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思考:擺脫決策疲勞的 7 個關鍵決定,解決每天35,000個小煩惱THINK AHEAD:7 DECISIONS YOU CAN MAKE TODAY FOR THE GOD-HONORING LIFE YOU WANT TOMORROW
【作者簡介】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
克雷格.葛洛契爾是生命教會(Life. Church)的創始與主任牧師。生命教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教會之一,至今幫助了數十萬人認識基督,並開發YouVersion 免費聖經應用程式服事全球基督徒,此應用程式至今下載次數已超過七億次。
克雷格牧師所主持的領導力Podcast節目是熱播排行榜上的常客。並且在全球領導力網絡(Global Leadership Network)主持定期講座,透過領袖高峰會(The Global Leadership
Summit)及相關活動,與人分享珍貴的領導經驗。
身為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他至今出版了超過十五本書,其中許多亦有中文譯本。
欲聯絡克雷格牧師,請洽www.craiggroeschel.com。
【內容簡介】 我們都想做出好決定,為何卻總是失敗?
良善的意圖和實際做出決定那一刻為何差那麼多?
但願我們能在面臨壓力、驚慌失措、被恐懼或情緒淹沒前就做出決定!本書告訴我們可以學習預做決定,活出上帝喜悅的生活。
克雷格牧師從個人成長及諮商輔導的經驗中學習到,不好的決定會使生活陷入惡性循環,而預做決定的力量可以打破這循環。
他擅於與讀者積極互動,同時帶出激發思考的練習及刺激反思的提問,邀請讀者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出跟隨耶穌的決定,並抗拒錯誤的決定。
本書將幫助你:
▶理解小小的決定會形塑未來的樣貌
▶透視決策習慣中隱藏的心理活動
▶克服決策疲勞及恐懼耗弱
▶降低做決定時的情緒干擾
▶了解並實際做出七個改變生命的預先決定
今天所做的決定,決定了明天的人生。
所以,此刻就下定決心,貫徹始終,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其實,早就可以決定好……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標竿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夏昊霝牧師
克雷格牧師跟你、我一樣,每天都要做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決定。但他從不決定自己早餐吃什麼,因為他早就決定好了,每天都是「一點燕麥加十二顆藍莓」;他從不決定自己今天要不要運動,因為他早就決定好了,每天重訓,也練出了牧師界難得一見的肌肉男身材;他從不決定自己禮拜一到禮拜三中午之間要做什麼,因為他早就決定好了,帶領教會二十多年來,那段時間他只用來準備禮拜天要在教會講的道;他從不決定自己的教會還要不要增加或減少什麼新事工,因為他早就決定好了,數十年如一日,結果他的教會成了美國最大,發展出來的聖經app,全世界下載量最大。
我們曾經花了許多年,透過數個不同管道,正式邀請克雷格牧師,能像其他牧師一樣來台灣分享他的經驗。結果,他根本不需要決定,因為他早就決定好了,透過與他熟識的朋友轉知,他目前只會專注帶領他的教會,其他所有邀約一概婉拒。
他,不是不做決定,而是預先為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定了明確的原則,進而省去了每次都要重新思考的麻煩。他,不浪費精力在無謂的猶豫上,而是將所有心力專注於真正重要、值得全力投入的事情裡。這就是這本書的作者!他明白這些預先決定在許多人眼中或許有時會讓生活顯得有些單調乏味,因此他曾打趣地說,自己認真考慮要寫一本書,書名就叫《乏味就是新性感》。
如果你覺得「性感」是花了健身房年費,卻天天在猶豫「今天要去嗎?還是明天好了!」那這本書可能會顛覆你對「性感」的想像。但如果你覺得「性感」是練出好身材,那這本書將能幫助你擺脫猶豫,開始行動。
堅持每天運動,幾乎跟堅持每天都只吃十二顆藍莓一樣「乏味」,但你又何必每天浪費額外的精力與時間,去猶豫要不要出門運動,要不要多吃一顆藍莓呢?如果我們每天真有這麼多決定要做,那又何必浪費精力糾結那些我們早已知道答案的選擇,甚至是二十年前就可以決定好的事呢?
有人說,種樹最好的時機是二十年前,這樣你今天就有樹蔭可以乘涼了。但如果二十年前沒種,第二好的時機是什麼呢?就是現在!或許二十年前,你沒有像克雷格牧師一樣,做出一些足以影響自己一生樣貌的關鍵好決定。但請不要錯過第二好的時機!
克雷格牧師將以自己的經驗,帶領你一起克服三個讓我們容易猶豫不決,妨礙我們做出美好決定的阻力:過量的選擇、害怕犯錯、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只要跟著書中的思路,預先做出七個最關鍵的人生決定,並認真思考每一章最後,克雷格牧師留給你的練習題。我相信你也能在每天要做的許多大小決定裡,輕鬆區分出哪些決定,你其實根本不必再做,因為你早就決定好了。
這就是能幫助你的「超前思考」。
推薦序二
腳踩乾地,奔向2033年的歡慶!
