧欠你,所以逃避、不敢面對你憤 怒:你虧欠我,你欠我道歉和補償!貪 婪:我虧欠自己,要拿很多東西來彌補自己嫉 妒:上天虧欠我,為何給別人好處卻沒給我?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都有過被別人傷害、受到委屈,或是不小心冒犯別人的經驗。每一句氣話、每一滴眼淚,都在我們心裡默默地累積情緒債務,如果放著不管,它們會逐漸侵蝕你與伴侶、親子、朋友、同事的關係,讓你在相處中越來越窒息,甚至影響你的內心,讓你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而毀掉你平常對別人的所有體貼與努力。安迪牧師擁有多年的教會牧養經驗,累積了豐富的輔導案例,他在書中逐一探討這些破壞心靈的力量——罪惡感、憤怒、貪婪和嫉妒,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情緒債務。書中以聖經的教導為基礎,透過安迪牧師接觸過的真實案例與親身經歷,提供具體而實用的四種心靈練習,幫助我們清理侵蝕關係的四種情緒債務,給自己沒有虧欠的愛與關係。無論你是想和伴侶建立更深層的感情、想打破和孩子之間的隔閡,或是和一個有心結的朋友破冰,本書都能帶領你將心靈打掃乾淨,建立正向的的情感連結,在對方開心愉快的同時,自己也不會委屈。【內容特色】◎ 規畫六週的閱讀&討論題目,小組或個人學習都適用◎ 列出明確的方法及步驟,確實解決內心衝突、修復關係◎ 和孩子一起閱讀、討論,幫助孩子保護自己的心◎ 符合聖經指導,教會輔導人員的最佳參考書【名人推薦】李文成/《靈性診療室》作者郭約瑟/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潘美惠/馬偕協談中心主任賴佩霞/身心靈導師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安迪.史坦利Andy Stanley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靈性領袖之一,知名牧師查爾斯.史坦利(Charles Stanley)之子,也是全美十大教會之一的北角社區教會(North Point Community Church)主任牧師。1995年,他以亞特蘭大為基地創建了北角事工組織,擁有六間分堂,在全球有30間策略聯盟教會,每週服事將近七萬名信徒。他主持電視節目《與安迪・史坦利一起前行》(Your Move with Andy Stanley),每個月透過電視與網路廣播節目傳送超過500萬則的訊息到世界各地。他也是二十多本暢銷書的作者,中譯本包括《神學院沒教的講道祕訣》、《有效的事奉》、《異象方程式》、《N世代領導5C》等。他和妻子珊卓擁有三個孩子,皆已長大成人,現居美國亞特蘭大附近。相關著作:《告別受委屈的自己:清理侵蝕關係的四種情緒債務,給自己沒有虧欠的愛與關係》譯者簡介陳雅馨臺大社會所畢,現就讀清大社會所博士班,自由譯者,譯有《聖經的教養智慧》(啟示)、《液態現代性》(商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立緒)、《為孩子種一棵樹》(麥田)等書。聯絡信箱:zoethealien@hotmail.com 目錄專文推薦 在生活及人際關係上自助助人/李文成專文推薦 愛,是一切問題的答案/郭約瑟專文推薦 解除欠債的人際循環/潘美惠PART.1 問題從哪裡來?第1章 它從心裡來 第2章 事情不像表面上那樣簡單 第3章 隨時會爆發的火山 第4章 受傷的心PART.2 什麼是情緒債務第5章 欠來欠去的債 第6章 罪惡感:我虧欠你第7章 憤怒:你虧欠我 第8章 貪婪:我虧欠自己 第9章 嫉妒:上帝虧欠我PART.3 真正的改變第10章 快樂的習慣 第11章 正視罪惡感 第12章 走入陽光下 第13章 正視憤怒 第14章 完成寬恕的循環 第15章 正視貪婪第16章 慷慨的力量 第17章 正視嫉妒 第18章 讚揚的好理由PART.4 向前邁進第19章 為了你的孩子好 第20章 關於情慾後記 心靈的節奏附錄 小組問題討論..
走出受傷的童年:別再等待父母認錯,主動停止世代循環的傷害
✦人氣諮詢心理師 許皓宜、蘇絢慧 療癒推薦✦即使父母的愛有缺憾,你依然可以活出完整美好的自己。你不一定能改變父母的想法,或是要求父母認錯,但你可以把他們帶來的痛苦與影響從身上卸下來,走向療癒與重生。別讓與父母的心結絆住了你,也讓你的孩子受到缺愛的傷害,讓傷痛與失望的循環到此為止!每個被父母傷害過的人,可能都說過這樣的話:「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爸媽不愛我?」、「在這個家裡,我好像是多餘的。」有些人選擇把家庭的傷痛表現在外,於是逐漸長成一個「難搞」的人;有些人則是把痛苦內化,表面上看起來沒事,其實內心早已千瘡百孔。童年的創傷不會消失,在長大之後依舊影響我們,讓我們總是質疑自己、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向關係,甚至可能蔓延到下一代。本書帶領我們去看見自己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幫助那個受了委屈卻從來沒機會開口的孩子,說出實情,放他自由。本書還將探索以下的問題:‧為什麼要去理解父母?那能夠帶來什麼?‧如果是根本不值得原諒的父母,該怎麼辦?‧如何從童年的失落與痛苦中解放,讓自己自由?‧實在不想跟父母和解的話,可以只原諒不和解嗎?‧如果我想要試著去原諒,那麼,要如何進行?作者以自身與父親和解的故事以及其他真實案例提供「示範」,並由執業超過25年的臨床心理學家提供「講解」以及明確的療癒練習,引導你走上療癒與重生之旅。即使我們的內在小孩曾經是傷痛、埋怨的,如今的你已經有能力好好地愛他、照顧他,讓他學會放下,讓受創的記憶歸於平靜,從父母對我們的情緒束縛之中,取回真正的自由。【本書特色】◎ 90個修復自己的練習,逐步達成和解與療癒◎ 真實案例&資深心理師講解,走過原諒的九段歷程◎ 理解自己某些行為與反應的根源,找出內在潛藏的傷◎ 符合聖經指導,個人療癒或教會小組分享都適用【專家推薦】呂奕熹/馬偕協談中心組長許皓宜/諮商心理師、親子家庭專家葉貞屏/宇宙光關輔中心主任鄭存琪/前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任戴俊男/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院長蘇絢慧/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蕾斯莉.里蘭.費茲Leslie Leyland Fields美國得獎作家、演說家、老師、諮商師、廣受歡迎的廣播節目來賓,也是擁有兩百萬讀者的《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特約編輯。目前共有八本著作,主題大多與家庭、親子、自我療癒相關。現與丈夫、六名兒女住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不時會出海捕魚。吉兒.哈伯德Jill Hubbard臨床心理學家,執業超過二十五年,在憂鬱症、藥物上癮、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方面協助個案。她也是「金質獎」(Gold Medal Award)提名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和電視界名人,她的節目「新生活現場」(New Life Live)以女性觀點處理聽眾在心理、精神方面所關注的事,以和藹可親、富有洞察力的風格而廣受好評。譯者簡介歐陽羽會提出奇怪問題、曾經夢想飛上太空的大小孩。喜歡閱讀人物傳記和古典文學,跟古人打交道,同時也熱愛自助旅行,單槍匹馬去拜訪陌生的國度,在旅途上看世界、看今人、看自己。目前從事英語教學工作,譯有《情緒發展與EQ教育》一書。 目錄前言 打開受苦的心,走向自由第一章 逃出自己的故事.逃離家庭.我們全都逃跑了.走出老故事第二章 勇於承認:說出父母犯下的錯.父親的故事.承認父母的罪過.說出來,然後面對第三章 我們共同背負的債:看見父母的故事.我們都是受害者.修復共同承擔的傷痛.值得同情的代價第四章 不可原諒的人,不肯原諒的人.一報還一報.不原諒的困局第五章 原諒之心從何而來.最溫柔的心.被找到的人.要原諒多少次?.不再審判.關鍵字:信任第六章 如果是不值得孝敬的父母…….面對不像樣的父母.成為榮耀加身的人.父親的秘密第七章 最後的時刻:和解與修復.不完美的原諒.最後一次說再見.錯過的道別、錯過的眼淚第八章 哀悼之後:療癒記憶,挽救過去.以特定的方式記憶.找到創傷的出路.當傷痛被賦予力量第九章 進入自由之境.原諒的力量.轉化傷害與仇恨.打破世代傳遞的罪.學習過原諒的生活..
