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甸園到巴別塔-以上帝的眼光看世界
【作者簡介】 陳志宏牧師十六歲信主、受洗,十八歲領受全職事奉的呼召。二十九歲神學院畢業。 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副院長,同時參與「講道實習」及「教會領導與管理」等課程的授課。曾任台灣信義會家家歌珊堂牧師、台灣信義會監督、道聲出版社社長。 在好消息電視台的空中聖經學院及空中主日學,曾錄製《創世記1~11章》、《約書亞記》、《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哈該書》、《撒迦利亞書》、《以弗所書》、《使徒信經》、《十誡》、《理財有道》等節目。 信息的特色為致力於將聖經真理運用到我們今天的時代處境中,思路清晰、善用比喻與例證,把聖經的真理講解得讓人聽得懂、聽得明白、聽得有興趣,而且能夠激發人去行道。著有《什麼?王子居然選了灰姑娘壞心的姊姊─以弗所書驚天解密》、《從曠野到迦南─約書亞的得勝足跡》、《你是上帝的神隊友─雅各書的智慧》、《當世界說不可能─透析尼希米如何回應使命與異象》等著作。【內容簡介】 1.從創世記1至11章分析上帝創造人類的4大事件:創造、墮落、洪水及巴別塔。2.引用許多重量級解經專家的著作。3.每篇有禱告詞及真理思考題4.談及工作及生活態度。5.對創世紀的多個謎題提出詳細說明,幫助讀者解惑。【推薦序】 【推薦序】一沈正牧師/中華福音神學院董事長標題:來認識創造主,並領受與創造主相遇的福分 我喜愛創世記,內容「超」豐富,常常被吸引。不僅百讀不厭,而且每次讀都有新鮮領受,愛不釋手。 許多論及創世記的書,從不同角度切入,神學、科學、人類學、社會學等,深入探究,多所著墨。讀者也能有所斬獲。 然而志宏牧師此書,相對而言是以牧養的角度出發,在會眾崇拜中,系列查考傳講,加入許多見證、比喻與故事。侃侃而談在這彎曲悖繆的世代,如何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許多教導如點著的明燈,指引方向。 教牧最大的挑戰,不是辯論,不是宣告,而是陪同信徒(從初信者起)走人生的道路,這是本書明顯的特點。 本書論及創世記一至十一章,即所謂的「上古時代」。分成二十個主題,鑑古知今,深入淺出。志宏牧師此書清晰的告訴我們,認識創造的主,並與創造主相遇是何等的福分。因為祂是真實的上帝、是誠實的上帝、是信實的上帝。 上帝的話語是真實的指標,引領我們走向永生之路。志宏牧師已有多本著作問世,如今加一,定能為主所用,同步牧養末後世代的人。 【推薦序】二賴建國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第五任院長,創欣神學院舊約教授,環球聖經公會駐會學者,《環球聖經譯本》舊約主編標題:升到宇宙的高處,從上帝的眼光看世界,從內心回應聖靈的呼召 老友陳志宏兄繼去年撰寫《你是上帝的神隊友:雅各書的智慧》之後,又將出版《從伊甸園到巴別塔:以上帝的眼光看世界》一書,並邀我作序,我欣然答應。 創世記是一本論述起源的書,尤其最初十一章,講到萬有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賜福的起源、工作的起源、社會制度(婚姻)的起源、罪惡的起源、救恩的起源等等。這些都是人類終極的關懷,是歷久不衰的課題。 例如,2021年聖誕節當天,NASA順利發射歷來功能最強大的韋伯太空望遠鏡,準備一個月後進入離地球一六○萬公里的太陽軌道(不是地球軌道)。其兼負二項重大的科學任務,首先是探索宇宙歷史的早期階段,回顧大爆炸後的數億年時光;其次是發現系外行星,並透過分析這些星體的大氣,進一步研究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這至少代表人類的想像及努力並不受新冠疫情影響,照樣無限發展。 然而,人們對於所生存的地球、生活的日常,卻仍存在許多不確定。這催促我們更回頭審視上帝最初啟示的真理,特別是創世記的頭幾章。志宏兄這本精心撰寫的講道集,出於他多年研經的成果,是教會傳講的記錄,不但引領讀者回到時間的起初,升到宇宙的高處,更邀請眾人從上帝的眼光看世界,從內心回應聖靈的呼召。 例如:開篇第一章就講論「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不但詳論創造的上帝「自有永有」,創造之初「空虛混沌」,更勉勵讀者向上帝回應:「我願意在這個空虛渾沌、淵面黑暗的處境中,與聖靈同工,一起去轉化我們的家庭、工作職場、教會及社會國家。」 書中也回答無數人頻生的疑問,例如創一章26節上帝說:「我們要照我們的形象和樣式來造人」。這也是我自己在讀經時所產生的第一個困惑:為何說「我們」?什麼是「上帝的形象」? 當然書中還有許多精妙的語句、智慧的格言。例如:「創造天地的過程就是工作,上帝本身就是一位工作者,上帝喜歡工作,也享受祂工作的成果。上帝本身是一位工作者,所以照上帝形像造的人也要成為工作者,有工作的能力是上帝形像的表現之一。」但也警戒勿工作過度:「我們與上帝或與家人的關係恰如一河之兩岸,而努力工作好比河水,當水量穩定在河道內流動時,緩緩增加所帶來的水利資源就越豐富;但假使河水無節制地高漲漫過兩岸就會氾濫成災,造成極大的災害。」 讀者也會喜歡「所謂的默想,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根據聖經的真理去省思覺察,真理才能給人真正的自由。」還有當他講到上帝所設立的婚姻,「聯合」所表達「意志性的委身」這個概念就很重要,「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所以基督徒根本不該把離婚當作處理夫妻之間摩擦與衝突的選項。 加爾文勉勵教會牧者同時也要做學者。我的恩師卡森博士(Dr. D. A. Carson,芝加哥三一神學院新約教授),曾在課堂上鼓勵我們:「希望每一位牧師讀博士,也希望每一位博士去牧會。」 志宏兄秉持其多年的學術涵養、牧會實務及行政經歷,持續鑽研聖經,復更藉講道教導,實踐真理,指引人心,是少見的全方位基督教工作人員。其不斷出版的講道集就是最好的見證。 祝願這本書置於您的案頭,仔細閱讀、聆聽、默想、回應,結出美好生命的果子。是為序。【目錄】 系列信息前言 7推薦序來認識創造主,並領受與創造主相遇的福分∕沈正 9升到宇宙的高處,從上帝的眼光看世界,從內心回應聖靈的呼召∕賴建國 11作者序從創造的過程認識上帝∕陳志宏 1501.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19創一:102.上帝說 33創一:1~二:303.上帝創造的傑作 49創一:26-31,二:704.享受安息 63創二:1-305.幫助者 79創二:18-2306.脫離臍帶成為大人 93創二:2407.你的選擇是什麼呢? 107創二:8-1708.試探的本質 121創三:1-709.罪人的反應 135創三:7-2110.在工作中敬拜上帝 149創一:1~三:1911.如何勝過爭競、比較的試探 165創四:1-812.平凡軟弱的人也能得祝福 181創四:1-1213.這世界的榮耀有一天都要過去 197創四:17-2614.讓我們與上帝同行 211創五:1-3215.出淤泥而不染 229創六:1-916.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245創六:11-7:2317.顧念我們,救我們脫離苦難的上帝 261創八:1-2218.當父母表現失態或犯錯時 277創九:18-2919.四海之內皆兄弟 289創十:1-3220.上帝的心意 305創十一:1-32參考書目 317【文章試閱】 第一章: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前言:創世記是聖經的第一卷書,所以創世記第一章的第一節經文,也是整本聖經的破題。這一節經文堪稱整本聖經的起手式、奠基石,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創一章1節,「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此節經文在希伯來原文聖經僅有七個字,中文《和合本》的翻譯也只不過八個字,雖僅是短短的一句話,卻宣告、啟示出許多寶貴的真理。以下我要從三方面來與大家一同思索這節經文所要向我們啟示的真理,首先是:上帝是「自有永有」的上帝。 經文:創世記一:11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內文小標:上帝是自有永有 ..
巴特論基督門徒的兩堂課:召命.禱告
本書的兩個篇章,選輯自巴特《教會教義學》(IV/2.66〈作門徒的呼召〉;III/4.53〈禱告〉),論說作主門徒的兩項基本功課。 召命:跟從耶穌是甚麼意思?巴特闡明,作門徒是出於神的恩典,順服神的召喚就是邁出信心的一步,也必然帶來一種決裂——蒙召作門徒,意味著捨棄對自權力的戀慕,放棄對自我榮耀的追逐,克服恐懼和武力慾望,破解人際感情的依戀。 禱告:巴特力陳,禱告的基礎是人在神面前的自由。禱告是神的允許,也是神的命令。向神祈求,就是以神的旨意作為人所關心的事。巴特尤其強調主禱文開首的「我們」:人在禱告中,並非以獨立者的姿態來到神面前,他只要開始禱告,就與其他禱告的聖徒結連,同承使命,分擔憂患,一起向神呈獻讚美。 巴特的鋪陳縝密細緻,論述鏗鏘有力,重申門徒召命與禱告在基督徒生活中的核心重要性。 「本書從神學角度思考作主門徒和禱告,對於弟兄姊妹理解這兩個屬靈課題甚有助益。華人教會一直缺乏巴特著作的翻譯,本書能夠幫助華人信徒認識巴特的思想,實在難得。」—— 陳韋安博士 ( 香港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卡爾.巴特(Karl Barth)瑞典籍神學家,基督教思想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人物。1919年出版《羅馬書釋義》,聲名大噪,在神學界造成震撼。其巨著《教會教義學》累積三十多年心血寫成,獲譽為二十世紀基督教最重要的神學著作之一。【目錄】巴特論基督門徒的兩堂課 第一課 召命:作門徒的呼召序引言一、具有命令形式的恩典二、與神呼召相應的結連三、邁出順服信心的一步四、呼召帶來必然的決裂結語 第二課 禱告序引言一、在神面前禱告的自由二、空著雙手前來的祈求三、構成禱告本質的請求四、禱告蒙神垂聽的關鍵結語:禱告紀律規則的探討..
同行無界:從聖經學習攜手面對風浪
「我們需要一個更和平的世界,這是出自更和平的家庭、鄰里和社區。為了得到和培養這種和平,我們必須愛別人,甚至愛敵人如同朋友一樣。」(豪沃.杭特) 當12門徒之一的猶大帶著一大群拿著刀棒的人來捉拿主耶穌,並與祂親吻,主耶穌對他說了甚麼?「朋友,你來要作的事,快作吧!」 我們是否身處人際衝突不斷的世界、家庭、社區、職場?何解弄得雙方傷痕累累?如何擺脫掉這些困境?如何成功平息「戰火」?我們的說話、行動是幫助創造一個適合每個人生活的世界,還是帶來徹底的破壞?我們採取的每一個行動,說出的每一句話,可否只有一個目的:「願意為別人和自己的幸福作出貢獻。」 人與人之間有沒有可能一輩子活在正確、和平的關係中?在分裂對立的世界,唯一值得一戰的,就是守護我們的親密關係。和平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 本書有36篇文章,作者在每一篇都會縷述至少兩個人物之間的衝突,並提供各式各樣讓我們思考可行的解決方法。每一章附有查經討論及應用反思,適合個人閱讀及小組查經。 主耶穌已賜予我們豐盛的生命,我們能如何為生命服務? 【推薦】「本講述了新舊約聖經中人與人的關係,當中充滿了愛恨交織,有血有肉。通過聖經作者對人、事、物的描繪,我們不是單單接受一條一條的規矩,而是讓我們進入人物互動的世界,從中得著提醒、幫助、反省。」—— 李奇山 「葉牧師在本書將聖經的教導與生活體驗整合起來,藉著思考與應用的問題,向讀者發出挑戰,引導讀者在自己有的境中作出反恩,將聖經的教導融入在天的生活中,拉近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梁銘恩 「本書是葉牧師憑著多年的牧養經驗,加上使用文法釋經的方法寫成,通過聖經中永恆不變的真理、當中的原則、成敗的例子等,從人與人及人與群體之間充滿張力的關係,作為今天的借鏡,藉此鼓勵我們去面對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真假難辨的人際關係時,靠著聖經突破自我限制,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更能活出從神而來的愛。」—— 陳國邦 「本書所提到的『同行』,不單止是年齡方面的無界,即使在任何有界限、有圍牆的地方,靠著神的話語就能夠踏出『同行』的一步。儘管聖經出現負面的謀殺事件,卻也有正面的溫情故事。願神的話語賜福充滿分歧的時代,也賜福現在和將來的教會。」—— Jack 「本書每一篇講道的段落銜接和例子應用不落一般的俗套,列舉的例子多數都是活潑生動,給人帶來啟迪。每一章結束前,都提供思考問題,給團契中小組查經的帶領者帶來莫大的幫助。」—— Roy 「葉牧師採用原文釋經,把一篇篇精彩的人事是非重現眼前,每一章都有豐富的例子和雋語,帶領讀者思考及學習如何在現今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活出基督信仰及聖經的價值觀。」—— Stella 「本書對基督徒與神同行發出許多的挑戰,激勵更多人入思考經文並與神同行。」—— Zac【作者簡介】葉莫瑞英師母美國百奧拉大學(Biola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哲學博士,及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教育博士,先後於美國阿蘇薩太平洋大學和澳門大學任副教授,2010年證實患癌,2013年復發,期間仍熱心事奉及分享見證。葉師母於2016年5月22日主懷安息。 葉福成牧師為美國三一福音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具20多年牧會經驗,自1999年起在美國及香港的神學院教授釋經講道學,並創辦「傳基督」(preachchrist.com)和文法聖經(bible.ryl.hk)網頁。現為香港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華語部同工。【目錄】作者序序言1. 李奇山2. 梁銘恩3. 陳國邦4. Jack5. Roy6. Stella7. Zac 1. 該隱和亞伯:最凶惡的謀殺(創世記4:1~18)2. 亞伯蘭和羅得:短期獲益,長期受苦(創世記13:1~18)3. 夏甲和撒萊:看顧人的神(創世記16:1~6)4. 亞伯拉罕和亞比米勒:藉我賜恩福(創世記20:1~18)5. 利亞和拉結:珍惜眼前人(創世記29:1~31:55)6. 雅各和以掃:既往不咎(創世記32:1~33:20)7. 青年約瑟和家人:敢於幻想(創世記37:1~39:23)8. 他瑪和猶大:她的公義理念(創世記38:6~26)9. 首相約瑟和家人:饒恕需要說對不起(創世記42:1~50:26)10. 摩西和家人:溫柔的人有福了(民數記12:1~16)11. 摩西和十個探子:半途而廢代價高(民數記13:1~14:45)12. 摩西和新一代:忍無可忍,還需再忍(民數記20:1~13)13. 底波拉和巴拉:女中豪傑(士師記4:1~24)14. 路得和拿俄米:我心靈得安寧(路得記1:14~18)15. 撒母耳和以色列人:功成身退(撒母耳記上8:1~12:25)16. 掃羅和大衞:以善勝惡(撒母耳記上24:1~22)17. 大衞和亞比該:得不償失(撒母耳記上25:1~44)18. 米非波設和大衞:愛與恩(撒母耳記上19:24~30)19. 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民:新官上任(列王紀上11:1~12:33)20. 神人和老先知:你的罪必追討你(列王紀上13:1~34)21. 以利沙和亞蘭人:薪火相傳(列王紀下2:1~6:33)22. 乃縵和以利沙:一個孩子的信心(列王紀下5:1~27)23. 耶何耶大和約阿施:齊家養育(歷代志下22:1~24:27)24. 尼希米和猶大人:我翅膀下的風(尼希米記5:1~19)25. 約伯和家人:生命傷如浪滾時(約伯記1:1~2:10)26. 耶穌和父母:在聖殿中找耶穌(路加福音2:39~52)27. 僕人和同伴:寬恕是神聖的(馬太福音18:21~35)28. 落在強盜手中的人和撒瑪利亞人:無國界英雄(路加福音10:25~37)29. 馬利亞和馬大:忙而不亂的事奉(路加福音10:38~42)30. 兒子和父親:回頭是岸(路加福音15:11~32)31. 財主和拉撒路:你只活一次(路加福音16:19~31)32. 撒該和眾人:愛人與物(路加福音19:1~10)33. 門徒與門徒:僕人領袖(路加福音22:24~27)34. 保羅和巴拿巴:再見不意味著永別(使徒行傳15:35~40)35. 腓利門和阿尼西母:自由的土地,勇敢的教會(腓利門書) 索引:涉及人際間係處理/衝突的課次..
小小心靈做大事:小德蘭教曉我們如何成聖與傳揚福音的十二堂課
肉身雖軟弱,行動雖受困,卻可因捨己忘我的親近主耶穌,成就無可比擬的更新! 時代紛亂,我們彷彿進退維谷,茫然尋不着出路,然而一位英年早逝的柔弱修女,卻可能給我們最適時的提醒!小德蘭自幼體弱多病,因染病二十四歲便返回天家。她短暫的一生中,離開家中或修院四道牆垣以外的時間屈指可數,但為何留下的靈性遺產竟震撼世人?這全因她以生命展示出,邁向神聖之道路在乎最日常最平平無奇的生活,最微小卻最具爆炸性,書以十二個精簡篇章給我們娓娓道出小德蘭這種深具潛能的靈性為何。 【好書推薦】「小德蘭,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聖人之一。融貫默觀與行動,是所有邁向成聖基督徒的關注。本書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從小德蘭平凡又瑰麗的一生,巧妙地點出「默觀」和「福音使命」這兩大精髓,突顯三者渾然一體,指導我們安心在平凡又不被注目的生活中,播下微笑和代禱,成為一個默觀的福音使者。渴望達至默觀和重視大使命的你,怎會錯過這本好書。」—— 黎嘉賢/靈修學家、神學博士、《靈命操練八課》作者 「小德蘭曾苦心尋覓一條筆直、全新、快捷的路徑走向上主那裏,最後她發現這條屬靈小徑就是接納微末的我本是天父的寵兒,一邊享受祂的寵愛,一邊以愛付上微小的服事。身為靈命培育者的穆陶女士以簡樸的文字,輕鬆的筆觸,把這份屬靈瑰寶化為尋常生活的十二個素質,示範了靈修與塵俗生活的巧妙連結,此書實為不可多得的靈修讀本。」—— 陳群英/思維靜院靈修導師、本書譯者 「聖女小德蘭,可能是近代天主教最具影響力的聖人。牟敦/梅頓、盧雲、若望保祿二世都受其影響。小德蘭的思想言論,並不是甚麼深奧的神學作品,而是最單純的內心剖白。本書是小德蘭靈修的核心思想,在天主教喚作「神嬰小道」,作者蘇珊.穆陶將其表達得更生活化,令人更易明白,實是介紹小德蘭靈修的良好示範。」—— 楊孝明/塔冷通心靈書舍店主【作者簡介】蘇珊.穆陶(Susan Muto)著名加爾默羅靈修作家、教師、演講者,主顯協會(Epiphany Association)執行總監、主顯靈修培育學院(Epiphany Academy of Formative Spirituality)院長。多年來擔任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靈修培育學院行政工作,以全職教授身分任教該學院的課程,並主責編輯期刊。穆陶的文字經常穿梭於學術和流行雜誌之間,如 Mount Carmel 和 Spiritual Life Magazine。著作超過三十本,包括屢獲加許的 Gratefulness: The Habit of a Grace-Filled Life,以及 Table of Plenty、Then God Said、Virtues:Your Christian Legacy 等。與聖神修會的艾德恩.凡甘神父(Rev. Adrian van Kaam, C.S.Sp.)合著共四十多本書,包括 Commitment: Key to Christian Maturity、The Power of Appreciation。 穆陶曾主領多個美國國內或國際性的靈修課程、工作坊及研討會。2009年獲賓夕凡尼亞州西部天主教歷史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天主教圖書館協會頒發 Aggiornamento Award。【譯者簡介】陳群英先後獲取香港理工大學(前香港理工學院)翻譯及傳譯高級文憑,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2011年開始在美國和澳洲接受靈修培育和屬靈指導的訓練,2013年加入香港思維靜院的靈修陪伴團隊,一面接受培育,一面在靈修陪伴的事奉中學習,並先後獲取澳洲Arrupe依納爵靈修指導證書,以及澳洲墨爾本神道學大學(University of Divinity)頒發的靈修指導碩士學位。翻譯經驗豐富,先在香港政府從事翻譯工作接近二十年,其後從事基督教書籍翻譯工作。譯作包括:《熟齡恩典:當迎接上帝仍要給我的使命》、《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歸心祈禱的操練:與上帝親密同行40天》、《點滴:日常生活中的神操》等。..
解經講道注釋叢書40:希伯來書
書介希伯來書是基督教會最早期的講道形式,宣講者企圖解決一個急迫的問題,這個問題現今仍然仍然很普遍,就是會眾經歷巨大的苦難,已經筋疲力盡,難以堅持信仰。作者展現了希伯來書是如何將神學教導與道德行動的建議結合起來,向今日教會說話,回應現時的挑戰。目錄推薦序 ix中文版序 xiii叢書總序 xv作者前言 xvii導論 1注釋 71:1-4 耶穌,最後也是最初的道 91:1 上帝說話 131:2a 新的話 17專文:希伯來書與猶太教 201:2b-4 我們歌頌基督為這世界 231:5-14 耶穌不是天使 261:5 講道者的問題 261:6-12 短暫的天使,永恆的子 271:13-14 講道者的問題重述 292:1-4 在高處的天庭聆聽證詞 352:1 倫理的課程:前面的危險 352:2-4 身為辯護律師的講道者 41專文:希伯來書最重要的觀念是什麼── 44神學還是倫理? 2:5-9 耶穌:暫時比天使小 482:5-8a 從高處降下 482:8b-9 看見耶穌,聽見福音 512:10-18 元帥與祭司 542:10 元帥造就完全 572:11-18 子說話:過去,現在和將來 593:1-6 家庭教會 633:1a 神聖的同伴 633:1b-3a 比摩西更加榮耀 673:3a-6 轉動寶石 693:7~4:13 今日學會休息 723:7-11 安息日的安息 753:12~4:13 三要點與一首詩 794:14~5:10 尊榮的大祭司 844:14-16 堅定持守並大膽禱告 855:1-10 耶穌與大祭司的工作說明 895:11~6:12 講道者有如靈巧的教師 946:13-20 上帝確實且堅定的應許 1026:13-18 上帝起誓 1036:19-20 盼望:靈魂的錨 1057:1~10:29 耶穌的大祭司職分:進階課程 1087:1~8:13 麥基洗德的祭司等次 1129:1-15 祭司的敬拜,舊與新 1259:16-28 死與潔淨 13210:1-18 祭司工作的效益 13510:19-39 新的約的敬拜 13911:1~12:2 見證人的大雲彩 15011:1-3 信 15111:4-40 信心名人堂 15411:39~12:2 會眾加入行列中 16812:3-17 在訓練室裡 17412:3-11 為什麼基督徒的生活如此艱難? 17612:12-17 緩慢費力地向終點線前進 18012:18-29 兩座山 18212:18-24 往錫安的實地考察 18312:25-29 再訪錫安 18613:1-21 宣布與祝福 19013:1-19 宣布 19013:20-21 祝福 19513:22-25 後記 198書目 201進深閱讀 203參考書目 203作者前言這本注釋書的寫作要歸功於許多希伯來書研究的學者,藉著他們的注釋書和學術論文我才得以認識他們,也景仰他們。這當中特別要感謝Harold W. Attridge、William L. Lane、Paul Ellingworth、R. McL. Wilson以及L. D. Hurst。Attridge在the Hermeneia系列中的鉅著可說是希伯來書注釋中的聖母峰,難以攀爬,然峰頂的景色卻是如此壯麗。至於Lane,每當我在大白天探險於大地上佈滿石塊的區域時(希伯來書裡就有著大量的石塊),我會發現,Bill Lane早在黎明之前就去到那裡,忠實地工作,翻遍所有的石塊,就連最小的也不放過。Ellingworth是希伯來書的注釋家中少數能以敏銳的幽默感充分掌握經文的學者。他的注釋書用一段故事作為開始:一群大學生被聚集在禮拜堂,聆聽著有點長的一段希伯來書經文,迂迴輾轉有如迷宮般地討論著麥基洗德的重要性。當讀經者讀到「我的話更是顯而易見的」(7:15)時,Ellingworth眨著眼說,整堂的學生不由自主地爆出哄堂大笑。Wilson對於把事情說清楚有著不可思議的本領,面對人們讀希伯來書時常提出的問題也能提供清楚且合理的答案。Hurst不僅在學識修為上仔細又有能力,更有著冷靜與清晰的優點。與啟示錄一樣,希伯來書有著充滿象徵且複雜的經文,它可以是為宗教人而存在的民族營地,企圖獲得超過應有的象徵性思索、詮釋上的擦板球以及完全奇特的解釋。Hurst藉著推測在轉移上有著英雄般的貢獻,狂野的以及其他方式,讓人能夠明白這部迷樣的文件。我同時也要向六位優秀的同事致謝,其中的三位,Eun Joo Kim、Carol Antablin Miles與Stephen J. Quinlan,從還是博士生的時候他們就和我一起與希伯來書的經文奮戰;套句希伯來書講道者的話,他們「被自己所受的苦試探」。另外三位,Paul Achtemeier、Patric D. Miller與James L. Mays,也是這套Interpretation系列的編輯,給予許多幫助並且有著無與倫比的耐心。再次引用講道者的話,他們確實「忍耐到底」。我十分感激所有的這些同事,這本注釋書無論有什麼優點,無一不是出於他們的努力。能夠探究如此宏大的經文是我的殊榮,也是對我信仰的支持。對一路上牽著我的手引領我前進的朋友與同事們,無法一一提起他們的名字,在此一併致上我深深的謝意。Thomas G. Long普林斯頓神學院..
如何以禱告勝過恐懼
內容簡介裝備真理、破除謊言,活出神所創造的生命風采為別人脫離恐懼禱告,是幫助自己克服恐懼的好方法。恐懼是否正影響你的生活?在現今世界,恐懼已成為最大的傳染病,種類繁多、無遠弗屆,正一點一滴侵蝕地上人們的身心靈,使無數人失去自信與能力,偏離受造的美好目的。然而父神早已選定我們成為祂的兒女,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與復活更為我們永遠得勝、供應一切,我們理當不再需要擔心未來,只需放心享受父家的筵席。但撒但以謊言誘騙我們懷疑神的大能與心意,放下所擁有的福分和權利,在各種恐懼與憂慮中沉浮。能幫助我們擺脫謊言、重獲平安的,只有神和祂的話。史多美從親身經歷出發,向讀者分享她擁抱生命的祕訣:即使深陷恐懼,若抓緊神的話、放膽禱告,就能一步步認識真理、得著自由,走進神為你預備的美好未來。經中常提到我們口中的話語,並探討我們說的是真話還是謊話。有些人對自己說謊,這謊話說多了之後,對他們來說就變成真的了;換句話說,他們其實就是說服了自己,去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還有些人是不知不覺就相信了謊話,因為他們並不清楚真相是什麼。但真正的事實不會被抹滅,它最終還是會顯露出來,所以當有一天真相浮上台面時,人所說的或所相信的謊言都將破滅。這本書的宗旨就是要從我們的恐懼中找出「真」相,然後學習宣告這些合乎真理的真相,直到我們的心靈和意志,能完全接受、相信這真理為止。我們要靠著禱告來明白真理,使我們得自由,然後採取必要的步驟來領受神賜給我們的所有自由。為了要活出神所賜的生命,我們絕不容許恐懼來轄制我們。本書將幫助你不但去發掘自己內在隱藏的恐懼,並且面對它,還要為你建立起強大的真理基礎,使你能完全從恐懼中得釋放。其中包含了一些即時可用的方法,讓你一發現自己充滿恐懼,就能辨認出哪些是神所認可的畏懼,而這種恐懼對你有什麼益處。而且我們也都須要清楚,只有一種恐懼是神希望我們都有的,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恐懼而活。當你在恐懼中掙扎時,我們還會提供你很多帶有能力的想法和話語,幫助你快速而從容地思考、宣告和禱告。每當恐懼臨到,威脅要奪走你的平安時,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你恢復心靈的平靜,防止恐懼帶來耗損。最常見的恐懼包括被拒絕的恐懼、失敗的恐懼、痛苦的恐懼、失去的恐懼、受冷落的恐懼、對罪惡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未來的恐懼,這些恐懼對我們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若能克服生命中的這些重大恐懼,其他恐懼也就失去了殺傷力。 作者介紹作者 史多美.奧瑪森 Stormie Omartian早年活躍於美國演藝圈,信主後以一連串膾炙人口的著作激勵了無數讀者。她最知名的作品是「如何禱告」系列,包括《如何為你的丈夫禱告》、《如何為你的孩子禱告》、《如何為你自己禱告》等(中文版皆由以琳書房出版),全球銷售已逾三千八百萬冊,並曾榮獲美國CBA(基督教書商協會)金牌獎。史多美與夫婿邁可(Michael)結縭逾四十五年,三個孩子皆已成年,並有兩個孫子。 目錄作者序1 恐懼對我們的影響2 我們最怕的是什麼?3 聖經如何談恐懼?4 神容許我們經歷什麼樣的恐懼?5 神希望我們怕什麼?6 恐懼時該如何思考、說話、禱告?7 感到恐懼時該怎麼做?8 仇敵有哪些恐懼伎倆?9 如何勝過死亡的恐懼?10 如何勝過對未來的恐懼? ..
罪身成義:溫州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
如何理解罪與詮釋罪,不僅是基督教人論的基礎,也是實踐中的漢語基督徒構建其宗教世界圖像的起點以及開展倫理生活的焦點。本書借一群溫州鄉村基督徒的故事,分別從他們的歸信、對偶像的態度、與傳統道德秩序不失緊張的嵌入、人們的集體宗教生活、教會對個體的權力治理乃至實踐中的神義論等多個不同角度,一層層地分析了圍繞罪人這一倫理主體所構成的宗教世界圖像影響其倫理生活的程度。本書認爲,人們所踐行的圍繞罪的自我否定,底色實乃一種探尋罪身成義的自我肯定。正是這種取向,悖論地使得基督教難以實質地觸碰到自我,進而難以真正做到倫理生活的改變。 【作者簡介】張杰克浙江大學社會學學士、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神道學碩士;慕尼黑大學新教神學系在讀博士生。 【目錄】總序/v黃序 成為罪人與力求無罪/1引論/11緣起 一個婦人的病和死/11基督教與倫理生活/22作為倫理主體的罪人/27第一章 歸信、偶像與魔鬼/35群體歸信/35成為罪人/40偶像的詮釋學/53不安、魔鬼與神魔之間的人/68第二章 村莊中的基督徒/83禮拜單與身份認同/86日常生活的基督徒形象/90再思人情道德/101道德生活的適應與張力/108第三章 日常的宗教生活/121傳福音與生活見證的困難/125神聖空間中的講道與聽道/133作為行動的認罪禱告/147定期探訪與祈求禱告/161第四章 一位鄉村基督徒的生命史/181「跟別人信得不一樣」/183兩種愛/188指向他人的禱告/194作為訴苦的生命史敘事/199第五章 實踐中的神義論(一)疾病、死亡與責任者/217面對疾病的祈求禱告/219自我詮釋的困境/228死亡、魔鬼與人的責任/239第六章 實踐中的神義論(二)上帝的旨意/255殉道敘事/259惡的可解釋性/271集體的遺忘與生活的治療/288結語 罪人的無罪與義的可能/313後記/333參考文獻/341..
看不見的更關鍵:如何打通工作與生命的任督二脈
在生命的重要時刻,你該怎麼辦?跨國總裁手把手的教戰秘笈:◆ 在由內至外的超理性信念中,汲取源源不絕的力量◆ 超越表象找到異象,讓你脫框成長本書以全新的觀點解決困境、走出人生低谷,成就與眾不同、精彩非凡的工作與生命。不論再努力,許多人工作仍遇到瓶頸,生命陷入低谷;再多的變革,許多企業仍停滯不前,組織形成內捲。若你對以上的敘述感同深受,本書希望幫助你以另外一種不同的觀點及做法解決目前的困境。為什麼有些人及組織更能創新、更有影響力、更有成就?為什麼他們能從客戶或員工取得更高的忠誠度?即使在成功者當中,為什麼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夠一再成功?而且能在不同領域中做成事情?快速變動的時代,如何能迅速跳脫大腦的慣性束縛,開拓新的視野與境界?本書作者,一位載譽國際的跨國企業總裁,以40年的實戰經驗詳細闡述:如何從「慣性思維」切換到「超理性信念」。亦即:在表象中的生活面(what happened)、精神面(how to respond)、 生命面(why do I fight),明快地轉換到不同進路的異象中的生命面(why do I exist)、精神面(how to breakthrough)、生活面(what is the result)。「由外到內 的what→how→why」改變成「由內至外→why→how→what」的全新思路,將協助讀者「在工作中從庸碌一生到與眾不同後認識自己」、「在生命中從盜版人生到正版的人生中找回自己」,活出想要的豐富生命。書中精要地說明關鍵時刻能彎道超車不翻車,並走上「上行人生」需要的五種能力:面對不確定的「魄力」、找到問題關鍵的「眼力」、與人合作的「魅力」、完成計畫的「動力」、使人事業有成的「德力」本書也是由無數個工作及生命的小故事組成的勵志案例,也是自我學習、自我操練的工具書,希望讀者在案例中設計的「情境體驗」看到自己、藉著「觀念更新」超越自己、藉著「反思學習」找回自己。古代人習武,若想達到極致,就必須打通任督二脈。想活出美滿的生活及豐盛的靈命,現在需要打通的是「工作」與「生命」的任督二脈。最後兩章提供兩套操練工具:「獨立思考——終身學習的法寶」和「靜的力量——聽懂內心的聲音」,幫助大家透過刻意練習,逐步穿越表象的限制、進入內心,領受個人專屬的美好異象。每一位管理者都值得擁有這本書:讓工作成功更成就生命。本書也是每位身為主管的人,應該要送給部屬的成功心法——共同打造人人發揮所長、團結又美好的組織。 【作者簡介】孔毅上海出生,台灣長大,現為美籍華人。曾任摩托羅拉(Motorola)總公司資深副總裁兼個人通訊事業部亞太區總裁、英特爾(Intel)經理人與領導者的角色,擁有三十多年實戰與管理經驗。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四年,擔任摩托羅拉半導體FSRAM事業部全球總經理時,帶領事業部由全球市占率第六名成為全球第一名;一九九五年至二○○二年,擔任摩托羅拉通訊事業部亞洲總裁時,帶領團隊在亞洲贏得手機市場第一品牌領導地位,該業務收益也從二億美元提升到四十億美元。英特爾授予他「iRAM之父」稱號、摩托羅拉稱他「手機中文化之父」,Linuxdevice.com則稱他為「Linux智能手機之父」,為「交大傑出校友」、「交大甲子60領航」得獎人。個人科技成就包括:九項全球專利、超過三十篇論文發表,並獲得「最佳產品設計獎」(Electronics, 1983)、「最佳論文獎」(IEEE, 1986);專業成就享譽國際。二○○三年在上海創立上海毅仁(E28)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以後分別成立「扭轉力企業管理諮詢公司」、「E28領導力學院」,希望成為社會貢獻者,從事「影響有影響力的職場領導者」的培訓及諮詢工作。為基督徒企業家,著有《贏在扭轉力》《第一與唯一》《雙職事奉》。相關著作:《雙職事奉:扭轉歷史的16位聖經人物》《第一與唯一:跨國總裁的16堂人生課》《贏在扭轉力》 【目錄】〈推薦序〉贏在拐點的教戰手冊 李知昂〈推薦序〉每一天的開始,回到內心深處 周巽正〈推薦序〉一支掃把的故事 柏有成〈推薦序〉在變動中,擁抱新常態 柳子駿〈推薦序〉不僅要「做對事」,更要成為「對的人」 陳逸文〈推薦序〉真正重要與恆久的是「內在的力量」 廖文華〈推薦序〉這是每一位想要改變與更新的人,必讀的書 謝光哲〈自序〉表象與異象第一部 在工作中認識自己第一章 必須贏在拐點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章 回到內心深處的時刻第三章 專業者,如何贏在拐點第四章 經理人,如何贏在拐點第五章 領導者,如何贏在拐點第六章 生命影響生命第二部 在生命中找回自己第七章 人生目的:來到世上做什麼第八章 真實身份:神如何量身訂製我第九章 獨立思考──終身學習的法寶第十章 靜的力量──聽懂內心的聲音外一章 導師班的心聲附 錄 打通工作與生命任督二脈的操練工具..
聖經--馬太‧亨利研讀版 (簡體中文和合本‧神字版)
尺寸:17.5x25cm 《馬太‧亨利研讀版聖經》 結合了華語最普及的聖經《和合本》以及英語解經作品中最源遠流長、廣為閱讀的《馬太 ‧亨利聖經註釋》,適合信徒個人裝備成長、牧者和神學生解經參考,以及家庭靈修親子共讀。 “清教徒解經王子 ”馬太 ‧亨利生於英國教會動蕩的 1662年,在他出生前,他父親腓利 ‧亨利牧師剛剛因為不服從英國國會頒布的《 統 一法案》而和其他兩千多名牧師一同被逐出英國國教會。雖然不從國教的信徒被剝奪了一些社會權利,甚至失去上大學的機會,馬太 ‧亨利卻從小接受優秀的在家教育,三歲開始讀聖經,九歲抄寫希臘和拉丁語經文,十一歲在父親的講道中重生得救。十八歲受教於杜立德先生( Thomas Doolittle)設立的書院,之後又在倫敦學習法律。 1687年成為長老會牧師,在切斯特忠心牧會,並筆耕不輟。 1712年遷至倫敦哈尼克服侍, 地點更便於出版他的作品。 1714年,在外出服侍返回的途中死於中風。 《馬太‧亨利聖經註釋》於 1704年開始出版,馬太 ‧亨利有生之年完成至《使徒行傳》,其餘部份由多位牧師參考他的手稿完成。原作品共六大冊,此版本由肯尼思 ‧亞伯拉罕 (A. Kenneth Abraham)總編輯,取其精髓合成一冊研讀版聖經。 馬太‧亨利在敬虔的氛圍之下成長, 活出敬虔的一生。少年時已協助父親在家中講解聖經,成年後幾乎每天講道, 他也是一位愛家的丈夫和慈父, 不忘每天早晚帶領家庭敬拜,他的教導中流露著一股現代作品中找不到的敬虔氣質。 在人文主義的背景下,馬太‧亨利的解經是回歸聖經文本的嚴謹釋經;在改教傳統下,他的神學傳遞以基督為中心的福音;孕育於敬虔的群體中,他的應用激勵信徒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愛基督。他的作品適合所有願意追求真理、向高處行的讀者。 編者推薦註釋之典範,不朽之饋獻,永恆之價值。誇大的言辭在當今時代總是隨口而出。但論到《馬太·亨利聖經註釋》,此等詞彙卻不過是輕描淡寫。馬太·亨利的聖經註釋實在是經典之作,歷經時間考驗。幾近三百年,聖經學者、傳道人、眾信徒,凡沉思默慮者,皆從中受益匪淺。稱其價值永恆可謂當之無愧,因為這部偉大釋經著作的每一頁都將讀者引 向首先的、末後的那一位,即當受稱頌的主耶穌基督。 馬太·亨利的註釋非學術或神學論著,而是意在腳踏實地地踐行聖經真理。這不是深居簡出之學者的閉關所得,而是出自一位日有萬機的牧師(他大部分的成年生涯裡每天都會講道)、充滿慈愛的父親、忠實情深的丈夫之手。他與我們並無二致,亦曾在每日生活中為明白並活出聖經歷經掙扎。然而,在傳講他的釋經心得或筆之於書前,馬太·亨利實實在在地活出來了。正在亨利一家每日早晚的靈修中,他將之悉心教導孩子們。 此乃這部聖經註釋經典留給我的馬太·亨利的形象。我的禱告是要為他才華橫溢的頭腦感恩, 不過,我們更要去經驗他激情洋溢的熱心。與眾多研讀聖經的人一樣,我因馬太·亨利對聖經的深刻洞見而大大蒙福。馬太·亨利本人定會因這些評價面紅耳赤,但是他的文字幫助了我更加明白聖經,挑戰我更加接近主耶穌,對主的愛更加完全,也藉著在聖靈的大能活出聖潔。深願大家都從中受益! ──肯恩·亞伯拉罕 (Ken Abraham) 英文版總編輯..
迎戰黑暗國度:穿戴真理軍裝,向邪惡勢力發出反擊
抵擋仇敵攻擊,靠主得勝有餘「耶穌應許只要我們順服祂這位元帥,祂就會率領我們攻佔撒但的城堡,釋放牠的俘虜。這才是教會的任務,主要是攻擊,不是防守。」自從信主之後,基督徒就被捲入一場屬靈戰爭。神的天使與撒但的邪靈日夜搏鬥,為要爭奪人的心思。身處戰場最前線的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傳奇性的聖經作家教師葉光明,為讀者深入淺出地剖析這場亙古之戰。認清屬靈爭戰的本質,你將能:穿戴全副軍裝保護自己拿起屬靈武器反擊魔鬼拆毀仇敵的堅固營壘掌握勝過撒但侵擾的訣竅幫助別人得勝你的心思就是戰場,但感謝主,投向真神、裝備真理,你就能洞悉仇敵的陰謀,拆穿牠的詭計,得勝有餘。【作者簡介】葉光明 ( Derek Prince )出生於印度,於英國伊頓學院、劍橋大學、希伯來大學攻讀古典語言與哲學,學術成果斐然。他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英國陸軍服役時開始讀聖經,隨即遇見耶穌基督,生命得著改變,從此致力於研究並教導聖經。他對真理的傳講超越宗派,能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並從中獲得幫助。他推廣為國家代禱,影響深遠,對於世代咒詛、以色列的價值、魔鬼學等研究,更極具開創性。一生著書五十餘冊,另有大量教學錄音帶和錄影帶,譯成上百種文字風行全球。他的廣播節目也被譯成十多種語言,至今在世界各地反覆播放;葉光明於二○○三年結束一生六十多年的事奉生涯,安息主懷。【目錄】第一部 戰爭的本質第1章 兩個對立的國度第2章 撒但的總部第3章 天使的爭戰第4章 武器和戰場第5章 得勝的基本條件第二部 防護的盔甲第6章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第7章 真理的腰帶第8章 公義的護心鏡第9章 預備傳福音的鞋第10章 信德的盾牌第11章 救恩的頭盔第12章 聖靈的寶劍第13章 未受保護的部位第三部 攻擊性武器第14章 採取攻勢第15章 禱告的武器第16章 讚美的武器第17章 傳道的武器第18章 見證的武器關於作者..
那些想不通的事:人生最重要的31堂幸福必修課
Q:為什麼不喜歡輸的感覺?A:因為輸的時候,會找不到自我。Q:為什麼人會變老,青春永駐不是很好嗎?A:老,是上帝給人面對死亡的一種恩典與緩衝的過程Q:天堂真的存在嗎?A:如果上帝是真的,天堂就存在。所以,你相信上帝嗎?人類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會思考。什麼是幸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上帝真的存在嗎?這些問題實在太重要了,如果想不通,不只會困擾人生,還會讓幸福卡關。因此,劉曉亭牧師在本書中精心安排31堂幸福必修課,並分成3門學分:「認識情緒」、「探索人生」,以及「親近上帝」,透過深入淺出、詼諧幽默的應答中,帶領讀者一同思考這些人生大哉問。每篇文章透過「情境劇」的模式開頭,邀請讀者和家人、朋友,以及親子共讀,一起腦力激盪,情感交流,分享相關主題的人生經驗,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誠摯推薦】王文基|宣道會牧師王武聰|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前主任牧師李棟良|宇宙光總幹事施以諾|暢銷書作家 / 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教授暨系主任高敏智|台南聖教會牧師莊逸宏|校園總幹事陳光宇|聖教會總幹事黃寬裕|衛理公會會督郭明昌|宜蘭基督之家牧師謝智謀|暢銷書作家 【作者簡介】劉曉亭 牧師劉曉亭(劉三)牧師,擔任好消息頻道「劉三講古」主持人三十多年,現任聖地牙哥台灣教會主任牧師。在美國幾年牧會的經驗,讓他感受到強烈的文化衝擊。因此近年來,致力於推動全球化教會資源共享,盼能提升基督徒的視野、擴張生命的境界。另一方面,劉三牧師認為家庭是人類生活的基石,讓信仰融入家庭生活,才能真正體現上帝的心意,因此每天透過社群網路,分享信仰生活化的反思,並舉辦讀書會,來推動婚姻家庭與親子教育。暢銷網路作家,著有《非死不可的門徒》、《穿越時空看聖經》等經典暢銷書。台灣國際文化交流甜甜圈協會在美國隨處可見的甜甜圈糕餅店,有各式各樣你想像不到的口味。人生就像一個甜甜圈,不管你是什麼口味,中間都有一個洞,只有上帝能填滿。協會創辦人劉曉亭牧師,連結各界優秀的基督徒,運用上帝所賜不同的恩賜,舉辦各式各樣有創意、富生命力的活動,讓人心中的空缺產生無比的幸福滿足。關於 甜甜圈協會願景一、提供及整合海內外資源與機會,舉辦文化、音樂、藝術、運動、生活等各式交流活動、營會、講座、讀書會等。二、幫助國人因文化交流的衝擊而能提升國際視野、跳脫島國思維、願意突破舒適圈與生活框架,勇敢逐夢追夢。三、透過社群媒體提供的優質內容與互動,結交一群樂於自我充實、成長、挑戰的朋友,並藉由網路與實體活動之虛實結合,與他們互相陪伴、提攜、鼓勵,進而活出美麗璀璨的人生。 【目錄】片頭開場:真的想不通第一門學分:認識情緒第01堂課 / 我好無聊,怎麼辦?——深層解析無聊的背後第02堂課 / 愛拼才會贏——為什麼不喜歡輸的感覺?第03堂課 / 人見人愛——我要如何受歡迎?第04堂課 / 跟他拼了——這算衝動還是勇敢?第05堂課 / 開心最重要——為什麼我會不快樂?第06堂課 / 還在拼命刷存在感?——享受真正的成就感第07堂課 / 知易行難——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第08堂課 / 自己不行,又不要別人幫忙 ——為什麼放不下面子?第09堂課 / 控制不住的暴怒——脾氣不好怎麼辦?第10堂課 / 翻臉如翻書——怎麼忽然就不開心了?第11堂課 / 不喜歡自己怎麼辦?——怎麼讓不完美變完美?第二門學分:探索人生第12堂課:人生一點都不公平——讓愛帶走委屈的感受第13堂課:你怎麼捨得我難過——神愛世人,為何人生會有苦難?第14堂課: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為什麼有這麼壞的人?第15堂課:上帝睡著了?——為什麼好人也會遇壞事?第16堂課:「對不起」,真心的嗎?——道歉也是一門藝術第17堂課:青春永駐該多好——人幹嘛要老?第18堂課:大家都很厲害不好嗎?——為什麼有人聰明有人笨?第19堂課:為什麼活得好累?——別對人生那麼失望第20堂課:迎接人生海盜船——人生起伏好刺激第21堂課:懶得跟你說——溝通為什麼這麼難?第三門學分:親近上帝第22堂課:上帝怎麼看我?——這就是自我形象第23堂課:千金難買早知道——上帝會後悔嗎?第24堂課:都是魔鬼惹的禍?——上帝為什麼不消滅魔鬼?第25堂課:上帝要你嫁給我?——怎麼尋求上帝的帶領?第26堂課:真的有上帝嗎?——為什麼我感受不到上帝?第27堂課:上帝真的聽見了嗎?——禱告是不是心理作用?第28堂課:歡迎批評指教——論斷還是判斷?第29堂課:命運好好玩——人生的蝴蝶效應第30堂課:有拜有保庇?——如何得到上帝的賜福?第31堂課:愛是永不止息——真的有天堂嗎?片尾花絮:想通了,真好!..
喜樂/手繪磁貼小春聯
尺寸:6x6cm..
按申命記教導孩子倫理
線上試讀內 容 簡 介 激發深度的親子信仰對話提升下一代面對挑戰的能力牧長、學者好評推薦本書透過申命記來探討如何教導孩子倫理,之所以鎖定在倫理層面,主要是因為在這個世風日下、強調權威解構的後現代社會中,倫理是一個孩子迫切需要學習的課題,特別是神的權柄。──作者余惠娥(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和恩福神學院特約舊約講師)好 評 推 薦 非常欣賞惠娥在每個段落,能提出「給父母的反思」的挑戰,並設計適合的「親子倫理對話」;提供父母引導孩子在生活中,活潑有效地實踐上帝的誡命。──丘素欣牧師(台灣信義會台中真道堂主任牧師/台灣信義會台中區會主席)此書能幫助每一位父母,更好地把神的吩咐應用在帶領兒女、帶領家庭這神聖又重要的使命上。──司徒禮牧師(加拿大恩福協會總幹事)此書是余博士近期的精心傑作,引導讀者從聖經的價值觀來栽培新生一代,塑造蒙神喜悅、持守真理的敬虔生命。──朱素英牧師/博士(多倫多北約華人基督教會牧師/多倫多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本書作者余惠娥傳道不僅有舊約聖經的專業深度,同時又有家庭牧養的實務寬度;她將摩西給約書亞的信息,精闢地搾出了原汁原味,成為二十一世紀華人信徒基督化家庭的屬靈養分。──吳獻章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宣教研究中心主任/舊約教授)很欣賞作者的細心和努力,幫助信徒家長不但理解申命記,更在精心設計的問題中,與子女一同明白神的心意,從亙古到如今都沒有改變。──李道宏牧師/醫生(「愛主的第二代」系列作者/美國福音證主協會家庭事工負責人)余博士以《申命記》的釋經基礎為「經」,實踐的兒童工作者和自身的親子經驗為「緯」;經緯相連,建構起一本具有特色的兒童教育及親子事工的好書。――區應毓牧師/博士(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多倫多城北華人基督教會顧問牧師)書中的一大特點是,列出與律例典章相關的應用型問題,為親子間的倫理對話提供素材,讓父母學習更有創意和靈活地應用聖經原則,在對話中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強燕平姊妹(家長、自閉症干預與治療師)父母若要從基督教倫理的角度來教導孩子,自己就得對聖經的真理有透徹的了解,本書就提供了很好的聖經基礎。──莊祖鯤牧師/博士(波士頓真理堂牧師/真光協會創辦人)我誠意推介這書,讀者細閱裨益良多,更能祝福家庭和教會。──陸馬潔慈牧師/博士(加拿大華人神學院特約教授/美國及加拿大安省註冊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按申命記教導孩子倫理》一書無疑是華人家庭的美好禮物。我特別喜歡「給父母的反思」與「親子倫理對話」,為從申命記學親職注入活力。──彭淑鈴博士(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家庭事工科主任暨副教授)《按申命記教導孩子倫理》是我們可以給下一代十分關鍵的思想與人生禮物,引導他們重回神所設計的倫理大道,奪回失去的生命次序。──黃夏成教師(企管培訓/生涯發展/父母教練/在家教育顧問)我鄭重推薦本書,因為它提供了父母、教牧、主日學老師、家庭倫理學研究者和講師們「按申命記教導孩子倫理」一套很好的教材。──葉高芳牧師/博士(國際真愛家庭協會會長)很高興余惠娥博士的這本《按申命記教導孩子倫理》正視父母親培育孩子成為耶穌門徒的責任,敏銳於當代文化對我們的塑造,但又回到上帝話語,從中提出親子對話的建議和引導。──董家驊牧師/博士(世界華福總幹事)書中各章釋經嚴謹,展示真理原則;當中的「給父母的反思」和「親子倫理對話」兩部分,引導讀者進行處境化的思考與實踐,更是不可多得。父母及參與兒童事工的同工理當人手一冊!──鄒永恒牧師/博士(加拿大華人神學院教務長/加神‧國際基督教教育學院院長)「親子倫理對話」令人驚喜;原來與孩子進行信仰溝通還能如此深入和多樣化!父母(或老師)若堅持使用,必能與「ok、yeah」式的對話說再見。因此,我特向基督徒父母及兒童、青少年主日學老師推薦此書!──甄健威牧師(加拿大家庭更新協會總幹事)在這一本看似冰冷的學術著作中,我望見了愛的溫度;這原本應該遠在天邊的《申命記》,卻在她(作者)的筆下與我們如此親近。她在對《申命記》深入的研究中,加入自己對於親子教育的思考,並融入滿滿的教育創意。這實在是一本別出心裁的親子教育之作。──劉清虔牧師/博士(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本書應用性高;雖命名為「按申命記教導孩子倫理」,我很樂意把它推薦給所有有心和兒少、青年進行基督徒倫理生活對話的父母、輔導和成人教師。──蔡珍莉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推廣教育處長/基督教教育及教牧輔導副教授)這本書特別適合家裡有青少年的父母和牧養青少年的導師。當世俗的觀念鋪天蓋地的來要攻占青少年的大腦之時,而他們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思考在慢慢成熟之際,作者為信徒父母和導師提供引起學習動機的提問,把《申命記》――記載神律例典章最完整的書卷――裡面的倫理教導,透過討論(甚至閒聊!)讓青少年思考賜律法的神。──鄭偉樑博士(資深聖經教師)這不是一本普通親子教育的書籍,本書有較重的部分在解釋舊約倫理。我建議弟兄姐妹在教會主日學或是家庭小組中,由有接受過釋經訓練的牧者、主日學老師或小組長帶領,一起來讀、來反思、來應用。這本書因有許多對現今文化的反思,也可以是一本幫助弟兄姐妹靈命更新的書籍,不僅限於給作父母的弟兄姐妹。──蕭靜馥博士(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和工人神學院客座教授/北美華人基督教教育促進會主席)全書的結構十分明確,先有申命記倫理教導深入的分析,接著是父母的反思,然後具體地提供父母與子女對話的問題,既可作父母研讀申命記的參考,更是跨世代學習與教導的上好材料!──謝安國牧師(多倫多北約華人基督教會主任牧師/華人基督傳道聯會執委會主席)本書適用於成人主日學的教導,也能作為家庭祭壇的材料。特此推薦給重視基督徒教育的傳道人、主日學老師及家長使用。──蘇文隆牧師/博士(美國正道神學院榮譽教授)(謹依姓氏筆劃排序)作者 余惠娥(Hui Er Yu)台灣輔仁大學文學士(大眾傳播系)、多倫多天道大學/神學院神學研究碩士、南非神學院哲學博士(舊約),並於2017年榮獲 Frederick Buechner Prize 最佳寫作獎;長期致力於教會的兒童事工及親職教育,現任多倫多北約華人基督教會傳道,主責跨代及兒童事工,並於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和恩福神學院擔任特約舊約講師;近著包含專書《Translating NEPHESH in the Psalms into Chinese: An Exercise in Intergenerational and Literary Bible Translation》、《給孩子全面的跨代教會生活》,以及專文〈The Semantic Field of the Hebrew Word NEPHESH in the OT〉、〈把「全人」放進舊約聖經:以詩篇作為重新思考נפש翻譯的實例〉、〈兒童、跨代、家庭:兩文三語教會建造門徒的策略〉。摘錄拙著得以完成,要歸功於神為我預備的天使。首先,我要向我的聖經原文啟蒙教授金京來牧師/博士獻上最誠摯的感謝。他是紐約信心神學院(Faith Bible Seminary)副院長、經文鑑別學專家,精通希伯來文、希臘文與亞蘭文等。當我撰寫博士論文時,他曾引導我界定נפש (NEPHESH)此一希伯來人觀之重要單詞的語意範圍,以及將其應用於詩篇中נפש (NEPHESH)的翻譯(感謝主,英國Langham Publishing已於主後2018年出版此論文)。此書寫作過程也得蒙金博士在原文翻譯及解釋上的指導。他愛神及研究神話語到底的心志,鞭策著我在教會全職事奉的同時,不忘透過原文研讀、默想聖經經文。其次,誠摯的感謝要歸給區應毓牧師/博士。他是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已出版的著作橫跨不同學術領域,例如聖經研究與基督教教育等。當他得知我的博士論文其中一個環節與兒童期研究有關時,曾贈送我《育善在家:孩子價值觀之建立》一書。此書是區院長與其夫人區方悅女士,以及溫育德先生合著的大作。這優質的基督教親職教育書籍激勵我在此領域盡上一己微薄之力。本拙著就是筆者對此感動的一個具體回應。接著,我要特別為曾經參與多倫多北約華人基督教會親職讀書會的父母向神感恩。他們與我共讀一本又一本基督教親職教育書籍,並分享他們的想法及掙扎。敬虔的華人基督徒父母普遍存在的一個掙扎是不知如何與孩子(特別是青少年孩子)進行對話,更遑論信仰對話。值得警醒的是,在這道德淪喪、文化急遽變遷,以及高唱權威解構的後現代社會裡,膚淺的基督教教育無法幫助孩子面對不斷湧現的挑戰,例如,同性婚姻、多元性別、墮胎與大麻合法化。在面對棘手的挑戰時,父母通常冀望教會牧者或領袖教導他們的孩子相關議題。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孩子在教會的時間一週頂多幾個小時,因此,教會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遠不及父母。此外,有心的父母雖願意與孩子談論棘手議題,但往往是按自己的感動找一些相關的經文來支持其觀點,有時難免會失之偏頗。上述的困境也促使我寫這本書,來裝備父母扎實地掌握申命記的倫理道德原則,進而與孩子進行信仰提問和倫理對話。我深切期盼,透過深度的親子信仰對話,能使下一代更有智慧與能力來面對今日的挑戰。衷心感謝願意慷慨撥冗為此書寫序及推薦的牧者、學者和弟兄姊妹:區應毓牧師/博士、吳獻章博士、蘇文隆牧師/博士、劉清虔牧師/博士、鄭偉樑博士、蕭靜馥博士、莊祖鯤牧師/博士、鄒永恒牧師/博士、蔡珍莉博士、葉高芳牧師/博士、董家驊牧師/博士、謝安國牧師、李道宏牧師/醫生、朱素英牧師/博士、陸馬潔慈牧師/博士、司徒禮牧師、丘素欣牧師、彭淑鈴博士、甄健威牧師、黃夏成教師、強燕平姊妹。最後,但並非不重要,我深深感謝我的丈夫陳志成和兒子昱揚、少宇。志成鼓勵我從事學術寫作;兩個兒子與我的親子信仰對話激勵我對神的倫理道德有更深入的省思。目 錄 好評推薦推薦序 合神心意的權柄倫理觀 區應毓牧師/博士推薦序 提升子女的宗教教育 劉清虔牧師/博士推薦序 透過討論讓孩子認識神 鄭偉樑博士感謝第一章 導論第二章 權柄的倫理:神的權柄第三章 權柄的倫理:父母的權柄第四章 權柄的倫理:上位者的權柄第五章 聖約群體的倫理第六章 財物的倫理第七章 生態的倫理後記 蕭靜馥博士引用書目..
痛苦的上帝:楊腓力的苦難神學
內容簡介我們的嘆息,是祂的嘆息;我們的眼淚,也成為祂的眼淚。當我們忍受試煉,祂與我們一同置身在那熊熊烈火裡。一九四三年, 15歲的埃利.維瑟爾,目睹一位無辜男孩死於納粹集中營,內心充斥對信仰的失望,疑惑「上帝到底在哪裡?」。在當年維瑟爾的心裡,上帝已與這位男孩一同死去。一九六七年,棲身某個農場的移工家庭,面對基督信仰無能回應他們的貧窮問題,教會只是空泛要求基督徒不斷為現況讚美感謝、不要埋怨,不禁咆哮,耶穌能否從十字架上下來,親身體會他們所過的日子。身處不同年代,遭遇不同苦難,他們發出相同的吶喊,以及對上帝的質問。當受苦以各種不明白的樣貌出現,被龐大情緒壓得喘不過氣的我們,會很自然想知道「這些事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是我?」。甚至,有時原以為基督信仰能提供解答、給予安慰,沒想到給予的回應,竟是滿地的失望,或沉默。然而,對痛苦置若罔聞,是上帝的本意嗎?「痛苦的問題」一直是基督信仰深奧難解之謎。面對苦難的基督徒,就像走在一條鋼索上,就連那些聰穎或曾自認敬虔忠心的人,也不乏仆倒其上。因為這從來不只是信仰知識、神學議題,更是一位信靠上帝之人,期望自己未曾被上帝背叛的椎心之痛。楊腓力初次寫成此書雖年僅二十來歲,但本於追尋苦難意義的初衷,日後仍舊筆耕不輟,走進受苦者的世界。他整理、書寫這些尋獲的線索,歷經前後多次增修、改版,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這本著作。楊腓力循線發現,在這些看似無望的苦難現場背後,竟透著上帝的身影。那位無辜的男孩、那戶移工家庭,從來不是獨自一人死去,也不是孤苦無依、浮沉於世。因為上帝同樣經受過如此難以想像的傷痛,祂的兒子來到世上與我們同住,卻也為我們死在這個世上。祂受壓迫的痛苦身軀,是向我們顯明自己一直都在的證據,證明祂對我們不曾離棄過的諾言,述說痛苦終有救贖可能的希望。 作者介紹楊腓力(Philip Yancey)自小生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能意味著我們將擁有真實的信仰嗎?這個自我叩問是楊腓力一生對上帝、對基督信仰持之以誠的原由。他尊重每個疑惑,因為他親身體會到自己勇於探索信仰的重要性,而不是依附別人的信仰。儘管楊腓力生長於擁有虔誠基督信仰的美國南方,出生自敬虔的基督教家庭,但他卻在成長過程中,目睹信仰可以如何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為一個滿足欲望的幌子,卻不是真實可靠的現實。直到他再次經歷、明白自己才是那位需要上帝憐憫和愛的人,他真正遇見了上帝。因此楊腓力也格外珍惜和尊重信仰中對「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探問,因為這有可能是避免讓自己淪為對上帝虛假的關鍵時刻。他按此步履,緩慢殷勤地耕耘每本作品。他所寫的每本書,不只是寫給同有這些信仰疑問的人,也是寫給他自己。截至二○二一年為止,連同與他人合著的作品,楊腓力已出版將近二十二本著作。不僅是美國各大基督教書籍獎項的常客,更陪伴無數基督徒走過信仰的路,帶出深遠的影響。 目錄前言1 揮之不去的問題Part1 為何會有疼痛這回事?2 沒人想要的禮物3 無痛地獄4 劇痛與狂喜Part2 痛苦是來自上帝的信息嗎?5 嘆息的星球6 上帝要試著告訴我們什麼?7 我們為何在這裡?8 手臂太短,豈能與上帝鬥拳?Part3 人如何回應苦難?9 摔落之後10 雙腳站起來翩然起舞11 其他的見證人12 極端的例子Part4 我們如何面對痛苦?13 守住復原的疆界14 恐懼15 無助16 意義17 盼望Part5 信仰如何幫助我們?18 祂親自體會19 身體的其餘部分20 外面是全新的世界討論指南附註..
