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倫理
企業社會責任和創新:倫理神學及聖經反思
《企業社會責任和創新:倫理、神學及聖經反思》一書是由一群基督徒經濟學者及神學學者,本着集思廣益的初衷,透過聖經、歷史、學術等多角度的透徹思考,綜合各類實例以探討企業社會創新的倫理原則及可行性,冀望能為未來新經濟市場下的企業倫理文化拓展更豐盛的新方向與價值意義;同時也以多元學術觀點來闡釋何謂企業社會責..
伊斯蘭與恐怖攻擊:從IS談起
簡介】 本書敘述近代伊斯蘭復興運動如何演變成為恐怖運動。2014年IS(伊斯蘭國)橫空出現,它的背景是甚麼?為甚麼它特別嚇人?它將來會有甚麼演變?我們該如何看待它?這許多問題真是一言難盡,本書正是為了回應這些問題,並向有心實踐福音大使..
情.慾.線:神學、文化與倫理析論
華人教會習慣把聖經與我們的生活的關係視為單程路;聖經的教導,單向地透過邏輯推論指令我們如何生活,歷代不變。然而,這關係應當是一雙程路;聖經對很多議題的涵義,應該在我們當代生活的世界與聖經世界之間不斷來回互動而產生。聖經內涵的豐富,也透過此互動來顯示;否則,我們沒有辦法找到聖經對人權、性別平等、環境生..
深耕我心:基督徒倫理與靈修
內容簡介本書主要介紹基督信仰中十一位神學家的倫理思想,發現他們對於三一神的體驗都十分深刻,也看見他們的思想是以基督徒倫理學的體驗和反省的心得為主。從基督徒倫理的發展來看,不論就哲學或神學而言,倫理學是屬思想成熟或後期階段的產物。但願藉這十一位走過世俗路有經驗的老者,從他們觀看的角度,讓我們深識自己以..
現編倫理:從戲劇角度再思基督教倫理觀
在本書中,韋爾斯挪用戲劇的用語來闡釋基督教的倫理觀:基督徒/教會羣體要怎樣在生活中見證上帝、演活上帝的故事。藉著借用戲劇中現編(意即:現場編寫)的觀念,韋爾斯講述教會當下可以怎樣將福音現編出來。本書分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教會身在五幕的第四幕之中,以聖經及其傳統作為基礎,致力成為忠信的羣體。在第二部..
當耶穌遇見同志:在激情、口號的廢墟中,在神學、律法的高塔下,尋找一條目盼、傾聽、與生命對話的新徑!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在爭議中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明定「同志伴侶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同年5月24日,同婚法正式施行……。一年過去了,在當前的社會氛圍下,人們對同志和同婚的看法,似乎依舊找不到最大公約數……。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二千年前的耶路撒冷。如果有一天,耶穌..
解讀潘霍華倫理學
這本解讀《倫理學》手稿的文集,彷彿在搭建一座橋,將潘霍華處身當年的歷史處境、其對應教會分裂及威權壓迫殘害下的神學思考及倫理擔待,關聯到當代的信仰反思與踐行,再用漢語思考的語境來表述、對話,誠為延續《倫理學》寫作精神的舉動。在近二十年香港回歸、大國崛起、台灣學運及香港社運、政權對社會及宗教的管制日益全..