聖經的溝通智慧(三版):轉換說話思維,化解衝突誤會,贏得和諧的好人緣
內容簡介運用兩千年的處世智慧,提升人際連結力! ✔提升好感 ✔有效表達 ✔打破尷尬✔不踩地雷 ✔挽回錯誤 ✔拓展人際被人誤解或抹黑,如何主動化解誤會?不小心講錯話,要怎麼解套?同事沒把事情做好,怎麼勸說才不會得罪人?和主管意見不合,如何說服他又顧到他面子?碰到不對盤、有成見的人,要如何相處?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來自人與人的相處。而影響人際關係的各種問題,聖經裡早就有了解決方法。藉由聖經人物現身示範與作者20多年輔導經歷,教你帶來祝福與好感的新思維說話模式,破除溝通盲點,各種令人為難的場合都能坦然面對!【書中提供不同方面的相處訣竅】✦保護自己的人際界線,掌握溝通十大原則✦若誤會已經造成,如何以五步驟挽回錯誤✦幫人傳話和解讀他人訊息的智慧✦聖經人物的三種成功談判法✦學會耶穌的九種處事原則&談話技巧【說話與相處的實際教戰守則】▶ 跟主管意見不合,如何得體地說出自己的看法?NG說法:我覺得這個方法不好,對某些員工不公平!應該這麼說:這是一個好方法,但不妨加上……來配套,員工更覺得被看重。溝通TIPS:不要直接否定對方的看法,幫對方補強不足之處,成人之美,贏得信任與好感。▶ 親友的做事態度引來抱怨,怎麼規勸才不會產生反彈?NG說法:.你知道嗎,你這樣做讓大家很生氣!.我聽到有人跟我說你怎樣怎樣…….這不是我說的,是很多人這樣說!他們說你上次……應該這樣說:.上次你做的那件事,我有些想法給你參考。.不管別人有沒有不同看法,我想直接跟你談,對事情比較有幫助。.別人怎樣評論不重要,能讓你做事有效果,才是我在意的!溝通TIPS:不要引用別人看法,以自身立場跟對方談。先讚美再提出改進意見,效果更佳。【實用推薦】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杜明達/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胡志強/前台中市長章啟明/前太平洋建設董事長尤秋興/歌手、動力火車成員黃暉庭/台安醫院院長黑幼龍/卡內基訓練負責人廖偉凡/知名節目主持人鄭忠信/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
與神同行的8個微習慣:從混亂焦慮到身心安頓,徹底美好生活的祕密
/內容簡介/美國企業律師親身實證的習慣養成計畫,一天操練一個小習慣,習慣改變了,美好日子就來了!★榮獲美國《今日基督教》金書獎★入圍「基督教出版協會」最佳新人作品★獲選《福傳雜誌》年度最佳靈修資源4個每日習慣+4個每週習慣+任意組合=生命徹底改變! 【每日習慣】 【每週習慣】早、中、晚屈膝禱告 與朋友談心一小時與其他人共進一餐 規畫瀏覽的媒體信息關閉手機一小時 禁食(或禁其他東西)24小時滑手機前先讀經 安息日好好休息賈斯汀身為最忙碌工作之一的企業律師,因為過度壓力而引發失眠與焦慮症,生活和工作都陷入一片混亂。某天晚上,他寫下一套習慣計畫,並試著在生活中實行,沒想到人生就此改變。我們的生活經常繞著忙碌與壓力打轉,這是因為我們常在不知不覺間,被錯誤的日常習慣所影響,而解套的唯一方法,就是培養新的習慣取而代之。本書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做法,讓你釋放壓力、克服拖延、不在忙碌中打轉,工作、關係、靈性,都活出你原本該有的豐盛。【操練五大要點】✧從任何一個習慣開始都可以,沒有壓力最重要✧與家人、朋友、教會小組一起實行,效果更佳✧每個習慣都有實際操練指南,步驟、技巧一次掌握✧學生、家長、上班族…配合不同需求,提供適合的入門方式✧附有一天、一星期與一個月的操練計畫,時間自由組合【重量級推薦】施以諾/輔大醫學院副教授晏信中/Asia for JESUS副執行長雷小盈/《The One》作者鄭博仁/武昌教會顧問牧師JR Lee/正能量YouTuber/作者簡介/賈斯汀‧厄利Justin Whitmel Earley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博士、企業律師、公益組織「思想與文化塑造者」總監,也曾是一名傳教士,為此在中國住了幾年時間。他是「通用準則」習慣養成計畫的創始人,也是親身實行而獲得巨大改變的見證者。他因為過度忙碌與生活壓力而出現失眠與焦慮症,導致工作和家庭都一片混亂,是這套習慣計畫拯救了他,讓他重新安排每一天的生活,走回神為他預備的道路。他致力於讓人們過著愛神也愛鄰舍的生活,並建議讓神取代手機、新聞媒體和社交軟體,來開始我們的每一天。他和妻子蘿倫及四個兒子定居於維吉尼亞州的里奇蒙市。/譯者簡介/劉卉立政治大學資管系畢業,曾任職於出版社,目前為自由工作者。/目錄/專文推薦 自律,帶來更多的自由 施以諾專文推薦 實際可行的「屬靈紀律」 晏信中專文推薦 生命的順序對了,一切就對了 雷小盈前言 在限制中找到自由第一部 如何操練通用準則第1章 「準則」是什麼?第2章 通用準則的八種習慣第二部 每日習慣與每週習慣第3章 每日習慣1:早上、中午、睡前屈膝禱告第4章 每日習慣2:與其他人共進一餐第5章 每日習慣3:關閉手機一小時第6章 每日習慣4:滑手機前先讀經第7章 每週習慣1:與朋友對話一小時第8章 每週習慣2:規畫媒體信息的瀏覽時數和內容第9章 每週習慣3:禁食(或禁某樣事物)24小時第10章 每週習慣4:安息日好好休息第11章 失敗與美麗第三部 操練計畫與實用技巧.重點快速整理.如何從操練一個習慣開始.一星期的操練計畫.一個月的操練計畫.教會小組專用的操練方法.操練時使用的禱告詞.操練習慣的實用技巧.給不同情況的人使用的通用準則..