園林靜思錄
朱凱風人生不只一個「道」字,人際關係亦不只一個「愛」字。生命的歷程有風和日麗,亦有寒風冷雨。謝牧師的靜思錄表現出如何在破碎的流年裏,人生的暗影中,用天父的恩賜為別人和自己「感恩,再感恩」。生命在感恩中奉獻,又在奉獻中感恩。本書特色從謝法政跨越六十載之聖職,窺見上帝在各人身上的恩典和工作除謝法政的牧會經歷和心路歷程,更記述他對聖公會特色及《聖經》文學相關知識的思考為信徒在靈命和信仰知識上提供反思空間內容簡介本書是謝博文法政牧師的心靈札記,載有他牧會與日常的故事,也述及他對聖經文學及聖公宗特色的心得,內容豐富。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上帝的景仰、對人的熱愛;我們亦可從中窺見,他在過去60年如何滿腔熱情地投入於教會和社區的事工中,榮神益人。謝牧師藉此書率先垂範,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反思自身的生命和信仰,以達至愛神愛人。作者介紹謝博文謝博文法政牧師於1961年在美國受按立為會吏,翌年在本港晉封牧師。謝牧師先後於九龍聖三一堂、香港聖馬利亞堂﹑元朗聖馬提亞堂及台北牧愛堂牧會,1984年赴加拿大出任多倫多聖馬太聖約翰堂主任牧師。曾先後獲委任為台灣﹑香港及多倫多等地區之聖公會座堂榮譽法政牧師。除牧會外,牧師更推動學校及寧養中心之興建,致力於教育和社區事工。鄺保羅榮休大主教序《聖經》記載有不少人物,以至主耶穌在園林中與上帝相遇的情境,例如伊甸園、所羅門王庭園、客西馬尼園和墓園,因此大文豪蕭伯納就曾說:「園林就是尋找上帝最好的地方。你可以在該處發掘他。」謝博文法政牧師的《園林靜思錄》,記載他退休廿二年來在園林「發掘」上帝與信仰的生活點滴,娓娓道出他在園林中思憶上帝的恩典及引領,並與之相遇的經歷;亦反思他在聖職事奉上的體驗、同工之間的互愛互勉,以及家人對他的關愛和朋友的支持。謝法政文筆優美流暢,言簡意賅,曾經與他一起事奉的同道,認識或不認識他的讀者,都會很容易對文中提及的人和事產生共鳴,特別是資深的聖公會牧者和教友,相信《園林靜思錄》更會勾起他們不少美好、甜蜜的回憶。正如謝法政對自己期許,希望這本書能夠「給牧師同工多一個參考,給耆老們一個好陪伴,也許能給青少年、成年人對生命多一些思考。」本人盼望讀者都能在謝法政的「園林」中,「發掘」上帝的慈愛,事奉的甜蜜、教會的溫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和關愛。..
閃閃貼紙聖經故事
內容簡介 一本孩子喜聞樂見的貼紙聖經故事書! 設計華麗,配上金粉的貼紙閃閃生輝,是每個孩子夢寐以求的玩意。活動有趣好玩,每頁蘊藏謎團,孩子需要運用閃閃貼紙,還原各個場景,將《聖經》中的重要故事活現眼前。來,將閃閃貼紙貼到聖經場景! 本書特色 ● 設計華麗精美,包含兒童喜愛的閃閃貼紙。 ● 活動趣味豐富,每頁蘊藏謎團,兒童須以貼紙還原場景。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雅各.芬.奧爾森(Jacob Vium-Olesen) 斯堪的納維亞出版社(Scandinavia Publishing House)的行政總裁,並撰寫了多本兒童讀物,包括本中心出版作品《童唸金句-幼兒聖經故事》。 繪者簡介 桑德琳.拉穆爾(Sandrine L'amour) 桑德琳.拉穆爾在1977年生於法國聖布里厄,於法國圖爾的布拉薩藝術學校(School of Brassart in Tours)畢業,2006年起成為童書插畫師,本中心出版作品還包括《幼兒遊戲聖經》、《童唸金句-幼兒聖經故事》等。 譯者簡介 潘樂敏編輯、譯者、作者。香港中文大學神道學碩士、宗教研究文學士。從事出版工作逾十年,深信文字工作只是出版的開端。..
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故事
內容簡介深入聖經呼召現場,細細解開呼召真諦「要怎麼知道上帝對我的呼召是什麼?」「如何確定這是上帝的呼召,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沒有明確呼召的人,可以去唸神學院嗎? 」「上帝呼召人,一定會給人某句經文或特殊印證嗎?」關於呼召的問題百百種,各種說法、見證莫衷一是。當我們期待回到聖經,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卻可能遇上另一個問題──錯解聖經中的呼召,將常聽到的說法當作真理,比如:以為上帝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地父家,祂的心意就是要人離鄉背井或到海外宣教!?失真的理解不僅無法幫助我們明白上帝的呼召,更有可能使人走迷了路,離真正的呼召更加遙遠。有鑑於此,聖經學者曾思瀚寫下了《被誤解的呼召》,華人教會第一本詳盡詮釋呼召經文的著作。作者選了八個舊約聖經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呼召故事:亞伯拉罕、摩西、約書亞、基甸、撒母耳、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等人的呼召,帶讀者重回每個呼召的事發現場,進入古近東的文化背景來重新理解這些呼召。你將驚嘆,原來,要認識埃及文化和米甸文化,才能真正看懂摩西的呼召!原來,我們現在對這些呼召的理解,和它們被寫下時想表達的意義,是這麼不同!當我們重新檢視這些呼召故事,解開它們背後更豐富的意涵時,我們將認識到比「上帝呼召我做什麼」更大的事。 作者介紹曾思瀚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聖經研究博士,現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加拿大安布羅斯大學(Ambrose University)教授新約和講道學,並致力於世界各地推廣其研究和講課事奉。精通英語、粵語和華語,以旺盛的創作力與深刻的解經著述著稱,中英文著作超過五十本,是產量多、學界評價佳,能打入英文神學圈的華人聖經學者。其著作《士師記的刻劃研究──領袖、女性與家庭的故事》獲得2011年香港基督教金書獎最佳作者(學術)。他以教導更好的聖經閱讀方式,使讀者提升聖經閱讀能力,進而能以更好的方法來釋經為己任。 目錄推薦序一:呼召、處境、與呼召的上帝 /賴弘專…i推薦序二:讀懂呼召故事的處境/脈絡與應用 /鄧紹光…v推薦序三:正確理解呼召你的主,才能正確回應祂 /鍾興政…vii致謝導言第1章 亞伯拉罕的呼召:從離開吾珥,到離開哈蘭附錄一:拉斯珊拉、烏加列與舊約聖經研究?附錄二:美索不達米亞和舊約聖經研究?第2章 摩西的呼召:燃燒的荊棘,上帝之手第3章 約書亞的呼召:成為像摩西的人第4章 基甸的呼召:不像摩西的失敗者第5章 撒母耳的呼召:準備事奉第6章 以賽亞的呼召:「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第7章 耶利米的呼召:把話語放在他口裡第8章 以西結的呼召:聖殿的回憶結語附註..
保羅的教練式牧養:與斯托得一起讀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
內容簡介我們,渴望與誰一起成長?我們都會面對心中的軟弱與掙扎,在這樣的時刻,何等渴望能有一位引導者,如同電影《心靈捕手》的西恩教授,不畏懼於理解我們的內在,同時敞開心胸,陪同我們找尋、完成一生的呼召——而這,正是保羅在教牧書信中,所內蘊的教練式牧養胸懷。閱讀這些教牧書信,我們不僅能從保羅的牧養教導中受益;更能於字裡行間處處體會,保羅對提摩太和提多的深刻期許與呼籲。本書作者斯托得既熟悉現代社會的脈動,對聖經也有精準、深入而平衡的理解。其中提摩太更是他所鍾愛的聖經人物,也象徵著他在這現代世界中所尋找的、忠心而亟待培養的基督徒。因此,本書對於教牧書信的解讀,不僅承載著斯托得的精神,更見證出耶穌的生命,如何不斷在祂的門徒身上傳遞下去。在冷漠疏離的時代,保羅的教練式牧養能帶領我們重回真理、教導與友誼結合的關係,進一步喚醒我們沉睡的動能,按著神的偉大心意而活。我們或許自認膽怯,缺乏對這世界與他人的影響力,然而正如保羅告訴提摩太的:在神豐盛的恩典中,我們才得以剛強。如今,這也是神對你我的呼喚! 作者介紹斯托得(John Stott)二十世紀福音派重要領袖,於二〇〇五年獲《時代雜誌》選為「世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一生主要時間於英國萬靈堂擔任牧職,也以此為起點,開展他在全球的服事。他在萬靈堂的牧養工作,影響了二次大戰後英國福音派教會的復興運動。此外,亦擔任一九七四年《洛桑信約》(Lausanne Covenant)起草委員會主席,該信約為福音派奠下了傳福音和社會關懷並行的基調,對全球福音派發展影響深遠。藍戴樂(Dale Larsen)、藍姍蒂(Sandy Larsen)撰寫超過四十本書籍和查經資料,包括參與賴特的N. T. Wright for Everyone Bible Study Guides系列。 目錄如何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前言第1章 提摩太前書第一章:對或錯?三重問候/錯用律法/律法是為犯法之人而設/豐盛的恩典/可信之言/打美好的仗並堅持到底討論指引第2章 提摩太前書第二章:敬拜與女性為萬人代求/神對所有人的期望/一位神,一位中保/傳道與教師/禱告與善行/女性在團契中的角色討論指引第3章 提摩太前書第三章:值得跟隨的領袖擔任監督的資格/擔任執事的資格/對女性的教導/忠心服事的結果/過渡時期的吩咐/虔誠的奧祕討論指引第4章 提摩太前書四章1節~五章2節:選擇你的武器錯誤的成因/神學的查驗:創造/道德的查驗:敬虔/年輕的領袖/對年輕領袖的更多忠告/老年人與年輕人討論指引第5章 提摩太前書五章3節~六章2節:照顧寡婦有需求的寡婦/寡婦列名入冊之資格/尊重長老/控告長老/注意事項與鑑察能力/信主的奴隸討論指引第6章 提摩太前書六章3~21節:關於金錢惹事的教師/貧窮的基督徒/打美好的仗/在神的面前/富足的基督徒/捍衛信仰討論指引第7章 提摩太後書第一章:捍衛福音使徒寫給親愛的兒子/父母、祖父母、朋友/重新挑旺恩賜/神的目的與恩典/祂能/守護福音討論指引第8章 提摩太後書第二章: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傳承真理/士兵、運動員、農夫/受苦是一種祝福/無愧的工人/清潔的器皿/主的僕人討論指引第9章 提摩太後書第三章:活在末世危險的日子/錯亂的愛/欺騙人的教師/保羅的典範/持守所學之事/神所默示的聖經討論指引第10章 提摩太後書第四章:不後悔務要傳道/履行你的職責/保羅即將離世/三個要求/主必拯救/最後的問候討論指引第11章 提多書第一章:關於教會的真理僕人和使徒/設立長老/在兩方面無可指責/正面的美德/破壞性的教導/錯誤的宣稱討論指引第12章 提多書第二章:關於家庭的真理對老年人的忠告/給年輕人的忠告/對長老的忠告/給僕人的忠告/恩典的顯明/榮耀的顯明討論指引第13章 提多書第三章:關於世界的真理面對未信者的態度/因著祂的憐憫/有盼望的後嗣/美好且有益的/避免無知的辯論/願恩惠與你們同在討論指引帶領者指南..
預備受傷的門徒:默想及對讀路加筆下追隨基督之路
追隨基督之路,是一條預備受傷之路?等待著我們的盡是患難捆鎖,背叛攻擊? 實踐使命,從來都是昂價的,但我們相信,我們的見證再微小,仍能迸發巨大的力量,因為教會是為世界而寫的書,名字叫「耶穌的生命」。 耶穌走過的路,成了教會的召命,門徒薪火相傳,今天明天後天必須向前走! 本書選自曾思瀚博士多年前神學院早會信息及講課筆記,再經大幅增刪潤飾而成。作者從紮實的聖經研究出發,將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兩卷路加著作放在一起,互涉閱讀,帶領讀者一起默想及反思「使徒—路加」大敍事其中一個核心課題:耶穌走過的路,門徒也要一起走過;耶穌的路也就成了門徒而至門徒羣體的召命!—— 由五旬節聖靈降臨教會誕生,到教會蒙受撒但攻擊失去同心;由教會第一個殉道者司提反,到教會的外邦使徒保羅……在在都告訴我們何為基督的道路。全書共七篇信息,指出了門徒的七種特質,也可說是追隨基督路上的七個考驗! 各章末並附有思考問題,可供讀者默想及小組可研習之用。【作者簡介】曾思瀚英國雪菲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聖經研究博士,現部分時間給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授課。他亦於美國西雅圖寫作、講道,並專注於世界各地擴展其研究和講課事奉。出版多部聖經及牧養類著作,其中「壞鬼釋經」、「壞鬼比喻」等系列均深受歡迎。有關作者事工最新消息,可瀏覽以下兩個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drsamtsang;https://engagescriptures.org/。【目錄】鳴謝前言 1 奉差遣的門徒不要告訴我實踐使命的方式只有一種三個差遣故事 2 重現耶穌的門徒教會是為世界而寫的書,名字叫「耶穌的生命」五旬節的經歷 3 預備受傷的門徒撒但也許就在下一個街角出現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鑑戒 4 表裏相應的門徒高呼「主啊!」有時還比不上沉默的聲音響亮馬大、馬利亞及七執事的服事 5 付代價的門徒再微小的見證也能迸發出巨大的力量教會第一個殉道者司提反 6 越界的門徒我們的福音只是在強化社會的主流價值?兩個被污鬼附著的人 7 等待捆鎖的門徒在基督的道路上,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向前走追隨耶穌腳蹤的保羅..
趁年輕時一定要大膽做的11個抉擇
線上試讀內 容 簡 介 ★暢銷2000萬本《愛之語》作者蓋瑞.巧門特別為青少年寫的書 ★Christianbook.com、AbeBooks五顆星滿分推薦 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預備好自己 享譽全球《愛之語》系列知名作家蓋瑞.巧門年輕時在教會認識14歲的克勞倫斯,6年後克勞倫斯的爸爸過世,蓋瑞扮演起父親角色,一路協助他走過動盪青春歲月,幫他支付大學費用,結婚時擔任主婚人……。多年後,同為諮商輔導、作家、知名講員的兩人都結婚生子並開展深具影響力的事工,傾注自己來豐富別人的生命。 他們從數十年諮商經驗發現:一個人11到16歲做的11個抉擇,將大幅影響成年後的生活品質。本書陪伴年輕人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預備好自己,是親子、師生對話溝通最佳讀物。 洪英正(淡江大學企業系副教授) 徐柏岳(快樂教養學院創辦人) 陳伯杰(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牧師) 廖文華(真道教會主任牧師) 鄒開蓮(臺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 盧希鵬(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好評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生活是一連串問題的集合,解決問題需要人生的智慧。人一生中最大的後悔常是做錯許多關鍵性決定!如果能有一些即時的提醒,相信人生可以完全不同。這本書符合以上的期待,謹推薦給所有的好朋友! ──洪英正(淡江大學企管系副教授,歷任學生輔導組主任、系主任等,GOOD TV家庭關懷中心主任) 蓋瑞生命的引導讓克勞倫斯看見──原來我們都是父二代,因著同有一位天上的父而彼此才能夠真實地相愛,卓越──就會在生命中自然發生。 ──徐柏岳(快樂教養學院創辦人) 閱讀本書每個章節,我心中不斷地說「Yes」!兩位作者切中要害地指出現代青春期男孩成長中所面對的每個誘惑與解決之道!我必須說:「這些真的就是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改變內驅力的解藥!」 ──陳伯杰(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牧師) 影響人一生的事,常常是在青少年時就已做出的選擇。我們希望每個孩子,不論成長環境,都有機會做聰明的選擇,活出豐盛的生命,這本書教孩子不要錯失這些選擇,鼓勵我們長輩願意用我們的經驗,指引孩子的方向。 ──鄒開蓮(臺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 者 蓋瑞.巧門(Gary Chapman)博士 集人類學家、作家、講員、婚姻諮商輔導與廣播節目主持人於一身,《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愛之語》系列書作者、美國婚姻與家庭生活諮詢公司(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Consultants, Inc.)總裁。他對人充滿熱情,五十多年諮商經驗中,助人發揮潛能,看見自己的特質,願意改變與成長,建立並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主持的廣播節目在全美四百多家電台播出,著有《愛之語》、《兒童愛之語》、《單身愛之語》、《愛之語365:夫妻共享的美好時光》、《男士愛之語》等書。更多資訊請見https://www.5lovelanguages.com/learn。 克勞倫斯.舒勒(Clarence Shuler)博士 美國Building Lasting Relationships執行長,擔任企業、軍隊和教會跨文化顧問四十多年,曾任慕迪聖經學院校友董事會主席,在美國和許多國家帶領婚姻、單身人士、男性、親職和聖經研討會,服事美國空軍、陸軍、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慕迪聖經學院、威克里夫翻譯會等機構和教會,也於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及Iron Sharpens Iron論壇擔任講員,著有《Keeping Your Wife Your Best Friend》《Winning the Race to Unity》等書。他說:「每個年輕人的生命中,都需要父親或一位值得信任的男人。我們需要長輩的智慧。」 摘錄 [作者序]通往美好人生的路徑 我們是成長於美國同一州,卻生活在非常不同世界的朋友。蓋瑞生於白人家庭,克勞倫斯來自黑人家庭。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在年輕時相遇,互相傾聽、學習,豐富了彼此,我們的生命因為對方變得更好,現在一起合寫這本書。 儘管成長背景不同,我們許多生命經歷卻十分相似。我們都是諮商輔導、作家和講員;都結婚生子,陪伴孩子們走過青春期;也曾經走訪世界各地,著作翻譯成多國語言。簡單說,我們都有美好的人生――我們對「美好人生」的定義是:使用你所擁有的來豐富別人的生命。 我們相信你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更豐富。你可能成為優秀的音樂家、運動員、教育工作者、醫生、企業領袖,運用自身技能豐富這個世界。但唯有選擇卓越,做出明智抉擇,你才能完全發揮潛力。我們在本書將不斷談到聰明抉擇,意思是選擇勇敢去做最利己利人又正確的事。 我們在諮商室傾聽成年人的故事,他們十幾歲做了糟糕的決定,現在試圖解開落入陷阱的圈套。參訪監獄時,我們也會和裡頭的年輕人聊聊,他們正為過去錯誤的決定坐牢。每當聽到這些故事,我們內心充滿哀痛。 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我們發現青少年時期做了許多至關重要的決定。仔細思考這些年諮商的數百位個案,我們倆都同意,一個人11到16歲做的決定,將大幅影響成年後的生活品質。這是我們為年輕人撰寫本書的原因,他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說實話,我們談的「聰明抉擇」都是非常重要的決定。這些年,我們發現來諮商的個案,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因為過去糟糕的決定受傷慘重。 我們撰寫本書時懷著深切期盼,希望讓你遠離輔導室和監獄,避免不必要的疾病,不傷害自己和最愛你的人。簡單說,我們希望你擁有美好人生,而唯有做出聰明抉擇,才能享有這樣的人生。 如果有機會和你一起坐在公園的長椅或咖啡廳裡,聽你分享生命故事,我們一定全神貫注,因為我們非常重視你,你內心深處必定有一份渴望,不只享受人生之樂,還要讓世界愈來愈好。 相信你早已發現,我們生活的世界相當殘酷無情。國與國彼此宣戰,人們經常互相抨擊,彼此傷害。研究美國文化的社會學家稱這種現象為「爭辯文化」(Argument Culture)。對很多人來說,爭辯是一種生存方式。他們不斷試圖說服別人:「我是對的,你是錯的。」如果辯不贏,雙方往往大打出手。 我們深信,這並不是通往美好人生的路徑。太多年輕人還未長大成人就死去,很多人飽受痛苦,傷痕累累地走完一生。我們希望傳達的訊息是:有一條更好的路。我們將分享年輕時的親身經驗,以及過去三十年從個案身上學到的功課。 我們也鼓勵你找一位值得信任的成年人,閱讀本書時可以發問。為了幫助你練習提問,我們在每章最後設計了「問問自己」單元。 希望你享受接下來閱讀的內容。我們最深切的期待是,你將加入我們做「聰明抉擇」的行列。接下來,我們專注討論十一個能帶給你美好人生的決定。 蓋瑞‧巧門 克勞倫斯‧舒勒 目 錄 好評推薦:站起奔跑,活出卓越! 作者序:通往美好人生的路徑 人生不是一個人獨自面對 抉擇1:向哪些人學智慧? 每個人一生至少有一次成功的機會 抉擇2:機會來臨前,要做什麼準備? 人永遠比科技產品更重要 抉擇3:如何讓科技為你效力? 你也可以成為人生勝利組 抉擇4:成功的人是怎麼辦到的? 異性是極大的奧祕 抉擇5:怎麼做,讓你更有吸引力? 每一個與性有關的決定都有後果 抉擇6:冒這麼大的險,值得嗎? 真希望我那時沒有…… 抉擇7:它讓你快樂似神仙,還是背叛你? 應該很容易選擇吧! 抉擇8:有必要給自己的身體多一道難題嗎? 希望你能學會…… 抉擇9:你能不以外表論斷人嗎? 反敗為勝的祕訣 抉擇10:你想當得分後衛,還是控球後衛? 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抉擇11:你相信怎樣的一位神,真的那麼重要嗎? 結語:用好問題選擇美好人生 附註 致謝..
天路歷程靈修指南
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是英語世界家喻戶曉的名 著,影響信徒靈命生活深遠。中文譯本自十九世紀以來,深受中文讀者歡迎。然而許多讀者將此書當作有趣的喻道故事,並未深入明白故事所要表達的救恩真道與靈修要 義,以致辜負了作者的寫作原意,沒有達到靈命悔改歸正的目的。筆者深感以靈修導讀方式研讀《天路歷程》的需要,編寫了《天路歷程靈修指南》,幫助弟兄姊妹深入研讀此古典名著。內容是根據清教徒神學思想與歷史背景,來解釋本仁約翰所表達的救恩真理,並且加註許多聖經經文,來幫助讀者認真省察自己的靈命光景,靠主恩典,結出悔改的果子。本書以「導論」起始,簡介《天路歷程》的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寫作目的、對今日我們的意義。內容以主題分段為十二課,每課是以問答方式來介紹重點內容,循序以進、深入淺出的導引讀者,解釋《天路歷程》所要表達的寶貴真理,指明今日信徒需要省察與悔改歸正的所 在。內容的解釋是根據英文原著(主後1678年出版),著重於了解歷史背景,內容分析,以及靈修應用。..
以豐盛為名-啟動豐盛生命的 30 個恩典盼望
【作者簡介】 顧約翰(Johannes Kühhorn),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Musikhochschule München)音樂教 育碩士。加拿大溫哥華維真神學院(Regent College)道學碩士。目前任台南晨光教會主任 牧師,與妻子沈維昭育有㇐對兒女。顧約翰的父親是㇐位忠心侍主的德國牧師,自孩子幼 年時就把讀經禱告融入家庭生活中。顧約翰成⾧過程熱衷音樂,因此投入音樂教育學習, 自許成為音樂老師,然而就在音樂學業完成之際,蒙主呼召,轉而前往加拿大接受神學裝 備。顧約翰在慕尼黑學習期間,結識來自台南的留學生沈維昭,後結為夫妻。維真神學院 畢業後,顧牧師偕同妻子來到台灣,成為「台南女婿」,並投入神職至今。 顧約翰強調,耶和華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是跨越不同世代的神,因此將信仰傳 承給下㇐代是極為重要的工作,因此特別有負擔讓兒童、青少年與年輕人融入教會生活與 肢體團契,期望不同世代共同書寫教會的下㇐章。 【內容簡介】 ㇐部豐富心靈的醇品,讓生命展翅高飛 當耶穌打開我們的眼睛,我們就可以被轉化,並了解祂給我們的莫大禮物:我們擁有㇐個 在豐盛世界裡的豐盛生命。本書透過神的話語與聖靈的帶領,幫助我們更新心智,使我們 踏上㇐場令人驚嘆的心靈旅程,朝向更喜樂、自由,更有目標地與神同行的豐盛生命。來 吧!我們㇐起出發。 天父為我們預備的救恩是全備的救恩,這本書不但能引起我們的興趣和共鳴,更能啟發我 們進入神豐盛生命的恩典。 ──周神助/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 顧牧師寫下三十個主題,每天閱讀㇐篇,帶領我們從思想、生活、事奉中來操練,逐日累 月,生命將越來越進深! ──鄭博仁/武昌教會主任牧師 書裡的三十杯心靈雞湯,每㇐篇都真實而精采,讓人不再躲於角落孤單啜泣,而是進入更 多的喜樂與自由。這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靈命醇品。 ──莊育銘/淡江教會主任牧師 約翰牧師不只是講解神的話語,他更真實地追求實現這些道理的途徑。我相信你必能從書 中每㇐篇文章得到啟發與激勵! ──藍住國(Vincent Lun)/新加坡國度家庭教會主任牧師 【推薦序】 推薦序㇐ 不但得生命,更得著豐盛的生命 看了顧牧師《以豐盛為名》前面幾章,即被深深地吸引,靈裡深處能夠感受到他生命中的 經歷,也能夠感受到當他從掙扎的生命,進入豐盛生命裡面的那㇐種感受、喜樂,並且期 待所有神的兒女,屬靈的家人都能夠經歷這樣豐盛的恩典。 顧牧師的經歷在我的裡面產生很深的共鳴和啟發,我覺得這樣的經歷是我們大部分信徒、 神的兒女所面對的;我也能夠感受顧牧師看見很多人還陷在掙扎、失敗、挫折,甚至靈裡 貧窮的處境中。但天父為我們預備的救恩是全備的救恩,是可以讓我們不但得生命,並且 得豐盛的生命;不但讓我們可以得恩典,更讓我們可以恩上加恩;不但讓我們得力量,更 可以力上加上;不但讓我們可以得榮耀,更可以榮上加榮。 相信這本書不但能夠引起我們的興趣和共鳴,更能啟發我們進入神豐盛生命的恩典,並將 帶給你、帶給我們,帶給台灣的教會、華人教會,得享更多神的恩典與賜福。讓我們不只 愛這位來自德國的台灣女婿,也讓我們㇐起來看他所寫的《以豐盛為名》這本書! ──周神助(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 推薦序二 ㇐位德國牧師在台灣的信仰生活哲學 本書作者顧約翰牧師在德國的牧師家庭⾧大,又是將門之後,他熱愛運動又熟習音樂、神 學,允文允武、多才多藝,與人相處不是剛毅紀律,而是溫文儒雅,他的生命深受他所師 事過的多位台灣牧者薰陶與祝福。他娶了從台灣去到德國深造學習音樂的維昭師母,兩人 ㇐同回到台南服事這地的百姓,他在台南開拓晨光教會,意謂著這教會是㇐間有如晨光溫 馨、美麗、盼望,生命豐盛的教會,並在愛中訓練弟兄姐妹成為主的門徒! 顧牧師所服事的教會在大樓地下㇐樓,外面的活動空間有吧台有桌椅,有親切的義工穿梭 其間,弟兄姊妹可以在那裡取用飲料食物,自由交通團契;也為孩童特別設計遊戲空間, 讓他們享受快樂的團契生活。禮拜堂的設計可以讓弟兄姊妹自由敬拜禱告,追求神榮耀的 同在,領受豐盛的生命! 顧牧師所分享的豐盛生命不只是在課堂中、書上理論的教導,也是在教會的生活中實際學 習操練的! 顧牧師寫下三十個主題,每天閱讀㇐篇,帶領我們從思想、生活、事奉中來操練,逐日累 月,生命將越來越進深!這三十個主題是非常具體的:從打開你的眼睛、勇氣、快樂、轉 化失敗、破碎與恢復、分辨神的聲音、自我意識、關係上的豐盛、生命的真義、繼續寫你 的故事等。每㇐篇都是作者自己對真理的認識和經歷,並且給予精闢的解說。 非常喜樂、榮幸為這本書寫推薦序,它將帶領我們邁向豐盛生命的旅程!願亞伯拉罕、以 撒、雅各的神使用這本書成為世代的祝福! ──鄭博仁(武昌教會主任牧師) 推薦序三 閱讀㇐部靈命的醇品 ㇐位充滿著藝術、哲學與浪漫的德國牧師,選擇用他生命的溫度與睿智,在台灣謙卑落地 生根,陪伴許許多多人進入主耶穌的豐盛生命。 書中活用聖經經文,比如新約中耶穌所說關於財主與僕人的比喻、使徒彼得的故事,或舊 約中有關尼希米重建聖殿的故事等等,幫助現今的讀者把聖經帶入生活之中,更融入到生 命的景況中,得以更真實地倚靠神。 本書的三十杯心靈雞湯,每㇐篇都真實而精采,讓人不再躲於角落孤單啜泣,而是進入更 多的喜樂與自由。這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靈命醇品。 ──莊育銘(淡江教會主任牧師) 推薦序四 真實的啟發與激勵 我第㇐次遇到約翰牧師是在溫哥華的維真神學院。後來他結了婚,到了台灣,㇐邊照顧家 庭,㇐邊在教會服事。 在《以豐盛為名》這本書中,約翰牧師真誠地分享他從聖經中所習得的,以及他自己在生 命中所經歷的信心與順服─當中有些歷程是我們共同走過的。 約翰牧師不只是講解神的話語,他更真實地追求實現這些道理的途徑。我相信你必能從書 中每㇐篇文章得到啟發與激勵! ──藍住國(Vincent Lun),新加坡國度家庭教會主任牧師(Kingdom Community Church, Singapore)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不但得生命,更得著豐盛的生命/ 周神助 推薦序二 ㇐位德國牧師在台灣的信仰生活哲學/ 鄭博仁 推薦序三 閱讀㇐部靈命的醇品/ 莊育銘 推薦序四 真實的啟發與激勵/ 藍住國 前言 01 打開你的眼睛:你生活在㇐個豐盛的世界 02 勇氣:船不是為了港口而造的 03 真實寶藏:那個沒人可以從你身上奪走的! 04 轉換失敗:向前跌倒 05 破碎與修復:重建聖殿與城牆 06 分辨神的聲音:建造方舟 07 自我認識:真實轉換的開始 08 保持活力:任何有活力的都會成⾧ 09 我需要懂多少聖經:使用你所擁有的 10 喜樂與自由:你是㇐隻毛毛蟲還是蝴蝶? 11 生命並不公平:但是我可以面對與超越 12 希望:成就豐盛生命的引擎 13 面對恐懼:成⾧茁壯! 14 橡樹:從內側往外側成⾧ 15 曠野:傾聽神說話的地方 16 自制:學習完全降服於神 17 你是獨特的:不需要比較 18 健康的憂傷:消化痛苦、失落及內在創傷 19 好習慣的力量:每天早上鋪好床 20 與神同行:禱告與行動 21 成為富有:你不需要成為億萬富翁才富有 22 快樂:看看鏡子裡的自己並微笑 23 做決定:小的決定比大的決定更重要 24 每天的生活:不是設目標,而是改變「生命的觀念」 25 追求創意:我是有創造力的! 26 經驗突破:帶著信心並學習謙卑 27 向前邁進:在加利利見 28 關係中的豐盛:與你周遭的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29 生命的真實意義:榮耀神並永遠享受祂 30 繼續寫你的故事:屬於你的使徒行傳「29 章」 致謝 221 【文章試閱】 勇氣:船不是為了港口而造的 我二十幾歲時在慕尼黑接受音樂教育,那時我有個特別的恩典,就是獲得機會前往美國交 換學生㇐年。在這段時間,我重新將我的生命奉獻給神。回到德國之後,我即將完成音樂 學業,然而我卻打算回北美洲讀神學以成為牧師。那時我必須面對兩個巨大的障礙: 第㇐是我得面對父親對我的失望;他是如此愛我,希望我成為音樂老師,享有㇐份安穩的 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他並不打算支持我的新異象(這我完全明白)。因此我沒有任何財務 上的支援,能供應我前往海外學習。 第二個障礙就是生涯上的考量,畢竟我曾經那麼渴望成為音樂老師。然而,我也想要與他 人分享我所經歷到的神,這份急迫性比我面臨的不確定性所導致的恐懼還來得巨大。這真 是個困難的決定。無論如何,我賣掉了㇐些個人資產,包括我的汽車和薩克斯風,終能籌 得足夠我三年課程中第㇐年的學費,然後就買了機票飛往溫哥華。 我知道如果我失敗的話,我總是可以回到父母身邊,他們㇐定會接納我。不過我仍然需要 勇氣跟隨我的這份確信。 在加拿大剛開始的幾個月是既興奮又害怕的。那是全憑信心走出的㇐步,也是神不斷要求 祂的子民去做的。亞伯拉罕離開他的本家前往應許之地;摩西帶領神的子民經過曠野;彼 得跟隨耶穌而成為主的使徒;保羅在他宣教的旅程上,在許多城市遭到迫害。他們全都選 擇了多重的不確定(uncertainty over uncertainty),只因為他們對於神的相信與信心。 至於我,在溫哥華讀神學是我人生中的重要轉捩點。對於在我身邊的人,我這個舉動是充 滿不確定性的,但對我來說,卻感覺這是我所做的㇐件最好的事──因為我知道這是「對的」。 之後㇐切都非常順利!我在加拿大待了三年半,不只取得了神學碩士學位,還被按立為牧 師,甚至結了婚。我結識了不少好友,都是⾧久持續的友誼;並學習到許多新的事物。最 後我終於結束了國外的學業,回到台灣後,開創了㇐間教會。回想這㇐切,我沒有後悔, 即便過程中面臨了無數的挑戰。 船不是為港口所造的,雖然停在那裡很安全。船造出來是為了能夠離開港口,航向大海。 ㇐艘堅固的船可以在豪雨及暴風中生存下來。它將會完成它的任務,無論是運送貨品還是 載運人們到各個目的地。然後它再回到港口,準備下㇐趟的旅程。我們的船是否停在港口 裡?我們已經準備好出航了嗎?或者我們已具備這份勇氣而離開港口了呢? 當我坐上飛機,從慕尼黑前往溫哥華,就像是離開㇐座安全的港口。我並不知道該期待什 麼,然而卻有著㇐份急迫感,想去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想拓展我的異象,並倚靠神及祂 的呼召來經歷豐盛的生命。 在馬太福音 25 章,耶穌分享了關於天國的比喻。作為信徒,我們是國度的㇐分子,我們需 要活出這個身分。第 14 節前面,提到關於富人將要去旅行的故事。他根據僕人們的才幹給 他們銀子。其中兩人把這份託付拿去做了投資,但卻有㇐人把錢財埋在地底下。你可以想 像這三個僕人的生命在主人不在時是什麼樣的景況嗎?這趟旅程肯定得花上幾個月的時 間,兩個僕人在這段期間,可能學習了如何有創意地投資,並使用這些銀子。他們做得很 好而讓投資翻倍。主人回來之後就讚美他們,並與他們分享這份快樂。 另㇐位僕人卻在地上挖洞,把銀子藏起來。他同樣收到銀子,卻未好好運用,主人因而稱 他是「又惡又懶」的。挖洞,再把銀子藏進洞裡,可能不會花他太久的時間,充其量幾個 小時。但問題是那之後:這個僕人在主人出外的幾個月裡,究竟做了什麼?也許他就是睡 很久,或者覺得無聊而感到沮喪?這個經文 也提到他是恐懼的。恐懼是勇氣的相反。恐懼會阻礙我們去經歷生命。 神的話語告訴我們在愛中沒有恐懼,而神就是愛。我深信神永遠不會處罰我們──當我們嘗 試去投資祂所給予我們的,結果卻失敗了。當我在 2000 年開始建立教會的時候,我記得 我對神的禱告:如果這不是祢的旨意,就請祢關了這扇門。其實我也曾猶豫,不確定是否 應該開創教會。我當時對於這件事的想法非常天真。回想起來,我想神當時應該是對我微 笑的,並且讓教會增⾧了起來,即便我有許多地方還需要改進。 神希望我們的船可以離開港口。祂是凌駕於狂風及暴風雨之上的,祂可以親自為我們的船 掌舵,帶領我們在正確的方向上。 從許多年前開始,我就在主日崇拜收奉獻之後做同樣的禱告:「神啊,請建造祢自己的教 會!」祂希望透過我們來工作,但我們必須是甘心樂意的。我們都有㇐些經歷可以和他人 分享,即便只是你所知道的小事,你仍可以教導那些還不知道的人。 投資你從神那裡所領受的吧!出航吧!你的船㇐定要離開港口,航向未來!..
我愛禱告
作 者 簡 介 (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先緻(撰寫第2、4、6、7、10、12、15、17、19、20篇)大學畢業不久即於英國蒙召,1991年取得華神道碩後,按立傳道進入全職服事。2001年開拓大直衛理堂,擔任主任牧師至今20年。除牧會事工外並致力於自我成長、婚姻及親子關係、家庭經營等教育工作。同時對於社會服務不遺於力,2006年創辦「展開天使翅膀」慈善音樂會迄今,協助偏鄉弱勢兒童、青少年教育事工,至今已幫助超過275所中小學、10000名學生。 毛黃秀蓮(撰寫第3a、8、9、11、14、16a、21、23篇)南港浸信會傳道,個性熱情開朗,喜與人接觸,善於輔導。有位愛他的牧師老公、兩位遠在美國卻貼心的女兒,及一位可愛的孫女。喜愛運動、古典音樂、電影,並樂於寫作及傳福音;享受上帝所賜豐盛而美好的生活! 吳惠蘭(撰寫第1、3b、5、13、16b、18、22、24篇)18歲信主,23歲成為全職傳道人,一生只服事一位主人。曾跟隨宣教士開拓佈道所,參與國內外事奉。2012年加入淡江教會全職服事,2019年9月29日於淡江教會按立牧師。目前致力於培育青年人、外展事工、禱告事工、行走禱告、敬拜團、講道及小組服事。期許自己一生都能成為陪伴年輕人成長的好姊姊,成為建造教會的使女。 內 容 簡 介 3位牧者 × 18則禱告佳句 × 24個主題 × 28篇禱告文 [出版的話]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這是使徒保羅教導我們的信仰生活態度。 現代人生活忙碌,馬不停蹄、勞碌奔波、疫情造成緊張壓力、憂慮愁煩、重擔難卸、難題待解,心靈常有不知怎麼辦「無助」的呼求! 耶穌說:「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十一章24節) 「禱告」就是打開心門,讓耶穌進到我們心裡來幫助我們,讓祂那奇妙的能力,解決我們的難題。 天天「禱告」,和上帝交談,會讓您慢慢地凡事依靠、交託上帝,漸而成為生活的「習慣」。 這種「習慣」會幫助我們活出耶穌的樣式,進而讓一個人的生命改變。 本書的輯成是由幾位牧者提供一些簡潔的禱告範例,旨在使讀者容易學習而進入禱告的恩典裡,領您入蒙福之境,幫助您建立禱告的生活。陳敬智 目 錄 出版的話 61出入平安 82情緒安穩 10 3悔改歸正 12 4身心健康 16 5生命突破改變 18 6關係修復 20 7為自己禱告 228為父母禱告 24 9為兒女禱告 2610為家庭、親友禱告 28 〈主禱文〉 30 11為同事、職場禱告 32 12為牧者禱告 34 13為年輕世代禱告 36 14為弱勢者禱告 38 15信仰生活 40 16婚姻交友 42 17生病就醫 46 18工作財務 48 19禱告生活 50 20團契生活 52 〈雅比斯的禱告〉 54 21教會合一 56 22傳福音、宣教 58 23倚靠主恩、安度逆境 6024風調雨順、四境平安 62 作者簡介 64..
用聖經的話來禱告
神的話(聖經經文)是最好的禱告材料,我們按著祂的話語來禱告,就更容易作出合神心意的禱告。這是一位有三個小孩的父親,從聖經中選出經文,並將經文分成不同禱告主題的小冊子,原意是方便人使用來為青少年禱告;但經過教會牧師的編纂,使它也適用於為任何人禱告,包括為我們自己。 【序】神的話(聖經經文)是最好的禱告材料,神將祂的旨意表達在祂的話中,我們按著祂的話語來禱告,就更容易作出合神心意的禱告。約翰說:「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甚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壹5:14)這是曹益華弟兄從聖經中選出的經文,並將經文分成不同禱告的主題,原意是方便我們使用這些聖經經文來為青少年禱告;但我們編纂這本小冊,認為它也適用於為任何人禱告,包括為我們自己。我們沒有特別在這些禱告詞裡,寫上翹課、吸毒、外遇、暴力等等,您關心的人可能遇上的問題;因為我們相信,照著神的話說出正面禱告的話,是面對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當您為孩童、青少年孩子、配偶,或是您所關懷的人、主放在您心上的人禱告時,可以將他的名字放進空格中,為著他得著永恆、真實的祝福,在主面前懇求。有時只是將您所關懷之人的名字,加在這些話語裡,您慢慢地、用心地讀一遍,就是很好的禱告了。禱告是我們內心的表現和態度,是我們的心靈對於上帝的作為一種肯定的態度,上帝在天上即刻認為這種態度就是禱告,是對祂的心所發出的祈求。禱告用不用話語,對於上帝並無分別,只對於我們有分別。(哈列斯比,道聲出版《禱告》)【作者簡介】曹益華畢業於中原大學醫工系,曾服務於台北巿立和平醫院,擔任醫學工程師;後轉任國中理化老師,曾獲優良教師獎,目前已退休。他是三個小孩的父親。曹力中 牧師畢業於台大物理系,1978年蒙主帶領,與妻子劉秀慧牧師,由溝子口錫安堂(榮耀秀教士)差派,在台灣東部五年,建立羅東錫安堂、宜蘭錫安堂,並於1983年於台北建立士林錫安堂,牧會至今。曹力中牧師與妻子,數十年來同心將生命擺上,與神同工,帶領神百姓進入王的內室,住在祂裡面,並經歷祂的豐盛;他所傳講的信息、製作成的書,能將渴慕神的人,帶進神話語的規模與豐盛中。 【目錄】序求悔改求拯救釋放求醫治求甦醒興起求智慧求聖靈求平安喜樂求大能護庇求力量剛強求聖潔神的帶領得著榮耀豐盛的生命渴慕認識基督謙卑順服住在主裡多結果子求信心作得勝者..
等候神:經歷神大能與榮光之路
您在尋求屬靈的更新嗎?您是否渴望獲得遠超過您最大想像的屬天滿足?本書將教導讀者如何花時間等候神,深深地沉入主愛的海洋,讓自己消失在神榮耀的同在中。 【作者序】神在全地興起許多渴望了解並操練等候神的聖徒,經常有人來詢問,有沒有「等候神」這個專題的講道系列。曹力中牧師請我在士林錫安堂週二晚上的查經聚會,傳講等候神的真理,並整理成書。 我傳講了五次「等候神」的信息。張麗芳姊妹在百忙之中,將這五篇講章打成文字稿,非常謝謝她。編輯小組的同工們幫忙校對,訂正錯誤並編排成書,也非常謝謝她們。 人所能傳講的事非常有限,惟有真正花時間操練等候神的人,才能領略等候神的真諦,被聖靈帶進等候神的榮耀領域。我自己天天花時間安靜等候神,天天重新被聖靈充滿,從其中得著極大的屬靈益處。願烈火的神裂天而降,將聖靈的火點燃在等候神的人心中,使愛神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 劉秀慧【作者簡介】 劉秀慧 牧師畢業於台大外文系,1978年蒙神帶領,與丈夫曹力中牧師,由溝子口錫安堂(榮耀秀教士)差派,在台灣東部五年,建立羅東錫安堂、宜蘭錫安堂,並於1983年於台北建立士林錫安堂,牧會至今。她與夫婿數十年來,執著於內在追求,帶領眾聖徒踏定渴慕神、順服神這兩條生命的軌道,期待神百姓在榮耀中被建造,榮上加榮;劉秀慧牧師傳講的信息、製作成的書,對渴慕神的上好之人,將是一場盛筵。【目錄】等候神《一》等候神《二》等候神《三》等候神《四》等候神《五》..
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何時出現?:容靈文學與創作論集
優秀的基督教文學何時才會盛放?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何時才能出現? 作者熱愛文學,心繫基督教文學發展,多年來默默筆耕,鼓勵信徒和教會更加重視基督教的文學創作。他決志以寫作事奉神,至今三十五載,現結集多年寫作心得,與讀者分享對小說創作的研究反思,以及對深度信仰作品的探討闡釋,娓娓道來文字路上的感悟與領受。「倘若失去文藝的滋潤,我們的言語將變得貧乏,生命也會漸漸枯乾。」—— 黎海華、李淑潔 「將人世間的兒女私情發揮到淋漓盡致,無疑是《紅樓夢》最大的亮點。基督教的《紅樓夢》,必然會將它信仰的核心——神的愛——同樣發揮得淋漓盡致。正如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中的『愛的篇章』所言,再加上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促使信徒付之於行動的『綿羊和山羊的比喻』……能將上列兩段經文的中心思想充分發揮,促使讀者照著去行的文學作品,就與所謂『基督教的《紅樓夢》』相去不遠了。」—— 蕭恩松牧師 / 浸信會出版社榮休社長 「怎樣以文學回應時代?我在高行健取得諾貝爾文學獎之際,寫了一篇短評,說他有雙軸視野,所以得獎。這雙軸可以幫助我們回應時代。第一個軸是作者要進入自己民族的幽暗處,有本土情懷,有自我文化意識。第二個軸是要有全球視野,國際精神,未來感與歷史感。而且能夠用現代文學創新的手法,例如戲劇的浮動視點來創作。容靈就我的短文加多第三個軸,就是基督徒要與上帝相通,以天國的角度看人間。如果有了這三個軸,基督徒作家就可以面對時代。」—— 梁永泰博士 / 恩光書院院長 「香港一直『重理輕文』:讀理科前途較好,讀文科沒有實際用途。我也是讀理科出身,後來讀魯益師《納尼亞傳奇》和三浦綾子《冰點》,才驚覺文學對神學思考何其重要。有一位神學家,每年暑假都會選一個小說家,很有系統地讀完他的全部著作。小說家的眼睛幫助神學家更看清楚這個世界。容靈專注於基督教文學評論及小說創作,在此堅持了三十五年。透過他的眼睛,我們對信仰有更深體會。誠如盧達(James E. Loder)所言,聖靈是所有人類想像力和創意的根源。文學創作,讓我們初嘗聖靈轉化的能力和作為。」—— 林國彬牧師 /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牧、實習主任兼實用神學科講師【作者簡介】鄧建良(筆名容靈)香港出生,公餘酷愛寫作、閱讀與打羽毛球。香港公開大學文學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曾獲青年文學創作營小說組優異獎、全港青年學藝比賽故事創作比賽公開組優異獎,亦曾擔任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文藝創作組評審。作品曾刊於《突破》、《純文學》、《浪花.2001》、《作家》、《基督教週報》、《時代論壇》等雜誌及報刊。現在主要從事小說研究與創作,旁及文化論述、書籍評論以及散文書寫;著有《說一個故事》、《一個人》及《不是推銷員》。蕭序 癡人說夢梁序 第一輯 個人感受、文學思考與文化探索01 苞蕾如何盛放?——基督教文學創作有感02 為何基督徒要看小說?03 面面相觀之後04 應當默默無聲!——又談基督教文學05 我們有主軸嗎?——從梁永泰先生「雙軸」觀說起06 「積重難返」!我(們)仍要「自重自任」!07 努力寫作,所為何事?08 小說?小說!09 不斷謙卑10 文化傳統與文學創作11 耶和華是我的讀者12 文化深耕的文學詮釋13 一生寫六書14 果真可以,「為了忘卻」而敍述?——翻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敍述文革》後的感想15 中國基督徒作家「要學」高行健?16 十分納九17 中國基督徒作家對真實的追求 第二輯 領受與看見18 在生命之內19 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20 當代基督徒作家,需要進深!——評介胡燕青一次講座的大綱21 生命的追尋22 中國基督教文學的獨特貢獻23 我們甚麼也沒有?24 正式開展中國基督教文學25 綜論中國基督教文學的創建26 近年含有「基督性」的小說27 深觸教會心28 文學創作的呼召29 如何看得中肯?30 改良第二人稱敍述的本質31 小記決志奉獻寫作三十年32 何時才有一流的基督教文學?33 進入永恆的神蹟34 寫作、禱告與仰望35 《天堂篇》的震撼 後記 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何時出現?..
臺灣新教與靈恩運動
這耶穌上帝己經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他既被高舉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 (徒2:32-33)作者簡介:石素英海德堡大學神學博士現任 聖光神學院 歷史與神學助理教授..
累了,躺躺吧:為超載心靈減重
內容簡介這幾年,你和我都大概感到有點累了。社會變化、一波接一波的疫情、關係聚散,困頓、不安、焦慮、恐懼壓心頭。當你打從心底感到煩惱、疲累、無力,這時候邀請你躺一躺。躺下,不只是停下腳步,按下休止鍵,更要換一種姿態,轉換角度,淨化思緒,給超載的心靈創造空間;當心靈經歷新陳謝,才能消化外在挑戰的衝擊,好好生活。這本書探討如何化解累積日久的負能量,看見內在阻礙著生命的潛在焦慮和哀傷,希望重新認識、肯定和反省自己,以致在黑暗和幽谷中,仍然可以活得有尊嚴,尋找希望。我們會從四方面入手,思考如何沉著應對和重回生命正軌——思想:淨化焦慮情緒:放負排毒關係:換一種視野生活:反璞歸真 作者介紹伍詠光(Ringo),喜歡馬拉松、滑雪板、攝影及各地旅行,喜歡挑戰自己和發現世界的美;一心以「輔導」和「寫作」為自己的 core business,皆因兩者能與人連繫;曾任突破機構輔導及人際事工總監;著有《戀愛出事的理由》、《工,唔係咁打!》、《現實,我受夠了》、《勇敢做自己》(獲金閱獎最佳生活百科書籍)及《愛,要勇敢──戀愛的心理分析》,也曾在雜誌及報紙撰寫專欄。 目錄前言:我寫躺平的理由導言:躺平不是放蹓,而是……1 恩想:淨化焦慮個個都做KOL,唔通個個都想做KOL?後知先覺Fake當真的時代錯的假設得出錯的結論假裝正常直覺當成理性記憶的陷阱虛張聲勢邪不能勝正?不解釋就是解釋無法計算的成本你的理智原是「不智」不想成異類眾人皆醉我獨醒社會變得冷漠找出最大公因數2 情緒:放負排毒不想努力,容讓自己放任一趟看通無力感誰沒黑暗面躁底沒問題容許出錯好想放棄比較沒問題不想講效率有問題才沒問題不一定要有理想明天不一定更好有限制才有機會Transition帶來transformation無失無得不是因看見才有希望3 關係:換一種視野沉默的哀愁道別,是需要的伴侶的暫別孩童的道別新友誼面對寂寞學習獨處善待是突破距離感關愛取代距離感4 生活:反璞歸真無聊聯想不急緩慢專注等待玩耍步行跑步煮食吃喝減法收拾攝影欣賞寫作旅行栽種做夢感恩結語:苦難時代,躺著面對恐懼..
驅魔師進擊:善與惡、愛與仇恨的爭
內容簡介★ 阿摩特神父驅魔生涯權威見證,親炙首席驅魔師畢生思想精華! 天主的美善終將勝過一切邪惡! 以信德裝備,以愛德行動,懷著望德昂首闊步, 不再任由魔鬼的惡勢力操控擺布。 魔鬼為了拉攏人心,無所不用其極扭曲天主慈愛的面貌。 阿摩特神父深信良善美好的天主始終與我們同在, 而且比魔鬼更具吸引力。他以牧者心懷邀請迷失受傷的 弟兄姊妹,重新發現天主兒女神聖的身分、尊嚴和自由; 與美善的天主共融同行,遠離邪惡誘惑,擺脫魔鬼的奴役。 拿起天主聖言的利劍, 以信德作盾牌,全副武裝 與主耶穌並肩對抗邪惡與仇恨! 「你們應拿起天主的全副武裝,為使你們在邪惡的日子能夠抵得住,並在獲得全勝之後,仍屹立不動。」(弗六13) 本書以教理為基礎,聚焦於慈愛美善的天主,結合阿摩特神父寶貴的靈修智慧、多年與魔鬼正面交鋒的驅魔經歷,針對切身相關的議題,提供了扼要精闢的見解。例如: ▍正確認識天主對世人的愛與救恩計畫、 ▍面對善惡的態度、 ▍人性與自由、 ▍媒體的力量、 ▍共濟會的滲透和操控、 ▍基督徒如何防範魔鬼並裝備自己、 ▍擊潰邪惡勢力的方法…… 豐富多元的主題,引領讀者省思生命並將目光轉向天主,以全備的信心和熱切的祈禱,戰勝散播仇恨與恐懼的撒旦。本書特色 ◆ 獨家收錄阿摩特神父珍貴照片。 ◆ 義大利首席驅魔師親授堅守信仰、對抗邪惡權勢的祕訣。 ◆ 從天主教的教理出發,傳遞正確信仰與價值觀,學習裝備自己,辨識魔鬼邪惡的詭計和各種滲透,化被動挨打為主動防衛。 ◆ 幫助基督徒深刻體認天主的慈愛與美善,重新點燃信仰熱火,建立穩固的靈修生活,奠定良好信仰基礎,不怕風吹雨淋或暴風侵襲。適合青年會、慕道班、讀書會等成長團體共讀討論;為教友靈修、神父、神師、靈修指導者深具啟發意義。好評推薦 「本書以訪談方式探討關乎人生的重要問題,諸如:宗教信仰對人有何益處?善真的存在嗎?為何這世界充滿邪惡?成為驅魔師要具備什麼條件?魔鬼最後的下場如何?這些主題可待讀者一窺究竟,從中洞悉舉世聞名的驅魔師阿摩特神父的思想要旨。」──吳伯仁神父(耶穌會士、神恩復興台灣共融服務團隊指導神師)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阿摩特(Gabriele Amorth)口述 聖保祿會神父,1925年5月1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摩德納(Modena),畢業於法學院,1947年入會,1954年晉鐸。1986年,波雷蒂樞機(Ugo Poletti)任命他為羅馬教區的驅魔師。1991年創立「國際驅魔師協會」,並擔任會長一職至2000年,退任後獲頒終身名譽會長頭銜。驅魔生涯長達三十年,舉行過無數次驅魔禮,被譽為義大利最具權威的驅魔師。2016年9月16日與世長辭,享年九十一歲。 阿摩特神父曾長期鑽研「聖母論」,得到宗座國際聖母學院傑出會員之榮譽;擔任驅魔職務後仍筆耕不輟,著作甚豐並售出多國版權。著有Il vangelo di Maria、Vade retro Satana、《驅魔師實錄:迷信、邪教與魔鬼》、《驅魔師:梵蒂岡首席驅魔師的真實自述》、《驅魔師2:從聖經到現代的驅魔實錄》等多部結合驅魔理論與實務的書籍,為現代「驅魔學」奠定珍貴可靠的研究基礎。安哲羅.德西滿(Angelo De Simone)訪談紀錄 義大利聖保祿會神父,神學博士,現為「聖佳播天使會」(San Gabriele Arcangelo)男性獨身奉獻團體指導神師,著有Francesco d'Assisi、Francesco, Giacinta e Lucia等靈修好書。譯者簡介李雅玲(譯者) 屏東人,羅馬第二大學音樂學碩士,目前任教於天主教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曾擔任羅馬宗座聖樂學院與輔仁大學交流的「聖樂大師班」及贈書儀式翻譯員,並與吳若楠老師合作翻譯教宗方濟各頒布《願祢受讚頌》通諭之新聞稿。吳伯仁(審閱者) 吳伯仁神父,台灣嘉義人,耶穌會士,1963年生。1998年領受司鐸聖秩。台灣大學數學碩士、美國麻州威斯頓耶穌會神學院神學碩士。曾任教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靈修學程。現於新竹從事牧靈服務,帶領避靜與靈修輔導工作,亦是神恩復興台灣共融服務團隊指導神師。 代表著作《拉內神學的靈修觀》,合譯《鬧市中的黑暗》,亦是《祈禱入門》、《靈修輔導實務》、《和耶穌一起去度假》、《改變生活的簡單祈禱》的校訂者,《七重山》、《治癒生命的創傷》、《釋放心靈的枷鎖》的審訂者,其他文章散見《神學論集》等。 目錄前言 受天主的美善吸引第一章 我們的天主第二章 修復肖像第三章 小水桶與大海第四章 開啟心靈的眼目第五章 天主與惡第六章 魔鬼日夜不寐第七章 仗賴天主的手指驅魔第八章 不要抵抗惡人第九章 魔鬼又能對我做什麼惡事?第十章 準備就緒,全力迎戰!附錄 阿摩特神父簡介註釋 內容連載前言受天主的美善吸引 舉世聞名的驅魔師阿摩特神父,是我十分親近的同會弟兄,我們住在同一所會院。「這位老神父穿著黑長袍,身上還帶著傷疤,可能是被地獄烈焰灼傷。」這是曾與阿摩特神父往來的弟兄姊妹對他的印象。 然而,時常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是他的那張大臉、稀疏的頭頂,還有他桌上成堆的信件。迴盪在我耳邊的,是他帶著波隆那口音的談笑風生,散發歡樂的氣氛;以及他每個早晨必說的那句「早安」,親切問候一起享用咖啡的修會弟兄。 面對可能或確實附魔的人,許多人認為驅魔師要做的第一步是找出魔鬼。在驅魔文獻中,確實將重點放在這叛逆天使身上。但阿摩特神父並非如此,他的做法是讓對方置身於充滿父愛與友善親切的氛圍,並表明他最關切的是讓人體會到天主的慈愛,而我們的天主會留意魔鬼的一舉一動。 身為驅魔師,阿摩特神父的職務就是對抗魔鬼,而且他向來是以祈禱、嘲笑、聖水和驅魔禮來進行。但事實上,他更致力於在這些憂苦的靈魂中,尋找天主的「肖像與模樣」,那是魔鬼的力量無法抹滅的。簡而言之,阿摩特神父深信良善美好的天主時常與我們同在,而且比魔鬼更具吸引力。 這確實無庸置疑。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這時代的基要主義為天主塑造了糟糕的形象,掩蓋了天主慈父良母的面容,讓人覺得祂壞心又醜陋。基要主義者把天主形容得像是鐵石心腸一般,而十誡正是這冷酷的天主所頒布的。因此,他們一提到天主就令人反感,只是灌輸信仰卻未幫助他人真實認識天主。他們不尊重別人選擇信仰的自由,一味批評「不信者」;結果,不但令人對造物主心生畏懼,甚至與祂越來越遠。 天主的形象遭到嚴重扭曲,讓人對祂留下嚴厲而不近人情的壞印象。如此一來,渴慕與天主相遇的人越來越少,更造成了向魔鬼靠攏的局面。根據這位首席驅魔師的觀察,這正是現代人不敢親近天主的原因之一。 阿摩特神父認為,那些所謂的「附魔」者,其實都是背負創傷的人,他們的心靈深處有一道又大又深的傷口,原因出在他們只看到天主的誡命,卻未能體驗祂的慈愛。許多人真的覺得自己附了魔,而且他們怎樣也無法把天主當成父親看待。 因此,在我這位弟兄眼裡,那些遭遇不幸的靈魂是迷失的孩子、迷途的羔羊、戴著枷鎖的囚犯,不曾感受到天父的悉心關愛。唯有明白自身的起源並非出於偶然或必然,而是來自於自由的決定,以及天人之間愛的行動,他們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天主的兒女。 阿摩特神父以牧靈的心懷,邀請受傷的人靈在各自的限度中,重新發現身為天主子女的身分、尊嚴及神聖。由於阿摩特神父體認到作為天主子女的自由,領受了天主的恩寵與力量,他才得以與魔鬼正面對決,並獲得制勝邪魔的權柄。 他告訴我們:「在書中宣揚天主的美善與吸引力絕對大過於魔鬼,是良好正確且大有益處的事。我以前的作品多偏向於『描述』魔鬼、祕術、魔鬼迫害、驅魔等相關實例。但在本書中,我將天主置於首位──這是我們應當關注的焦點。就讓天主親自吸引讀者,並勸人遠離邪惡,因為『天父內在的吸引力將喚起信德』。」 關於吸引力的重要性,聖奧思定(St. Augustine)這樣說道: 你把綠葉給一隻羊,你就能吸引牠。把栗子拿給一個孩子看,他便被吸引。他因受吸引而跑來;他被吸引,因為他喜愛栗子;他被吸引,不是由於外力的逼迫,而是出於真心喜愛。 因此,無論從事驅魔職務,抑或在本書中,阿摩特神父從不把焦點擺在魔鬼身上,而是一心一意聚焦於美善的天主。 感謝阿摩特神父對我的信任,《驅魔師進擊:善與惡、愛與仇恨的爭戰》不僅是珍貴的訪談紀錄,也汲取了這位首席驅魔師畢生的思想與牧靈職務的重要精華。這亦是阿摩特神父留給所有讀者的精神遺產。安哲羅.德西滿(Angelo De Simone)..