BSH運動台灣召集人、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楊寧亞牧師
本書出版之際,十億靈魂豐收運動(BSH,Billion Soul Harvest)已經在全球燒了一段時間,眾教會目標一致,但各教會、各人因處境不同,在這運動中所要採取的做法不盡相同,需要做的決定也不盡相同。有些決定做錯了,無傷大雅;有些決定做錯了,天與地的差別。我們如何才能做出好的決定,以致到了2033年,也就是耶穌復活升天之後三十年,我們能歡歡喜喜地獻上十億得救的靈魂,作為禮物獻給祂?
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決定,為什麼有人能做正確的決定,有些人不能?最根本的原因是,有沒有跟隨耶穌。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們要緊緊跟隨耶穌,主在哪裡,我們就要在那裡,這樣才能作出正確決定。不跟隨耶穌就不能作出正確決定。當我們沒有跟隨耶穌,聽到的不是耶穌的聲音,而是仇敵以及我們肉體的聲音,以致做出令人懊悔的爛決定。
我們本性中的極度自私、極度自義,以及仇敵天鋪天蓋地的謊言,無時無刻伺機撲向我們;當我們緊緊跟隨耶穌,肉體與仇敵的聲音就會如磊伺立兩側,恭送我們腳踩乾地,奔向2033年的歡慶。
我在為BSH運動禱告時,感到需要預備做決策的具體指南提供給眾教會、眾弟兄姊妹。本書的出版來得實在正是時候!
作者引統計數據指出,每個人每天要作的大大小小決定,高達三萬五千個之多。他將這龐大到令人暈眩的數字化約為「七」,也就是做出正確決定的七個原則,大家可以在目錄頁中總覽這七個原則。
這七個原則,其實不出信心的三個面向。馬丁路德的福音神學指出,信心是上帝賜給祂教會的最寶貴禮物。信心的第一個面向是緊緊抓住耶穌(原則二、三);第二個面向是拒絕撒但、世界、肉體(原則一);第三個面向是呼求聖靈幫助、活出愛的生活(原則四、五、六、七)。信心的三個面向容易記,作者的七個原則具體實用,都是上帝給我們的啟示。關於具體實用,我還特別喜歡作者在每部最後的練習題,引導讀者將腦中所吸收到的,注入心,化為行動。他真是好牧人!
所有基督徒都是「傳道的人」,其中有些人會成為「傳道人」。在BSH 運動中,無論是「傳道的人」或「傳道人」,要影響身邊人歸向耶穌,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領導力。領導力的四個要素是判斷力、協調力、執行力、傳承力,其中判斷力最為重要,是其他三者的基礎。判斷力就是做決定的能力。所以,我盼望每一個基督徒都讀這本書,好好地讀,細細地讀,在跟隨耶穌的信心道路上打下紮實的功夫;好叫我們總是做出正確決定,讓上帝大得榮耀,讓人大得幫助,讓我們自己活在屬天的大喜樂之中。
推薦序三
有效的決策原則,幫助我們活出基督的樣式。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
在今日資訊爆炸的時代,克雷格牧師的《超前思考》提供了我們在繁雜生活中做決定的清晰指引。這本書並非探討如何做出完美的決定,而是提供一套培育屬靈生命的決策原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成千上萬的抉擇簡化為七個核心原則,並佐以實用的操練方法,幫助讀者將信仰融入日常生活的每個決定。
《超前思考》的核心概念並非是「思考」,而是「超前」。它鼓勵我們在惰性與欲望的誘惑影響我們之前,就預先設定好生命的目標和價值觀,讓上帝的故事和行動成為我們決策的基石。如此一來,我們更有機會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簡化複雜的選擇,並活出更符合上帝旨意的生命。
本書也點醒我們,做決定不僅關乎事情的對錯或效益,更重要的是,每個決定都在塑造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形塑著我們所屬的群體。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品格和價值觀。因此,在做決定的過程中,除了考量事情本身的因素外,更要思考這個決定將如何塑造我們的生命和周遭的人。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在這個充滿未知和變動的時代,擁有清晰的價值觀和明確的目標至關重要。《超前思考》不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決策原則,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們將信仰融入生活的每個層面,讓上帝的智慧引導我們做出更有智慧和忠心的決定。這本書對於任何渴望在生活中活出基督信仰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按姓氏筆畫排列)
夏昊霝 牧師
楊寧亞 牧師
董家驊 牧師
引言 預做決定的力量
I 我要做好準備
1.1 看!鏡子裡的這個人
1.2 要事先預備
1.3 把底線拉高
1.4 仔細檢視要付的代價
1.5 規劃脫逃路線
1.6 面對你的軟弱
II 我要專心委身
2.1 藏在表面下的祕密
2.2 專心委身(及不專心)的特徵
2.3 與主連結的(驚人)力量
2.4 使人分心的干擾
2.5 個人紀律及靈修計畫
III 我要對主忠心
3.1 為人生選個詞
3.2 讓每次互動更有價值
3.3 讓每筆資源效益倍增
3.4 讓每個感動帶出順服
3.5 自由冒險的勇氣
3.6 忠心總是被低估
IV 我要發揮影響力
4.1 你有影響力嗎?