神啊!讓我聽見祢:與神連線的七種密語
★榮獲美國基督教出版協會「年度好書獎」★出版人週刊暢銷書,美國Amazon五星見證神的指引,比你想像的更清楚。當神對你說話時,你聽得到、也聽得懂嗎?本書提供的方法,讓你理解神的訊息,分辨神的旨意,跟隨祂步履前行。我們都知道在遠古時代,神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對祂的子民說話,但祂今天依舊向我們說話嗎?如果祂真的對你說話,你聽得出這是祂的訊息、可以分辨出祂在說什麼嗎?馬克牧師說,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且,他要告訴你神的七種「愛的語言」,這些溝通管道包括:聖經、異夢、你的渴望、身邊的人、聖靈督促、神打開或關上的門、正在遭受的痛苦……等,本書將給你工具,讓你能夠理解和應用每一種語言。透過學習和解讀這些語言,你就能在面對每個改變人生的選擇時,聽到神的指引。神的密語可以回答你最想解決的問題,平息你心中最深層的恐懼,實現你最大膽的夢想。你將發現,在生活各方面聽到神的聲音一點也不難,透過本書,與神順利連線吧!【本書特色】.美國牧師親身實證的最強大祈禱.找出聆聽神的最佳「密語之所」.向神祈求確據的三大要點.分辨異夢與異象的四條規則.確認神的聲音與訊息的五種測試法【共鳴推薦】張家綺/CROSSMAN敬拜團團長雷小盈/《TheOne》作者廖文華/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鄭印君/輔大宗教學系系主任鄭博仁/武昌教會顧問牧師 【作者簡介】馬克.貝特森 ( Mark Batterson )美國大型教會「全國社區教會」的主任牧師。全國社區教會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原本是個不到25人的小型教會,在馬克牧師的帶領下,如今會眾已有數萬人,教會有七間會堂、一家自營的以便以謝咖啡屋、神蹟劇場和華盛頓特區夢想中心等福音據點,是全美最富創意和影響力的教會之一。擁有教牧博士學位的馬克牧師,被譽為「美國最傑出年輕領袖」之一。他擅長以小故事來說理,鼓勵人們追求神所給你的夢想。他每週的講道直播極受歡迎,並著有十多本暢銷書,包括《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追逐獅子的人》等。【譯者簡介】劉卉立政治大學資管系畢業,曾任職於出版社,目前為自由工作者。 【目錄】專文推薦 願神打開我們靈裡的耳朵 雷小盈專文推薦 開始聆聽神的旅程 廖文華前 言 托馬迪斯效應PART.1 低聲密語的力量第1章 最大膽的禱告 第2章 神的聲音第3章 聆聽神的「密語之所」PART.2 七種愛的語言第4章 神透過徵兆來說話第5章 第一種語言 聖經──最關鍵的鑰匙第6章 第二種語言 渴望──讓你真正感到喜樂的聲音第7章 第三種語言 門──神打開的門與關上的門第8章 第四種語言 夢──異夢與異象第9章 第五種語言 人──留意身邊的「隱藏人物」第10章 第六種語言 聖靈的督促──抓住對的時機第11章 第七種語言:痛苦──藉著悲傷與絕望所傳達的事結語 聽力測驗附錄 給個人和小組的問題討論..
與耶穌一起,談愛情:從交往到婚姻,讓愛延續的兩性相處秘訣(
真愛,是在你最沒感覺的時候,仍選擇去愛。 ✧美國Amazon讀者全五星好評見證 ✧概念影片創下6,500,000次超人氣點閱率 ✧作者繼《耶穌比宗教大》後,再次攻佔美國各大暢銷榜 本書的兩位作者傑夫與艾莉莎,面對愛情有著完全不同的心態與經歷。傑夫是改過回頭的情場浪子,曾經有過性愛成癮、心靈卻無比空虛的黑暗時期。艾莉莎則是一心等待真愛的純情女性,在認識傑夫之前,她甚至沒和任何一個男性牽過手。 愛情經歷完全相反的他們,從相遇、互有好感、彼此瞭解,到最後修成正果。他們的觀念與過往經歷,讓兩人從戀愛到婚姻一次次地產生碰撞,但每一次都帶他們走向更深層的理解與圓滿。在這本書中,他們重新檢視上帝的創造與設計,融合了各自的生命故事與聖經教導,一針見血地點出當下許多虛幻偏離的愛情觀點,為我們呈現了神對戀愛、婚姻與性的美好心意。 不論你是單身、交往中、不確定是否該分手,或者你已經結婚,想讓婚姻更加美滿,還是面臨了某種問題,這本書都能提供你需要的幫助! 【內容特色】 ✧由男女雙方交替敘述,深入理解異性與另一半的想法 ✧沒有說教和理論,以自身經歷提供心路歷程和建議 ✧從認識、互相了解到修成正果,每個階段都有相處重點 ✧情侶、伴侶、夫妻、單身者必看! 【名人推薦】 江兒/中華迦拿婚姻家庭成長協會副理事長 何戎、Kelly/Good TV節目主持人 林鳳儀/校園福音團契高雄地區主任 倪子鈞(小馬)/金鐘獎行腳節目主持人 晏信中/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社青區監督 劉駿豪/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倘若你努力嘗試挨近耶穌的胸懷,你必可像這對夫妻一樣,對婚姻有全新的看見!而若你未婚,那麼這本書更是你即時到手的探路燈! ──江兒,中華迦拿婚姻家庭成長協會副理事長 對於我過去全職服事年輕人超過十六年的經驗,我真心認為,若是這本書可以早個十六年出版,我的牧養人生會輕鬆許多! ──晏信中,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社青區監督 這本書非常了不起,書中有超過百句直戳我內心的結論!一般談「男女交往與婚姻」的書籍都像說教,從未見過像這樣將自己剖開讓讀者看看內裡的真實想法。 ──劉駿豪,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如果你想要美好的婚姻,卻對種種現況感到失望,這本書就是你需要的!這本實用、激勵而誠懇的書,將帶給你足夠的希望、真理與力量。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生命教會主任牧師 你可以在傑夫與艾莉莎的婚姻中,看見神的同在與溫柔的看顧。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相信你也可以,現在就拿起這本書吧。 ──珍妮.艾倫( Jennie Allen ),美國知名心靈作家 【美國Amazon讀者見證】 .每個人都需要這樣一本書!——凱拉,單身的大學生 .我相信我們家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將從本書中獲益良多。——培治,已婚23年 .本書可以滿足每一位處於不同感情狀態中的讀者!——泰勒與白麗,交往4年 .對剛開始交往的情侶而言,這本書很值得參考。——傑與派緹,結婚30年作者簡介傑弗森.貝斯齊 Jefferson Bethke 小名傑夫的傑弗森,不是牧師、神學家或諮商師,只是一個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美國年輕人。 2012年,傑夫在YouTube上發表影片〈為何我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吸引了3000萬的超高點閱人數,更掀起廣泛而深刻的宗教文化論戰。他以此主題陸續寫成《耶穌比宗教大》、《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迅速攻佔各大暢銷榜,再次引發熱議,儼然成為新世代的信仰代言人。 除了寫作,傑夫和妻子艾莉莎也經營YouTube頻道和播客,長期分享有關信仰與兩性關係的議題,多支影片都創下了破百萬、甚至千萬的點閱人次。 艾莉莎.貝斯齊Alyssa Bethke 傑夫的妻子,兩人和三歲女兒金絲莉與一歲兒子肯儂,以及一隻拉布拉多犬一起定居於夏威夷的茂宜島。 童貴珊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雜誌社資深撰述,目前專職翻譯,譯有《我不是耶穌的粉絲》、《每一天都是出走的練習》等書。 目錄 專文推薦 走出婚前迷亂的世代/江兒 專文推薦 重建關係的根基/晏信中 前 言 重尋真實的親密關係 第1章 哪裡有愛? 愛,充滿創造。愛,充沛滿溢。愛是豐盈。愛是生命。 第2章 你如此美麗 你的自我形象會影響你的每一段人際關係,尤其是浪漫的愛情關係。 第3章 在燃燒的房間裡慢舞 如果我們將某個重要的人視為生命中的所有與唯一,那我們終將節節敗退。 第4章 單身萬歲 等待是滋養信心的沃土。 第5章 虛假的愛 我們害怕被看透、被了解,竟不曉得那正是喜樂之源。 第6章 我真幸運,與最好的朋友相戀 那些足以摧毀我們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也同時擁有醫治與療癒我們的力量。 第7章 或許,可以打電話給我 想擁有健康的愛情關係,卻不想求助於經驗豐富的心靈導師, 猶如在毫無裝備與飲用水的情況下攀登喜馬拉雅山。 第8章 蔓延的愛 如果你交往的對象深陷某種捆綁,或周遭親友一致認定對方不是適合的對象, 你就得考慮懸崖勒馬了。 第9章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想一探愛的面貌嗎?去看看耶穌吧。 第10章 當我六十四歲時 如果你以為婚姻只是你個人的事,這樣的婚姻可能難以持久。 第11章 到了最終 若能找到一位資深夫妻來陪伴與輔導你們, 不只是訂婚前後,而是持續整段婚姻生活,你們將受益匪淺。 第12章 與你相伴 隱藏與躲避,會將親密感一拳毆死。 第13章 我的一切 婚姻實在無比美好,無比艱難,無比有趣。 第14章 一起享受床笫之歡吧! 婚姻裡的性,是幫助我們記得對彼此立約的一種方式。 第15章 讓我們聊聊「性」這件事 聖經讓我們看見,沒有性,我們仍舊可以活得好好的; 但如果沒有親密感,我們將會難以存活。 第16章 就愛你原來的樣子 當你置身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你根本不需要急著掌控, 因為你們只想為對方的好處著想,不求自己的利益。 第17章 打開你的心 有沒有想過,婚姻的存在,並非要使你快樂,而是要使你成聖? 後記 然後呢? 致謝..