在地若天:靈性的根基和探索(全彩)
內容簡介現代基督徒面對不同的靈修傳統與靈修操練,常會提出一種疑問:「活在現代的世界,這些歷史上重要的靈修經驗和操練,在今日的華人處境中是否仍然合適與可行?」在這套著述中,作者從華人當代文化潮流的處境作起點,以現代人面對自我與關係、並現實生活挑戰的掙扎與張力作為切入點,將人與上帝的關係放在論述主軸,嘗試在基督徒的靈性困境中,指出靈修傳統裏前人所留下的經驗與智慧,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這些屬靈原則與操練如何引導不同時代的人經歷生命的改變。 作者介紹溫偉耀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物理學,以量子力學研究取得碩士學位,後轉為研究哲學及宗教學。1984年,取得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專研西方哲學及基督教神學。1990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專研中國哲學。199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兼任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傑出神學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亞洲神學中心研究員。近年受邀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等學府的客座教授。現在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榮休教授。 目錄楊序 千錘百鍊始出來/楊熙楠潘序 從古典到當代的搭橋者/潘怡蓉自序 上帝的恩賜和選召/溫偉耀第一章 認識基督教信仰傳統中的「靈修學」第一部 認認真真地做個「基督信徒」—體驗、體會「基督教靈修學」 一、 究竟「基督教靈修學」是甚麽? 二、 「基督教靈修學」與「基督教教義神學」的不同取向和歷史發展脈絡第二部 基督教靈修學與我的信仰歷程 一、 上帝在我生命中弔詭而奇妙的安排 二、 發現屬靈經歷的關鍵性第三部 基督教靈修學的歷史發展及其中特別值得推薦的作品 一、 第一個時期:從第四世紀的修道主義至拜占庭帝國(第一世紀到十四世紀) 二、 第二個時期:中世紀的西歐(第十世紀到十六世紀) 三、 第三個時期:從「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到近代(十六世紀到二十世紀)第四部 「現代人的靈性生活」的挑戰 一、 都市化的生活特色 二、 「自我」的問題 三、「親切關係」的轉型 四、挑戰第二章 《聖經》的靈修學—與上帝相遇和對話的禱告生命第一部 《聖經》中的屬靈經歷 一、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有情意的無限他者 二、 基督教的「情意相遇」宗教經驗 三、 《聖經》中人與上帝有情意相遇的宗教經驗模式(1):上帝透過超自然的方式直接向人啟示自己 四、 《聖經》中人與上帝有情意相遇的宗教經驗模式(2):「新約」時代—上帝主要以聖靈的身分向人說話、與人對話第二部 《聖經》靈修學的實踐操練(1):關於禱告的經歷—如何聆聽和分辨出上帝的聲音? 一、 兩個基礎 二、 辨認上帝的聲音:是「熟悉」的問題,不是「公式」的問題 三、 識別上帝說話的特質 四、 實踐的問題:如何進行對上帝的聲音「熟悉」的操練? 五、 「三重亮光」的相互配合第三部 《聖經》靈修學的實踐操練(2):聖靈在人心靈中更新與扭轉的動力 一、 人與上帝和好後,內在心靈所發生的扭轉與更新 二、 心靈轉化的具體動力結構第四部 總結第三章 修道主義的靈修學—寧靜、獨處與意志操練的工夫第一部 修道主義的興起和歷史因緣 一、 修道主義興起以前的基督教修道精神 二、 四世紀修道主義急速發展的原因第二部 修道主義的兩種模式 一、 走向獨處的生活模式(Eremitic Monasticism)—以聖安東尼為典範 二、 走向群體的生活模式(Cenobitic Monasticism)—以帕科繆、努西亞的本篤為典範第三部 修道院的生活和體驗 一、 修道院的生活空間 二、 修道院的生活節奏第四部 修道主義的現代屬靈意義(一):獨處與寧靜 一、 「獨處」的兩種形態—「退修」式與「修道」式 二、 修道主義體驗對屬靈生活的啟迪 三、 探究修道者的心靈世界(1):「徹底獨處寧靜」是一種怎樣的 四、 探究修道者的心靈世界(2):他們是埋沒了生命的意義? 五、 探究修道者的心靈世界(3):修道經驗與《聖經》的屬靈經驗第五部 修道主義的現代屬靈意義(二):意志力的操練 一、 甚麼是「意志力」? 二、 堅強的意志必須訓練—運用堅強的意志過活 三、 修道主義運動的意志力訓練 四、 意志力的操練和結構分析 五、 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實踐意志力的操練第四章 東正教的靈修學―不住的禱告與凝視天窗的眼目第一部 引言:東正教―一個陌生的課題? 一、 東正教的信仰和傳教風格 二、 俄羅斯東正教的開始 三、 東正教傳入中國第二部 東正教的歷史和信仰根源―拜占庭帝國 一、 第一階段:從建國至極盛然後中衰(公元330-867年) 二、 第二階段:由帝國的中興再至衰落而崩潰(公元867-1453年)附錄:拜占庭帝國歷史綱要(330-1453)第三部 孕育東正教的屬靈土壤―拜占庭帝國獨特的信仰生活 一、 東正教的屬靈氣質和特色(1):繼承「曠野教父」修道主義的靈修傳統 二、 東正教的屬靈氣質和特色(2):政治和宗教的「和諧共存」 三、 東正教的屬靈氣質和特色(3):拜占庭帝國時期的「耶穌禱文」和「聖像」論爭 四、 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到世界各地第四部 「耶穌禱文」 一、 《俄羅斯朝聖者之旅》的屬靈體驗 二、 不住的禱告—從「意識」到「潛意識」 三、 操練「耶穌禱文」的靈修學根據 四、 重覆誦念短禱的操練—「耶穌禱文」的現代版第五部 聖像 一、 「聖像」是甚麼? 二、 聖像的靈修意義 三、 怎樣進行聖像的靈修? 四、 抗衡「凝視」的誘惑—現代人眼目的情慾 五、 如何鑑別「聖像」的優劣?可否以其他圖像取代?..
信實與護佑:創世記的神學詮釋
內容簡介創世記第三章是否有關人類始祖犯罪並原罪的問題,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三天歷程中為何緘默?雅各雅博渡口的敘事是否隱藏著一個神學問題:雅各真的改變了嗎? 本書定位為神學詮釋,意在從文本中讀出神學含義,也志在使文本和讀者進行更多的思想對話。這詮釋是關己的,故能含攝一種信徒的讀經和人生經驗。 閱讀關己,但不停於己。己與群是息息相關的,因為那關乎以色列民的,也是關乎教會作上帝子民的。這詮釋尊重文本的被擄回歸的背景、文本和體栽、文本對於成書時期的信息,文本中所反映的上帝並祂和以色列民的身分確立的關係,其母題正如本書書名所示,反映了祂的信實和護佑。 本書關注一個作為創世記的閱讀群體和接受群體的華人教會。如何借助於一種具歷史意識的五經研究之力,超越一個深被基要主義和聖經主義所宰制的文本世界。所以,本書導論中主力梳理出一個創世記或五經的詮釋中仍有待充實的理論溯源和演變,繼在本文中以被擄回歸作為五經完成時期的視角切入一個神話體栽的神學詮釋,並以同樣的視角詮釋之後的三十九章而讀出一個確立子民的神學意圖。 作為神學詮釋,此書最後不得不面對的是得地應許效應史下的錫安主義,到底是該留或棄的問題?----------------------------------------------------------------------------------------------------------自序 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在這出版界生存空間越來越有限,加上網絡時代閱讀力、購買和閱讀習慣在改變,一本紙版書的出版,到底有多少讀者呢?這些問題是作為作者的我需要面對的嗎?說真的,提筆寫作的時候,對這些問題並非無知,但卻真的不是內心的關注。 當初為何會下筆寫下這洋洋三十五萬字沉厚的作品呢?竊以為雖非字字珠璣,卻絕非廢話。姑且站在我心目中的讀者的角度來想像:我想像你是華人教會的一分子,信主可能從十年以上至半世紀,被華人教會的信仰語言和屬靈生命觀的點點滴滴塑造著。創世記的內容,比如說如何看上帝的創造、人的被造、男與女、女人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又給男人吃,以及其他等等如亞伯拉罕蒙召離開吾珥,這些信息有它們在華人教會中的典型信仰涵義。你若是華人教會的一分子,逃不掉、躲不過這「宿命」,是的,包括那些信主未足十年的,這也會是你的信仰的「養分」。 不,不能只是這樣。這個創世記的閱讀傳統以及其既定的信仰涵義,必須被截斷,好像那氾濫的河水一樣。這河水的問題,我以比喻說著這詮釋的問題,必須去到河的上游去處理。是的,我去到上游,偶爾遇到一些志同道合者,我只約略打了個招呼,道明了我的心意和想法。不,我不是高山上的孤狼,我倒是像採集者,把那些採集的成果收集了,在那氾濫的河流鄰近,發現那些生機勃勃的潺潺清澈小溪,順手畫下一幅簡圖和指路牌,心裡相信,未來二十年,這些小溪會是華人教會市集上大家彼此交換著的不同種類的新鮮果實。 這一刻,書即將出版,這是我的心情和寄盼。 話說當初,為何下筆。是的,是一點點個人心意的成全。想當年,上講道學,寫下的第一篇講章,便是雅各在雅博渡口的那一幕。那本是個略懂粵語(「識聽、唔係點識講」)的華語人,在香港的一間神學院以獨白的方式,用華語講的第一篇道。是的,我的講題也是一個關己的問題:「雅各真的改變了嗎?」(這篇講章收錄於本書相關章節中)。 那是一九九五年的事了。事隔十八年,話說教會主日學的受浸後的「信仰成長班」的課程是時候更新了。於是兩卷舊約兩卷新約、為期兩年的課程便這麼定了下來。那一年,為了預備講義給同工,說好一起先有一個同工們的小組查經,互相切磋;就這樣我先是走進了創世記的詮釋世界,接而拾起了第一年讀神學時在舊約導論這一科所聽過的底本說,走進了五經詮釋的門戶。於是,2017 年下筆,斷斷續續寫到2019 年,記得到暑期末,寫到八萬多字的初稿,同工的查經已一早夭折了。 然而,甚麼時候養成的生命習慣?那想法:開始了的,就把它完成。憑著這一股傻勁,我咬緊牙關,一章接一章的寫下去。本來,某些經文的章節原先並沒有甚麼感動,也沒有甚麼信息。但考慮到,略去不寫的話,全書好像少了分完整性。研讀是少不了的了。於是,本來隨心選擇性地為某些章節作出詮釋,變成逐章逐段的詮釋。 寫著寫著,有些部分學術的成分越來越重,但不是學究式的交卷式的注釋以示學術。我是說,貫穿全書的詮釋,必須要有說故事的能力。其實,導論中的詮釋定位:既處理五經理論以致定位創世記的成書時期為波斯年代,詮釋時且要以創世記之接受史的角度認真看待華人教會群體,不言而喻,心思細密的讀者或許已體會到此書的詮釋,是一種從以色列被擄回歸的處境,為民族身分確定的角度把創世記的故事重新講一遍的功夫。 而且,這故事的重講,就像一般講故事一樣,有個考慮、有個常繫在心上的,便是如何講給心目中的對象聽。我的對象,如前所述,是華人教會。這麼說,恐怕不知不覺言過其實了。我倒不如坦白的說,我的讀經、我的詮釋,到底有哪些步驟?捫心自問,從小到大,作了幾十年的基督徒,詮釋創世記,當然不是從零開始。 心中所記憶的,當然是過去的殘留在心中的詮釋以及閱讀中文聖經而來的理解。所以說,本書的詮釋包涵著聖經之中文譯本,記憶之所及、多年累積下來的直覺、生命體驗、疑問、對前人說法之不認同的反思點滴、探索的欲望、細讀之後的收獲、釋經書之查證、原文工具的輔助、信仰的思考、研寫和閱讀過程中新的認知和領悟。這一些沒有陳列出的細密體會,才是本書詮釋過程之種種。 從動筆,到出版,超過五年。這一本書,我盡力了。可以寫得更好嗎?應該寫得更好嗎?可以的,也應該。不過,夠了。我是學生,學海無涯。在寫作過程中,在盡述所思所想、盡抒心中情之餘,我學習了。是的,舊約學術,我本是門外漢;五經理論,也是門外漢。所以,透過以上所說的個人和事奉環境的內外因素,我下筆寫作。寫作,是我學習的方式。這是我過去十年以上的領悟。 既是學生,我知道本書必有不少錯漏。在此,只能衷心謝謝讀者的體諒和指正。 最後,全書從頭到尾使用「耶和華」一詞,而非雅衛、雅威、雅巍、上主等等,全為了華人教會的語境中的習慣,而且引述經文的時候,若要達到一致的效果,而一一更置,也實為麻煩。務請見諒。 全書經文除非另有注明,全引用自和合本修訂版。 在此亦衷心感謝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游宜霖,以及本書執行編輯、美編、封面設計以及其他編輯同仁。謝謝香港浸信教會賦予本人在成人主日學的教導和統籌等職責,不但教學相長,也叫上帝的國藉祂的話語彰顯,並願祂的榮耀在各人、在課室內、課室外,無論是個人、家庭、職場、社會和教會生活中,得以彰顯。衷心謝謝一些主內好友精神的支持和實際的幫助。其實,這五年多以來,這幾個層面,裡裡外外都不好過。五年,在有限的線性時間的這一生裡,不能算太短。霎那間我想起了保羅,他說: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為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我們處處受困,卻不被捆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遭受迫害,卻不被撇棄;擊倒在地,卻不致滅亡。我們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在我們身上顯明。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常為耶穌被置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命在我們這必死的人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運作,生卻在你們身上運作。(林後四7-12) 是的,廉潔、知識、堅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言語、上帝的大能、藉著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榮譽或羞辱、惡名或美名。我們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似乎是死了,卻是活著;似乎受懲罰,卻沒有被處死;似乎憂愁,卻常有喜樂;似乎貧窮,卻使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樣樣都有。(林後八6-10) 僅將此書獻給那信實和愛我的主。是的,耶穌愛我,我知道。主啊,我知道了。我愛祢,主,但我愛不足,常虧欠。2022年10 月16 日午夜前於珀麗灣作者介紹黃厚基(Ooi Hio Kee) 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神學思考始於系統神學後轉向倫理學,後醉心於文本詮釋,在徹底的跨界中進行一種關己的神學思考。著有《慾情.神情:黃厚基詩集》、《穿越文本:聖經、生命境界與神學詮釋》、《同性戀的十字架2:從生命掙扎中的叩問到靈性的願景》、《大衛皇朝:撒母耳記的神學詮釋》、《只有這一生》。已出版的博士論文(A Double Vision Hermeneutic)提出主體互涉的詮釋,扣緊生命主體、文本,以及傳統之間的融合和張力。曾發表多篇期刊論文及數本譯作。 目錄總序/v自序/xxi導論/1第一章 起初:關於一切起源的神學詮釋/107第二章 罪與罰(上):人類為何失落/153第三章 罪與罰(下):該隱的罪與恩(四1-16)/185第四章 洪水與新的創造(從亞當的世系到挪亞/197第五章 起罪大惡極和上帝的遺憾(六1-8)/201第六章 挪亞的故事(上):洪水(六9~八22)/207第七章 挪亞的故事(下):重新立約(九1-28)/223第八章 挪亞之悲哀和人類之分散/233第九章 巴別塔:一個反極權的範本(十一1-9)/237下篇 應許得地和後裔—及其危機第十章 序曲/249第十一章 危機一:與上帝的保守/255第十二章 危機二:與上帝重申應許/257第十三章 插曲:麥基洗德/261第十四章 亞伯蘭信上帝算為義—再度應許/273第十五章 危機三:之夏甲篇/283第十六章 九十九歲、割禮與立約(十七1-27)/293第十七章 應許得子與關於所多瑪、蛾摩拉的/301第十八章 所多瑪城之滅並羅得後裔/309第十九章 危機四:與上帝的保守/325第二十章 失子之危機/337第二十一章 撒拉之死(廿三章)/353第二十二章 亞伯拉罕派僕人為兒子娶媳婦/359第二十三章 退讓?還是害怕衝突:以撒之讓井/371第二十四章 雅各敘事之始(廿五章)/375第二十五章 雅各在哈蘭(廿九1~卅一55)/407第二十六章 雅各返回迦南(卅二1~卅三20)/431第二十七章 示劍與底拿:雅各一家信仰之再煉盡/449第二十八章 以掃的世系和以東(卅六1-43)/459第二十九章 約瑟之登場(卅七章)/461第三十章 猶大與她瑪之插曲(卅八章)/471第三十一章 家譜中的家譜(卅八27-30)/475第三十二章 約瑟的升與降、降而復升/479第三十三章 法老的夢(四一1-13)/489第三十四章 與兄長復和之路(四二1~四五28)/511第三十五章 到歌珊之行(四六1~四七26)/527第三十六章 雅各的領悟(四七27~四八22)/537第三十七章 回顧中的智慧—祝福之語暗藏玄機(四九1-28)/547第三十八章 約瑟體悟上帝的護佑之能—上帝結論/589英文參考書目:創世記注釋/607中文參考書目:創世記注釋與其他/629主題索引/633作者索引/645 內容連載打開聖經,第一句話便是「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這是一個神學的宣告,正如一首交響樂,第一小節,便把其中母題帶出,一切皆出於祂的創造:祂創造的靈、祂的創造奇工。誠如薩爾納(Nahum Sarna) 所說:「聖經的創造敘事乃是個信心的文件(document of faith)。」這是一部怎樣的信心之歌呢?說是神學宣告,說的不只單是第一句,也可以指全卷創世記。到底在甚麼處境下,出於甚麼原因,作者需要作出如此宣告。如果我們依稀記得在導論中,我們根據學者的推論,認為創世記乃是被擄回歸期間所成書的,這便是我們用以構建我們的神學詮釋的預設。相對於一種字面解經、不顧及成書之歷史效應和接受史下(不自覺帶著)的神學預設,我們對詮釋的自覺是,不自以為所詮釋的就是真理本身。既是神學詮釋,所作的是嘗試讓文本內在的多元涵義和讀者有一種富有意義的境域融合。創世記一至十一章廿九節是神話敘事,導論中已有交待,此處不贅。這一部分,包含著種種重要的關乎人類生命和文明世界的主題:創造、生命、關係、秩序、暴力、顛覆等等,以及維續這一切的真正關鍵:上帝和人。第一和二章論創造,第三章論知善惡樹和生命樹,並人之被逐出伊甸園,第四章亞伯和該隱的故事帶出暴力和流放,第五章展示譜系,第六至第九章以遠古的偉人帶出統治壓迫、洪水和秩序的逆反與破壞,以及挪亞和上帝的保存—遺民觀的雛型,第十章說明不同譜系和族群之所以,十一章以巴別塔講述自古以來人類大一統以霸和奴役他人的傾向,以及上帝的反對。第一節 世界之源由:混沌與創造(一1∼二3)一、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第一章,是基督信仰群體,也是猶太信仰群體的聖經的全經之首。一章一節,彷彿揭幕一樣,讀了的人不無一種欣賞戲劇或電影的感覺,對之後劇情不自覺的有著一番的期待,像是全書,或甚至說對以色列民而言整個舊約的開場白,是整部歷史的說明,是民族存在的肇始。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這一句若是向被擄回歸的子民所宣告,若是祂的僕人從心中所發出,那更是何等美妙的樂章的序曲,彷彿一開始便是號筒吹響。若從基督群體—新約教會的角度來看,便是啟示錄的號筒早已在故事之初響起。第一章的基礎是上帝之所是。祂所胸懷的一切,是天地萬物和生命的根基。祂創造萬有,單在第一段(一1- 二3)創造(bārāʾ) 一詞便出現了五次(一1, 21, 27),但造(ʿāśâ) 則出現十次(一7, 11, 12, 16, 25, 26, 31;二2, 3),若連二章四節也包括在內則十一次。這兩個詞常用以作對比,比如說羅斯如此指出:「創造(bārāʾ) 這一個動詞單單用以指上帝的作為。人類可以造(ʿāśâ),形塑和建造(bānâ);但對於希伯來人而言,上帝創造。這動詞就本身而言並沒有從無造有的意思。」同樣的,巴爾(James Barr) 認為作者(此處亦可以視為P) 在用詞上並不僵化死板,似乎一定只用某個字、某個動詞說明一個動作。反之,他靈活的交替使用著bārāʾ 和ʿāśâ 這兩個詞。只需從創世記一和二章的章節中便可看出bārāʾ 和ʿāśâ兩個字並沒有絕對的分別。一章廿一節裡說:「上帝就創造(yiḇrāʾ) 了大魚和在水裡滋生的各樣活動的生物」,廿五節裡則說:「上帝造了(yaʿaś) 地上的走獸」,而二章三節裡則說「創造的(bārāʾ) 工」。更合適的說法是,作者乃是在可選擇的字彙中靈活的表達上帝的創作。這是巴爾在〈創世記中的上帝的形象:一個用詞的探討〉(“The Image of God in the Book of Genesis: A Study of Terminology”) 一文中的論述。舊說有認為這兩個詞之分別在於,創造指的是上帝之從無造有。可是,今天大部份學者認為,創世記第一章不能用以證明上帝從無造有。那不是原作者的意圖。誠如猶太學者薩爾納引述中世紀拉比以斯拉(Abraham Ibn Ezra,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紀西班牙的猶太學者)的話所說,「bārāʾ 本身沒有從無造有(creatio ex nihilo) 的意思。這一個教義似乎是到第二聖殿晚期才首度被表述。」第二節的經文所說的空虛混沌(ṯōhû wāḇōhû),是否表示早在創造之前,便有某種類物質的存在。如果第一節是標題總綱,那麼第二節才是真正的第一句。糾纏於這類的討論,不會有結果。事實上,經文對於要證明地球如何出現沒有太大的幫助。是的,「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是個神學的宣告。試想像,如果經文是被擄後才成文的,那麼所要對應的是被擄之民身處異邦,面對異邦之神明,他們是否堅信先祖的信仰?所以,或許無論是「創造」或「造」,重要的是作者要宣告一位在混亂中賜下秩序的上帝。混亂本身不是人生命的主宰,因為藉著那創天造地的上帝,萬事都有目的,天地萬物都能各從其類。不過,在實存生命的過程中,這樣的體悟更普遍是在張力和掙扎中體悟。「起初」(bᵉrēʾšiṯ),作為閱讀聖經的華人信徒群體,不難想到約翰福音一章一節說:「太初有道」,把耶穌基督視為先存的道或與上帝為一、為同質,從「上」而「下」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比較受忽略的是馬可福音中一章一節中的「起頭」,不為人所知所識的上帝的兒子,處處乍現於人生不同的場景,帶來生機。我們若視bᵉrēʾšiṯ 和「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整句為宣告的話,同時看它為創世記的母題,起初意涵的就不只是時間上的起初。薩爾納也視這傳統的翻譯作為一種宣告,是一種表達上帝在時間之外,也是空間之外的上帝;兩者都是祂所創造的。我們若保留那一切開始之時,萬物尚未成型之時,一切仍是混沌之時的含義,我們可採取一種綜合的看法:祂能叫一切開始,祂是一切可以重新開始的原因,是創造的源頭。這樣,祂就不只是時空的開始之源。..
聖經-和合輕便彩皮神版紅字索引(文青綠)
商品貨號:SR57ARTI4.602出版社:聖經資源中心ISBN:9786269650606頁數:1568尺寸:11.4x16.5cm..
聖經-和合大字儷皮神版紅字索引(古典灰)
商品貨號:SR77ARTI4.101出版社:聖經資源中心ISBN:9786269650651頁數:1568尺寸:148x210mm..
臺灣新教與靈恩運動
這耶穌上帝己經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他既被高舉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 (徒2:32-33)作者簡介:石素英海德堡大學神學博士現任 聖光神學院 歷史與神學助理教授..
小寶貝親子聖經(大字版):有趣的舊約與新約故事
內容簡介 ☆★ 義大利暢銷聖經繪本 ☆★ ──給自己和孩子最美好的禮物,享受溫馨親子時光!── 20篇聽不膩的聖經故事,每天共讀10分鐘, 在祈禱中滋養親子關係,給孩子最好的愛與陪伴! 濃縮舊約與新約故事的重點精華, 文字簡潔生動,跨頁圖畫細緻繽紛, 認識慈愛的天父和救主耶穌的榜樣, 享受溫馨美好的親子時光! 本書是快樂接觸聖經的幼兒啟蒙讀物,收錄20篇趣味洋溢又耐聽的聖經故事。文字簡潔生動、容易朗讀,每篇不超過110字;搭配20幅溫暖細緻的跨頁圖畫,色彩飽滿繽紛,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 可作為床邊故事繪本,善用睡前時間與小寶貝一起祈禱和閱讀,體會天父的慈愛與美善的旨意,陪伴孩子進入甜美的夢鄉。適合與小小孩共讀,或是大孩子自己探索,從精采故事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 舊約故事趣味洋溢 精心挑選9篇孩子最喜愛的舊約故事,體會天父的細心呵護與看顧,包括創造世界、諾厄的方舟、聽話的亞巴郎、若瑟與兄弟和好、梅瑟與十誡、達味對戰巨人、達尼爾與獅子、約納與大鯨魚。 ▶▶▶ 新約故事回味無窮 精心挑選11篇百看不厭的新約故事,認識耶穌愛與服務的好榜樣,包括耶穌誕生、小耶穌在聖殿、在約旦河受洗、耶穌召叫門徒、耶穌愛小孩、耶穌的祈禱、小羊走丟了、分享五餅二魚、被釘十字架、耶穌復活。 適讀年齡: *清晰大字,2~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主閱讀。 *從親子共讀到自行閱讀、學習識字、練習看圖說故事都適合。 貼心設計: ▶▶ 精裝硬頁書:封面加上泡棉,內頁為厚紙板,台灣印製真安心! ▶▶ 安全圓角設計:全書導圓角,不怕小讀者被紙張或邊角割傷手。 ▶▶ 開本大小適中:適合幼齡的孩子拿取和翻閱,不易撕破也耐摔。 ▶▶ 裝幀精緻美麗:可愛討喜,送禮自用超推薦,培養閱讀好習慣。本書特色 ◆ 小寶貝的專屬聖經,家家必備的共讀繪本!在閱讀互動中增進親子情誼,從小培養讀經習慣,全家在主愛中幸福成長。 ◆ 彩色精裝厚紙板書,堅固耐翻;貼心圓角設計,好安全。小小讀者可以安心閱 讀! ◆ 孩子愛不釋手的禮物書!出生、領洗、生日、兒童節、聖誕節送禮首選。 ◆ 小寶貝睡前的最佳良伴,兒童信仰培育優質啟蒙讀物。好評推薦 「親子共讀《小寶貝親子聖經》,爸媽藉著二十則簡短的敘述,複習舊約和新約的精髓要義;孩子從爸媽口中說出的精采故事,認識天主的大能、信仰的力量和耶穌的恩典。親子共念天主經,全家一起祈禱,沐浴在天主的恩典中。」──王家珍/童書作家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羅多維卡.齊瑪(Lodovica Cima) 義大利知名童書作家、經驗豐富的資深編輯,也是重量級編輯顧問。 義大利文學系畢業後擔任過小學教師,曾在米蘭大學教授出版相關課程。自1996年投入兒童文學創作,陸續出版了兩百多本深受喜愛的兒童讀物和青少年小說。 喜歡與人接觸,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從不覺得無聊,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是故事題材。現居米蘭,歡迎造訪她的FB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cimalodovica繪者簡介席薇亞.可倫坡(Silvia Colombo) 才華洋溢的插畫家,1978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布里安扎,米蘭Arte & Messaggio藝術學院畢業。 擅長描繪自然景色,夢想是透過繽紛夢幻的色彩,吸引孩子進入充滿想像的童話國度。 目前專職於插畫創作,與多家知名出版社及兒童雜誌合作,中文作品有《亞伯拉罕:信心之父》。..
小寶貝親子聖經(注音版):有趣的舊約與新約故事
內容簡介☆★ 義大利暢銷聖經繪本 ☆★ ──給自己和孩子最美好的禮物,享受溫馨親子時光!── 20篇聽不膩的聖經故事,每天共讀10分鐘, 在祈禱中滋養親子關係,給孩子最好的愛與陪伴! 濃縮舊約與新約故事的重點精華, 文字簡潔生動,跨頁圖畫細緻繽紛, 認識慈愛的天父和救主耶穌的榜樣, 享受溫馨美好的親子時光! 本書是快樂接觸聖經的幼兒啟蒙讀物,收錄20篇趣味洋溢又耐聽的聖經故事。文字簡潔生動、容易朗讀,每篇不超過110字;搭配20幅溫暖細緻的跨頁圖畫,色彩飽滿繽紛,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 可作為床邊故事繪本,善用睡前時間與小寶貝一起祈禱和閱讀,體會天父的慈愛與美善的旨意,陪伴孩子進入甜美的夢鄉。適合與小小孩共讀,或是大孩子自己探索,從精采故事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 舊約故事趣味洋溢 精心挑選9篇孩子最喜愛的舊約故事,體會天父的細心呵護與看顧,包括創造世界、諾厄的方舟、聽話的亞巴郎、若瑟與兄弟和好、梅瑟與十誡、達味對戰巨人、達尼爾與獅子、約納與大鯨魚。 ▶▶▶ 新約故事回味無窮 精心挑選11篇百看不厭的新約故事,認識耶穌愛與服務的好榜樣,包括耶穌誕生、小耶穌在聖殿、在約旦河受洗、耶穌召叫門徒、耶穌愛小孩、耶穌的祈禱、小羊走丟了、分享五餅二魚、被釘十字架、耶穌復活。 適讀年齡: *全書注音,2~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主閱讀。 *從親子共讀到自行閱讀、學習識字、練習看圖說故事都適合。 貼心設計: ▶▶ 精裝硬頁書:封面加上泡棉,內頁為厚紙板,台灣印製真安心! ▶▶ 安全圓角設計:全書導圓角,不怕小讀者被紙張或邊角割傷手。 ▶▶ 開本大小適中:適合幼齡的孩子拿取和翻閱,不易撕破也耐摔。 ▶▶ 裝幀精緻美麗:可愛討喜,送禮自用超推薦,培養閱讀好習慣。本書特色 ◆ 小寶貝的專屬聖經,家家必備的共讀繪本!在閱讀互動中增進親子情誼,從小培養讀經習慣,全家在主愛中幸福成長。 ◆ 彩色精裝厚紙板書,堅固耐翻;貼心圓角設計,好安全。小小讀者可以安心閱讀! ◆ 孩子愛不釋手的禮物書!出生、領洗、生日、兒童節、聖誕節送禮首選。 ◆ 小寶貝睡前的最佳良伴,兒童信仰培育優質啟蒙讀物。好評推薦 「親子共讀《小寶貝親子聖經》,爸媽藉著二十則簡短的敘述,複習舊約和新約的精髓要義;孩子從爸媽口中說出的精采故事,認識天主的大能、信仰的力量和耶穌的恩典。親子共念天主經,全家一起祈禱,沐浴在天主的恩典中。」──王家珍/童書作家收回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羅多維卡.齊瑪(Lodovica Cima) 義大利知名童書作家、經驗豐富的資深編輯,也是重量級編輯顧問。 義大利文學系畢業後擔任過小學教師,曾在米蘭大學教授出版相關課程。自1996年投入兒童文學創作,陸續出版了兩百多本深受喜愛的兒童讀物和青少年小說。 喜歡與人接觸,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從不覺得無聊,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是故事題材。現居米蘭,歡迎造訪她的FB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cimalodovica繪者簡介席薇亞.可倫坡(Silvia Colombo) 才華洋溢的插畫家,1978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布里安扎,米蘭Arte & Messaggio藝術學院畢業。 擅長描繪自然景色,夢想是透過繽紛夢幻的色彩,吸引孩子進入充滿想像的童話國度。 目前專職於插畫創作,與多家知名出版社及兒童雜誌合作,中文作品有《亞伯拉罕:信心之父》。 目錄01. 創造世界02. 諾厄的方舟03. 聽話的亞巴郎04. 若瑟與兄弟和好05. 幸運的梅瑟06. 梅瑟與十誡07. 達味對戰巨人08. 達尼爾與獅子09. 約納與大鯨魚10. 耶穌誕生11. 小耶穌在聖殿12. 在約旦河受洗13. 耶穌召叫門徒14. 耶穌愛小孩15. 耶穌的祈禱16. 小羊走丟了17. 分享五餅二魚18. 最後晚餐19. 被釘十字架20. 耶穌復活 內容連載◆諾厄的方舟◆大雨嘩啦啦下了四十天,洪水淹沒所有房屋,就連高山也泡在水裡。只有善良正直的諾厄一家人,和方舟上的動物平安躲過水災。諾厄看到白鴿嘴裡的綠樹枝,知道大水漸漸退了,開心的感謝天主。◆分享五餅二魚◆很多人來聽耶穌說故事,直到太陽快下山還捨不得離開。大家肚子餓扁了,卻沒東西吃。小男孩大方捐出五個餅和兩條魚,耶穌望天祈禱祝福後,把食物分給大家。每個人都吃得很飽,還剩下滿滿十二籃。(《小寶貝親子聖經》還有更多回味無窮、趣味洋溢的舊約與新約故事!)..
有光
內容簡介有光,照進黑暗之地。 今年最暖心的禮物詩集!新詩與設計的二重奏 譜出生活萬種風情 。 在生命乾涸之境,你總能找到一首解渴的詩前言起心/動念 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中複雜的神經元網絡與宇宙間星系網路竟有諸多相似性,可以說我們的大腦有著星系一般的網狀構造。 造物主,以語言建構出宇宙,建立在數學基礎上,這是我們小腦袋瓜可以理解的範疇,但祂遠遠超過。 本詩集以祂給我的小宇宙,盡力捕捉即逝的點子流星,踽踽在銀河中摸索,希冀以管窺光。 淨光高處,是我對祂的嘆詠。 孩算風光,記錄身為人母後,內在小孩與孩子們的成長路徑。 光怪陸離,只好寄情於字裡行間。 電光石火,愛戀因短暫而迷人。 吉光片羽,關於創作的血與淚。 身為一枚略懂文字的設計師,文字設計是我的心頭好,能夠圖文並行、淋漓抒發生活中的浮光掠影,是此回創作的起心。 繁體字真無敵美,能象形指事也可會意形聲。我以詩名,拿捏文字表象和意義,嘗試在具象與抽象間尋見亮光,給閱讀者更多的空間動念。 生活的各種阿雜堆積成一堵高牆,創作是苦力活,一字一句地刻劃鑿壁引光,透進黯黑密室。因為有光,不再孤獨,因為有你的凝視和共想,我們彼此星系的網絡因此連結。 惟願我的起心,打開你的動念,走出柳暗,進入花明。..
在地若天:靈性的根基和探索(全彩)
內容簡介現代基督徒面對不同的靈修傳統與靈修操練,常會提出一種疑問:「活在現代的世界,這些歷史上重要的靈修經驗和操練,在今日的華人處境中是否仍然合適與可行?」在這套著述中,作者從華人當代文化潮流的處境作起點,以現代人面對自我與關係、並現實生活挑戰的掙扎與張力作為切入點,將人與上帝的關係放在論述主軸,嘗試在基督徒的靈性困境中,指出靈修傳統裏前人所留下的經驗與智慧,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這些屬靈原則與操練如何引導不同時代的人經歷生命的改變。 作者介紹溫偉耀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物理學,以量子力學研究取得碩士學位,後轉為研究哲學及宗教學。1984年,取得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專研西方哲學及基督教神學。1990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專研中國哲學。199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兼任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傑出神學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亞洲神學中心研究員。近年受邀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等學府的客座教授。現在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榮休教授。 目錄楊序 千錘百鍊始出來/楊熙楠潘序 從古典到當代的搭橋者/潘怡蓉自序 上帝的恩賜和選召/溫偉耀第一章 認識基督教信仰傳統中的「靈修學」第一部 認認真真地做個「基督信徒」—體驗、體會「基督教靈修學」 一、 究竟「基督教靈修學」是甚麽? 二、 「基督教靈修學」與「基督教教義神學」的不同取向和歷史發展脈絡第二部 基督教靈修學與我的信仰歷程 一、 上帝在我生命中弔詭而奇妙的安排 二、 發現屬靈經歷的關鍵性第三部 基督教靈修學的歷史發展及其中特別值得推薦的作品 一、 第一個時期:從第四世紀的修道主義至拜占庭帝國(第一世紀到十四世紀) 二、 第二個時期:中世紀的西歐(第十世紀到十六世紀) 三、 第三個時期:從「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到近代(十六世紀到二十世紀)第四部 「現代人的靈性生活」的挑戰 一、 都市化的生活特色 二、 「自我」的問題 三、「親切關係」的轉型 四、挑戰第二章 《聖經》的靈修學—與上帝相遇和對話的禱告生命第一部 《聖經》中的屬靈經歷 一、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有情意的無限他者 二、 基督教的「情意相遇」宗教經驗 三、 《聖經》中人與上帝有情意相遇的宗教經驗模式(1):上帝透過超自然的方式直接向人啟示自己 四、 《聖經》中人與上帝有情意相遇的宗教經驗模式(2):「新約」時代—上帝主要以聖靈的身分向人說話、與人對話第二部 《聖經》靈修學的實踐操練(1):關於禱告的經歷—如何聆聽和分辨出上帝的聲音? 一、 兩個基礎 二、 辨認上帝的聲音:是「熟悉」的問題,不是「公式」的問題 三、 識別上帝說話的特質 四、 實踐的問題:如何進行對上帝的聲音「熟悉」的操練? 五、 「三重亮光」的相互配合第三部 《聖經》靈修學的實踐操練(2):聖靈在人心靈中更新與扭轉的動力 一、 人與上帝和好後,內在心靈所發生的扭轉與更新 二、 心靈轉化的具體動力結構第四部 總結第三章 修道主義的靈修學—寧靜、獨處與意志操練的工夫第一部 修道主義的興起和歷史因緣 一、 修道主義興起以前的基督教修道精神 二、 四世紀修道主義急速發展的原因第二部 修道主義的兩種模式 一、 走向獨處的生活模式(Eremitic Monasticism)—以聖安東尼為典範 二、 走向群體的生活模式(Cenobitic Monasticism)—以帕科繆、努西亞的本篤為典範第三部 修道院的生活和體驗 一、 修道院的生活空間 二、 修道院的生活節奏第四部 修道主義的現代屬靈意義(一):獨處與寧靜 一、 「獨處」的兩種形態—「退修」式與「修道」式 二、 修道主義體驗對屬靈生活的啟迪 三、 探究修道者的心靈世界(1):「徹底獨處寧靜」是一種怎樣的 四、 探究修道者的心靈世界(2):他們是埋沒了生命的意義? 五、 探究修道者的心靈世界(3):修道經驗與《聖經》的屬靈經驗第五部 修道主義的現代屬靈意義(二):意志力的操練 一、 甚麼是「意志力」? 二、 堅強的意志必須訓練—運用堅強的意志過活 三、 修道主義運動的意志力訓練 四、 意志力的操練和結構分析 五、 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實踐意志力的操練第四章 東正教的靈修學―不住的禱告與凝視天窗的眼目第一部 引言:東正教―一個陌生的課題? 一、 東正教的信仰和傳教風格 二、 俄羅斯東正教的開始 三、 東正教傳入中國第二部 東正教的歷史和信仰根源―拜占庭帝國 一、 第一階段:從建國至極盛然後中衰(公元330-867年) 二、 第二階段:由帝國的中興再至衰落而崩潰(公元867-1453年)附錄:拜占庭帝國歷史綱要(330-1453)第三部 孕育東正教的屬靈土壤―拜占庭帝國獨特的信仰生活 一、 東正教的屬靈氣質和特色(1):繼承「曠野教父」修道主義的靈修傳統 二、 東正教的屬靈氣質和特色(2):政治和宗教的「和諧共存」 三、 東正教的屬靈氣質和特色(3):拜占庭帝國時期的「耶穌禱文」和「聖像」論爭 四、 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到世界各地第四部 「耶穌禱文」 一、 《俄羅斯朝聖者之旅》的屬靈體驗 二、 不住的禱告—從「意識」到「潛意識」 三、 操練「耶穌禱文」的靈修學根據 四、 重覆誦念短禱的操練—「耶穌禱文」的現代版第五部 聖像 一、 「聖像」是甚麼? 二、 聖像的靈修意義 三、 怎樣進行聖像的靈修? 四、 抗衡「凝視」的誘惑—現代人眼目的情慾 五、 如何鑑別「聖像」的優劣?可否以其他圖像取代?..
在職場作主門徒:職場門徒的訓練指南
內容簡介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職場工作,在職場也會接觸到廣大的禾場,亟待耕種收割。 但是,如何才能在職場作見證、傳福音呢? 「信仰與工作結合」是在教會學不到,但大多數信徒都亟需學習的功課。 《工作塑造門徒》作者大衛.吉爾藉由他廣泛的獨特經驗(神學院和商學院倫理學教授、牧師、企業顧問和社區組織者),完整探討職場門徒訓練所需的各樣裝備,提出實際建議,包括職場基督徒應為工作做好哪些準備:如何為工作禱告、如何研經以尋得與工作相關之教導、如何建立團隊彼此支持、如何讓自己在工作中表現更好。 也包括如何在職場中發揮影響力:如何樹立個人榜樣、如何在工作中分享聖經的職場洞見、如何在工作中適當談論耶穌、如何處理工作中的衝突和不當行為。做好本書提出的十個操練,必能在工作中活出基督。好評推薦 「大衛.吉爾為那些關心職場信仰的人製作了一份符合聖經、實用而又重要的導論。吉爾以清晰、明確的架構和令人難忘的故事,讓我們務實看待職場的機會和挑戰。每一章都有實用的建議和挑戰性的問題,以便進行反思。《工作塑造門徒 》值得任何一個工作多年的人閱讀,為我們在工作中活出『整全的信仰』提供了指導和基石。」——馬克.華盛頓(Mark Washington), 美國校園團契全國MBA事工總監"------------------------------------------------------------------------------------------------------------前言 本書是我對「何為忠心有見識的職場門徒」所作的總結。我認為,職場門徒: (1)自己將蒙神祝福 (2)是同事們的巨大祝福 (3)其生命和職業可以榮耀神 這本書的真正核心是第二部分(第6至第10章),其中描述了基督徒在工作場所體現出的五個關鍵特徵:「以……影響我們的工作場所。」這就是我們在工作場所的存在和行動,我們作為基督徒的獨特貢獻。分享我們的福音信仰是五個關鍵特徵之一,但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已。 用體育來類比,如果沒有很好的訓練和預備,我們無法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這就是本書第一部分的內容,「為我們的工作做好準備」:就是為了在職場上忠於福音、發揮影響,我們需要預備的五件事情。沒有做好準備,什麼好事也不會發生。而且這不是一次性、線性的流程。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我們需要反覆實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所有事情。這就像去健身房健身,一次不夠,必須養成終生的習慣。我們需要鍛煉和實踐,才能參加比賽。比賽之後,我們休息、鍛煉,再多實踐幾次,然後再次進入比賽。 第三部分,「職場之外」,帶我們走出主要的工作場所,提醒我們不僅要奉獻金錢,還要利用我們的工作技能來回饋教會和社區。這一部分提醒我們,健康和忠實的職場門徒必須安排合適的休息、崇拜和娛樂。工作很重要,但絕不能成為我們的偶像或癮症。這本書最後以「寫給牧師的後記」作為結尾,概述了他們可以採取的某些基本步驟,來幫助會眾中的職場門徒(他們會眾中的大多數)。 每一章最後都會給出行動要點,以幫助你跟進運用學到的洞見。每章結尾還提出了個人反思和小組討論問題。在你們的「課堂筆記」中,還有方框要點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牢記要點。 (當然,如果你非常忙,你可以只讀這些方框要點,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重點!) 最後,由於這是一門「入門課程」,我特意避免內容過於學術,沒有用太多的引文和註腳來麻煩大家。不過,我的確在註腳中給出了進深閱讀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那些希望在職場門訓方面作進一步瞭解的讀者。現在,開課了!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大衛.吉爾(David W. Gill) 出生於1946年,加州柏克萊大學歷史系畢業,舊金山州立大學文科碩士、南加州大學倫理學博士,一生致力於將信仰、學習和職業思維融為一體。 著有多本關於職場門訓及工作倫理的著作,目前致力於寫作,並帶領「職場313」(WorkPlace313)非營利機構,專門提供職場門訓的資源及培訓課程。 與艾爾.艾利斯曼一起創立並帶領「商業、技術和倫理研究所」及其雙月刊 Ethix。 是工作與信仰、市場事工、職場門訓、職場神學和工作倫理等方面的先驅。 曾擔任: ● 加州戴維斯市大學聖約教會代理主任牧師 ● 麻省韋蘭市三一教會代理牧師 曾任職: ● 芝加哥北帕克大學、加州聖瑪麗學院商學研究所商業倫理教授 ● 戈登康威爾神學院首屆職場神學與商棠倫理學教授 目錄前言第一部 為工作做好準備第1章 委身 職場的信心歷練,應該特意而為,並非隨意為之第2章 禱告 不只在危機來臨時與神交談,更要每天主動地交談第3章 聆聽 請求神透過耶穌和經文來指導我們的工作第4章 夥伴 組成一個支持性的基督徒「團隊」,不要獨自行事第5章 學習 在工作中做得更好——變得更寬廣、更深入、更明智第二部 職場影響力第6章 合作 與神的工作保持和協一致第7章 模範 在工作中樹立良好的個人榜樣第8章 光 工作中分享一些有助益的聖經職場洞見第9章 分享 找到在工作中談論耶穌的適當方法第10章 克服 處理好工作中的衝突和不當行為第三部 超越職場第11章 貢獻 將工作技能和資源帶回教會和社區第12章 休息 對工作狂和偶像崇拜說不:休息、敬拜和玩耍結語附錄寫給牧師的後記 內容連載Part ONE 為工作做好準備在第一部分,我們將研究成為職場門徒須採取的五個步驟,幫助基督徒做好預備,忠心而有效地投身職場。其中幾個步驟的道理乍看容易明白,實際上卻常被忽視和低估。當我們真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其實我們並不太清楚該如何為我們的工作禱告,也不甚清楚該如何研經以尋得與我們工作相關之教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把這些步驟看成五個一次性的行動,而應把它們當作五個生活習慣來養成。1 委身--職場的信心歷練,應該特意而為,並非隨意為之那麼,誰是忠心有見識的職場門徒呢?要成為這樣的門徒需要什麼條件?第一個關鍵是理解職場門徒的基本含義和重要性,然後堅定而大膽地委身於以耶穌為工作之主的信心歷練。這其實只是讓耶穌成為我們生命之主的一小部分。基督徒的生活是從我們接受並承認耶穌是我們的救主開始的。我們有意識地做出委身。委身並非自然而然的事,也不是無意中發生的。從我們「重生」進入神的家開始,我們就面臨挑戰,並期待成長為成熟的、屬神的基督徒。整個基督徒的生命都與這個朝聖之旅有關,需要不斷在恩典和信心裡成長。使徒保羅曾經對一些剛信主的基督徒這樣描述上述過程:「我們感謝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常常為你們禱告; 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並向眾聖徒的愛心,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這盼望就是你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也傳到普天之下, 並且結果,增長,如同在你們中間,自從你們聽見福音,真知道神恩惠的日子一樣。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地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 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道神。」(西 1: 3-6、9-10)儘管這些人已經聽過福音、在信心中做出了回應,且已表現出信、望、愛的美德;但保羅激勵他們要「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在每一項善行中活出討主喜悅的生活。基督徒的信心歷練是追求被神的知識所充滿(不是只知道一些最基本的),從而在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蒙神悅納(不是只在某些方面)。一些睿智的作家曾經說過:「如果耶穌是主,祂就是全部萬有的主。」「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耶穌曾斥責祂的門徒(路 6:46)。耶穌不僅僅是給祂的跟隨者提供了通往赦罪、天國和永生的門票;祂不只是來改變我們在星期天或我們在家裡和教會的生活。我有時會半開玩笑地以「耶穌在週一復活」為證道主題,好讓人們赫然發現耶穌的復活是發生在當時人們要開始工作的第一天早上─而不是發生在必須遵守許多猶太宗教禮節的安息日。基督的復活是出現在(那個時代)需要工作的「週一早晨」。當我們真正理解這個真理和現實時,職場門徒訓練就開始了:耶穌基督要成為我們完全的主,包括我們稱為「工作」的這一大部分。我們需要俯伏在主面前,把我們的工作生活委身在主的帶領中。我是說真的:我們需要在禱告中把我們的學業和事業全然交託給主。我想進一步指出,我們還需要公開我們自己的委身,和別人分享這個訊息。職場門訓不是隨便、偶爾地尋求神,也不是一個應付緊急情況的練習。這是一個有意識、刻意的、嚴肅認真的、每天、每年、一生的承諾,一個「我完全降服」的經歷。職場門訓是艱苦的工作,有其犧牲和爭戰。在經典著作《作門徒的代價》(The Cost of Discipleship)中,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比較了「廉價的恩典」和「昂貴的恩典」;「廉價的恩典」是沒有門訓的恩典,沒有十字架。1 雖然職場門訓並不容易,但它也帶來了無可替代的意義和目的,因為如今在工作中,我們「在執行來自神的使命!」職場門訓是使我們的工作與主的工作保持一致的方式─這位主就是人類歷史的創造者、維持者和救贖者,既是阿拉法又是俄梅戛。職場門訓富有遠見,常常帶給人喜樂,通常也會讓委身其中的人彼此成為好朋友。● 如果耶穌是萬有之主,那麼祂也是我們工作生活的主,而不會只是我們的教會生活和私人生活的主。● 「職場門訓」意思是「在我的工作中跟從耶穌。」對敗壞的事說「不」首先,讓我們把委身當作一件有時需要說「不」、有時需要說「是」的選擇問題。忠心而有見識的職場門徒需要學會如何對某些事情說「不」,對另一些說「是」。我們的世界,包括我們工作的世界,充滿各種美好;但是,在許多方面也混亂不堪、難以接受。這就是為什麼職場門訓必須首先對工作中敗壞的方面以及我們自己的過去和表現中敗壞的方面說「不」。保羅曾寫信給提多說道,「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多 2:11-12)雅克.埃呂爾(Jacques Ellul)常說,自由的第一個行為是說「不」。3 例如,酒鬼在面臨酒精誘惑時,除非他能說「不」,否則他不會真正自由。同樣,我們在職場的自由始於我們對職場中的不良行為說「不」。這一點非常重要。當人們聽到福音,即神國的「好消息」時,他們的第一個行動步驟是悔改─生命翻轉,放棄他們過去的罪惡生活。即便是洗禮這樣的重要象徵與神聖儀式,也要從淹沒在水中開始。在一個人的生命更新之前,舊的生命被象徵性地埋葬了。因此,耶穌也告訴門徒說,雖然祂派遣他們進入世界,但他們絕不能與世界妥協:他們將進入世界,但不屬於世界(見約17:11、14)。保羅在羅馬書十二至十三章中強有力的倫理宣言開頭是:「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 12:2)基督徒是世上的客旅和寄居的,通過這個世界前往一個有根基的城市,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來 11:10;彼前 2:11)。職場門訓一開始,就要對「一切照舊」的作法有個批判性的思考,並決心不再盲目隨從職場的風俗。我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來思考我們的工作:它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做,我們如何選擇它,我們事業的意義何在。我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工作、管理和領導。我們追求不同的目的;我們不僅僅是跟著他人走這一遭;我們不僅僅是在每一個職場趨勢前翻滾掙扎。我們是要提出問題─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們請神在我們工作中的每一方面對我們提出問題。我們對現狀不滿意。我們並不打算默默地走完我們的工作人生。容我再強調一遍:作一個不隨從世俗的人!挑戰權威!不要只服從「人人都是這樣做的」的俗套。● 工作環境在許多方面是墮落和腐敗的,我們必須抵制甚至棄絕。● 對不虔誠和不義說「不」,是一個關鍵而必要的步驟。當然,我們不會對每件事都說「不」。不是職場中每一件事都令人反感、邪惡不堪!其中大部分是美好的事,我們應該對這些事歡呼支持,向神感恩。然而,如果用十誡或在聖經中其他有明確表述的屬神原則來衡量我們的職場情況,我們會明白,對於金錢或利潤的偶像崇拜,我們必須說「不」。雖然金錢和利潤不一定是壞的(事實上,它們可能成為最有幫助的資源!)但是我們要堅決抵制它們成為我們崇拜的偶像。我們還必須對一週工作七天、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的工作狂說「不」。努力工作六天是好的,但一週七天都工作卻不是。我們還必須對廣告和產品測試、會計和退稅申報、績效評估或個人簡歷中不誠實的說辭或假見證說「不」。關鍵是要警覺、下決心委身於屬神的準則和價值觀,並在遇見違背這些準則的時候說「不」。職場門徒遵循屬神的準則,對違背準則的行為說「不」。對職場門訓歷練說「是」然而,我們並不打算成為古怪的人,或者脾氣暴躁、愛論斷的憤青。說「不」是第一步,但不是最後一步;它是中繼站,而不是目的地。我們也許不是「屬於」世界的,但我們肯定會「進入」世界。我們拒絕效法這個世界,但這不是故事的結尾。我們還需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我們察驗和遵行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 12:2)。上帝的恩典教導我們拒絕不虔誠,但也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對敬虔說「是」,等候所盼望的福,就是我們神的榮耀顯現(多 2:11-14)。現在,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文化上屬黑夜的時代,保羅說,我們「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羅 13:11-14)。這是個貼切的比喻。雖然我們從「不」開始,但我們必須前進到說「是」。我們不單單是朝聖者和客旅;我們也是來自神國的使者(林後 5:20)。在工作中,我們不能堅持一種只會「說『不』的宗教」。我們不能只是詛咒黑暗,還要點燃蠟燭。記住那句諺語:若不扔給牠一塊牛排,別想從大狗嘴裡直接拔出骨頭來。保羅勸勉我們「要以善勝惡」(羅 12:21)。那麼,我們如何在職場門訓中找出美好良善的「是」呢?整個人類歷史中,神在不同時間、以不同方式向我們顯明祂的光明與真理(當然,我們想用各種方式來明白一切神的真理),但我們基督徒相信,神是透過耶穌道成肉身,以這樣特殊的方式來到我們中間。耶穌「是神本體的真像」(來 1:3)。耶穌是完全人,像其他人一樣在各方面都受了考驗和試探,但從未犯過罪(來 4:15)。「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西 2:9)。耶穌基督讓我們親眼看見宇宙的創造者、維持者和救贖者活在我們中間。耶穌就是神,是以人的形式存在的。祂是這個星球上真正的、完全聖靈充滿的人。祂是夫子,祂來不是要廢除神賜給以色列的律法,而是要活出律法,解釋律法如何在祂裡面得以成全(太 5:17-20)。耶穌對金錢、財產和財富的談論頻率,遠超祂對天堂和地獄、同性戀和異性戀婚姻或任何其他熱門話題的教導。這並不是說那些(和其他)有爭議的話題不重要或耶穌沒有解答,而是我們需要反覆思考耶穌對工作和經濟生活的強調。上帝道成肉身成為了木匠的兒子,而不是拉比的兒子;祂最初的跟隨者來自漁夫、稅吏和醫生的階層,而不是來自有知識的學者階層,這些事實很重要。耶穌行的神蹟經常發生在職場,祂的比喻是關於職場發生的事,祂的神蹟奇事使飢餓之人得飽足、傷病之人得醫治,而不是只對著他們講神學觀點。祂是一位職場的主。簡言之,基督徒蒙召,首先需要抵制那種頭腦簡單地對我們所處的職場風俗隨意附和的行為。我們需要退後一步說,「等一下,讓我考慮一下。」第二,我們需要更深刻全面地瞭解耶穌基督我們的主。我們要透過接近耶穌基督,理解祂的教導,並以祂為榜樣,才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耶穌要讓我們的工作有哪些改變?耶穌教我們這樣禱告:「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 6:10)耶穌會對祂在天上的父說「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 26:39)。祂會說「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約 8:29)。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神的旨意,或祂真正想要成就的事(神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神,不會只是我們這個支派或這個民族的神)。神希望我在工作中做什麼呢?耶穌的生活和教導如何幫助我弄明白這一點?雖然我們需要的指導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但當然也需要來自全本的聖經,而不僅僅是耶穌的福音故事。「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 3:16-17)因此,整本聖經對於指導我們的職場門訓都很重要。雖然上帝可以通過自然和歷史上的其他人物來引導我們,但以耶穌為中心的聖經才永遠是我們職場門訓主要的和最終權威的教科書。「不」和「是」,這就是職場歷練的開始 。但這要用一生的時間來超越一切舊習,按神的旨意持續尋求新的工作方法,成為將來白晝的見證,而不停留在逝去的黑夜之中。● 說「不」只是中繼站,而不是目的地。● 我們絕不能只作一個職場中的反對派。● 我們要尋找積極的、有創造性的「是」,改變我們工作和職場的觀念和做法。職場門訓對我們有益如果我們按照神的呼召說「不」或「是」,那麼職場門訓會對忠心有見識的門徒訓練產生什麼影響和結果呢?聖經教導說,這樣的門訓將產生三個結果。首先,這對我們這些職場中的門徒會有益處。當然,一些電視福音布道家關於「健康和財富」的瘋狂承諾是相當虛假的;聖經本身提供了很多例子,告訴我們有信心的善良人也可能承受深刻的、不公正的苦難。生活在這個破碎的世界裡,不能保證一帆風順。但即使在我們最糟糕的日子,作一個忠心的門徒也總比不作好。有主陪我們行過死蔭的幽谷,也總比獨自行走強。「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 5:10)這一祝福應許我們,即便在(或特別是)受到不公正迫害的可怕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因為經歷到神我們的君王與我們同行而得祝福。不過大多數時候情況不至於如此。保羅的觀點很有深意。他認為,人若過著公義和平的生活,且在聖靈的喜樂中服事基督,就不僅能討神喜悅,還能得到周圍人的稱許(羅 14:17-18)。通常,人們喜歡那些對公義和正直有堅定信念和委身,同時又滿有喜樂、使人和睦、擅於建立團隊的人。天國八福裡的每一個祝福都應許實踐其條件的人是「有福」的(希臘語,makarios),也就是說,他們將享受某種「福祉」或者客觀上「對你有益處」的事,而不僅僅是獲得某種主觀的幸福或感覺良好而已。一般來說,當我們伸手援助別人時,我們確實會對自己的生活和狀態更有好感。很多時候,作一個誠實、勤奮、負責、和藹可親的同事能為我們贏得讚揚和認可。眾人會感謝和獎勵那些給團隊帶來創意和建設性意見的人。職場門訓也與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有關。它把我們的日常工作融入到了神和人類的宏偉宇宙故事中,我們會從神事工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工作。當如今大多數工作看起來毫無意義時,基督徒門訓為我們帶來了強有力的目標感和意義感。總的來說,我們看到信實的職場門訓對實踐者是有好處的。對他人有益處第二,職場門訓對他人有益。記住,基督徒的生活不僅僅是愛神,也要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愛那些在附近工作的「鄰舍」,買我們的東西或雇用我們的「鄰舍」,我們供應鏈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鄰舍」,受我們工作和我們公司影響的「鄰舍」―即使他們不是客戶。耶穌告訴門徒,他們要成為「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太 5:13-14)。這不僅要求我們要入世,而且要我們作光作鹽。「鹽」是一個暗喻,指的是為了防止腐爛或變質而使用的一種物質。「光」則為萬物生長和看清事實提供了條件和能力。減少邪惡、發揚美善,這就是在職場按著天國八福來生活的門徒可能發揮的影響力。我們的職場非常需要一群不只是為自己和股東工作的人。我們要在職場上為神和鄰舍工作,為所有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工作。我們的職場需要那些在工作中發揮自己最好狀態、願意付出巨大努力和提出良好想法、能夠加強團隊和建立良好關係的人。職場門訓將實現這種影響力。..
新手校長的情書
內容簡介陸校長於2021年擔任葵涌區一所中學的校長,這所學校在區內已40年,並非傳統名校,學生也以基層為主。一位新手校長,上任面對的是疫情下的校園,與學生只能戴著口罩相見,而只上學幾個月,香港就進入疫情開始以來最嚴峻階段:第五波。雖然無法在校園內見面,但校長卻寫下自己當上校長的成長歷程,也與學生分享一起面對無常日子的能量。24封信,圍繞個人成長、交友、人際關係、待人處事,陸校長既分享自己成長的經歷,當校長的掙扎、恐懼和失措,也憑跨過難關的經驗,與學生共勉,鼓勵青年人面對恐懼,勇敢前行。即使是校長,也是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作者介紹陸詠恩,疫情下的新手校長。中學校長,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副修藝術,並修畢翻譯碩士學位;熱愛閱讀各式課外書籍,特別是科幻及武俠小說。陸校長相信很多東西:她相信問題不一定要解決、連環不幸事件沒有什麼大不了、被人討厭不用怕、朋友真的不需那麼多;她更相信,成長之路不容易、生命不能不好好對待。她希望透過文字,把愛與支持傳遞給每個年青生命,讓他們同樣相信,人生的精彩,自會準時到來。 目錄前言面對恐懼,你可以的!祝君安好跟自己做朋友做人的形象草木與園丁傾聽自己的聲音演好自己尋找快樂朋友要多少?當全世界都離棄你時慢慢發怒一句說話感謝對你有要求的人跟人比較,別跟人比較請不要期望每個人都喜歡你比悲傷更悲傷開始咗先啦!看不到的,也許是最真實的活著的一天等待的時光變幻才是永恆問題一定要解決的嗎?一切都是準時的重新開始吧!後記..