4.2 以禱告發揮影響力
4.3 以榜樣帶出影響力
4.4 以言語傳遞影響力
4.5 這是一場耐力賽
V 我要慷慨給予
5.1 如何能夠更幸福?
5.2 別再退縮不前!
5.3 慷慨的人計畫慷慨之事
5.4 慷慨的人超額付出
5.5 持守慷慨的心
VI 我要貫徹一致
6.1 無能貫徹者匿名互助小組
6.2 貫徹到底的威力
6.3 先想清楚為什麼
6.4 提前預備失敗計畫
6.5 和過程談戀愛
6.6 但我就是做不到……
VII我要堅持完成
7.1 投票決定未來的你
7.2 真實的恆毅力
7.3 為什麼會放棄?
7.4 再往前一步
結語 今天就決定吧
致謝
附錄 重點摘要、引用經文
附註
【文章試閱】 I我要做好準備。
1.1 看!鏡子裡的這個人
醒來後,我看著鏡子裡的人影,對他說:「你真可恨!」我真的覺得好恨哪!我好討厭眼前這個鏡中人,因為昨晚我又搞砸了一次。
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我需要抵抗試探的新計畫。
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我猜你有。
我也知道你不是故意要這樣。
你也不想對這事上癮,或是讓孩子埋怨你,你不想有情緒障礙或心懷憤懣,無法控制情緒或總是記恨,無法原諒。
你不想變得貪婪或苦毒。
我從沒看誰做過想讓自己破產或離婚的五年計畫。
沒有人會處心積慮地想做出個笨決定,然後躲躲藏藏地希望不被發現,再為了彌補錯誤決定而說謊,最終失去自己最愛之人的信任。
沒有人的目標,是要把生活搞得亂七八糟。
問題是,他們沒有讓生活不要亂七八糟的計畫。
當試探來敲門時,他們沒有任何準備。
這就是我對著鏡中的自己無限輕蔑的前一晚的狀況。
試探來了,輕輕地敲了敲門。
而我在沒有任何準備之下,讓魔鬼進門。
試探的悄聲耳語
我發現試探喜歡對人說悄悄話。它不會像重金屬樂團演唱那樣刺穿你的耳膜;它比較像是咖啡店背景音樂裡,創作型歌手的隨興哼唱,就像霧氣中傳來海妖誘人的輕柔呼喚。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曾聽過類似的耳語:
▶被試探就已經犯了罪,那乾脆就這麼做吧!
太多基督徒都被這個謊言給騙了。一定要記住:「被試探」不是罪。
順著試探行動,是罪;但被試探是人性而不是罪。
每個人都會遇上試探。
跟隨耶穌並不保證再也不會遇到試探,而是要向試探宣戰。
耶穌降世為人時,也曾受過試探。馬太福音四章詳細記錄了耶穌在曠野遇到的三個試探,這三個試探都是撒但試圖誘惑耶穌;但每一次耶穌都拒絕了,祂選擇不犯罪。所以希伯來書四章說,耶穌可以理解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15 節)
如果你因為被試探而覺得有罪惡感:例如,注意到街上慢跑的那個人很有吸引力、線上會議遲到十五分鐘、為了找個藉口想對老闆說謊,或者你真的很想吃掉孩子萬聖節時拿回家的糖果—這些都不是真的罪。不需要因為這些而沮喪,被試探並不是犯罪。
試探附在你耳邊說的悄悄話還有:
▶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你值得!
▶上帝就是喜歡限制你!
▶沒人有資格告訴你該怎麼做。
▶偶一為之,無傷大雅。 沒人會知道!
試探持續在你耳邊低語,當你鬆懈時,就看不出這是個試探了。仔細想想,就能看出試探大概的過程:
一、試探經常始於偶然的念頭。也許是無意瞥見的景象或某人隨口的建議,觸動了你的念頭,像是:「我最近工作真的很辛苦,應該找個樂子獎勵一下自己。」
二、接下來它會在你的想像中發酵。你想到昨天晚餐剩下的那塊巧克力蛋糕、朋友可以替你弄到的小藥丸,或是你知道不該看,但就是想看的那種影片。
三、將試探合理化。你知道你不該這麼做,所以開始想該這麼做的理由: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有誰是完美的?小小的快樂享受,會讓誰受傷嗎?