月光下的十字架(修訂版):老牧師與我的十四堂重生課
工作帶來的壓力、疲倦、沮喪,讓荷西喪失自信、陷入低潮,瀕臨崩潰!他帶著生命的重負,來到那棟不起眼的漆白房子裡,向八十三歲的老牧師吶喊求救,一段驚心動魄的重生旅程就此展開。 每個人都有感到倦怠的時候,當沉重的壓力來襲、人際關係失調、莫名的低潮、找不到自我價值、工作熱情也日漸消退……這些時刻,我們要怎樣走下去? 作者荷西在書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就和你我一樣。身為牧師的他,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得了職業倦怠症,對生活失去了熱情,甚至懷疑自己根本沒能力當牧師。一向是帶領人前進的他,如今卻成了迷失方向的那一個,而這一切,直到他與一位八十三歲的老牧師相遇,經歷了一段彷若重生的心靈洗禮,他心中的迷霧才終於開始散去,綑綁已久的心結也一個個解開…… 本書是作者荷西的親身經歷,他與老牧師在每個星期一相見,在這十四堂課之中,他是這位年邁的智者唯一也是最後一個學生。面對陷入生命荒漠、前來求助的荷西,老牧師所借重的並非心理學的技巧或理論,而是深刻的靈性見解與一個個觸動人心的寓言故事。荷西細細地記下老牧師的睿智與幽默,以十四個獨立章節的形式,呈現這位在同樣道路上飽富歷練的導師的智慧遺贈。 荷西以抒情的散文筆調分享了這段改變生命的歷程,過程時而詼諧,時而令人心痛,時而發人深省。對同樣在低潮與挫折中掙扎的人而言,本書是最好的慰藉與幫助。跟隨著荷西的歷程,從絕望到重生,這個優美而感人的真實故事,將會點燃每一個渴望重生的靈魂。 本書特色 ★作者親身經歷,文詞優美而感性,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以對話方式與寓意深遠的小故事鋪陳進行,深入淺出又易讀。 ★讀起來像是和自己的爺爺談心,親切又令人懷念。 ..
改變生命的10種祈禱(修訂版)
這10種請求,神一定會答應你!祂絕不食言,不論你是不是信徒。★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美國AMAZON讀者成功見證+五星好評為什麼當我哭著向神祈禱時,神不願回答我?在面對生命中的難題時,為何神始終保持沉默?如果神真的聽見我們的祈禱,為什麼祂不答應我們的祈求?該怎麼祈禱才能獲得神的注意,並得到祂的應允?安東尼知道這個奧祕的解答,他將在書中帶領你找出「神永遠會允諾的祈禱」。書中用十個簡短卻強而有力的祈禱,探討了我們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大小難題,這些祈禱會幫助我們找到各種人生困境的解決之道,並提供最有意義、最激勵人心的回答。書中引用了上百條聖經經文來支持安東尼的論點,讀者不用理解深奧的神學,也能順利運用神所賜予的美好禮物──祈禱。只要翻開這本書,試著做看看,你必然能夠如願以償,讓人生就此改變!【感動推薦】單國璽/天主教樞機主教李文智/金曲獎音樂家陳偉仁/台北信友堂長老傅娟/公益代言人Janet(謝怡芬)/知名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戴斯特法諾Anthony DeStefano極受歡迎的心靈類書籍作家,於聖約翰大學取得哲學與神學學位後,曾任《史坦頓先鋒報》專欄評論家,並擔任富頓電子(Fulton Electronics Corp.)總裁,商業及媒體經歷十分豐富。他致力於提升基督宗教在現代文化中的地位,曾獲世界各地宗教組織所頒發的多項榮譽獎項,於二○○三年更獲得位於耶路撒冷的國際猶太希望中心授予「以色列護衛者」勳章。他至今共有五本創作,包括三本非文學類著作與兩本童書,《天堂旅遊指南》是他的第一本書,他也藉此一舉躍登暢銷作家之列。現為天主教非營利組織「Priests for Life」的執行長,與妻子居住於紐約長島,經營數家公司。相關著作:《開啟你的靈性力量》譯者:林冠儀東吳大學英文系比較文學所碩士,熱愛創作,現為兼職譯者。推薦序 當你很渴望這豐盛的生命,卻還在考慮是否相信書上所說之際,不妨將眼睛閉起來,用你的內心來禱告,因為能否打開心房裡的心鎖,就只在你的一念之間。──陳偉仁,台北信友堂長老、前世界展望會副會長我強力推薦這本書,獻給所有找尋關於祈禱的新觀點和價值的人。特別是那些曾在苦難中掙扎、暗自祈求得到上天幫助的人,本書將讓你深有共鳴。——雷納托.馬丁諾(Renato Raffaele Martino),天主教樞機主教為什麼有些祈禱神會答應,有些卻不會?作者用簡單直率的筆法,引領我們進入祈禱的奧妙之處。有信仰或沒信仰的人,都可以受到幫助。——傑克.海福德(Jack Hayford),美國大型教會「道上教會」創始牧師我們真的需要一本關於祈禱的書嗎?沒錯,就是這一本!本書直接帶領讀者進入祈禱的核心,使他們更願意耐心等待神的回應。——狄克.伊士曼牧師(Dick Eastman),「改變世界的禱告學校」創辦人對於希望祈禱能帶來改變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很不一樣。作者分享了他對祈禱的超凡洞察力,這些都實際可行,而且絕不困難。——保羅.希達博士(Paul Cedar),美國使命聯合會主席本書為讀者提供保證:在你讀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之前,生命已經開始在你眼前改變了!──《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救恩的頂點:從個人靈修到團體實踐的神化教義
內容簡介/內容簡介/神成為人,為要使人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神。——李常受你有聽說過「神化教義」嗎?你知道「有分於神,並逐漸變化成為神」是什麼意思嗎?作者透過大量的文本分析,將從古至今的神化研究精要濃縮於此書中,使讀者循序漸進地認識何謂「神化教義」,了解這與正統神學相得益彰的智慧。更特別的是,作者不僅使用西方的文獻,亦在書中詳盡介紹與分析東方起始的召會,透過實例將這教義從書中躍出,真真實實地環繞在我們周圍。本書分為四大部分:第一:神化教義的歷史沿革與當代論述第二:神化教義的分析與歸納第三:說明神化的實踐方式,並與傳統相較之異同第四:分析與結論,並說明李常受,這位對近代神化論述著力最深的神學家之一,在神化教義發展上的價值與地位。「神化教義」不僅是古代教父們的屬靈傳承,更是一種從個人到團體的信仰實踐方式,透過在生活中與聖靈同工汲取生命的活力與動力,進而一同「逐漸變化成為神」。 作者介紹張證豪"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宗教學博士,近年主要的研究是新約希臘文、希臘教父與當代基督教的神化教義,並撰寫與希臘文研究相關的論文。已出版著作:《新約聖經希臘文輕鬆速成》(張證豪、郭承天、周復初、劉瑋倫著,2020年,聖經資源中心出版)《改變形像:中國基督教本土與全球發展》(郭承天、周復初、張證豪合編,2018年,聖經資源中心出版)" 目錄/目錄/推薦序 周復初推薦序 郭承天導讀致謝聖經譯本、專有名詞與術語說明表導 論 從神化教義重拾聖經文本與教父遺產中的珍貴觀點第一章 從希臘教父到當代學者的神化歷史概述 第一節 神化教義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當代論述第二章 當代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核心架構與重要內容 第一節 當代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核心架構 第二節 當代神化教義與其實踐方式的重要內容第三章 整合性的分析理論框架:神化的核心架構與重要內容 第一節 神化的核心架構與重要內容 第二節 「神化人者——『神』」:祂是怎樣的一位? 