信實與護佑:創世記的神學詮釋
內容簡介創世記第三章是否有關人類始祖犯罪並原罪的問題,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三天歷程中為何緘默?雅各雅博渡口的敘事是否隱藏著一個神學問題:雅各真的改變了嗎? 本書定位為神學詮釋,意在從文本中讀出神學含義,也志在使文本和讀者進行更多的思想對話。這詮釋是關己的,故能含攝一種信徒的讀經和人生經驗。 閱讀關己,但不停於己。己與群是息息相關的,因為那關乎以色列民的,也是關乎教會作上帝子民的。這詮釋尊重文本的被擄回歸的背景、文本和體栽、文本對於成書時期的信息,文本中所反映的上帝並祂和以色列民的身分確立的關係,其母題正如本書書名所示,反映了祂的信實和護佑。 本書關注一個作為創世記的閱讀群體和接受群體的華人教會。如何借助於一種具歷史意識的五經研究之力,超越一個深被基要主義和聖經主義所宰制的文本世界。所以,本書導論中主力梳理出一個創世記或五經的詮釋中仍有待充實的理論溯源和演變,繼在本文中以被擄回歸作為五經完成時期的視角切入一個神話體栽的神學詮釋,並以同樣的視角詮釋之後的三十九章而讀出一個確立子民的神學意圖。 作為神學詮釋,此書最後不得不面對的是得地應許效應史下的錫安主義,到底是該留或棄的問題?----------------------------------------------------------------------------------------------------------自序 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在這出版界生存空間越來越有限,加上網絡時代閱讀力、購買和閱讀習慣在改變,一本紙版書的出版,到底有多少讀者呢?這些問題是作為作者的我需要面對的嗎?說真的,提筆寫作的時候,對這些問題並非無知,但卻真的不是內心的關注。 當初為何會下筆寫下這洋洋三十五萬字沉厚的作品呢?竊以為雖非字字珠璣,卻絕非廢話。姑且站在我心目中的讀者的角度來想像:我想像你是華人教會的一分子,信主可能從十年以上至半世紀,被華人教會的信仰語言和屬靈生命觀的點點滴滴塑造著。創世記的內容,比如說如何看上帝的創造、人的被造、男與女、女人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又給男人吃,以及其他等等如亞伯拉罕蒙召離開吾珥,這些信息有它們在華人教會中的典型信仰涵義。你若是華人教會的一分子,逃不掉、躲不過這「宿命」,是的,包括那些信主未足十年的,這也會是你的信仰的「養分」。 不,不能只是這樣。這個創世記的閱讀傳統以及其既定的信仰涵義,必須被截斷,好像那氾濫的河水一樣。這河水的問題,我以比喻說著這詮釋的問題,必須去到河的上游去處理。是的,我去到上游,偶爾遇到一些志同道合者,我只約略打了個招呼,道明了我的心意和想法。不,我不是高山上的孤狼,我倒是像採集者,把那些採集的成果收集了,在那氾濫的河流鄰近,發現那些生機勃勃的潺潺清澈小溪,順手畫下一幅簡圖和指路牌,心裡相信,未來二十年,這些小溪會是華人教會市集上大家彼此交換著的不同種類的新鮮果實。 這一刻,書即將出版,這是我的心情和寄盼。 話說當初,為何下筆。是的,是一點點個人心意的成全。想當年,上講道學,寫下的第一篇講章,便是雅各在雅博渡口的那一幕。那本是個略懂粵語(「識聽、唔係點識講」)的華語人,在香港的一間神學院以獨白的方式,用華語講的第一篇道。是的,我的講題也是一個關己的問題:「雅各真的改變了嗎?」(這篇講章收錄於本書相關章節中)。 那是一九九五年的事了。事隔十八年,話說教會主日學的受浸後的「信仰成長班」的課程是時候更新了。於是兩卷舊約兩卷新約、為期兩年的課程便這麼定了下來。那一年,為了預備講義給同工,說好一起先有一個同工們的小組查經,互相切磋;就這樣我先是走進了創世記的詮釋世界,接而拾起了第一年讀神學時在舊約導論這一科所聽過的底本說,走進了五經詮釋的門戶。於是,2017 年下筆,斷斷續續寫到2019 年,記得到暑期末,寫到八萬多字的初稿,同工的查經已一早夭折了。 然而,甚麼時候養成的生命習慣?那想法:開始了的,就把它完成。憑著這一股傻勁,我咬緊牙關,一章接一章的寫下去。本來,某些經文的章節原先並沒有甚麼感動,也沒有甚麼信息。但考慮到,略去不寫的話,全書好像少了分完整性。研讀是少不了的了。於是,本來隨心選擇性地為某些章節作出詮釋,變成逐章逐段的詮釋。 寫著寫著,有些部分學術的成分越來越重,但不是學究式的交卷式的注釋以示學術。我是說,貫穿全書的詮釋,必須要有說故事的能力。其實,導論中的詮釋定位:既處理五經理論以致定位創世記的成書時期為波斯年代,詮釋時且要以創世記之接受史的角度認真看待華人教會群體,不言而喻,心思細密的讀者或許已體會到此書的詮釋,是一種從以色列被擄回歸的處境,為民族身分確定的角度把創世記的故事重新講一遍的功夫。 而且,這故事的重講,就像一般講故事一樣,有個考慮、有個常繫在心上的,便是如何講給心目中的對象聽。我的對象,如前所述,是華人教會。這麼說,恐怕不知不覺言過其實了。我倒不如坦白的說,我的讀經、我的詮釋,到底有哪些步驟?捫心自問,從小到大,作了幾十年的基督徒,詮釋創世記,當然不是從零開始。 心中所記憶的,當然是過去的殘留在心中的詮釋以及閱讀中文聖經而來的理解。所以說,本書的詮釋包涵著聖經之中文譯本,記憶之所及、多年累積下來的直覺、生命體驗、疑問、對前人說法之不認同的反思點滴、探索的欲望、細讀之後的收獲、釋經書之查證、原文工具的輔助、信仰的思考、研寫和閱讀過程中新的認知和領悟。這一些沒有陳列出的細密體會,才是本書詮釋過程之種種。 從動筆,到出版,超過五年。這一本書,我盡力了。可以寫得更好嗎?應該寫得更好嗎?可以的,也應該。不過,夠了。我是學生,學海無涯。在寫作過程中,在盡述所思所想、盡抒心中情之餘,我學習了。是的,舊約學術,我本是門外漢;五經理論,也是門外漢。所以,透過以上所說的個人和事奉環境的內外因素,我下筆寫作。寫作,是我學習的方式。這是我過去十年以上的領悟。 既是學生,我知道本書必有不少錯漏。在此,只能衷心謝謝讀者的體諒和指正。 最後,全書從頭到尾使用「耶和華」一詞,而非雅衛、雅威、雅巍、上主等等,全為了華人教會的語境中的習慣,而且引述經文的時候,若要達到一致的效果,而一一更置,也實為麻煩。務請見諒。 全書經文除非另有注明,全引用自和合本修訂版。 在此亦衷心感謝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助理游宜霖,以及本書執行編輯、美編、封面設計以及其他編輯同仁。謝謝香港浸信教會賦予本人在成人主日學的教導和統籌等職責,不但教學相長,也叫上帝的國藉祂的話語彰顯,並願祂的榮耀在各人、在課室內、課室外,無論是個人、家庭、職場、社會和教會生活中,得以彰顯。衷心謝謝一些主內好友精神的支持和實際的幫助。其實,這五年多以來,這幾個層面,裡裡外外都不好過。五年,在有限的線性時間的這一生裡,不能算太短。霎那間我想起了保羅,他說: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為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我們處處受困,卻不被捆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遭受迫害,卻不被撇棄;擊倒在地,卻不致滅亡。我們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在我們身上顯明。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常為耶穌被置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命在我們這必死的人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運作,生卻在你們身上運作。(林後四7-12) 是的,廉潔、知識、堅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言語、上帝的大能、藉著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榮譽或羞辱、惡名或美名。我們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似乎是死了,卻是活著;似乎受懲罰,卻沒有被處死;似乎憂愁,卻常有喜樂;似乎貧窮,卻使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樣樣都有。(林後八6-10) 僅將此書獻給那信實和愛我的主。是的,耶穌愛我,我知道。主啊,我知道了。我愛祢,主,但我愛不足,常虧欠。2022年10 月16 日午夜前於珀麗灣作者介紹黃厚基(Ooi Hio Kee) 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神學思考始於系統神學後轉向倫理學,後醉心於文本詮釋,在徹底的跨界中進行一種關己的神學思考。著有《慾情.神情:黃厚基詩集》、《穿越文本:聖經、生命境界與神學詮釋》、《同性戀的十字架2:從生命掙扎中的叩問到靈性的願景》、《大衛皇朝:撒母耳記的神學詮釋》、《只有這一生》。已出版的博士論文(A Double Vision Hermeneutic)提出主體互涉的詮釋,扣緊生命主體、文本,以及傳統之間的融合和張力。曾發表多篇期刊論文及數本譯作。 目錄總序/v自序/xxi導論/1第一章 起初:關於一切起源的神學詮釋/107第二章 罪與罰(上):人類為何失落/153第三章 罪與罰(下):該隱的罪與恩(四1-16)/185第四章 洪水與新的創造(從亞當的世系到挪亞/197第五章 起罪大惡極和上帝的遺憾(六1-8)/201第六章 挪亞的故事(上):洪水(六9~八22)/207第七章 挪亞的故事(下):重新立約(九1-28)/223第八章 挪亞之悲哀和人類之分散/233第九章 巴別塔:一個反極權的範本(十一1-9)/237下篇 應許得地和後裔—及其危機第十章 序曲/249第十一章 危機一:與上帝的保守/255第十二章 危機二:與上帝重申應許/257第十三章 插曲:麥基洗德/261第十四章 亞伯蘭信上帝算為義—再度應許/273第十五章 危機三:之夏甲篇/283第十六章 九十九歲、割禮與立約(十七1-27)/293第十七章 應許得子與關於所多瑪、蛾摩拉的/301第十八章 所多瑪城之滅並羅得後裔/309第十九章 危機四:與上帝的保守/325第二十章 失子之危機/337第二十一章 撒拉之死(廿三章)/353第二十二章 亞伯拉罕派僕人為兒子娶媳婦/359第二十三章 退讓?還是害怕衝突:以撒之讓井/371第二十四章 雅各敘事之始(廿五章)/375第二十五章 雅各在哈蘭(廿九1~卅一55)/407第二十六章 雅各返回迦南(卅二1~卅三20)/431第二十七章 示劍與底拿:雅各一家信仰之再煉盡/449第二十八章 以掃的世系和以東(卅六1-43)/459第二十九章 約瑟之登場(卅七章)/461第三十章 猶大與她瑪之插曲(卅八章)/471第三十一章 家譜中的家譜(卅八27-30)/475第三十二章 約瑟的升與降、降而復升/479第三十三章 法老的夢(四一1-13)/489第三十四章 與兄長復和之路(四二1~四五28)/511第三十五章 到歌珊之行(四六1~四七26)/527第三十六章 雅各的領悟(四七27~四八22)/537第三十七章 回顧中的智慧—祝福之語暗藏玄機(四九1-28)/547第三十八章 約瑟體悟上帝的護佑之能—上帝結論/589英文參考書目:創世記注釋/607中文參考書目:創世記注釋與其他/629主題索引/633作者索引/645 內容連載打開聖經,第一句話便是「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這是一個神學的宣告,正如一首交響樂,第一小節,便把其中母題帶出,一切皆出於祂的創造:祂創造的靈、祂的創造奇工。誠如薩爾納(Nahum Sarna) 所說:「聖經的創造敘事乃是個信心的文件(document of faith)。」這是一部怎樣的信心之歌呢?說是神學宣告,說的不只單是第一句,也可以指全卷創世記。到底在甚麼處境下,出於甚麼原因,作者需要作出如此宣告。如果我們依稀記得在導論中,我們根據學者的推論,認為創世記乃是被擄回歸期間所成書的,這便是我們用以構建我們的神學詮釋的預設。相對於一種字面解經、不顧及成書之歷史效應和接受史下(不自覺帶著)的神學預設,我們對詮釋的自覺是,不自以為所詮釋的就是真理本身。既是神學詮釋,所作的是嘗試讓文本內在的多元涵義和讀者有一種富有意義的境域融合。創世記一至十一章廿九節是神話敘事,導論中已有交待,此處不贅。這一部分,包含著種種重要的關乎人類生命和文明世界的主題:創造、生命、關係、秩序、暴力、顛覆等等,以及維續這一切的真正關鍵:上帝和人。第一和二章論創造,第三章論知善惡樹和生命樹,並人之被逐出伊甸園,第四章亞伯和該隱的故事帶出暴力和流放,第五章展示譜系,第六至第九章以遠古的偉人帶出統治壓迫、洪水和秩序的逆反與破壞,以及挪亞和上帝的保存—遺民觀的雛型,第十章說明不同譜系和族群之所以,十一章以巴別塔講述自古以來人類大一統以霸和奴役他人的傾向,以及上帝的反對。第一節 世界之源由:混沌與創造(一1∼二3)一、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第一章,是基督信仰群體,也是猶太信仰群體的聖經的全經之首。一章一節,彷彿揭幕一樣,讀了的人不無一種欣賞戲劇或電影的感覺,對之後劇情不自覺的有著一番的期待,像是全書,或甚至說對以色列民而言整個舊約的開場白,是整部歷史的說明,是民族存在的肇始。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這一句若是向被擄回歸的子民所宣告,若是祂的僕人從心中所發出,那更是何等美妙的樂章的序曲,彷彿一開始便是號筒吹響。若從基督群體—新約教會的角度來看,便是啟示錄的號筒早已在故事之初響起。第一章的基礎是上帝之所是。祂所胸懷的一切,是天地萬物和生命的根基。祂創造萬有,單在第一段(一1- 二3)創造(bārāʾ) 一詞便出現了五次(一1, 21, 27),但造(ʿāśâ) 則出現十次(一7, 11, 12, 16, 25, 26, 31;二2, 3),若連二章四節也包括在內則十一次。這兩個詞常用以作對比,比如說羅斯如此指出:「創造(bārāʾ) 這一個動詞單單用以指上帝的作為。人類可以造(ʿāśâ),形塑和建造(bānâ);但對於希伯來人而言,上帝創造。這動詞就本身而言並沒有從無造有的意思。」同樣的,巴爾(James Barr) 認為作者(此處亦可以視為P) 在用詞上並不僵化死板,似乎一定只用某個字、某個動詞說明一個動作。反之,他靈活的交替使用著bārāʾ 和ʿāśâ 這兩個詞。只需從創世記一和二章的章節中便可看出bārāʾ 和ʿāśâ兩個字並沒有絕對的分別。一章廿一節裡說:「上帝就創造(yiḇrāʾ) 了大魚和在水裡滋生的各樣活動的生物」,廿五節裡則說:「上帝造了(yaʿaś) 地上的走獸」,而二章三節裡則說「創造的(bārāʾ) 工」。更合適的說法是,作者乃是在可選擇的字彙中靈活的表達上帝的創作。這是巴爾在〈創世記中的上帝的形象:一個用詞的探討〉(“The Image of God in the Book of Genesis: A Study of Terminology”) 一文中的論述。舊說有認為這兩個詞之分別在於,創造指的是上帝之從無造有。可是,今天大部份學者認為,創世記第一章不能用以證明上帝從無造有。那不是原作者的意圖。誠如猶太學者薩爾納引述中世紀拉比以斯拉(Abraham Ibn Ezra,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紀西班牙的猶太學者)的話所說,「bārāʾ 本身沒有從無造有(creatio ex nihilo) 的意思。這一個教義似乎是到第二聖殿晚期才首度被表述。」第二節的經文所說的空虛混沌(ṯōhû wāḇōhû),是否表示早在創造之前,便有某種類物質的存在。如果第一節是標題總綱,那麼第二節才是真正的第一句。糾纏於這類的討論,不會有結果。事實上,經文對於要證明地球如何出現沒有太大的幫助。是的,「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是個神學的宣告。試想像,如果經文是被擄後才成文的,那麼所要對應的是被擄之民身處異邦,面對異邦之神明,他們是否堅信先祖的信仰?所以,或許無論是「創造」或「造」,重要的是作者要宣告一位在混亂中賜下秩序的上帝。混亂本身不是人生命的主宰,因為藉著那創天造地的上帝,萬事都有目的,天地萬物都能各從其類。不過,在實存生命的過程中,這樣的體悟更普遍是在張力和掙扎中體悟。「起初」(bᵉrēʾšiṯ),作為閱讀聖經的華人信徒群體,不難想到約翰福音一章一節說:「太初有道」,把耶穌基督視為先存的道或與上帝為一、為同質,從「上」而「下」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比較受忽略的是馬可福音中一章一節中的「起頭」,不為人所知所識的上帝的兒子,處處乍現於人生不同的場景,帶來生機。我們若視bᵉrēʾšiṯ 和「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整句為宣告的話,同時看它為創世記的母題,起初意涵的就不只是時間上的起初。薩爾納也視這傳統的翻譯作為一種宣告,是一種表達上帝在時間之外,也是空間之外的上帝;兩者都是祂所創造的。我們若保留那一切開始之時,萬物尚未成型之時,一切仍是混沌之時的含義,我們可採取一種綜合的看法:祂能叫一切開始,祂是一切可以重新開始的原因,是創造的源頭。這樣,祂就不只是時空的開始之源。..
驅魔師進擊:善與惡、愛與仇恨的爭
內容簡介★ 阿摩特神父驅魔生涯權威見證,親炙首席驅魔師畢生思想精華! 天主的美善終將勝過一切邪惡! 以信德裝備,以愛德行動,懷著望德昂首闊步, 不再任由魔鬼的惡勢力操控擺布。 魔鬼為了拉攏人心,無所不用其極扭曲天主慈愛的面貌。 阿摩特神父深信良善美好的天主始終與我們同在, 而且比魔鬼更具吸引力。他以牧者心懷邀請迷失受傷的 弟兄姊妹,重新發現天主兒女神聖的身分、尊嚴和自由; 與美善的天主共融同行,遠離邪惡誘惑,擺脫魔鬼的奴役。 拿起天主聖言的利劍, 以信德作盾牌,全副武裝 與主耶穌並肩對抗邪惡與仇恨! 「你們應拿起天主的全副武裝,為使你們在邪惡的日子能夠抵得住,並在獲得全勝之後,仍屹立不動。」(弗六13) 本書以教理為基礎,聚焦於慈愛美善的天主,結合阿摩特神父寶貴的靈修智慧、多年與魔鬼正面交鋒的驅魔經歷,針對切身相關的議題,提供了扼要精闢的見解。例如: ▍正確認識天主對世人的愛與救恩計畫、 ▍面對善惡的態度、 ▍人性與自由、 ▍媒體的力量、 ▍共濟會的滲透和操控、 ▍基督徒如何防範魔鬼並裝備自己、 ▍擊潰邪惡勢力的方法…… 豐富多元的主題,引領讀者省思生命並將目光轉向天主,以全備的信心和熱切的祈禱,戰勝散播仇恨與恐懼的撒旦。本書特色 ◆ 獨家收錄阿摩特神父珍貴照片。 ◆ 義大利首席驅魔師親授堅守信仰、對抗邪惡權勢的祕訣。 ◆ 從天主教的教理出發,傳遞正確信仰與價值觀,學習裝備自己,辨識魔鬼邪惡的詭計和各種滲透,化被動挨打為主動防衛。 ◆ 幫助基督徒深刻體認天主的慈愛與美善,重新點燃信仰熱火,建立穩固的靈修生活,奠定良好信仰基礎,不怕風吹雨淋或暴風侵襲。適合青年會、慕道班、讀書會等成長團體共讀討論;為教友靈修、神父、神師、靈修指導者深具啟發意義。好評推薦 「本書以訪談方式探討關乎人生的重要問題,諸如:宗教信仰對人有何益處?善真的存在嗎?為何這世界充滿邪惡?成為驅魔師要具備什麼條件?魔鬼最後的下場如何?這些主題可待讀者一窺究竟,從中洞悉舉世聞名的驅魔師阿摩特神父的思想要旨。」──吳伯仁神父(耶穌會士、神恩復興台灣共融服務團隊指導神師)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阿摩特(Gabriele Amorth)口述 聖保祿會神父,1925年5月1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摩德納(Modena),畢業於法學院,1947年入會,1954年晉鐸。1986年,波雷蒂樞機(Ugo Poletti)任命他為羅馬教區的驅魔師。1991年創立「國際驅魔師協會」,並擔任會長一職至2000年,退任後獲頒終身名譽會長頭銜。驅魔生涯長達三十年,舉行過無數次驅魔禮,被譽為義大利最具權威的驅魔師。2016年9月16日與世長辭,享年九十一歲。 阿摩特神父曾長期鑽研「聖母論」,得到宗座國際聖母學院傑出會員之榮譽;擔任驅魔職務後仍筆耕不輟,著作甚豐並售出多國版權。著有Il vangelo di Maria、Vade retro Satana、《驅魔師實錄:迷信、邪教與魔鬼》、《驅魔師:梵蒂岡首席驅魔師的真實自述》、《驅魔師2:從聖經到現代的驅魔實錄》等多部結合驅魔理論與實務的書籍,為現代「驅魔學」奠定珍貴可靠的研究基礎。安哲羅.德西滿(Angelo De Simone)訪談紀錄 義大利聖保祿會神父,神學博士,現為「聖佳播天使會」(San Gabriele Arcangelo)男性獨身奉獻團體指導神師,著有Francesco d'Assisi、Francesco, Giacinta e Lucia等靈修好書。譯者簡介李雅玲(譯者) 屏東人,羅馬第二大學音樂學碩士,目前任教於天主教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曾擔任羅馬宗座聖樂學院與輔仁大學交流的「聖樂大師班」及贈書儀式翻譯員,並與吳若楠老師合作翻譯教宗方濟各頒布《願祢受讚頌》通諭之新聞稿。吳伯仁(審閱者) 吳伯仁神父,台灣嘉義人,耶穌會士,1963年生。1998年領受司鐸聖秩。台灣大學數學碩士、美國麻州威斯頓耶穌會神學院神學碩士。曾任教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靈修學程。現於新竹從事牧靈服務,帶領避靜與靈修輔導工作,亦是神恩復興台灣共融服務團隊指導神師。 代表著作《拉內神學的靈修觀》,合譯《鬧市中的黑暗》,亦是《祈禱入門》、《靈修輔導實務》、《和耶穌一起去度假》、《改變生活的簡單祈禱》的校訂者,《七重山》、《治癒生命的創傷》、《釋放心靈的枷鎖》的審訂者,其他文章散見《神學論集》等。 目錄前言 受天主的美善吸引第一章 我們的天主第二章 修復肖像第三章 小水桶與大海第四章 開啟心靈的眼目第五章 天主與惡第六章 魔鬼日夜不寐第七章 仗賴天主的手指驅魔第八章 不要抵抗惡人第九章 魔鬼又能對我做什麼惡事?第十章 準備就緒,全力迎戰!附錄 阿摩特神父簡介註釋 內容連載前言受天主的美善吸引 舉世聞名的驅魔師阿摩特神父,是我十分親近的同會弟兄,我們住在同一所會院。「這位老神父穿著黑長袍,身上還帶著傷疤,可能是被地獄烈焰灼傷。」這是曾與阿摩特神父往來的弟兄姊妹對他的印象。 然而,時常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是他的那張大臉、稀疏的頭頂,還有他桌上成堆的信件。迴盪在我耳邊的,是他帶著波隆那口音的談笑風生,散發歡樂的氣氛;以及他每個早晨必說的那句「早安」,親切問候一起享用咖啡的修會弟兄。 面對可能或確實附魔的人,許多人認為驅魔師要做的第一步是找出魔鬼。在驅魔文獻中,確實將重點放在這叛逆天使身上。但阿摩特神父並非如此,他的做法是讓對方置身於充滿父愛與友善親切的氛圍,並表明他最關切的是讓人體會到天主的慈愛,而我們的天主會留意魔鬼的一舉一動。 身為驅魔師,阿摩特神父的職務就是對抗魔鬼,而且他向來是以祈禱、嘲笑、聖水和驅魔禮來進行。但事實上,他更致力於在這些憂苦的靈魂中,尋找天主的「肖像與模樣」,那是魔鬼的力量無法抹滅的。簡而言之,阿摩特神父深信良善美好的天主時常與我們同在,而且比魔鬼更具吸引力。 這確實無庸置疑。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這時代的基要主義為天主塑造了糟糕的形象,掩蓋了天主慈父良母的面容,讓人覺得祂壞心又醜陋。基要主義者把天主形容得像是鐵石心腸一般,而十誡正是這冷酷的天主所頒布的。因此,他們一提到天主就令人反感,只是灌輸信仰卻未幫助他人真實認識天主。他們不尊重別人選擇信仰的自由,一味批評「不信者」;結果,不但令人對造物主心生畏懼,甚至與祂越來越遠。 天主的形象遭到嚴重扭曲,讓人對祂留下嚴厲而不近人情的壞印象。如此一來,渴慕與天主相遇的人越來越少,更造成了向魔鬼靠攏的局面。根據這位首席驅魔師的觀察,這正是現代人不敢親近天主的原因之一。 阿摩特神父認為,那些所謂的「附魔」者,其實都是背負創傷的人,他們的心靈深處有一道又大又深的傷口,原因出在他們只看到天主的誡命,卻未能體驗祂的慈愛。許多人真的覺得自己附了魔,而且他們怎樣也無法把天主當成父親看待。 因此,在我這位弟兄眼裡,那些遭遇不幸的靈魂是迷失的孩子、迷途的羔羊、戴著枷鎖的囚犯,不曾感受到天父的悉心關愛。唯有明白自身的起源並非出於偶然或必然,而是來自於自由的決定,以及天人之間愛的行動,他們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天主的兒女。 阿摩特神父以牧靈的心懷,邀請受傷的人靈在各自的限度中,重新發現身為天主子女的身分、尊嚴及神聖。由於阿摩特神父體認到作為天主子女的自由,領受了天主的恩寵與力量,他才得以與魔鬼正面對決,並獲得制勝邪魔的權柄。 他告訴我們:「在書中宣揚天主的美善與吸引力絕對大過於魔鬼,是良好正確且大有益處的事。我以前的作品多偏向於『描述』魔鬼、祕術、魔鬼迫害、驅魔等相關實例。但在本書中,我將天主置於首位──這是我們應當關注的焦點。就讓天主親自吸引讀者,並勸人遠離邪惡,因為『天父內在的吸引力將喚起信德』。」 關於吸引力的重要性,聖奧思定(St. Augustine)這樣說道: 你把綠葉給一隻羊,你就能吸引牠。把栗子拿給一個孩子看,他便被吸引。他因受吸引而跑來;他被吸引,因為他喜愛栗子;他被吸引,不是由於外力的逼迫,而是出於真心喜愛。 因此,無論從事驅魔職務,抑或在本書中,阿摩特神父從不把焦點擺在魔鬼身上,而是一心一意聚焦於美善的天主。 感謝阿摩特神父對我的信任,《驅魔師進擊:善與惡、愛與仇恨的爭戰》不僅是珍貴的訪談紀錄,也汲取了這位首席驅魔師畢生的思想與牧靈職務的重要精華。這亦是阿摩特神父留給所有讀者的精神遺產。安哲羅.德西滿(Angelo De Simone)..
累了,躺躺吧:為超載心靈減重
內容簡介這幾年,你和我都大概感到有點累了。社會變化、一波接一波的疫情、關係聚散,困頓、不安、焦慮、恐懼壓心頭。當你打從心底感到煩惱、疲累、無力,這時候邀請你躺一躺。躺下,不只是停下腳步,按下休止鍵,更要換一種姿態,轉換角度,淨化思緒,給超載的心靈創造空間;當心靈經歷新陳謝,才能消化外在挑戰的衝擊,好好生活。這本書探討如何化解累積日久的負能量,看見內在阻礙著生命的潛在焦慮和哀傷,希望重新認識、肯定和反省自己,以致在黑暗和幽谷中,仍然可以活得有尊嚴,尋找希望。我們會從四方面入手,思考如何沉著應對和重回生命正軌——思想:淨化焦慮情緒:放負排毒關係:換一種視野生活:反璞歸真 作者介紹伍詠光(Ringo),喜歡馬拉松、滑雪板、攝影及各地旅行,喜歡挑戰自己和發現世界的美;一心以「輔導」和「寫作」為自己的 core business,皆因兩者能與人連繫;曾任突破機構輔導及人際事工總監;著有《戀愛出事的理由》、《工,唔係咁打!》、《現實,我受夠了》、《勇敢做自己》(獲金閱獎最佳生活百科書籍)及《愛,要勇敢──戀愛的心理分析》,也曾在雜誌及報紙撰寫專欄。 目錄前言:我寫躺平的理由導言:躺平不是放蹓,而是……1 恩想:淨化焦慮個個都做KOL,唔通個個都想做KOL?後知先覺Fake當真的時代錯的假設得出錯的結論假裝正常直覺當成理性記憶的陷阱虛張聲勢邪不能勝正?不解釋就是解釋無法計算的成本你的理智原是「不智」不想成異類眾人皆醉我獨醒社會變得冷漠找出最大公因數2 情緒:放負排毒不想努力,容讓自己放任一趟看通無力感誰沒黑暗面躁底沒問題容許出錯好想放棄比較沒問題不想講效率有問題才沒問題不一定要有理想明天不一定更好有限制才有機會Transition帶來transformation無失無得不是因看見才有希望3 關係:換一種視野沉默的哀愁道別,是需要的伴侶的暫別孩童的道別新友誼面對寂寞學習獨處善待是突破距離感關愛取代距離感4 生活:反璞歸真無聊聯想不急緩慢專注等待玩耍步行跑步煮食吃喝減法收拾攝影欣賞寫作旅行栽種做夢感恩結語:苦難時代,躺著面對恐懼..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三十四期
內容簡介本刊主旨在於促進「漢語基督教學術研究」的深化與推進,廣泛涉及聖經、神學、哲學、文學、歷史、政治、社會與文化等諸領域的研究及研討。讓漢語基督教的研究走向世界,也讓非漢語學界基督教研究得一窺漢語學界的基督教思想關懷與特色。內容包括一般論文、評論與學術動態三大類。 目錄/目錄 Contents/一般論文 ArticlesTimidity and Safety in Philippians 3:1腓立比書三章 1 節中的膽怯和安全Le Chih Hsieh 謝樂知罪與邊界:明末清初天主教的罪論及其社會意義Sin and Boundary: On the Catholic Hamartiology in Late Ming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and Its Social Significances肖清和 Xiao Qinghe許地山的宗教意識與文學創作Xu Di-shan’s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and Literature張孝慧 Hsiao-Hui Chang愛靈統過於愛血統:耶穌家庭對原始基督教生活的想像與踐行Spiritual lineage over Bloodline: The Jesus-Family Community’sImagination and Practice of Primordial Christianity曾慶豹 Chin Ken Pa對「亞略巴古的狄氏」的現代解讀的重思及對其否定思想的還原Rethinking the Modern Readings of Negative Theology of“Denys the Areopagite” and a Restoration of His Apophaticism聶建松 Nie Jian Song施賴爾馬赫的教會合一觀探析On Schleiermacher’s Ecumenical View王治偉 Wang Zhi Wei如何克服存在者神學:基於馬希翁對迪歐尼修斯的詮釋和迪歐尼修斯《神秘神學》的比較分析How to Overcome Onto-theology: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rion’s Interpretation toPseudo-Dionysius and Pseudo-Dionysius’ Mystical Theology何寶申 Pao-Shen Ho評論 Reviews沈艾娣。《傳教士的詛咒:一個華北村莊的全球史》。Harrison, Henrietta. 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南楠 Nan NanThatamanil, John J. Circling The Elephant: A Comparative Theologyof Religious Diversity.約翰‧塔馬尼爾。《環行於大象:一個宗教多樣的比較神學》。顧柔燕 Gu RouyangShagan, Ethan H. The Birth of Modern Belief: Faith and Judgment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Enlightenment.沙甘。《傳播、書寫與想像:明清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張俊 Zhang JunChow, Christie Chui-Shan. Schism: Seventh-day Adventismin Post-Denominational China.周翠珊。《分裂:後宗派時期中國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王志希 Zhixi Wang周偉馳。《太平天國與基督教研究資料選編》。Zhou, Wei Chi. Selected Research Material of Taiping Rebellionand Christianity.王皓 Wang Hao 、吳巍巍 Wu Wei Wei胡其瑞。《中國西南苗族基督徒與國家 (1900–1960)》。Hu Chijui. Identity, N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The Hmongpeople’s journey towards Christianity in South-West China, 1900–1960.楊一 Yang Yi..
別跟內心怪獸拔河:接納與承諾治療的生活法則
內容簡介這幾年面對社會不斷的變化,一波接一波的疫情,還有在年初第五波疫情下的恐懼和緊張,相信任何人都會想尋找到快樂。但現實生活告訴我們,快樂並非唾手可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生活真的無法如意,要如何活?本書以接納與承諾治療為主題(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向大眾建議一種心理健康模式和生活智慧,透過行動實踐,活出有意義的美好生命,同時亦能獲得更深刻和長遠的快樂。接納與承諾治療,有一個核心信念:認為痛苦經驗根本是人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接納往往比抗拒或逃避痛苦來得更為合適,對心理健康更為有用。這個療法包含六個元素:接納,是指接納人生的痛苦和不愉快經驗,包括:開放接納經驗、脫離思想糾結;學習活在當下:覺察的自我、與此時此刻連結;承諾以價值為本,以目標為前進方向:確立價值和人生方向、承諾實踐行動。這些都可以有效建立心理彈性,人擁有心理彈性,當面對困苦、艱難或不如意時,就可以有內在資源去承載;並以承諾實踐人生重要的價值為目標,堅持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本書介紹接納與承諾治療內六個向度的內容和實踐練習,幫助讀者即使面對困難,仍能重新聚焦自己的人生方向,即使在難處中仍有力朝人生目標走去,能獲得心靈的滿足,可以過內在豐盛的生活。 作者介紹湯國鈞,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臨牀心理學碩士及多倫多大學輔導心理學博士,超過35年臨床經驗。現職基督教聯合醫院、香港大學客座副教授、香港心理學會院士。擅長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心理治療、心理健康教育和專業培訓;曾受業於接納與承諾治療創立人Dr. Steven Hayes 及知名學者 Dr. Robyn Walser門下,並於2019年與專業同儕創立國際語境行為科學協會香港分會,為創會及時任會長,積極研究及推廣接納與承諾治療於華人社會的本色化應用。湯博士的專業興趣亦包括正向心理學及其應用,並於2003年創立「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積極推動情緒健康及正向心理。湯博士著作甚豐,包括《回到開心時》、《抑鬱自療》、《焦慮自療》、《走進360度的幸福》、《誰偷走了我的快樂》等。黃志明,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國際語境行為科學協會香港分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心理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任職香港醫管局臨床心理學家逾25年,曾接受接納與承諾治療大師 Dr. Steven Hayes 及 Dr. Robyn Walser 的訓練,並將接納與承諾療法應用於各類精神和情緒問題,與及醫學問題引起的心理適應的臨床工作上,取得良好效果。黃博士對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方法素有興趣,除接納與承諾療法之外,更受過靜觀為本治療的訓練,並參與合著《靜觀:觀心.知心.療心》一書。 目錄序一/Professor Steven Hayes序二/李詠茜序三/黃藹賢作者序一/湯國鈞作者序二/黃志明快樂有何難?第一章 尋找快樂第二章 心理健康藍圖第三章 痛苦的根源接納經驗 承諾前行第四章 開放自己,接納經驗第五章 思想抽離,接納糾結第六章 活在當下,連繫此刻第七章 以己為境,作觀察者第八章 認定價值,確立方向第九章 承諾委身,實踐行動豐盛人生第十章 負面情緒調適第十一章 慈心與接納承諾第十二章 ACT出正向人生附錄一:接納與承諾治療的理論基礎和實證研究附錄二:接納承諾治療相關資源..
當子女機不離手(增訂版):教養青少年的技法和心法
內容簡介【榮獲2021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心理勵志類「出版獎」】增訂版:於家長增值篇加入「家長解難10問」,收集不少家長在應對子女機不離手時的實際困難,逐一解答,幫助家長在應用時以收預期之效。當孩子機不離手,你的反應是打壓?禁止?遷就?暗自沮喪?本書鼓勵家長從以下進程入手:自律執行協議訂立協議情感溝通了解孩子(成長問題、打機問題)「『互聯網』有可能成為「新時代的親子戰場」,因為成年的一代未必明白『互聯網』已成為新一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親密夥伴:學習、交友、娛槳、追上最新資訊、緊貼他們心儀的『偶像』最新動態、追蹤他們心儀球隊最新戰績,享受最火熱的遊戲帶給他們的快感……本書有助成年的一代明白『網絡』如何影響青少年的情感,是跨代結連的重要一步;讓家長也認識如何處理自己與子女溝通過程中呈現的波動情緒。」——蔡元雲突破匯動青年會長、突破創辦人「《當子女機不離手》延續《當子女說你好煩》的重心,以真實個案引領讀者反思自身與子女相處的現實困難,不說教、不只抽空談理論,將家庭管教的五項核心元素:了解孩子、感情溝通、定立協議、執行協議、建立自律,以事例解說、練習和應用,幫助父母逐步建立一套可行有效的與子女溝通模式;更重要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重建作為父母的自信。」——何玉芬迦密愛禮信中學校長、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 作者介紹伍詠光,突破機構人際事工總監、資深心理及家庭輔導員。畢業於香港大學經濟系,之後分別在中國神學研究院及香港大學進修輔導和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及英國Tavistock & Portman進修精神分析學碩士。過去在教會及機構擁有二十年青少年工作經驗;致力家庭輔導及家長教育,也撰寫書籍並於報章雜誌撰寫有關心理和親子專欄,盼望為青年人家庭注入正面動力和凝聚力。合著作品包括:《嘴巴失控了──青少年導師求生手記》及《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葉玉珮,突破機構高級心理輔導員及項目統籌。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曾於多間社會服務機構任職,提供青少年和成人輔導等。現致力青少年及家庭輔導和家長教育,主領青少年家長講座和工作坊等,並於報章雜誌撰文。育有一子,深明今日做家長之苦,希望與家長一起鑽研子女經。著作:《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 目錄蔡序:不要開闢另一個親子戰場/蔡元雲何序:好可憐的爸爸媽媽/何玉芬作者序:從無休到無憂/伍詠光作者序:青少年子女還可以管?/葉玉珮楔子導言:哪有孩子不玩機?第一步:玩少陣機會死?——認識你的孩子 1. 打機與青少年需要 2. 子女成長與教養信念第二步:我最唔中意玩機——情感傳遞的溝通第三步:可以玩幾耐?——訂立協議第四步:收機太難?——執行協議 1. 如何執行協議 2. 家長如何處理情緒第五步:自動自覺最好——培養青少年的自律家長增值篇:認識自己的管教模式結語:貼錢都值得的職業..
平衡的講道:以符合聖經的優先順序來安排講道
內容簡介這本書希望提供一些實用的步驟,説明傳道人在講道事工上追求、實現和保持平衡。本書預計的讀者是那些固定在一個教會裡長期講道的傳道人,因為這種情況下最容易體現出講道上的不平衡。另外,希望本書的許多內容可以説明那些相對缺少經驗的傳道人,因為他們尚在探索適合自己的講道理論。至於其他人,那些有著豐富講臺經驗或只是偶爾講道的人,希望他們可以從書中找到有益的建議和不同的視角,豐富和提升他們的講臺事工。 儘管本書從「維持平衡」這樣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討論講道,但也多少要涉及講道哲學的問題。事實上,這兩個問題密切相關,很難完全割裂。每個傳道人都有自己的講道哲學。有時候,傳道人無法說清楚自己的講道哲學,或者沒有仔細研究過講道學和溝通技巧。另一些傳道人則可能花了很長時間仔細地構造和調整過自己的講道哲學,從整體上考慮過講道的神學和釋經學基礎,清楚意識到溝通理論、講章組織以及受眾分析等問題對講道的影響。但無論你的狀況如何,即使像大多數人那樣處於二者之間,你每一次構思、計畫、預備和實際講道的時候,你的講道哲學都會對最終的結果造成確實的影響。 另外,最終的產品—講章,以及構成一個人講道事工的其他成果,都會不可避免地帶來某種後果。所以,我的意思很簡單,若有人蒙召傳道,那麼發展自己的講道哲學絕非題外之意或無關緊要的活動。你的講道哲學將直接影響到你的講臺事工。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可以隨意定義自己的講道哲學,只要經過仔細考慮,就能確保成功。講道無疑會牽連其他要素和能力,但一種堅固完整的哲學乃是講道工作的基礎,因為它會影響講臺事工,促使我們反思與講道的每一個方面。因此,本書意在幫助傳道人評估和調整自己的講道哲學,而説明我們實現目標的手段,就是實現和維持講道的平衡。 本書計畫通過七個與講道有關的視角來展開討論:神學視野、個人視野、聖經視野、講道目的、講道的變化、講章內容和講臺表現。各個領域又會分解為若干更細的話題,充分討論傳道人在提升講臺事工有效性上可能會面對的各種基本問題。此外,附錄中的內容也會提供實踐方面的幫助。 當然,一本書不可能考察講道的所有方面。然而,我希望涉及足夠多的問題,激勵讀者反思自己對每個主題的定見,並做出必要或者明智的調整。完美的講道乃是白日做夢,但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講道水準。也許,考慮講道的平衡性,能夠成為我們提升講道水準的催化劑。序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兒時的記憶猶新。你的身體猛然地抬高了數英尺,停留片刻,然後迅即墜向地面。幾乎覺察不到的瞬間停滯之後,你又迅速地上升,但你並不孤獨;你的對面坐著兒時一起玩耍的小夥伴。當你上升的時候,他/她正在下降;當你下降的時候,對面的孩子就會升起來。你們這樣上下交替,直到有人從上面爬下來,於是,重力控制了一切,留下來的那人被緊緊固定在地面上。 我們小時候把這個遊戲叫做蹺蹺板(see-saws),英文還可稱為“teeter-totters”。做一個蹺蹺板很簡單,只需要一塊2至3米長的木板和一個木工鋸床就足夠了。當然,公園或社區草坪上的兒童活動區域能找到更漂亮的蹺蹺板,裝著更厚的板子和把手,鋸床也換成了堅固的管子或橫桿,但運作原理和效果完全一樣。 你大概還記得,當兩個孩子體重相仿時,這個遊戲最好玩。如果兩人的體重相差太大,可以把板子往輕的一方稍微移動一點,讓體重較輕的人在支點(fulcrum)的一側保留更長的板或杠桿。較重的一方需要的板會短一點。遊戲的基本原理必須保持平衡;若非如此,這個玩具就不那麼好玩了,因為它很難達成設計的目標;事實上那會造成玩的人或者被懸在半空,或者直直地坐在地上;但無論如何,你都無法快速地上升和下降! 有時我想,講道也像一塊蹺蹺板。如果我們的講道要有效地施加影響或壓力,就需要保持合適的平衡。然而,保持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比保持蹺蹺板的物理平衡要複雜許多。這本書希望提供一些實用的步驟,幫助傳道人在講道事工上追求、實現和保持平衡。本書所預計的讀者,是那些固定在一個教會裡長期講道的傳道人,因為這種情況下最容易體現出講道上的不平衡。另外,我希望本書的許多內容可以幫助那些相對缺少經驗的傳道人,因為他們尚在探索適合自己的講道理論。至於其他人,那些有著豐富講臺經驗或只是偶爾講道的人,希望他們可以從書中找到有益的建議和不同的視角,豐富和提升他們的講臺事工。 如果此書能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將深感欣慰。儘管本書從「維持平衡」這樣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討論講道,但也多少要涉及講道哲學的問題。事實上,這兩個問題密切相關,很難完全切割。每個傳道人都有自己的講道哲學。有時候,傳道人無法說清楚自己的講道哲學,或者沒有仔細研究過講道學和溝通技巧。另一些傳道人則可能花了很長時間仔細地構造和調整過自己的講道哲學,從整體上考慮過講道的神學和釋經學基礎,清楚意識到溝通理論、講章組織以及受眾分析等問題對講道的影響。但無論你的狀況如何,即使像大多數人那樣處於二者之間,你每一次構思、計劃、預備和實際講道的時候,你的講道哲學都會對最終的結果造成確實的影響。 另外,作為最終產品的講章,以及構成一個人講道事工的其他成果,都會不可避免地帶來某種後果。所以,我的意思很簡單,若有人蒙召傳道,那麼發展自己的講道哲學,絕非主題以外或無關緊要的活動;你的講道哲學將直接影響到你的講臺事工。 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可以隨意定義自己的講道哲學,只要經過仔細考慮,就能確保成功。講道無疑會牽連其他要素和能力,但一種堅固完整的哲學乃是講道工作的基礎,因為它會影響講臺事工,促使我們反思講道的每一個方面。 因此,本書意在幫助傳道人評估和調整自己的講道哲學,而幫助我們實現目標的手段,就是實現和維持講道的平衡。 本書計劃通過七個與講道有關的視角來展開討論:神學視野、個人視野、聖經視野、講道目的、講道的變化、講章內容和講臺表現。各個領域又會分解為若干更細的話題,充分討論傳道人在提升講臺事工有效性上可能會面對的各種基本問題。此外,附錄中的內容也會提供實踐方面的幫助。 當然,一本書不可能考察講道的所有方面。然而,我希望涉及足夠多的問題,激勵讀者反思自己對每個主題的定見,並做出必要或者明智的調整。完美的講道乃是白日做夢,但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講道水平;也許,考慮講道的平衡性,能夠成為我們提升講道水平的催化劑。看更多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唐納.漢彌爾頓(Donald Hamilton) 唐納.漢彌爾頓博士在美國伯特利神學院取得教牧學博士,並在哥倫比亞國際大學神學院與宣教學校任教超過三十年(1982-2013),他同時也於2009-2013年擔任該校教牧學博士學程的主任,在任教於哥倫比亞國際大學之前,他曾於青年歸主協會服務、明尼蘇達聖經學院擔任兼任講師,以及在俄亥俄州、賓州、明尼蘇達州的公理會擔任牧師。"譯者簡介張聰(Eddy) 重慶大學計算機軟體和人工智慧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 Master of Divinity。目前和妻子 Emma,三個孩子定居中國重慶,以「跨文翻譯」為平臺,從事神學翻譯、植堂和宣教工作。 目錄序言/5前言/7第一篇 保持神學視野的平衡/11第1章 理解神學基礎/13第2章 與教會論有關的目的/23第二篇 保持個人觀點的平衡/47第3章 保持個人與職業生活之正直/49第4章 努力的工作,單純的信心/80第三篇 保持聖經基礎的平衡/93第5章 既傳講新約,也傳講舊約/95第6章 用聖經中所有的文體講道/105第7章 用熟悉或不熟悉的經文講道/135第四篇 維持平衡的講道目的/143第8章 傳福音與造就基督徒的平衡/149第9章 教牧性與先知性講道的結合/171第五篇 維持講章型態的平衡/195第10章 盡可能保證講章命題的清晰性/199第11章 採用良好而不顯巧技的講章結構/206第12章 瞭解傳統類別/212第13章 創意性地使用釋經式講道/220第六篇 維持講道內容的平衡/291第14章 多樣化的內容組件/293第15章 切入歷史,聯繫當代/317第16章 寬廣而深刻的講道/328第17章 學術嚴謹與易於理解的平衡/334第七篇 維持講臺表現的平衡/345第18章 注意講道時固有的基本張力/349第19章 找到自己最擅長的講道方法,反覆錘鍊/352第20章 自然的表現和演說/360第21章 權威性的話語,聊天式的語氣/366第22章 培養強大的溝通技巧/373第23章 重視公開讀經的實踐/391譯後記/401附錄/405部分參考文獻/421 內容連載在本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用舊約和新約講道以及使用不同文體的經文講道等有關問題。現在,我要簡單探討一下用熟悉的經文講道,也用不熟悉的經文來講道的重要性。用熟悉的經文講道有的時候,傳道人對某段經文十分熟悉,但他的聽眾並不特別熟悉這段經文;有時情況可能正好相反。對經文的熟悉程度不應當成為我們選擇某段經文講道的決定性因素;相反,我們應該藉著祈禱請求神的指導,選擇能夠滿足聽眾需要的適當經文來講道。有時候,傳道人或者聽眾可能正好熟悉這些經文;也會有時候,我們的禱告和研經可能讓我們發現某個合適的經文,但無論對於聽眾還是傳道人而言,都甚為陌生。我們可能下意識地想要避免某些熟悉的經文,因為這些經文似乎太熟悉不過了。但我們不要弄錯,熟悉一段經文,並不一定表示「完全融會貫通」了。哪些經文是人們太過熟悉,因此需要避開不講的?約翰福音三章16 節或許可算一例。毫無疑問,這是聖經中最著名的經節之一。而自從我上次用它來講道或聽到主要基於這一節的佈道以來,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但,從孩童時期,我就記得這一節是「福音的精要」,難道現在有什麼變化嗎?難道如今人們(包括基督徒在內)不再需要聽到其中的真理了嗎?我並不是說我們每周都需要重複約翰福音三章16 節或者每月都用它來開佈道會。然而,這仍然是一節不應被完全忽略的重要經文。事實上,我們熟知這節經文的原因,正是因為它極其重要!也許我們的傳道人害怕被貼上毫無新意、重複囉嗦的標籤。我們不想被人指為不敢越「基本真理」的雷池一步,所以到處搜尋頗具挑釁性質的經文,以期引發聽眾的興趣或好奇心。儘管我們有必要幫助聽眾更廣泛地認識全本聖經,但這不過是使用不熟悉經文的一個副產品,不應作為主要的考量。正如我們前面提到過,有些經文廣為人知,因為它們對於理解基督教信仰至關重要。作為傳道人,我們絕不能忘記:在擴展和深化會眾對真理的認識同時,也需要將信仰的基本真理教給他們。我們不需要每周都向已經信主的人重複基本的福音。這種講道計劃只能使人失去成長的興趣。他們會錯誤地認為這就是基督教所包含的一切,於是錯失屬靈成熟的機會,失去追求長進的動力。話雖如此,我也想強調問題的另一面:當我們偶爾傳講福音信息時,需要提醒信徒牢記這些基本的真理。有些講道提醒我們從前沒有基督時的生命狀態,以及祂的拯救恩典所帶來的改變。這一類講道可以幫助我們心懷感激,不至於丟失了「最初的愛」,那是啟示錄第二章中,耶穌責備以弗所教會犯下的過失。當我們回顧自己的歸信經驗時,心中常常會充滿溫暖的感激之情。同樣,引導會眾常常回到十字架下,回想自己剛剛成為基督徒的情形,乃是一件大有益處的事情。用眾所周知的經文講道的挑戰之一,是如何保持講章的新鮮感。儘管需要使用一段熟悉的經文來講一篇「熟悉的道」,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掉入「疏於準備」的誘惑之中。一篇可以猜出走向的講章乃是向聽眾發出了明確的信號:他們不需要繼續聽下去,應當將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也許可以規劃下周的日程安排,做一個全家出去度假的白日夢,或者想想作業怎麼做,甚至數一下天花板上架著多少根橫梁;並不是每個看起來在認真聽講道的人都在聽我們說什麼。他們走神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已經預見到我們下一分鐘要說什麼了;但即使我們使用熟悉的經文來講道,也可以讓他們不至於如此。我還記得自己在三十多年前聽過一位美國原住民佈道家用約翰福音三章16節講過一篇道,見過他如何巧妙地結合以弗所書三章裡保羅的禱告,解釋了何為神的愛: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三16–19,強調為作者所加)。他借用保羅關於神的愛長闊高深的表述,解釋和澄清了約翰福音三章16節中神愛世人的概念。這是一篇令人難忘的講道,在吸引聽眾注意力的同時,又提醒他們記住一些非常基本的福音真理。採用熟悉的經文講道也可以做到不可預測。如果我們願意花一點額外的時間準備,考慮一些替代方法,我們可以在傳講這些「舊」文本時賦予某種新鮮感,幫助聽眾維持注意力。有些經文也許可以採用歸納法來講道,而不是按照直覺,技術性地使用演繹法;有些知名的聖經故事也許可以採用敘事法,甚至第一人稱敘事,來抓住聽眾的注意力。但無論採用何種講章結構,都不可損害經文的本意。事實上,採用新穎的方法講道,或許可以幫助聽眾把握某些容易錯失的真理。用不熟悉的經文講道除了宣講熟悉的經文之外,我們還必須打破舒適區,宣講不熟悉的經文。大多數傳道人似乎自然地偏好某種類型的經文。例如,有些人幾乎所有講章都出自使徒書信,而另一些人則偏愛舊約和新約中那些精彩的故事。這種情況的出現,至少部分可以歸因於傳道人的恩賜和呼召。例如,那些喜愛深刻教義的教師們可能偏愛書信,而牧者和具有鼓勵恩賜的人則可能藉著傳記或敘事來探索人性。當我們從自己偏愛的經文類型轉向不熟悉的類型時,可能會有一種脫離了舒適區的感覺。當保羅向以弗所的長老們告別時,他提醒他們說,「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徒二十27)。傳道人常常提及傳講「神整全旨意」的必要性,他自己也當如此行。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有意識地選擇聖經中每一處經文來講道—對於某些傳道人來說,這將是一個挑戰。離開舒適區,脫離我們習慣處理的經文類型,本身就是一個挑戰。神學生們一般都經過釋經學和經文解釋的訓練。他們學過如何解釋不同文學體裁的經文,知道在針對不同類型經文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解釋的過程。他們甚至可能學習過如何針對不同的文學體裁,將解釋的成果轉化為講道的素材。然而,在進入服事數年之後,他們往往陷入窪地,開始偏愛某個特定類型的文本。針對這種類型的文本,他們忠實地應用釋經規則和解經過程,於是越來越熟練;但在其他類型的文本上,因為缺乏練習,他們多少忘記了應該如何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傳道人需要回頭複習一下解釋不熟悉文本類型的基本知識。但理想狀態下,傳道人應該從傳道事工的開始就有意識地選擇不同文學體裁來講道。然而,經驗告訴我,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可以說,掌握良好的研經技巧(釋經學、闡釋學和講道學等),將會幫助我們忠實地傳講「神的整全旨意」,豐富我們的事工。除了有意識選擇我們慣常忽略的經文講道之外,還有些經文因為出名的難解,我們也很少用來講道。也許某段經文有一種特別難解的異文,當聽眾使用不同的聖經譯本時,你簡直無法給他們解釋清楚。也許經文帶出了某個難以解決的教義難題。例如,除非你的會眾全部贊成改革宗神學或全部贊成阿米念神學,否則用希伯來書六章1 至8 節來講道,無論如何也會引起部分人的困惑和不快。有些經文也許討論某個倫理問題,不可避免會引發激烈的爭議;詛咒詩歌或許就是一例。有些經文本質上難解;它們可能帶有複雜的語法結構,或者含義模糊的用詞。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它們就是十分難解。當遇到類似的經文時,我們有幾個可以遵守的基本原則。首先,你應當獨立研究和思考經文的含義。在試圖從別處尋求幫助之前,你應當盡力理解和解釋這段經文。確保你對經文背景的研究,足以幫助你理解經文出現的原始背景、要解決的問題和要達成的目的。其次,在充分的獨立研究之後,尋求別人的幫助。無論是與你同代的傳道人還是前輩的神學家,都可能提供極有價值的意見。既然你已經得出一點自己的結論,就不太容易被某種不健全的觀點所引偏。另一方面,若那些一貫忠心研究聖經之人也贊同你的結論,你就可以有信心按照自己的理解繼續預備講章。如果你的試探性發現附和者稀少,或許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第三,當代的釋經者並非孤立無援。神的教會有著悠久的學術研究歷史和承傳,不容忽視。我們不是說傳道人必須按照某種教會傳統來解經,好像羅馬天主教所提倡的那樣;也不是說我們應當盲目接受某些受人尊重的學者針對某段經文的具體結論。我們要強調的是,當面對難解的經文時,放過前人打下的基礎,乃是愚蠢的做法。第四,不要期望一次性解決所有難解的問題;相反,你應當專注在比較自信的少數結論上。如果這些結果足以用來講道,你已經有了很好的收穫。如果還不夠講道的分量,那麼可以保留起來下次再用。第五,傳道人應當樂於承認說,「我不知道這段經文的確切含義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將經文押後,等到你獲取了更有用的信息或洞見之後,再來講這段經文;這不是承認自己的愚蠢,而是謙卑地承認凡人無法完全理解上帝和祂的道。第六,不要把講壇視為書房的延伸。一般來說,講道的時候不適合討論解經過程:你怎樣面對經文的挑戰,如何經過艱苦的研究,終於從幾個不同的解釋中得出了現在的結論;相反,你需要強調你的研究結果,辛苦收穫的果實。講道應當專注在你所發現的真理上,而不是討論其他可能的解釋。最後,在講臺上要避免說話模棱兩可或太過主觀。諸如「在我看來⋯⋯」或「我覺得⋯⋯」;這樣的口頭禪,不會建立聽眾對你的信任感。你的會眾不是坐在那裡聽你的意見,而是來聽耶和華要對他們說的話!如果一段困難的經文讓你無法以肯定的口吻宣講真理,那麼就換一段經文吧。..
健康有機組
新春好禮大放送 購買有機山苦瓜茶原價600特價333之外再加碼贈送*經文燙金紅包*小禮卡 *琉璃磁石 【有機山苦瓜原片】甘甜純淨喝奇萊山泉長大的山苦瓜來自花蓮後山, 透過層層的岩脈過濾, 滴滴珍泉而蘊育出珍果有機山苦瓜,有助血糖、血壓穩定,是很好的食療材料。飲用方式: 建議取5-8片沖泡約500CC,(熱飲) 熱水沖泡靜置3分鐘即可,(冷飲) 常溫沖泡靜置10分鐘即可,(烹飪) 腹水泡發後即可入菜烹調食用。 【經文燙金紅包】高質感超厚磅數進口紙質,立體燙金字 【小禮卡】文青風小卡片6.3cm*9.3cm 【琉璃磁石】 琉璃透明質感,經句磁石..
新年福袋-耶穌袋著走
將耶穌袋在身上恩典袋著走內容:耶穌花園提袋x1禮物書-願你平安x1經文燙金紅包袋x1經文明信片x1商品介紹:〔耶穌花園提袋〕台南老字號店-合成帆布行製作〔禮物書-願你平安〕 「平安」是上帝賜給人類最寶貴的祝福。每當人們遭遇災害、苦難、環境危險或心靈恐懼不安,最渴望的是「平安」臨到時最真實的平靜與安心。「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數記六章24-26節)。耶穌復活後對門徒的第一句話說「願你們平安」。正當瘟疫爆發、病毒蔓延全球,經濟重挫、所導致人心也深陷恐慌、焦慮不安的病毒,而影響人的互動,消費活動的變化,形成了新的社會現象。人們渴望的不是奢侈的精品物質,而是身心靈的平安,以及社會的平穩安全。這本《願你平安》就是神要賜福給你的,當你收到時就是耶穌對你說「願你平安」。當你的心門打開了,相信「平安」已充滿在你裡面。阿們。 目錄出版的話1. 不害怕、不擔心 p.8-112. 雖孤單、不寂寞 p. 12-153. 得保護、蒙祝福 p.16-19〈聖方濟的祈禱〉 p. 20-214. 身體好、常健康 p. 22-255. 處理罪、享平安 p. 26-296. 顧關係、情緒好 p. 30-33〈尼布爾的祈禱〉 p.34-357. 經患難、勇面對 p. 36-39 8. 心靈強健又喜樂 p. 40-43 9. 豐富供應神預備 p. 44-4710. 家庭和樂沒煩惱 p.48-51〈麥克阿瑟將軍為子祈禱文〉p. 52-5311. 天父隨時看顧我 p. 54-5712. 信心等候存盼望 p. 58-61邀請耶穌住我心 p.62-3 ..
去留散聚
內容簡介近年的移民潮,掀起香港人對去留散聚的傷感和思緒。不少香港人對當下的社會現實感到悲觀而選擇離開,舉家連根拔起,帶著複雜的心情斷然離去。加上香港時局急劇轉變,為香港社會帶來的衝擊不斷,留下來的人,又該怎様面對?我們確實身處狹縫的艱難世代,畢竟明天仍要生活,路仍要繼續走。基督徒還需要問:「在前景不明朗之際,香港教會和基督徒應該如何走下去?如何繼續在狹縫中生存?如何繼續傳承教會的使命,見證天國的福音?」在看不透前路變遷的年月,適逢香港神學院七十周年院慶。本文集正是院長和老師們在這值得紀念的日子裡。透過對新一波移民潮引起的「離散或去留散聚」的議題作神學反省,以此呈獻給恩主。去或留,見證福音依舊。 作者介紹張天和牧師,香港神學院院院長。趙崇明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李雋博士,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張祥志先生,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蘇遠泰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蔡式平博士,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鄧瑞強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張慧玲小姐,香港神學院實用神學科及聖經科副教授。 目錄記七十周年院慶:抓緊機會,回應時代/張天和編者序:去或留,見證福音依舊/趙崇明破題在夾縫中流散的靈性/趙崇明從聖經出發去思考從使徒行傳看離散的挑戰和機遇/李雋異鄉信徒——從彼得前書看流散信徒的定位/張祥志面對流散生活的態度或情感留下來的人,生活於社會新常態下的心態/趙崇明分離下的共融/蘇遠泰流散詩人猶大.哈列維對「錫安」的渴望/蔡式平牧養流散者對不自願的離散者的收養:對耶利米書二十九章4至7節的一點思考/鄧瑞強從信徒與教牧移民再談「信徒皆祭司」/ 張天和送別者的心靈——庫柏爾羅斯模型/張慧玲作者簡介香港神學院簡介..