四、最後,你選擇順從試探。好吧,吃一小片就好(結果全部吃光);吞一顆小藥丸,或看一下那種影片,一、兩分鐘就關機。
這就是罪。
但你的本意不是要犯罪。
我們必須了解,在前三個階段,我們都可以喊停、轉身、拒絕,找到正確的方向。在第四個階段開始前,都不算犯罪。
罪使人快樂,直到……
也許大部分牧師不會這樣說,但罪通常給人的感覺都很好,不是嗎?罪很好玩。如果你不認為犯罪時可以享受罪中之樂,那很可能:
一、你說謊。
二、你沒有掌握個中樂趣。
在某個時刻之前,犯罪是很快樂的,只是那種快樂通常不會持續太久。我有個擅長押韻的朋友說過:「罪先讓你感覺快活,再讓你半死不活;罪先讓你快樂拍手,再對你痛下殺手!」
罪先是讓我們以為可以得償所願,之後卻讓我們失去最渴求的事物。何以如此?因為每次犯罪,都會讓我們錯失上帝最棒的安排。選擇犯罪,就是選擇不那麼理想的生活。我們為何會主動選擇不理想的生活?因為罪在強力促銷時,從不會對所要付出的代價多說一個字。
我們愛上帝,所以不想犯罪。我們知道犯罪會使上帝心碎。聖經說,犯罪就好像是在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中有了第三者,與之暗通款曲,拒絕祂的愛,選擇祂以外的事物。或者可以說,罪是「儘管得罪上帝,還是選擇耽愛自己」;此外,犯罪會得罪上帝:使我們與祂分離,走向滅亡。
雅各告訴我們:「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1:14-15)
雅各用的比喻是懷胎:試探的種子長成了犯罪的意念,所結的果子就是「死」。死亡意味著分離。當我們犯罪時,我們就與上帝對我們的心意隔絕了。我們經驗到的罪惡和羞恥感,取代了想要的平安和喜樂。當我們犯罪時,就與上帝有了隔閡,不再能與祂親密無間。
啊!這就是我們不能對試探掉以輕心的原因。
大多數人犯罪,都不是刻意計畫的結果。但人們為何仍舊犯罪?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非黑即白」謬誤(either-or fallacy)(也可稱為假兩難推理〔false dilemma〕或偽二分法〔false dichotomy〕),這個謬誤也經常讓我們做出劣質決定。我們會做出錯誤決定,往往是因為我們以為只有兩個選項:
▶選項一:正面對抗試探
▶選項二:向試探舉白旗
但與上帝在一起,我們就能有另一個經常被基督徒忽略,卻更好的選項:
▶選項三:預先決定,遠離試探
藉著上帝的幫助,我們能有智慧下定決心,在試探敲門前就先避開它。我們可以選擇和會傷害我們和他人的事物,盡可能保持距離,並預先做出決定:
我們可以事先防範。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讓我告訴你,為何我那麼討厭那個在鏡子與我互瞪的傢伙,以及接著發生的事。
當我決定跟隨耶穌時,我是個無比熱愛派對的大學兄弟會男孩。當我認識耶穌,知道祂對我們無條件的愛之後,我的心被上帝的恩典塞爆了,我不想再和罪有任何一丁點兒關係。我知道我不能再喝得醉醺醺的。而且,靠著耶穌的幫助,我真的不再喝酒。我真的再也不喝酒,直到參加那趟公路之旅。
派對上遇見的幾個女孩對我說:「你長得很像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我感覺自己在天上飛。《捍衛戰士》的電影主題曲在耳畔響起,我彷彿看見自己裸著上身打沙灘排球。這些女孩當時喝著啤酒,所以我也喝了一罐、再一罐、又一罐、再來一罐,接著是最後一罐。第二天早上醒來時,我覺得自己很噁心。我很痛苦地意識到,我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麼堅強,還遠比我想像的更軟弱。
我完全沒有故意要放棄或羞辱自己。
但我也沒有下決心不這麼做。
那是我最後一次喝醉酒。
倒不是因為我變得強悍,而是我事先有所預備。
【行銷建議】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決定讓人疲於奔命,不知不覺消耗了我們大量的精力。本書以七大決定為根基,幫助讀者面臨選擇前預先決定,使屬神的價值觀成為主導決定的標準,透過每一個微小而正確的決定,帶來扭轉生命方向的美好改變。
2.作者克雷格牧師帶領的生命教會,以開發全球深受歡迎的免費聖經應用程式YouVersion而廣為人知。本書中,克雷格牧師以親身經歷為例,陪伴讀者走上改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