第三節 「被神化者——『人』」:人成為神的意義為何? 第四節 「 神化的實踐方法」:人要如何成為神?第四章 李常受的神化論述發展歷程、基本內容與其特點 第一節 李常受在發展神化論述前的主要教義與其發展歷程 第二節 神化歷史與教義沿革的概述 第三節 神化交換公式的特色——「但不在神格上」與團體的神化 第四節 論述神化經文的最大特點——從未引述詩篇八十二篇6 節 第五節 神經綸的目標是神化——從個人到團體的終極完成 第六節 李常受的神化論述類型是「實際的」第五章 「神化人者——『神』」的詮釋與分析 第一節 神化交換公式與虛己的內涵 第二節 基督的神人二性與人性的神化 第三節 道成肉身的擴張性意義 第四節 聖靈是神化人者 第五節 分析與歸納:一應俱全又別樹一幟的神化論述第六章 「被神化者——『人』」的詮釋與分 第一節 「 被神化的『個人』」——信徒——的詮釋與分析 第二節 「被神化的『團體人』」——教會——的詮釋與分析 第三節 分析與歸納:從個人主義的氛圍回歸到教會建造的目標第七章 「神化的實踐方式」的詮釋與分析 第一節 召會的運作模式及其演變歷程 第二節 神化需要人的合作與配合 第三節 基督徒生活 第四節 召會生活 第五節 眾召會的行動 第六節 基督身體的建造 第七節 全球召會的「新約中的領導」 第八節 分析與歸納:從個人靈修到團體行動、從信徒造就到教會建造第八章 總結:從西方個人靈修到召會團體實踐 第一節 神化教義在推廣上的突破、挑戰與展望 第二節 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化思想與實踐的進展 第三節 提供基督教從自身神學傳統中發展神化教義的借鑑 第四節 重新建構教會體制與其實踐的可能性 第五節 乘上新一輪的神化浪潮作為當代基督教會發展的新進路附錄:李常受論述人∕人類的神化交換公式參考書目 內容連載【導讀】歷史上關於「神化」(theosis)最著名的一句話,應屬亞他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的一句名言:「祂成為人,好使我們成為神」(For the Son of God became man so that we might become God)。由於神化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有不同的發展,所以現今難以給神化下一個簡單、精準而全面的定義。不過,從希臘教父(Greek Father)開始,幾乎所有的神化作者都致力於以下兩個面向的論述:從正面來說,「神化」是指信徒能有分於神,並逐漸變化成為神的一種過程;從反面來說,這絕非指人會因此成為受人敬拜的神,從而導致神化變成一種多神論的概念。「神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是希臘教父所留給基督教珍貴之共同遺產的一部分,並在歷史浮沉中經過漫長的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直到本世紀初重新湧現對神化教義的研究與復興的浪潮。本書的主要內容,是筆者在2021 年所完成的博士論文〈神化思想在中國本土基督教的再現:從西方個人靈修到召會的團體行動實踐〉。本書更動了某些章節的順序,將推論與驗證的論文體裁變更為直接的論述;並修改原來不易理解的部分內容與不足之處。這些更動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讀者能更容易認識神化教義的內容。本書的撰寫動機,首要的是表明神化教義是希臘教父所遺留下來珍貴遺產。與教父們其他的論述相比,神化教義不僅受到的關注非常少,甚至遭受各種不同的誤解,導致人們對神化教義有許多未深究其理的刻板印象。其次,神化教義不僅是希臘教父的遺產而已,它也經過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存續至今,並且在最近二十年間重獲復興。無論是從歷史沿革、論述內容或具體實踐來說,都有加以認識與探討的必要性。因此,對於神化教義感到陌生、有興趣、或無從下手的人來說,無論是信徒、神學生、教會牧者、宗教研究者或學者,本書都盡力適合於所有人的需求。再者,關於信徒因為有分於神而逐漸像神、變化成為神(但沒有受敬拜的位格)等類似的思想,不僅出現於西方的基督教歷史中,也能在中國本土基督教中得窺一二。中國本土基督教中著名的神學家,如賈玉銘、倪柝聲等人都曾有類似的論述。至於接續倪柝聲使地方召會繼續發展到全球的李常受,則是公開、全面地論述神化教義與實踐方式。當西方學術界對神化教義研究的熱潮尚未開始,西方宗教界在神化教義的復興上仍未現端倪時,李常受即於上個世紀九○年代大量宣講神化教義與實踐方式。他所論述的內容,直接且全面地影響了召會在教義傳遞、宣教內容、教會建立、組織架構等各方面的發展。這對於中國本土基督教與西方基督教而言,都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例子。因此,李常受的神化論述與召會的神化實踐方式,理應受到更多重視並加以深入研究。第一章 從希臘教父到當代學者的神化歷史概述第一節 神化教義的歷史沿革一、西方歷史中神化教義的源起、發展與沉寂神化的蹤跡其實出現於整個西方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從希臘教父、拉丁教父開始,經過漫長的中世紀與宗教改革運動後,一路流傳到了現代。希臘教父的神化概念,最早是出於他們對詩篇八十二篇6 節的「你們是神」的詮釋。例如,殉教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就引用了詩篇八十二篇6 節,主張人類能成為神。在基督教文獻中,這是這一節經文第一次使用於神化概念,對於後來者影響深遠。愛任紐(Irenaeus)是一位著名的教父,教會歷史學家薛夫稱為「最正統的尼西亞前教父」。他以其《反異端》(Against Heresies)等論述反駁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愛任紐雖然沒有使用「神化」的術語,但他卻被認定為神化教義的創始者。他也是第一位以「交換公式」(Exchange Formula)來論述神化概念的人:「神的兒子曾成為我們所是的,好將我們作成祂自己所是的」。這種論述方式源自於保羅的哥林多後書八章9節:「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交換」的內涵不是本體身分的更動,而是一種屬性的交流。基督在本性上乃是神的兒子,祂成為一個人,為要使人靠著神兒子的名分成為眾子。此外,愛任紐也點出道成肉身的重要性,這是人能神化的必要與先決條件。他的神化論述影響深遠,也奠下了神化概念的重要基礎。亞歷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對於神化的理解,是「在漸進的救恩次序中盡可能的同化於神」。他認為聖經能夠聖潔和神化人,讓神能夠將人模成祂的樣式。這種變化是藉著聖經將基督帶到人裡面,使人同化於神並成為神聖的。俄利根(Origen of Alexandria)則是首次在基督教語境中以彼得後書一章4節的「有分」說明神化的人,此後成為後世論述神化概念的重要經文。