突破重圍:終結負面慣性思維,建立得勝的思考模式
內容簡介★美國生命教會(Life.Church)創辦人暨主任牧師。★2008年上架有史以來下載次數最多的聖經App「YouVersion」。★全球教會界最受景仰的領袖之一,多年受邀擔任「全球領袖高峰會」主講人。★著作涵蓋約會與婚姻、社群媒體、命定、人生方向、領導教會等主題,並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FB粉絲專頁有60萬人追蹤,IG有102萬粉絲,其影響力可見一斑。生命的方向由你最強烈的意念決定你怎麼想,就會怎麼活聖經和現代心理學一致認為,許多行為問題或情緒困擾,都源自於信念謬誤和負面的慣性思維。若想要治本,就得辨識出信以為真的謊言,重建全新的思想習慣和詮釋系統。如果你已厭倦自己老是在同樣的軟弱中打轉,明知道不健康的想法是從魔鬼來的謊言,卻老是無力抵擋,這本書要幫助你突破重圍,不再當謊言的俘虜,以真理打造能在爭戰中得勝的思維!四個原則X三個練習改變你的思想,好讓神來改變你的人生原則一:Replace取代——用真理代替謊言原則二:Rewire重塑——重塑思考模式,更新心思意念原則三:Reframe重構——調整眼光,恢復健康觀點原則四:Rejoice喜樂——靈魂甦醒,重新掌握人生▁▁▁▁▁▁▁▁▁▁▁▁▁▁▁▁▁▁▁▁【推薦人】朱建平|八方整合社會企業創辦人,《幸福的關鍵思維》作者李文成|《靈性診療室》、《信仰不倒翁》作者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萬力豪|The Hope主任牧師John C. Maxwell約翰.麥斯威爾|《從內做起》、《領導力21法則》、《與人同贏》作者Bob Goff 鮑伯.戈夫|Love Does創辦人,《為愛做點傻事》作者Dave Ramsey戴夫.拉姆齊|拉姆齊方案顧問公司執行長,《躺著就有錢的自由人生》作者Lysa TerKeurst 麗莎.特克斯特|箴言31事工創辦人,《與不順心的人生,和好》作者Louie Giglio 路易.紀里歐|Passion City Church牧師,《上帝的100堂奇妙自然課》作者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生命教會(Life.Church)創辦人暨主任牧師。與妻子艾美於1996年1月創立生命教會,現在不只在全美有多處分會,也透過線上教會Life.Church Online接觸全球基督徒。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運用創新技術傳福音,2006年率先推出全數位化教會體驗,2008年上架有史以來下載次數最多的聖經App「YouVersion」。克雷格是全球教會界最受景仰的領袖之一,經常應邀出席世界各地的領導力活動與特會演講。他的著作涵蓋約會與婚姻、社群媒體、命定、人生方向、領導教會等主題,並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他也主持「克雷格.葛洛契爾領導力Podcast」,藉此工具對各類組織不同層級的領導者傳揚新思維,鼓勵他們擁抱創新理念。與妻子艾美於1991年結婚,兩人育有六名子女,現居於生命教會創立的奧克拉荷馬州艾德蒙市。譯者簡介林宜汶臺大外文系學士、政治系碩士畢業,並於美國伯特利超自然事奉學院(Bethel School of Supernatural Ministry)接受神學裝備。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涵蓋基督教屬靈書籍、心靈成長與旅遊散文。期許透過譯筆成為神國跨文化和語言的傳聲筒,擴大台灣讀者的靈糧來源。 目錄推薦序004前言:意念把你的人生帶偏了嗎?010原則一:取代謊言—一用真理代替謊言Chapterl 認知形塑了你的現實 016▶練習一:省察你的思緒 029Chapter2 成為思想的精兵 036▶練習二:找出你錯信的謊言 048Chapter3舊謊言,新真理 0.50▶練習三:宣告真理066原則二:重塑思考一一重塑思考方式,更新你的思想Chapter4 神經搭錯線造就負面的慣性思維 070▶ 練習四:找出負面的慣性思維 0.88Chapter5 用真理用開新的思考路徑 089▶練習五:為真埋開聞蹊徑103Chapter6 更新思想,別流連於謊言 105▶練習六:反覆思考神的話語15原則三:重構思想框架——調整想法,恢復健康觀點Chapter7 影響認知的透鏡與濾鏡118▶練習七:認知偏誤、控制慾與重構思考框架 128Chapterg神沒成就的事130▶練習八:未得應允的禱告 138Chapter意料之外的恩典 139▶練習九:找出意料之外的恩典 151原則四:喜樂人生—一靈魂甦醒,重新学握人生Chapter10 在面對問題與恐慌時經歷神同在156▶練習十:你受夠了嗎? 173Chapterl1 用讚美的眼光看世界175▶練習十一:禱告盒 193Chapter12 別執著於眼前的問題 194▶練習十二:在逆境中尋找美好的事物 205結語:撰擇得勝 206後記(艾美•葛洛契爾 撰)謝辭217附註 219看更多 內容連載C H A P T E R 1:認知形塑了你的現實凱文不只是我的好友,也是我們教會的其中一位牧師,他擔任全職傳道人將近二十年才退休。早些年我們這些同工會在作為教會門面的辦公室玩「搶旗子」,雖然有時玩得過火了點,但既然大家都是服事神的人,再過火也不過是跟我們「火熱」愛主的心一樣赤誠。不過,在有兩個人因為遊戲受傷之後,我們不得不定下一些規則。其中一項規則就是在早上八點前不能出手。我通常很早就到教會上班,有天我大概早上七點就到了,但一走進辦公室,第六感就告訴我肯定有蹊蹺。感應到危機的我打開衣櫃門,發現凱文牧師就躲在裡面。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整個晚上都在這裡守株待兔,但他肯定打好了如意算盤,準備遊戲時間一到就殺我個措手不及。多虧我神奇的第六感破解了他的妙計,我雀躍地關上衣櫃門,用腳抵住,以勝利之姿大喊:「你整天都要被關在衣櫃裡了,凱文!」我拉了一把椅子靠在門邊來禁錮我的手下敗將。我狂笑著說:「我要用一把椅子卡住門把!」但不管我多麼努力嘗試,就是卡不緊,但我又不能挪開抵住門的腳,去找其他工具來困住他。好在,我突然想到,凱文並不知道椅子其實沒能卡住門把,他已經上當了,所以我使出全力打腫臉充胖子,假裝自信十足地騙他:「好了,現在椅子已經卡住把手了。凱文,你出不來了!」沒錯,我說謊了,但我是個牧師啊,所以這不是說謊,只是學習如何「靈巧像蛇」罷了。你知道凱文怎麼做嗎?他什麼也沒做!他完全沒試著打開門,徹底相信我的謊話。凱文開始大叫:「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拜託,放我出去!我可不想一整天都關在這裡。放我出去!」我笑到停不下來,因為實際上門根本沒上鎖,他只要轉動把手,用力一推就能重獲自由,但他卻只是待在衣櫃裡。我八點鐘需要做婚前諮商,於是我進到辦公室與這對即將結婚的新人會談。大概八點二十分的時候,我聽見頭頂的天花板有些動靜,傳來了一些噪音,原來是凱文。他竟然搬動了衣櫃裡的架子,好爬到天花板上去,設法逃出來。天花板突然掀了開來,我看見凱文趴在那裡,朝著我怒目而視。我請眼前的新人原諒他唐突地闖入,抬起頭好笑地說:「等諮商結束,我就會叫消防隊來,看看他們能不能把你弄下來。不行的話,你就得一輩子困在天花板上了!」面對這樣的情況,這對新人不知如何是好,他們到底該笑,還是該為我們頭頂這個困在天花板的傢伙禱告呢?出於對這對新人的尊重,凱文在天花板耐心等待。但在此同時,衣櫃門其實隨時都能打開。你是否覺得自己被困住、被俘虜了呢?若是如此,你可曾想過,其實這是你作繭自縛呢?也許你對自己的生活並不滿意、無法與神建立你所期待的親密關係,或是對未來沒有一丁點盼望,但情況真是如此嗎?如果你感覺自己動彈不得,好像困在上了鎖的門內,你其實只是聽信謊言罷了。使你駐足不前的僅僅是謊言,只要能找出是什麼謊言限制了你,就能夠破除。你可以用真理代替謊言,得到自由。想獲得自由只需要做兩件事:• 破除謊言。• 用真理代替謊言。但在這個過程中,你要經歷的掙扎確實不容易,甚至感覺像在打仗一樣辛苦,因為你確實正在面對一場爭戰。心思意念的戰場80年代的時候,我們都聽說過,愛情是戰場─多虧了佩特.班納塔(Pat Benatar)的熱門金曲!年輕一輩的人至少聽過裘汀.史芭克絲(Jordin Sparks)也唱過類似的歌曲吧。但要是你再更年輕一些,也許你的戰場是在電玩遊戲《戰地風雲》(Battlefield)裡。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戰場,你的心思意念才是真正的戰場。在人生中,爭戰的勝敗往往在心思意念的戰場上決定。想像戰場上雙方對壘,再設想其中有一方完全不曉得自己正在打仗。敵人猛烈攻擊,將他們一一擊倒,但他們卻對眼前的戰事毫無所知。這畫面很難想像對吧?當然,因為這簡直荒謬到令人不可置信!但你知道其實你每天都在爭戰嗎?你也許沒意識到自己正在爭戰,但這場仗已經要將你的生命侵蝕殆盡。你可曾想過自己為什麼改不掉壞習慣嗎?為什麼你總覺得自己無法與神連結?為什麼你總輕易發脾氣?常做出糟糕的決定?老是和伴侶吵個沒完?或者無時無刻被憂慮、恐懼和負面情緒包圍?事出必有因,這些都是因為你的心思意念就是個戰場,而你正遭受攻擊,你必須留心這場戰事。你不面對,就無法改變。輕忽這場爭戰,就只有落敗的下場。使徒保羅清楚地告訴我們這個真理:「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你的敵人並不是上司、伴侶、孩子、前任或家有惡犬吠不停的鄰居。你可能沒發現,但你正在對抗的其實是屬靈的敵人,也就是魔鬼。聽起來太誇張了嗎?但敵人正希望你如此掉以輕心。曾有人說:「魔鬼最偉大的計謀,就是勸服世人相信牠並不存在。」撒旦不希望你相信牠存在,所以牠用你難以察覺的方式行事。牠知道只要你忽視牠的存在,牠就能偷偷摸摸地入侵你的心思意念,在你心中種下猶疑、困惑、憂慮、憂鬱和焦慮的種子,並讓它們持續增長。撒旦是你看不見的敵人,牠的任務就是「偷竊、殺害與毀壞」(參:約十10)、攔阻你(參:帖前二18)、吞吃你(參:彼前五8),撒旦痛恨你的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牠想讓你遠離神,以及遠離神希望你擁有的生命,牠想讓你無法與你最珍愛的人建立親密關係,牠希望奪走你內在的喜樂和平安,牠希望你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影響力,進而剝奪你的成就感。牠是怎麼做到的?很簡單,靠謊言,就像我騙凱文門上鎖了一樣。撒旦是個騙子,牠用來擊潰你的策略就是騙你相信謊言。耶穌警告過我們:「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八44)我覺得很有趣,撒旦唯一一次被稱為創造者與父親,竟然是與謊言有關。你必須明白:撒旦是你的敵人,而且牠日夜環伺(參:彼前五8),盯著你,想找出能讓你相信謊言的弱點。你有所成就的時候,牠可能讓你相信自己並不需要神;你失敗的時候,牠想洗腦你相信自己這輩子都不會成功。第一次約會很順利?牠會告訴你,愛情是唯一能讓你快樂的事物。第一次約會很慘?牠會在你耳邊輕聲呢喃說,像你這樣的人,這輩子都找不到真愛。如果你對遭逢困境的人伸出援手,牠會說,你本來就是個好人,所以不需要神的恩典。如果你對人態度惡劣,牠則會說,你既糟糕又可憎,神永遠不會愛你。如果你想戒掉色情影片,牠會告訴你,但所有人都在看啊。如果你受不了色情影片的誘惑,牠會讓你感覺自己是唯一一個變態到會看這種噁心東西的人。狡詐的撒旦想把你關在謊言的牢籠裡。但你不必成為牠的手下敗將,除非你甘心樂意成為牠的俘虜。你可以不必再受制於牠,一切由你決定。弄假成真有好幾世紀,人們一直相信地球是平的(現在還是有人這麼認為。你不信嗎?上網搜尋一下,你就會發現依然有「地平論者」存在),他們對錯誤的觀點信以為真,也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方式。過去人們不敢冒險出海,因為害怕會掉落深淵。為什麼?因為他們誤信謊言,因此他們的生活方式受到謊言的影響。成長過程中,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吃完東西再去游泳並不安全,爸媽要我們吃過飯後等三十分鐘才能進到泳池裡。這唯一的問題是,吃過東西後再游泳其實並不危險,這是一個謊言。也許你正在想,不,我很肯定這才不是謊言,但我說的是真的,謊言弄假成真後,就成了我們生活奉行的圭臬。吃東西後不能馬上游泳這種謊言,不過讓我們少掉一些游泳的時間,沒什麼大不了,但要是你相信的謊言對生命有重大影響呢?如果你相信自己這輩子都無法成為一個夠優秀的人呢?或者你相信自己犯下太多錯誤,再也無法挽回呢?或是你相信神其實不在乎你呢?還有你永遠無法擺脫自己想戒掉的壞習慣?請容我再說一次,因為這點真的很重要:謊言弄假成真後,就成了我們生活奉行的圭臬。從我有記憶以來,有個謊言就在我生命中縈繞不去,誤信這個謊言大大地限制了我的生命。多年來,我最常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缺點,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心中總有個聲音在吶喊:「不管再怎麼努力嘗試,你就是不夠好。」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老實說,我不知道。我一直以來都這麼想,自我懷疑似乎是天生的,但於此同時我也可以舉證歷歷,告訴你眾多理由證明為什麼我把自己想得這麼糟。基本上,這樣的我就是在過一個沒有信心的生活。在我寫下這段文字,談論如何控制我們的心思意念時,我的思緒卻在飛馳。如同詩篇的作者常寫的(以詩篇四十二章5節為例),我正在與我的思想爭鬥,我必須對抗排山倒海的焦慮,因為我答應了太多要求,再次給自己太多重擔。沒錯,我的思緒失控了,我多希望告訴你,在寫這章節的時候我滿懷信心,但事實上我的思想依然充滿恐懼。但我選擇將我的焦點重新聚焦在真理上,而真理才是這本書的重點。我甩開腦中游離的各種思緒,提醒自己,我不該是自己心思意念的俘虜,我有能力戰勝,而非受制於自己的思想。在神的幫助下,我能夠叫這些思想順服。儘管我知道真理,但在現實中,我有大半生都在心思意念的戰場上,艱辛地對抗不安全感、負面情緒、恐懼和焦慮。在我大學念到一半的時候,我的人生遭逢巨變,是耶穌改變了我的生命。神藉著祂的恩典尋回我、拯救我。與基督的關係很快地就改變了我的生命,儘管當時的我信主還不久,我就感覺到神呼召我成為牧師(那時候的牧師還沒能穿著酷炫的鞋子,也不會比會眾有更多Instagram粉絲呢)。隨著神堅固我的信心,我感覺祂告訴我,我能透過祂的教會改變世界。我童年的不安全感與青少年時期的自我懷疑,都因這一絲盼望而顯得無足輕重。這是什麼意思?讓我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從小到大,我家都不怎麼富裕,買不起名牌服飾,於是我媽會在人家出清家中雜物時,買回別人穿過的Izod牌襪子,把上面的鱷魚商標剪下來,然後縫在我普通的衣服上。這讓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冒牌貨。讀小學二年級時,我發現自己有色盲,我不但不知道該怎麼搭配我仿冒的Izod上衣與雜牌褲子,更永遠也沒辦法跟其他人一樣欣賞這個世界的美麗。我覺得自己有缺陷。在班上的拼字比賽,我拼錯了密西西比(Mississippi)這個字。有首歌教我們拼這個字,歌詞說,只要出現i,就只會有一個i,但前後其他字母就要重複兩次。都已經會唱了,我怎麼還會拼錯字?我覺得自己很愚蠢。五年級的時候,一個叫蒂芬妮的女生甩了我,跟另一個叫布萊恩的男生交往。為什麼呢?因為布萊恩有一台摩托車,我騎的只是小綿羊。(對,在我成長的小鎮,十二歲的小孩就可以騎摩托車跟小綿羊。)蒂芬妮說,我就像電視劇《歡樂時光》(Happy Days)裡的里奇,但他想交往的是酷帥的方茲。(如果你年輕到不知道誰是《歡樂時光》裡的里奇,或者可以想像《救命下課鈴》〔Saved by the Bell〕裡的史基.里奇跟查克.莫里斯。)我覺得自己很土。我的父親是小聯盟棒球選手,是個職業運動員,但我甚至不確定自己進不進得了大學校隊。我覺得自己能力很差。上述種種事件以及其他遭遇,塑造了我對自己的認知,也影響年輕的我如何看待我當時初入門的信仰。我覺得自己不夠好。於是我學會用盡全力謹慎避免一切風險,因為我怕只要稍有差錯我就會失敗,並將「成功」定義為「不失敗」。也許你的生命中也有各種使你無法徹底發揮潛力的謊言,而我的謊言使我幾乎放棄全職服事的呼召。只是現在「還」不行我信主才幾個禮拜,就想在奧克拉荷馬州艾達市(Ada)的一間小教會教年輕人主日學。但過沒多久,這個青年團契的領袖就告訴我:「我想你應該沒有教導聖經的恩賜吧?」三年後,我受邀第一次站上主日講台講道,於是我再次鼓起勇氣教導聖經。主日結束後,我站在門口向會眾道別,一位老先生看著我,抬起眉頭說:「你盡力了。」我盡力了?接著,他後面的女士問我,除了當傳道人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專長,然後勉為其難地試著鼓勵我多方嘗試不同機會。我沒在開玩笑,這些都是真有其事。當時我得拼命克制轉身逃跑、躲在浸禮池的衝動,而且沒錯,我覺得丟臉丟到乾脆淹死在裡面算了。雖然我還遇到不少挫折,但我仍然相信神的呼召,於是我繼續以全職服事為目標,在大學畢業、結婚之後去上了神學院。神學院念到一半,按立禮的日子終於到了,我要站在一群屬靈領袖面前,接受按立,成為我所屬教派的教會牧師候選人。然而,整個按立委員會的成員盯著我,然後發言人對我說:「我們決定不按立你成為牧師,你沒有大多數牧師所有的恩賜。其實我們不確定你是不是真的被呼召成為牧師,但你可以明年再試試看。總之,現在還不行。」當時,我所有兒時與青少年時期的記憶一擁而上,加上教會的拒絕,形成一股負面思緒向我襲來,徹底吞噬我。這些負面的聲音在我腦海中隆隆作響:「你不夠優秀!你永遠也不夠好!永遠也不夠資格!」彷彿這還不夠,負面的聲音最後宣判:「你、就、不、是、這、塊、料!」我開著我的紅色小車回家,感到沮喪、窘迫、困惑、憤怒,天彷彿塌了下來。我該怎麼告訴我的妻子,我沒能獲得按立?我該怎麼面對我的牧師?朋友?同學?我服事的教會?隨著這些負面思想一再迴盪,我也止不住淚水不停奔流。但接著奇怪的事發生了。突然有一股完全不同的聲音,阻斷了這些負面情緒。神說話了,祂對我說話。雖然不是耳朵能夠聽見的聲音,但感覺卻比任何我真正聽到過的聲音還要大聲。在那一刻,天父對我說:「別人所說的話無法定義你,我說的話才能。而我說,我呼召你來服事我。」儘管那確實是我生命中最震撼的時刻之一,也是我人生重大的轉捩點,但我並沒有馬上從負面情緒中恢復,也沒有立刻放下從小到大相信的一切謊言。謊言造就的行為模式仍然屹立,它們對我生命的影響依然清晰可見,但我開始明白,神希望我用一個截然不同、更健康的方式來看待自己。我明白祂要我選擇,究竟要繼續相信謊言,還是相信祂的真理。這正是讓神掌管我們心思意念的美妙之處:祂賜予我們一條新的道路,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但我們必須選擇踏上這條路,同意祂的看法,並與祂同工。發現謊言你呢?你在成長過程中吸收了什麼負面訊息?你對自己的身分還有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做了哪些不健康又具破壞力的結論?撒旦贏得你心思意念的戰略,就是要你相信謊言,一旦你相信謊言,就會遠離神的呼召。謊言會讓你活在過去的羞辱裡,但神希望你得自由,迎接更光明的未來。謊言會讓你無法活在喜樂與自由裡,並限制你,使你無法盡情享受生命。傳奇魔術師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每到一個城鎮去表演,總會前往當地的監獄,沿途吸引了一大票觀眾,熱切等待欣賞他即將展開的偉大演出。胡迪尼會要求獄卒把他關進牢裡,然後一次又一次,無論在哪個監獄、哪個城鎮,他都只花幾分鐘就成功逃脫。..
痛苦的上帝:楊腓力的苦難神學
內容簡介我們的嘆息,是祂的嘆息;我們的眼淚,也成為祂的眼淚。當我們忍受試煉,祂與我們一同置身在那熊熊烈火裡。一九四三年, 15歲的埃利.維瑟爾,目睹一位無辜男孩死於納粹集中營,內心充斥對信仰的失望,疑惑「上帝到底在哪裡?」。在當年維瑟爾的心裡,上帝已與這位男孩一同死去。一九六七年,棲身某個農場的移工家庭,面對基督信仰無能回應他們的貧窮問題,教會只是空泛要求基督徒不斷為現況讚美感謝、不要埋怨,不禁咆哮,耶穌能否從十字架上下來,親身體會他們所過的日子。身處不同年代,遭遇不同苦難,他們發出相同的吶喊,以及對上帝的質問。當受苦以各種不明白的樣貌出現,被龐大情緒壓得喘不過氣的我們,會很自然想知道「這些事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是我?」。甚至,有時原以為基督信仰能提供解答、給予安慰,沒想到給予的回應,竟是滿地的失望,或沉默。然而,對痛苦置若罔聞,是上帝的本意嗎?「痛苦的問題」一直是基督信仰深奧難解之謎。面對苦難的基督徒,就像走在一條鋼索上,就連那些聰穎或曾自認敬虔忠心的人,也不乏仆倒其上。因為這從來不只是信仰知識、神學議題,更是一位信靠上帝之人,期望自己未曾被上帝背叛的椎心之痛。楊腓力初次寫成此書雖年僅二十來歲,但本於追尋苦難意義的初衷,日後仍舊筆耕不輟,走進受苦者的世界。他整理、書寫這些尋獲的線索,歷經前後多次增修、改版,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這本著作。楊腓力循線發現,在這些看似無望的苦難現場背後,竟透著上帝的身影。那位無辜的男孩、那戶移工家庭,從來不是獨自一人死去,也不是孤苦無依、浮沉於世。因為上帝同樣經受過如此難以想像的傷痛,祂的兒子來到世上與我們同住,卻也為我們死在這個世上。祂受壓迫的痛苦身軀,是向我們顯明自己一直都在的證據,證明祂對我們不曾離棄過的諾言,述說痛苦終有救贖可能的希望。 作者介紹楊腓力(Philip Yancey)自小生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能意味著我們將擁有真實的信仰嗎?這個自我叩問是楊腓力一生對上帝、對基督信仰持之以誠的原由。他尊重每個疑惑,因為他親身體會到自己勇於探索信仰的重要性,而不是依附別人的信仰。儘管楊腓力生長於擁有虔誠基督信仰的美國南方,出生自敬虔的基督教家庭,但他卻在成長過程中,目睹信仰可以如何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為一個滿足欲望的幌子,卻不是真實可靠的現實。直到他再次經歷、明白自己才是那位需要上帝憐憫和愛的人,他真正遇見了上帝。因此楊腓力也格外珍惜和尊重信仰中對「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探問,因為這有可能是避免讓自己淪為對上帝虛假的關鍵時刻。他按此步履,緩慢殷勤地耕耘每本作品。他所寫的每本書,不只是寫給同有這些信仰疑問的人,也是寫給他自己。截至二○二一年為止,連同與他人合著的作品,楊腓力已出版將近二十二本著作。不僅是美國各大基督教書籍獎項的常客,更陪伴無數基督徒走過信仰的路,帶出深遠的影響。 目錄前言1 揮之不去的問題Part1 為何會有疼痛這回事?2 沒人想要的禮物3 無痛地獄4 劇痛與狂喜Part2 痛苦是來自上帝的信息嗎?5 嘆息的星球6 上帝要試著告訴我們什麼?7 我們為何在這裡?8 手臂太短,豈能與上帝鬥拳?Part3 人如何回應苦難?9 摔落之後10 雙腳站起來翩然起舞11 其他的見證人12 極端的例子Part4 我們如何面對痛苦?13 守住復原的疆界14 恐懼15 無助16 意義17 盼望Part5 信仰如何幫助我們?18 祂親自體會19 身體的其餘部分20 外面是全新的世界討論指南附註..
溫柔的門徒:從生存到生活的11堂靈性操練課
內容簡介溫柔法則的生活日常弱肉強食的社會,讓我們失落了上帝所賜的人性。從幼稚園到大學,從運動場到辦公室,我們為了贏得成功,不惜賠上自己的時間、人際關係。漸漸地,我們淪為食物鏈當中的一員,只知道森林法則;但求生存,卻遺忘了主耶穌所示範的溫柔法則。《溫柔的門徒:從生存到生活的11堂靈性操練課》告訴我們,唯有溫柔法則才能夠改變當下的生存困境,化為豐實的生活實踐。本書是《不忙碌的門徒》的進深版,尤其適合計畫或已經建立家庭的基督徒。作者重松謙的人生經歷過從生存到生活的蛻變。他從美國名校畢業之後,在當時傲視全球企業的索尼(Sony)任職,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後他研習神學、鑽研古代教會靈修傳統;並建構了一套溫柔法則,在四分一世紀的牧養生涯中,造就了超過二千名基督徒,幫助他們在悲觀的社會氣氛和高壓的職場文化當中,喜樂地跟隨基督。《溫柔的門徒》包含兩大部分,共十一堂靈性操練課。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一~三章)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靈性操練,並說明靈性操練怎樣幫助我們恢復上帝所賜的人性,並在成聖的過程愈加像主。第二部分(第四~十一章)則告訴我們,可以怎樣在日常生活實行屬靈操練。作者更貼心地設計反思題目、靈修禱文,推薦有助安靜默想的網路資訊和App。默想、安息、感恩、簡樸……等兩千年教會史當中寶貴的屬靈操練,在《溫柔的門徒》轉化為我們當下每一個輕鬆、親切、實在的生活日常。 作者介紹重松謙(Ken Shigematsu)生於日本,在北美成長,於舊金山神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他獲頒「伊利沙白二世女王鑽禧獎章」,以表揚他對加拿大的貢獻。他在溫哥華牧養第十街教會(Tenth Avenue Church)超過四分一世紀。前一部作品《不忙碌的門徒》和本書,於二○一四和二○一九年,榮獲加拿大基督教出版協會信仰生活書籍大獎。他喜歡與妻兒揚帆出海,在太平洋近岸釣帝王鮭。 目錄推薦序一 陳張慧嫈推薦序二 安.福斯坎前言:掙扎於我的狀態第一部:每個靈魂的兩種「亞當」第1章:分裂的自我第2章:整全的自我第3章:屬靈操練第二部:靈魂的求生習慣第4章:默想:聆聽天堂的音樂第5章:安息日:抵抗的節奏第6章:感恩:細細品味上帝的禮物第7章:簡樸的富足:為何少即是多第8章:僕人職分:為他人傾倒我們自己第9章:友誼:相互鼓勵的藝術第10章:呼召:辨識我們神聖的召命第11章:重新定義偉大後記:上帝愛的軛..
保羅的教練式牧養:與斯托得一起讀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
內容簡介我們,渴望與誰一起成長?我們都會面對心中的軟弱與掙扎,在這樣的時刻,何等渴望能有一位引導者,如同電影《心靈捕手》的西恩教授,不畏懼於理解我們的內在,同時敞開心胸,陪同我們找尋、完成一生的呼召——而這,正是保羅在教牧書信中,所內蘊的教練式牧養胸懷。閱讀這些教牧書信,我們不僅能從保羅的牧養教導中受益;更能於字裡行間處處體會,保羅對提摩太和提多的深刻期許與呼籲。本書作者斯托得既熟悉現代社會的脈動,對聖經也有精準、深入而平衡的理解。其中提摩太更是他所鍾愛的聖經人物,也象徵著他在這現代世界中所尋找的、忠心而亟待培養的基督徒。因此,本書對於教牧書信的解讀,不僅承載著斯托得的精神,更見證出耶穌的生命,如何不斷在祂的門徒身上傳遞下去。在冷漠疏離的時代,保羅的教練式牧養能帶領我們重回真理、教導與友誼結合的關係,進一步喚醒我們沉睡的動能,按著神的偉大心意而活。我們或許自認膽怯,缺乏對這世界與他人的影響力,然而正如保羅告訴提摩太的:在神豐盛的恩典中,我們才得以剛強。如今,這也是神對你我的呼喚! 作者介紹斯托得(John Stott)二十世紀福音派重要領袖,於二〇〇五年獲《時代雜誌》選為「世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一生主要時間於英國萬靈堂擔任牧職,也以此為起點,開展他在全球的服事。他在萬靈堂的牧養工作,影響了二次大戰後英國福音派教會的復興運動。此外,亦擔任一九七四年《洛桑信約》(Lausanne Covenant)起草委員會主席,該信約為福音派奠下了傳福音和社會關懷並行的基調,對全球福音派發展影響深遠。藍戴樂(Dale Larsen)、藍姍蒂(Sandy Larsen)撰寫超過四十本書籍和查經資料,包括參與賴特的N. T. Wright for Everyone Bible Study Guides系列。 目錄如何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前言第1章 提摩太前書第一章:對或錯?三重問候/錯用律法/律法是為犯法之人而設/豐盛的恩典/可信之言/打美好的仗並堅持到底討論指引第2章 提摩太前書第二章:敬拜與女性為萬人代求/神對所有人的期望/一位神,一位中保/傳道與教師/禱告與善行/女性在團契中的角色討論指引第3章 提摩太前書第三章:值得跟隨的領袖擔任監督的資格/擔任執事的資格/對女性的教導/忠心服事的結果/過渡時期的吩咐/虔誠的奧祕討論指引第4章 提摩太前書四章1節~五章2節:選擇你的武器錯誤的成因/神學的查驗:創造/道德的查驗:敬虔/年輕的領袖/對年輕領袖的更多忠告/老年人與年輕人討論指引第5章 提摩太前書五章3節~六章2節:照顧寡婦有需求的寡婦/寡婦列名入冊之資格/尊重長老/控告長老/注意事項與鑑察能力/信主的奴隸討論指引第6章 提摩太前書六章3~21節:關於金錢惹事的教師/貧窮的基督徒/打美好的仗/在神的面前/富足的基督徒/捍衛信仰討論指引第7章 提摩太後書第一章:捍衛福音使徒寫給親愛的兒子/父母、祖父母、朋友/重新挑旺恩賜/神的目的與恩典/祂能/守護福音討論指引第8章 提摩太後書第二章: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傳承真理/士兵、運動員、農夫/受苦是一種祝福/無愧的工人/清潔的器皿/主的僕人討論指引第9章 提摩太後書第三章:活在末世危險的日子/錯亂的愛/欺騙人的教師/保羅的典範/持守所學之事/神所默示的聖經討論指引第10章 提摩太後書第四章:不後悔務要傳道/履行你的職責/保羅即將離世/三個要求/主必拯救/最後的問候討論指引第11章 提多書第一章:關於教會的真理僕人和使徒/設立長老/在兩方面無可指責/正面的美德/破壞性的教導/錯誤的宣稱討論指引第12章 提多書第二章:關於家庭的真理對老年人的忠告/給年輕人的忠告/對長老的忠告/給僕人的忠告/恩典的顯明/榮耀的顯明討論指引第13章 提多書第三章:關於世界的真理面對未信者的態度/因著祂的憐憫/有盼望的後嗣/美好且有益的/避免無知的辯論/願恩惠與你們同在討論指引帶領者指南..
園林靜思錄
朱凱風人生不只一個「道」字,人際關係亦不只一個「愛」字。生命的歷程有風和日麗,亦有寒風冷雨。謝牧師的靜思錄表現出如何在破碎的流年裏,人生的暗影中,用天父的恩賜為別人和自己「感恩,再感恩」。生命在感恩中奉獻,又在奉獻中感恩。本書特色從謝法政跨越六十載之聖職,窺見上帝在各人身上的恩典和工作除謝法政的牧會經歷和心路歷程,更記述他對聖公會特色及《聖經》文學相關知識的思考為信徒在靈命和信仰知識上提供反思空間內容簡介本書是謝博文法政牧師的心靈札記,載有他牧會與日常的故事,也述及他對聖經文學及聖公宗特色的心得,內容豐富。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上帝的景仰、對人的熱愛;我們亦可從中窺見,他在過去60年如何滿腔熱情地投入於教會和社區的事工中,榮神益人。謝牧師藉此書率先垂範,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反思自身的生命和信仰,以達至愛神愛人。作者介紹謝博文謝博文法政牧師於1961年在美國受按立為會吏,翌年在本港晉封牧師。謝牧師先後於九龍聖三一堂、香港聖馬利亞堂﹑元朗聖馬提亞堂及台北牧愛堂牧會,1984年赴加拿大出任多倫多聖馬太聖約翰堂主任牧師。曾先後獲委任為台灣﹑香港及多倫多等地區之聖公會座堂榮譽法政牧師。除牧會外,牧師更推動學校及寧養中心之興建,致力於教育和社區事工。鄺保羅榮休大主教序《聖經》記載有不少人物,以至主耶穌在園林中與上帝相遇的情境,例如伊甸園、所羅門王庭園、客西馬尼園和墓園,因此大文豪蕭伯納就曾說:「園林就是尋找上帝最好的地方。你可以在該處發掘他。」謝博文法政牧師的《園林靜思錄》,記載他退休廿二年來在園林「發掘」上帝與信仰的生活點滴,娓娓道出他在園林中思憶上帝的恩典及引領,並與之相遇的經歷;亦反思他在聖職事奉上的體驗、同工之間的互愛互勉,以及家人對他的關愛和朋友的支持。謝法政文筆優美流暢,言簡意賅,曾經與他一起事奉的同道,認識或不認識他的讀者,都會很容易對文中提及的人和事產生共鳴,特別是資深的聖公會牧者和教友,相信《園林靜思錄》更會勾起他們不少美好、甜蜜的回憶。正如謝法政對自己期許,希望這本書能夠「給牧師同工多一個參考,給耆老們一個好陪伴,也許能給青少年、成年人對生命多一些思考。」本人盼望讀者都能在謝法政的「園林」中,「發掘」上帝的慈愛,事奉的甜蜜、教會的溫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和關愛。..
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故事
內容簡介深入聖經呼召現場,細細解開呼召真諦「要怎麼知道上帝對我的呼召是什麼?」「如何確定這是上帝的呼召,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沒有明確呼召的人,可以去唸神學院嗎? 」「上帝呼召人,一定會給人某句經文或特殊印證嗎?」關於呼召的問題百百種,各種說法、見證莫衷一是。當我們期待回到聖經,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卻可能遇上另一個問題──錯解聖經中的呼召,將常聽到的說法當作真理,比如:以為上帝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地父家,祂的心意就是要人離鄉背井或到海外宣教!?失真的理解不僅無法幫助我們明白上帝的呼召,更有可能使人走迷了路,離真正的呼召更加遙遠。有鑑於此,聖經學者曾思瀚寫下了《被誤解的呼召》,華人教會第一本詳盡詮釋呼召經文的著作。作者選了八個舊約聖經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呼召故事:亞伯拉罕、摩西、約書亞、基甸、撒母耳、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等人的呼召,帶讀者重回每個呼召的事發現場,進入古近東的文化背景來重新理解這些呼召。你將驚嘆,原來,要認識埃及文化和米甸文化,才能真正看懂摩西的呼召!原來,我們現在對這些呼召的理解,和它們被寫下時想表達的意義,是這麼不同!當我們重新檢視這些呼召故事,解開它們背後更豐富的意涵時,我們將認識到比「上帝呼召我做什麼」更大的事。 作者介紹曾思瀚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聖經研究博士,現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加拿大安布羅斯大學(Ambrose University)教授新約和講道學,並致力於世界各地推廣其研究和講課事奉。精通英語、粵語和華語,以旺盛的創作力與深刻的解經著述著稱,中英文著作超過五十本,是產量多、學界評價佳,能打入英文神學圈的華人聖經學者。其著作《士師記的刻劃研究──領袖、女性與家庭的故事》獲得2011年香港基督教金書獎最佳作者(學術)。他以教導更好的聖經閱讀方式,使讀者提升聖經閱讀能力,進而能以更好的方法來釋經為己任。 目錄推薦序一:呼召、處境、與呼召的上帝 /賴弘專…i推薦序二:讀懂呼召故事的處境/脈絡與應用 /鄧紹光…v推薦序三:正確理解呼召你的主,才能正確回應祂 /鍾興政…vii致謝導言第1章 亞伯拉罕的呼召:從離開吾珥,到離開哈蘭附錄一:拉斯珊拉、烏加列與舊約聖經研究?附錄二:美索不達米亞和舊約聖經研究?第2章 摩西的呼召:燃燒的荊棘,上帝之手第3章 約書亞的呼召:成為像摩西的人第4章 基甸的呼召:不像摩西的失敗者第5章 撒母耳的呼召:準備事奉第6章 以賽亞的呼召:「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第7章 耶利米的呼召:把話語放在他口裡第8章 以西結的呼召:聖殿的回憶結語附註..
閃閃貼紙聖經故事
內容簡介 一本孩子喜聞樂見的貼紙聖經故事書! 設計華麗,配上金粉的貼紙閃閃生輝,是每個孩子夢寐以求的玩意。活動有趣好玩,每頁蘊藏謎團,孩子需要運用閃閃貼紙,還原各個場景,將《聖經》中的重要故事活現眼前。來,將閃閃貼紙貼到聖經場景! 本書特色 ● 設計華麗精美,包含兒童喜愛的閃閃貼紙。 ● 活動趣味豐富,每頁蘊藏謎團,兒童須以貼紙還原場景。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雅各.芬.奧爾森(Jacob Vium-Olesen) 斯堪的納維亞出版社(Scandinavia Publishing House)的行政總裁,並撰寫了多本兒童讀物,包括本中心出版作品《童唸金句-幼兒聖經故事》。 繪者簡介 桑德琳.拉穆爾(Sandrine L'amour) 桑德琳.拉穆爾在1977年生於法國聖布里厄,於法國圖爾的布拉薩藝術學校(School of Brassart in Tours)畢業,2006年起成為童書插畫師,本中心出版作品還包括《幼兒遊戲聖經》、《童唸金句-幼兒聖經故事》等。 譯者簡介 潘樂敏編輯、譯者、作者。香港中文大學神道學碩士、宗教研究文學士。從事出版工作逾十年,深信文字工作只是出版的開端。..
愛的道路2:學習
本書特色內容循序漸進,有助信徒踐行「愛的道路」。文字淺白,方法簡明,易於奉行。設計精巧,便於攜帶,適合個人閱讀或集體研習。內容簡介2018年7月召開的第79屆美國聖公會全國大會上,孔茂功主教(Michael B. Curry)呼籲教會實踐「愛的道路」。這個邀請向我們所有人發出,不分長幼,要「從生命深處與耶穌基督建立更深的連結,好讓我們能在世上及為世人作他愛的道路之見證」。作出這個呼籲後,孔茂功主教提出七個操練,即:轉向、學習、祈禱、敬拜、祝福、前行、休息,幫助我們跟上帝、耶穌與鄰舍建立更深的關係,因為我們也學習怎樣更圓滿地活出洗禮的承諾。本書將深入探討轉向。透過閱讀和默想經文,尤其是耶穌的生平事蹟及教導,我們會與上帝更親近,上帝的話語亦會刻在我們心坎。當我們對經文開放自己的心思意念,便能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上帝的事蹟與作為。譯者簡介李小釧,基督徒,畢業於香港大學,主修翻譯和西班牙文。熱愛語言文字和翻譯,盼能以此服事主,造就人。譯作包括《青少年牧者潘霍華》(基督教文藝,2020)、《與基督同行禮儀靈旅:學習肖似基督之道──虔守大齋期、聖周及復活節》(基督教文藝,2019)、《憑着信心說再見:以愛活出人生最終章》(基督教文藝,2018)、《凡事信靠:詩篇二十三篇》(基道,2014)、《我一直以為,人生是這樣走的:為生命重新導航》(基道,2013)。目錄導言終身學習與信仰生命從《聖經》中學習從節期中學習從群體生活中學習..
次經全書
次經(又稱為次正經,拉丁語:Deuterocanonical Books,區別於「首正經」,Protocanonical Books;原文有隱藏、隱密的意思,引申為「神秘經典」之意)是指幾部存在於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但不存在於希伯來文聖經的著作。或稱為旁經、後典或外典。一般認為,這些著作是猶太教抄經士在後期加入,或在翻譯的過程裡納入正典。但是也有幾卷的亞蘭文和希伯來文的抄本在死海古卷中被發現。次經不同於偽經,偽經的內容被正統神學認為是否定基督的救恩,冒用他人之名寫作,並且與聖經的主要內容相違背或衝突;而次經只是未被納為基督教(新教)認可為舊約正典的猶太教著作。 對於次經的權威地位,教會中存在兩種意見。其一以奧古斯丁為代表,認為次經乃是聖經的一部分;而另一種觀點則更嚴格認為次經在權威上不及希伯來文聖經,只能用作信徒道德的教化,或研究教義的參考,而不能作為教義信仰的依據。耶柔米在他所翻譯的聖經拉丁文武加大譯本的譯序中闡述了後一種觀點。後世亦有一些教父和經院學者也都持這兩種觀點。但天主教與東正教一直以來,皆視次經為聖經的一部份,理由是世紀初已是如此[1]。 馬丁·路德整理翻譯聖經時,追隨耶柔米的意見,只把次經放在後頁作為附件,但未有刪除。現代主流新教只使用了傳統的塔納赫(希伯來聖經),公元九十年尼吉亞會議所制定的希伯來文本作為聖經的舊約部分,認為次經沒有希伯來文原始經文作為依據,而是以希臘文或亞蘭文寫作、紀錄或整理而成,故欠缺權威性。目前基督教的《聖經》中,天主教、東正教的《舊約聖經》版本包含次經的內容,而新教的聖公宗、循道宗、信義宗將次經放於舊約和新約之間,新教的歸正宗和浸信宗等則無次經。..
(預購2月新書)花園.布幔.十字架(精裝+著色遊戲本)套裝
繪 本 內 容 簡 介 ★ 授權德、法、荷、西、葡、韓等12個語言版本,暢銷全球★ 榮獲美國福音派基督教出版者協會 (ECPA) 暢銷書銅牌獎★ 美國巴諾書店、沃爾瑪、目標百貨 ★★★★★滿分推薦★ 美國亞馬遜 (Amazon) 4.9顆星好評推薦★ 復活節、兒童節最佳禮物書★ 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翻譯、導讀★ 附注音,可親子共讀,孩子也可自己閱讀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有一座花園。在這座花園裡,一切都很美好,到處充滿歡笑和樂趣。從來沒有發生壞事情。從來沒有人憂傷難過。可是,有一天……請閱讀這個關於整本聖經的奇妙故事,明白耶穌為何受死並復活,而你如何能成為這個故事的一部分!好 評 推 薦 這本具有基督教神學意涵的兒童圖畫書以花園、布幔、十字架三個象徵指標,描繪神與人的關係,引導小孩從屬神的眼光去思考:「我是誰?」、「我的人生方向是什麼?」――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太棒了!這本書會讓你的孩子想要一讀再讀!――邁克爾.里弗斯(Michael Reeves),英國牛津大學聯合神學院院長在基督教出版品中,有豐富神學意涵的童書非常難能可貴。拉弗頓提供我們最棒的聖經神學佳作,很適合父母唸給孩子聽。《花園.布幔.十字架》不僅教導兒童聖經裡的故事,還有聖經中達到最高峰的――耶穌基督捨身贖罪,讓罪人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的故事。這本書提供父母與孩子們更認識偉大聖經故事的良好素材。――李察.阿爾伯特.莫勒(R. Albert Mohler),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這本書讓我興奮極了!它色彩繽紛、引人入勝又創意十足,而這些都還只是錦上添花的優點!《花園.布幔.十字架》高明地重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我強烈推薦這本書,請唸給你的孩子聽,跟鄰居分享,討論布幔裂開的事實對我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葛羅莉亞.弗曼(Gloria Furman),跨文化宣教工作者,著有《The Pastor’s Wife》和《Missional Motherhood》作 者 介 紹 關於作者卡爾.拉弗頓(Carl Laferton)英國The Good Book Company出版執行副總裁/編輯總監,畢業於牛津大學,著有《The God Contest Storybook》、《Original Jesus》、《Easter Uncut》、《Promises Kept》等書,也是The God’s Word For You系列書編輯,2010年加入The Good Book Company之前曾任記者、教師和牧師,與妻子Lizzie育有兩個孩子Benjamin和Abigail。關於繪圖者卡塔麗娜.艾切維里(Catalina Echeverri)生於哥倫比亞波哥大,在義大利米蘭攻讀平面設計,英國劍橋學習童書插畫,與英、美知名出版社合作,繪本《There’s a Dinosaur in My Bathtub》入圍世界插畫獎(The AOI Illustration Awards),作品有Tales that Tell the Truth系列書等數十本。關於譯者與導讀者柯倩華在台北市出生長大,輔仁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研究。2006年在台北信友堂蒙主恩重生得救。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從事童書翻譯、評論與相關評審工作逾二十年。導讀 愛的計畫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這本具有基督教神學意涵的兒童圖畫書以花園、布幔、十字架三個象徵指標,描繪神與人的關係,引導小孩從屬神的眼光去思考:「我是誰?」、「我的人生方向是什麼?」,文字簡單淺顯卻蘊含重要神學觀念,需特別留意分辨。文字和圖像一開始表明時間和地點的方式,提醒兒童這個「很久以前」的故事不是虛構的神話或童話,而是真實發生在這個世界上。兒童對「花園」有日常經驗形成的概念,但這個故事裡的花園(伊甸園)為上帝所造,獨一無二並絕對完美(沒有壞事)。它彰顯上帝的屬性:創造、掌管、慈愛,以及聖潔(不容許罪惡存留)。上帝創造一切,包括人。因此上帝有最高主權,人是「屬上帝的,由祂掌管,蒙祂所愛。」當人否定上帝的主權,就是犯罪。這罪與司法或道德層面的罪有不同意思;不過歸根究柢,如畫面呈現的爭競圖像為例,那些屬世的罪惡根源其實就是人的自高自大不順服神。這種對人的觀點超越心理學對「自我概念」的解釋,後者常讓我們粗糙地以為完全的自由和自主是成熟的表現。可藉此跟小孩分享並一起反省相關生活經驗或困難挑戰,讓他們對實踐「尊主為大」此核心概念有更多裝備。布幔象徵上帝的公義審判,也象徵祂的提醒和等待,表示祂沒有忘記或改變對人的心意和計畫。家族樹的圖像呈現時間,也暗示人類代代相傳的關連和延續。十字架是基督福音的記號,象徵耶穌全然順服上帝的計畫,因愛世人而捨己。然而捨己或犧牲在流行文化裡常被等同於自虐壓抑或盲從,故需提醒兒童,十字架象徵的愛有流血的痛苦,也蘊含復活重生的力量,並且目標是讓人回轉歸向神,榮耀神。耶穌復活後帶領跟隨者進入花園,象徵基督徒永生的生命觀。書末描繪耶穌擁抱小孩,強調神與人之間愛的關係。但願每一個小孩都相信自己屬於這個偉大的愛的計畫,每一天都感受到耶穌愛的懷抱。講述真理的故事 如何認識花園.布幔.十字架?這本書所講的故事可說是整本聖經的故事(不過濃縮了很多!)你可以在聖經的開頭,創世記1~3章,看到上帝如何創造美好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又如何被敗壞。舊約告訴我們,上帝如何住在聖殿裡與祂的子民同在,並說明上帝將差遣祂的兒子來到世上的計畫。新約福音書描述了耶穌來的時候發生的事情(馬可福音15章25節~16章8節告訴我們,他如何受死並復活)。聖經的結尾,啟示錄21~22章,讓我們瞥見未來──上帝更新的美好世界。耶穌應許我們,凡是他的朋友都能在那裡享受永遠的生命:「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就是道路……。」(約翰福音14章3、6節)我們要成為耶穌的朋友,只需要為我們的罪向他說「對不起」,為他承擔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而向他說「謝謝你」,並且「請求」他做我們的王,幫助我們與他一起生活。著 色 遊 戲 本 內 容 簡 介 ★ 美國亞馬遜 (Amazon) 4.7顆星好評推薦★ 連連看、走迷宮、學畫畫、創意著色、自由塗鴨,發掘關於整本聖經的奇妙故事!★ 在遊戲中學習英文單字,全書附注音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有一座花園。在這座花園裡,一切都很美好,到處充滿歡笑和樂趣。從來沒有發生壞事情。從來沒有人憂傷難過。可是,有一天……..
(預購2月新書)花園.布幔.十字架著色遊戲本
內 容 簡 介 ★ 美國亞馬遜 (Amazon) 4.7顆星好評推薦★ 連連看、走迷宮、學畫畫、創意著色、自由塗鴨,發掘關於整本聖經的奇妙故事!★ 在遊戲中學習英文單字,全書附注音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有一座花園。在這座花園裡,一切都很美好,到處充滿歡笑和樂趣。從來沒有發生壞事情。從來沒有人憂傷難過。可是,有一天……作者 關於作者卡爾.拉弗頓(Carl Laferton)英國The Good Book Company出版執行副總裁/編輯總監,畢業於牛津大學,著有《The God Contest Storybook》、《Original Jesus》、《Easter Uncut》、《Promises Kept》等書,也是The God’s Word For You系列書編輯,2010年加入The Good Book Company之前曾任記者、教師和牧師,與妻子Lizzie育有兩個孩子Benjamin和Abigail。關於繪圖者卡塔麗娜.艾切維里(Catalina Echeverri)生於哥倫比亞波哥大,在義大利米蘭攻讀平面設計,英國劍橋學習童書插畫,與英、美知名出版社合作,繪本《There’s a Dinosaur in My Bathtub》入圍世界插畫獎(The AOI Illustration Awards),作品有Tales that Tell the Truth系列書等數十本。關於譯者柯倩華在台北市出生長大,輔仁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研究。2006年在台北信友堂蒙主恩重生得救。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從事童書翻譯、評論與相關評審工作逾二十年。..
(預購2月新書)花園.布幔.十字架(精裝)
內 容 簡 介 ★ 授權德、法、荷、西、葡、韓等12個語言版本,暢銷全球★ 榮獲美國福音派基督教出版者協會 (ECPA) 暢銷書銅牌獎★ 美國巴諾書店、沃爾瑪、目標百貨 ★★★★★滿分推薦★ 美國亞馬遜 (Amazon) 4.9顆星好評推薦★ 復活節、兒童節最佳禮物書★ 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翻譯、導讀★ 附注音,可親子共讀,孩子也可自己閱讀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有一座花園。在這座花園裡,一切都很美好,到處充滿歡笑和樂趣。從來沒有發生壞事情。從來沒有人憂傷難過。可是,有一天……請閱讀這個關於整本聖經的奇妙故事,明白耶穌為何受死並復活,而你如何能成為這個故事的一部分!好 評 推 薦 這本具有基督教神學意涵的兒童圖畫書以花園、布幔、十字架三個象徵指標,描繪神與人的關係,引導小孩從屬神的眼光去思考:「我是誰?」、「我的人生方向是什麼?」――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太棒了!這本書會讓你的孩子想要一讀再讀!――邁克爾.里弗斯(Michael Reeves),英國牛津大學聯合神學院院長在基督教出版品中,有豐富神學意涵的童書非常難能可貴。拉弗頓提供我們最棒的聖經神學佳作,很適合父母唸給孩子聽。《花園.布幔.十字架》不僅教導兒童聖經裡的故事,還有聖經中達到最高峰的――耶穌基督捨身贖罪,讓罪人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的故事。這本書提供父母與孩子們更認識偉大聖經故事的良好素材。――李察.阿爾伯特.莫勒(R. Albert Mohler),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這本書讓我興奮極了!它色彩繽紛、引人入勝又創意十足,而這些都還只是錦上添花的優點!《花園.布幔.十字架》高明地重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我強烈推薦這本書,請唸給你的孩子聽,跟鄰居分享,討論布幔裂開的事實對我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葛羅莉亞.弗曼(Gloria Furman),跨文化宣教工作者,著有《The Pastor’s Wife》和《Missional Motherhood》作 者 介 紹 關於作者卡爾.拉弗頓(Carl Laferton)英國The Good Book Company出版執行副總裁/編輯總監,畢業於牛津大學,著有《The God Contest Storybook》、《Original Jesus》、《Easter Uncut》、《Promises Kept》等書,也是The God’s Word For You系列書編輯,2010年加入The Good Book Company之前曾任記者、教師和牧師,與妻子Lizzie育有兩個孩子Benjamin和Abigail。關於繪圖者卡塔麗娜.艾切維里(Catalina Echeverri)生於哥倫比亞波哥大,在義大利米蘭攻讀平面設計,英國劍橋學習童書插畫,與英、美知名出版社合作,繪本《There’s a Dinosaur in My Bathtub》入圍世界插畫獎(The AOI Illustration Awards),作品有Tales that Tell the Truth系列書等數十本。關於譯者與導讀者柯倩華在台北市出生長大,輔仁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研究。2006年在台北信友堂蒙主恩重生得救。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從事童書翻譯、評論與相關評審工作逾二十年。導讀 愛的計畫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這本具有基督教神學意涵的兒童圖畫書以花園、布幔、十字架三個象徵指標,描繪神與人的關係,引導小孩從屬神的眼光去思考:「我是誰?」、「我的人生方向是什麼?」,文字簡單淺顯卻蘊含重要神學觀念,需特別留意分辨。文字和圖像一開始表明時間和地點的方式,提醒兒童這個「很久以前」的故事不是虛構的神話或童話,而是真實發生在這個世界上。兒童對「花園」有日常經驗形成的概念,但這個故事裡的花園(伊甸園)為上帝所造,獨一無二並絕對完美(沒有壞事)。它彰顯上帝的屬性:創造、掌管、慈愛,以及聖潔(不容許罪惡存留)。上帝創造一切,包括人。因此上帝有最高主權,人是「屬上帝的,由祂掌管,蒙祂所愛。」當人否定上帝的主權,就是犯罪。這罪與司法或道德層面的罪有不同意思;不過歸根究柢,如畫面呈現的爭競圖像為例,那些屬世的罪惡根源其實就是人的自高自大不順服神。這種對人的觀點超越心理學對「自我概念」的解釋,後者常讓我們粗糙地以為完全的自由和自主是成熟的表現。可藉此跟小孩分享並一起反省相關生活經驗或困難挑戰,讓他們對實踐「尊主為大」此核心概念有更多裝備。布幔象徵上帝的公義審判,也象徵祂的提醒和等待,表示祂沒有忘記或改變對人的心意和計畫。家族樹的圖像呈現時間,也暗示人類代代相傳的關連和延續。十字架是基督福音的記號,象徵耶穌全然順服上帝的計畫,因愛世人而捨己。然而捨己或犧牲在流行文化裡常被等同於自虐壓抑或盲從,故需提醒兒童,十字架象徵的愛有流血的痛苦,也蘊含復活重生的力量,並且目標是讓人回轉歸向神,榮耀神。耶穌復活後帶領跟隨者進入花園,象徵基督徒永生的生命觀。書末描繪耶穌擁抱小孩,強調神與人之間愛的關係。但願每一個小孩都相信自己屬於這個偉大的愛的計畫,每一天都感受到耶穌愛的懷抱。講述真理的故事 如何認識花園.布幔.十字架?這本書所講的故事可說是整本聖經的故事(不過濃縮了很多!)你可以在聖經的開頭,創世記1~3章,看到上帝如何創造美好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又如何被敗壞。舊約告訴我們,上帝如何住在聖殿裡與祂的子民同在,並說明上帝將差遣祂的兒子來到世上的計畫。新約福音書描述了耶穌來的時候發生的事情(馬可福音15章25節~16章8節告訴我們,他如何受死並復活)。聖經的結尾,啟示錄21~22章,讓我們瞥見未來──上帝更新的美好世界。耶穌應許我們,凡是他的朋友都能在那裡享受永遠的生命:「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就是道路……。」(約翰福音14章3、6節)我們要成為耶穌的朋友,只需要為我們的罪向他說「對不起」,為他承擔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而向他說「謝謝你」,並且「請求」他做我們的王,幫助我們與他一起生活。..
2023 直播
2023儿童事工教师培训课程 ZOOM全球直播课上课时间:(台北时间) 周六 9:00 am-12:00 mp会议ID及讲义,于课前三日EMAIL寄发。报名办法主办单位:中国主日学协会 / 华人主日学师范学院 参加对象:教会主日学教师同工、父母及关怀教会儿童教育事工之基督徒报 名 费: • 购课七堂以下,未满七堂,NT$400 /人/堂• 购课七堂(含)以上,NT$360 /人/堂 (享9折优惠,欢迎「实体课」与「直播课」合购)• 直播套课(14堂):NT$ 4200 /人/组 请注意: 为鼓励教师全面装备,购买直播课整套14堂,始可享优惠。 购买套课不得更换其他课程,但可自行找他人递补。缴费方式第一步:1. 加入LINE@中主培训ID:@124utwsb或「Online学校」 微信 ID : cssa-online 索取簡章及報名表。或于中主网站cssa.org.tw 「2023报名表」下载 2. 填妥资料 >> 统计课程数量。第二步:1. 中主書房購買課程,https://shop.cssa.org.tw/index.php?route=product/category&path=75_8422. 完成付費後,將截圖及報名表回傳「LINE@中主培训」或微信「Online学校」。3. 经回复确认,始完成报名。4. 报名缴费后,不予退费。但可自行找他人递补。报名简章,请网站http://cssa.org.tw下载或来电索取,即日受理报名,额满为止。课程联系:(02)2571-1144分机147、148 ..
【GoKids】獨家暗語 中文版 Just One 桌上遊戲
產品說明:《獨家暗語》是一個聚會時玩的合作遊戲。您要竭盡全力爭取獲得最高分!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在您的畫板上秘密寫下線索,並讓其中一名玩家,即當前玩家,猜一個神秘的詞語。為了讓您不會寫出與其他玩家相同的線索,自行選擇線索,無需經過討論,且線索必須是原創的。進行遊戲時,在當前玩家看到線索之前,所有相同的線索將會被宣布無效。在遊戲結束時,根據找到神秘詞的數量計算得分。GoKids 玩樂小子 推薦原因:Just One是一款合作遊戲,您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耍,發現盡可能越多越好的神秘單字。找到最好的線索來幫助您的隊友。記得要盡量想出獨一無二的單字,因為所有相同的線索都會被刪掉!遊戲適合8歲以上,3-7名玩家一同遊玩,遊戲時間20分鐘。..
(已缺貨)陶瓷吸水杯墊-常常喜樂(福音插畫系列)
※限量庫存,售完為止(下單時請先留意存量喔!)※配送期約5個工作天福音插畫系列陶瓷杯墊尺寸:9.4cmX9.4cm ㊣臺灣鶯歌製造吸水杯墊,吸水效果佳。SGS 檢驗合格,無毒殘留,背面黏貼防滑墊EVA,貼近桌面更耐用。..
(已缺貨)陶瓷吸水杯墊-福杯滿溢(金蘋果系列)
※限量庫存,售完為止(下單時請先留意存量喔!)※配送期約5個工作天金蘋果系列陶瓷杯墊尺寸:9.4cmX9.4cm ㊣臺灣鶯歌製造吸水杯墊,吸水效果佳。SGS 檢驗合格,無毒殘留,背面黏貼防滑墊EVA,貼近桌面更耐用。..
(已缺貨)陶瓷吸水杯墊-一次歡迎永遠歡迎(金蘋果系列)
※限量庫存,售完為止(下單時請先留意存量喔!)※配送期約5個工作天金蘋果系列陶瓷杯墊尺寸:9.4cmX9.4cm ㊣臺灣鶯歌製造吸水杯墊,吸水效果佳。SGS 檢驗合格,無毒殘留,背面黏貼防滑墊EVA,貼近桌面更耐用。..
荒漠甘泉--幸福篇40精選
尺寸:11*16公分(厚度1公分)這是一本啟迪心靈、改變你生命的寶藏。現代人心靈荒漠中潺流不息的清泉豐富而睿智的意涵,真實而動人的情感,安慰、鼓舞了無數飢渴慕義遇到困境中的客旅。 (本書內容從美國考門夫人(Mrs. Charles E. Cowman)所編之《荒漠甘泉》節錄40篇精華,另外加上基督徒常常熟記的經文,例如:詩篇23篇、主禱文、使徒信經……等八篇,適合作為致贈初信者或慕道友的禮物,陪伴與鼓勵他們走一生的信仰之旅)..
一眼看懂聖經
電子書試讀****注意事項(訂購3本以上不提供超商取貨)重量超過超商寄送標準作 者 魏肯生 (Bruce Wilkinson)全球最重要的基督教師之一,其最有名的著作《雅比斯的禱告》曾榮登紐約時報銷售第一名,其他幾本著作也是暢銷書,包括《永恆的獎賞》(A Life God Rewards)、《葡萄樹的秘密》(Serets of the Vine)……等。魏肯生興起許多全球創舉,他在八十多個國家,開拓了一個超過三萬多名教職員的聖經教導團隊,規畫發展出許多課程,在超過一萬所神學院中教導。他的「走覽聖經協會」(Walk thru the Bible) 每年舉辦四千多場聖經教學研習會,出版書籍與聖經,並發行一百多萬本靈修雜誌。鮑肯尼 (Kenneth Boa)具有Cas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理工學士學位,達拉斯神學院神碩學位,紐約大學博士學位,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參與許多教學、寫作、講道、宣教與門訓事工。目前是Reflections Ministries 門訓事工總裁,每月提供教學的信息可上網https://kenboa.org./reflections-teaching-letter/訂閱。書籍著作有:Conformed to His Image, 20 Compelling Evidences that God Exists.內 容 簡 介 作者在本書中提供每一卷聖經書卷的焦點、分段、主題、地點時間等圖表,讓讀者可在第一時間對該書卷一覽無遺。此外,作者非常用心地為每一卷經卷提供詳細的描述,無論是卷名、作者、背景、宗旨、甚至是經文的分段等。適合每位研讀聖經者暨授課老師參考,也是主日學老師不可或缺的工具書。作者在書卷的綜覽與大綱裡,以系列式的編排及獨特的觀點來分段,將帶領讀者在閱讀中有不同的看見。同時,作者特別在書卷中提出該書卷「對聖經貢獻」的觀點,及「該書卷中的基督」;讓讀者能從中體驗到神藉著聖經,所啟示的基督之神聖與重要;且無論是在舊約時期或新約時期,讓現今世代的讀者感受到《聖經》的重要性及神藉基督對自身的感召與回應。特色:1.每一卷書名的意義2.每卷書作者簡介3.著書日期與背景4.每卷書的主題以及目的5.每卷書的鑰字、與重點章節6.基督在每卷書中的呈現7. 每卷書對整本聖經的貢獻8.每卷書的大綱,可提供講道與主日學的備課計畫9. 圖表、年代表,與地圖10.強調出穿透整本聖經的救贖主題目錄(或是推薦特色…) 前言救贖的紅線聖經導讀舊約舊約概論五經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與地圖 以色列的節期 五經中的地理 從埃及到迦南的路程舊約歷史書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與地圖: 以色列諸王 猶大諸王 埃及與亞述帝國 巴比倫與波斯帝國詩歌智慧書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 一眼看懂詩歌智慧書 舊約統整大先知書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 以色列與猶大的眾先知小先知書導論(各卷書大綱) 圖表與地圖: 審判列國的預言新約新約概論新約歷史書導論(各卷書大綱) 圖表與地圖 福音書的地理與距離 福音書的各地區與位置 福音書地理:旅行路線/經濟 基督生平年表 四福音的基督剪影 基督生平的主題使徒行傳圖表與地圖 使徒行傳與書信的地理位置 使徒行傳的地理:旅行路線 保羅第一次宣教旅程 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 保羅第三次宣教旅程 保羅受審與坐監 保羅書信導論(各卷書大綱) 圖表 保羅書信快易通 保羅書信摘要非保羅書信與《啟示錄》導論(各卷書大綱)圖表: 非保羅書信快易通 非保羅書信摘要啟示錄圖表: 新約統整 新約作者 聖經的連結 聖經綜覽 ..
