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教義
金石之言:從加爾文主義論宗教、政治、學術和藝術
「全世界沒有一吋土地不在基督的主權之下」凱波爾身兼歷史學家、神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等身份。他從宏觀歷史的角度,看改革宗神學怎樣涵蓋整個人類的生活體系,怎樣體現於宗教、政治、學術和藝術等領域,並能有效地對抗後基督教的世俗文化。作者指出:唯有透過聖經的「生活觀和世界觀」才能使人正確理解世界;唯有..
鐵證如山的信仰:伊斯蘭或基督教?-真理衛道叢書12
誰才是宇宙獨一的真神? 一位虔誠的美國穆斯林青年納比.庫雷希,因為改信基督教而失去了所有的家人和親友。許多穆斯林跟他一樣因改信基督教而失去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很多人說穆斯林和基督徒敬拜的是同一位神,那為什麼有人寧願犧牲生命仍要改信耶穌?如何知道基督教是真的而伊斯蘭不是?作者花了四年時間客觀調查伊..
靈魂之愛火:基督教靈修歷史的先鋒與奧祕家
本書介紹基督教大公教會的靈修歷史傳統,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中一些不同派別的靈性特質(spirituality),主要透過描述和總結歷史上一些靈修運動中典範人物的生平、作品與信念。從使徒時代至宗教改革的許多歷史是今天的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的共同屬靈遺產,本書在選材上著重在漢語出版中還比較欠..
青少年門徒力:未來教會的增長關鍵
未來教會最關鍵的超前部署:讓Z世代青少年成為給力門徒!#第一手堂會訪查報告 #全在地教會經驗分享#劃時代青少事工定義 #最務實門徒訓練SOP大家都同意,青少年代表了希望和未來,但青少年事工一直也是教會裡最讓人煩惱的一環。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發現,青少年工作的關鍵,在於更..
非暴力十二問
非暴力就是不暴力嗎?非暴力的生活是怎樣的? 在可見的將來,香港社會仍會身處種種政治矛盾和社會張力之中,且面對各種層面出現的暴力。不採用暴力來面對眼前的黑暗、目下的混亂,還有甚麼方式生活下去,叫我們可以孕育生命、醫治生命,而不致滅頂?本書匯聚了不同學者的聲音,為我們提供了某些自己可能沒有想過..
革命神學家湯瑪斯.閔次爾
這是一部結合共產主義與千禧年主義運動的歷史人物傳記研究。在此,布洛赫意識到基督教與馬克思主義思想之間有很強大的關連性,可以推動一位神學家走上革命之路。在布洛赫的理解中,閔次爾認為聖經要求信仰是必須與行動及思維融合,這是在地上實踐天國的可能,是成為一種「神秘主義政治」。布洛赫也指出,閔次爾相信一種總體..
革命與快感
圖像的敘事技巧與政治話語的生產機制遙相呼應,在大量圖像文本的篩選基礎上,本書以結構主義方法,窺探中國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集體性視覺經驗的積澱,解析當代中國的圖像敘事背後所隱含的革命倫理訴求,直視人性在特定歷史情景中的屬性變異。本書從視覺圖像的角度切入,不作因果關係的溯源,試圖在革命圖像學的種種指涉中清..
韌命:科學與信仰於寂點的相遇
內容簡介本書從多角度探索韌性的來源,帶領讀者理解複雜系統中的奧秘,無論是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古老經文中的人神關係,或是我們日常生活與環境的互動。本書以《舊約聖經》為藍本,描繪了神、人、萬物之間的連結,並深入探討生命面對外力衝擊時所展現的不同狀態——從遷徙、侵襲到重建,生命如何在多變的環境中得以存續。借..
馬丁路德桌邊談話
內容簡介 《馬丁路德桌邊談話》的內容取材自馬丁路德的對話、與友人用餐、散步時或者履行神職過程中所發表的觀點與意見,是馬丁路德極具屬靈價值的言論。馬丁路德關於偉大屬靈真理的談話充滿宗教意味,其中大部分都跟基督教的核心價值密切相關,諸如神的話語、神的作為、世界的本質、耶穌基督、聖靈、罪、自由意志、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