亞他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是標誌著基督教救恩論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也是神化概念發展上的重要人物。神化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偶然提及的概念,而是佔據他神學思想的中心位置。7 他最為著名之舉是在西元325年的尼西亞大公會議,成功對抗亞流主義(Arianism)。然而,在他著述中不斷出現的神化思想,卻被人們忽略了。亞他那修所用的詞彙θεοποίεω(成神),是第一次在基督教神學的背景內使用。在他著名的《論道成肉身》(On the Incarnation)中,其交換公式在歷史上也成為了著名的宣言:「祂成為人,好使我們成為神」。在亞他那修駁斥亞流的著作中,可以發現他從不同的角度論及神化時,大體上會陳明其交換公式的前半句「祂成為人」,然後才會略為提到「好使我們成為神」。例如,他在《論道成肉身》中提及交換公式後,就解釋「祂成為人」:「並且祂以身體的方式揭示了自己,以使我們可以接受看不見的父的概念。」他的這種論述特色是因為「人成為神」作為一種救恩論在當時的爭議性不大,「神如何成為人」才是亞他那修與亞流爭論的戰場。9巴西流(Basil Magnus)是在亞他那修之後另一位重要的教父,他闡明了聖靈的位格與聖靈的工作。原本在西元325 年所制定的尼西亞信經(The Nicene Creed),沒有對聖靈有任何詳細的說明;但是在西元381年的《康士坦丁堡信經》中聖靈能得到頌讚與說明,主要歸功於巴西流的貢獻。他認為人經歷神化的關鍵在於聖靈,非受造的聖靈擁有無可限量的能力,因此可聖別萬物。聖靈使人能得到祂的同在與光照,並且成為屬靈的以得著啟示,從而有能力住在神裡面,成為像神,最終達到受造物所能攀登的頂峰,也就是有分於神聖的性情。到了四世紀時,神化概念的發展有三項特殊之處。首先,早期的教父在談到神化概念時,幾乎都沒有針對「神化」進行定義,直到亞他那修時仍然如此。因為神化的概念在當時是大眾普遍理解的一種概念,並被當時的信徒所接受。這種現象與近代神化概念被某些人反對有相當大的不同。神化概念是當時基督教社群中的一種普遍理解,也是吸引基督徒聽眾的一種說法。其次,關於神化在人身上實現的方式,有「名義的」(僅是一種頭銜,如眾神(gods))、「類比的」(類推或延伸,如信徒藉著恩典成為神的兒子)或「倫理的」(以苦修或哲學式的方法達到像神)。但在亞他那修與區利羅之後,則發展出實際的取徑(在本體論上,藉著道成肉身,使人的性情被變化而神化)。區利羅(Cyril of Alexandria)的神化概念有幾項重點。首先,他拉近了三一神與被神化的基督徒之間的關係。他甚至教導初信者,祂(神、主、聖靈)有能力聖別人,並將他們神化。其次,他相當強調聖靈,認為聖靈是使所有人成聖的,也是叫他們成神的。然後,他直接用聖經的詞彙來表達神化的概念,例如稱義、聖化、兒子名分、分享那靈、有分神的性情。再者,區利羅對於人性裡的魂加以強調,因為接受救恩的對象包括人的身體與魂。最後,他將聖餐和道德生活加以整合,成為人有分於神的性情的實踐方式。除此之外,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強調道成肉身之目的是要神化人類,並藉著教會的洗禮給他們經歷。奧古斯丁雖然強調人有分於神,但也明確表達出人有分於神的界限。對於神來說,人只是神的附隨者,這二者之間永遠不可能平等。因為作為神是一回事,成為神的分享者是另一回事。到了六世紀,亞略巴古的偽丟尼修(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終於首次為神化作出比較正式的定義:「『神化』(θεωσις)就是達到了與神相像並盡可能的與神聯結為一。」在這時期中,神化經常使用於論述救恩論的場合。七世紀初期,藉著守道者馬克西姆(Maximus the Confessor)對神化思想的闡述,不僅使神化的思想確立於東方的教父間,也在東正教神學和靈修上奠定其獨特的地位。馬克西姆認為神化是一種神與人「相互滲透(perichoresis)的過程」,這過程是建立於相通(communion)的屬靈關係,以逐漸達到聯合的奧祕狀態。但是在這種聯合中,創造主和受造物間的分別仍然存在。馬克西姆對於神化的實踐有相當重要的論述,他以浸禮、聖餐與道德生活將神化全部鏈接了起來,這表明神化在教會層面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不僅僅只是一種妄想或神祕的宗教經驗。在馬克西姆影響下,神化教義持續地在東正教中不斷發展。此後,經過八世紀的大馬色約翰(John of Damascus)、十四世紀的帕拉馬斯(Gregory Palamas)等人,這些隨著時間所累積的神化教義與實踐經驗,大體上隨著東正教一直存續到了近代。至於在西方的教會,大約自十二世紀起神化概念逐漸沒落,僅在神祕主義者當中才受到一定的重視。在宗教運動改革後,改革者們並沒有拒絕神化的概念,從他們的著述中能見到關於神化的片段描述,有的採用交換公式的版本,有些則使用了神化術語。如馬丁路德在著名的1514 年聖誕節講道中,他就明確提及了神化的概念與著名的交換公式;加爾文在其彼得後書一章4節的註釋中曾論到:「福音的結束是使我們最終與上帝相稱,並且,如果我們可以這樣說,則要神化我們」;另外,有些學者主張在教義與實踐上與神化概念較為接近的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會(Methodist Church),其神學也有神化的色彩。從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儘管神化教義確實有沒落的現象,但是被一刀兩斷的認定為源自異教思想,並從普世性下降為是東正教所特有的教義,卻是十九世紀才發生的。在十九世紀之前,其實是很難找到徹底將神化自西方基督教分開的觀點。莫塞爾(Carl Mosser)認為,這種情況是在哈納克(Adolf von Harnack)、里奇(Albrecht Ritschl)等學者之後才形成的。22 對神化採取懷疑或貶抑之態度者,以哈納克最為著名。在其著作《教理的歷史》(History of Dogma)中,他認為早期基督教的教理部分源自於希臘哲學,所以混合了基督教真理以外的思想,所以需要藉著歷史重新滌蕩基督教教義。23 哈納克主張將這些部分全部剔除,只留下第一世紀原貌的猶太宗教。他的觀點不但影響了基督教對教父們的看法,也導致神化教義的正統性受到挑戰。雖然倒掉嬰兒的洗澡水是對的,但是卻有可能連嬰兒也一起倒掉了。所以直到二十世紀,神化教義雖不至於完全被抹滅,但是僅存於零星出現的著作中。二、近代中國本土基督教中的神化思想近代基督教到中國宣教的歷史不過二百餘年,中國自立教會陸續出現則是在西元一千九百年前後。這是因為義和團事件的爆發,使西方傳教士意識到中國教會自立的迫切性,也激發中國信徒推動教會的自立。西元1922–1927年的非基運動,則進一步迫使教會面對基督教本土化的問題。當時有許多教會發起了「中國本土教會自立」運動,同時也有許多本土教會陸續成立,後來發展較具規模者包括中華基督教會、耶穌家庭、真耶穌教會與地方教會(召會)等。雖然非基運動對中國基督教的發展看似是重大的挫折,但在實際上卻推動了中國基督教的本土化發展。關於中國本土基督教的神學發展,可以概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知識界的基督教精英分子,如趙紫宸、謝扶雅、丁光訓等人。他們的神學尚未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也未在教會實踐中落實。