兒少標竿──靈修版(THE PURPOSE DRIVEN LIFE–DEVOTIONAL FOR KIDS)
電子書試讀作者:華理克牧師是創立南加州馬鞍峰教會的牧師和《標竿人生》的作者。根據出版家週刊的記載,那本書是出版史上最暢銷的非小說類精裝本,英文版總共賣了超過三千兩百萬本。華理克牧師以「七個重要議題」的模式來帶領馬鞍峰教會,這個模式已經廣泛地被其他教會所採用:目的導向模式、歡慶更新事工、愛滋病事工、全球P.E.A.C.E計畫、孤兒關懷、但以理計畫, 以及心理健康運動。內容簡介: 上帝創造我們每個人有一個目的……現在是你開始出發尋找那個目的的時候了!你的出生不是一個意外!在宇宙被造之前,上帝就想到你了,而且祂計畫為了祂的目的而使用你。本書包括了365天根據聖經而寫的靈修短文,要幫助你發掘你在上帝眼中是什麼樣的人, 也幫助你找到與基督有關的人生目的。 本書主題是根據華理克的暢銷作品《標竿人生》而定。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愈早培養與上帝同行的習慣,使人生有目的,就能活得豐富精彩! 作者用淺顯生動的語言與實例,勉勵兒少年輕時就明白上帝的智慧與計畫,面對各種挑戰,活出有目標、有定向,且合神心意的一生。..
耶穌花園I-幼兒級 (4-5歲) 學生本
幼兒級教材 ( I )目錄 單元一 耶穌愛我 第1課 耶穌認識我 ( 線上閱讀) 第2課 耶穌供應我的需要 第3課 耶穌保守我 第4課 耶穌愛我 單元二 耶穌關心我們 第5課 開心的睚魯 第6課 讓瞎子看見 第7課 陪伴朋友 第8課 感謝耶穌的撒馬利亞人 單元三 耶穌的死與復活 第9課 耶穌上耶路撒冷城 第10課 聖餐 第11課 愛的耶穌 第12課 耶穌復活了 單元四 耶穌顯現 第13課 遇見復活的耶穌 第14課 多馬相信耶穌 第15課 耶穌升天 第16課 聖靈來了 單元五 教會 第17課 教會是上帝的家 第18課 一起分享 第19課 一起禱告 第20課 彼此照顧 第21課 傳福音 單元六 約瑟 第22課 討厭的心 第23課 親切的行為 第24課 正直的嘴巴 第25課 成為一個宰相 第26課 饒恕的快樂 教材使用說明 歡迎使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 幫助幼兒級的孩子從小就認識耶穌、跟隨耶穌,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幼兒級的孩子還無法理解神學的概念,但透過多元的體驗學習,就能夠了解耶穌愛我們、照顧我們。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提供創新的點子和活動,幫助您在教導孩子時,更讓他們容易吸收真理,專心學習。 活動學習:透過活動認識真理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以活動學習的方法進行,引起孩子的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學習重點。 孩子若只在課堂中聽故事,可記憶10%的內容。若透過實際的體驗學習則可達到90%,若加上聞、嚐、看、聽、摸等感官體驗,學習效果將更佳。因此課程中的活動請老師帶領孩子親身體驗,給予他們難忘的學習經驗。 老師就是孩子們的引導者,幫助他們透過實際經驗來認識真理。在孩子的認知中,將聖經故事透過做中學,在活動中享受喜悅,並種下真理的果子。 雖然活動學習可能會使課堂較吵鬧,但孩子們會得到全新的知識,並且透過彼此間的影響,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活動中,孩子可使用各種感官來學習聖經真理,會比安靜坐著上課,更能得到豐富的收穫。 同儕學習:透過彼此影響,體驗學習的快樂 孩子們從小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與失敗的經歷中,慢慢學會走路、說話、跑步、寫字等技能。但若是在父母或同儕的激勵下,孩子的學習會更有動力,透過跟周圍人的相處,在彼此影響之下學習,對孩子而言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課程中,孩子與同儕一起在活動中探究聖經真理,並且透過同儕學習,幫助孩子學會親切、互助,讓他們瞭解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 如同活動學習,同儕學習的教室也有可能會較吵鬧。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無法控制,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我們只是將學習的主權還給孩子。使孩子透過同儕學習,體會學習的快樂,並且產生自發性的學習動機。請試試看,相信您會有完全不同的發現! 以下幾個原則供老師參考,在您的班級裡進行有效的同儕學習活動: 訂定班級規定 「輕聲細語」、「不隨意離開教室」、「彼此幫忙」、「常說讚美的話」…等,與孩子一起訂下需遵守的規定。因為有親自參與訂定規則的過程,孩子自然也會願意遵守。 給每個人獨特的任務 給每個孩子在班級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如:整理事務櫃、收盤子等任務,藉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並意識到自己是教室的主人。 讓孩子分享心得 讓孩子開口分享自己的收穫,例如:感覺到什麼?學習到什麼?孩子們分享後,老師要給予熱情的回應與稱讚。如果氣氛熱烈,也會幫助其他的孩子打開心門,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合班時可以進行的團體活動,或是分班結束後,可進行的小活動。 小幫手皮皮 孩子們會跟小幫手皮皮一起複習當天的重點。害羞的孩子比較容易對手偶打開心門,請老師預備一個每週會固定出現的手偶稱作小幫手皮皮。小幫手皮皮也可以在孩子分心時、剛進教室時,或歡迎新朋友時,都可以派上用場。 ..
(斷版)男孩vs女孩-5種愛之語
1.愛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石2.提升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3.愛的語一:肯定的言詞4.愛的語二:接受禮物5.愛的語三:服務的行動6.愛的語四:精心的時刻7.愛的語五:身體的接觸8.發現你的主要愛的語9.維繫家庭關係10.愛的語與兩性交往11.相愛就要結婚嗎12.室友,同學,同事13.用愛鋪設成功之路附錄:「找到自己的愛之語」測驗 本書是暢銷書《單身愛之語》的青少年版。愛與被愛是人們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己主要愛的語言,可分為:肯定的言詞、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精心的時刻、及身體的接觸五種。因此,用對「愛的語言」,才能正確的表達和接收愛,這也是心靈滿足與否的關鍵。本書可作為青少年「兩性教育」的讀本,幫助青少年瞭解兩性的情感需求、互動方式、與兩性差異。 ..
上帝的吩咐-啟幼稚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現代人生活在忙碌中,許多人過著沒有方向、意義、目標、價值、品格、道德、喜樂的生活。若人的心中沒有以神為主,以神為中心,許多惡劣的事就會連續出現,如:食言背信、崇拜偶像、悖逆父母、外遇、迷信、貪戀、不知足……等。「十誡」予人的感覺是舊約時代的律法,禁止我們做神不喜悅的事。因此在新約時代,有人以為十誡已經過時,不用再守。然而,十誡的意義並非如此,不只是神在遠古時代與百姓所立的一套古老規條,更是在今日指導我們的生活原則。明白「十誡」的意義,幫助我們選擇過一個以神為首的生命,叫我們的生命得著真正的規範與自由。本季課程是講到舊約時代神所頒佈的十條誡命,及新約時代耶穌所說最大的兩條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和「要愛人如己」等共十二條誡命。課程中的每一課都有一個代表性的聖經故事,來證明每一條誡命的中心思想。學生習作除了聖經回應外,著重在生活上的教導,可使學生更真確的明白聖經真理與他生活的關係,幫助他在生活中實踐真理,以致生命有改變,成為更討上帝和人喜愛的兒童。2018年6-8月教材「上帝的吩咐」課程大綱目錄1獨一真神本課經文:出二十1~3;王上十八20~46本課目的:引導學生學習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優先考慮上帝的心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相信耶和華是真神的理由。2.在任何困難環境中都願意堅信上帝。金 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啟幼金句:「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詩 歌:「只有一位真神」(兒歡Ⅰ,No.11)品格教育:專注2禁拜偶像本課經文:出二十4~6;出卅二本課目的:願意將自己分別為聖,學習愛上帝超過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偶像」是什麼。2.列舉出生活中有那些「偶像」取代了上帝的位置。金 句:「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啟幼金句:「不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兒歡Ⅲ,No.1)品格教育:決心3尊敬主名本課經文:民廿二~廿四;太五34~37本課目的:學生能尊敬上帝的名字,尊主為聖。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何謂「妄稱主名」。2.為一件曾經妄稱上帝之名的過錯,向上帝認罪、禱告,並向人道歉請求原諒。金 句:「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啟幼金句:「不妄稱耶和華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詩 歌:「打電話給天父」(兒歡Ⅲ,No.2)品格教育:尊敬4遵守主日本課經文:出二十8~11;出十六22~30本課目的:學生知道要遵守主日,重視敬拜上帝的日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明主日的由來和意義。2.提出一項抗拒不來主日學的誘惑之法。3.舉一例說明要如何改變自己參加主日學的態度,並能實行。金 句:「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二十8)啟幼金句:「記念安息日」(出二十8)詩 歌:「尊主為大」(兒歡Ⅲ,No.4)品格教育:恆心5孝敬父母本課經文:申五16;路得記選讀本課目的:學生能實踐十誡的教導,成為孝順、尊敬父母的孩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什麼是與父母相處的最好方法。2.舉出一件並能做到「孝敬父母」的事。金 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啟幼金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詩 歌:「孝敬」(兒歡Ⅲ,No.5)品格教育:順服6愛惜生命本課經文:創四1~10;申十九1~13本課目的:學生能愛惜生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作出非理性的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恨人」與「殺人」的關係。2.在本週內去向所厭惡的人說和好的話。金 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啟幼金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詩 歌:「感謝天父」(兒歡Ⅲ,No.6)品格教育:尊重7清潔的心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28;撒下十一本課目的:學生能夠潔身自愛,為不當的心思、意念和行為認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約瑟在面對誘惑時的榜樣。2.省察自己,並為不當的思想向天父認罪。3.邀請耶穌充滿我們整個的心。金 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啟幼金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詩 歌:「撒旦!快走開」(兒歡Ⅲ,No.7)品格教育:勇敢8我不偷盜本課經文:出二十15本課目的:學生了解拿取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犯偷竊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偷盜的行為有那些?2.為自己曾犯的偷盜行為向上帝認罪,並有補償的行動。金 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啟幼金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歡Ⅲ,No.8)品格教育:節制9說誠實話本課經文:太廿六59~68;徒六11~15本課目的:學生學習說誠實話、做正直人,不虛謊、不陷害別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說謊」的害處。2.為曾經說過的謊言向上帝也向人認罪。金 句:「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啟幼金句:「不可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詩 歌:「快樂天使」(兒歡Ⅲ,No.9)品格教育:誠實10知足常樂本課經文:出二十17;王下五15~27本課目的:學生能不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且為所擁有的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上帝所賜的事物作感恩禱告。2.說出上帝降災與基哈西的原因。3.在本週內與人分享一件自己所擁有的事物。金 句:「不可貪戀人……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啟幼金句:「不貪戀人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詩 歌:「牽我小手」(兒歡Ⅲ,No.3)品格教育:感恩11全心愛主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30本課目的:學生樂意實行愛上帝的具體行動。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希西家如何表現愛上帝的心。2.在本週內做一件服事主的工作。金 句:「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啟幼金句:「要盡力愛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詩 歌:「感謝天父」品格教育:忠貞12愛人如己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30~37本課目的:學生樂意用心去關懷周圍人的需要。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如何表現基督徒的愛心。2.提出二項「愛人如己」的實際行動。金 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啟幼金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品格教育:熱誠 ..
(母親節)紅康乃馨胸花5元
材質:塑膠 約為3.5-4公分 ..
耶穌花園I-初小級 (1-2年級) 學生本
單元一 耶穌看顧我們 第1課 供應我們一切的上帝 ( 線上閱讀 ) 第2課 耶穌稱讚全心獻上的人 第3課 耶穌醫治生病的人 第4課 耶穌和被冷落的人在一起 單元二 家人 第5課 體諒 第6課 順服 第7課 上帝永恆不變的愛 第8課 教會,上帝的家 單元三 耶穌的死與復活 第9課 記念 第10課 知道我們的耶穌 第11課 完美的耶穌 第12課 耶穌為我們而死 第13課 死而復活的耶穌 單元四 初代基督徒 第14課 饒恕的上帝 第15課 上帝希望我們順服 第16課 上帝一樣的愛 第17課 接待客人 單元五 宣教 第18課 傳講耶穌的愛 第19課 差派宣教士 第20課 幫助宣教士 第21課 我們是小小宣教士 單元六 友情 第22課 遵守約定的友情 第23課 一同歡喜快樂的友情 第24課 困難時互助的友情 第25課 安慰的友情 第26課 上帝是與我們同在的好朋友 如何使用本教材 歡迎使用《耶穌花園》 幫助初小級的孩子們,能從小就認識耶穌基督,愛祂、跟隨祂、並與耶穌建立關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要將耶穌教導給初小級的孩子們是一項挑戰險,因為要找到適合認字不多的孩子的活動不容易,而且要說明有時候連大人都無法理解的抽象概念也不簡單;雖然有些在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孩子,可能會熟悉這些概念,但大多數孩子對耶穌還完全陌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主日學老師們就需要能一份能實際應用的教材。 《耶穌花園》提供了能吸引孩子參與的創新點子和活動,幫助您在教導孩子時,能讓他們更容易吸收聖經真理,並能夠專心學習。 新的學習方法 《耶穌花園》以活動學習的方法來進行聖經教育,引起孩子的參與和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熟悉課程重點;隨著各項活動的展開,孩子能了解聖經故事與聖經的真理,並將這些化為自己的經驗。 根據調查,孩子們若在課堂上只靠聆聽,僅可記住10%的內容,而透過聞、嚐、看、聽、摸等實際的體驗學習則可達到90%的記憶。這代表的意義十分簡單,孩子僅靠聽講是無法達到學習效果的,孩子必須積極參與充滿生動的活動,才能有效吸收當天所學習的內容。一切的活動安排不論孩子人數多寡都能玩,如果條件許可,十位孩子搭配一位老師最為洽當。 成功的教學 對老師來說,活動學習有什麼意義呢?因為活動學習是以孩子為主角,而不是老師,老師只要像導遊一樣引導路線,或是像芭蕾舞的編舞老師一樣給幾個訣竅;老師的任務是引導孩子朝向主日學教材的主題學習,只要活用以下幾點,就能好好擔任老師的新角色。 有創意的使用教室空間 將桌椅等搬至一側,讓孩子能自由跑跳或聚集在一起活動,雖然使用椅子也沒關係,但是坐在地板上會更好,因為椅子有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轉動椅子發出聲響也會影響上課。 活用教堂空間 二樓大廳、講台前、教會前空地、停車場等,都能運用成為孩子活動的場所,孩子喜歡多樣化,稍微改變使用空間,能引發孩子新的興趣與學習態度。 透過活動反覆學習課程的主題 教材裡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教導特定主題設定而成,在主日學上課的時間裡必須反覆地講述主題,讓孩子聽了能更熟悉。根據一項研究,人們普遍對新的事物需要反覆聽七十五遍才背得起來,不曉得各位是否會覺得自己說了太多的話,但這不是嘮叨,而是以常常強調主題的方式,幫助孩子在生活中自我確認如何應用課程的主旨。在課程中如果可行的話,請反覆多說幾次主題,讓孩子跟老師一起念出來也是一種確認孩子是否理解的好方法。 重視和孩子一起討論活動的內容 活動時間越多越好,但不要跳過討論的時間,雖然活動能讓孩子親身體驗聖經的真理,但討論時間能教導孩子如何將活動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班級人數較多,不需要一字不漏地討論書中出現的題目,或是聽所有孩子對於題目的回答,一道題目聽兩三個人回答也能讓孩子向其他孩子們學習。 ..
耶穌說故事-兒童級老師本
給老師的話比喻是自古以來常為人們所用的方法,藉以表達許多真理。耶穌基督的教訓有三分之一是藉由比喻來傳達,祂以獨特的用法,將比喻的功效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喻也是耶穌信息的特色,祂的比喻歷久彌新,沒有任何故事可與其媲美,在運用上更令人望塵莫及。耶穌採用比喻作教導的方法。祂用這方法教訓學生,也用這方法對付法利賽人。門徒曾經問祂:「祢說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太十三10~14)只有天國的子民才容易明白比喻,非天國的外人或沒有屬神生命的人是很難明白的。耶穌所講的比喻甚多,祂的觀察敏銳、想像豐富,祂的辨別深刻入微,沒有人能與祂相比。祂用一些眾人熟悉的東西,幫助我們藉日常的事物和關係來明白屬靈的道理。本季「耶穌說故事」教導兒童認識有關救恩及天國的真理,來引導他們確實將真理運用在生活中。相信透過這季的教導,能使學生更明白真理,將信仰與生活連結在一起,成為榮神益人的小基督。願神賜福您的服事,充滿喜樂、信心、智慧與聖靈的引導。一、撒種與收穫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1~23;馬可福音四1~9;路加福音八4~18本課目的:願意成為能夠結果子的基督徒,用生命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立志成為好心田接受主的道。2.至少說出成為好心田的三樣具體行動。金 句:「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 一百倍的。」(馬可福音四20)啟幼金句:「聽道,領受,結實。」(馬可福音四20)詩 歌:「嘿!別怕累」(兒童歡唱Ⅲ,No.79)品格教育:安穩 二、誰能進天國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24~30;36~43(稗子的比喻)本課目的:明白在末日審判時,神必會按人所行的分別善惡。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善」和「惡」的分別。2.遵行神的話,生活中有美好見證。金 句:「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道書十二14)啟幼金句:「人所做的事……神必審問。」(傳道書十二14)詩 歌:「愛的世界」(兒童歡唱Ⅲ,No.80)品格教育:謹慎 三、小小的種子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31~32;馬可福音四30~32;路加福音十三18~21本課目的:知道神願意使用微小的人事物來為祂成就大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輕看自己的微小,樂意奉獻自己給神使用。2.相信神能使微小的事產生大效果。金 句:「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馬太福音十8)啟幼金句:「白白得來,也要白白捨去。」(馬太福音十8)詩 歌:「愛的世界」品格教育:決心 四、藏寶與尋珠(聖誕節)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44~46本課目的:確信天國是無價之寶,值得人們付上一切代價去得著。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解釋這個比喻的意義。2.列舉天國的救恩為什麼珍貴。金 句:「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三8)啟幼金句:「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三8)詩 歌:「尋寶的路」(兒童歡唱Ⅳ,No.32)品格教育:明辨 五、無限的饒恕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八21~35本課目的:明白耶穌基督饒恕我們一切過犯,我們也要饒恕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耶穌要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去饒恕人。2.本週實行饒恕,與人和好的行動。金 句:「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十九11)啟幼金句:「寬恕人的過失。」(箴言十九11)詩 歌:「七十個七次」(兒童歡唱Ⅳ,No.33) 品格教育:饒恕 六、失羊和失錢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3~10本課目的:了解神愛世人,祂要逐一尋找失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此比喻與我有何關係。2.分辨自己是否已經被神尋回。金 句:「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加福音十五10)啟幼金句:「罪人悔改,為他歡喜。」(路加福音十五10)詩 歌:「找找找」(兒童歡唱Ⅲ,No.75)品格教育:憐憫 七、葡萄園工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二十1~16本課目的:認識神的救恩是公義公平、無偏無私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救恩」的意義。2.為自己已經得著救恩常常感謝。金句:「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詩篇一四五17)啟幼金句:「耶和華所行的公義。」(詩篇一四五17)詩 歌:「早起親近神」(兒童歡唱Ⅲ,No.83)品格教育:公正 八、大兒與小兒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一28~32本課目的:神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必須言行一致。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真正遵行神的旨意去行,不敷衍,不馬虎。2.行事為人誠實正直。金 句:「你要除掉邪僻的口,棄絕乖謬的嘴。」(箴言四24)啟幼金句:「棄絕乖謬的嘴。」(箴言四24)詩 歌:「我是主寶貝」(兒童歡唱Ⅳ,No.36)品格教育:可靠 九、愚蠢的財主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二13~21本課目的:耶穌要我們去思想暫時與永恆的價值差異。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用自己所擁有的去幫助人。2.為教會事工樂意奉獻金錢。金句:「…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摩太前書六17)啟幼金句:「倚靠我們的神。」(提摩太前書六17)詩 歌:「尋寶的路」品格教育:智慧 十、天國的筵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四15~24本課目的:明白凡飢渴慕義的人,都可來到神面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此比喻的意義。2...
耶穌花園II-幼兒級 (4-5歲) 學生本
幼兒級 目錄 004 本書的使用法 010 第一單元 撒母耳 012 第1課 上帝,求?幫助 018 第2課 上帝,謝謝? 024 第3課 在上帝的家長大 030 第4課 上帝的幫手 036 第二單元 大衛 038 第5課 讚美上帝的大衛 044 第6課 聽從差遣的大衛 050 第7課 上帝站在我這邊 056 第8課 勇敢的大衛 062 第三單元 以利亞 064 第9課 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070 第10課 引導我們的上帝 076 第11課 擁有的更多了 082 第12課 上帝的照顧 088 第四單元 但以理 090 第13課 無論在任何地方 096 第14課 我不一樣 102 第15課 Yes!No! 108 第16課 愛上帝 114 第五單元 約拿 116 第17課 無處不在的上帝 122 第18課 在大魚肚子裡 128 第19課 約拿的宣告 134 第20課 上帝長闊高深的愛 140 第21課 上帝,謝謝?(感恩節) 146 第六單元 耶穌的降生 148 第22課 耶穌將要來 154 第23課 耶穌降生在馬槽 160 第24課 尋找嬰孩耶穌 166 第25課 跟著星星走 172 第26課 好好長大 ..
父親的榜樣-兒童級老師本
「父親的榜樣」給老師的話 中國有一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父親被賦予的責任是何等重大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神在聖經中為作父親的弟兄們,樹立了很多的榜樣,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從聖經中,該如何看待父親的角色和責任呢?讓我們從聖經裡的父親借鏡,教導學生一些觀念。神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有「虔誠的後裔」(瑪二15),這教導虔誠後裔的責任就落在家庭裡為父為母的身上。家庭中,有父愛又有母愛,才算是完美,這是我們所當明白的。男人通常是比女人有較多的理性思維,因此,父親對待子女往往能夠比母親更客觀、更冷靜、更現實、更貼切地看待子女,所以,在對孩子未來品德的塑造上,父親是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在兒女的理想、抱負、成就和能力方面,父親也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今天的社會對孩子成長有著極大影響,尤其是作父母的,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很多父母都會說孩子不聽話,明明告訴他應該做的,孩子就是不聽也不做。這些孩子也非常驕傲,自認是現代化、處於新浪潮上的人,看不起父母,認為父母過時、老舊、跟不上時代潮流,所以不聽父母的話。而在今天許多家庭中,父親經常是缺席的,孩子所見到的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或是乾脆沒有父親!不負責任的父親、破碎的家庭關係,產生了數不盡的社會問題。有人統計,一般家庭裡,父親每天同孩子說話的時間,平均不過二分鐘!父親如果對神所託付的孩子沒有責任感,孩子跟父親就很難有好的關係!。 聖經中教導親子的關係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1~4)這裡說到管教必須照著主的旨意管教,在主的道上造就他們,以「主的教訓」為標準。例如:父親在家中所談論和所注意的,應該跟世人不同,不是只著重地上的事,而是應當教導兒女知道主的旨意,做主的事工,愛主、事奉主。 藉著本季課程「父親的榜樣」這些人物,希望我們都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善盡教導帶領之責。 本季正逢復活節,附詩歌譜《復活的主》,課程中沒有刻意講述耶穌的受難和復活,老師可以自行講述和設計活動。 願神賜福您的教學,您用心的擺上願神記念! 「父親的榜樣」課程大綱目錄 一、以撒——善用和睦解決問題本課經文:創世記廿六12~33本課目的:和睦的態度能夠平息紛爭,並且帶來和平。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有時須讓步讓事情圓滿解決。2.用和睦的態度對待周遭的人。金句:「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希伯來書十二14上半)詩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謙讓 二、約書亞——全家服事眾人表率本課經文:約書亞記廿三6~11、廿四14~15本課目的:認識神是至高無上,值得我們全心事奉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堅定的信心倚靠神。2.願意全心全意服事神。金句:「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廿四15下半)詩歌:「效法約書亞」(兒童歡唱Ⅲ,No.15)品格教育:慎重 三、迦勒——老當益壯一生隨主本課經文:約書亞記十四6~15、十五13~19本課目的:跟隨主必須有從始而終的態度,專心跟隨主。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迦勒如何表現出他的專心。2.不受人為或環境影響,專心信靠主。金句:「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四十31)詩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專心 四、耶弗他——不合神旨隨意許願本課經文:士師記十一29~40本課目的:神不要我們做出草率的承諾,卻看中我們現在的順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可隨便對人許下承諾。2.懂得在說話之前謹慎思考。金句:「謹慎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周全 五、以利——溺愛孩子家破人亡本課經文:撒母耳記上二12~36、三11~14本課目的:明白父母若是不管教孩子的過犯,必帶來嚴重的後果。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敬畏神,聽神的話。2.接受父母和長輩的管教。金句:「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十二21)詩歌:「天父求祢牽我手」(兒童歡唱Ⅱ,No.286)品格教育:盡責 六、撒母耳——兒子不願遵行其道本課經文:撒母耳記上八1~5本課目的:知道父母應善盡教導的責任,把孩子帶到神的面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藉著禱告改變自己不好的行為。2.約束自己作討神喜悅的孩子。金句:「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立比書一27上半)詩歌:「天父求祢牽我手」(兒童歡唱Ⅱ,No.286)品格教育:善勸 七、希幔——全家同心音樂事奉本課經文:歷代志上廿五1~8本課目的:明白神喜悅並看重全家人同心合一的服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管在何時何處都能喜樂讚美神。2.用自己的恩賜來服事神。金句:「你們要在神的聖所讚美祂,在祂顯能力的穹蒼讚美祂!」(詩篇一五○1)詩歌:「我有一個好爸爸」(兒童歡唱Ⅲ,No.53)品格教育:喜樂 八、巴西萊——智勇兼備慷慨樂施本課經文:撒母耳記下十七27~29、十九31~40;列王紀上二7本課目的: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要找時間和家人一起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每天和家人共享親密時光。2.安排時間和父母一起讀聖經。金句:「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以弗所書五15)詩歌:「大山可以挪開」(兒童歡唱Ⅰ,No.168)品格教育:智慧 九、約伯——經歷苦難仍存盼望本課經文:約伯記一至二章、四十二10~16本課目的:雖然經歷苦難,仍然用堅定的信心倚靠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認知約伯雖經歷苦難仍倚靠神。2.面對困難時勇於解決而非逃避。金句:「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十二12)詩歌:「永遠的愛」(兒童歡唱Ⅰ,No.215)品格教育:耐性 十、約瑟——耶穌基督肉身之父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一18~25、二13~23本課目的:明白神必親近義人,並向他顯明旨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親近神討神喜悅。2.願意遵行神的話去行。金句:「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使徒行傳五29下半)詩歌:「順服信靠祂」(兒童歡唱Ⅲ,No.36)品格教育:順服 十一、睚魯——女兒生病憂傷至極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五21~43本課目的:知道出於信心的禱告,必蒙神垂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享一件得到耶穌幫助的經驗。2.提出需要耶穌幫助的事項,並彼此代禱。金句:「耶穌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二十29)詩歌:「永遠的愛」(兒童歡唱Ⅰ,No.215)品格教育:信心 十二、保羅——屬靈父親用愛包容本課經文:腓利門書本課目的:學習以耶穌基督的愛,原諒真心悔改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在本週饒恕得罪我們的人。2.做到人和人之間的彼此尊重。金句:「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加福音六37下半)..
登山寶訓-幼稚級學生本(繁)
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2017年12~2018年2月)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詩 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兒童歡唱Ⅳ,No.20)品格教育:智慧10耶穌教禱告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5~13本課目的:學習主耶穌教島的禱告典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會在在每次禱告時先感恩讚美。2.在日常的需要和困難中尋求神的幫助。金 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啟幼金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詩 歌:「主禱文」(兒童歡唱Ⅱ,No.235)品格教育:尊敬11天天都感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路加福音十二22~34本課目的:知道神會看顧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的需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憂慮,並且將憂慮交託給神。2.為著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眷顧獻上感謝。金 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啟幼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34a)詩 歌:複習詩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品格教育:喜樂12嘴裡說好話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本課目的:學習隨時隨地說造就人的好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口裡說出好話的習慣。2.用愛心去饒恕和幫助身邊的人。金 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七1)啟幼金句:「你們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七1a)詩 歌:複習詩歌「登山寶訓」品格教育:饒恕 ..
大能的勇士-兒童級老師本
給老師的話 時間過得真快,又是新一季的開始,願神的愛激勵您持續為神付出心力,培育神國的勇士。 真正的勇士是怎麼樣的人呢?乃是願意聽神的話,遵守神的命令,能夠改變自己的人。 本季課程「大能的勇士」,老師將與學生共同學習聖經中的勇士,明白如何靠神爭戰得勝。這些勇士記載於約書亞記和士師記裡,從他們所遇見的事蹟、戰役,反思我們生活中所遇見的大小事,進而選擇信靠神、聽從祂的話,作大能的勇士。 願神賜福您的服事日日更新,主恩永溢。 第三輯第一冊「大能的勇士」課程大綱目錄 一、進入應許地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第一章 本課目的:倚靠耶和華的人,神必給他勇氣獲得勝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學習約書亞遵行神的吩咐。 2.挑戰生活中感到困難的事。 金句: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一9下) 詩歌:「天國精兵」(兒童歡唱Ⅲ,No.13) 品格教育:慎重 二、一根紅繩子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第二章;六22~25 本課目的:全心仰賴神救贖的人,必蒙神的拯救。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將信心表現在行為上。 2.決志信靠耶穌,並將福音帶給家人。 金句:「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十六31下) 詩歌:「天國精兵」 品格教育:信心 三、走過約旦河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三至四章 本課目的:時常述說神的偉大作為和無限慈愛。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立石的意義。 2.舉出紀念上帝恩典的行動或記號。 金句:「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約書亞記四24) 詩歌:「耶和華的大能力」(兒童歡唱Ⅲ,No.12) 品格教育:感恩 四、城牆倒塌了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五至六章 本課目的:順從神指示的人必能得勝。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耶利哥之役勝利的原因。 2.在本週內至少在二件事上順從長輩。 金句:「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約書亞記四24上) 詩歌:兒童「圍繞著耶利哥城」(兒童歡唱Ⅱ,No.284) 啟幼「耶利哥城倒塌了」(兒童歡唱Ⅱ,No.282) 品格教育:順服 五、亞干得罪神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七至八章 本課目的:隱藏的罪惡終必被人發現,並且遭受懲罰。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遵行神的話,行走在光明中。 2.為自己曾犯的罪向神認罪悔改。 金句:「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四27) 詩歌:「圍繞著耶利哥城」 品格教育:誠實 六、最長的一天 本課經文:約書亞記九至十章 本課目的:神必為專心倚靠祂的子民成就奇妙的事。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把每天要做的事告訴神。 2.將困難交託給神。 金句:「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撒母耳記上十七47中) 詩歌:「黑暗中有光亮」(兒童歡唱Ⅳ,No.69) 品格教育:專注 七、士師大興起 本課經文:士師記一至三章 本課目的:神藉著士師的拯救工作顯明祂對子民的愛。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如何興起士師來拯救以色列百姓。 2.從百姓一再犯罪引為借鏡,切勿與罪惡妥協。 金句:「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耶利米哀歌三22) 詩歌:「我要敬拜祂」(兒童歡唱Ⅳ,No.74) 品格教育:憐憫 八、勇敢的女子 本課經文:士師記四至五章 本課目的:神必使用願意獻上自己的人來成就大事。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學習底波拉全心倚靠神的榜樣。 2.決志在生活上學習信靠神。 金句:「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篇二十7) 詩歌:「我要敬拜祂」 品格教育:智慧 九、羊毛為證據 本課經文:士師記六章 本課目的:忠心順服神的呼召,神會增加我們的勇氣,靠祂得勝。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願意奉獻自己被神使用。 2.有膽量為福音作見證。 金句:「耶和華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以賽亞書四十三16) 詩歌:「勝利就在你前頭」(兒童歡唱Ⅲ,No.14) 品格教育:勇敢 十、三百個勇士 本課經文:士師記七章 本課目的:神親自揀選勇士,鼓勵我們在生活中有堅定的決心面對一切困難。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基甸以三百人打勝米甸人的原因與經過。 2.在生活中隨時保持機警的心。 金句:「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羅西書四2) 詩歌:「親愛的天父」(兒童歡唱Ⅲ,No.18) 品格教育:機警 十一、大力士參孫 本課經文:士師記十三至十六21 本課目的:信主的人在生活行為必須與世人有所分別。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參孫失敗的原因。 2.珍惜自己擁有的天賦才幹。 金句:「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謹慎自守。」(彼得前書一13上) 詩歌:「參孫的頭髮」(兒童歡唱Ⅲ,No.17);啟幼「跟我唱首歌」(兒童歡唱Ⅲ,No.21) 品格教育:節制 十二、參孫復仇記 本課經文:士師記十六22~31 本課目的:知道悔改的重要,恢復與神之間的美好關係。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參孫反敗為勝的原因。..
耶穌花園I-中小級 (3-4年級) 學生本
中小級 ( I ) 目錄 單元一我要跟隨耶穌 第1課 憑著信心,出發! ( 線上閱讀 ) 第2課 無論是誰!都歡迎 第3課 滿有大能的耶穌 第4課 信心的障礙物 第5課 最重要的事 單元二 耶穌教導的比喻 第6課 四種土 第7課 好撒瑪利亞人 第8課 欠一千萬兩銀子的僕人 第9課 回頭的浪子 單元三 耶穌的復活與復活之後 第10課 勝過死亡的耶穌 第11課 復活的耶穌 第12課 再來的耶穌 第13課 永遠與耶穌在一起 單元四 成為上帝的家人 第14課 無價的禮物 第15課 潔淨如雪 第16課 來傳揚愛 第17課 特別的引導 單元五 基督徒的生活 第18課 請引導我 第19課 上帝在聆聽 第20課 請牽著我的手 第21課 我要服事 第22課 請幫助我 單元六 服事上帝 第23課 豐盛的禮物 第24課 頭、肩膀、膝蓋、腳 第25課 按照說的去實踐 第26課 傳揚 教材使用說明 為什麼要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 沒有比幫助兒童與耶穌基督建立關係更具有意義,但是要幫助兒童讀經、讓他們在信仰上願意殷勤地追求成長,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兒童對查經感到枯燥乏味,認為聖經只是很久以前的故事而已。 我們不斷研究讓兒童對查經產生興趣的方法,於是產生了《耶穌花園‧聖經學習》的教材,這種查經的方式不只新鮮、活潑又具有創意,不但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還可以持續集中學生們的關注力。使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的好處如下: 體驗式教學法 根據研究顯示,兒童對親自做過的事能記得90%,但是對於只有耳朵曾聽過的事卻僅記得10%。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什麼呢?簡單來說,學生們無法只靠聽講來學習。他們需要經歷生動的學習經驗,並將學習重點帶回家。 《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所使用的是體驗式教學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各種有趣的活動和經驗,幫助他們理解重點。透過每次的活動,讓學生認識聖經真理,並內化在生活中。因為他們不只是聽,還有親自參與,所以較容易記住學習的內容。 針對三、四年級的《耶穌花園‧聖經學習》,是以重要的聖經故事為基礎,每個單元都有簡單又容易理解的聖經真理,能幫助三、四年級的學生應用在生活中。 … 更有果效的課程方針 請退一步接受以下的建議。主日學裡的喧嘩也有其益處,根據研究,最容易讓學生們學習新資訊的方式是透過相互學習。學生們不吵鬧不一定是成功的班級,因此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分享及對話的時間,觀察他們的討論,他們將發現如何將真理應用在生活中,使生活更幸福、快樂與投入。 三、四年級的學生們動作很快,若提早結束,他們就會開始與同學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或者會纏在一起打滾玩耍。若班上同學談論起較複雜的事或四處奔跑時,請不要擔心,學生們習慣吵雜的環境,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仍然可以充分的學習。 但老師必須注意毀謗、爭吵或憤怒的情形,如果有傷害或妨礙別人的行為,要將他們隔離,告訴他們這是不可容許的事。如果班上有一兩位學生持續有這樣的情況,要清楚的告訴他們不能和同學在教室裡一起活動。 讓活動持續進行 大部分學生的集中力是7分鐘,在學生對現在進行的活動尚未失去興趣前,就要開始預備下一個活動。 如果當學生們在進入下一個活動前仍很躁動,先暫時請他們休息一下,再帶他們唱歌律動、玩接力賽遊戲、跳躍或做體操。然後再回到課程中,學生們會比較容易集中精神。 不只觀察,也要參與 當老師充滿熱情時,學生們也會投入活動,他們會把你當作朋友,而不是有權威的人。以學生視線的高度來與他們相處,讓他們容易親近你。 捕捉教導的時機 當活動看似失敗時,若我們適時的拋出問題,就能成為非常好的機會教育,如「為什麼不能解決呢?」「這個若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會如何呢?」「從這樣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學生們將會在失敗中學到許多事情。 倚靠聖靈的幫助 不要害怕學生的提問,請記得,最好的教育不是直接將答案放在他們面前,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並從中學習。 ..
箴言與品格-兒童級教師本
給老師的話所羅門在他的國度極其平安時,寫了一本箴言書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如何謹慎自守。論及的範圍極廣,包括對年輕人的勸戒、抵擋試探、待人接物、道德倫常、家庭生活、夫婦之道、言談話語、認識真神、尋求真理、貧窮富足……等,人只要聽從其中的勸導,就會與神親密同行。「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7)真智慧乃使人明白人生最好的終局,促使人與人之間的和好,引導人們進入真理,養成美好的宗教信仰。耶和華是智慧的根源,如果沒有敬畏神的知識,就不會認識神。有智慧才會遠離惡事,過敬虔的生活,走在光明的道路中。本季課程從箴言裡挑選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智慧的人、交朋友、錢財使用、好行為。第一單元「智慧的人」,一至四課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智慧的人樂意尋求神追求卓越、願意親近等候神的應許、用謙卑的態度禱告、讓神來掌管改變自己的生命和個性。第二單元「交朋友」,五至七課讓學生認知耶穌不但是我們永遠的好朋友,祂還要幫助我們在生活上結交能夠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遠離罪的引誘,在神家中接受教導。第三單元「錢財使用」,八至九課引導學生善用錢財,樂意奉獻金錢給主,也能看重別人的需要,施捨予人。第四單元「好行為」,十至十二課教導學生常用口說出讚美神和人的好話,禁止做神所厭惡的壞行為,並且從神所創造的昆蟲和小動物身上學習勤勞。親愛的老師,相信因著您用心預備課程,藉著您的教導,一定會看出學生在生命及品格上的改變。願神賜福您平安喜樂。第一輯第四冊6-8月「箴言與品格」課程大綱1.尋找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三1~21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尋求神,追求卓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在聖經中尋求神的智慧。2.積極主動追尋主所喜悅的路。金句:「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走正直的路。」--箴言四11--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主動2.等候彌賽亞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二25~38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渴慕等候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西面和亞拿等候主的原因。2.有一顆渴慕的心來親近主。金句:「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箴言八34--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兒童歡唱Ⅲ,No.67)品格教育:盼望3.兩種禱告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八9~14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是能夠反省自己、謙卑悔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辨並列舉神喜悅何種禱告的態度。2.本週反省自己禱告的心態,並列出需要改進之處。金句:「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祂所喜悅。」--箴言十五8--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兒童歡唱Ⅱ,No.285)品格教育:誠懇4.撒該下來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九1~10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謙卑親近神,神必改變他的生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撒該信主前和信主後的改變。2.本週內改變自己不討人喜歡之處。金句:「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箴言十9--詩歌:「賜我新生命」(兒童歡唱Ⅲ,No.69)品格教育:能屈能伸5.麻吉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五4;箴言十八24本課目的:認知主耶穌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受耶穌的邀請,成為祂的好朋友。2.努力傳福音使別人認識耶穌。金句:「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十八24--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兒童歡唱Ⅲ,No.70)品格教育:可靠6.四位朋友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二1~12本課目的:結交能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真正好朋友的定義。2.交朋友時要慎重選擇。金句:「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十七17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品格教育:熱誠7.浪子回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11~32本課目的:神隨時彰顯祂的慈愛,希望我們回轉歸向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離開壞朋友的引誘。2.在神家中接受教導。金句:「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箴言十三13--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品格教育:真愛8.兩個小錢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41~44本課目的:樂意奉獻金錢給神,並且學習金錢管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金錢的使用。2.學習窮寡婦奉獻的心意。金句:「智慧人的財,為自己的冠冕。」--箴言十四24上半--詩歌:「數算主恩」(兒童歡唱Ⅱ,No.273)品格教育:善用資源9.少年財主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九16~22本課目的:智慧人善於管理錢財,樂於施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分配使用得宜。2.看重別人的需要,能夠施捨予人。金句:「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言十五16--詩歌:「每一天」(兒童歡唱Ⅱ,No.241)品格教育:施捨10.謹慎言語本課經文:雅各書三5~12;箴言選讀本課目的:操練謹慎說話,願意常說感謝讚美的言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禁止口中說出惡言。2.學習用口說出讚美神和讚美人的話。金句:「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慎重11.七件惡事本課經文:箴言六16~19本課目的:願意學習遠離罪惡,不受生活中罪的引誘。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分辨善惡,離開不好的思想。2.遵行神的話,做討神喜悅的事。金句:「不可行惡人的路,不要走壞人的道。」--箴言四14--詩歌:「像我這樣」(兒童歡唱Ⅱ,No.240)品格教育:敏銳12.動物的啟示本課經文:箴言六6~11;卅24~31本課目的:知道動物的長處,並學習反省自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認知神必祝福殷勤工作的人。2.學習合群、做事有秩序。金句:「懶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飢餓。」--箴言十九15--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品格教育:勤勞 ..
登山寶訓-兒童級教員本(繁)
內容: 四福音書紀錄耶穌不少講論,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記載於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登山寶訓],這是耶穌最長的一篇講章。重點是說出天國子民所應塑造的品格與行為,並教訓門徒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ˊ。本季是從這些寶訓中取出部分,作為十二課的課程內容。 前面八課是耶穌提到的八種福氣,與八種品格,敘述天國子民應具備的倫理法則和道德標準,也將天國價值觀和屬世價值觀的對比,每一項都附帶神的一個祝福。之後耶穌用鹽與光這兩個比喻,來說明基督徒在神的國度是尊貴有影響力的,有責任在現今社會裡淨化社會,否則就像鹽失去味道變成廢物,被人踐踏。基督徒也像是照在黑暗中的光,光是要照在人前,而非隱藏於背後。因此基督徒行為舉止要有美好的見證及愛心,顯露在周圍的人面前。 主禱文是耶穌教導門徒的禱文,是我們禱告的典範,包括我們的需要,如飲食、饒恕和保護。我們應該為神的國度、每日的生活,祈求神的幫助與供應。接下來耶穌提醒我們要成為喜樂的基督徒,必須有知足的心,不要為生活中的事憂慮,因為神應許祂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最後,耶穌說不要論斷人,祂是反對法利賽人那種偽善和審判的態度,為了抬高自己而貶低別人。盼望本季課程的教學使孩子們的靈命有所成長,將榮耀和頌讚歸給我們的父神。 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2017年12~2018年2月)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詩 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兒童歡唱Ⅳ,No.20)品格教育:智慧10耶穌教禱告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5~13本課目的:學習主耶穌教島的禱告典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會在在每次禱告時先感恩讚美。2.在日常的需要和困難中尋求神的幫助。金 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啟幼金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詩 歌:「主禱文」(兒童歡唱Ⅱ,No.235)品格教育:尊敬11天天都感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路加福音十二22~34本課目的:知道神會看顧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的需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憂慮,並且將憂慮交託給神。2.為著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眷顧獻上感謝。金 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啟幼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34a)詩 歌:複習詩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品格教育:喜樂12嘴裡說好話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本課目的:學習隨時隨地說造就人的好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口裡說出好話的習慣。2.用愛心去饒恕和幫助身邊的人。金 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七1)啟幼金句:「你們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七1a)詩 歌:複習詩歌「登山寶訓」品格教育:饒恕 ..
箴言與品格-中小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 所羅門在他的國度極其平安時,寫了一本箴言書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如何謹慎自守。論及的範圍極廣,包括對年輕人的勸戒、抵擋試探、待人接物、道德倫常、家庭生活、夫婦之道、言談話語、認識真神、尋求真理、貧窮富足……等,人只要聽從其中的勸導,就會與神親密同行。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7)真智慧乃使人明白人生最好的終局,促使人與人之間的和好,引導人們進入真理,養成美好的宗教信仰。耶和華是智慧的根源,如果沒有敬畏神的知識,就不會認識神。有智慧才會遠離惡事,過敬虔的生活,走在光明的道路中。 本季課程從箴言裡挑選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智慧的人、交朋友、錢財使用、好行為。 第一單元「智慧的人」,一至四課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智慧的人樂意尋求神追求卓越、願意親近等候神的應許、用謙卑的態度禱告、讓神來掌管改變自己的生命和個性。 第二單元「交朋友」,五至七課讓學生認知耶穌不但是我們永遠的好朋友,祂還要幫助我們在生活上結交能夠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遠離罪的引誘,在神家中接受教導。 第三單元「錢財使用」,八至九課引導學生善用錢財,樂意奉獻金錢給主,也能看重別人的需要,施捨予人。 第四單元「好行為」,十至十二課教導學生常用口說出讚美神和人的好話,禁止做神所厭惡的壞行為,並且從神所創造的昆蟲和小動物身上學習勤勞。 親愛的老師,相信因著您用心預備課程,藉著您的教導,一定會看出學生在生命及品格上的改變。願神賜福您平安喜樂。 第一輯第四冊6-8月「箴言與品格」課程大綱 1.尋找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三1~21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尋求神,追求卓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在聖經中尋求神的智慧。2.積極主動追尋主所喜悅的路。金句:「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走正直的路。」--箴言四11--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主動 2.等候彌賽亞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二25~38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渴慕等候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西面和亞拿等候主的原因。2.有一顆渴慕的心來親近主。金句:「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箴言八34--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兒童歡唱Ⅲ,No.67)品格教育:盼望 3.兩種禱告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八9~14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是能夠反省自己、謙卑悔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辨並列舉神喜悅何種禱告的態度。2.本週反省自己禱告的心態,並列出需要改進之處。金句:「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祂所喜悅。」--箴言十五8--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兒童歡唱Ⅱ,No.285)品格教育:誠懇 4.撒該下來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九1~10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謙卑親近神,神必改變他的生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撒該信主前和信主後的改變。2.本週內改變自己不討人喜歡之處。金句:「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箴言十9--詩歌:「賜我新生命」(兒童歡唱Ⅲ,No.69)品格教育:能屈能伸 5.麻吉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五4;箴言十八24本課目的:認知主耶穌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受耶穌的邀請,成為祂的好朋友。2.努力傳福音使別人認識耶穌。金句:「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十八24--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兒童歡唱Ⅲ,No.70)品格教育:可靠 6.四位朋友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二1~12本課目的:結交能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真正好朋友的定義。2.交朋友時要慎重選擇。金句:「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十七17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品格教育:熱誠 7.浪子回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11~32本課目的:神隨時彰顯祂的慈愛,希望我們回轉歸向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離開壞朋友的引誘。2.在神家中接受教導。金句:「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箴言十三13--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品格教育:真愛 8.兩個小錢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41~44本課目的:樂意奉獻金錢給神,並且學習金錢管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金錢的使用。2.學習窮寡婦奉獻的心意。金句:「智慧人的財,為自己的冠冕。」--箴言十四24上半--詩歌:「數算主恩」(兒童歡唱Ⅱ,No.273)品格教育:善用資源 9.少年財主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九16~22本課目的:智慧人善於管理錢財,樂於施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分配使用得宜。2.看重別人的需要,能夠施捨予人。金句:「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言十五16--詩歌:「每一天」(兒童歡唱Ⅱ,No.241)品格教育:施捨 10.謹慎言語本課經文:雅各書三5~12;箴言選讀本課目的:操練謹慎說話,願意常說感謝讚美的言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禁止口中說出惡言。2.學習用口說出讚美神和讚美人的話。金句:「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慎重 11.七件惡事本課經文:箴言六16~19本課目的:願意學習遠離罪惡,不受生活中罪的引誘。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分辨善惡,離開不好的思想。2.遵行神的話,做討神喜悅的事。..
聖靈的果子-啟幼學生本6-8月道光
給老師的話聖靈所結出的果子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特質,這些都是從神本性發出的品格。聖靈能叫人在生活行為中活出基督的樣式來,這果子是生命自然生長的結果,是順從聖靈而生活的自然表現。基督徒和神之間就產生了仁愛,喜樂,和平;在聖靈影響下,和人的關係就有了忍耐,恩慈,良善;內心世界因聖靈而造成改變,就有了信實,溫柔,節制。這些是基督徒在聖靈教導下生長成熟的一種整理表現。盼望藉著本季課程的教學,讓每一位屬神的孩子從小學習遵行神的話語,生活中有美好的見證,活出耶穌基督的品格來。本季正逢學校的暑假,老師可以鼓勵孩子們邀請同學、朋友參加教會的暑期活動。願神賜福您教學愉快,喜樂平安。「聖靈的果子」課程大綱目錄一、仁愛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哥林多前書十三1~13;約翰一書四7~21本課目的:主耶穌要我們以仁愛對待周圍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什麼是愛以及神怎樣愛我們。2.生活中能回應神的愛。金 句:「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19)啟幼金句:「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19)詩 歌:「聖靈的果子」(兒童歡唱Ⅳ,No.34)品格教育:仁愛二、喜樂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使徒行傳十六16~34(保羅西拉在監獄裏)本課目的:能夠用喜樂的心面對每天的生活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將心中的憂傷禱告交托神。2.知道喜樂的心是從神而來的,要靠主喜樂。金 句:「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七22)啟幼金句:「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言十七22a)詩 歌:「我已經決定」(兒童歡唱Ⅱ,No.294)品格教育:喜樂三、和平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創世記四十五1~15;五十15~21(約瑟原諒哥哥們)本課目的:屬神的兒女無論到何處都要帶來和睦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和睦帶來的結果。2.用和睦的態度和人相處。金 句:「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希伯來書十二14a)啟幼金句:「……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希伯來書十二14a)詩 歌:「耶穌喜愛一切小孩」(兒童歡唱Ⅰ,No.6)品格教育:和平四、忍耐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撒母耳記上廿四、廿六章(大衛在洞裏不殺掃羅)本課目的:忍耐到底的人必然享受美好的結果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忍耐所要付上的代價。2.學習忍耐必須不斷的操練。金 句:「在患難中要忍耐。」(羅馬書十二12)啟幼金句:「在患難中要忍耐。」(羅馬書十二12)詩 歌:「奇妙真奇妙」(兒童歡唱Ⅰ,No.21)品格教育:忍耐五、恩慈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撒母耳記下九1~13(大衛善待米非波設)本課目的:神喜悅祂的兒女有恩慈的心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大衛善待米非波設的原因。2.將恩慈的行為在生活中實行出來。金 句:「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四32)啟幼金句:「並要以恩慈相待。」(以弗所書四32a)詩 歌:「耶穌是我朋友」(兒童歡唱Ⅱ,No.318)品格教育:恩慈六、良善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馬太福音廿五35~45;路加福音十25~37(好撒馬利亞人)本課目的:神以良善待我們,祂也要我們以良善待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好撒馬利亞人以良善待人。2.主動去幫助一位需要幫助的同學或鄰居。金 句:「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十27) 啟幼金句:「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十27b)詩 歌:「小小孩子的朋友」(兒童歡唱Ⅰ,No.187) 品格教育:良善七、信實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撒母耳記上十八1~9,十九1~7,二十章(大衛和約拿單)本課目的:神是公義信實的主,祂要我們學習成為忠誠可靠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和人相處時表現出忠誠和可靠。2.用誠信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金 句:「…祂是信實的神;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七9)啟幼金句:「…祂是信實的神。」(申命記七9)詩 歌:「信靠」(兒童歡唱Ⅳ,No.47)品格教育:信實八、溫柔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馬太福音三11~17(耶穌受洗)本課目的:主耶穌謙卑溫柔的樣式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決志信主,有復活的新生命。2.學習主耶穌溫柔謙卑的樣式。金 句:「你這屬神的人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 啟幼金句:「……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前六11)詩 歌:「快樂天使」(兒童歡唱Ⅲ,No.9)品格教育:溫柔九、節制本課經文:加拉太書五22~23;但以理書五至六章(伯沙撒享樂放縱)本課目的:凡事能夠節制而行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不節制所帶來的後果。2.在食衣住行的生活上有節制的行為。金 句:「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言廿五28)啟幼金句:「…制伏自己的心。」(箴言廿五28)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Ⅱ,No.308)品格教育:節制十、信心本課經文:列王紀上十七8~24(撒勒法寡婦的信心)本課目的:耶穌幫助那願意尋求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撒勒法寡婦的信心。2.面對困難時能夠向主求助。金 句:「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十一1)啟幼金句:「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十一1)詩 歌:「聖靈的果子」品格教育:信心十一、彼此相愛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三1~35(耶穌幫門徒洗腳)本課目的:我們若效法基督的愛就能顯示出是神的兒女。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應該怎樣彼此相愛。2.實際行出彼此相愛的行動。金 句:「…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十三34)啟幼金句:「…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十三34)詩 歌:「耶穌是我朋友」品格教育:愛心十二、永生的盼望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六19~31(財主和拉撒路)本課目的:基督徒在將來永恆的國度裡帶著盼望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積極努力的態度去做任何事。2.遵行神的話語,做討神喜悅的人。金 句:「……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篇六十二5)啟幼金句:「……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篇六十二5)詩 歌:「珍惜上帝的話」(兒童歡唱Ⅲ,No.44)品格教育:盼望 ..
登山寶訓-中小級學生本(繁)
第四輯第二冊「登山寶訓」課程大綱目錄(2017年12~2018年2月)1虛心的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12;路加福音廿三39~43本課目的:願意用謙虛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納自己的缺陷與軟弱。2.接納別人的缺陷與軟弱。金 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啟幼金句:「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五3a)詩 歌:「登山寶訓」(兒童歡唱Ⅰ,No.109)品格教育:謙虛2哀慟的心本課經文:詩篇五十一篇;羅馬書九1~3本課目的:能體會憂傷痛悔的心是神所喜悅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悔改。2.每週至少一次為親友禱告。金 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啟幼金句:「哀慟的人……必得安慰。」(馬太福音五4)詩 歌:「愛的力量」(兒童歡唱Ⅳ,No.19)品格教育:真誠3溫柔的約瑟本課經文:創世記四十三1~四十五14本課目的:願意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制伏自己的衝動、怒氣與暴力。2.學習用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金 句:「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啟幼金句:「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五5)詩 歌:「你讓他一步」(兒童歡唱Ⅳ,No.12)品格教育:溫柔4飢渴慕義本課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本課目的:願意渇慕明白上帝的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每天讀聖經的習慣。2.將神的話實踐在生活當中。金 句:「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啟幼金句:「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馬太福音五6)詩 歌:「把最好的獻給祢」(兒童歡唱Ⅲ,No.62)品格教育:耐心5耶穌憐恤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五12~16;約翰福音五1~9本課目的:神要我們有憐憫心對待身邊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體會人的軟弱與困難。2.以憐憫人的心將福音傳揚出去。金 句:「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啟幼金句:「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詩 歌:複習詩歌「愛的力量」品格教育:憐憫6清心的女人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三10~17本課目的:知道天父上帝必眷顧用單純的心仰望祂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單純的思想把困難交託給神。2.用誠懇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金 句:「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啟幼金句:「清心的人……必得見神。」(馬太福音五8)詩 歌:「心中兩個王」(兒童歡唱Ⅰ,No.193)品格教育:清心7使人和睦本課經文:經文選讀本課目的:願意學習在生活中成為使人和睦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原諒曾經得罪自己的人。2.在家裡或周圍環境中與人和睦相處。金 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啟幼金句:「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五9)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童歡唱Ⅲ,No.8)品格教育:寬容8為義受逼迫本課經文:經文選讀(但三16-23三位少年人,徒七54-60司提反,徒十二1-5雅各、彼得, 徒十四19保囉,太廿七27-44耶穌)本課目的:願意跟隨耶穌,為福音的緣故而付上代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信主的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各種逼迫。2.以認識耶穌為至寶,願意為了主耶穌而努力。金 句:「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啟幼金句:「為義受逼迫的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10)詩 歌:複習詩歌「心中兩個王」品格教育:決心9作光作鹽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13~16本課目的:學習在生活中有美好行為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努力行出好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2.有美好的見證讓人看出是神的孩子。金 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啟幼金句:「你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詩 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兒童歡唱Ⅳ,No.20)品格教育:智慧10耶穌教禱告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5~13本課目的:學習主耶穌教島的禱告典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會在在每次禱告時先感恩讚美。2.在日常的需要和困難中尋求神的幫助。金 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啟幼金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的名為聖。」(馬太福音六9b)詩 歌:「主禱文」(兒童歡唱Ⅱ,No.235)品格教育:尊敬11天天都感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路加福音十二22~34本課目的:知道神會看顧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的需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憂慮,並且將憂慮交託給神。2.為著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眷顧獻上感謝。金 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啟幼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34a)詩 歌:複習詩歌「我是天國好子民」品格教育:喜樂12嘴裡說好話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本課目的:學習隨時隨地說造就人的好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養成口裡說出好話的習慣。2.用愛心去饒恕和幫助身邊的人。金 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七1)啟幼金句:「你們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七1a)詩 歌:複習詩歌「登山寶訓」品格教育:饒恕 ..
耶穌花園II-幼稚級 (6-7歲) 學生本
004 本書的使用方法 010 單元一 上帝創造世界 012 第一課 哇!神看著是好的 018 第二課 我很特別 024 第三課 賜下禮物 030 第四課 治理全地 036 單元二 大衛 038 第五課 讚美上帝的大衛 044 第六課 獻給上帝的心 050 第七課 大衛和歌利亞 056 第八課 大衛和約拿單 062 單元三 以利亞 064 第九課 大能的上帝 070 第十課 獨一的真神上帝 076 第十一課 垂聽禱告的上帝 082 第十二課 ?是上帝! 088 單元四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 090 第十三課 立定心志 096 第十四課 真正的勇氣 102 第十五課 禱告的但以理 108 第十六課 但以理的信心 114 單元五 約拿 116 第十七課 我不能去! 122 第十八課 上帝的饒恕 128 第十九課 依舊前往尼尼微 134 第二十課 上帝的愛 140 第二十一課 感謝耶穌 146 單元六 耶穌的降生 148 第二十二課 大喜的信息 154 第二十三課 上帝的禮物 160 第二十四課 傳揚好消息 166 第二十五課 愛的禮物 172 第二十六課 耶穌是葡萄樹 ..