這是因為他們的論述大都不是直接以聖經為根據來詮釋的。舉例來說,謝扶雅也曾經強調,「人應當完全,像神一樣完全!」強調人具有如同神一般完美的可能性。但他是以人本主義為導向,而非以聖經為主軸來闡述人能夠在宗教中找到無限的可能性。所以在這個面向上,這些戮力於發展基督教本土化神學的基督教精英分子固然提出了一些神學思想,但他們能否作為本土化神學的代表尚有疑慮。因為這些基督教學者或知識分子只是旁觀者而不是實踐者,儘管有一些人在教會中擔任重要職務,但是他們主要的身分都是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實際從事教牧的神職人員。所以,這些神學討論只停留於基督教的精英人物,對廣大信徒群眾的影響不大。至於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發展的第二個面向,則是那些本土教會的領袖。他們才是實際上對基督教社群有真正影響力的人,也與中國本土基督教會的興起和發展有直接的關係。在中國本土基督教興起的時期中,具有廣大影響力且迄今仍具有知名度的本土教會領袖,有賈玉銘(1880–1964)、王明道(1900–1991)與倪柝聲(1903–1972)等人。賈玉銘所編輯的《靈光報》,是當時中國本土基督教相當著名的刊物;王明道的神學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被稱為中國基督教的「大眾神學」;倪柝聲的《屬靈人》與地方教會的刊物,無論在當時或現今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他們也是迄今為止探討中國本土基督教的研討會、論文與書籍中的常客。在他們的著作與講章中,其實有不少神化概念的蹤跡。(一)賈玉銘神學思想中相關的神化概念賈玉銘的神學思想曾被稱為「靈命神學」。從神化的概念來看他的神學論述,可以觀察到一些重要的神化議題。首先,他曾言明道成肉身之於人的神化意義:「我主基督所以道成人,正欲我們亦以人成道」。他認為藉著基督成為人,就使得神的生命得以傳輸到人的生命裡面;然後,當人的生命充滿了神的生命的時候,就能使人的生命變化為神的生命。其次,對於人來說,他認為人的得救就是接受生命,而基督就是生命。接著,得救的人就進入上述生命變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神的靈住在人的靈裡所帶來的。藉著神的靈住在人的靈裡面,將神的生命灌輸到人的生命裡面,使神的生命成為人的生命。宋柏榆指出,在《完全救法》中,賈玉銘以生命與人的變化,說明人的成聖過程。他的人論與救恩的觀點與倪柝聲類似,只要人的靈已經得救,在人裡面就已經有了神的生命,並進入了永生。雖然人的魂和體尚未得救,但這個問題是他們沒有能力過屬靈的聖潔生活,..
神采活現:為神而活的基督信仰-經義闡明叢書13
內容簡介作者認為基督教的基本真理有這五大基本支柱。簡單地說,基督信仰可以定義為:1. 以三一神為導向2. 以基督為焦點3. 因聖靈而得力4. 以教會為家5. 以天堂為盼望而刻意列出這些教義的用意,是要我們不單單只是相信,更要憑著信心做出回應。例如,若真正的相信三一神,就是導引自己的生命與三位一體的神密切相交,而這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以這五大支柱為根據,我們可以更明確而名正言順地主張:神學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著眼於基督,在聖靈幫助下,以教會為家,抱著永生的盼望為神而活的教義。這個定義簡短地總結了前面強調的五大支柱。如果基督教神學無法引導我們迎向啟示這一切的神,那麼就稱不上是真正的基督教神學,也不會是真正的神學。因此,如果一個教會的敬拜、教導和證道,無法激勵信徒藉著聖靈、經由基督為神而活,就會成為一個危險的場所,因為這會使許多信徒以為一切靜好,但事實卻正相反。同樣,敬拜時掀起激情未必就真能營造出這樣的生命,但這樣的生命必須彰顯在生命的各個面向上(儘管在此世稍顥瑕疵)。儘管這句話相當沈重,但是誰願意浪費時間到一個靈命衰退、以虛謊取代真理、以人的形象造神、以娛樂取代「虔誠、敬畏」(來十二28)的場所裡去敬拜神? 作者介紹馬克‧瓊斯 (Rev. Dr. Mark Jones)馬克‧瓊斯牧師是荷蘭萊頓大學博士(PhD, Leiden Universiteit),自2007年擔任加拿大溫哥華信心改革宗長老教會(PCA)的牧師,同時任教於南非的自由州大學(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他經常在南非的威克里夫神學院(John Wycliffe Theological College)以及世界各地的神學院演講,也常於部落格Reformation21.org發表文章,最近正努力寫作與改革神學和「Sheer Christianity」相關主題的書籍。 目錄專家推薦致謝前言第一部分 以三一神為導向的生命1. 三一神2. 與三一神相交3. 尊榮的三一神第二部分 以基督為焦點的生命4. 位格5. 先知,祭司,君王6. 生與死7. 高舉8. 救贖的果效第三部份 充滿聖靈大能的生命9. 恩賜10. 定罪11. 聖潔12. 光照第四部份 以教會為家的生命13. 組織架構14. 敬拜15. 洗淨16. 餵養第五部份 盼望天堂的生命17. 新天新地18. 外邊的黑暗地結語—向神而活附注一般索引經文索引 內容連載前言為神而活 神學最正確的定義即:探討藉著基督為神而活的教義。—瑪斯崔希特(Petrus van Mastricht) 神學就是關於向神而活的教義/教導。—威廉.艾姆斯(William Ames) 為神而活。真正的生命始於我們為神而活:「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帖前三8)我們不是以各種生活方式為自己而活,就是以各種生活方式為主而活;在此生為主而活的意義,就是為要在來生為主而活—要享受後者就必須先投入前者。 那麼我們要如何為主而活呢?基督教對此的回覆只有一個最佳方案。 我們若要活出基督徒生命,首先就必須堅信正確的教義與敬虔的生活緊密相繫在一起、不可偏廢,而且前者就是後者的基礎。保羅非常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在勸勉他的徒弟提摩太如何防備錯誤教導與糜爛生活時,他表示:「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四16)我們還可以舉出其他例子,但諸位從保羅書信(尤其是羅馬書和以弗所書)裡面就可以瞭解教義與生活的密不可分(也就是,從表述導引出命令)。 魯益師也瞭解神學與倫理學之間的密切關係。好比,在《返璞歸真:純粹的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一書中,他首先敘述的是基督教的基本教導,然後才探討從那些神學原則中衍生出的道德觀。魯益師曾在其他地方清楚闡釋二者之間的連結:就我來說,往往發現教義書籍比靈修書籍更有益於靈修,而且我深深以為其他人可能也有同樣的經驗。我相信許多或跪或坐、翻開靈修書籍卻「毫無感動」的人,當他們轉而嘴裡咬著一根煙斗或手裡握著一隻鉛筆、努力地思索一個艱難的神學問題,其內心便會不由自主的開始哼唱。 換句話說,真正的靈修書籍必然充滿教義,而探討教義的書 籍也應該有益靈修。教義和靈修相互為友(羅十一33-36)。 清教徒威廉.艾姆斯(William Ames)深知二者間的聯繫,因此說出「神學就是關於向神而活的教義/教導」這句名言。對艾姆斯來說,儘管神學始終都是思想上的抽象概念,但是絕對不能夠脫離現實中根據意志所發出的回應。荷蘭改革宗神學家瑪斯崔希特(Petrus van Mastricht)以艾姆斯的觀念為基礎表示:「神學的最正確定義就是,探討經由基督為主而活的教義。」增添「經由基督」一語,就是要強調我們若不與基督合一就無法為神而活、也無法向神而活。瑪斯崔希特跟艾姆斯同樣認為神學上的理論與實踐攜手並行,既然如此,「迄今為止,神學所探討的一切無非就是,人的生命應該以神為導向,……故此神學不過就是經由基督為神而活的教義。」因此,純正的神學(若被人接受)能帶來純正的生命(若被人奉行)。 純粹基督教 但願上面這些想法能夠說明何以一本闡釋基督徒生命的書會寫得像是在討論神學教義一樣。讀者可能還會注意到我只專注在五個議題:三一神,基督,聖靈,教會和來生。我選擇這些議題是因為它們關乎基督教最根本的核心教義。在衡量這樣的選擇時,且讓我們回顧魯益師的《返璞歸真:純粹的基督教》。魯益師指的是使所有虔誠的基督徒合而為一的基要信仰,而且他表明這個名稱和觀念是借用自清教徒巴克斯特(Richar Baxter)。 巴克斯特的用意是要駁斥宗派思想的分裂主義,因此稱呼他自己是萬世萬代遍布各地的「基督教會」裡的「一個純粹基督徒」。按照純粹基督教的觀念,他稱呼自己是一個「大公基督徒」(Catholic Christian),所謂大公不是指羅馬教會,而是指一般符合使徒信經共通教導的意思。他屬於「堅決反對分門結黨的那個陣營」而不屬於「任何分裂或者相互對抗的宗派。」 我們可以認為巴克斯特偏頗地排斥宗派的用意是為了要把他自己定位為純粹的基督徒,也可以同樣地不認同他對純粹基督徒的定義;然而,他那「純粹基督徒/教」的想法,清楚地顯示他渴望得到一個能夠使所有真正的信徒合而為一的共同基礎。對巴克斯特來說,這必然不會是一條可以便宜行事或者得過且過的捷徑,而是一條能夠消弭不必要的紛爭的道路。他也曾針對基督教不同的宗派表示: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成為任何一個宗派的會友;但要成為那種每個人都想成為的基督徒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為任何一個宗派或者信念大發熱心,但是要眾人都普遍地為基督信仰燃起熱情或者持續火熱,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需要費盡心力才維持得下去,因為分門結黨的衝動會撲滅它。要愛自己所屬的宗派非常容易,但要對所有基督徒都發揮大愛、並一直活在聖潔的慈愛與言語中(基督徒團契的特質),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巴克斯特表示,這樣的團契所彰顯的就是「現實世界中的聖潔」,他指的顯然就是經由基督為神而活。隨之而來的就是,這種團契應該「活出永生的盼望,也就是分別為聖的人將會活在無盡的喜悅中、而那些沒有分別為聖的人將會生活在永刑與咒詛中;他們雖然活在現世中,但真心相信天堂與地獄的存在,以及末日審判的必然到來。」7 顯然,並不是所有認為自己是「純粹基督徒」的人都配得上這個稱呼。十七世紀的異端約翰.比德爾(John Biddle)稱自己是「純粹基督徒」,結果遭到約翰.歐文(John Owen)的斥責(有得到國會的授權),歐文的評論是:「現在,不論此人是個『純粹基督徒』或只是個純粹譁眾取寵的琉善派(Lucian),就由讀者自行判斷吧。」8 現在有許多人就像比德爾一樣自稱是「純粹基督徒」,卻只會耍嘴皮子,甚至公開否認基督信仰的基本真理(例如,三一神第二位格的耶穌基督的永恆性)。 我必須承認,我在這一點上倚重的是巴克斯特和魯益師,以及他們對「純粹基督教」的重視。有鑑於此,此書的主要目標就是勾勒出基督信仰的基本真理,藉此闡釋為神而活和向神而活的意義。換句話說,此書就是身為牧師的我獻給我所牧養的羊群和其他基督徒的「基督信仰入門之書」。 這種方式的歷史根源就是使徒信經,教會歷史上已經有許多人探討過這一份為基督信仰奠定基礎的信經。弗朗西斯.圖倫丁(Francis Turretin)在其《辯道學要義》(Institutes of Elenctic Theology;十七世紀一本非常繁瑣複雜的系統神學著作)中就表示,基本信條猶如—關於聖經是出自神之啟示的教義⋯⋯即其為獨一又完美的信條;關於三位一體的神;關於基督,救贖者及其最完美的圓滿;關於罪及其懲罰—死亡;關於律法及其所無法拯救;關於因信稱義;關於恩典與善工之必要,成聖與敬拜神,教會,死人復活,最後審判與永生,以及與這一切相關的教義。所有這些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從而彼此互相依存。這一切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缺一不可。 除了圖倫丁,還有許多學者都曾總結基督信仰的主要教義。不論是在宗教改革時期、後宗教改革時期,或者最近幾百年間,許多著作都在探討這些議題,但所強調的重點各有不同。我對基督教的基本真理有我自己的觀點,而我著重的就是下面這五個基本支柱。簡單地說,基督信仰可以定義為: 1. 以三一神為導向 2. 以基督為焦點 3. 因聖靈而得力 4. 以教會為家 5. 以天堂為盼望 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我刻意列出這些教義的用意,是要我們不單單只是相信,更要憑著信心做出回應。例如,若真正的相信三一神,就是導引自己的生命與三位一體的神密切相交,而這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依此,我可以根據上述五大支柱為神學下一個更明確的定義:神學就是在教會裡,經由基督,在聖靈幫助下,為神而活,並盼望著天堂的榮光。 以這五大支柱為根據,我們可以更明確而名正言順地主張:神學就是以三一神為導向,著眼於基督,在聖靈幫助下,以教會為家,抱著永生的盼望為神而活的教義。 這個定義簡短地總結了前面強調的五大支柱。如果基督教神學無法引導我們迎向啟示這一切的神,那麼就稱不上是真正的基督教神學,也不會是真正的神學。因此,如果一個教會的敬拜、教導和證道,無法激勵信徒藉著聖靈、經由基督為神而活,就會成為一個危險的場所,因為這會使許多信徒以為一切靜好,但事實卻正相反。同樣,敬拜時掀起激情未必就真能營造出這樣的生命,但這樣的生命必須彰顯在生命的各個面向上(儘管在此世稍顥瑕疵)。儘管這句話相當沈重,但是誰願意浪費時間到一個靈命衰退、以虛謊取代真理、以人的形象造神、以娛樂取代「虔誠、敬畏」(來十二28)的場所裡去敬拜神? 以聖經為生命的基礎 某些人可能會認為我遺漏了一個支柱(尤其是依循著前面圖倫丁「以神的話語為神學起點」的論點而言):我們豈不是應該同時主張活出以聖經為基礎的生命嗎?確實,我們同意,在任何關於三一神、基督、聖靈、教會和天堂的討論裡,都必須以出乎我們自身以外、惟獨由神所啟示的基本源頭為基礎;神屈尊就卑、以人類的能力自限,雖然貴為創造主卻願以被造物的身分與我們相交。 我寫作此書的目的,就是完全按照神話語的啟示,陳述其中關於生命的首要教導。若離開了改革宗惟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信念,那麼此書竭力主張「為神而活」的呼籲就會是一場徒勞。 我們服事的是一位基於憐憫向祂的被造物啟示祂自己的神。祂藉著被造的外在世界與被造之人的內心,明確地向所有人類啟示祂自己。儘管神已經明白地向所有人類啟示祂自己並從而使我們「無可推諉」,但是人類卻因為不敬虔而「阻擋真理」(羅一18-20)。因此,雖然自然啟示已經清楚明白地顯示神,但對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