耶穌花園I-高小級 (5-6年級) 學生本
高小級 ( I ) 目錄 單元一 上帝的愛 第1課 看見耶穌的愛 ( 線上閱讀 ) 第2課 求上帝饒恕 第3課 相信上帝的愛 第4課 倚靠上帝的幫助 第5課 活出討上帝喜悅的生活 單元二 友情 第6課 和平 第7課 有基督的樣式 第8課 在一起 第9課 真正的朋友 第三單元 耶穌的死與復活 第10課 讚美耶穌 第11課 偉大的能力 第12課 義人的死 第13課 復活! 第四單元 健康的自我形象 第14課 VIP 第15課 向著標竿 第16課 我有自信 第17課 上帝的形像 第五單元 關係 第18課 解決衝突 第19課 饒恕 第20課 男人 vs. 女人 第21課 站立得穩 第22課 彼此建立 第六單元 金錢與時間 第23課 比錢更重要的 第24課 善用智慧 第24課 把握機會 第26課 珍惜與上帝親近的時間 教材使用說明 為什麼要用《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 五、六年級的學生介於小學與青少年的過渡時期,他們比以前的中學生更早熟,但是在許多層面,仍然有孩子的特徵。他們希望學習是有目的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快樂的學習。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更多的選擇、機會與誘惑。性、暴力、家庭問題、友情是這個年紀的學生最常面對到的問題。 因此,在進入青春期前的學生,需要有趣又多元化的課程,針對這些需要設計了《耶穌花園‧聖經學習》這套教材。每個單元都很有趣,都能激發學生思考的潛能。學生在各個單元結束後,不僅學習到了「什麼」,更能而去思想「為什麼」要學習。 新的教學方式 大部分的人如何學習人生重要的課題呢?雖然可以透過書籍或是別人的經驗而習得,但常透過的學習模式是自己親自學習、體驗而得著的人生經驗。 耶穌在教導眾人時,是讓人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耶穌的門徒透過參與五餅二魚的神蹟,學到了重要的真理;這種教學方式是兩千年前,最厲害的教師——耶穌,所使用的教學法。 「活動式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從做中學」;以下是簡單介紹在活動學習時,老師對兒童教學應有的基本認識。 學生需要行動 飛行員最能了解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的差別。對他們來說,被動學習是聽教官講解,或是閱讀飛行訓練的書籍。然而,主動學習卻是實際操作飛機,或是操作模擬駕駛。雖然書本或課程會有些幫助,但是當他們實際操作的時候,才知道如何真正駕駛。 耶穌也用相同的方式來教導門徒。祂一邊教導他們真理、一邊以神蹟奇事教導門徒;直到耶穌差遣七十位門徒出去傳道,他們才真正的有所得著。(參路加福音十章) 我們也可以幫助學生藉著活動自我學習。即使學生能透過老師的講解,被動學習,但是透過角色扮演與實際生活經驗,能更加瞭解、應用上帝的話語,並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動式教學法有模擬遊戲、角色扮演、服事、實驗、默劇、企劃、完成任務、現場觀摩,以及最有效的學習——融入實際生活的經驗。 接下來會更仔細說明活動式教學法。 1.活動式教學法是一種冒險 被動式學習的上課內容與結果是可預期的,因為就是讓孩子坐在位置上,單方面聽老師講述準備好的內容。 相反地,主動式學習法就是老師讓學生在沒有預期的活動內容中學習,學生透過活動,發掘沒有思想過的事情,而老師也跟學生一樣有新的學習體驗。 活動式教學法很有趣 「好,有趣的遊戲結束了。接下來要分享上帝的故事。」這句話蘊含著什麼意思呢?是不是代表「上帝」跟「有趣」無關?還是說「學習」跟「樂趣」無關呢?但如果是透過活動式教學法,絕對不會無聊!「當我們要分享耶穌是光,在密閉的房間裡,把燈關起來。我們帶著點燃的蠟燭進到室內,照亮整個房間,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耶穌是光!不管在任何黑暗中,光都無法被遮蔽。」這種有趣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就是活動式教學法。 參與活動的每個人都有所收穫 這就是活動式教學法與被動式學習法最大的區別。就像是在電視機前看足球賽,跟親自到足球場參與比賽的差別。 「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扮演瞎子,另一組為引導者。瞎子只能倚靠引導者的指引,引導者則要保護瞎子不會跌倒。」透過活動學習到信賴、相信、懷疑、害怕、確信與服事的價值,每位參與活動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 活動式教學法的結果也是重點 並不是只要有活動,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學習果效。在活動結束後,安排小組或是兩人互相討論、分享學習心得,讓學生整理活動後的收穫與感想。透過活動而得到的領受,比活動本身更有意義;透過分享討論,讓學生可以學習彙整與分析的能力。 分享討論一定要在活動結束後,馬上進行。一般來說,分享討論分為反應、解釋與應用三個階段。 反應——第一個階段是問學生:「你有什麼感受?」活動式教學法會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反應,學生按著反應分享結果。為了具體瞭解孩子的感受,最好使用問答方式,避免用是非題方式;另外,在問問題的時候,先讓孩子知道沒有正確答案,鼓勵他們勇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解釋——第二階段可以問學生:「這個活動對你有什麼意義?這個經驗跟你的生活有何相似之處呢?」……等類問題,確認他們從此次經驗中學到了什麼,幫助他們找到答案。切勿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透過一問一答的過程,讓他們自己發現答案。之後,給學生一段時間討論活動的意義。 應用——最後進入分享討論階段。問他們:「今天你所學到的,可以如何應用呢?」 讓學生透過實際經驗,得到新的領受與瞭解真理,將之應用在生活中。應用的階段必須讓學生立定心志,透過老師的提問,挑戰學生思考並清楚說出自己應該如何改變,或是如何實踐出來。 2.學生需要思考 耶穌為門徒洗腳後,問他們:「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耶穌挑戰門徒思考服事的意義。 這世代的孩子缺乏思考的訓練。我們的教育只訓練孩子如何回答老師「想要的」答案。在教會的主日學中,也是要孩子找出單字或是漏掉的句子,如:「撒該爬上的樹叫什麼名字?」這種填鴨式的教育,無法幫助孩子思考。 要幫助孩子更深地思考,教學的觀點和方法就必須改變。為此,我們研發了活動式教學的《耶穌花園‧聖經學習》主日學教材。 現在的學習環境與過去非常不同,大部分的主日學老師會在台上賣力演講,希望能將聖經知識一股腦灌輸在學生腦海中。但其實最有效的學習,是能引導學生去思考、引發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如何解決問題……以此代替老師的長篇大論。 3.學生需要說話 我們都知道在課堂上,學習收穫最多的是老師自己。當我們在學習一個概念時,通常是講述者會比聽的人,更快速的獲得知識,因此我們要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這個過程稱為相互學習或合作學習。 什麼是合作學習呢?就是透過小組討論,或是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學生不只從老師身上學習,也能彼此互相學習。為了達成目標,小組齊心完成任務,一起企劃、討論、發表,彼此教學相長;這種正向的合作,能促進個人與小組間的學習。 …. ..
世界的開始-兒童級教員本
給老師的話從本季起又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以創世記一~廿五章的經文為教學重點,課程內容大致如下:神起初的創造是有計畫,而且是美好的,充滿著慈愛與信實,我們應當照著神的旨意來管理、愛護神所創造的一切。但是因著人不順服神的話,使罪進入這個世界,破壞了神的創造,但是神仍然施行拯救,期望人能從罪惡中轉回,歸向祂,得著祂的救恩。因此神揀選了亞伯蘭,應許他作一個大族的父,萬國會因這族得福。創世記的圖片及教學輔助品很多,老師可以事先預備好。每個單元中的活動僅供參考,若老師還有更多的活動方式,歡迎提供給我們一起交流使用。盼望因著這一季課程的教導,使老師與學生的靈命都一起增長,願神賜福您的擺上,必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祈求三位一體的神幫助我們,讓新道光教材秉持著聖經原則,透過自己的文化,針對現代兒童的生活情境,使兒童在德、智、體、群、美、育、靈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目錄:第一輯第一冊(9-11月)「世界的開始」1.上帝說本課經文:創世記一1~31本課目的:明白上帝說的話是充滿權威和能力的,並且創造是有次序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創造天地萬物的次序,並且感謝神。2.認識神話語的能力,學習說話謹慎。3.學習凡事有次序,守規律。金 句:「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啟幼金句:「……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詩 歌:「天父說」(兒童歡唱Ⅰ,No.12)品格教育:井然有序2.美好的創造本課經文:創世記一~二3本課目的:明白上帝看祂所造一切都甚美好,而要愛惜天父所造的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愛惜身邊的環境,有正確的環保觀念。2.用實際行動愛護動物。金 句:「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耶利米書十12--啟幼金句:「耶和華用智慧建立世界。」--耶利米書十12--詩 歌:「各地小朋友」(兒童歡唱Ⅰ,No.8)品格教育:仁愛3.可愛的人類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二章本課目的:人是照神的形象被造,擁有尊貴的管理者身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創造人類的目的,成為好的管理者。2.愛惜自己的生命,過討神喜悅的生活。金 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九十12--啟幼金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九十12a--詩 歌:「讚美主創造」(兒童歡唱Ⅳ,No.53)品格教育:自信4.罪的起源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三、四章本課目的:知道因為人類犯罪,以致破壞神造物的美好世界,因此需要神的 救恩,且要懂得認罪悔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常常犯的罪有哪些?知道如何拒絕罪的引誘。2.願意接受神的救恩,向神認錯悔改。金 句:「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啟幼金句:「……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b--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認錯5.挪亞方舟本課經文:創世記六5~七24本課目的:認識神是公義聖潔的主,祂要審判罪惡的世界,但是祂也給人類 預備救恩之路。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給我們預備的救恩之路是什麼。2.願意決志信靠耶穌,並且將福音傳揚給家人。金 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箴言一33--啟幼金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箴言一33a--詩 歌:「挪亞的方舟」(兒童歡唱Ⅳ,No.58)品格教育:信靠6.彩虹的約定本課經文:創世記六18;八1~九17本課目的:明白神用彩虹和人立約,以確保祂的慈愛永不改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的慈愛有哪些,至少為兩件事感謝神。2.願意和神立約,聽從遵守神的話,並且做個守約的人。金 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詩篇八十九34--啟幼金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詩篇八十九34a--詩 歌:「雨後彩虹」(兒童歡唱Ⅳ,No.59)品格教育:誠信7.巴別塔事件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十一1~9目 的:知道人類因著驕傲而聚集,引發巴別塔事件,造成大分散和變亂 口音。所以要敬畏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認知巴別塔建造的原因,以及神對此事的反應。2.願意為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禱告。金句:「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哀三25--啟幼金句:「等候耶和華……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利米哀歌三25--詩 歌:「上帝愛世人」(兒童歡唱Ⅳ,No.60)品格教育:謙卑8.信心之旅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二章;十五章本課目的:認識神對亞伯蘭的呼召和祝福,我們也要成為別人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亞伯蘭蒙福的原因。2.本週內至少表現一件帶祝福給別人的事。金 句:「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 心。」--約翰一書五4—啟幼金句:「……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翰一書五4b--詩 歌:「跟隨主耶穌」(兒童歡唱Ⅰ,No.23,CD第1集)品格教育:信心9.亞伯蘭和羅得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三章~十四章本課目的:明白神期盼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乃是要選擇跟隨祂的腳蹤行。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羅得和亞伯蘭的選擇。2.願意選擇跟隨主的話語而行動。金 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篇廿五12--啟幼金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的路。」--詩篇廿五12--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品格教育:慎重10.邪惡的城市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八20~十九29本課目的:明白罪惡的引誘會不知不覺地影響生活言行,但神願意拯救悔改 的人,至於行惡的人最終會遭受審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毀滅所多瑪、娥摩拉的原因。2.願意除掉生命中不討神喜悅的事。金 句:「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作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 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1~2—啟幼金句:「……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篇一2a)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聖潔11.應許之子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六~十七章;廿一1~21本課目的:神是信實、慈愛的真神,能成就超自然的計畫,成就祂的應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應許」的意義。2.相信神說的話必然應驗。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一○○5)啟幼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詩篇一○○5a)詩 歌:「神必賞賜」(兒童歡唱Ⅳ,No.62)品格教育:慈愛12.以撒娶妻本課經文:創世記廿四章本課目的:知道神引導順服的人走在正路上,信靠祂的人將得到最大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順服神的旨意,凡事願意跟神禱告。2.列出特別想對神禱告的三件事。金句:「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十三4a--啟幼金句:「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命記十三4a--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CD第1集)品格教育:順服 ..
上帝的吩咐-兒童級教員本
給老師的話現代人生活在忙碌中,許多人過著沒有方向、意義、目標、價值、品格、道德、喜樂的生活。若人的心中沒有以神為主,以神為中心,許多惡劣的事就會連續出現,如:食言背信、崇拜偶像、悖逆父母、外遇、迷信、貪戀、不知足……等。「十誡」予人的感覺是舊約時代的律法,禁止我們做神不喜悅的事。因此在新約時代,有人以為十誡已經過時,不用再守。然而,十誡的意義並非如此,不只是神在遠古時代與百姓所立的一套古老規條,更是在今日指導我們的生活原則。明白「十誡」的意義,幫助我們選擇過一個以神為首的生命,叫我們的生命得著真正的規範與自由。本季課程是講到舊約時代神所頒佈的十條誡命,及新約時代耶穌所說最大的兩條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和「要愛人如己」等共十二條誡命。課程中的每一課都有一個代表性的聖經故事,來證明每一條誡命的中心思想。學生習作除了聖經回應外,著重在生活上的教導,可使學生更真確的明白聖經真理與他生活的關係,幫助他在生活中實踐真理,以致生命有改變,成為更討上帝和人喜愛的兒童。2018年6-8月教材「上帝的吩咐」課程大綱目錄1獨一真神本課經文:出二十1~3;王上十八20~46本課目的:引導學生學習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優先考慮上帝的心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相信耶和華是真神的理由。2.在任何困難環境中都願意堅信上帝。金 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啟幼金句:「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詩 歌:「只有一位真神」(兒歡Ⅰ,No.11)品格教育:專注2禁拜偶像本課經文:出二十4~6;出卅二本課目的:願意將自己分別為聖,學習愛上帝超過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偶像」是什麼。2.列舉出生活中有那些「偶像」取代了上帝的位置。金 句:「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啟幼金句:「不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4)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兒歡Ⅲ,No.1)品格教育:決心3尊敬主名本課經文:民廿二~廿四;太五34~37本課目的:學生能尊敬上帝的名字,尊主為聖。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何謂「妄稱主名」。2.為一件曾經妄稱上帝之名的過錯,向上帝認罪、禱告,並向人道歉請求原諒。金 句:「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啟幼金句:「不妄稱耶和華的名。」(出埃及記二十7)詩 歌:「打電話給天父」(兒歡Ⅲ,No.2)品格教育:尊敬4遵守主日本課經文:出二十8~11;出十六22~30本課目的:學生知道要遵守主日,重視敬拜上帝的日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明主日的由來和意義。2.提出一項抗拒不來主日學的誘惑之法。3.舉一例說明要如何改變自己參加主日學的態度,並能實行。金 句:「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二十8)啟幼金句:「記念安息日」(出二十8)詩 歌:「尊主為大」(兒歡Ⅲ,No.4)品格教育:恆心5孝敬父母本課經文:申五16;路得記選讀本課目的:學生能實踐十誡的教導,成為孝順、尊敬父母的孩子。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什麼是與父母相處的最好方法。2.舉出一件並能做到「孝敬父母」的事。金 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啟幼金句:「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二十12)詩 歌:「孝敬」(兒歡Ⅲ,No.5)品格教育:順服6愛惜生命本課經文:創四1~10;申十九1~13本課目的:學生能愛惜生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作出非理性的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恨人」與「殺人」的關係。2.在本週內去向所厭惡的人說和好的話。金 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啟幼金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二十13)詩 歌:「感謝天父」(兒歡Ⅲ,No.6)品格教育:尊重7清潔的心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五28;撒下十一本課目的:學生能夠潔身自愛,為不當的心思、意念和行為認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約瑟在面對誘惑時的榜樣。2.省察自己,並為不當的思想向天父認罪。3.邀請耶穌充滿我們整個的心。金 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啟幼金句:「不可姦淫。」(出埃及記二十14)詩 歌:「撒旦!快走開」(兒歡Ⅲ,No.7)品格教育:勇敢8我不偷盜本課經文:出二十15本課目的:學生了解拿取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犯偷竊罪。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偷盜的行為有那些?2.為自己曾犯的偷盜行為向上帝認罪,並有補償的行動。金 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啟幼金句:「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詩 歌:「無論事情怎麼樣」(兒歡Ⅲ,No.8)品格教育:節制9說誠實話本課經文:太廿六59~68;徒六11~15本課目的:學生學習說誠實話、做正直人,不虛謊、不陷害別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舉例說明「說謊」的害處。2.為曾經說過的謊言向上帝也向人認罪。金 句:「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啟幼金句:「不可證陷害人。」(出埃及記二十16)詩 歌:「快樂天使」(兒歡Ⅲ,No.9)品格教育:誠實10知足常樂本課經文:出二十17;王下五15~27本課目的:學生能不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且為所擁有的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為上帝所賜的事物作感恩禱告。2.說出上帝降災與基哈西的原因。3.在本週內與人分享一件自己所擁有的事物。金 句:「不可貪戀人……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啟幼金句:「不貪戀人所有的。」(出埃及記二十17)詩 歌:「牽我小手」(兒歡Ⅲ,No.3)品格教育:感恩11全心愛主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30本課目的:學生樂意實行愛上帝的具體行動。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希西家如何表現愛上帝的心。2.在本週內做一件服事主的工作。金 句:「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啟幼金句:「要盡力愛上帝。」(馬可福音十二30)」詩 歌:「感謝天父」品格教育:忠貞12愛人如己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30~37本課目的:學生樂意用心去關懷周圍人的需要。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如何表現基督徒的愛心。2.提出二項「愛人如己」的實際行動。金 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啟幼金句:「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31)詩 歌:「來到神的殿中」品格教育:熱誠 ..
耶穌花園II-中小級 (3-4年級) 學生本
目錄 04 教材使用說明 010 第一單元 禱告 012 第1課 向上帝禱告 018 第2課 要等候 024 第3課 請大聲說 030 第4課 無論在何處 036 第二單元 牧童與國王 038 第5課 我們的領袖 046 第6課 解決衝突 052 第7課 感謝上帝 058 第8課 親切待人 064 第9課 忠告!忠告! 070 第三單元 以斯帖──勇敢的王后 072 第10課 我很特別 078 第11課 不容易信靠時 084 第12課 惟有勇氣 090 第13課 化險為夷 P.3 096 第四單元 但以理與朋友的冒險 098 第14課 憑信心選擇 104 第15課 向世界說「不」 112 第16課 比王強大 118 第17課 憑信心跟隨的人 124 第五單元 先知們 126 第18課 站在上帝這一邊 132 第19課 需要繼續做的事 138 第20課 上帝的愛 144 第21課 禮拜與生活 150 第22課 順服與不順服 156 第六單元 耶穌的誕生 158 第23課 等候彌賽亞 164 第24課 不要擔心 170 第25課 謝謝?,上帝! 176 第26課 請保守我們的安全 ..
箴言與品格-幼稚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所羅門在他的國度極其平安時,寫了一本箴言書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如何謹慎自守。論及的範圍極廣,包括對年輕人的勸戒、抵擋試探、待人接物、道德倫常、家庭生活、夫婦之道、言談話語、認識真神、尋求真理、貧窮富足……等,人只要聽從其中的勸導,就會與神親密同行。「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7)真智慧乃使人明白人生最好的終局,促使人與人之間的和好,引導人們進入真理,養成美好的宗教信仰。耶和華是智慧的根源,如果沒有敬畏神的知識,就不會認識神。有智慧才會遠離惡事,過敬虔的生活,走在光明的道路中。本季課程從箴言裡挑選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智慧的人、交朋友、錢財使用、好行為。第一單元「智慧的人」,一至四課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智慧的人樂意尋求神追求卓越、願意親近等候神的應許、用謙卑的態度禱告、讓神來掌管改變自己的生命和個性。第二單元「交朋友」,五至七課讓學生認知耶穌不但是我們永遠的好朋友,祂還要幫助我們在生活上結交能夠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遠離罪的引誘,在神家中接受教導。第三單元「錢財使用」,八至九課引導學生善用錢財,樂意奉獻金錢給主,也能看重別人的需要,施捨予人。第四單元「好行為」,十至十二課教導學生常用口說出讚美神和人的好話,禁止做神所厭惡的壞行為,並且從神所創造的昆蟲和小動物身上學習勤勞。親愛的老師,相信因著您用心預備課程,藉著您的教導,一定會看出學生在生命及品格上的改變。願神賜福您平安喜樂。第一輯第四冊6-8月「箴言與品格」課程大綱1.尋找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三1~21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尋求神,追求卓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在聖經中尋求神的智慧。2.積極主動追尋主所喜悅的路。金句:「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走正直的路。」--箴言四11--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主動2.等候彌賽亞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二25~38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渴慕等候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西面和亞拿等候主的原因。2.有一顆渴慕的心來親近主。金句:「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箴言八34--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兒童歡唱Ⅲ,No.67)品格教育:盼望3.兩種禱告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八9~14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是能夠反省自己、謙卑悔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辨並列舉神喜悅何種禱告的態度。2.本週反省自己禱告的心態,並列出需要改進之處。金句:「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祂所喜悅。」--箴言十五8--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兒童歡唱Ⅱ,No.285)品格教育:誠懇4.撒該下來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九1~10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謙卑親近神,神必改變他的生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撒該信主前和信主後的改變。2.本週內改變自己不討人喜歡之處。金句:「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箴言十9--詩歌:「賜我新生命」(兒童歡唱Ⅲ,No.69)品格教育:能屈能伸5.麻吉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五4;箴言十八24本課目的:認知主耶穌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受耶穌的邀請,成為祂的好朋友。2.努力傳福音使別人認識耶穌。金句:「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十八24--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兒童歡唱Ⅲ,No.70)品格教育:可靠6.四位朋友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二1~12本課目的:結交能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真正好朋友的定義。2.交朋友時要慎重選擇。金句:「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十七17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品格教育:熱誠7.浪子回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11~32本課目的:神隨時彰顯祂的慈愛,希望我們回轉歸向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離開壞朋友的引誘。2.在神家中接受教導。金句:「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箴言十三13--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品格教育:真愛8.兩個小錢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41~44本課目的:樂意奉獻金錢給神,並且學習金錢管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金錢的使用。2.學習窮寡婦奉獻的心意。金句:「智慧人的財,為自己的冠冕。」--箴言十四24上半--詩歌:「數算主恩」(兒童歡唱Ⅱ,No.273)品格教育:善用資源9.少年財主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九16~22本課目的:智慧人善於管理錢財,樂於施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分配使用得宜。2.看重別人的需要,能夠施捨予人。金句:「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言十五16--詩歌:「每一天」(兒童歡唱Ⅱ,No.241)品格教育:施捨10.謹慎言語本課經文:雅各書三5~12;箴言選讀本課目的:操練謹慎說話,願意常說感謝讚美的言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禁止口中說出惡言。2.學習用口說出讚美神和讚美人的話。金句:「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慎重11.七件惡事本課經文:箴言六16~19本課目的:願意學習遠離罪惡,不受生活中罪的引誘。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分辨善惡,離開不好的思想。2.遵行神的話,做討神喜悅的事。金句:「不可行惡人的路,不要走壞人的道。」--箴言四14--詩歌:「像我這樣」(兒童歡唱Ⅱ,No.240)品格教育:敏銳12.動物的啟示本課經文:箴言六6~11;卅24~31本課目的:知道動物的長處,並學習反省自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認知神必祝福殷勤工作的人。2.學習合群、做事有秩序。金句:「懶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飢餓。」--箴言十九15--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品格教育:勤勞..
耶穌花園II-初小級 (1-2年級) 學生本
單元一 路得與波阿斯 014第1課 以信心跟隨的路得 020第2課 付出關心的波阿斯 026第3課 接受忠告的路得 032第4課 遵守約定的波阿斯 單元二 大衛 040第5課 內心比外表更重要 046第6課 有上帝同在就沒問題 052第7課 只要原諒,就會幸福 058第8課 需要有上帝的智慧 064單元三 以利亞 066第9課 上帝填滿需要 072第10課 上帝必看顧 078第11課 不是上帝的對手 084第12課 上帝讓我重拾信心 090第13課 在上帝的手中 單元四 尼希米與以斯拉 098第14課 上帝居首位 104第15課 一起同心合力 110第16課 公平對待 116第17課 為上帝而活 122單元五 學校 124第18課 尋求最重要的能力 130第19課 體貼,帶來改變 136第20課 像蜜一樣的智慧 142第21課 信仰,永不妥協 148單元六 耶穌的降生 150第22課 期待奇妙大事 156第23課 馬槽嬰孩為我而來 162第24課 上帝差派天使 168第25課 救贖主降臨了 ..
(絕版)耶穌說故事-初小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 比喻是自古以來常為人們所用的方法,藉以表達許多真理。 耶穌基督的教訓有三分之一是藉由比喻來傳達,祂以獨特的用法,將比喻的功效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喻也是耶穌信息的特色,祂的比喻歷久彌新,沒有任何故事可與其媲美,在運用上更令人望塵莫及。 耶穌採用比喻作教導的方法。祂用這方法教訓學生,也用這方法對付法利賽人。門徒曾經問祂:「祢說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太十三10~14)只有天國的子民才容易明白比喻,非天國的外人或沒有屬神生命的人是很難明白的。 耶穌所講的比喻甚多,祂的觀察敏銳、想像豐富,祂的辨別深刻入微,沒有人能與祂相比。祂用一些眾人熟悉的東西,幫助我們藉日常的事物和關係來明白屬靈的道理。 本季「耶穌說故事」教導兒童認識有關救恩及天國的真理,來引導他們確實將真理運用在生活中。相信透過這季的教導,能使學生更明白真理,將信仰與生活連結在一起,成為榮神益人的小基督。 願神賜福您的服事,充滿喜樂、信心、智慧與聖靈的引導。一、撒種與收穫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1~23;馬可福音四1~9;路加福音八4~18本課目的:願意成為能夠結果子的基督徒,用生命來榮耀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立志成為好心田接受主的道。2.至少說出成為好心田的三樣具體行動。金 句:「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 一百倍的。」(馬可福音四20)啟幼金句:「聽道,領受,結實。」(馬可福音四20)詩 歌:「嘿!別怕累」(兒童歡唱Ⅲ,No.79)品格教育:安穩二、誰能進天國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24~30;36~43(稗子的比喻)本課目的:明白在末日審判時,神必會按人所行的分別善惡。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善」和「惡」的分別。2.遵行神的話,生活中有美好見證。金 句:「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道書十二14)啟幼金句:「人所做的事……神必審問。」(傳道書十二14)詩 歌:「愛的世界」(兒童歡唱Ⅲ,No.80)品格教育:謹慎三、小小的種子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31~32;馬可福音四30~32;路加福音十三18~21本課目的:知道神願意使用微小的人事物來為祂成就大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輕看自己的微小,樂意奉獻自己給神使用。2.相信神能使微小的事產生大效果。金 句:「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馬太福音十8)啟幼金句:「白白得來,也要白白捨去。」(馬太福音十8)詩 歌:「愛的世界」品格教育:決心四、藏寶與尋珠(聖誕節)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三44~46本課目的:確信天國是無價之寶,值得人們付上一切代價去得著。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解釋這個比喻的意義。2.列舉天國的救恩為什麼珍貴。金 句:「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三8)啟幼金句:「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三8)詩 歌:「尋寶的路」(兒童歡唱Ⅳ,No.32)品格教育:明辨五、無限的饒恕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八21~35本課目的:明白耶穌基督饒恕我們一切過犯,我們也要饒恕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耶穌要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去饒恕人。2.本週實行饒恕,與人和好的行動。金 句:「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十九11)啟幼金句:「寬恕人的過失。」(箴言十九11)詩 歌:「七十個七次」(兒童歡唱Ⅳ,No.33) 品格教育:饒恕六、失羊和失錢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3~10本課目的:了解神愛世人,祂要逐一尋找失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此比喻與我有何關係。2.分辨自己是否已經被神尋回。金 句:「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加福音十五10)啟幼金句:「罪人悔改,為他歡喜。」(路加福音十五10)詩 歌:「找找找」(兒童歡唱Ⅲ,No.75)品格教育:憐憫七、葡萄園工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二十1~16本課目的:認識神的救恩是公義公平、無偏無私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救恩」的意義。2.為自己已經得著救恩常常感謝。金句:「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詩篇一四五17)啟幼金句:「耶和華所行的公義。」(詩篇一四五17)詩 歌:「早起親近神」(兒童歡唱Ⅲ,No.83)品格教育:公正八、大兒與小兒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一28~32本課目的:神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必須言行一致。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真正遵行神的旨意去行,不敷衍,不馬虎。2.行事為人誠實正直。金 句:「你要除掉邪僻的口,棄絕乖謬的嘴。」(箴言四24)啟幼金句:「棄絕乖謬的嘴。」(箴言四24)詩 歌:「我是主寶貝」(兒童歡唱Ⅳ,No.36)品格教育:可靠九、愚蠢的財主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二13~21本課目的:耶穌要我們去思想暫時與永恆的價值差異。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用自己所擁有的去幫助人。2.為教會事工樂意奉獻金錢。金句:「…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摩太前書六17)啟幼金句:「倚靠我們的神。」(提摩太前書六17)詩 歌:「尋寶的路」品格教育:智慧十、天國的筵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四15~24本課目的:明白凡飢渴慕義的人,都可來到神面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此比喻的意義。2.把握機會決志信主。金 句:「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馬太福音廿二14)啟幼金句:「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馬太福音廿二14)詩 歌:「耶穌愛世人」(兒童歡唱Ⅲ,No.76)品格教育:主動十一、寡婦和法官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八1~8本課目的:了解神垂聽我們的禱告,所以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把任何困難帶到神面前。2.列舉自己要在哪些事上學習常常禱告不灰心。金 &nbs ; 句:「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十二12)啟幼金句:「禱告要恆切。」(羅馬書十二12)詩 歌:「神必垂聽禱告」(兒童歡唱Ⅳ,No.41)品格教育:耐性十二、忠心的僕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五14~30本課目的:知道在生活中必須盡心盡力做個負責任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的恩賜是什麼?2.本週內實踐兩件需要忠心盡責的工作。金 句:「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福音廿五29)啟幼金句:「有的還要加給他。」(馬太福音廿五29)詩 歌:「耶穌愛世人」品格教育:盡責..
信仰與風俗-兒童級老師本
給老師的話 時間過得很快,上完前幾季新道光課程,期盼您的學生已從神的話語中得到幫助與成長。 本季課程將與學生共同研究聖經中的一些風俗習慣,猶太人的節期和我們國家的節期有何相異之處?耶穌如何看待食、衣、住、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何關係呢?盼望藉著一季又一季的聖經課程,使我們更能體會神的愛與祂奇妙的恩典,更盼望學生因著遵行神的話,在這個世代成為神大能的勇士,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感謝主,相信您是樂意參與主日學事奉的好老師,為著您願意成為一個默默的耕耘者,我們感謝父神。也為著您灌溉孩童們的心田所付出的代價,我們謝謝您! 願神賜福您,並記念您對孩童們的關懷與教導。 第二輯第四冊--6-8月「信仰與風俗」課程大綱目錄1逾越節日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二1~14本課目的:明白唯有信靠耶穌基督才能逃過將來的審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紀念神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2.在過年時全家人紀念神的恩典。金句:「你們要記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出埃及記十二14)詩歌:「一步兩個腳印」(兒童歡唱Ⅲ,No.34)品格教育:信靠2耶穌家譜(談祭祖)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一1~17;路加福音三23~38本課目的:緬懷祖先所留下的資產,並在生活上有良好見證。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用掃墓或其他方式紀念自己的祖先。2.向人見證基督徒是不忘祖的族群。金句:「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命記卅二7)詩歌:「讚美祂」(兒童歡唱Ⅰ,No.10)品格教育:盡責3感恩節日本課經文:利未記廿三章本課目的:從每個節日思想神的愛,並且操練凡事充滿感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從聖經的節日學習作感恩的人。2.願意獻上自己最寶貝的給神。金句:「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一三六1)詩歌:「讚美祂」品格教育:感恩4彼此分享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九章本課目的:思想節日的真正意義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中秋節的由來與意義。2.生活中懂得和人分享物資。金句:「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詩篇七十七11)詩歌:「奇妙真奇妙」(兒童歡唱Ⅰ,No.21)品格教育:慷慨5飲食文化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六25~34本課目的:認識聖經中提到的食物,並且知道不同國家飲食文化的差異性。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自己愛吃的食物至少三種。2.渴慕神的話語如同食物一般。金句:「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四4b)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知足6聖經植物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15~20、廿一18~22;詩篇五十一7本課目的:從植物明白生命必須與耶穌基督相連,才能得到滋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裏常提到的植物有哪些。2.從端午節時必須預備的植物思想神的愛。金句:「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七18)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謹慎7幫助孤寡本課經文:使徒行傳九36~42、十六14~15本課目的:從多加樂於助人的故事,學習良好美德。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或畫出聖經時代的穿著。2.學習多加樂於助人的榜樣。金句:「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立比書四9a)詩歌:「用我一生榮耀主」(兒童歡唱Ⅳ,No.65)品格教育:美德8嬰兒取名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一8~80、二21本課目的:認知名字所代表的意義,並能榮耀主名。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人物名字的意義。2.說出父母為自己取名字時有何的期望。金句:「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言二十24)詩歌:「快樂跟隨主」(兒童歡唱Ⅳ,No.23)品格教育:智慧9接待客人本課經文:列王紀王下四8~37本課目的:神喜悅我們用真誠的心款待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不同地方招待客人的方式。2.說出聖經裏有哪些人曾招待客人的榜樣。金句:「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十三2)詩歌:「小小雙手為主工作」(兒童歡唱Ⅰ,No.160)品格教育:真誠10快樂婚禮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廿五1~13本課目的:從聖經中的婚禮學習凡事都要事先預備。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中的婚禮與我們的文化有何異同。2.隨時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事。金句:「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得前書四7)詩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308)品格教育:機警11井邊婦人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四1~29本課目的:耶穌與井邊婦女的談話,認知聖經中婦女的工作。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時代婦女的工作。2.認知耶穌對井旁婦女談話的意義。金句:「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十二11)詩歌:「一步兩個腳印」品格教育:勤奮12兩種根基本課經文:馬太福音七24~27本課目的:認知房子的結構必須要有堅固的根基,信仰也必須禁得起考驗。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聖經裏房子的構造與故事的關聯性。2.畫出自己喜愛的房子造型。金句:「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篇一二七1)詩歌:「兩種根基」(兒童歡唱Ⅰ,No.80)品格教育:安穩..
箴言與品格-初小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 所羅門在他的國度極其平安時,寫了一本箴言書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如何謹慎自守。論及的範圍極廣,包括對年輕人的勸戒、抵擋試探、待人接物、道德倫常、家庭生活、夫婦之道、言談話語、認識真神、尋求真理、貧窮富足……等,人只要聽從其中的勸導,就會與神親密同行。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一7)真智慧乃使人明白人生最好的終局,促使人與人之間的和好,引導人們進入真理,養成美好的宗教信仰。耶和華是智慧的根源,如果沒有敬畏神的知識,就不會認識神。有智慧才會遠離惡事,過敬虔的生活,走在光明的道路中。 本季課程從箴言裡挑選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智慧的人、交朋友、錢財使用、好行為。 第一單元「智慧的人」,一至四課引導學生明白,一個智慧的人樂意尋求神追求卓越、願意親近等候神的應許、用謙卑的態度禱告、讓神來掌管改變自己的生命和個性。 第二單元「交朋友」,五至七課讓學生認知耶穌不但是我們永遠的好朋友,祂還要幫助我們在生活上結交能夠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遠離罪的引誘,在神家中接受教導。 第三單元「錢財使用」,八至九課引導學生善用錢財,樂意奉獻金錢給主,也能看重別人的需要,施捨予人。 第四單元「好行為」,十至十二課教導學生常用口說出讚美神和人的好話,禁止做神所厭惡的壞行為,並且從神所創造的昆蟲和小動物身上學習勤勞。 親愛的老師,相信因著您用心預備課程,藉著您的教導,一定會看出學生在生命及品格上的改變。願神賜福您平安喜樂。 第一輯第四冊6-8月「箴言與品格」課程大綱 1.尋找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三1~21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尋求神,追求卓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樂意在聖經中尋求神的智慧。2.積極主動追尋主所喜悅的路。金句:「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走正直的路。」--箴言四11--詩歌:「主在我裡面」(兒童歡唱Ⅱ,No.248)品格教育:主動 2.等候彌賽亞本課經文:路加福音二25~38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渴慕等候親近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西面和亞拿等候主的原因。2.有一顆渴慕的心來親近主。金句:「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箴言八34--詩歌:「有主同在我就滿足」(兒童歡唱Ⅲ,No.67)品格教育:盼望 3.兩種禱告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八9~14本課目的:智慧的人是能夠反省自己、謙卑悔罪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分辨並列舉神喜悅何種禱告的態度。2.本週反省自己禱告的心態,並列出需要改進之處。金句:「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祂所喜悅。」--箴言十五8--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兒童歡唱Ⅱ,No.285)品格教育:誠懇 4.撒該下來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九1~10本課目的:智慧的人願意謙卑親近神,神必改變他的生命。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撒該信主前和信主後的改變。2.本週內改變自己不討人喜歡之處。金句:「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箴言十9--詩歌:「賜我新生命」(兒童歡唱Ⅲ,No.69)品格教育:能屈能伸 5.麻吉耶穌本課經文:;約翰福音十五4;箴言十八24本課目的:認知主耶穌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接受耶穌的邀請,成為祂的好朋友。2.努力傳福音使別人認識耶穌。金句:「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十八24--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兒童歡唱Ⅲ,No.70)品格教育:可靠 6.四位朋友本課經文:馬可福音二1~12本課目的:結交能彼此扶持,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真正好朋友的定義。2.交朋友時要慎重選擇。金句:「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十七17詩歌:「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品格教育:熱誠 7.浪子回頭本課經文:路加福音十五11~32本課目的:神隨時彰顯祂的慈愛,希望我們回轉歸向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離開壞朋友的引誘。2.在神家中接受教導。金句:「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箴言十三13--詩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品格教育:真愛 8.兩個小錢本課經文:馬可福音十二41~44本課目的:樂意奉獻金錢給神,並且學習金錢管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金錢的使用。2.學習窮寡婦奉獻的心意。金句:「智慧人的財,為自己的冠冕。」--箴言十四24上半--詩歌:「數算主恩」(兒童歡唱Ⅱ,No.273)品格教育:善用資源 9.少年財主本課經文:馬太福音十九16~22本課目的:智慧人善於管理錢財,樂於施捨。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分配使用得宜。2.看重別人的需要,能夠施捨予人。金句:「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言十五16--詩歌:「每一天」(兒童歡唱Ⅱ,No.241)品格教育:施捨 10.謹慎言語本課經文:雅各書三5~12;箴言選讀本課目的:操練謹慎說話,願意常說感謝讚美的言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禁止口中說出惡言。2.學習用口說出讚美神和讚美人的話。金句:「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言廿一23--詩歌:「主在我裡面」品格教育:慎重 11.七件惡事本課經文:箴言六16~19本課目的:願意學習遠離罪惡,不受生活中罪的引誘。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懂得分辨善惡,離開不好的思想。2.遵行神的話,做討神喜悅的事。..
摩西的故事-兒童級教師本
給老師的話 以色列人在埃及被奴役了四百年,法老王殘酷地壓迫他們。神聽見他們的呼求,要拯救他們脫離埃及的奴役,從捆綁中得到救贖,於是神呼召摩西成為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領袖。這其間發生了許多神蹟奇事:離開埃及前的十災、在曠野中神用雲柱和火柱帶領他們、埃及追兵來時神讓紅海分開、埃及大軍被淹沒覆亡、苦水變甜、天降嗎哪,以及賜下鵪鶉餵養他們等,顯明天父的大能與榮耀。 雖然神不斷向百姓證明祂的大能和慈愛,但是百姓仍然抱怨,嚷著要回復在埃及時的光景。神供應他們身體上和靈性上的需要,也懲罰他們的不信與叛逆之罪。後來神在西乃嚴肅地與摩西會面,頒下律法誡命,作為百姓的生活準則。 摩西來到神的面前,他敬畏神,全心順服祂,依靠祂;四十年的曠野生活並不好過,只有像摩西那樣認識神、天天親近神,並且存心信靠順服神的人才能擔當這個重任。每位老師的責任就像摩西一樣,帶領孩子們在生活中順服信靠神。願神賜福每一位老師充滿挑戰與恩典的服事。 「摩西的故事」課程大綱目錄 一、籃裡的嬰孩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一~二10 本課目的:神對每個人都有特別的計畫,祂要拯救自己的百姓脫離困境。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相信神必保守看顧祂的孩子一切平安。 2.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為了榮耀神。 金 句:「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五十六3) 詩 歌:「小小摩西」(兒歡Ⅳ,No.75) 品格教育:順服 二、耶和華顯現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二11~七13 本課目的:神特別揀選摩西來完成祂的旨意。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摩西如何被神塑造成為謙卑的領袖。 2.樂意改變自己成為合神心意的人。 金 句:「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希伯來書十二6) 詩 歌:「傾聽」(兒歡Ⅳ,No.76) 品格教育:決心 三、世紀大災難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七14~十29 本課目的:神行神蹟顯出祂的大能力。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行神蹟的目的。 2.願意悔改歸向神。 金句:「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祂。」(詩篇一○八13) 詩 歌:「普天萬物讚美主」(兒歡Ⅳ,No.77) 品格教育:信賴 四、最後的懲罰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一1~十三16 本課目的:紀念耶穌在十字架上贖罪的意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逾越節所代表的意義。 2.願意相信耶穌基督為個人的救主。 金 句:「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二20下半) 詩 歌:「羔羊寶血」(兒歡Ⅳ,No.78) 品格教育:真愛 五、海水分開了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三17~十五21 本課目的:不管在任何環境,神都會保護信靠祂的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自己目前所面臨的困難。 2.當困難來臨時有堅定的信心倚靠神。 金 句:「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馬可福音九23) 詩 歌:「天降神蹟」(兒歡Ⅳ,No.79) 品格教育:堅忍 六、食物從天降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五22~十六36 本課目的:神日夜不停照顧供應我們一切需要,我們當讚美神。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養成為飲食感謝神的習慣。 2.用詩歌及禱告常常讚美神。 金 句:「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以賽亞書四十29) 詩 歌:「學像摩西」(兒歡Ⅰ,No.175) 品格教育:感恩 七、葉忒羅獻策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八章 本課目的:順服領袖的帶領,認知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學習參與付出,分工合作將事情完成。 2.不論在家裡或學校樂意順服領袖的帶領。 金 句:「惡謀為耶和華所憎惡;良言乃為純淨。」(箴言十五26) 詩 歌:「神的話」(兒歡Ⅳ,No.81) 品格教育:尊重 八、神頒布十誡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九~二十章;卅一18 本課目的:神所頒布的誡命是給我們一個生活的準則。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十條誡命的內容,並能實際去遵行。 2.每天至少做一件愛神和愛人的事。 金句:「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言十四27) 詩 歌:「喔!祂配得」(兒歡Ⅳ,No.82) 品格教育:寬容 九、拜金牛神像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卅二章 本課目的:要有堅定的信仰,專心敬拜獨一真神。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全心全意敬拜耶和華神。 2.和人分享福音的好消息。 金 句:耶和華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做完全人。」(創世記十七1下半) 詩 歌:「信心」(兒歡Ⅳ,No.83) 品格教育:專注 十、榮光滿會幕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卅五4~卅六7;卅九32~四十38 本課目的:明白造會幕的意義,並用實際行動來服事神。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認知教會是敬拜神的特別地方,應當有正確的態度。 2.說出自己能奉獻給教會的東西和才能。 金句:「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詩篇九十六8) 詩 歌:「數算主恩」(兒歡Ⅳ,No.84) 品格教育:分享 十一、偵查迦南地 本課經文:民數記十三~十四章 本課目的:神喜悅我們用積極的態度,不說埋怨的話語。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
王后的故事-啟幼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歷史和經驗證明,一個女人雖然不是君王的妻子,仍可具有后儀。在每一個女人身上都有著王后般的高貴風儀,無論在什麼環境,處於何種地位,她只要忠於天賦氣質,塑造自己的人格美,以「王后」的身分安居寶座,必然會贏得人們的敬愛和尊重。在聖經的王族肖像畫廊裏,王后的倩影並不多見。聖經裏的好王后儘管寥寥無幾,仍足以啟發所有的女性發揚尊貴的婦德。至於惡后,則可用來警惕後人不可重蹈覆轍。聖經裏雖然有許多足為楷模的理想的人物,但是聖經同樣毫不忌憚地揭示其完美品格後的真實面。這兩種圖畫在聖經中交錯出現。有些人物德高望重,令人無法企及,有一些人則卑劣殘暴,叫人怵目驚心。知道如何取捨,就可以激勵最軟弱的人奮力上進。本季課程「王后的故事」給男女兩性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兩性之一的一方墮落,另一方跟著墮落,一方上進,另一方也隨著上進。兩性不是一起跌倒,就是一起站立。雖然主日學孩童的年齡不一,仍可從這些王后的身上學習到各種不同的品格,找尋學習的模範。相信每一位主日學老師都願忠心地擺上時間、恩賜、金錢……來餵養主的小羊。願神賜福您!第四輯第三冊「王后的故事」(2018年3-5月)1被棄之后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一章本課目的:明白順服的結果必帶來祝福,背逆的結果必帶來懲罰。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在生活中有彼此順服的態度。2.願意在言語行為上有所改變。金 句:「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以弗所書五21)啟幼金句:「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以弗所書五21)詩 歌:「快樂雙手」(兒童歡唱Ⅰ,No.102)品格教育:順服2選美大會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二章本課目的:知道真正的美德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學習以斯帖的美德。2.用謙和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金 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馬書十四19)啟幼金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羅馬書十四19)詩 歌:「大山可以挪開」(兒童歡唱Ⅰ,No.168)品格教育:美德3惡人獻計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三章本課目的:明白神不喜悅心中懷著詭詐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了解心中不可存著害人之心。2.願意求神赦免自己所犯的過錯。金 句:「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十九21)啟幼金句:「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十九21)詩 歌:「祂是全能」(兒童歡唱Ⅰ,No.176)品格教育:寬容4禱告三天本課經文:以斯帖記四章本課目的:知道神垂聽迫切祈求的禱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把一切難處跟神禱告。2.把握機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盡到自己的責任。金 句:「但義人得救,是由於耶和華;祂在患難時作他們的營寨。」(詩篇卅七39)啟幼金句:「但義人得救,是由於耶和華。」(詩篇卅七39)詩 歌:「不要不要不要怕」(兒童歡唱Ⅱ,No.295)品格教育:耐性5冒死見王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五~六章本課目的:明白愛神的人必蒙神紀念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在別人有需要或危難時,願意幫助人。2.禱告之後要耐心等候神。金 句:「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八28)啟幼金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28)詩 歌:「我有上帝為倚靠」(兒童歡唱Ⅱ,No.297)品格教育:勇氣6害人害己本課經文:以斯帖記七~八章本課目的:知道作惡的結果就是滅亡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了解人不能逃避未來的審判,基督是唯一的道路。2.決志接受耶穌,讓祂來掌管我們的生命。金 句:「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 33)啟幼金句:「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 33)詩 歌:「祂用愛尋找我」(兒童歡唱Ⅱ,No.305)品格教育:公義7米甲王后本課經文:撒上十八17~30;撒下六12~23本課目的:了解要尊敬神所揀選的領袖或在上掌權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誠懇地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2.不可任意嘲笑別人。金 句:「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哥林多前書十24)啟幼金句:「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哥林多前書十24)詩 歌:「行#的路」(兒童歡唱Ⅲ,No.45)品格教育:尊重8亞比該王后本課經文:撒上廿五1~42本課目的:操練有智慧處理事情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從亞比該身上學習她的機警和智慧。2.說話得體,懂得謹言慎行。金 句:「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十五1)啟幼金句:「回答柔和,使怒消退。」(箴言十五1)詩 歌:「神的話語有能力」(兒童歡唱Ⅲ,No.48)品格教育:機警9拔示巴王后本課經文:撒下十一~十二25本課目的:明白悔改的重要,並且知道神必憐憫、赦免真心認錯的人。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不受罪的挾制,願意求神赦免。2.了解神會祝福真心悔改的人。金 句:「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卅四18)啟幼金句:「耶和華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卅四18)詩 歌:「悔改得赦免」(兒童歡唱Ⅲ,No.56)品格教育:謙卑10耶洗別王后本課經文:王上十八~十九章;王下九章本課目的:願意重視內心的清潔甚於外表的裝飾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從耶洗別身上得到警惕。2.反省自己的心思意念是否討神喜悅。金 句:「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箴言卅一30)啟幼金句:「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箴言卅一30)詩 歌:「讚美主」(兒童歡唱Ⅳ,No.7)品格教育:良善11冷血之后本課經文:王下十一章:代下廿二10~廿三章本課目的:明白神是慈愛公義的神,不容許作惡的人計謀得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會使用何種方法參與在每一個事件中。2.學習用信心倚靠神的信實公義。金 句:「但主是信實的,要堅固你們,保護你們脫離那惡者。」(帖撒羅尼迦後書三3)啟幼金句:「但主是信實的,保護你們脫離那惡者。」(帖撒羅尼迦後書三3)詩 歌:「快樂雙手」品格教育:守信12女王之旅本課經文:王上十章;代下九1~12本課目的:知道神的智慧超過萬物的價值,值得我們努力追求。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價值觀改變,以聖經的觀點看世界。2.願意讀聖經的話,愛跟神禱告。金 句:「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以賽亞書五十五6)啟幼金句:「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以賽亞書五十五6)詩 歌:「祂用愛尋找我」品格教育:智慧..
世界的開始-啟幼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從本季起又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以創世記一~廿五章的經文為教學重點,課程內容大致如下:神起初的創造是有計畫,而且是美好的,充滿著慈愛與信實,我們應當照著神的旨意來管理、愛護神所創造的一切。但是因著人不順服神的話,使罪進入這個世界,破壞了神的創造,但是神仍然施行拯救,期望人能從罪惡中轉回,歸向祂,得著祂的救恩。因此神揀選了亞伯蘭,應許他作一個大族的父,萬國會因這族得福。創世記的圖片及教學輔助品很多,老師可以事先預備好。每個單元中的活動僅供參考,若老師還有更多的活動方式,歡迎提供給我們一起交流使用。盼望因著這一季課程的教導,使老師與學生的靈命都一起增長,願神賜福您的擺上,必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祈求三位一體的神幫助我們,讓新道光教材秉持著聖經原則,透過自己的文化,針對現代兒童的生活情境,使兒童在德、智、體、群、美、育、靈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目錄:第一輯第一冊(9-11月)「世界的開始」1.上帝說本課經文:創世記一1~31本課目的:明白上帝說的話是充滿權威和能力的,並且創造是有次序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創造天地萬物的次序,並且感謝神。2.認識神話語的能力,學習說話謹慎。3.學習凡事有次序,守規律。金 句:「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啟幼金句:「……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詩 歌:「天父說」(兒童歡唱Ⅰ,No.12)品格教育:井然有序2.美好的創造本課經文:創世記一~二3本課目的:明白上帝看祂所造一切都甚美好,而要愛惜天父所造的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愛惜身邊的環境,有正確的環保觀念。2.用實際行動愛護動物。金 句:「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耶利米書十12--啟幼金句:「耶和華用智慧建立世界。」--耶利米書十12--詩 歌:「各地小朋友」(兒童歡唱Ⅰ,No.8)品格教育:仁愛3.可愛的人類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二章本課目的:人是照神的形象被造,擁有尊貴的管理者身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創造人類的目的,成為好的管理者。2.愛惜自己的生命,過討神喜悅的生活。金 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九十12--啟幼金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九十12a--詩 歌:「讚美主創造」(兒童歡唱Ⅳ,No.53)品格教育:自信4.罪的起源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三、四章本課目的:知道因為人類犯罪,以致破壞神造物的美好世界,因此需要神的 救恩,且要懂得認罪悔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常常犯的罪有哪些?知道如何拒絕罪的引誘。2.願意接受神的救恩,向神認錯悔改。金 句:「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啟幼金句:「……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b--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認錯5.挪亞方舟本課經文:創世記六5~七24本課目的:認識神是公義聖潔的主,祂要審判罪惡的世界,但是祂也給人類 預備救恩之路。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給我們預備的救恩之路是什麼。2.願意決志信靠耶穌,並且將福音傳揚給家人。金 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箴言一33--啟幼金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箴言一33a--詩 歌:「挪亞的方舟」(兒童歡唱Ⅳ,No.58)品格教育:信靠6.彩虹的約定本課經文:創世記六18;八1~九17本課目的:明白神用彩虹和人立約,以確保祂的慈愛永不改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的慈愛有哪些,至少為兩件事感謝神。2.願意和神立約,聽從遵守神的話,並且做個守約的人。金 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詩篇八十九34--啟幼金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詩篇八十九34a--詩 歌:「雨後彩虹」(兒童歡唱Ⅳ,No.59)品格教育:誠信7.巴別塔事件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十一1~9目 的:知道人類因著驕傲而聚集,引發巴別塔事件,造成大分散和變亂 口音。所以要敬畏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認知巴別塔建造的原因,以及神對此事的反應。2.願意為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禱告。金句:「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哀三25--啟幼金句:「等候耶和華……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利米哀歌三25--詩 歌:「上帝愛世人」(兒童歡唱Ⅳ,No.60)品格教育:謙卑8.信心之旅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二章;十五章本課目的:認識神對亞伯蘭的呼召和祝福,我們也要成為別人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亞伯蘭蒙福的原因。2.本週內至少表現一件帶祝福給別人的事。金 句:「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 心。」--約翰一書五4—啟幼金句:「……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翰一書五4b--詩 歌:「跟隨主耶穌」(兒童歡唱Ⅰ,No.23,CD第1集)品格教育:信心9.亞伯蘭和羅得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三章~十四章本課目的:明白神期盼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乃是要選擇跟隨祂的腳蹤行。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羅得和亞伯蘭的選擇。2.願意選擇跟隨主的話語而行動。金 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篇廿五12--啟幼金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的路。」--詩篇廿五12--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品格教育:慎重10.邪惡的城市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八20~十九29本課目的:明白罪惡的引誘會不知不覺地影響生活言行,但神願意拯救悔改 的人,至於行惡的人最終會遭受審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毀滅所多瑪、娥摩拉的原因。2.願意除掉生命中不討神喜悅的事。金 句:「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作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 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1~2—啟幼金句:「……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篇一2a)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聖潔11.應許之子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六~十七章;廿一1~21本課目的:神是信實、慈愛的真神,能成就超自然的計畫,成就祂的應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應許」的意義。2.相信神說的話必然應驗。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一○○5)啟幼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詩篇一○○5a)詩 歌:「神必賞賜」(兒童歡唱Ⅳ,No.62)品格教育:慈愛12.以撒娶妻本課經文:創世記廿四章本課目的:知道神引導順服的人走在正路上,信靠祂的人將得到最大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順服神的旨意,凡事願意跟神禱告。2.列出特別想對神禱告的三件事。金句:「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十三4a--啟幼金句:「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命記十三4a--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CD第1集)品格教育:順服 ..
摩西的故事-初小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 以色列人在埃及被奴役了四百年,法老王殘酷地壓迫他們。神聽見他們的呼求,要拯救他們脫離埃及的奴役,從捆綁中得到救贖,於是神呼召摩西成為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領袖。這其間發生了許多神蹟奇事:離開埃及前的十災、在曠野中神用雲柱和火柱帶領他們、埃及追兵來時神讓紅海分開、埃及大軍被淹沒覆亡、苦水變甜、天降嗎哪,以及賜下鵪鶉餵養他們等,顯明天父的大能與榮耀。 雖然神不斷向百姓證明祂的大能和慈愛,但是百姓仍然抱怨,嚷著要回復在埃及時的光景。神供應他們身體上和靈性上的需要,也懲罰他們的不信與叛逆之罪。後來神在西乃嚴肅地與摩西會面,頒下律法誡命,作為百姓的生活準則。 摩西來到神的面前,他敬畏神,全心順服祂,依靠祂;四十年的曠野生活並不好過,只有像摩西那樣認識神、天天親近神,並且存心信靠順服神的人才能擔當這個重任。每位老師的責任就像摩西一樣,帶領孩子們在生活中順服信靠神。願神賜福每一位老師充滿挑戰與恩典的服事。 「摩西的故事」課程大綱目錄 一、籃裡的嬰孩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一~二10 本課目的:神對每個人都有特別的計畫,祂要拯救自己的百姓脫離困境。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相信神必保守看顧祂的孩子一切平安。 2.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為了榮耀神。 金 句:「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五十六3) 詩 歌:「小小摩西」(兒歡Ⅳ,No.75) 品格教育:順服 二、耶和華顯現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二11~七13 本課目的:神特別揀選摩西來完成祂的旨意。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摩西如何被神塑造成為謙卑的領袖。 2.樂意改變自己成為合神心意的人。 金 句:「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希伯來書十二6) 詩 歌:「傾聽」(兒歡Ⅳ,No.76) 品格教育:決心 三、世紀大災難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七14~十29 本課目的:神行神蹟顯出祂的大能力。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行神蹟的目的。 2.願意悔改歸向神。 金句:「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祂。」(詩篇一○八13) 詩 歌:「普天萬物讚美主」(兒歡Ⅳ,No.77) 品格教育:信賴 四、最後的懲罰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一1~十三16 本課目的:紀念耶穌在十字架上贖罪的意義。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逾越節所代表的意義。 2.願意相信耶穌基督為個人的救主。 金 句:「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二20下半) 詩 歌:「羔羊寶血」(兒歡Ⅳ,No.78) 品格教育:真愛 五、海水分開了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三17~十五21 本課目的:不管在任何環境,神都會保護信靠祂的人。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自己目前所面臨的困難。 2.當困難來臨時有堅定的信心倚靠神。 金 句:「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馬可福音九23) 詩 歌:「天降神蹟」(兒歡Ⅳ,No.79) 品格教育:堅忍 六、食物從天降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五22~十六36 本課目的:神日夜不停照顧供應我們一切需要,我們當讚美神。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養成為飲食感謝神的習慣。 2.用詩歌及禱告常常讚美神。 金 句:「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以賽亞書四十29) 詩 歌:「學像摩西」(兒歡Ⅰ,No.175) 品格教育:感恩 七、葉忒羅獻策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八章 本課目的:順服領袖的帶領,認知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學習參與付出,分工合作將事情完成。 2.不論在家裡或學校樂意順服領袖的帶領。 金 句:「惡謀為耶和華所憎惡;良言乃為純淨。」(箴言十五26) 詩 歌:「神的話」(兒歡Ⅳ,No.81) 品格教育:尊重 八、神頒布十誡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十九~二十章;卅一18 本課目的:神所頒布的誡命是給我們一個生活的準則。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十條誡命的內容,並能實際去遵行。 2.每天至少做一件愛神和愛人的事。 金句:「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言十四27) 詩 歌:「喔!祂配得」(兒歡Ⅳ,No.82) 品格教育:寬容 九、拜金牛神像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卅二章 本課目的:要有堅定的信仰,專心敬拜獨一真神。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全心全意敬拜耶和華神。 2.和人分享福音的好消息。 金 句:耶和華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做完全人。」(創世記十七1下半) 詩 歌:「信心」(兒歡Ⅳ,No.83) 品格教育:專注 十、榮光滿會幕 本課經文:出埃及記卅五4~卅六7;卅九32~四十38 本課目的:明白造會幕的意義,並用實際行動來服事神。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認知教會是敬拜神的特別地方,應當有正確的態度。 2.說出自己能奉獻給教會的東西和才能。 金句:「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詩篇九十六8) 詩 歌:「數算主恩」(兒歡Ⅳ,No.84) 品格教育:分享 ..
擁抱耶穌-兒童級/教師.家長使用手冊
給老師的話感謝主,新道光已經進入第二季的教學了,本季正逢聖誕節,因此前三課皆適用於聖誕主日。本季課程內容主角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所用的經文及故事,都是我們老師和學生所熟悉的,老師更需要用心備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耶穌所行的事蹟很多,本季的課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白神愛世人,差派耶穌到這世上來,從耶穌的生平故事中,體會到神的救贖計畫。耶穌的一生中經歷過試探,但耶穌用神的話來抵擋魔鬼,我們更時刻需要用神的話來幫助我們勝過一切試探。耶穌拯救罪人,醫治有病的人,行神蹟,在祂最痛苦時到客西馬尼園禱告,最後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從死裡復活、升天。留下最後的吩咐是「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教導孩童從小學習信靠神,認識真理,明白耶穌的獨特性,學習耶穌的榜樣,是每位主日學教師的責任,相信老師必帶著使命來餵養神國的小子民。願神賜福您福杯滿溢,得人如得魚一樣。課程目錄1.預告救主降生經文:馬太福音一18~25、路加福音一26~38目的:認識「耶穌」的名字—就是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裏救出來,祂要拯救信靠祂的人。金句:「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一21)品格:和睦2.牧人報好消息經文:路加福音二1~20目的:知道耶穌降生的經過,樂意將耶穌降生的好消息告訴別人。金句:「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二11)品格:熱心3.博士朝拜耶穌經文:馬太福音二1~17目的:知道博士朝見主的過程,並且樂意將自己最好的獻給主。金句:「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天天傳揚祂的救恩。」(歷代志上十六23)品格:謙卑4.耶穌在聖殿經文:路加福音二41~52目的:學習耶穌的順服、敬畏神的榜樣,並且喜歡神的話。金句:「祂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希伯來書五9)品格:順服5.耶穌經歷試探經文:馬太福音四1~11、馬可福音一12~13、路加福音四1~13目的:瞭解撒但的計謀,並學習運用主的話來抵擋撒但的詭計。金句:「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一一九105)品格:果斷6.耶穌醫治病人經文:約翰福音五1~18目的:相信耶穌有能力醫治身體或心靈生病的人。金句:「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四13)品格:喜樂7.耶穌說:我是……經文:約翰福音六35~48、51;八12、23;十7、11;十一25;十四6;十五1目的:認識耶穌的各種特殊身分與職責。金句:「基督照我們父上帝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一4)品格:忠貞8.耶穌喜愛小孩經文:馬太福音十九13~15、馬可福音十13~16、路加福音十八15~17目的:知道耶穌喜愛每一個小孩,以激發學生樂意親近主。金句:「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十九14)品格:純真9.耶穌潔淨聖殿經文:約翰福音二13~25目的:知道耶穌看重聖殿的清潔,而願意盡心盡力維護教會和身體的殿。金句:「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馬太福音四10)品格:清潔10.客西馬尼園禱告經文:馬太福音廿六36~46、馬可福音十四32~42、路加福音廿二39~46目的:學習主耶穌隨時警醒禱告的榜樣金句:「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四8)品格:專注11.十架上的七言經文:馬太福音廿七46;路加福音廿三34、43、46;約翰福音十九26~30目的:知道耶穌臨終前說的七句話,並且瞭解其中的意義。金句:「好叫世界得知祢的道路,萬國得知祢的救恩。」(詩篇六十七2)品格:可靠12.最後的吩咐經文:馬太福音廿八16~20目的:願意遵行耶穌的使命去傳揚福音金句:「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可福音十六15)品格:盼望 目錄: 課名/品格 / 經文/目的.......... 1 預告救主降生/和睦 / 太一18-25;路一26-38/認識「耶穌」的名字—就是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裏救出來,祂要拯救信靠祂的人。 2 牧人報好消息/熱心 / 路二1-20/知道耶穌降生的經過,並且樂意將救主降生的好消息告訴別人。 3 博士朝拜耶穌/謙卑 / 太二1-17/知道博士朝見主的過程,並樂意將自己最好的獻給主。 4 耶穌在聖殿/順服 / 路二41~52/學習耶穌順服、敬畏上帝的榜樣,並且喜歡上帝的話。 5 耶穌經歷試探/果斷 / 太四1-11;可一12-13;路四1-13/瞭解撒但的計謀,並學習運用主話來抵擋撒但的詭計。 6 耶穌醫治病人/喜樂 / 約五1-18/相信耶穌有能力醫治身體或心靈生病的人。 7 耶穌說 : 我是/忠貞 / 約翰福音選讀/認識耶穌的各種特殊身分與職責。 8 耶穌喜愛小孩/純真 / 太十九13-15;可十3-16;路十八15-17/知道耶穌喜愛每一個小孩,以激發學生樂意親近主。 9 耶穌聖潔聖殿/清潔 / 可十一15~18;路十九45-48/知道耶穌看重聖殿的潔淨,而願意盡心盡力地維護教會和身體的殿。 10 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專注 / 太廿六36-46;可十四32-42;路廿二39-46/學習耶穌隨時儆醒禱告的榜樣。 11 十架上的七言/可靠 / 太廿七46;路廿三34、43、46;約十九26-30/知道耶穌臨終前所說的七句話,並且瞭解其中的意義。 12 最後的吩咐/盼望 / 太廿八16-20/願意遵行耶穌的使命去傳揚福音。 13 總複習 / 每課經文 / 複習本季課程,並評估學習成果。 ..
世界的開始-中小級學生本
給老師的話從本季起又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以創世記一~廿五章的經文為教學重點,課程內容大致如下:神起初的創造是有計畫,而且是美好的,充滿著慈愛與信實,我們應當照著神的旨意來管理、愛護神所創造的一切。但是因著人不順服神的話,使罪進入這個世界,破壞了神的創造,但是神仍然施行拯救,期望人能從罪惡中轉回,歸向祂,得著祂的救恩。因此神揀選了亞伯蘭,應許他作一個大族的父,萬國會因這族得福。創世記的圖片及教學輔助品很多,老師可以事先預備好。每個單元中的活動僅供參考,若老師還有更多的活動方式,歡迎提供給我們一起交流使用。盼望因著這一季課程的教導,使老師與學生的靈命都一起增長,願神賜福您的擺上,必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祈求三位一體的神幫助我們,讓新道光教材秉持著聖經原則,透過自己的文化,針對現代兒童的生活情境,使兒童在德、智、體、群、美、育、靈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目錄:第一輯第一冊(9-11月)「世界的開始」1.上帝說本課經文:創世記一1~31本課目的:明白上帝說的話是充滿權威和能力的,並且創造是有次序的。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創造天地萬物的次序,並且感謝神。2.認識神話語的能力,學習說話謹慎。3.學習凡事有次序,守規律。金 句:「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啟幼金句:「……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卅三9--詩 歌:「天父說」(兒童歡唱Ⅰ,No.12)品格教育:井然有序2.美好的創造本課經文:創世記一~二3本課目的:明白上帝看祂所造一切都甚美好,而要愛惜天父所造的一切。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愛惜身邊的環境,有正確的環保觀念。2.用實際行動愛護動物。金 句:「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耶利米書十12--啟幼金句:「耶和華用智慧建立世界。」--耶利米書十12--詩 歌:「各地小朋友」(兒童歡唱Ⅰ,No.8)品格教育:仁愛3.可愛的人類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二章本課目的:人是照神的形象被造,擁有尊貴的管理者身分。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創造人類的目的,成為好的管理者。2.愛惜自己的生命,過討神喜悅的生活。金 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篇九十12--啟幼金句:「求#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九十12a--詩 歌:「讚美主創造」(兒童歡唱Ⅳ,No.53)品格教育:自信4.罪的起源本課經文:創世記第三、四章本課目的:知道因為人類犯罪,以致破壞神造物的美好世界,因此需要神的 救恩,且要懂得認罪悔改。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常常犯的罪有哪些?知道如何拒絕罪的引誘。2.願意接受神的救恩,向神認錯悔改。金 句:「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啟幼金句:「……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言三7b--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認錯5.挪亞方舟本課經文:創世記六5~七24本課目的:認識神是公義聖潔的主,祂要審判罪惡的世界,但是祂也給人類 預備救恩之路。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神給我們預備的救恩之路是什麼。2.願意決志信靠耶穌,並且將福音傳揚給家人。金 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箴言一33--啟幼金句:「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箴言一33a--詩 歌:「挪亞的方舟」(兒童歡唱Ⅳ,No.58)品格教育:信靠6.彩虹的約定本課經文:創世記六18;八1~九17本課目的:明白神用彩虹和人立約,以確保祂的慈愛永不改變。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的慈愛有哪些,至少為兩件事感謝神。2.願意和神立約,聽從遵守神的話,並且做個守約的人。金 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詩篇八十九34--啟幼金句:「我必不背棄我的約。」--詩篇八十九34a--詩 歌:「雨後彩虹」(兒童歡唱Ⅳ,No.59)品格教育:誠信7.巴別塔事件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十一1~9目 的:知道人類因著驕傲而聚集,引發巴別塔事件,造成大分散和變亂 口音。所以要敬畏神。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認知巴別塔建造的原因,以及神對此事的反應。2.願意為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禱告。金句:「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哀三25--啟幼金句:「等候耶和華……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利米哀歌三25--詩 歌:「上帝愛世人」(兒童歡唱Ⅳ,No.60)品格教育:謙卑8.信心之旅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二章;十五章本課目的:認識神對亞伯蘭的呼召和祝福,我們也要成為別人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說出亞伯蘭蒙福的原因。2.本週內至少表現一件帶祝福給別人的事。金 句:「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 心。」--約翰一書五4—啟幼金句:「……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約翰一書五4b--詩 歌:「跟隨主耶穌」(兒童歡唱Ⅰ,No.23,CD第1集)品格教育:信心9.亞伯蘭和羅得本課經文:創世記十三章~十四章本課目的:明白神期盼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乃是要選擇跟隨祂的腳蹤行。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羅得和亞伯蘭的選擇。2.願意選擇跟隨主的話語而行動。金 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篇廿五12--啟幼金句:「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的路。」--詩篇廿五12--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品格教育:慎重10.邪惡的城市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八20~十九29本課目的:明白罪惡的引誘會不知不覺地影響生活言行,但神願意拯救悔改 的人,至於行惡的人最終會遭受審判。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 1.說出神毀滅所多瑪、娥摩拉的原因。2.願意除掉生命中不討神喜悅的事。金 句:「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作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 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1~2—啟幼金句:「……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篇一2a)詩 歌:「三思而行」(兒童歡唱Ⅳ,No.56)品格教育:聖潔11.應許之子本課經文:創世記十六~十七章;廿一1~21本課目的:神是信實、慈愛的真神,能成就超自然的計畫,成就祂的應許。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明白「應許」的意義。2.相信神說的話必然應驗。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一○○5)啟幼金句:「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詩篇一○○5a)詩 歌:「神必賞賜」(兒童歡唱Ⅳ,No.62)品格教育:慈愛12.以撒娶妻本課經文:創世記廿四章本課目的:知道神引導順服的人走在正路上,信靠祂的人將得到最大的祝福。具體目標:上完本課後,學生能夠1.順服神的旨意,凡事願意跟神禱告。2.列出特別想對神禱告的三件事。金句:「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十三4a--啟幼金句:「敬畏祂,謹守祂的誡命。」--申命記十三4a--詩 歌:「聽聽聽聽」(兒童歡唱Ⅰ,No.19,CD第1集)品格教育:順服 ..
我可以問一個很天才的問題嗎?:黃哥的信仰QA時間
生活難題找答案 X 經句燒腦練思考 X 心情塗畫微分享 善用聰明問題,突破信仰盲點!增加思考角度,自由能量爆表! 耶穌說真理必叫我們得自由,但信了耶穌,反而問題變多、行動受限制?到底上帝有鼻子、有嘴巴嗎?信耶穌後還可以飾演鬼片裡頭的鬼嗎?可不可以吃豬血糕、刺青,和非基督談戀愛?舊約古老又怪異,為何還要讀這部猶太教經典?天堂有什麼了不起,為何我們要盼望死後上天堂?耶穌復活後,為什麼不定居在地球上就好?本書作者黃旭榮自高中信耶穌後,心中就不斷湧出問題泡泡,成為學生輔導後,三十餘年持續面對不同世代的疑惑,在尋覓、猜想、閱讀、驗證的過程中,得到一個真確的大發現:上帝的真理不需要人類保護,但真理可以保護你我!而認真思考每一個因信仰而生的疑惑,不但能刷新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把平凡生活變成奇妙的信仰大冒險,更能貼近創造你、愛你、救贖你的耶穌。 讓這本小書陪伴你,勇敢面對腦海中浮現的天才問題持續尋找終於能讓自己心滿意足的給力答案。 【莊舒華、李易松、左心泰、周天成/誠實推薦】 「學生的信仰大哉問,常常是考驗輔導的艱難時刻,但現在有黃哥的小書作為深入淺出的輔助,我們可以與學生一起放心討論信仰,不只用感覺經歷,也用腦袋追求!」 ——莊舒華(華神青少年研訓中心主任) 「旭榮哥的這本小書有以下三個優點和一個缺點:第一、沒有長篇大論,每題的回答不超過一頁。只講重點,不繞圈圈,符合現代讀者閱讀習慣。第二、這五十題都不是象牙塔裡的學術問題,反而是平易近人的日常疑惑(就算只是閃過腦海,問出口時會擔心是否有點宗教不正確),切中市井小民如你我的關注焦點。第三、這有點像快問快答的小書,既沒有忽略聖經經文,也經常提出具體行動,不時還會稍稍培靈一下——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最佳寫照。惟一的缺點就是:書面上進行的文字一問一答,少了對談時的火花四濺。問答的價值並不在於提供正確答案,而是在過程中所激發的思考能力,問答現場通常會激發更多問答;這就使我現在要提供的這個好消息彌足珍貴:聽說旭榮哥即將退休,代表大家應該可以直接邀請他去『現場Q&A』囉!」——左心泰(校園福音團契團契部主任) 「耶穌是我們人生的教練,而這本信仰問答就是可以幫助大家的戰術本!值得推薦!」——周天成(羽球運動員) 「有人說:『問對問題,問題解決一半!』,我們信仰有問題,可能是我們不大會問問題。這本小書精選50個信仰問題,幫助大家找問題、丟問題,開始操練,成為耶穌的『問題』門徒。或許,我們的問題如同天上的繁星那麼多,多到無從問起;或許,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遭受問題連番砲轟後,失去問問題、找答案的動力──但耶穌就像太陽:『太陽一出來,繁星就不見』,因為,在耶穌裡不斷可以找到解答。耶穌使我們滿血復活,戰力爆表,就算一時找不到答案,耶穌也會陪著我們慢慢去發掘,而就在問答的過程裡,聖靈使我們越來越認識上帝,同時越來越認識自己,因我們都是照著上帝的形像被造,我們的恩賜特質是來自上帝的屬性恩典,兩者之間存在高度關聯,只要對其中任一方的認識增加,另一方也會連動有進步。 因此,『問答』一直是我們認識認識信仰的方式,耶穌就是以問答建造門徒,使門徒越來越像祂,門徒也在問答之間,被聖靈點燃宣教與事奉的熱火,產生宣教與事奉的行動,耶穌正用兩千年前問彼得的問題,問我們:『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21:15),我們要怎麼回答祂呢?」——李易松(新竹勝利堂主任牧師) PART1About天堂 1.信上帝是一種心靈寄託嗎?還是一種弱者的行為嗎?2.如果人心真的需要信仰,世間各種宗教的立意都是勸人為善,選擇哪一種宗教,都差不多吧?3.為何一定要信耶穌才能上天堂,基督教是不是太霸道了?4感覺信耶穌最大的紅利就是罪得赦免,死後直通天堂,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功利主義?5.信了耶穌死後自動上天堂?在天堂都做些什麼呢?整天唱詩、禱告、讚美主嗎?那會不會很無聊?6.主耶穌什麼時候會再來?上帝哪一天才要更新這個世界?那天就是一般人相信的世界末日嗎? PART2About上帝 7.在創世記的章節中,上帝自稱「我們」。猶太人不是一神教嗎?宇宙中到底有幾位神啊?8三位一體是什麼意思?三怎麼會是一呢?一又怎麼會是三呢?9怎麼證明有上帝存在啊?耶穌真的是上帝嗎? PART3About創造 10我們是按著上帝的形像被造的,「上帝的形像」是甚麼意思?難道祂也有鼻子、嘴巴?11全知的上帝一定知道人類很愛惹事,為何還要創造人類啊?12上帝造人,人類犯罪,上帝又得派耶穌來救世人;心很累的上帝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造個不會犯罪的人?13上帝在伊甸園裡造一棵分別善惡樹,樹上還長了「吃了必定死的果子」;這不是上帝故意設下引誘人類犯罪的陷阱嗎?14上帝造女人,說是「要造配偶幫助男人」;好像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屬品或工具,難道上帝性別歧視?15伊甸園中那條蛇也是上帝造的吧?上帝創造世界就像設計電遊戲一樣,預先設計了好人和壞人兩種角色對戰嗎? PART4About上帝的品味 16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為了這個還引發了好多國際紛爭。上帝為什麼選擇以色列人,而不選別的民族呢?17.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背叛他太太兩次,還騙人說撒拉是妹妹不是太太。這種行徑看來實在不像個男子漢。上帝為何揀選他呢?18上帝說自己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亞伯拉罕背叛太太、想殺兒子以撒獻祭,雅各個性狡詐愛欺騙,上帝揀選人的標準究竟是什麼?19出埃及記中有「上帝使法老的心剛硬」的句子,既然是上帝自己使法老的心剛硬,那上帝怎能因此責怪、審判法老呢? PART5About舊約 20舊約中的摩西五經記載了好多律法條文,我們需要讀這些嗎?讀這些目的何在?21士師記裡好多軍事首領都不適合作榜樣,像耶弗他獻女兒、參孫留長頭髮、醉臥女人懷中,為什麼我們要知道這些?22以色列人進攻迦南地,上帝有好幾次要他們將一些迦南民族消滅淨盡,感覺和種族清洗很像,很不人道!23詩篇裡有些經文很殘暴,比如一三七篇的8~9節「拿嬰孩摔在磐石上的便為有福」,這要怎麼解釋啊?24舊約是猶太教的聖經吧?基督徒為何要讀舊約? PART6About耶穌 25為什麼新約一開頭,就是馬太福音的耶穌家譜?這個家譜有何特別之處?26耶穌為什麼三十歲才開始傳道?三十歲前都在做什麼?27上帝為什麼要變成一個人啊?祂對著地球大聲喊話是不是更顯神威?27耶穌為什麼一定要死得那麼慘啊?祂只要饒恕大家不就好了?耶穌釘十字架真正的目的是甚麼?28耶穌要赦免世人的罪,不能直接饒恕人,一定要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得這麼慘嗎?29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嗎?既然復活了,為什麼不乾脆直接住在地球上,一過了兩千年,世界上還有誰敢不信? PART7About信耶穌 30信耶穌以後的今生要幹嘛?讀書、工作賺錢跟信仰的關係是甚麼?31信了耶穌,我還可以當演員嗎?可以飾演鬼嗎?32信了耶穌可以刺青、紋身嗎?33能不能吃豬血糕? PART8About愛與性 34基督徒可以和非基督徒交往嗎?..
為衝突立界線:有效溝通,創造改變
衝突好可怕?逃避衝突更可怕!!!讓界線大師克勞德&湯森德,陪你拯救關係危機!【4種衝突情境x 12項溝通要素x 8項自我檢測x5種預備過程x7類關係解析】面對與重要他人的複雜衝突,追求真實與親密的共同成長,用愛心說誠實話,創造零疏離親密關係!你為人際關係種種衝突苦惱嗎?表達自我,畫清界線,才能更加親密!7種不可逃避的人際關係,一次掌握溝通秘技:★夫妻爭執:討論金錢、育兒、姻親等問題,都要以維持親密關係為目標。★談情說愛:坦白說明價值觀,別因戀慕而保持沉默。★親子教養:孩子終要獨立,需要你告訴他生命真相。★子女成年後:默默守護,付出一切,可能是妨礙孩子成熟的親職失誤。★說服父母:親子最難的是角色互換,換位成功才能享受美好情誼。★同事分工:你們目標相同,但麻煩在於他不知道你的為難和感受。★面對掌權者:被管理者的真實意見,能幫助管理者創造更高績效。人際關係是表現自我、情感交流的所在,而衝突發生時,不但使親密關係變疏離,也會使我們變得退縮,不敢表現真實的想法和情感。本書作者從人際相處的關鍵下手,說明優質溝通必須具備的要素,剖析人際衝突模式,以及七種親密關係的特性,提供理解自我、畫清界線、明確表達的思考SOP,幫助讀者解決衝突,創造互相尊重的真實溝通。【超有感推薦 】錢玉芬(靈神牧靈諮商科主任)彭盛有(浸信會神學院副教授)張英熙(北巿大幼教系副教授)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李文成(醫師,《靈性診療室》作者) 【作者簡介】克勞德(Henry Cloud)、湯森德(John Townsend)退休的宣教士站在精神病院的走廊宣告自己「是馬利亞,是神的母親!」這幕情景讓一心想告訴世人「神就是愛」的克勞德,開始懷疑靈性增長並不像傳統認定的那麼單純。餐廳女侍辛蒂問湯森德「男朋友每次吸古柯鹼後就會揍我,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讓當時讀神學院的他開始疑惑,應當如何運用所熟悉的系統神學幫助對方解決實際難題?湯森德和克勞德相識後,發現兩人不但探索過相似的問題、都喜歡搖滾樂,相信聖經確實包含了人生一切的答案,也都同意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可用以說明聖經真理,增加人們對行事動機、問題成因的了解,並解決實際的人生難題。他們在一九八○年代中期共同開設了臨床心理治療中心,提出個人和機構都適用的心理治療模型,運用豐富的臨床經驗,進行書籍寫作及到各地演講。目前兩人合著的界線系列書籍,全球銷量已逾百萬冊。他們也設立Cloud-Townsend Resources,製作可供個人與小組運用的閱讀材料,以及與靈命成長相關的書籍和影音產品。 【目錄】序言:正視衝突的自信PART1為何須正視衝突對話?第1章 溝通能翻轉人生第2章 優質溝通益處多PART2優質溝通的基本要素第3章 理解對方心境第4章 明確界定人我分際第5章 釐清問題的本質第6章 兼顧恩典與真理第7章 讓對話貫徹始終第8章 運用「你做A讓我覺得B」公式第9章 肯定與認可第10章 為你犯的錯道歉第11章 避免使用「應該」第12章 以促進改變為目標第13章 要具體要明確第14章 區分原諒與信任的不同PART3衝突對話的運作過程第15章 清楚表達你的需求第16章 幫助對方產生自覺第17章 遏止對方不當行為第18章 如何面對反擊與其他問題PART4衝突對話的自我裝備第19章 為何需要自我裝備?第20章 如何自我裝備?PART5與特定對象的衝突對話第21章 與配偶溝通第22章 與交往對象溝通第23章 與子女溝通第24章 與父母溝通第25章 與成年子女溝通第26章 與同事溝通第27章 與權威者溝通結語:用愛心說誠實話小組討論指南..
成長需要界線:成長神學Mini版
【善用界線,重整靈命,體會不一樣的信仰】 所謂的成長,就是決心劃清界線。與童年經歷、失控的情緒、錯待自己的人劃清界線,就是成長的記號。 為什麼擺脫不了從小到大的脆弱感?為什麼我好難原諒自己?為什麼不負責任的人總是找上我?這一切全因為缺少了界線。 《成長需要界線:成長神學Mini版》作者克勞德和湯森德相識於大學時代,之後一起念到臨床心理學博士。才三十出頭,他們就在美國西部開設多個基督教諮商中心,開發一套結合神學和心理學的靈命成長方法,在諮商中心廣泛應用,無數信徒得到造就。 他們回顧自己的經歷,又從無數案主的血淚故事淬煉出人生智慧,發現界線能夠幫助我們為情緒斷捨離,盤點糾結的關係,最終達致成長。 首先,我們必須坦承自己在關係當中,是個會犯罪傷害別人的人,又是罪的受害者(認識罪與義的界線)。罪使靈命成長停滯,甚至退步至信主前的光景。接下來,只要我們接受神真理的管教(找出屬神與屬人的界線),在信徒群體中彼此督促扶持,改變自己的思想、態度、行為,神就會按照祂的時間使我們的靈命日漸成長。 《成長需要界線》是靈命成長暢銷書《成長神學》的簡易版,將他們多年的智慧匯聚成兩百頁的內容,把成長的祕訣介紹給有需要的人。本書適合想自己成長的基督徒,也適合幫助別的信徒成長的牧者輔導。 【聯名推薦】松慕強(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莊信德牧師(播種國際事工台灣分會執行長)廖文華(基督教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推薦序一:可愛但有分量的成長小書∕松慕強∕ 15推薦序二:更加簡易卻不簡單的成長神學∕莊信德 17 Part 1 失樂園 21第1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 23第2章 認識神的大計畫 31 Part 2 園藝大師 43第3章 恩典之神 45第4章 耶穌:我們的楷模 57第5章 聖靈 69 Part 3 尋找最佳環境 83第6章 神的A計畫:人 85第7章 豐富真理為成長打下扎實基礎 101第8章 深井之水:虛心的生命 111第9章 溫暖的赦罪 123 Part 4成長的方式 139第10章 修剪的價值:管教 141第11章 拔除罪與誘惑的雜草 153第12章 痛苦和哀傷的好處 171 第13章 等待收成:時間 185..
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成為自己,從看見上帝眼中的你開始
最幽默有趣的九型人格靈性導覽,帶你踏上通往真實自我的道路!擋我們路的,原來是我們自己?!你是誰?你為何老是被卡在同一種模式中,重複相似的錯誤?為何你想解決問題的方式,常造成比問題本身更糟糕的效果?就像打電動總死在相同的關卡上,我們為何總是人生卡卡、無法破關?不妨讓九型人格幫助你找到答案!最會說故事的暢銷作家庫恩和九型人格頂級大師史塔比,將聯手為你戴上「九型的濾鏡」,使你看明白那長久以來限制自己的人格框架,而有機會擺脫框架,成長為上帝原本創造的你。同時你也會知曉,與你不同的其他八種人,他們的內心世界究竟如何運作,他們又是如何看待外在世界的,喔!原來那個你一想到他就頭痛的人,並不是大魔王,可能只是他看到的世界與你略有不同而已!《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以最生動趣味的文字,呈現九種人格類型的特徵,並睿智點出每一型的「關鍵罪性」,從生活、關係、工作上分析各自的優點和弱點,提出適合每種人的成長建議和靈性指引。這本書能幫助你突破個人盲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向,與人建立更好的關係,看見上帝放在每一型人格裡面的禮物;同時也透過每一型人格,領略上帝豐富的屬性和更為多采多姿的世界。「主啊,容我認識自己,以致我能更認識祢。」—奧古斯丁《出版人週刊》星級評鑑:「機智、有力的聲音!」☆入圍美國獨立出版Foreword INDIES 2016年度好書獎☆宣教使命聯盟2016年度必讀書目☆全美銷售破50萬冊【作者簡介】庫恩 (Ian Morgan Cron)九型人格暢銷作家,同時也是知名講員、治療師、傑出詞曲創作者、聖公會牧師。熟悉心理學、藝術、基督教靈修學、神學等多領域知識和操練方式,致力推廣九型人格對人在靈性、關係、工作等層面的幫助。以坦誠、幽默的洞見,常受邀於各地分享。《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使他成為全美暢銷作家,其高超的說故事功力,善於將知識融進精采的敘事之中,激發人的想像力,而能夠與各類懷疑論者和信徒對話。史塔比(Suzanne Stabile)國際知名九型人格專家,於過去二十五年開設了超過五百場九型人格工作坊,遍及大學、教會、神學院中。與身為牧師的先生共同創辦了三一生活使命機構(Life in the Trinity Ministry),是非營利、跨宗派的成人靈性成長事工,提供許多影音資源,包含「九型人格之旅」課程。另著有The Path Between Us。【目錄】推薦序一:靈性歸向萃取九型奧妙/張慧嫈/001推薦序二:對了!就是這本!/林凱沁/004推薦序三:教你學習去愛的好工具/林瑋玲/0071.起源不明的特殊理論 /0112.找到你的類型 /0293.八型:挑戰型人格 /055「領導我或者跟隨我,不然就別擋路!」巴頓將軍(General George S. Patton Jr.) 4.九型:和平型人格 /085「逃避生活,是不可能獲得和平的。」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5.一型:完美型人格 /119「完美主義是暴君的聲音,是人類的敵人。」安妮.拉莫特(Anne Lamott)6.二型:幫助型人格 /145「我希望你快樂,但我必須是你快樂的理由。」佚名 7.三型:表現型人格 /171「最關鍵的問題是,你會愛真實的我嗎?不是你眼中的那個我,而是我真正的樣子。」克莉絲汀.菲翰(Christine Feehan)8.四型:浪漫型人格 /197「如果你曾經有過那種寂寞的感覺,就像個局外人似的,這種感覺永遠不會離開你了。」提姆.波頓(Tim Burton)9.五型:觀察型人格 /223「我思故我在,所以,我存在。我猜想啦。」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 10.六型:忠誠型人格 /249「只要做了最壞的打算,就不必害怕期待好結果會帶來傷害。」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1.七型:享樂型人格 /273「只要想想那些快樂的事,你的心就能隨之展翅!」彼得.潘(Peter Pan)12.然後呢?開始去愛! /301「愛的起頭,是定意讓我們所愛的人,成為完全的自己。」牟敦(Thomas Merton) 致謝/309附註/314..
21世紀使命門徒: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重新定義作主門徒的意義、文化及時代挑戰,在多元及快速變遷的時代,開啟神聖的想像力,持續創造及更新,回應上帝的整全使命。使命 Mission:生而為人的真實存在意義文化 Culture:對世界的理解和在其中的創造門徒 Disciples:一生之久的跟隨耶穌旅程前路 Journey Ahead:富創意地回應時代的挑戰建構回應多元社會的新世代門徒力一網打盡使命書單一鍵看完媒體資源「今天,我們常把作耶穌門徒的使命:『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十八19),直接化約成就是要參加教會一壘、二壘、三壘的訓練,就是要當小組長,要當招待;如果你歌喉好,還可以去參加敬拜團;然後,如果你再愛主一點,就去讀神學院,甚至投入全時間的牧養工作。不要誤會,我絕無貶低投身教會事工的價值,然而我們需要不斷來到上帝面前,誠實回答一個問題: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最終所為何事?我們是在建立教會組織,把我們的身分認同建立在事工的成敗上?還是在忠心回應上帝託付我們的使命?很多時候,我們把跟隨耶穌變成只是建立一套組織跟制度,如果我們重新去看耶穌是誰,祂會顛覆我們的看法。在馬可福音第十章,耶穌顛覆了年輕財主,後者用他既有的宗教框架來理解耶穌是誰,用既有的政治想像來理解彌賽亞要做什麼,可是耶穌顛覆了他,不過並不是給他一個條列的答案,而是對他說:『來跟從我』,那是一個旅程,一個邁向未知的旅程。」── 摘自第二章「使命門徒」MD:Missional Discipleship「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如果青年人能夠為理想充滿熱血,為什麼為上帝和教會不能?◎蘋果、微軟、Google的使命宣言提出人類的宏大遠景,上帝國度豈不更大?◎為了迎合「真我時代」的需求,我們是否把福音變小、變弱、變狹窄了?◎在工具理性、M型社會及數位科技時代中,我們要如何回應多元社會?◎基督徒如何讓個人生命、群體文化和所在社會,都經歷福音的創新和轉化?上帝的救恩,不該被簡化為治癒個人苦難的靈丹妙藥;基督的福音,不該被化約為個人得拯救、進入天國的保證;作主的門徒,不該被描述為一筆划算的交易,換取進入新天新地。福音不只是關乎個人的救恩,更是關於上帝國度的闖入與開展,使命門徒肩負使命,門徒人生超展開!海內外牧長學者/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王欽慈(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國際總主任)杜明達(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柏有成(基督使者協會會長)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思路・豐(香港網路青年作家)郭俊豪(高雄浸宣武昌教會主任牧師)陳世欽(前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陳傳華(香港播道會雅斤堂主任牧師)陳維恩(Radius Asia宣教訓練中心總幹事)馮浩鎏(OMF國際總主任)黃志靖(東湖禮拜堂長老)黃國維(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萬力豪(The Hope主任牧師)蔣祥平(SIM國際事工差會東亞區理事會主席)蔡玉玲(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副教授)蔡志堅(花蓮美崙浸信會主任牧師)謝木水(新加坡神學院院長)戴繼宗(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鍾興政(台北信友堂牧師)譚文鈞(世界華福加拿大聯區總幹事)看更多 【作者簡介】董家驊在台灣出生,畢業於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赴美於富勒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神學博士學位(主修實踐神學)。先後擔任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華語青年堂牧師、英文堂牧師,二○一八年返台後曾任石牌信友堂牧師,二○二一年接任世界華人福音中心總幹事,致力連結全球華人教會,共議推動普世宣教的福音策略。修讀過往鮮為華人教會所知的實踐神學博士,是上帝出人意外的帶領,卻讓他看見一片「理論與實踐交互作用」的神學新天地,也著力推動華人教會更多認識實踐神學的內涵與貢獻,在各地講授「實踐神學方法論與當代議題」,蹤跡遍及北美、歐洲、澳洲、亞洲及台灣教會。針對關鍵的議題,他適時提出一針見血的評論與深具牧者心腸的建言,在北美《舉目》、《海外校園》與台灣《傳揚論壇》、《校園》雜誌等處發表文章。因應後疫情及多元世代來臨,錄製「實踐神學線上課程」、「前瞻論壇」、「使命門徒」Podcast等線上多媒體資源,串連虛擬與實體的網路世代門徒。他是一位實踐神學家與牧者,清晰又帶著平衡感的思考方式,加上溫柔而敦厚的性格,在他的言語中總能體會到對上帝的信靠、對人的關愛。他期許自己能成為一位搭橋者,在教會實踐與神學反省、專業神學家與平信徒門徒、教會的使命與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信仰與公共參與之間,建立起世代的連結。 【目錄】第一章:福音大能——上帝的國臨到第二章:使命門徒——踏上偉大旅程第三章:整全使命——誰小看了教會的使命?第四章:時代的挑戰——跨代、跨界、跨文化第五章:跨越文化——為愛而跨越第六章:多元社會——多元其實很多元第七章:創造更新——退出江湖、一統江湖,還是笑傲江湖?第八章:作主門徒——來自宣教士們的洞見第九章:領袖培育——賦權、過程、群體第十章:神學思維——回應 VUCA 的素養第十一章:福音與創新——創新的源頭與動力第十二章:合一前行——合一的真實,多元的祝福..
詩篇是我的嚮導:詩人教我的靈修學
觀察詩裡行間至微之處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嘗試過自助旅行嗎?不若跟團出遊那般輕易,自助旅行需要自行認真花心思規畫路線。除了安排交通食宿,還要設計沉浸式深度旅遊——深入古澤密林,攀上峭壁,親身拜訪人跡罕至的風土人情。陌生感或許仍在,但手中那冷掉的山野粗茶,卻隱隱嚐得到居民的熱情。那種親身體驗的衝擊,每每令人嘆為觀止——有時就是幾處不起眼的小地方,竟串起了歷史大事件。讀經也好像是這樣的微觀深度旅遊。《詩篇是我的嚮導》猶如一本沉浸於詩篇字裡行間的旅遊札記,札記雖記載不好走的原文仄徑,卻要引導我們踏上詩篇默想的靈性之旅。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因此,一篇詩篇,會有一篇詩篇要傳講的信息;一組詩篇,會有一組詩篇要傳講的一整套信息;一整部詩篇,就會是一百五十篇層層疊疊、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型敘事。也許我們畢生無能親手攀登絕崖,也許我們的心力只規畫得出寥寥數次的小旅行,但旅人的深度壯遊札記,卻讓我們的心靈得以跟著一同上行至山巔。來吧,讓我們跟著詩人一同踏上這段靈性之旅,上行至耶和華的殿中,一同敬拜。【作者簡介】謝挺現任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Logos Evangelical Seminary)舊約研究教授。出生於北京,成長於香港,留學於美國。大學一年級信了主,畢業後毫不猶豫地開始研習神學。希伯來語是謝挺博士的專長研究,也是興趣。初研修希伯來文課程時,謝博士的第一反應並非壓力山大,而是如魚得水,感覺「這應是我活著的目的」。此後,謝博士便以所學,連接起希伯來語、漢語這兩種差異極大的語言,為漢語信仰者講解舊約中難以被漢語傳譯的希伯來語豐富意涵。個人著作:《頌於神(上)》、《出於神》、《慧於神》、《始於神》(天道);《創世記(上):從創造到揀選》、《創世記(下):從揀選到保守》、《明道研經叢書:雅歌——情牽永約》(明道社)個人網站:https://chloesunphd.com/【目錄】推薦序一 跟著詩篇去旅行 劉幸枝推薦序二 踏上聖徒相通的靈性旅程 莊信德推薦序三 跟隨老圃嚮導,徜徉詩篇園囿 賴建國自序引言Part I 詩程之始第1章 根深帝固:從神的律法到神的王權(詩篇第一~二篇)Part II 詩程之旅第2章 穿越幽谷:從神的缺席到神的同在(詩篇第二十二~二十三篇)第3章 前呼後應:從仰望神到神應允呼求(詩篇第三十三~三十四篇)第4章 傾心吐意:從渴慕神到持續渴慕祂(詩篇第四十二~四十三篇)第5章 飲水思源:從感謝為祭到悔罪為祭(詩篇第五十~五十一篇)第6章 恩澤萬邦:從全地頌讚到宣教使命(詩篇第六十六~六十七篇)第7章 豁然開朗:從心懷不平到公義必成(詩篇第七十三~七十五篇)第8章 擁抱智慧:從人生苦短到信靠恩主(詩篇第九十~九十一篇)第9章 撫昔追今:從回顧歷史到招聚贖民(詩篇第一〇六~一〇七篇)第10章 上行之歌:從遠離聖所到重回聖城(詩篇第一二〇~一二六篇)第11章 合家歡樂:從建造房屋到全家蒙福(詩篇第一二七~一二八篇)Part III 詩程之終第12章 天地頌揚:從個人到全宇宙的敬拜(詩篇第一四六~一五〇篇)簡寫表參考書目附註..
上帝手中的墨水筆--解經王子摩根
什麼樣的週五查經聚會,即使在遭遇空襲時也繼續? 人們為何爭相索取西敏教會的主日信息講章? 青年海外宣教運動的興起,誰是幕後的重要推手? 十九世紀,英國教育體制掀起一波「趕出上帝」(Exclusion of God)運動,又正逢自由派神學當道,兩者皆高舉人的理性及現代科學,以致聖經權威及基督教教義都受到嚴重挑戰。青年摩根也因此對信仰產生懷疑,直到他將自己完全交給神,不再是他為聖經辯護,而是讓聖經為自己辯護。 摩根(G. Campbell Morgan, 1863-1945)一生事奉的重心都在講解聖經,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國西敏教會「週五聖經之夜」的系統查經、開辦結合聖經學習與戶外活動的「曼迪斯里聖經營」,以及擔任美國「北野聖經營會」巡迴世界各地的講員。「北野聖經營會」是學生獻身海外宣教運動的發源地,無數青年在此營會決志宣教,造就宣教史上最大的青年海外宣教運動,摩根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手。 摩根没有讀過神學院,但是他的信息講章,卻為神學院和傳道人所研讀,他從來不用任何宣傳和手腕吸引聽眾,但無論他到哪裡分享,總是座無虛席,真正的祕訣就在於認真研讀聖經,清楚而有力地傳講神的話語,站穩信仰真理的立場。摩根生前出版了七十二本著作,內容大多來自他的講道,西敏教會的主日信息則經整理彙編成《西敏講壇》(共計十冊)。 本書作者張文亮教授大量閱讀摩根的著作及資料,寫下這位屬靈榜樣的生平和事奉,獻給這一世代基督追隨者。無論時代如何變動,基督是一切的答案。 序 一、摩根的童年與青少年 第一章 牧羊鄉村的孩子 第二章 格羅斯特郡福音大復興 第三章 學徒制牧會人才的培育 第四章、鄉村地區人才的培訓 第五章 在信仰的黑暗期有上帝的呼召 第六章 衛斯理學院的實習老師 第七章 第一份正式的工作—足球教練 第八章 在救世軍的實習傳道事奉 二、摩根初期的教會事奉 第九章 在失敗裡蒙福 第十章 重回救世軍 第十一章 事奉的轉折 第十二章 兩間鄉村教會的牧會 第十三章 阻力中破浪前進 第十四章 查經聚會的開始 第十五章 牧會與文字事奉 第十六章 講道事奉的嚴謹 第十七章 北野夏令會與普世學生獻身海外宣教運動 第十八章 以聖經真理裝備回應主呼召的學生 第十九章 在慕迪神學院的事奉 第二十章 到倫敦牧會 第二十一章北野學生營會延伸制 第二十二章 爭權與事奉團隊的分裂 第二十三章 北野暑期學生福音營的開始 第二十四章 北野學生聚會是主打開的一扇門 三、摩根在西敏教會的事奉 第二十五章 前往西敏教會的感動 第二十六章 西敏教會—摩根對教會的牧養 第二十七章 西敏教會兒童信仰的牧養 第二十八章 西敏教會週五聖經之夜 第二十九章 曼迪斯里聖經營 第三十章 摩根的牧者團 第三十一章 聖詩與信息 第三十二章 兒童聖詩的注重 第三十三章 青少年的禱告讀經作見證運動 第三十四章 摩根最具爭議的一篇信息—為中國發聲 第三十五章 切森特神學院的院長 第三十六章 培訓聖經教師 第三十七章 空襲下的教會 第三十八章 戰壕裡的查經班 第三十九章 戰地信息(一)為國禱告 第四十章 戰地信息(二) 背起十架跟隨主 第四十一章 戰地信息(三) 永遠膀臂的扶持 第四十二章 由主任牧師轉任代理牧師 四、摩根與北野聖經營 第四十三章 守住普世學生宣教運動的異象 第四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學生海外宣教運動再出發 第四十五章 事奉主與對真理的查考 第四十六章 支持「東京女子大學」與日本宣教 第四十七章 海外宣教復興的假象 第四十八章 威諾納的聖經營地 第四十九章 忠誠為主 第五十章 重返北野 第五十一章 在芝加哥神學院的分享 第五十二章 「歸納法查經」的釋經學—紐約神學院 第五十三章 摩根與「校園學生團契」的事奉 第五十四章 洛杉磯聖經學院院長的辭退案 第五十五章 加拿大巡迴講道—以基督與聖經為事奉的焦點 第五十六章 傳道人的交友與神學院的認證化 五、摩根第二次在西敏教會 第五十七章 為主發光 第五十八章 戰爭之前,預先準備 第五十九章 支持海外宣教 第六十章 摩根事奉的交棒 第六十一章 烽火下的教會 第六十二章 十架與和平 六、摩根退休 第六十三章 退休不是事奉的結束 第六十四章 隱藏的事奉 第六十五章 主愛的標記 七、附錄 1. 摩根在美國第一篇信息—枯乾的手 2. 摩根北野聖經營的第一篇信息—在拿撒勒隱藏的歲月 3. 摩根在西敏教會的信息(一)上帝的國度與兒童遊樂場 4. 摩根在西敏教會的信息(二)不要攔阻孩子 5. 摩根在西敏教會的信息(三)上帝的無所不在 6. 摩根在西敏教會的信息(四)生命的更新 7. 北野講壇精華(一) 上帝在歷史中掌權 8. 北野講壇精華(二) 聖靈與教會 9. 北野講壇精華(三) 普世宣教與主的再來 10. 北野講壇精華(四) 與耶穌相遇在風暴中 11. 北野講壇精華(五) 論聖靈的洗 12. 北野講壇精華(六) 論聖靈的充滿..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與賴特一起學禱告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禱告只是為了讓我心得安寧,還是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禱告不就是與神說話嗎?照理來說,只要常常與神對話,和祂建立關係,內心的平安就會隨之而來吧?可是為什麼我禱告常常沒有平安,信仰生活好像也缺乏動力?問題的根源,或許是我們把禱告想得太狹隘。我們可能沒有發現,自己對於禱告的理解與期待,背後還有一套對神、對人、對救恩等等的認知框架。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禱告背後都有一套系統神學。《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就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舉例來說,身處後現代的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神論與人論讀入主禱文,把我們在天上的「父」,理解為親暱的「爹地」,而人類存在的目的,是要與這位父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作者賴特並沒有否定這些,但他進一步指出,對耶穌當時的以色列人而言,「父」這個字不只表示親暱,還蘊含了出埃及記「容我的兒子去,好事奉我」的革命意義,因此人存在的目的不只是與神建立關係,更要踏入受苦黑暗的世界,發動一場改變世界的革命。而當我們以更大的框架,重新檢視自己的禱告,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現在就打開本書,你將發現耶穌的禱告遠比我們想像的更豐富,主禱文也比我們想的更有顛覆力!【誠摯推薦】孫寶玲|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莊育銘|基督教淡江教會主任牧師陳季讓|基督教沙鹿聖教會主任牧師 譚國才|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院長「禱告是門徒訓練的核心。本書是聚焦於禱告的系列講道,親切易讀,有助門徒反思,並將禱告生活連結於耶穌本人的事工,定能使小組討論與個人反思更加豐富。」——神學書評(Theological Book Review)「賴特帶給讀者嶄新的眼光,來理解主禱文豐富多元的涵義……值得慢慢品讀的一本書。」——基督教圖書館期刊(Christian Library Journal)【作者簡介】「要是讓你坐立難安」,賴特說「我要說哈利路亞!」在美國校園出版社的專訪中,賴特曾經如此說。他總是打破人們的舒適圈,挑戰你我用更嚴謹、更精確的眼光閱讀聖經。賴特曾任英國聖公會主教,現為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新約聖經學者。賴特寫作超過三十幾本書,中文譯作包含《翻天覆地》(友友文化)、「基督教起源與上帝議題」系列,以及《天堂,有什麼好期待?》、《信主了,然後呢?》(校園)等書。而《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更是賴特談主禱文的經典之作,不只學術背景扎實,更蘊含培靈信息,富有深切的牧者關懷,儘管篇幅短小,卻是擲地有聲的重量級作品。【目錄】推薦序一:教會的信息和力量/孫寶玲 9推薦序二:回到耶穌的教導現場/陳季讓 12第1課:導言 017第2課:我們在天上的父 029第3課:願祢的國降臨 045第4課:今日賜給我們 059第5課:饒恕我們的過犯 075第6課:救我們脫離兇惡 091第7課:權柄與榮耀 107..
認罪很難,和好更難:通往愛與恩典的醫治之路
認罪,很難。向人認罪,也很難。 還記得上一次為罪而流淚,是什麼時候嗎?世俗時代積非成是、稱是為非,大環境中的罪惡觀念愈趨模糊,個人更難為罪為義責備自己。社會風氣造就了一種心態:與其認罪,不如明哲保身,在罪證確鑿前絕不輕言己罪;然而我們知道,所犯的罪都會產生可怕的後果,基督徒群體該如何抵禦這股潮流,彼此認罪,相互和好? 求助禮儀崇拜也許是個方法,藉由每次參與崇拜,順著懺悔聖禮的言詞框架,每週至少悔罪一次,面對自己思想、言語和行為上的過失。然而崇拜時間有限,認罪文詞只能通泛帶過,沒辦法細細談論。那麼,相互之間有所得罪的弟兄姊妹,是不是就能藉著各人分別在神面前的懺悔,化消彼此的嫌隙? 其實,我們真正需要且渴望的,就是聽聞自己所得罪的當事人親口赦免我們。斯托得牧師提醒我們,一個清晰簡單的原則就是:得罪誰,就向誰認罪。得罪神的部分,基督為我們償還;而得罪人的部分,需要自己償還——或許只是一句誠心的道歉。肢體間認罪後所蒙的赦免,正說明了肢體間團契關係的修復與和好。讓我們跟隨斯托得牧師,重新思想認罪、赦免、和好之間的關係。或許彼此認罪、彼此和好,在基督裡就沒有你我想的那麼難。 推薦序一 / 張聖佳 推薦序二 / 龐君華 序言 緒論 第一章 隱密的認罪(向神) 第二章 私下的認罪(向被冒犯者) 第三章 公開的認罪(向教會) 第四章 附耳告解(向司鐸)❶:牧者的權柄 第五章 附耳告解(向司鐸)❷:悔罪者的需要 結語 附錄:幾份安立甘宗官方宣言 參考書目 附註 主題索引 經文索引..
21世紀新約主題辭典--後期書卷及其發展
內容簡介新約主題辭典四部曲中,絕不可錯過的一部經典!發現新約的豐富世界,看見神的話語在歷史中如何發出光芒與影響力。 《21世紀新約主題辭典:後期書卷及其發展》為《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與《21世紀新約主題辭典:耶穌與四福音》的姐妹作,是IVP(Inter Varsity Press,美國校園團契出版社)新約主題辭典四部曲中的一部,特別處理新約當中讀者較不熟悉的範圍,也就是四福音與保羅書信之外的其他書卷,包含使徒行傳、希伯來書、一般書信與啟示錄,更重要的是將討論延伸至第二世紀中期的教會,同時探究新約文本和教會之後的發展,到底有著何種面貌,包含了使徒之後教父的研究,補充了保羅之後基督教與教會發展,及至當代之間的鴻溝,其深度和廣度皆非一般研究書籍所能匹敵。 本書由232篇主題專文構成,撰文者包含了著名新約學者卡森(D. A. Carson)、盼望神學大師莫特曼的徒弟包衡(Richard Bauckham)、《新約神學導論》的作者鄧恩(James D. G. Dunn)、《21世紀基督教新約導論》作者德席爾瓦(David A. deSilva)、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新劍橋聖經註釋系列」主編威瑟林頓(Ben Witherington III)、「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系列總編輯莫里斯(Leon Morris)……等超過百位新約各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這些學者們共同貢獻熱情與所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從歷史、文學、宗教背景理解新約其餘書卷,觀察教會的生命、思想、歷史如何跨越多元的地裡、文化環境(從保羅和符類福音至羅馬的猶斯丁),每個主題都如同一篇精采的講章,是所有想要想更進一步認識新約其他書卷、新約時代和教會發展的信徒們,以及亟需多方資源對面當代複雜議題的教會牧長們,絕不可錯過的重要資源。每篇主題文章後面所附的書目對於有志進深研讀的讀者來說,更是無價寶藏。 作者介紹馬挺(Ralph P. Martin,1925–2013) 曾任加州巴沙迪那市富勒神學院新約教授及研究院院長,自從1988年以後,出任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聖經研究副教授,著述極多新約論文及註釋,包括《哥林多後書》(2 Corinthian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同時也是《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及Word Biblical Commentary聖經註釋系列的新約主編。 戴維茲(Peter H. Davids) 休士頓浸信教會大學(Houston Baptist University)新約神學教授,也一直在加拿大神學院與維真學院任教,專攻普通書信,寫過雅各書註釋(NIGTC)與彼得前書註釋(NICNT),也是《聖經難解之言》共同作者。 目錄上冊:序言 i使用指南 iii縮略語表 xi原文音譯對照表 xlvii主題專文作者名單 xlviii導讀 lv辭典條目及主題專文:字首A~J 下冊:序言 i使用指南 iii導讀 xi辭典條目及主題專文:字首K~Z經文索引 1653主題索引 1710主題中文索引 1756主題專文索引 1799 主題專文中文索引 1804..
365聖經人物--恆用靈修日曆
這本靈修日曆屬於萬年曆,只有月與日,沒有年份,故可以一年復一年的使用。..
故事聖經
《故事聖經》是為網路時代的小讀者編寫的新型兒童聖經,不僅故是節奏明快,文字朗朗上口,而且插圖筆觸現代,富童心的想像與彩幻。最亮麗的是故是寫作跨越時代,突出聖經各個時代的中心人物耶穌。 《故事聖經》因此不是一本普通的兒童聖經。書中各個故事環環相扣,構成一部引人入勝的大故事。有時輕聲柔語,有時眾口爭鳴,帶領小讀者進入充滿驚喜的閱讀之旅,步步緊逼,去嘆索發現那珍貴無比的生命寶藏--耶穌。孩子在廣闊的思維空間中,心靈跳躍著,去與耶穌作生命連線。 本輸是屢獲金章獎的童書作家莎麗與享譽國際的插畫家吉歌,聯手為網絡新時代兒童呈獻之作。由崔妙姍姐姐用靈活純淨的中文譯述。海天出品,保証佳作。..
聖經--新大字版(經文.串珠.譯註.讀音.圖解五用)
經文、串珠、譯註、讀音、圖解五用版 面:高清新黃金分割設計,相對兩頁,一望盡收眼底字 體:最新,融柳顏二體之長,清晰、美觀、剛柔互濟用 紙:超簿米色聖經紙插 圖:解明聖經史地的圖表與地圖分置聖經內頁。地 圖:受讀者喜愛的彩色地圖11幅附在書後。串珠與輔讀專文:頁頁有串珠,書末有輔讀專文。一部專為長者和視力較差的讀者編製的聖經。這部新大字版聖經是應《啟導本》讀者多年來的頻頻敦促而出版,除了字體特大,所用的活字也很特別,是融合柳體與顏體二者之長產製的數碼電子字,粗壯中含有柔美,用一分眼力可得十分效果。大字版與眾不同處還有版本設計,用的是今天最尖端的“高清”開本,也就是新的數碼電視機那種可以將景觀最舒適地收納在兩眼視覺範圍內的新設計:相對的二頁不再是過去6:4,而是長方形16:9的新“黃金分割”。新大字版不只有聖經《和合本》正文,還納入了《啟導本》最受歡迎的C.P.T.,也就是“現代用詞”,“讀音”,“譯註”這三大印在句末的小註,還有插印在書頁間的輔讀地圖,書尾的彩色地圖、重要的輔助專文與度量衡表,以及貫串兩約的串珠。全書1880面,用超薄米色聖經紙印刷,硬面精裝,加彩色書衣。一生的豐盛可以捧在雙手裡。海天新大字版聖經,集編輯和印刷專門人才,殫精極慮為年長的和視力較差但熱愛聖經的讀者,提供一個更美、更易讀和更親切的閱讀空間,在視力、時間與體力的大大節省下,得到更多的靈命增長 ..
聖經啟導本註解(大字版)
1440頁/20×25cm 功能特點 註解、插圖、輔讀專文三用 版面:高清黃金比例分割設計,並排兩頁,一望盡收眼底。 字體:最新,融柳顏二體之長,清晰、美觀、剛柔互濟。 用紙:優質聖經用紙,護目。 插圖:解明聖經史地的圖表與地圖分置聖經註解內頁。 輔讀專文:書末提供輔讀專文,幫助讀者明白聖經真理。 索引:書末附註解索引,方便讀者翻查聖經。 一部專為長者和視力較差的讀者編製的聖經註解本。 這部註解乃是應廣大讀者的需要並多年來的敦促而出版,字體特大,所用的活字也很特別,是融合柳體與顏體二者之長產製的數碼電子字,粗壯中包含柔美,用一分眼力可得十分效果。 這部註解容納了66卷聖經的註釋內容,簡明扼要,有時會將一整段的主要意思作綜述,才逐小細析。註解索引幫助讀者更輕易找到所需資料,減省讀者花費大量時間翻查聖經。 註解大字版有兩約導論,插印在書頁間的輔讀地圖、圖表,並書末的輔助專文,參考資料豐富,幫助讀者全面認識聖經。 ..
去留散聚
內容簡介近年的移民潮,掀起香港人對去留散聚的傷感和思緒。不少香港人對當下的社會現實感到悲觀而選擇離開,舉家連根拔起,帶著複雜的心情斷然離去。加上香港時局急劇轉變,為香港社會帶來的衝擊不斷,留下來的人,又該怎様面對?我們確實身處狹縫的艱難世代,畢竟明天仍要生活,路仍要繼續走。基督徒還需要問:「在前景不明朗之際,香港教會和基督徒應該如何走下去?如何繼續在狹縫中生存?如何繼續傳承教會的使命,見證天國的福音?」在看不透前路變遷的年月,適逢香港神學院七十周年院慶。本文集正是院長和老師們在這值得紀念的日子裡。透過對新一波移民潮引起的「離散或去留散聚」的議題作神學反省,以此呈獻給恩主。去或留,見證福音依舊。 作者介紹張天和牧師,香港神學院院院長。趙崇明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李雋博士,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張祥志先生,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蘇遠泰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蔡式平博士,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鄧瑞強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張慧玲小姐,香港神學院實用神學科及聖經科副教授。 目錄記七十周年院慶:抓緊機會,回應時代/張天和編者序:去或留,見證福音依舊/趙崇明破題在夾縫中流散的靈性/趙崇明從聖經出發去思考從使徒行傳看離散的挑戰和機遇/李雋異鄉信徒——從彼得前書看流散信徒的定位/張祥志面對流散生活的態度或情感留下來的人,生活於社會新常態下的心態/趙崇明分離下的共融/蘇遠泰流散詩人猶大.哈列維對「錫安」的渴望/蔡式平牧養流散者對不自願的離散者的收養:對耶利米書二十九章4至7節的一點思考/鄧瑞強從信徒與教牧移民再談「信徒皆祭司」/ 張天和送別者的心靈——庫柏爾羅斯模型/張慧玲作者簡介香港神學院簡介..
啟程:帶著被愛的記號
如果你能知道自己受寵又被愛,日常生活就變成精采的旅行,而沮喪心累,是被抱緊處理的成長過程。韓國資訊設計工作者鄭起老,在高速運轉的資訊社會及商業設計的創意競爭中,發現只有先認知到自己被守護的奇妙事實,才能因被愛產生勇氣,對抗壓力、經歷成長。繼第一本圖文創作集《同行:最美的陪伴》之後,鄭起老仍不斷畫出他在生活中持續發現的一個又一個被愛的記號。如果你曾被《同行》溫柔療癒,請在《啟程》的隨筆漫畫中同步體會:時間遷移,能夠使生命的刻痕更為深邃美麗。如果你未曾體會《同行》的安慰與激勵,請迎接《啟程》全新的被愛震撼,帶你離開自我認識的混亂誤區,把日常變成實現美好心意的材料,更在壓力山大的厭世潮流中,得到能夠堅持一生的實現夢想續航力。感動推薦周天成 (羽球運動員)金信權 (路加犬貓醫院院長)黃瑽寧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作者介紹作/繪者簡介 鄭起老(정기로Ki-Ro Jung)韓國人,他一生的夢想是藉由「圖畫」來傳播上帝的馨香之氣,觸動人類心靈,讓人們可以不斷反思並回想上帝的愛;期待將主所賜予的靈感發揮得淋漓盡致後,毫無遺憾地回天家見主面。著有《同行:最美的陪伴》圖文集。啟明大學主修產業設計後,曾在「晨間之耀公司」(Morning Glory Corp.)擔任產品設計師,也曾經營網路資訊製作公司(INDEZEN)。曾在韓國第一屆基督教漫畫大賽中榮獲銀牌,也是第十九屆衛理公會世界大會(WMC)的影像資料製作人。目前為接案的自由設計師,同時在各種實體和線上的宣教機構中參與漫畫和動畫製作事工,也是基督教漫畫網站「與主同行」(donghaeng.net)的負責人。 【目錄】序言:同行之後轉向眼前那未知的道路P007 PART1和耶穌一起旅行1.1 我該出發嗎?P0151.2 當你有個隱形旅伴P0191.3 錯過相約的路口P0231.4 掉進自我的幽谷P0271.5 來到打卡景點P0311.6 緊急呼叫神救援P0351.7 雖然信號很微弱P039 PART2 和耶穌一起生活2.1 決定一起生活P0452.2 幸福的通關密語P0512.3 想要被愛的證明P0552.4 容器的祕密心事P0592.5 不能待客的房間P0632.6 決定你的生活風格P0672.7 守護那必須守護的P071 PART3和耶穌一起放輕鬆3.1 當生活變成密室脫逃P07753.2 到底還要等多久?P0813.3 單腳進行心靈體操P0853.4 碰上搬不動的大石頭 P0893.5 有時厭世心好累 P0933.6 別讓天空太寂寞 P097 PART4和耶穌一起實現自我4.1 人生©Designed By Jesus P1034.2 最夢幻的員工福利P1074.3 面對80億次方的不公平!P1114.4 愛,從哪裡開始?P1154.5 因為你,世界才美味P119 PART5 和世界一起被耶穌擁抱!5.1 你認識耶穌嗎?P1295.2 讓耶穌抱緊處理P1335.3 當你獨自前行P137 讓我們這樣禱告!P141讀者回函 P143..
聖經倒著讀:福音書教我們的喻象讀經法
大多數的聖經讀者,最熟悉的經卷莫過於新約的四福音書。四福音書不僅記錄了耶穌的生平事蹟,更闡明祂帶來了盼望和救恩。然而,你心中是否也常有個疑問:既然福音書已經講得差不多,我們還需要讀舊約嗎?著有《基督教新約倫理學》的知名學者海斯,這次帶來《聖經倒著讀》,將要帶領我們看見新約與舊約之間的影響力!本書專門探討新舊約文本互涉,看見舊約如何預表耶穌,又如何影響福音書作者闡述耶穌的作為。不僅是四卷福音書教導我們如何讀舊約;舊約也教導我們如何讀福音書。無論你是牧長、神學生或是熱愛讀經的基督徒,盼望本書能幫助你理解互文的精妙手法,更徜徉在整本聖經所要傳達給我們的重要信息。===本書是海斯將畢生在釋經上的學養和見識,運用於四福音上的又一傑作。◆全書的核心內容是:新約四福音各自的釋經進路與例證;◆全書的論述指向是:彰顯耶穌就是主耶和華神這個獨一無二的身分;◆全書涉及的題材則是:四福音作者跟隨耶穌的親身見聞,加上背後與這些見聞有明顯互涉關聯的舊約敘事。這本書從方法到表述,從語境到喻象,從字句到敘事,從文學到神學,海氏對經文點點滴滴的觀察,字字句句的詮釋,大大小小的評論,新約舊約的往返,似乎都較之前海氏的所有論述,更通透、更完整、更精煉、更成熟、更引人入勝了。海氏為我們開了四福音作者各自解讀舊約四扇窗外美景的同時,又把我們從敘述耶穌的經文,帶到背後與它們呼應、互涉的舊約段落,這層從新約福音書往回(backward)在舊約讀出來的意思,又往前(forward)迴響,成全了新約經文的意思。~何玉峯(板新信友堂長老) 作者介紹海斯(Richard B. Hays)一位大師級的新約學者,也是一位對上帝懷抱無比熱情的倫理神學家;專攻新約神學與倫理學、保羅書信,以及初代基督徒對舊約的詮釋。海斯的學術成就卓越傑出,卻更看重「學作門徒」(discipleship),認為學術研究是一種用信心跟隨主的過程。曾任杜克大學神學院(Duke Divinity School)的院長多年,為北美諸多神學院作育無數英才,該神學院的學術聲譽崇隆,咸認海斯扮演了關鍵性角色,已於二○一八年退休。海氏著作等身,他的《基督教新約倫理學》(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中譯本:校園,2018)被《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近作有《福音書中的聖經迴響》(Echoes of Scripture in the Gospels, 2016)、《用文本互涉法讀聖經》(Reading the Bible Intertextually,與Stefan Alkier、Leroy A. Huizenga合編,2019)、《重拾讀經的藝術》(The Art of Reading Scripture中譯本:漢語聖經,2021)。 ..
21世紀舊約神學:從歷史與敘事描繪以色列的福音
內容簡介美國ECPA 2004年金書獎(神學/教義類)英國聖公會首席學人牧者,四十年聖經研究成熟之作★半世紀淬鍊深厚牧養智慧,帶你從歷史敘事精讀舊約!福音派的重量級舊約學者葛丁桂是蘭貝斯神道學博士學位(D.D., Lambeth)得主,獲聖公會坎特布里大主教肯定,他對神學研究和普世教會,皆有卓越的貢獻。這位首席學人牧者,在晚年的作品說出他的肺腑之言:「神學立場偶爾幫助我辨識舊約中的事物……但我更希望舊約來修正我的神學立場。」的確,在眾聲喧嘩的時代,無論是道德立場、政治立場,抑或是神學立場,都需要神的話語來修正。《21世紀舊約神學:從歷史與敘事描繪以色列的福音》透過神的話語來修正各種立場,鼓勵你心意更新變化。本書是葛丁桂集學術與牧養之大成的巔峰作品,特色如下:★幫助你正確讀懂舊約和新約★新約作者時常引用舊約。可是,對舊約不熟悉的讀者,言必舊約「預表」、新約「應驗」卻不知所云。本書揉合歷史鑑別和敘事神學兩大顯學,建構一個扎實的舊約背景基礎,幫助你正確讀懂舊約和新約。★活化你的神學觀念★信主越久,越容易把「上帝的公義」、「上帝的審判」等概念,生硬地套用到經文裡。本書作者獨創「以色列的福音」(Israel’s Gospel)這個意象,讓你以「好消息」的眼光,認識上帝在舊約中的公義與審判,活化你的神學觀念。★提升你的牧養果效★世俗化時代的教會,需要回到信仰的初衷,以神的話為生命的糧食。本書作者把聖經研究成果與教會傳統教導相對照,轉化為實用的牧養素材;因此本書是牧者、神學生書櫃上必備參考書,輔助你預備講道、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